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有机化学
1.[2020新课标口紫花前胡醇久可从中药材当归和白芷中提取得到,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关该化合
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14H14O4
B.不能使酸性重铝酸钾溶液变色
C.能够发生水解反应
D.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双键
【答案】B
A.根据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可以确定其分子式为Cl4H14。4,A叙述正确;
B.该有机物的分子在有羟基,且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故其可以被酸性重铝酸钾溶液氧化,能使酸性重铝酸钾溶液变色,B
叙述不正确;
C.该有机物的分子中有酯基,故其能够发生水解反应,C叙述正确;
D.该有机物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故其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碳碳双键,D叙述正确。
综上所述,故选B。
2.[2020新课标n]2咤()是类似于苯的芳香化合物,2-乙烯基叱咤(VPy)是合成治疗矽肺病药物的原料,可由如下路
线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py只有两种芳香同分异构体B.Epy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Vpy是乙烯的同系物D.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答案】D
A.MPy有3种芳香同分异构体,分别为:甲基在N原子的间位C上、甲基在N原子的对位C上、氨基苯,A错误;
B.EPy中有两个饱和C,以饱和C为中心的5个原子最多有3个原子共面,所以EPy中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共面,B错误;
C.VPy含有杂环,和乙烯结构不相似,故VPy不是乙熔的同系物,C错误;
D.反应②为醇的消去反应,D正确。
答案选D。
3.[2020新课标HI]金丝桃昔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下列关于金丝桃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分子含21个碳原子
C.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答案】D
A.该物质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
B.根据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该分子含有21个碳原子,故B正确;
C.该物质含有羟基,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故C正确;
D.该物质含有普通羟基和酚羟基,可以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4.[2020天津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均可水解产生葡萄糖
B.油脂的水解反应可用于生产甘油
C.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
D.淀粉、纤维素和油脂均是天然高分子
【答案】D
A.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两者水解的最终产物都为葡萄糖,A正确;
B.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则油脂的水解反应可用于生产甘油,B正
确;
C.氨基酸中含有氨基和竣基,氨基酸可以通过缩聚反应形成蛋白质,蛋白质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故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
单元,C正确;
D.天然高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上万,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而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还不到1000,故油脂不属于高分子,D
错误;
答案选D。
5.[2020天津卷]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CMH
A.分子中有3种杂化轨道类型的碳原子
B.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数目最多为14
C.分子中的苯环由单双键交替组成
D.与C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两种产物
【答案】A
A.—CH3的碳原子有4个。键,无孤对电子,是sp3杂化,苯环上的碳原子有3个。键,无孤对电子,是sp2杂化,一CmCH的碳原
子有2个屣,无孤对电子,是sp杂化,因此分子中有3种杂化轨道类型的碳原子,故A正确;
B.根据苯中12个原子共平面,乙焕中四个原子共直线,甲烷中三个原子共平面,因此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数目最多为15个(甲基中
碳原子和其中一个氢原子与其他原子共面),故B错误;
C.分子中的苯环中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双键之间独特的键,故C错误;
D.与CL发生取代反应,取代甲基上的氢有一种产物,取代苯环上的氢有四种产物,因此取代反应生成五种产物,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6.[2020浙江7月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琥的是()
A.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甲烷、汽油、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依次增加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
C.根据纤维在火焰上燃烧产生的气味,可以鉴别蚕丝与棉花
D.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A
A.由于等质量的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主要取决于其含氢量的大小,而甲烷、汽油、氢气中H的百分含量大小顺序为:汽油〈甲烷〈氢
气,故等质量的它们放出热量的多少顺序为:汽油(甲烷〈氢气,故A错误;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故B正确;
C.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棉花则属于纤维素,灼烧时则基本没有气味,故C正确;
D.高分子通常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在几千甚至上万的分子,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CHOH
7.[2020浙江7月选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IlJL1
A.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不会使溪水褪色
C.只含二种官能团D.I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1molNaOH
【答案】A
CHOH
中含有羟基、酯基和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根据官能团的性质进行解答。
CH.OH
A.分子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都能与力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
CHOH
B.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浸水发生加成反应导致漠水褪色,B错误;
si(C)
CHOH
c.「丫、分子中含有羟基、酯基和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c错误;
Ox0Ab
D■lmol该物质酯基水解后生成的酚羟基和竣基均能和NaOH反应,lmol该物质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可消耗2molNaOH,
D错误;故答案为:A。
8.[2020年山东新高考]a-富基丙烯酸异丁酯可用作医用胶,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关于a-氟基丙烯酸异丁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其分子式为C8HliNO2
B.分子中的碳原子有3种杂化方式
C.分子中可能共平面的碳原子最多为6个
D.其任一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中至少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答案】C
A.结合该分子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其分子式为C8HnNO2,故A正确;
B.该分子中含-CmN(富基](碳碳双键)以及碳碳单键,它们采用的杂化类型分别是sp杂化、sp2杂化和sp3杂化共3种杂化
方式,故B正确;
c.碳碳双键、碳氧双键中碳原子共平面、-C三N(富基)共直线,0原子采用sp3杂化,为v型结构,链状的碳碳单键中最多有两
CNI
个C原子共平面,则该分子中可能共平面的C原子可表示为:,故C错误;
0
D.该分子中的不饱和度为4,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中,等效氢原子种类最少的应具有对称结构,,其同分异构体之一的结构简式如
0H
1,该分子的等效氢为4种,故D正确;
故选C。
9.[2020江苏卷]化合物Z是合成某种抗结核候选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得。
CN"NH
、0CH-CH-CH->
CH2-CH-CH2/~\II\=1fl~'\II12112
AH汇+c^o-^JFc-ci----------------p-C-0OHCI
XYZ
下列有关化合物X、Y和Z的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
B.Y分子中的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C.Z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可发生消去反应
D.X、Z分别在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均能生成丙三醇
【答案】CD
A.X中(H一HH:红色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故A说法错误;
OHOHC1
B.CII3O—1一E-ci中与氧原子相连接的碳原子之间化学键为单键,可以旋转,因此左侧甲基上碳原子不一定与苯
环以及右侧碳原子共平面,故B说法错误;
z—xoCH2-CH-CH2
c.(..,.//%p.1''.中与羟基相连接的碳原子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在浓硫酸作催化并加热条件
下,能够发生消去反应,故C说法正确;
('H、一('H-CH、
D.I!中含有卤素原子,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条件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丙三醇,
OHOHC1
>-----vOCH->-CH-CH?
cuVs-M在氢氧化钠溶液作用下先发生水解反应生成I-I12,然后
CH,°C-°OHCIOHOHCl
(H-(11-tII
I।i在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条件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丙三醇,故D说法正确;
OHOHCI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CD。
醇类和卤代煌若发生消去反应,则醇分子中羟基(-0H)或卤代粒中卤原子相连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还
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
10.[2019新课标I]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镒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答案】B
【分析】2-苯基丙烯的分子式为C9HI0,官能团为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
【详解】A项、2-苯基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能够与高镒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
B项、2-苯基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2-苯基丙烯,故B正确;
C项、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2-苯基丙烯中含有甲基,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C错
误;
D项、2-苯基丙烯为煌类,分子中不含羟基、竣基等亲水基团,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2-苯基丙烯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
剂甲苯,故D错误。
故选氏
11.[2019新课标n]分子式为C4H8BrCI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8种B.10种C.12种D.14种
【答案】C
【分析】C4H8CIBr可以看成丁烷中的2个H原子分别被1个Cl、1个Br原子取代,丁烷只有2种结构,氯原子与溪原子可以取代同
一碳原子上的H原子,可以取代不同碳原子上的H原子,据此书写判断.
ccC
【详解】先分析碳骨架异构,分别为C-C-C-C与卜2种情况,然后分别对2种碳骨架采用“定一移一”的方法分析,其中
ClCla23Cl
IIC-C-CI1II
骨架C-C-C-C有汗共8种,骨架1有J>_c和]4种,综上所述,分
1234^123Ji!?I
子式为C4H8BrCI的有机物种类共8+4=12种,
C项正确;
答案选co
12.[2019新课标印]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
A.甲苯B.乙烷C.丙快D.1,3-丁二烯
【答案】D
【解析】A、甲苯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不选;
B、乙烷是烷煌,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不选;
C、丙焕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不选;
D、碳碳双键是平面形结构,因此1,3-丁二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选。
答案选D。
13.[2019浙江4月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丁烷的沸点比异丁烷的高,乙醇的沸点比二甲醛的高
B.甲烷、苯、葡萄糖均不能使浸水或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
C.羊毛、蚕丝、塑料、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天然植物油没有恒定的熔、沸点,常温下难溶于水
【答案】B
【解析】A.对于分子式相同的烷粒,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因而正丁烷的沸点比异丁烷的高。而对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有机物,
含羟基越多,沸点越高,原因在于-OH可形成分子间的氢键,使得沸点升高,因而乙醇的沸点比二甲醛的高,A项正确;
B.葡萄糖为多羟基醛,含有醛基,能使浸水或者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甲苯也可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B项错误;
C.羊毛、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塑料、合成橡胶都属于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C项正确;
D.天然植物油是混合物,无固定熔、沸点,另外,植物油常温下难溶于水,D项正确。
故答案选B。
14.[2019浙江4月选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苯和氯气生成C6H6a6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B.乙烯与浸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CH2CH2Br2
C.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反应的产物是CH3cl
D.硫酸作催化剂,CH3c380CH2cH3水解所得乙醇分子中有^0
【答案】D
【解析】A.苯和氯气生成农药六六六,其反应方程式为卜1,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A项错误;
B.乙烯与浸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CH2BrCH2Br,B项错误;
C.甲烷和氯气反应为连续反应,甲烷和氯气生成CH3cl和HCI,接着CH3cl和氯气生成CH2cL和HCI,之后生成CHCI3和CCI4,,
因而产物除了4种有机物,还有HCI,C项错误;
D.酯类水解断裂C-180单键,该18Q原子结合水中H,即生成乙醇中80cH2cH3,因而,D项正确。
故答案选D。
15.[2019江苏][双选]化合物Y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由X制得。
o
下列有关化合物X、Y的说法正确的是
A.1molX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
B.Y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可得到X
C.X、Y均能与酸性KMnCU溶液反应
D.室温下X、Y分别与足量印2加成的产物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相等
【答案】CD
【解析】A.X分子中,皿。1竣基消耗1171。1^。^1,lmol由酚羟基形成的酯基消耗2molNaOH,所以ImoIX最多能与3molNaOH
反应,故A错误;
B.比较X与Y的结构可知,Y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可得到X,故B错误;
C.X和Y分子中都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均能与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反应,故C正确;
D.X和Y分子中碳碳双键的位置相同,分别与足量BQ加成后产物的结构相似,所以具有相同数目的手性碳原子,都有3个,故D
正确;
故选CD。
16.[2019北京]交联聚合物P的结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中3表示链延长)
www
3x—Y-X—Y—X—Y—X-Y小
I
X
3X-Y-X-Lx—Y—X-Y2
III
XXX
III
AATX—Y—X—Y—X—Y—X-Ywv
g
oo
-cc--O-CH2-CII-CH-O-
x为,Y为o
A.聚合物P中有酯基,能水解
B.聚合物P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
C.聚合物P的原料之一丙三醇可由油脂水解获得
D.邻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聚合过程中也可形成类似聚合物P的交联结构
酸和丙三醇通过缩聚反应制备的,据此解题;
或碱性条件下水解,故A不符合题意;
B.聚合物P是由邻苯二甲酸和丙三醇通过缩聚反应制备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油脂为脂肪酸甘油酯,其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脂肪酸盐和甘油即丙三醇,故C,不符合题意;
D.乙二醇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OH,与邻苯二甲酸在聚合过程中只能形成链状结构,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D。
17.[2019浙江4月选考]以煤、天然气和生物质为原料制取有机化合物日益受到重视。E是两种含有碳碳双键的酯的混合物。相关物
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含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通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
请回答:
(l)A-B的反应类型________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2)C与D反应得到E的化学方程式0
(3)检验B中官能团的实验方法。
【答案】(1)氧化反应(2)竣基
CH20HCH2OOCH=CH2CH2OH
1
二CHC00H浓ESQ^CHOH+H0CHOH+CH2=CHC00H浓七$0±
(3)CHOH+CH=2
2A।A
CH20HCH2OHCH20H
CH20H
I
CHOOCH=CH2+H2O
I
CH2OH
(4).加过量银氨溶液,加热,出现银镜,说明有醛基;用盐酸酸化,过滤,滤液中加入浸水,若溪水褪色,说明有碳碳双键
【分析】B到C发生氧化反应,醛基被氧化成竣基,C为CH)=CH-COOH,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CH2-OH
结合D的分子式,可知D为甘油CH-OH,C和D发生酯化反应得到E,结合E的分子式可知-0H和-COOH发生1:1酯化,混
I
CHLOH
O
IICH2-OH
CH2-O—c—CH=CH2
合物E的结构简式为和CH-OOC—CH=CHO
CH—OH2
ICH2-OH
CH2-OH
【详解】(1)根据分子组成的变化,即去氢加氧,A到B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C中的含氧官能团为竣基。
CH20H
I
(2)由上分析混合物E的结构简式,可知C和D的酯化反应得到两种有机产物,因而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OH+CH2=CHCOOH
I
CH7OH
CH2OOCH=CH2CH2OHCH2OH
浓H2S%CHOH+H2。和CHOH+CH2=CHCOOH四至以CHOOCHKH2+H2O。
△।IA1
CH20HCH2OHCH2OH
(3)B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两者都易被氧化,其中醛基能被弱氧化剂氧化,因而需要先检验醛基,可采用银氨溶液检验,注意这
里需要加过量的银氨溶液以便将醛基全部氧化,然后用盐酸酸化,原因在于银氨溶液呈碱性,能和漠水反应,然后将过滤后的滤液加
入浸水,观察现象.因而答案为加过量银氨溶液,加热,出现银镜,说明有醛基;用盐酸酸化,过滤,滤液中加入漠水,若漠水褪色,
说明有碳碳双键.
18.【2018新课标1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t/CCb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答案】AB
精准分析:A、果糖不能再发生水解,属于单糖,A错误;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B错误;C、植物油属于油脂,其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因此能使Bn/CCU溶液
褪色,C正确;D、淀粉和纤维素均是多糖,其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D正确。答案选AB。
拓展:考查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平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B,
注意酶的性质特点。
19.【2018新课标1卷】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IC:>-)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
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环戊熔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1molC5H12至少需要2molH2
【答案】C
精准分析:A、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螺[2,2]戊烷的分子式为C5H8,环戊烯的分子式也是C5H8,结构不同,
互为同分异构体,A正确;B、分子中的8个氢原子完全相同,二氯代物中可以取代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也可以是相邻碳原子
上或者不相邻的碳原子上,因此其二氯代物超过两种,B正确;C、由于分子中4个碳原子均是饱和碳原子,而与饱和碳原子相连的4
个原子一定构成四面体,所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均处在同一平面上,C错误;D、戊烷比螺[2,2]戊烷多4个氢原子,所以生成
1molC5H12至少需要2molH2,D正确。答案选C。
拓展:考查同分异构体数目、有机物共面判断、有机反应及计算
【试题点评】选项B与C是解答的易错点和难点,对于二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判断,可固定一个取代基的位置,再移动另一取
代基的位置以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关于有机物分子中共面问题的判断需要从已知甲烷、乙烯、乙块和苯的结构特点进行知识的迁
移灵活应用。
20.[2018新课标3卷】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溪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答案】C
精准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应该先确定物质中含有的官能团或特定结构(苯环等非官能
团),再根据以上结构判断其性质。
A.苯乙烯中有苯环,液漠和铁粉作用下,漠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所以选项A正确。
B.苯乙烯中有碳碳双键可以被酸性高镜酸钾溶液氧化,所以能使酸性高镜酸钾溶液褪色,选项B正确。
C.苯乙烯与HC1应该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的是氯代苯乙烷,选项C错误。
D.乙苯乙烯中有碳碳双键,可以通过加聚反应得到聚菸乙烯,选项D正确。
拓展:考查苯乙烯的结构与性质
【试题点评】本题需要注意的是选项A,题目说将苯乙烯与液溪混合,再加入铁粉,能发生取代,这里的问题是,会不会发生加成反
应。碳碳双键和液溪是可以发生加成的,但是反应的速率较慢,加入的铁粉与液溪反应得到溪化铁,在溪化铁催化下,发生苯环上的
氢原子与溪的取代会比较快;或者也可以认为溪过量,发生加成以后再进行取代。
21.12018北京卷】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
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POOH或「NHz
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
D.结构简式为:
【答案】B
精准分析:A、根据结构片段,芳纶纤维中含有肽键,推出水解产物为HOOCT^^COOH、
两种有机物中,苯环上只有1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A错误;B、根据A选项的
分析,水解后分子含有官能团是豫基和氨基,故B正确;C、氢键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沸点、溶解度
等,故C错误;D、根据高分子的片段,找出最小重复单位,两种单体通过缩聚反应,推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
OO
式为HH,故D错误。
拓展:考查肽键的水解、氢键、有机物反应类型、单体的判断等。
【试题点评】易错提醒:本题的易错点是选项C和D,选项C中氢键不是化学键,不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学生认为性能是化学性质,
忽略了性能还包括物理性质,氢键影响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如物质的熔沸点、溶解度等,故选项C说法正确;高分子化合物的链节
玉。11
应是最小重复单位,根据片段,推出高分子结构简式为HH,故D错误,注意掌握单体的判断方
法,首先根据高聚物判断是加聚产物还是缩聚产物,然后根据推断单体的方法作出判断:(1)加聚产物单体的推断常用"弯箭头法",
单键变双键,C上多余的键断开;(2)缩聚产物单体的推断常用"切割法",找到断键点,断键后在相应部位补上-0H或-H。
22.【2018江苏卷】化合物Y能用于高性能光学树脂的合成,可由化合物X与2-甲基丙烯酰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化合物X、Y的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B.Y与瓦2的加成产物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C.X、Y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X—Y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答案】BD
精准分析:A项,X中与苯环直接相连的2个H、3个Br、1个0和苯环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由于单
键可以旋转,X分子中羟基氯与其它原子不一定在同一平面上,A项错误;B项,Y与Bn的加成产物为
oBrO)Br
=IHI
JCT«
C-C-1
BrIBrI
CCH
H3H3
中碳为手性碳原子,B项正确;C项,
X中含酚羟基,X能与酸性KMnO「溶液反应,Y中含碳碳双键,Y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C项错误;
D项,对比X、2-甲基丙烯酰氯和Y的结构简式,X+2-甲基丙烯酰氯fY+HCl,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D
项正确;答案选BDo
拓展:本题考查多官能团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手性碳原子的判断、有机物共面原子的判断。
【试题点评】思路点拨:本题的难点是分子中共面原子的确定。分子中共面原子的判断需要注意:①联想典型有机物的结构,如CH-
乙烯、乙焕、苯、甲醛等;②单键可以旋转,双键和三键不能旋转;③任意三个原子一定共平面;④把复杂的有机物分成不同的结构
片断,逐一分析可能的共面情况,确定该有机物分子中至少有多少原子共面,最多有多少原子共面。
23.【2017新课标1卷】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
【答案】A
【解析】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种,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的统称。它以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经
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熔睛、聚酯、聚酰胺等。A.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聚酯类合成纤维,A正
确;B.宣纸的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错误;C.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错误;D.棉衬衫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错误。
答案选A。
【迁移】掌握常见物质的组成以及合成纤维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羊绒衫和棉衬衣的区别。
24.12017新课标1卷】已知玲(b[①](d)星(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解析】A.b是苯,其同分异构体有多种,不止d和p两种,A错误;B.d分子中氢原子分为2类,根据
定一移一可知d的二氯代物是6种,B错误;C.b、p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与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发生
反应,C错误;D.法是平面形结构,所有原子共平面,d、p中均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D正确。答案选D。
【迁移】明确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二氯取代物和共平面判断。二取代或多取代产物数目的判断一般采用定一移一
或定二移一法,即可固定一个取代基的位置,再移动另一取代基的位置以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注意不要重复。关于共平面判断应
注意从乙烯、苯和甲烷等结构分析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解答是要注意单键可以旋转,双键不能旋转这一特点。
25.[2017新课标2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答案】C
【解析】A、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糖类也叫做碳水化合物,故A说法正确;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
对钙的吸收,故B说法正确;C、蛋白质基本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有些蛋白质还包括硫、磷等元素,故C说法错误;D、硒
是人体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否则对人体有害,故D说法正确。
【迁移】考查有机物的基础知识,本题的难度不大,注意蛋白质与糖类、油脂组成的差别,蛋白质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
有的还含有硫、磷等元素,而糖类、油脂仅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本题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26.[2017新课标3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溪苯和苯的混合物
【答案】A
【解析】A.组成植物油的高级脂肪酸为不饱和酸,含有碳碳双键,氢化过程为植物油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故A正确;B.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造成它们的分子量不等,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环
己烷与苯都不与酸性KMnO,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该方法鉴别环己烷与茶,故C错误;D.澳菸与茶互溶,
不能用水分离漠菸和菸的混合物,故D错误。答案选A。
【迁移】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涉及油脂的氢化、糖类的组成结构及有机物的鉴别等;常见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
有烯粒、焕煌、苯的同系物、醇、酚、醛等;而选择用水鉴别的有机物通常可从水溶性及与水的密度比较角度分析,如存在与水混溶
的,难溶于水但密度有比水大的、有比水小的,即可用水鉴别。
27.【2017北京卷】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吓碉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
C.汽油主要是C5~GI的煌类混合物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答案】B
【解析】A、通过图示可以得到反应①为CO2+H2-CO,根据原子守恒,得到反应①为CO2+H2=CO+H2O,A正确;B、反应②生
成(CH2)n中含有碳氢键和碳碳键心错误二汽油主要是C5~Cii的煌类混合物,C正确;D、观察可以发现图中a是(CH3)2CHCH2CH3,
其系统命名法名称是2-甲基丁烷,D正确。答案选B。
【迁移】选项D是解答的难点,掌握有机物球棍模型的特点和烷煌的命名方法是关键,球棍模型是用来表现化学分子的三维空间分布。
棍代表共价键,球表示构成有机物分子的原子,因此首先判断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然后根据烷粒的命名即可解答。
28.[2017北京卷】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L形成聚维酮碘,其结构表示如下:
H2-CHl^-[CH2-CH}r(图中虚线表示氢键)
下列说法不乏歌的是
0
A.聚维酮的单体是
B.聚维酮分子由(/77+Z7)个单体聚合而成
C.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
D.聚维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B
【解析】A、因为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s形成聚维酮碘,则去除HI:、氢键,得
4CH2-CH---------CH2-CH1^4CH,-CH)^应写成隹凡-CHTT,可得聚维酮的单体是
A0J
J,A正确;B、通过A分析研究,聚维酮分子由(2?,计”)个单体聚合而成,B错误;C、“聚维酮
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形成聚维酮碘”,可知聚维酮碘是一种
水溶性物质,从结构上看,聚维酮碘可以与水形成氢键使其易溶于水,C正确;D、聚维酮含有肽键
,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D正确。正确选B。
【迁移】该题难度较大,本题的关键是找到高聚物聚维酮的单体,解题过程中不要被原给定复杂结构迷惑,通过层层剥离就可以得到
结论,注意题干选项的挖掘,例如氢键等。注意掌握单体的判断方法,首先要根据高聚物的结构简式判断高聚物是加聚产物还是缩聚
产物,然后根据推断单体的方法作出判断:(1)加聚产物的单体推断方法:①凡链节的主链上只有两个碳原子(无其它原子)的高聚物,
其合成单体必为一种,将两个半键闭合即可;②凡链节中主碳链为4个碳原子,无碳碳双键结构,其单体必为两种,从主链中间断开
后,再分别将两个半键闭合即得单体;③凡链节中主碳链为6个碳原子,含有碳碳双键结构,单体为两种(即单烯粒和二烯煌);(2)
缩聚产物的单体推断方法:断键,补原子,即找到断键点,断键后在相应部位加上-0H或-H。
29.[2017天津卷】汉黄苓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苓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苓素的叙述正确的
是汉黄茶素
A.汉黄苓素的分子式为Cl6H13。5
B.该物质遇FeCb溶液显色
该物质与浸水反应,最多消耗
C.1mol1molBr2
D.与足量也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1种
【答案】B
【解析】A、汉黄岑素的分子式为A错误;B、该物质中含有酚羟基,能与FeCh溶液反应呈紫
色,B正确;C、该物质酚羟基的邻、对位还可以与1molBr:反应,碳碳双键可以与1molBr=发生加成
反应,故1mol该物质最多可以消耗2molBQ,C错误;D、该物质中含有羟基、班基、碳碳双键、酸键,
与足量氢气加成后只剩余羟基和醒键,官能团种类减少2种,D错误。故选B。
【迁移】本题以传统中草药黄苓有效成分"汉黄苓素”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从试题素材、考核知识点以及情景设置等角度,着
力引导考生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挖掘历史文献和顶级科研论文寻找合适资料,以
中国古代科技文明、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编制试题,体现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引导考生热爱化学,
为国奉献。
30.[2017江苏卷】菇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菇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0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答案】C
【解析】A.a分子中没有苯环,所以a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错误;B.a、c分子中分别有6个和9个sp3杂化的碳原子,所以这
两个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B错误;C.a分子中有2个碳碳双键,b分子中苯环上连接有甲基,c分子中有醛基,
这三种物质都能被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氧化,所以C正确;D.b分子中没有醛基,所以其不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D错误。
31.[2016新课标1卷】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
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B
试题分析:A.2-甲基丁烷分子中含有5个C原子,系统命名方法是2-甲基丁烷,习惯命名方法命名是异
我烷,错误;B.乙烯与水发生反应,断裂碳碳双键中较活泼的一个键,在两个不饱和的碳原子上分别添加
H、OH,形成乙醇,发生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正确;C.C,H?C:有4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它们分别被
C1原子取代,就得到4种同分异构体,错误;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错误。
【拓展】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判断的知识。
【迁移】有机物种类繁多,在生活、生产领域多有涉及。有机物往往存在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现象,即存在同分异构体,要会对
物质进行辨析,并会进行正确的命名。c4H9cl可看作是C4HIO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一个CI原子取代产生的物质,C4HIO有
CH3cH2cH2cH3、(CH3)2CH2cH3两种不同的结构,每种结构中含有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