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集体备课教案12.3机械效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3节《机械效率》。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理解机械效率与有用功、额外功的关系。2.掌握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3.通过实验探究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二、教学目标1.知道机械效率的概念,能正确计算机械效率。2.理解机械效率与有用功、额外功的关系。3.学会通过实验探究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机械效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难点:机械效率与有用功、额外功的关系。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滑轮组、钩码、弹簧测力计等)。学具:课本、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滑轮组的效率是多少?2.知识讲解:(1)介绍机械效率的概念: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用符号η表示。公式:η=有用功/总功(2)讲解机械效率与有用功、额外功的关系:有用功:对人们有利用价值的功。额外功:对人们没有利用价值,但不得不做的功。机械效率=有用功/(有用功+额外功)3.例题讲解:例题:一个滑轮组提升一个10N的物体,绳子自由端移动5m,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解题步骤:(1)计算总功:W总=F×s=10N×5m=50J(2)计算有用功:W有用=G×h=10N×5m=50J(3)计算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50J/50J=100%4.随堂练习:(1)一个滑轮组提升一个5N的物体,绳子自由端移动10m,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一个滑轮组提升一个10N的物体,绳子自由端移动20m,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5.实验探究:(1)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重物的机械效率。(2)分析实验数据,探究机械效率与有用功、额外功的关系。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机械效率的概念:η=有用功/总功2.机械效率与有用功、额外功的关系:有用功:对人们有利用价值的功。额外功:对人们没有利用价值,但不得不做的功。η=W有用/(W有用+W额外)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一个滑轮组提升一个15N的物体,绳子自由端移动10m,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一个滑轮组提升一个10N的物体,绳子自由端移动30m,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6.7%。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请同学们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提高机械设备的效率?举例说明。重点和难点解析: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有用功是指对人们有利用价值的功,比如提升重物时,使重物升高的高度所做的功。额外功是指对人们没有利用价值,但不得不做的功,比如提升重物时,克服滑轮组自身的重力所做的功。总功是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机械效率就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用符号η表示。公式如下:η=有用功/总功这个公式是理解机械效率的关键,学生需要深刻理解公式中各个部分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机械效率与有用功、额外功的关系。假设我们使用一个滑轮组提升一个重物,绳子自由端移动一定的距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的有用功是为了提升重物而做的功,额外功是为了克服滑轮组自身的重力和摩擦力而做的功。机械效率就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例如,假设我们提升一个10N的物体,绳子自由端移动10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那么,我们可以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来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η=W有用/W总0.8=W有用/(W有用+W额外)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有用功和额外功。W有用=0.8×(W有用+W额外)W有用=0.8×W总0.8×W额外W有用=0.8×10N×10m0.8×W额外W有用=80J0.8×W额外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有用功是总功的80%,额外功是总功的20%。这个例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机械效率与有用功、额外功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练习题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重物的机械效率,然后分析实验数据,探究机械效率与有用功、额外功的关系。我们还可以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效率与有用功、额外功的关系。机械效率与有用功、额外功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需要通过详细的讲解、例子、实验和练习,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部分内容,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继续:1.引入实际情境:我们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使用绞肉机、爬楼梯等,来让学生感知到机械效率的存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机械效率的直观理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讲解机械效率的定义:在讲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时,我们需要明确指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可以通过图示或动画的方式,直观地展示有用功和额外功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3.公式推导:在讲解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时,我们可以通过图示或动画的方式,展示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从而加深他们对机械效率的理解。4.实验探究: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测量和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交网络对品牌营销的影响及策略
- 售后返租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包装材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节能支架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物理控温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租地正规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灶前燃气控制铜球阀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科技行业设计水平的未来趋势
- 2024年内江市东兴区中医医院考核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笔试真题
- 沙龙汇报医学前沿的探索与发现
- 年产60万吨掺混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立项
- 2025年江苏省中职《英语》学业水平考试高频必练考试题库400题(含答案)
- 2025年济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高三一模“生存与强弱关系思辨”审题立意及范文
- 2025年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茂名市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测试(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
-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电子商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3)》解读课件
- 全套教学课件《工程伦理学》
- 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4)电子表格版
- 清华大学考生自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