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 13-276-2017 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_第1页
DBJ-T 13-276-2017 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_第2页
DBJ-T 13-276-2017 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_第3页
DBJ-T 13-276-2017 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_第4页
DBJ-T 13-276-2017 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echnicalspecificat2017福州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福建一建集团有限公司厦门海投建材有限公司实施日期:2017年12月01日闽建科[2017]40号各设区市建设局(建委),平潭综合实验区交通与建设局,各有由福建江夏学院和福州大学共同主编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号DBJ/T13-276-2017,自2017年12月1日起实施。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和意见请函告省厅科技与设计处。2017年9月2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2014年第三批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的通知》 (闽建科[2014]35号)的要求,由福建江夏学院、福州大学等了各类专题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再生骨料混实践经验,比较和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标准规范,并在广泛征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节能与科技处(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政编码:350001)和福建江夏学院(福建省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溪源宫路2号,邮政编码:350108)。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王国杰罗素蓉郑建岚肖建庄陈亚亮江涛游帆王圣贤陈欣王雅思林凯斌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阎培渝何更新陈周与黄文巧陶其东苏肇澍吴平春桂苗苗邢丽君 2术语、符号 2 22.2主要符号 33基本规定 54再生骨料的技术要求 64.1再生粗骨料的技术要求 64.2再生细骨料的技术要求 74.3再生骨料的进场检验 95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指标 5.1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5.2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5.3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6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6.1原材料质量要求 6.2配制强度的确定 6.3配合比设计 7再生骨料混凝土生产、施工及质量检验 7.1生产与运输 207.2浇筑与养护 7.3质量检验与验收 21附录A再生粗骨料检验报告 附录B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检验报告 附录C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26本规程用词说明 2TermsandSymbols 2 2 3 5 7 8 8 8 9 AppendixCReportofMixP 20 2112或受到危险物质污染的属于危险固体废物的废弃产品或材料 (如石棉、铅基油漆、含煤焦油或含汞材料)。3本规程中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在没有特别说明时,仅指再生骨料水泥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中再生骨料占骨料总质量(再生骨料和天然骨料质量之和)的百分比,可分为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再生混凝土用再生粗、细骨料中除混凝土、砂浆、砖瓦和石块2.2主要符号f₄——轴心抗压疲劳强度设计值;fl——轴心抗拉疲劳强度设计值;feuk——再生骨料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453.0.1用于制作再生骨料的原材料不得含危险3.0.2再生骨料的应用应符合国家和福建省现行有关3.0.3再生骨料的选择应满足所制备的混凝土和砂3.0.4再生骨料宜与天然骨料(或与天然骨料品质相当的其他骨料)混合使用。64.1.1再生粗骨料按性能要求可分为RCA-I、RCA-Ⅱ、RCA-Ⅲ、RCA-IV、RCA-V五个等级(表4.1.1)。RCA-IRCA-ⅡRCA-ⅢRCA-RCA-V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 微粉含量(%)泥块含量(%)坚固性(质量损失%)<<*吸水率(按质量计%)表观密度(kg/m³)>>>>>密度小于1000kg/m³物质含量(按质量计%)=杂物含量(按质量计%)有机物含量(比色法)SO₃,按质量计%)氯化物含量(以氯离子质量计%)(配筋混凝土)氯化物含量%(素混凝土)74.1.2再生粗骨料性能的试验方法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4.2再生细骨料的技术要求4.2.1用于混凝土与砂浆的再生细骨料,按性能要求可分为RFA-I、RFA-Ⅱ、RFA-Ⅲ三个等级(表4.2.1)。微粉含量(按质量计%)微粉含量(按质量计%)泥块含量(%)坚固性(饱和硫酸钠溶液质量损失%)单级最大压碎指标(%)表观密度(kg/m³)堆积密度(kg/m³)空隙率(%)云母含量(按质量计%)(按质量计%)有机物含量(比色法)(折算成SO₃,按质量计%)氯化物(以氯离子质量计%)无害8需水量比细中粗细中粗细中粗<<<<<<<<<强度比细中粗细中粗细中粗>>按性能要求可分为RFA-IV、RFA-V两个等级(表4.2.2)。表观密度(kg/m³)微粉含量(按质量计%)MB<1.4或吸水率(按质量计%)氯化物含量%(配筋混凝土)氯化物含量%(素混凝土)有机物含量(比色法)4.3再生骨料的进场检验4.3.1再生骨料进场时,应按规定批次检查型式检验报告、出9量、吸水率、压碎指标和表观密度进行检验;2RCA-IV、RCA-V类再生粗骨料应对其泥块含量、吸水4RFA-IV、RFA-V类再生细骨料应对其泥块含量、吸水率5同一厂家、同一类别、同一规格、同一批次的再生骨料,每400m³或600t应作为一个检验批,不足400m³或600t的应节的规定。当有一项指标达不到要求时,可从同一批产品中加倍取样,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合格的,可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产品;复检结果不合格的,应判定该批产5.1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5.1.1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其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方法与普通混凝土立方体强度设计值(fe)、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k)、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₁)、轴心抗压疲劳强度设计值(fc)、轴心抗拉疲劳强度设计值(fl)均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再生粗骨料以不超过20%的取代率替代天然骨料配制的混凝性模量宜通过试验确定;在缺乏试验条件或技术资料时,对于强度等级5.2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变形性能收缩5.3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设计强度等级和使用条件超出以上规定时,必须通过试验对其5.3.2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不超过20%时,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值;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50%时,不宜小于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范取值的1.2倍;当大于50%时,不宜5.3.3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应满足工程设计抗渗等级和有关标准的要求。5.3.4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如抗渗性能、抗冻性能、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抗碳化性能以及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性能等试验方法应按《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2的规定执行。6.1原材料质量要求骨料质量应符合本规程第4.2节相应规定。骨料》GB/T25176中1、2、3级配区相关要求。6.1.8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应符合相关现行国生粗骨料或RCA-Ⅱ类、RCA-Ⅲ类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小于30%Ⅲ类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不小于30%时,o应根据相同再生粗骨度等级大于C20且不大于C40的混凝土,当o计算值不小于强度等级3掺用再生细骨料的混凝土,也应根据相同和同强度等级的同品种再生骨料混凝土统计资料计算确定σ凝土,当σ计算值小于表6.2.2中对应值时,应6.3配合比设计6.3.1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拌合物和易资料和混凝土性能要求,通过试验确定。当缺乏试验数据或技混凝土类别再生粗骨料类型(不含C40)(含C40/不含C25)(含C25)非结构混凝士6.3.3再生细骨料对天然细骨料的取代率应通过试验确定。当缺乏试验数据或技术资料时,RFA-I类再生细骨料可用于配制C40及以下强度等级的结构混凝土,最大取代率不宜超过50%;用于配制非结构混凝土时取代率可不受限制。RFA-Ⅱ类再生细骨料可用于配制C25及以下强度等级的结构混凝土,最大取代率不宜超过15%;用于配制非结构混凝土时取代率不宜超过50%。RFA-II用于非结构混凝土的最大取代率不宜超过20%,RFA-IV、RFA-V类再生细骨料可用于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砖和Ⅱ类以外的再生粗骨料时,不宜再掺入再生细骨料。6.3.4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通过体积法计算配合比参数。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混合后的粗骨料或细骨料的表观密度应取等效表观密度。再生骨料等效表观密度应按式(6.3.4)确定。式中:peg-混合后的粗骨料或细骨料的等效表观密度δ——再生骨料取代率(%)。当实际用水量超出基准用水量的3%时,为了得到与普通准胶凝材料用量的基础上,增加5%左右的胶凝材料用量。两个配合比的水胶比宜较试拌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5,用水量应与试拌配合比相同,砂率可分别增加和减少1%。pe—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实测值(kg/m³);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计算值(kg/m³)。不超过计算值的2%时,按本规程第6.3.6条调整的配合比可维持不变;当二者之差超过2%时,应将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6.3.10生产单位可根据常用材料设计出常用的再生骨料混凝7.1生产与运输7.2浇筑与养护7.2.3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7.3.2再生骨料混凝土坍落度取样检验频率应7.3.3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7.3.4混凝土有耐久性指标要求时,应按现行附录A再生粗骨料检验报告(供参考)检验性质检测项目检测项目检测项目坚固性(%)吸水率(%)含泥量(%)SO₃含量度泥块含量(%)碱活性(%)度(kg/m³)含水率(%)1000kg/m³物范围(%)/////筛余(%)GB/T14685-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25177《粗骨料》:DBJ/T13-276-2017《备注1.碱活性指标要求:当14d膨胀率小于0.10%时,可判定为无潜在危害3.氯离子含量指标:对钢筋混凝土,其中氯离(质量百分率);对素混凝土用砂,不得大于0.15%;声明&附录B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检验报告(供参考)品种检验性质2检验项目1表观密度(kg/m)筛孔(mm)累计筛余(%)2堆积密度(kg/m³)3紧密密度(kg/m³)4空隙率(%)5亚甲蓝值(g/Kg)67薛孔尺寸(mm)8泥块含量(%)9坚固性(%)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DBJ/T13-276-2017《再生骨云母含量(%)量(%)轻物质含量(%)碱活性(%)硫化物硫酸盐含量(%)需水量比单级最大压碎指标(%)强度比备注碱活性指标要求:当14d膨胀率小于0.10%时,可判定为无潜在危害;碱活性当实际工程中再生细骨料与其他细骨料混用时,应增加混合后的细骨料的表观密度和筛分检验仪器仪器名称:国家标准方孔骨料筛管理编号仪器名称:震击式振摆筛选机管理编号型号规声明地址&附录C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供参考)(第1页共1页)材料厂别外加剂I型号厂别外加剂Ⅱ型号厂别厂别掺合料Ⅱ厂别砂料电通量(C)粒级mm88料配合比强度附加砂料石料外加剂I外加剂ⅡIⅡ(质量比)说明1.施工时,应根据现场砂、石含水率调整为现场施工配合比;DBJ/T13-276-2017《再生骨料声明1.报告无本公司“检验报告专用章”无效2.报告无批准、审核、校核、检验人签字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用词: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3)对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2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引用标准名录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2术语、符号 35 353基本规定 374再生骨料的技术要求 394.1再生粗骨料的技术要求 394.2再生细骨料的技术要求 444.3再生骨料的进场检验 445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指标 455.1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455.2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465.3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476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96.1原材料质量要求 496.2配制强度的确定 496.3配合比设计 497再生骨料混凝土生产、施工及质量检验 7.1生产与运输 7.2浇筑与养护 7.3质量检验与验收 附录A再生粗骨料检验报告 附录B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检验报告 62附录C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63节约自然资源、促进建筑垃圾(建筑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有240对于再生粗、细骨料的定义。体现再生骨料更广的原料来2.1.7特别指出本规程中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在没有特别说明时,仅指再生骨料水泥混凝土,不含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2.1.9杂物含量是影响再生骨料性能的重要指标,对杂物的定义遵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3.0.1根据来源、服役环境、暴露条件等,建筑回收的和不可回收的建筑废物。可回收的指不属于或不含危险固体废物的、未受污染的或有害杂质含量不足以影响再生骨料混凝土使用性能的建筑废物。参考DG/TJ08-2018-2007,规定1来自于有特殊使用要求的混凝土(如沿海港口工程、核电站、医院放射间等)的建筑废物;2来自硫酸盐腐蚀环境,硫化物含量高于600mg/L的建筑6受氯盐侵蚀,氯离子含量超过质量比例的0.15%以上的7不易分离的木屑、污泥、沥青等杂质含量超过质量比例2%以上;8废轻骨料混凝土或砌块,不应回收用作生产普通混凝土的再生骨料,或用作生产其他密度比其本身高出20%及以上的9受到毒害物质污染,如含石棉、铅基油漆、含煤焦油或3.0.4以当前的技术与管理水平,所生产的再生骨料与天然骨利于保证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及耐久性,同时本规程的规定基于再生骨料以一定的比例取代天然骨料的研究结果。3.0.5考虑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殊性,以及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收缩、徐变较大、离散性较高,并参考《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JGJT240-2011中5.1.4条,做出再生骨料混凝土不宜4.1再生粗骨料的技术要求国家/地区巴西德国DIN4226-100“AggregatesformortaDIN4226-100,AggregatesforConcreteandMorWBTC-No.12.Specificationsfacilitatingtheuseofrecycledaggregates.Hong-Kong:WorksBureauTechnical日本建筑业日本工业标准5021日本工业标M”日本工业标国际材料与究协会RILEMTC121-DRG“Specification英国andconcrete”CUR“BetonpuingranulaatenalsToeslagsmateriBeton",Aanbeveling4,CUR-VB,Holand,CUR“BetonpuingranulaatenMetselwerkpuinsGrBeton”,Aanbeveling5,CUR-VB,HolaOt70085“InstructiontechniqueUtilisad'abris”法国PTV-406.RecycledaggregatesfromconstructioPrescriptionsTechniques;2003.TFSCCS.DraftofSpanishSpain).In:VazquezE,HendriksC,JanssenGMTInternationalRILEMCoMaterialsinBuildingandStructures.Barcelona,SpRILEMPublicationsSARL;2004.pp.5国家/地区水率(%)巴西无说明7无说明德国无说明无说明1日本建筑7无说明无说明analysisofexistingspecifications[J].MagazineofConcreteResearch,2日本工业标准5021粗骨料3;无说明日本工业粗骨料5:无说明无说明日本工业无说明粗骨料7;无说明无说明国际材料会3英国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1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1无说明1777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1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1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未通过测试的RCA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国家/地区成分构成的最大含量(%)轻物质巴西2无说明72无说明德国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14日本建筑无说明无说明日本工业标准5021无说明无说明粗骨料1;究协会15131212英国无说明1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1无说明无说明1无说明1无说明21无说明比利时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I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1无说明无说明 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未通过测试的RCA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4.2再生细骨料的技术要求4.3再生骨料的进场检验5.1.1规定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及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方法同普通混凝土一致。5.1.2由于本规程对用于混凝土的再生骨料性能指标要求与天然骨料产品标准要求总体一致,再生骨料混凝土其力学性能与常规混凝土要求应该一致,所以本规程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轴心抗压疲劳强度设计值、轴心抗拉疲劳强度设计值的相关规定与GB50010一致。5.1.3本条参考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当再生骨料以20%以内的取代率用于混凝土中,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较小,同时考虑到RCA-I类再生粗骨料与天然骨料性能相当,因此作出“仅掺用RCA-I类再生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RCA-Ⅱ类再生粗骨料以不超过20%的取代率替代天然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其弹性模量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取值;其他情况下配制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其弹性模量宜通过试验确定”的规定。在缺乏试验条件或技术资料情况下,为方便在工程中的应用,借鉴DGTJ08-2018-2007等对弹性模量的为了排除掉容重异常低的情况,规定在容重不小于2250kg/m³5.2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变形性能5.2.1由于再生骨料表观密度低、吸水率大,再生骨料混凝土收缩、徐变值较普通混凝土大。主编单位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收缩和徐变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经拟合提出再生骨料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的再生骨料取代率自生收缩骨料混凝土变形性能不仅与骨料取代率以及骨料等级有关,还受到胶凝材料成分等的影响,因此建议通过实验确定,在没有实验结果作为依据时,为了充分考虑再生骨料混凝土收缩、徐变性能较大变化范围,在综合自身研究并结合文献成果的基础国家或组织比利时100%粗骨料取代率5.2.2条文参考了《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JGJ/T240第5.2.2和第5.2.4条。5.3.1再生骨料混凝土耐久性基本要求主要参照《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JGJ/T240的一般性规定。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的相关规定。当再生骨料混凝土用于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时,其耐久性宜环境类别最大水胶比最低强度等级含量(%)一5.3.2目前有关再生骨料混凝土结构保护层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条规定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构件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在普通混凝土构件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基础上乘以系数,主要出于简便、实用的考虑。5.3.4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指标参照《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G/TJ08的一般性规定。6.1原材料质量要求6.2配制强度的确定6.3配合比设计6.3.2本条规定了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取值,在计算配合比、试拌配合比、设计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中,先明确规定再生骨料取代率及其用量,可有效提高混凝土质量控制水平。由于RCA-I类再生粗骨料品质已接近常用天然粗骨料的品质,所以其应用不受强度等级限制。此外,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当再生骨料以不高于20%的取代率取代天然骨料时,混凝土的性能没有明显变化。为此香港地区、德国等技术标准允许再生骨料以不高于20%的取代率取代天然骨料。基于这一点,本规程对低一级的再生骨料在相应类别混凝土中的应用,规定了最大取代率为20%的限值。为充分保证结构安全,达到Ⅱ类产品指标要求的再生粗骨料限制可以用于配制C40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目前我国国内北京、青岛等地再生粗骨料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已经达到了C40;Ⅲ类再生粗骨料由于品质相对较差,可能对结构混凝土或较高强度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带来不利影响,所以限制其仅可用于所以本规程对其最大取代率的规定较为严格,控制在30%以内。国外相关标准也有类似的规定,附文献中各国或地区标准由于建筑垃圾来源的复杂性,有时生产出来的再生粗骨料为了扩大建筑垃圾的消纳利用范围,提高利用率,本规程针对这些再生粗骨料进行了分级,并参考国外相关标准,对其在垫层等非结构混凝土或砖及砌块混凝土中应用进行了规定。混凝土类别(含C40/不含C25)时,再生骨料可用于一般性场合合理配合比设计,取代率为70%,其拌制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符4226-100标准有用于结构混凝土的再生骨料在强度等级为C25/30Ⅲ巴西NBR15.116、德国DIN4226-100、日本BCSJ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规范都表明用于非结构混凝土中的再生骨料在此等级下并无取代率限制料及再生砌块骨料的取代率限制均高于50%甚至可达100%,考虑20%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小,许多国时,再生骨料可用于一般性场合Ⅲ明再生骨料可用于制备砖和砌块,并且对取代率都无限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级巴西德国能XA1类环境;不允许取代率时);取代率时)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20%或(100%取代率时);(20%取代率时)日本建筑直到100%,取决于骨料性能位日本工业标准5021无说明无说明无限制日本工业无说明无说明无说明日本工业无说明无说明回填混凝土,基础垫无说明国际材料会只有符能才能使用的环境无限制水环境,非暴露在霜冻环境中英国无说明无说明只能与天合使用无说明无说明不允许使用在钢筋混凝土中无说明通过测试的测试的力混凝土中西班牙力混凝土中6.3.3尽管I类再生细骨料主要技术性能已经基本达到常用天而且目前采用再生细骨料配制混凝土的应用实践相对较少,所以对再生细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比再生粗骨料的限制严格一类再生细骨料由于品质较差,不宜用于混凝土。不建议同时掺用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特别是混凝土中掺用RCA-I类、多,对配制技术要求较高,且再生细骨料易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加快。所以在目前实践经验较少、没有经过试验验证的情6.3.4本条规定了再生骨料混凝土基准配合比的计算依据,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的表观密度相差较大,利用质量法计算配合比参数会导致混凝土中砂浆体积出现较大变化,进而影响混凝本条规定了用体积法来计算配合比参数。再生骨料宜与天然骨料混合使用,混合后的粗骨料或细骨料其表观密度与单独的再生骨料或天然骨料都有较大差别,若在配合比计算过程中采用再生骨料或天然骨料的表观密度作为配合比计算的参数,显然6.3.5本条规定了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调整的方法。再生骨料本身具有孔隙率高、吸水率大等特点,随着再生骨料对混凝土拌合物中自由水的吸收总量增大,进而会降低坍落度、导致过大的坍落度损失等。因此,通过考虑再生骨料吸水情况引入附加用水量,可改善混凝土工作性。但是附加用水量中,有一部分被再生骨料吸收,并不会在搅拌过程中释放到混凝土中,导致混凝土强度因水胶比增大而降低;而另外水胶比”的概念。为了简便起见,规定以基准用水量,先增加方法,有利于改善工作性、控制强度并减少增加量应考虑水胶比、再生骨料吸水速率等的影响,应保证再6.3.6在试配过程中,首先是试拌,调整混凝土拌合物。在试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和和易性等性能满足施工要求。同时,考虑再生骨料粉体含量往往高于天然骨料,砂率较高情况下也会相应增加粉体含量,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所以在满足和易性要求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砂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再生骨料带来的粉体含量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6.3.7本条规定了再生骨料混凝土满足强度的调整方法,主要混凝土强度试验是在混凝土拌合物调整适宜后进行的,所以强度试验采用三个不同水胶比的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应维持不变,即维持基准用水量(不包括附加用水量)不变,附加在没有特殊规定的情况下,混凝土强度试件在28d龄期进行抗压试验;当设计规定采用60d或90d等其它龄期强度时,凝土的各种材料混成的混凝土可能不足或超过1立方米,通过7.1生产与运输控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