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众文化导论学期论文调和鼎鼐,尔惟盐梅——金庸作品雅俗论学号:XXXXX姓名:XX院系:XX专业:XXXX指导老师:XX
调和鼎鼐,尔惟盐梅——金庸作品雅俗论摘要:古人常用‘盐梅相成’、‘调和鼎鼐’比喻良相处理社会政治矛盾关系的巧妙手段,就处理文学创作的雅俗关系而言,移此以评价金庸,当非虚誉。而殷高宗也曾用“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作为命傅说为相之辞。细细品来,金庸确是一位玩弄文字调和雅俗与鼓掌的良相。金庸对于武侠小说一直有着准确的定位,肯定其娱乐性,更强调其作为文学种类的文学价值。金庸对作品的创作严肃认真,既追求大众的认同,也想登堂入室,利用十年修订得到了精英阶层的认可。最后,从金庸的作品本身来讲,它们的思想观念、文化蕴含和语言层面与传统武侠小说相比都有了长足进步,寓雅于俗,更加新颖,富有趣味。关键词:雅俗;金庸;武侠;调和武侠小说长期以来被界定为“俗”文学,所以,尽管它是众多文学类型中的一种,但在文学家族中,地位一直不高。而金庸以及金庸小说的出现无疑是一个奇迹。自1955年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在香港《新晚报》连载以来,前后大约17年间,金庸总共发表了15部武侠小说。这些创作于50一70年代的小说,至今已经风行了30多年,而且还会继续流行下去。他的读者不限职业、年龄,超越政治分歧——他的小说在世界华语圈的流行,使他成为世界上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但是,金庸小说在很多人尤其是以正统自居的文学家眼里仍然被看作是“大俗”,不能登大雅之堂。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看法开始慢慢转变。1994年,一向以高雅、精品为出版定位的三联出版社推出了36册《金庸作品集》,印刷精美,装祯考究,校订细致,喻示着“金庸小说本身的价值转型,即它已经由单纯阅读和消费价值变成经典文本才具有的收藏价值”,这被视为金庸小说迈向经典化的重要标志。同年著名学者严家炎在金庸的北大受聘典礼上,发表了《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的讲话,认为金庸以他的学养、功力和才华,从本质上提升了武侠小说的境界。如果说严家炎的发言还只是一次提示,青年学者王一川则做出了“颠覆教科书”的尝试。同样是在1994年他在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小说卷》时,将金庸排在鲁迅、沈从文、巴金之后,老舍、郁达夫、张爱玲之前,而茅盾则落选。而1996年谢冕和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百年文学经典》,则将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录入“经典”之中。从此金庸开始登堂入室,一次次在学术界、在文坛引起轩然大波。金庸研究渐渐成为一门“金学”,有学者甚至预言“‘金学’与‘红学’的并驾齐驱只是时间早晚的事”。金庸武侠小说小说先是流行于民间,受到大众阶层的支持,继而“登堂入室”,得到精英阶层的肯定甚至被奉为经典,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不可不提的一部分,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这是金庸先生以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武侠世界,游走于雅俗之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体验。首先,金庸对于武侠小说一直有着准确的定位,不仅肯定其娱乐性,更肯定其作为文学种类的文学价值。金庸在《一个说故事人的自白》中,坦白自己创作武侠小说是动机很单纯,只是为了“自娱娱人”。他在早年的几次访谈中一直强调“武侠小说本身在传统上一直都是娱乐性的”,虽然武侠小说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一定的“价值观念或道德观念”,要包含一定的目的,但是,“武侠小说的趣味性是很重要的,否则读者就不看,它的目的也达不到了”。但是金庸并没因此否认武侠小说的文化价值,他自始至终一直坚定地认为,武侠小说作为一种文学类型,和其他各种文学类型,尤其是和其他类型小说相比,就文学品位而言,没有高低、好坏之分,它们是完全平等的。如果说长期以来武侠小说这一文学类型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高,那不是类型本身的问题,而是武侠小说作家们在创作这一类型小说时所表现出的水平不够高所造成的。金庸对武侠小说的这一定位,无疑是合理的。它还原了武侠小说在文学大家族中的应有地位,而且,对金庸本人来说,也更加坚定了金庸对武侠小说的信念,从而得以在不受干扰的状态下执着地、同时也是自由地进行武侠小说的创作。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一个定位使金庸在创作态度上保持了一贯的严谨、认真,他在小说创作中所自觉进行的种种探索、创新,可以说,莫不源于此。其次,金庸对作品的创作严肃认真,既追求大众的认同,也想登堂入室,得到精英阶层的认可。金庸认为《虬髯客传》是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并从中总结出现代武侠小说情节的构成要素:“这篇传奇为现代的武侠小说开了许多道路。有历史的背景而又不完全依照历史;有男女青年的恋爱;男的是豪杰,女的是美人(乃十八九佳丽人也);有深夜的化装逃亡;有权相的追捕;有小客栈的借宿和奇遇;有意气相投的一见如故;有寻仇十年而终于食其心肝的虬髯汉子;有神秘而见识高超的道人;有酒楼上的约会和坊曲小宅中的密谋大事;有大量财富和慷慨的赠送;有神气清朗、顾盼炜如的少年英雄;有帝王和公卿;有驴子、马匹、匕首和人头;有弈棋和盛筵;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的大战;有兵法的传授……所有这一切,在当代的武侠小说中,我们不是常常读到吗?”金庸认为,历史、爱情、化装、侠义、复仇、财宝、驴马、弈棋、酒食、兵法、战阵等要素应在武侠小说中有机结合,熔于一炉。可见,金庸心目中的武侠小说情节是丰富多彩的,是综艺大观式的,因而引人人胜,雅俗共赏。这些要素并非在他每一部小说中都能见到,但金庸写武侠小说是有意朝此方向努力的。为了得到读者的认同,金庸在创作武侠小说时,小说的叙写定位与市民大众的审美、娱乐要求的满足,具有明显的迎合市民大众审美情趣的倾向。紧张的情节、曲折的故事、欲罢不能的悬念、毫不含糊的价值判断,这些特点都表明了小说对市民大众的审美情趣的迎合。“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些大众的美好愿望在小说中被以生动的故事一再证实,人们在美妙的想象中获得了充分的心理补偿与满足。作家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大众,读者阅读的目的也主要为了消遣娱乐。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机敏百变的俏黄蓉爱上了憨厚淳朴的呆郭靖;大字不识几个的扬州小混混韦小宝玩转庙堂江湖,艳福齐天;潇洒不羁的华山弃徒令狐冲坐上了衡山掌门的位子,领导一群尼姑闯荡江湖。根据以上这些特点,我们说金庸的武侠小说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为了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更趋近于精英阶层的高雅文化,金庸没有一味追求数量,而是将《鹿鼎记》作为了封笔之作,并在封笔之后花了十年时间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逐字逐句地修改。由于是金庸武侠小说大都是报纸连载,随写随刊,没有缜密的构思,时间仓促以及不加修改等因素的影响,“刊本”金庸武侠小说存在着很多问题,表现为:文字上不够精炼,语言罗嗦,缺乏仔细与从容的斟酌推敲,有很多错别字。人物缺乏必要的交待,性格雷同,细节重复,模式化,整部小说缺乏严密的构思,情节上过于随意,有很多疏漏、破绽甚至前后矛盾。线索上有时没有伏笔,事后补救;有时有伏笔,但却缺乏照应等等。在艺术上,迎合读者,追求阅读效果,过分渲染和铺垫,过分“传奇”。另外,写作上的模仿和借用也比较多,在《书剑恩仇录》的“后记”中金庸自己也承认:“《书剑恩仇录》是我平生所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既欠经验,又乏修养行文和情节中模仿前人之作颇多,现在将这些模仿性的段落都删除或改写了。”总之一句话,“刊本”金庸武侠小说还非常粗糙,是非常典型的大众读物。但“修订本”金庸武侠小说上述绝大多数问题都得到了纠正和弥补。虽然修改后并没有改变“通俗文学”的性质,并没有超越通俗小说,但与“刊本”相比,“修订本”在艺术上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台湾的大学中率先开辟武侠小说相关课程的教授之一,淡江大学武侠小说研究室的创立者林保淳对此表示说:“金庸肯以10年精力,潜心修订,且不厌其琐碎,博纳雅占,一改再改,可以说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严肃认真的通俗作家,这是具有深刻意义的,我们虽不敢就此论断武侠小说从此就步入文学殿堂,足以与典雅文学作品等量齐观,但却不能不承认,金庸以如此严谨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作品,无疑将一新论者耳目,且有助于其他通俗作者对自我的肯定与要求。以此更进一步,相信通俗文学与典雅文学双峰并峙的日子,将为期不远了。”这是正确的,金庸武侠小说的经典化不仅是金庸个人的成功,也是武侠小说作为一种文学种类的成功。武侠小说过去一直地位不高,特别是现代时期,武侠小说虽多,但却缺乏经典性的作品,这也是导致人们轻贱武侠小说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金庸以其作品证明,武侠小说也是整个小说家族中的一员,也可有很高的艺术性,也可以成为经典,也可以登大雅之堂,也可以在文学史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并不比纯文学低级,甚至比纯文学更有优势,值得纯文学学习和借鉴。金庸武侠小说的经典化,对武侠小说来说实际上是从读者和学术界的双重角度进行了重新定义,它冲击了传统的“文学”观念,让我们重新认识到武侠小说的价值所在,并深深影响了新生代的武侠小说写手,开辟了武侠小说的新纪元。最后,从金庸的作品本身来讲,它们的思想观念、文化蕴含和语言层面与传统武侠小说相比都有了长足进步,寓雅于俗,更加新颖,富有趣味。思想观念层面,金庸有意识以新的价值系统取代这一文类习惯的传统的价值观。通过金庸十三部长篇小说的对比,明显可以看出,金庸的早期作品如《书剑恩仇录》、《碧血剑》还是传统武侠小说的套路,国仇加家恨,通过反清复明这一主题强调平民立场;而在中期作品如射雕三部曲中,金庸将主人公置身于宋金辽这一大背景,在庙堂和江湖之间转换,强调民族与国家利益;后期作品如《连城诀》、《侠客行》、《笑傲江湖》等,金庸或有意模糊了年代,主要探讨人生和人性,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而在封笔之作《鹿鼎记》中更是将一个既不懂“武”也不知“侠”的小混混作为了主角。这与传统的武侠作品或重个人恩仇或重朝廷恩泽显然大为不同了。当然,即为武侠,恩仇之类情节总是故事的不可或缺因素,问题在于作者笔墨之间的褒贬抑扬。金庸的态度有了相当多的现代理性成分,而且越到后来这种成分越多,且与传统武侠的价值观念距离越远。此外,如大量的情爱描写,对人性的辩证处理,对封建伦理的著意批判等,都是旧武侠小说无法想象的。这样的思想内容,对于读者大众的观念而言,不是迎合而是一定的提升。文化蕴含层面,金庸努力把士人文化的内容尽可能地组织到作品里,使作品不仅蕴含丰富,而且还颇多雅致。如武术,这本是“粗人勾当”,金庸利用《易经》的卦爻辞创造了降龙十八掌,将凌波微步赋予了《洛神赋》的神韵,更将李太白的诗歌,甚至道家、禅宗的哲理都融到其武技的描写中,趣味、意味都因此而倍增。又如饮食,这本是“俗人勾当”,但金庸笔下的菜品名称、饮酒之道等,颇多讲究,且士大夫味道十足。黄蓉为洪七公做菜花样百出,一碗荷叶笋尖樱桃斑鸠汤叫做“好逑汤”,一份炙牛肉条叫做“玉笛谁家听落梅”,一碗火腿酿豆腐叫做“二十四桥明月夜”。祖千秋请令狐冲喝酒,抛出一段酒具经,汾酒当用玉碗,“玉碗盛来琥珀光”;梨花酒当用翡翠杯,“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更有“葡萄美酒夜光杯”之配,令人耳目一新。至于琴棋书画这些纯粹文人雅士的玩艺儿,本与舞刀弄枪的武林侠客极少搭界,可金庸硬是创造出一批风雅侠士,从而在刀光剑影的间隙让琴韵悠扬、笔墨淋漓。西湖梅庄的江南四友,黄钟公、黑白子、秃笔翁、丹青生,逍遥派的函谷八友不只有琴颠、棋魔、书呆、画狂,更有花痴戏迷,俱是将武功融入其中琴棋书画,雅趣十足。另外,金庸把武侠小说与历史小说适度融合,给很多武侠故事以相当清晰的历史背影,从而使上述“雅文化”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历史感,满足读书人承接传统尚友古人的文化心理。语言层面。金庸小说七分白三分文的语言,十分适合于表达带有一定历史感的内容,也使作品具有一种优雅的风貌。海外有人主张华裔子弟用作汉语教科书,而在2005年金庸的代表作品《天龙八部》更是选入了高中语文读本,这都说明了金庸小说的语言魅力。其实,从历史上说,无论雅文学或者俗文学,都可能产生伟大的作品。中国的《水浒传》、《红楼梦》,当初也曾被封建士大夫看作鄙俗的书,只是到现代才上升为文学史上的杰出经典。英国的狄更斯、司各特,法国的大仲马,在19世纪也都被认为是通俗小说作家。直到2世纪80年代中期,当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邓友梅率领作家代表团访问法国,谈到巴尔扎克在中国作家中的崇高声望和巨大影响时,负责接待的法国主人还说:“原来中国作家对巴尔扎克这样的通俗作家感兴趣。”在法国当代作家看来,巴尔扎克是畅销书作家,地位低于雨果,而通俗小说家也大可不必在新文学面前自惭形秽。通俗绝不等同于庸俗。严肃文学中。其实也有大量思想和艺术上比较平庸的作品。起决定作用的,归根结底还是作家自身素养的高低、体验的深浅和文学表现才能的不同。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洪曾说:“古人常用‘盐梅相成’、‘调和鼎鼐’比喻良相处理社会政治矛盾关系的巧妙手段,就处理文学创作的雅俗关系而言,移此以评价金庸,当非虚誉。”而殷高宗也曾用“若作和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装厂工人劳动合同书
- 杨树买卖合同书
- 绿色出行推广服务合同
- 商铺经营房屋租赁合同
- 医务人员聘用合同
- 农村山地承包合同
- 柴山承包合同
- 注塑委托加工合同
- 人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用反射变换作图》教学设计
- 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二维动画软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进度表
- 2025年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新建污水处理厂工程EPC总承包投标方案(技术标)
-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有答案)
- 本人报废车辆委托书
- 双减政策与五项管理解读
- 《纸马》教学设计公开课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2022)
-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全册优质教案(含课件和素材)
- 施耐德公司品牌战略
- 三方联测测量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