2025届安徽省合肥八中、马鞍山二中、阜阳一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安徽省合肥八中、马鞍山二中、阜阳一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安徽省合肥八中、马鞍山二中、阜阳一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安徽省合肥八中、马鞍山二中、阜阳一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安徽省合肥八中、马鞍山二中、阜阳一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安徽省合肥八中、马鞍山二中、阜阳一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课外小组用传感器测定了不同条件下250ml有鱼和无鱼池塘水的溶解氧变化,获得如下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编号12345条件26℃光照26℃黑暗26℃光照10℃光照10℃黑暗材料池水池水池水+鱼池水池水+鱼2小时后的溶解氧变化(μg)0.378-0.065-0.758-0.03-0.215A.1号瓶池水中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0.378μgB.4号瓶池水中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26℃条件下鱼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为1.136μgD.池水中藻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6℃2.2018年诺贝尔获奖者之一詹姆斯·艾利森研究了一种作为免疫系统“刹车”的蛋白质。他发现,松开这个“刹车”,有可能释放免疫细胞来攻击肿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肿瘤患者体内“刹车”的蛋白质的作用机理类似于自身免疫病B.肿瘤患者体内“刹车”的蛋白质基因的表达可能抑制了T细胞的作用C.攻击肿瘤的免疫细胞是效应T细胞D.詹姆斯·艾利森的发现可能为治疗肿瘤提供新方法3.细胞呼吸是重要的新陈代谢反应,其原理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使用具有透气性的创可贴可避免伤口感染B.给盆栽花卉适时松土可促进根系的生长C.稻田及时排水能防止幼根的细胞产生乳酸D.利用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生产时应控制通气4.图为人体内免疫应答中的部分过程,结合图像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B细胞均起源于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B.C为抗原-MHC复合体,仅分布在A细胞表面C.D物质为活化的辅助T细胞分泌的蛋白质D.无法确定图示过程所属的免疫应答类型5.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纤维素、糖原不同的原因是组成其基本单位的排列顺序不同B.组成DNA和RNA的元素种类不同,含氮碱基也不完全相同C.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时,生成的水中的氧来源于氨基酸的羧基D.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脂肪释放能量多,脂肪是主要的能源物质6.以下关于“探究DNA的复制过程”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需要先培养32P标记的噬菌体作为备用材料B.需要将亲代大肠杆菌在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先培养一代C.将子一代或子二代细菌的DNA双链打开后再离心分离同样会出现中间条带D.该实验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实验小组对微生物的培养和五种香辛料萃取提取的精油(编号为A、B、C、D、E)抑菌能力进行了研究。首先制备了直径为8mm的圆滤纸片若干,灭菌后分别放入各组精油中浸泡2h。然后取各种待测菌悬液各1.1mL分别在相应的固体培养基上均匀涂布,制成含菌平板。再取浸泡过精油的滤纸片贴在含菌平板上,每个培养皿贴浸过同一种精油的滤纸3片。放培养箱中培养一定时间,测定抑菌圈直径,结果取三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值,其数据如下表所示:精油种类抑菌圈直径(mm)菌种ABCDE大肠杆菌2.13.14.15.16.2白葡萄球菌7.78.19.110.111.1酵母菌5.612.13.15.513.6青霉14.315.25.314.116.8(1)培养不同的微生物所需的pH和温度往往不同,在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的pH值调至___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中性或微碱性”)。培养细菌的温度一般_____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培养霉菌的温度。(2)萃取精油时蒸馏过程中需要控制蒸馏的温度和时间,原因是______________。(3)本实验中采用了______________操作接种。结果可见不同精油对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杀伤作用不同,C和E对细菌的杀伤作用__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对真菌的杀伤作用。(4)若用固定化酶技术固定酵母菌中的酶,和一般酶制剂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固定化酵母细胞常用______________法固定化。(5)有同学认为缺少关于五种精油是否抗病毒的实验结果,提出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接种常见的病毒进行实验。你认为可以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出了能高效生产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Ⅰ号培养基从物理状态来看,属于_______,从用途来看属于______,应以_____作为唯一碳源,原因是___________。(2)配制固体培养基的基本步骤是______、称量、_________、灭菌、_________。(3)部分嗜热菌在Ⅰ号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释放_______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______,挑选相应的菌落,接种到Ⅱ号培养基进一步分离纯化后,再对菌种进行_____培养。(4)对培养基灭菌的方法一般为_____________。9.(10分)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时,引起突触前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部位产生_______。(2)图中兴奋引发的突触传递过程①→④中,信号传递方式是_______。(3)为证明细胞内Ca2+浓度可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量,有同学提出以下的实验思路:施加能使Ca2+通道关闭的阻断剂,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再在该实验体系中适度增加细胞外液中的Ca2+浓度,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该实验思路是否可行?说明理由_______。10.(10分)某科研小组随机选择多只布氏田鼠,研究麻醉对体温调节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耳鼓膜温度与核心温度接近,可反映布氏田鼠核心温度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时间耗氧量(mL)产热量(千卡/小时)耳鼓膜温度(℃)给药前1.72.63.82持续给药时间20min4.85.33.1540min6.07.18.9615min9.210.68.842h11.312.58.513h13.312.28.18停药时14.515.316.95停药后20min17.518.116.9740min19.220.28.3715min21.122.48.53(1)从表中数据可推测,全麻后耳鼓膜温度降低,停药后耳鼓膜温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2)布氏田鼠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的调节方式增加产热、减少散热。若将布氏田鼠置于5℃条件下,体温没有明显变化,此时体内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至少回答两种)含量会增加,这些激素分子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反复多次发挥作用。(3)若将布氏田鼠置于炎热条件下,抗利尿激素分泌量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尿量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11.(15分)光合细菌是一类既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又能直接摄取环境中有机物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微生物,某科研团队尝试利用光合细菌来处理城市污水,并采用固定化技术,这样既可避免流水将细菌冲走,又可避免细菌在静水中被其他生物摄食。请回答下列问题:(1)光合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为__________。光合细菌体积较大,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时,光合细菌的细胞难以被__________,因此通常采用__________法固定化。(2)在固定化操作中,需将海藻酸钠加入水中,边加热边搅拌,加热时要注意用小火,或者__________,以防止海藻酸钠发生焦糊。待配置好的海藻酸钠溶液__________后,加入适量的光合细菌培养液,混匀并转移至注射器中。然后,以恒定的速度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__________溶液中,形成凝胶珠。上述操作中,海藻酸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3)为了避免其他微生物污染,固定化操作需要在严格的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

26℃黑暗和10℃黑暗溶氧量的变化表示呼吸消耗量;26℃光照和10℃光照下氧气的变化量表示氧气的释放量。【详解】1号瓶池水中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0.378μg+0.065μg=0.443μg,A错误;4号瓶有光照,池水中藻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26℃条件下鱼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为0.378μg+0.758μg=1.136μg,C正确;题目中只有10度和26度,无法确定池水中藻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D错误。故选C。2、A【解析】

细胞免疫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此外也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根据题意,作为免疫系统“刹车”的蛋白质松开后,有可能释放免疫细胞来攻击肿瘤,即引发细胞免疫,故推测该蛋白质的作用可能是抑制效应T细胞的功能。【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肿瘤患者体内“刹车”的蛋白质的作用是抑制效应T细胞的效应,自身免疫病是人体免疫系统错将“正常组织”作为免疫对象而引起的一种病,A错误;B、根据题意,作为免疫系统“刹车”的蛋白质松开后,有可能释放免疫细胞来攻击肿瘤,说明肿瘤患者体内“刹车”的蛋白质基因的表达不利于清除癌细胞,推测可能该蛋白质基因的表达抑制了T细胞的功能,B正确;C、根据题意,松开“刹车”有可能释放免疫细胞来攻击肿瘤,肿瘤细胞是靶细胞,效应T细胞可与靶细胞接触诱导靶细胞裂解死亡,这属于细胞免疫,C正确;D、根据题意,詹姆斯·艾利森的发现可能为治疗肿瘤提供新方法,如开发新药物抑制“刹车”的蛋白质的作用,D正确。故选A。3、C【解析】

常考的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致病菌的无氧呼吸。2、酿酒时:早期通气--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利于菌种繁殖,后期密封发酵罐--促进酵母菌无氧呼吸,利于产生酒精。3、食醋、味精制作: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促进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有氧呼吸。4、土壤松土,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输,为矿质元素吸收供应能量。5、稻田定期排水:促进水稻根细胞有氧呼吸。6、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详解】A、由于氧气的存在能抑制厌氧病菌的繁殖,所以使用具有透气性的创可贴可以避免厌氧病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A正确;B、给盆栽花卉适时松土,可增加土壤的氧气含量,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为矿质元素吸收供应能量,有利于根的生长,B正确;C、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水稻根部会因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酒精而不是乳酸,对根有毒害作用,C错误;D、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此利用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生产时应控制通气,D正确。故选C。4、D【解析】

由图可知,A细胞为巨噬细胞,C结构为抗原-MHC复合体,B细胞为辅助性T细胞。【详解】A、巨噬细胞与T淋巴细胞均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巨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A错误;B、抗原-MHC复合体不仅出现在巨噬细胞上,也可出现在被感染的体细胞或癌细胞上,B错误;C、A细胞为巨噬细胞,D物质为巨噬细胞分泌的,C错误;D、由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能出现上述过程,故无法确定图示过程所属的免疫应答类型,D正确。故选D。5、C【解析】

1、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2、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

3、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①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详解】A、淀粉、纤维素、糖原都属于多糖,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三者不同的原因是葡萄糖数量和连接方式不同,A错误;B、组成DNA和RNA的元素种类相同,都是C、H、O、N、P,含氮碱基不完全相同,B错误;C、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时,生成的水中的氧来源于氨基酸的羧基,C正确;D、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脂肪释放能量多,所以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D错误。故选C。6、D【解析】

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聚合物。脱氧核苷酸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其中碱基有4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DNA在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个单链作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个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探究DNA复制过程”的活动是利用放射性N原子标记DNA,并通过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技术使放射性标记不同的DNA分层观察,从而分析DNA半保留复制过程。【详解】A、“探究DNA的复制过程”活动用的是大肠杆菌,没有用到噬菌体,A错误;B、需要将亲代大肠杆菌在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先培养若干代,使其DNA都被15N标记,作为实验的亲代细菌,B错误;C、将子一代或子二代细菌的DNA提取出来再离心观察条带,若双链打开后再离心分离不会出现中间条带,只会出现轻带和重带,C错误;D、该实验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酸性高于如果蒸馏温度太高,时间太短,产品品质就比较差稀释涂布平板小于利于产物的纯化,同时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还可以被反复利用包埋不可以,病毒为寄生生物,在该培养基上不能生长【解析】

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细菌一般在31~37℃的温度下培养l~2d,放线菌一般在14~28℃的温度下培养5~7d,霉菌一般在14~28℃的温度下培养3~4d。【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的PH值调至酸性。培养细菌的温度一般高于培养霉菌的温度。(2)如果蒸馏温度太高,时间太短,产品品质就比较差,所以萃取精油时蒸馏过程中需要控制蒸馏的温度和时间。(3)本实验中是将各种待测菌悬液各1.1mL分别在相应的固体培养基上均匀涂布,即采用了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表格中不同精油对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杀伤作用不同,大肠杆菌和白葡萄球菌为细菌,酵母菌和青霉为真菌,C和E对细菌产生的抑菌圈小于真菌的抑菌圈,说明C和E对细菌的杀伤作用小于对真菌的杀伤作用。(4)固定化酶技术固定酵母菌中的酶,和一般酶制剂相比,其优点是可重复利用,且利于产物的纯化。由于细胞个体大,不易被吸附和结合,所以固定化酵母细胞常用包埋法固定化。(5)由于病毒为寄生生物,不能独立代谢,在该培养基上不能生长,所以不能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常见的病毒进行实验。【点睛】本题考查培养基的类型、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8、物理选择淀粉实验目的是筛选出了能高效生产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所以以淀粉为唯一碳源计算溶化倒平板淀粉酶透明圈扩大高压蒸汽灭菌法【解析】

1、分析题图:①过程是梯度稀释,②过程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目的是筛选单菌落.从功能上看,Ⅰ号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从物理状态上来说,Ⅱ号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1)Ⅰ号培养基从物理状态来看,属于固体培养基,从用途来看属于选择培养基,由于本实验的目的是筛选出了能高效生产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所以以淀粉为唯一碳源。(2)配制固体培养基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3)分解淀粉的嗜热菌在Ⅰ号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释放淀粉酶,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透明圈越大淀粉酶的活性越强,所以要从中挑出透明圈大的菌落,再转移至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4)培养基的灭菌方法一般是高压蒸汽灭菌法。【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组成成分、种类及作用;识记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9、电位差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不可行,Ca2+通道阻断剂存在的条件下,增加细胞外液的Ca2+浓度无法改变细胞内的Ca2+浓度,神经递质的释放量不会变化【解析】

分析图可知,冲动传到突触前膜,触发前膜中的Ca2+通道开放,一定量的Ca2+顺浓度梯度流入突触小体,在Ca2+的作用下一定数量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将神经递质外排到突触间隙,此过程为胞吐。被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触发受体改变构型,Na+通道开放,使Na+内流,导致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为电信号,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详解】(1)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时,引起突触前膜Na+通道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2)图中①→④为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突触传递的过程,因此信号传递方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施加Ca2+通道阻断剂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能够反应细胞内Ca2+浓度较低时对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在Ca2+通道阻断剂存在的条件下,增加细胞外液的Ca2+浓度无法改变细胞内的Ca2+浓度,不能反映细胞内Ca2+浓度较高时对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因此实验方案不可行。【点睛】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求识记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知识,通过分析题图准确作答。10、麻醉抑制细胞呼吸,减少产热,停药后,呼吸产热增加下丘脑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不能增加减少【解析】

1、表格分析:与麻醉前比较,麻醉后布氏田鼠的耗氧量、产热量、耳鼓膜温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麻醉影响布氏田鼠的代谢,进而影响体温变化。2、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3、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详解】(1)体温是产热和散热共同作用的结果,全麻后耳鼓膜温度降低,可能是麻醉抑制细胞呼吸,使产热减少。停药后耳鼓膜温度升高,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