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社戏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1课时教师:单位: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社戏》第2课时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
3.授课时间:第2课时
4.教学时数:45分钟
课程内容:
1.回顾上节课内容,了解《社戏》的背景及情节发展。
2.分析《社戏》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特点。
3.探讨《社戏》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4.课堂互动: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深入理解文本。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a.请学生简要复述《社戏》的故事情节。
b.提问:《社戏》反映了哪个时期的社会背景?
2.分析人物形象(15分钟):
a.请学生列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
b.分析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对情节发展的影响。
3.探讨社会问题(15分钟):
a.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反映的社会现象,如阶级差异、人性弱点等。
b.分组讨论:如何看待这些问题,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4.课堂互动(10分钟):
a.角色扮演:学生扮演文中角色,深入体会人物情感。
b.小组讨论:结合自身实际,讨论如何看待文中反映的社会现象。
5.总结(5分钟):
a.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b.强调《社戏》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6.作业布置(5分钟):
a.完成课后习题。
b.撰写一篇关于《社戏》的读后感,不少于600字。
教学目标:
1.理解《社戏》的情节,掌握文中主要人物形象。
2.分析《社戏》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4.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二、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通过分析《社戏》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深入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艺术表现手法。
2.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对《社戏》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理解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矛盾,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发现和感悟文本中的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社戏》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2.文本反映的社会问题的深入理解。
3.作者创作意图的探讨。
难点:
1.学生对文中社会背景的理解。
2.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的深度和准确性。
3.学生对于文学作品中社会问题的思辨能力。
解决办法及突破策略:
1.对于人物形象分析,采用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人物性格特点,教师提供指导性的分析框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
2.对于社会背景的理解,通过引入相关历史资料和时代背景介绍,帮助学生构建知识背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针对难点问题,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结合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促使学生反思和总结所学内容,进一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四、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
-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社戏》的教材。
-准备课文相关的补充阅读材料,如作者介绍、作品背景分析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辅助材料:
-准备与《社戏》相关的图片,如戏台、戏服、演员剧照等,以增强学生对戏剧文化的直观感受。
-收集与文本时代背景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准备一段关于京剧或越剧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更好地理解文中社戏的场景。
-设计并打印角色卡片,用于课堂角色扮演活动。
3.实验器材:
-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活动,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
-将教室座位按照小组讨论的形式重新布置,每组4-6人,确保学生便于进行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
-设置一个表演区,用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清楚观看。
-在教室墙壁上张贴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名言,营造文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工具:
-使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辅助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准备白板和记号笔,用于记录学生的讨论成果和思维导图。
-准备课堂反馈表和评价表,用于学生自评和互评。
6.教学活动准备:
-设计课堂讨论问题,确保问题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准备角色扮演活动指导说明,明确活动流程和评价标准。
-制定小组讨论规则,确保讨论有序进行。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社戏》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看过戏剧吗?戏剧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戏剧的图片和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戏剧的魅力。
简短介绍《社戏》的背景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社戏》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社戏》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文学价值。
过程:
讲解《社戏》的背景,包括作者、作品的时代背景。
详细介绍《社戏》的情节、人物及其文学意义,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戏》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3.《社戏》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社戏》中的人物形象和社会问题。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如阿Q、小旦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性格特点和社会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人物形象和社会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从中汲取教训。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社戏》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及其现实意义。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社戏》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社戏》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社戏》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社戏》的背景、人物形象、社会问题等。
强调《社戏》在现实生活中的启示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文学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社戏》的读后感,以巩固学习效果。六、知识点梳理1.《社戏》背景知识
-作者:鲁迅
-时代背景:20世纪初,中国封建社会向民主社会过渡时期
-社会背景: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危机
2.故事情节
-主要情节:以社戏为线索,讲述了阿Q、小旦等人物在戏剧表演中的种种遭遇
-情节发展:起承转合,层层递进,展现了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变化
3.人物形象
-阿Q: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表现了那个时代普通民众的悲剧命运
-小旦:勇敢、善良的少女,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新生力量
-其他人物:赵太爷、钱太爷、假洋鬼子等,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丰富的社会画卷
4.文学手法
-象征:如社戏象征着社会的舞台,人物命运反映了社会现实
-暗喻:通过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暗示了社会问题,如阶级压迫、人性弱点等
-白描:以简洁的文字描绘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场景
5.社会问题
-阶级差异: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阶级压迫和剥削现象
-人性弱点:揭示了人们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自私、虚伪、势利等丑恶面貌
-民族危机:通过人物命运和社会现象,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
6.作者创作意图
-揭示社会问题:通过《社戏》这部作品,鲁迅先生希望揭示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反思
-呼唤变革:鼓励人们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新生活
-人性的关怀:关注普通人物的命运,表达对人性善良与美好的追求
7.课文重点语句解析
-“阿Q正传”中的名句:“我是阿Q,我是世界的中心。”揭示了阿Q自大、自私的性格特点。
-“小旦唱道:‘为人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反映了小旦对女性命运的感慨和对自由的渴望。
8.课文结构与主题
-结构:课文以社戏为线索,将人物命运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有机的整体
-主题:《社戏》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绘,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危机,呼唤社会变革和人性解放七、典型例题讲解例题1:分析《社戏》中阿Q的形象特点。
解答:阿Q是《社戏》中的典型形象,他具有以下特点:
1.自我中心:阿Q总是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认为一切都应该围绕他转。
2.自卑与自大:阿Q既自卑又自大,他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但又看不起别人。
3.逃避现实:阿Q总是逃避现实,不敢面对自己的困境,用幻想来安慰自己。
4.自私:阿Q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例题2:解释《社戏》中小旦的形象意义。
解答:小旦在《社戏》中象征着新生力量和反抗精神。她勇敢、善良,敢于面对现实并追求自由。她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新生一代的期望和对社会变革的呼唤。
例题3:分析《社戏》中反映的阶级差异。
解答:《社戏》通过阿Q、小旦等人物的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阶级差异。阿Q作为底层人民的代表,受到了上层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而小旦则代表了新兴的社会阶层,对旧有的阶级制度进行了挑战和反抗。
例题4:讨论《社戏》中的人性弱点。
解答:《社戏》通过人物形象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如自私、虚伪、势利等。这些弱点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被放大,导致了社会的种种问题。作者通过揭示人性弱点,呼吁人们反思并追求道德的完善。
例题5:阐述《社戏》中作者的创作意图。
解答:《社戏》的创作意图在于揭示社会问题,呼唤社会变革。作者通过描绘人物命运和社会现象,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危机。同时,作品也表现了作者对人性善良与美好的追求,以及对新生一代的期望和鼓励。八、作业布置与反馈作业布置:
1.阅读课文《社戏》,总结故事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选择一个人物,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其性格特点。
3.结合课文内容和时代背景,谈谈你对《社戏》中反映的社会问题的理解。
4.撰写一篇关于《社戏》的读后感,不少于600字。
作业反馈:
1.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批改,并给出评价和反馈。
2.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类,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情节概括不完整、人物分析不深入、社会问题理解不透彻等。
3.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提供修改意见和改进方法。
4.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
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业反馈,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
6.建立作业反馈机制,及时跟进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确保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并及时得到反馈。
7.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管理能力。
8.通过作业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板书设计1.课文标题:《社戏》
2.作者:鲁迅
3.时代背景:20世纪初,中国封建社会向民主社会过渡时期
4.社会背景: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危机
5.人物形象:
①阿Q:自我中心,自卑与自大,逃避现实,自私
②小旦:勇敢、善良,追求自由
③其他人物:赵太爷、钱太爷、假洋鬼子等
6.文学手法:
①象征:社戏象征着社会的舞台,人物命运反映了社会现实
②暗喻:通过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暗示了社会问题
③白描:以简洁的文字描绘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场景
7.社会问题:
①阶级差异:封建社会中的阶级压迫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雨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度教育培训居间服务合同
- 2024年度高空作业安全宣传与推广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项目融资与贷款合同2篇
- 党建工作重要性课件
- 《手术室制度》课件
- 2024年度版权许可协议:音乐版权转让合同3篇
- 《net监控系统》课件
- 2024版工程居间环保责任合同2篇
- 离职解除劳动合同模板范文
- L07G324钢筋混凝土密肋楼板
- 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中英文ENCN
- 初一数学课件(共47张PPT)
- 设备备品备件管理规定
- 东华大学游泳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 YY 0569-2005生物安全柜
- 设备检修作业证样本
- GB/T 706-2008热轧型钢
- GB/T 3952-2008电工用铜线坯
- 好书推荐-《一千零一夜》
- juniper防火墙培训(SRX系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