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清市一级达标校2024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1页
福建省福清市一级达标校2024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2页
福建省福清市一级达标校2024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3页
福建省福清市一级达标校2024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4页
福建省福清市一级达标校2024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福清一级达标校2024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完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其中,1-12题,每题2分;13-16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要求的。(共16题;共40分)1.健康生活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详细表现为生活有规律,讲究个人、环境和饮食卫生等。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加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但过多摄入有害B.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发生变性,不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吃熟鸡蛋难消化C.除依靠排汗、血管舒张等生理性调整外,人体可依据气温的变更通过空调、增减衣物等行为性调整来共同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D.日常生活中尽量削减聚餐,提倡实行分餐制2.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具有囊膜的RNA病毒,侵染肝细胞后其RNA干脆作为模板编码长度约为3014个氨基酸的多肽。后者可裂解成10种病毒蛋白,其中包括一种依靠RNA的RNA聚合酶,可实现病毒RNA的复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HCV的遗传物质至少由9042个核苷酸组成B.HCV依靠囊膜上的蛋白质来识别宿主细胞C.HCV增殖时不会出现碱基A一T配对现象D.HCV增殖时所需的模板、原料、酶和能量均由肝细胞供应3.李斯特氏菌是一种致死食源性细菌,该菌侵入人体后,它的一种名为I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在人类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使人患脑膜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场所均是核糖体B.李斯特氏菌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C.Tuba蛋白不须要内质网的加工,而InIC蛋白须要内质网的加工D.该菌能在人类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依靠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4.植物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含量和比例常与植物的生长及抗逆性有亲密的关系。自由水较多时,代谢活动较强,生长速度也较快,但抗逆性往往降低;而结合水含量相对较高时,则状况相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于结合水失去了流淌性和溶解性,导致结合水的功能与自由水不同B.细胞中水的存在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结合水和自由水在肯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若设法将干种子的结合水去除,会导致细胞结构的破坏及生物活性的丢失D.细胞中的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脱水缩合等过程既须要水作为反应物,又能产生水5.胰岛素是一种含5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类激素,在糖类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下图表示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的合成与加工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场所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合成、加工过程A.信号肽和C肽分别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被切除与两种细胞器所含酶的种类有关B.前胰岛素原切除信号肽及C肽产生一分子胰岛素的过程,至少消耗3分子水C.成熟的胰岛素中有5个游离的羧基,那么组成胰岛素的氨基酸中有54个羧基D.在糖类代谢中,胰岛素具有调整和催化的作用6.GLUT是人体某细胞的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蛋白,其作用过程如图1所示。葡萄糖的转运速率与葡萄糖浓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实线表示仅葡萄糖存在的状况,虚线表示同时存在稳定浓度的半乳糖的状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GLUT顺浓度梯度转运葡萄糖,构象发生了变更,运输方式为帮助扩散B.组织细胞膜上GLUT的数量削减,可能会引起机体内胰岛素分泌量削减C.半乳糖的存在对葡萄糖的转运有抑制作用,缘由可能是半乳糖与葡萄糖竞争性结合GLUTD.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不会进入线粒体中分解产生能量7.胰岛B细胞内K+浓度为细胞外的28倍,而细胞外Ca2+浓度为细胞内的15000倍。在血糖浓度正常的状态下,胰岛B细胞与神经细胞一样呈外正内负的膜电位。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能引起胰岛B细胞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膜内外K+和Ca2+浓度差的维持依靠主动运输B.进食后,ATP/ADP的比值上升是有氧呼吸的加强导致C.进食后,胰岛B细胞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D.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是一个须要消耗ATP的过程8.气孔是植物叶片特有的结构,在调整植物与环境之间气体交换、水分扩散中发挥重要作用。干旱胁迫下甘草的光合指标变更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孔导度通过影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进而影响光合速率B.随干旱胁迫程度加深,甘草叶片气孔导度呈先上升后降低的变更趋势C.轻度干旱条件下,植物生长速率低于比照组D.干旱胁迫下,气孔导度与植物净光合速率变更一样9.下图表示某油料植物种子萌发为幼苗过程中测得的CO2释放、O2汲取相对速率的变更。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第Ⅰ阶段产生CO2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第I阶段CO2释放速率上升的内因之一是酶活性增加C.第Ⅲ阶段CO2释放速率上升的内因之一是线粒体增多D.第Ⅲ阶段气体变更速率O2大于CO2是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10.酵母菌的线粒体损伤后会产生一种外膜蛋白,导致其被高尔基体包袱形成“自噬体”,发生特异性的“自噬”,从而消退损伤的线粒体,详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噬”是酵母菌受损后产生的程序性死亡反应B.自噬体内容物的降解主要依靠溶酶体中的水解酶C.线粒体全部遭到损伤后,酵母菌无法进行呼吸作用D.酵母菌不行能将线粒体基因遗传给后代11.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响后代性状分别比。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但具有某种基因型的配子或个体致死,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现型的影响,若该个体自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后代分别比为5:3:3∶1,则推想缘由可能是基因型AABb个体致死B.后代分别比为6:3:2:1,则推想缘由可能是某一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C.后代分别比为4:1∶1,则推想缘由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D.后代分别比为7:3∶1:1,则推想缘由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12.我国闻名遗传学家谈家桢早年探讨异色瓢虫斑纹遗传特征时发觉了“镶嵌显性”这一遗传现象,即双亲的性状在F1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下图是异色瓢虫两种纯合子杂交试验的结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瓢虫鞘翅斑纹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分别规律B.F2中的黑缘型与均色型与对应亲本基因型相同C.新类型个体中,SA在鞘翅前缘为显性,SE在鞘翅后缘为显性D.除去F2中的黑缘型,其他个体间随机交尾,F3中均色型占1/913.将玉米的一个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育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将2个子代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育基中接着培育一个细胞周期,结果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可能有()A.2个B.2个或4个C.1个或2个或3个D.2个或3个或4个14.下列有关生物学试验材料与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探讨细胞膜的化学组成时通常不采纳蛙成熟的红细胞作为试验材料B.豌豆有明显的相对性状,自花传粉、闭花授粉,可用于探讨伴性遗传C.不宜选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可以选择发芽的小麦种子作为视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15.图1表示某家系中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将家族中1、2、3、4号个体中与乙病基因有关的DNA片段用限制酶切割,然后进行DNA电泳分析,所得相关图谱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仅通过图1可推断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结合电泳图谱可以确定乙病为伴X隐形,且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bYC.若对6号个体的乙病基因片段进行电泳分析其结果与1号相同D.若5号与表现正常仅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的男士结婚,生育两病兼患孩子的概率是1/4816.正常一般小麦(2n=42)缺失一条染色体形成单体小麦。将单体小麦与正常小麦杂交,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试验编号父本母本F1植株百分比正常小麦单体小麦试验一正常小麦单体小麦25%75%试验二单体小麦正常小麦96%4%A.由试验一可知,减数分裂时不成对的染色体易丢失B.由试验二可知,(n-1)花粉的可育性比较低C.为了获得更多的单体小麦,杂交时最好选单体小麦做母本D.单体小麦自交后代中,正常小麦与单体小麦的比例约为1:2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共4题;共60分)17.(10分,每空2分)科学家发觉酸性磷酸酶是某细胞器的标记酶,正是对这种酶的定位探讨导致该细胞器的发觉。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酸性磷酸酶存在于___________中,参加分解苍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病菌。(2)科学家利用___________法分别得到了该细胞器。将该细胞器分别置于蒸馏水和等渗蔗糖溶液中,并检测溶液中酸性磷酸酶的含量,得到了如下结果:A曲线表示该细胞器置于___________中酸性磷酸酶含量变更的曲线。A曲线酸性磷酸酶含量在0-1.5h增加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要检测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则它的活性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18.(16分,每空2分)(1)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同时伴随发生一种消耗能量、汲取、释放CO2的现象被称为“光呼吸”。正常环境条件下水稻、小麦、大豆等植物的光呼吸显著可消耗掉光合产物的25%—30%,在逆境条件下(高温、干旱等)这种损耗会更加严峻。下图甲为光合作用和光呼吸的关系示意图。探讨表明,催化C5与CO2结合与催化C5与O2结合的是同一种酶(Rubisco),并且该酶的活性中心不能辨别CO2与O2,据此推想该酶的___________性较弱。在有光条件下,若叶肉细胞中O2含量下降,CO2含量上升,会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光呼吸过程,因此温室栽培蔬菜时可通过____________措施,既削减光呼吸对光合产物的损耗又增土壤的肥力。(2)由图甲可知,光呼吸汲取O2、释放CO2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在干旱高温等逆境条件下,植物光呼吸增加的缘由是,干旱高温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Rubisco更易与O2结合,导致光呼吸增加。(3)乙图表示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更曲线。乙图中表示番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_________;据该图推断,经过一昼夜后,番茄植株体内有机物含量_______(填“增多”“削减”或“不变”)。(4)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番茄幼苗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如丙图所示),并采纳适当的方法阻挡两部分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相宜光照下照耀4h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相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a、Mb。若M=Mb-Ma,则M的准确含义可以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4分,每空2分)细胞周期通常由G0/G1期、S期、G2期和M期组成,其中G0/G1期、S期、G2期为分裂间期,M期为分裂期。G0/G1期:细胞起先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但DNA含量仍保持二倍体。S期:DNA起先合成,细胞核内DNA的含量介于G1期和G2期之间。G2期和M期:当DNA复制完成时,细胞进入G2期。G2期细胞接着合成RNA及蛋白质,直到进入M期。从DNA含量我们同样无法区分G2期和M期。回答以下问题:(1)TR蛋白是一种肿瘤调整蛋白,为探究TR蛋白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科学家抑制TR基因在宫颈癌HeLa细胞(海拉细胞系,一种宫颈癌细胞系)的表达,促进其在C33A细胞(另一种宫颈癌细胞系)中过表达。培育一段时间后计数,如图1所示,结果表明TR蛋白的功能是___________细胞增殖。(2)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两种细胞系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的细胞数量变更(图2)。结果显示,对比两组HeLa细胞,细胞周期中出现____________期的分布比例显著下降,____________期比例上升的变更,使细胞周期进程加快;而在C33A细胞中上调TR蛋白,细胞周期中变更则相反,细胞周期进程阻滞于___________。上述试验说明,TR蛋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TG蛋白可以促进细胞自噬。检测了宫颈癌HeLa和C33A细胞中TR蛋白和ATG蛋白的表达水平(图3),发觉两者间存在____________(选择“正相关”、“负相关”、“无法推断”)关系。图3中检测三磷酸甘油脱氢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0分)(1)玉米植株一般为雌雄同株异花,但也存在只有雄花序的雄株和只有雌花序的雌株。玉米植株的上述性别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E/e和T/t)来限制。其中E和T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雌雄同株异花。有T但没有E时,表现为雄株。有tt时表现为雌株。①选取纯合的雌雄同株和雌株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假如F2没有雄株个体出现,则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F2有雄株个体出现,则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一株雄株与一株雌株杂交,后代雌株占1/2,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豆叶斑病会严峻降低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科研人员用EMS诱发易感大豆发生基因突变,获得新的抗病品种甲和乙。利用甲、乙两个品种对抗性遗传进行探讨。请回答下列问题∶利用甲、乙两品种大豆进行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组别亲本组合F1F2抗病易感抗病易感试验一甲×易感016101318试验二乙×易感14024683①据表分析,试验一、二中显性性状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②已知品种乙的抗性基因位于14号染色体上,为探究品种甲抗性基因的位置,科研人员设计如下杂交试验;甲乙杂交得F1、F1自交得F2,统计F1、F2表现型及比例。预期一;若F1均抗病,F2抗病;易感为13∶3,说明两品种抗病性状的遗传是由__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限制的,且位于________________(同源、非同源)染色体上。预期二,若F1、F2均抗病,说明甲、乙两品种抗性基因与易感基因可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或______________(一对、两对)染色体上不发生交叉互换的两对非等位基因。③STR是DNA中的简洁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STR不同,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TR也不同,常用于染色体特异性标记。科研人员扩增上述试验一中的若干个体2号和14号染色体的STR序列,用于确定甲品系抗性基因的位置,电泳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结果说明甲品系抗性基因位于________号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果蝇有4对染色体(Ⅰ号为性染色体,Ⅱ~Ⅳ号为常染色体),已知黑体和灰体为一对等位基因(A,a)限制的相对性状。现有若干灰体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通过数据可以推断该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