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6门诊、急诊用房建筑设计Ⅳ之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2024/8/922--36门诊、急诊用房三、建筑设计3。2。1一般规定:一、建筑物出入口1)门诊、急诊,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2)在门诊、急诊和住院主要入口处,必须有机动车停靠的平台及雨棚。如设坡道时,坡度不得大于1/10。3)医院的分区和医疗用房应设置明显的导向图标。
门诊分科比例(900人次/天)科别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科口腔科中医科皮肤科传染科百分比(%)221481366715542024/8/932--36门诊、急诊用房2024/8/942--36门诊、急诊用房急诊门诊2024/8/952--36门诊、急诊用房三、建筑设计3。2。1一般规定:二、电梯1)四层及四层以上的门诊楼或病房楼应设电梯,且不得少于二台;当病房楼高度超过24m时,应设污物梯。2)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3)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2024/8/962--36门诊、急诊用房三、建筑设计3。2。1一般规定:三、楼梯、走道1)楼梯的位置,应同时符合防火疏散和功能分区的要求。2)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1.65m,踏步宽度不得小于0.28m,高度不应大于0.16m。3)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4)三层及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抢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部,均应设置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10,并应有防滑措施。
2024/8/972--36门诊、急诊用房三、建筑设计3。2。1一般规定:三、楼梯、走道5)通行推床的室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10m;有高差者必须用坡道相接,其坡度不宜大于1/10。
6)半数以上的病房,应获得良好日照。7)门诊、急诊和病房,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
2024/8/982--36门诊、急诊用房三、建筑设计3。2。1一般规定:四、厕所1)病人使用的厕所隔间的平面尺寸,不应小于1.10m×1.40m,门朝外开,门闩应能里外开启。
2)厕所应设前室,并应设非手动开关的洗手盆。
3)如采用室外厕所,宜用连廊与门诊、病房楼相接。
2024/8/992--36门诊、急诊用房三、建筑设计3。2。2门诊部一、设计原则:门诊部各类病人量大并带菌,为避免各病菌的交叉感染,除设主要出入口外,应分设若干单独出入口。
1)门诊部主要出入口:内科、外科、五官科病人用。
A、儿科出入口:儿科患儿抵抗力弱。并有季节性传染病的侵袭,故宜设单独出入口和门厅预检处及隔离诊室。B、产科、计划生育出入口:产妇等为健康者,应设置单独出入口。C、急诊出入口:急救病人属危重患者,需紧急处理,并24h昼夜服务,故希望自成一系统,并设置单独出入口。
2024/8/9102--36门诊、急诊用房三、建筑设计3。2。2门诊部
2)门诊部病人神疲行缓,大部分科室宜设在一、二层,少数科室,如理疗、五官科、皮肤科等可适当设在三、四层。
3)门、急诊入口处,必须有机动车停靠的平台及雨棚,坡道坡度不大于1/10。4)门诊各科室的位置应从门厅开始设导向图标。5)门、急诊各用房应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条件,诊室窗户不宜用茶色玻璃,人工照明应有利于对病人的观察与诊断。
2024/8/9112--36门诊、急诊用房3。2。2门诊部
门诊部公共部分
1)门厅:一厅式---将挂号、取药、化验、交费等均设在入口门厅内。分厅式---将挂号、取药、化验、交费等分设在两个以上的门厅内。
大厅应有良好采光、通风,层高应大于门诊诊室的层高。
三、建筑设计2024/8/9122--36门诊、急诊用房三、建筑设计3。2。2门诊部
2)候诊方式A、走廊候诊;B、分科候诊;C、分科二次候诊。A、走廊候诊;(1)中间走廊候诊:走廊宽度为3m左右;(2)走道局部加宽候诊;(3)走廊尽端加宽候诊;(4)单面走廊候诊:走廊宽度为2.4m左右;(5)外廊结合庭院候诊。
2024/8/9132--36门诊、急诊用房三、建筑设计3。2。2门诊部
B、分科候诊;(1)候诊室在诊室端部,易管理。但病人候诊不安心;(2)候诊室在诊室中部,诊病叫号方便。
2024/8/9142--36门诊、急诊用房三、建筑设计3。2。2门诊部
C、分科二次候诊;(1)候诊室与诊室在同一侧;(2)双走廊二次候诊;(3)候诊室与诊室不在同一侧。
2024/8/9152--36门诊、急诊用房2024/8/9162--36门诊、急诊用房三、建筑设计3。2。2门诊部
二、内科、外科诊室。门诊各科诊位数=全日门诊人次*该科分科比例/每医师每日接诊人数。1)内科病人在门诊病人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一般约占30%左右。诊室宜置底层并靠近出入口,最好能自成一尽端,不被其他科室穿行。2)内科除诊室外。还应设治疗室,作简单的处置;50~70%的病人需化验、X光检查,因而应与医技诊断部分联系方便。
2024/8/9172--36门诊、急诊用房三、建筑设计3。2。2门诊部
3)外科病人多为行动不便者,一般要求在门诊部底层,除诊室外还应设外科换药室,并应注意消毒。4)外科门诊手术室可与急诊手术合用。大医院最好单设门诊手术室。
2024/8/9182--36门诊、急诊用房2024/8/9192--36门诊、急诊用房2024/8/9202--36门诊、急诊用房三、建筑设计3。2。2门诊部
三、妇产科诊室。1)妇产科包括妇科、产科两部分。产科主要是对产妇进行产前、产后的检查以及计划生育小手术等,就疹者非属病人;妇科属病科,病人诊察后还需要治疗。因此,妇、产科分室设置为宜。2)产科病人行动不便,最好设置底层或二层。为使产妇不受其他病菌感染,产科最好在尽端并有单独出入口。3)妇、产科室合设时,妇、产病人用的厕所一定要分开,以保证产妇不受感染。4)妇、产科诊室中诊察床位应三面临空布置,应有布帘或隔断遮挡。
2024/8/9212--36门诊、急诊用房三、建筑设计3。2。2门诊部
四、儿科诊室。1)儿科一般接诊15岁以下的儿童,通常以婴儿居多数。由于儿童抵抗力弱,故设计中应考虑病儿与成年病人隔开,一般病儿与传染病儿隔开。2)儿科诊室应设单独出入口,同时在入口处应设预诊处。以鉴别传染与非传染病儿的就诊路线,保证必要的隔离。3)由于隔离的要求,儿科应设单独挂号与小药房,独用厕所与治疗室等。4)儿科预诊常在入口处设预诊室,有传染病儿即转入隔离诊室,条件许可时设预诊诊室,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2024/8/9222--36门诊、急诊用房2024/8/9232--36门诊、急诊用房三、建筑设计3。2。2门诊部
五、眼科诊室。
眼科诊室要求光线均匀柔和。标准视力表应挂于明亮处,视距为6米,可用镜子反射来缩短距离。眼科暗室要求有完善的遮光措施和良好的通风措施。
2024/8/9242--36门诊、急诊用房三、建筑设计3。2。2门诊部
六、耳鼻喉科诊室。耳鼻喉科诊室布置分大统间小隔断的布置及小隔间布置两种要求器械与病流分开。耳鼻喉科的听力侧定室应有良好的隔声条件,最好有专门的测听室。
2024/8/9252--36门诊、急诊用房三、建筑设计3。2。2门诊部
七、口腔科诊室。口腔科诊室注意口腔综合治疗机的上下水管道安装问题。
2024/8/9262--36门诊、急诊用房三、建筑设计3。2。2门诊部
八、中医诊室。1)中医诊察是通过望、闻、问、切了解病情,故诊室应置安静地段,光线要柔和、明亮,以便察看病人体色。2)中医教学的传统方式是老中医传、帮、带的方式,因而诊室应稍大一般的内科诊室。
2024/8/9272--36门诊、急诊用房三、建筑设计3。2。2门诊部
八、中医诊室。3)针灸治疗在中医科室中广泛运用,诊室以男、女、小儿病人分间治疗为宜,或大间设屏帘相隔。4)气功可分为动、静、动静功三种形式,静功及动静功可在练功室进行,动功可至体疗室或室外。气功室应位于安静地段,光线不宜太强。
2024/8/9282--36门诊、急诊用房2024/8/9292--36门诊、急诊用房三、建筑设计3。2。2门诊部
九、中小型医院急诊科1)中小型医院急诊科应位于底层,形成独立单元,有单独出入口,明显易找,避免与其他流线交叉。2)入口设计应便于急救车出入。室外有足够的回车、停车场地。入口应有防滑设施,并应设坡道,便于推车、轮椅出入。3)急诊病人中一部分需入院治疗,急诊科与住院处应联系方便。同时急诊科与相关医技部。如手术、化验、X光等应有便捷联系,并要充分考虑24小时连续运营的管理上的方便。
2024/8/9302--36门诊、急诊用房2024/8/9312--36门诊、急诊用房三、建筑设计3。2。2门诊部
九、中小型医院急诊科4)急诊科应设一定数量的观察床位。有条件的医院建议设少量急诊监护病床,以提高抢救成功率。5)急诊科门厅人流、病种繁杂,易于交叉感染。设计时要合理组织流线,同时要设一定的休息空间,并要考虑备用担架、轮椅及公共电话的位置。6)急诊科应设独立的挂号室及药房。与门诊合用时应设单独窗口。
2024/8/9322--36门诊、急诊用房三、建筑设计3。2。2门诊部
十、急救中心1)急救中心分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两部分。院前急救部以救护车库为中心,负责病人的现场救护及安全运送。院内急救部负责病人入院后的抢救、监护、康复等治疗。2)急救中心应建在位置显著的地方,有便利的对外交通及通讯联系。3)急救中心应与中央手术部有便捷联系。同时应专设急救手术室,位置与抢救室相临,便于病人及时手术,提高抢救成功率;另一方面可减少对中央手术部的交叉感染。
2024/8/9332--36门诊、急诊用房三、建筑设计3。2。2门诊部
十、急救中心4)急救中心的急救区与急诊区应有所区别以保证急救流线的迅速、便利。5)急救中心应设有线或无线传呼系统,利于统一指挥调度,协调工作。6)急救中心应设集中供氧、吸引装置,分布在病人涉及的各个部门。并应自备发电系统,以保证突然停电状态下急救、监护、手术等部门的正常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校园消防安全教育
- 口腔早期矫正课件
- 毕业设计中期检查
- 2025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2025合作协议保险合同样本
- 交通安全主题教育
- 2024-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卷及答案
- 2024-2025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2025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课标练习卷简答题100题及答案
- 2025高中地理教师课标考试模拟试卷附参考答案
-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策略课件
- 中药饮片出库单
- 国开2023春《语言学概论》形考任务1-3+大作业参考答案
- 宿舍楼施工方案方案
- 甲醇-水精馏塔
- 中国话剧史专题知识
- GB/T 15544.1-2023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第1部分:电流计算
- GB/T 90.3-2010紧固件质量保证体系
- GB/T 18799-202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熨斗性能测试方法
- 科技公司涉密计算机软件安装审批表
- GA/T 1369-2016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评估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