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内蒙古赤峰市其次试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留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孔子弟子众多,《论语》将其归为四类: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孔子卒后,众弟子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更有再传弟子为王者师。这反映出当时()A.儒学为各诸侯国所推崇B.新兴士阶层崛起影响现实政治C.战国纷争导致人才流淌D.礼崩乐坏为私学出现供应机遇2.老子主见:“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孟子向滕文公宣讲:仁政应当从复原西周井田制着手,因为井田制下人人都有一块份地,贫富分化不甚显著。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A.道家经济思想比儒家激进B.和谐安定是重大社会关切C.儒家民本思想植根于道家D.道家和儒家治国理念趋同3.董仲舒一再强调“天”至高无上的主宰地位,并反复论证“天”道是“人”道的主旨;他把一些自然现象加以神奇化和宗教化,使其成为一种社会规律来加以宣扬,从而提出“灾异谴告”说。由此可知,董仲舒的“灾异谴告”说()A.意在维护儒学独尊地位B.使儒学完成思辨化进程C.有利于限制皇权的滥用D.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4.论及汉武帝崇儒的目的,吕思勉先生说:“世谓武帝之崇儒,乃所以便专制,非也……后世儒家之尊君抑臣,岂汉武所能逆睹哉?……崇儒乃当时自然之趋势。”吕思勉意在说明()A.儒学汲取了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B.儒学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须要C.汉武帝具有超越时代的政治眼光D.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的政治须要5.王守仁认为,人的本心和本性都是天赋的,都是纯粹至善、完备无缺的。只要努力,人人皆可为圣人。这种相识()A.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强化了儒家思想的社会责任担当C.挽救了明朝的统治危机D.打破了传统上智下愚的等级观念6.在宋明时期,理学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重要的分支。虽然二者的主见有明显的不同,但它们殊途同归。“同归”是指他们都()A.强调理的作用B.赞同知与行合一C.压制人的欲望D.服务于现实政治7.在黄宗羲的志向中,“君、臣”应当是共同负责人民公共“利害”事务的人员。他比方说:“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由此可见,黄宗羲()A.强调君臣共治B.追求民主政治C.否定君主政体D.提倡限制君权8.顺治十二年春,王夫之起先作《周易外传》,通过探究象数以穷理。在这部著作中,王夫之精辟地阐述了“器”(客观存在的各种详细事物)和“道”(事物的规律)的关系,指出:“天下唯器而已矣”,他希望人们“勉于治器”。这一论断()A.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体现了朴实的唯物主义思想C.批判了清王朝专制统治D.摒弃了格物致知的治学方法9.苏格拉底创立了独特的问答法,其分为三步:第一步,用诘问的方式使人深化思索问题的本质;其次步,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并得出结论。由此可见,苏格拉底问答法()A.具有剧烈的人文色调B.弥补了智者学派理论上的缺陷C.以否定权威为动身点D.使理性占据希腊社会主导地位10.柏拉图认为,古希腊志向社会中的法律要由具有最高学问水平的公民制定,而这些公民当然应当是哲学家。该观点()A.旨在提高哲学家的政治地位B.体现了古希腊小国寡民的特征C.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D.针对雅典民主政治弊端而提出11.1528年,意大利人卡斯蒂廖内的《廷臣之书》出版,并很快在欧洲流行开来。图2为其在书中描绘的完备廷臣应具备的三种基本品行。其主见明显受到了()图2A.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B.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C.科学革命的影响D.启蒙运动的影响12.1529年,英王亨利亲自主持召开国会,免去罗马教廷在英国的代表约克大主教兼国王枢机大臣乌尔西的职务。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这表明英国()A.宗教神权遭遇挑战B.立宪政体起先确立C.宗教改革更加彻底D.世俗主权渐渐回来13.启蒙运动中有位思想家提出“行政权力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子,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或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听从。”在此,这一思想家强调的是()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法律面前人人同等D.三权分立14.启蒙思想家康德曾经说过,服役的军官必需听从上级的吩咐,同时也可以作为学者对这一吩咐在军事上的恰当性加以评论,并交给公众去推断;一个国家的公民必需缴纳所规定的税额,同时作为一个学者也可以对这一税收的正值性加以质疑,并公之于众。该言论所要表达的本质内涵是()A.做事应当坚持双重标准B.人应当具有独立人格C.人都应当努力成为学者D.法令应当具有公信力15.下表为中国古代医学的部分成就。这可用来说明,中国古代()成就简介《诊籍》我国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医案,为汉代闻名医学家淳于意所著。淳于意曾做过齐国太仓长,人称“太仓公”《诸病源候论》我国最早一部关于病源症候学专著,为隋代医学家巢元方等编著,巢元方曾任太医博士《脉经》西晋时期的王叔和著,王叔和曾任太医令A.官僚体制推动了医学发展B.部分官僚对医学理论的重视C.医者特别留意医术的传承D.基层医疗保障体系渐渐完备16.明后期,传教士利玛窦与徐光启共同翻译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其创立的点、线、直线、曲线、平行线、角、直角、锐角等名词始终沿用至今。这表明()A.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新的朝气B.基督教主动融入中国社会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D.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产生17.有学者指出:“宋以后的时期,特殊是南宋和元及其以后,在文学上和过去相比有一显著的不同,即文学已不是只为皇帝、官僚和士大夫阶级服务,也为平民服务(这一现象其实发轫于唐代),即为商人、差吏、城市手工业者等服务。”这一转变的根源是()A.商品经济的旺盛B.文人政治的勃兴C.文学作品世俗化D.理学思想的兴起18.缪凤林在《中国通史要略》中写到“宗周之诗,曰雅曰颂,东周则有王风,而无雅颂。”据此分析,这是因为()A.宗法制度崩溃B.分封制度瓦解C.雅颂部分缺失D.周王室的衰微19.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书写风格各异,其中某一书体“波磔披拂,形意翩翩,用笔为藏锋逆人,逆入平出,翘首举尾,直刺邪掣”,笔画粗细相交、轻重相应,多有蚕头雁尾。下列书法作品符合该书体特征的是()20.图1为南朝梁元帝所作的《职贡图》(局部),记录了前来南梁朝贡的各国人物,有金发碧眼的波斯胡人,也有浑身只披一块白布的黑人。该图体现了()图1A.域外风情与华夏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西方写实与传统写意的结合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21.1935年,沃尔夫评价一项科学成就时说:“二百多年来,它始终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它以非凡的胜利甚至给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项成就是()A.牛顿的经典力学B.瓦特改良蒸汽机C.达尔文的进化论D.爱因斯坦相对论22.1914年时“爱因斯坦”还不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但到一战晚期,爱因斯坦渐渐成为达尔文之后另一位姓名和形象广为世界各地受过教化的外行观众熟识的科学家,不过他的“相对论”还只是中欧消遣餐厅里的笑话主题。这表明()A.爱因斯坦理论存在重大缺陷B.相对论冲击了时人科学认知C.中欧民众无视科学最新成果D.物理学革命成果被普遍接受23.早期进化论学者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进化理论。他认为,生物常用的器官会进化,不常用的器官会退化,而且这种进化和退化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同时,他认为生物天生具有向上发展的趋向。而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提出进化是因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两种理论的关系是()A.达尔文的思想发展并包含了拉马克的思想B.达尔文受到拉马克启迪但更正了拉马克的错误C.拉马克和达尔文的思想是同一理论的不同表达D.达尔文用数学表达方式整理了拉马克的观点24.人们常说的工业1.0,工业2.0,工业3.0,工业4.0,相对应的是从18世纪后期到21世纪初人类经验的四轮次大规模工业革命或科技革命。下列表格中空格应填写的是()时代工业1.0工业2.0工业3.0工业4.0特征机械化
自动化智能化A.机器化B.电气化C.数字化D.信息化25.下表为1500~1960年不同交通工具运输速度的改变。据此推知()1500—1840年1850—1930年1950年1960年马车、帆船16公里/小时汽船、火车56—104公里/小时螺旋飞机480—640公里/小时喷气式飞机800—1120公里/小时A.科技逐步满意了人们的物质需求B.科技独创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变革C.科技革命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D.科学技术与生产渐渐实现了结合26.从1991年到200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增长,200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4.1%;1999年互联网产业产值达到5070亿美元,超过其他传统产业,成为美国第一大产业。材料中所述现象主要得益于()A.国家干预的加强B.混合经济的完善C.第三产业的兴起D.信息技术的推动27.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主见在中心实行“议郎”制度,要求以府县为范围,约每十万户中公举一个有学识有才能的“士”充当“议郎”,这些“议郎”不仅可备皇帝顾问,而且还可以“上驳诏书,下达民词”。康有为这一主见()A.沿袭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理念B.奠定了百日维新的思想基础C.借鉴了西方的“民主共和”理论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28.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道:“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这反映出张之洞意在()A.践行实业救国B.维护封建统治C.突破中体西用D.培育新式人才29.1918年,傅斯年在《文学革新申义》中说:“今等差已泯,群政艾义。既有文言通用于士流,复有俗语传行于市民”“何若取而齐之,以归于一平”。据此可知博斯年意在()A.推动新文化运动性质的转变B.推崇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C.主见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D.提倡文学通俗性和国民性30.“规律”一词原指“规章律令”,20世纪初,“规律”有了“客观性”“必定性”的转义。20世纪三四十年头,“规律”渐渐成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表示“客观性”“必定性”含义的正式术语。形成这一改变的主要缘由是()A.国人对该词理解存在偏差B.近代西方法治思想传入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民众科学素养得到提高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阅读31.(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先秦诸多关于人性的相识探讨中,老子有云:“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万物以自然为性,故可因而不行为也,可通而不行执也。”孔子的人性观可以特别精炼地表达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可是后来的儒家如孟子、荀子等人根本没有阐述过孔子的人性观,而是各自提出了不同的人性观念。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荀子说:“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摘编自黄布仁《关于先秦“人性论”的探讨及思索》材料二李贽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然则为无私之说者,皆画饼之谈”。并进一步论证说,这种“私心”连圣人都不行缺少,“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大圣人亦人耳,既不能高飞远举,弃人间世,则不能不衣不食,绝粒衣草而自逃荒野也。故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摘编自郑建钟《试论李贽人性论思想及其局限》(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别指出老子、孟子、荀子三人的人性观,并说明荀子从其人性观动身而提出的治国理念。(8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李贽的人性观,并结合所学学问对其进行简要评价。(8分)32.(24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梁启超于世纪之交,基于中国多民族的历史特点与世界发展大潮,将中国历史上公羊学派进步的民族观与西方近代的民族、民族主义理论相融合,比较系统地探析和阐发了自己对民族问题的一系列看法,……充溢了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贯穿着现代的变革意识和发展意识,针对民族危难加深的严峻现实,他领先提出合汉满蒙回苗藏组成一个大民族思想,对中国民族探讨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摘编自《再论梁启超的民族观》材料二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则用“民族主义”来向人们传达当时中国思想界所遭遇的外来压……在“保国”“保种”的呼声中,严复的《天演论》传递出一种世界民族之间相互竞争的族群理念。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在1902年发表系列长文《新民说》明确主见:“故今日欲抵抗列强之民族帝国主义,以挽浩劫而拯生灵,唯有我行我民族主义之一策。”——摘编自《二十世纪初中国进步学问分子的民族主义观念》材料三西欧诸国在反对封建王朝国家,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首先产生了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在批判王朝国家过程之中所产生的近代民族主义带有剧烈的政治色调,具有前所未有的政治内容。资产阶级便在推翻王朝国家、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把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政治意义的民族主义。这样,这种新型民族国家的基础不仅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民族的共同政治认同,同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原则和观念。当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建成之后,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了一种对别的民族进行侵略和扩张的学说,要把本民族、本土的统治扩张到别的民族、别的国家,而不管后者同意与否。——摘编自《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学问,指出梁启超“民族观”的特点并分析维新派“民族观”观念提出的背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例糖尿病酮中毒个案护理
- 《后勤管理制度》课件
- 专科护理发展的意义
- 农产品培训教案
- 《通项公式的求法》课件
- 向管理要效益
- 基层医疗机构
- 学校反邪教教学活动
- 器官移植患者的护理
- 2024年山东省第三届中小学生海洋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初中组第301-500题)
- 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总平面布置方案
- 材料自动分拣控制系统的设计
- 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培训
- 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反映战争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 市场营销策划(本)-形考任务三(第八~十章)-国开(CQ)-参考资料
- 解码国家安全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阻生牙拔除的护理
- 两癌知识科普课件
- 厦门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定稿)
- 全科医生师资培训课件
- 《遗传学》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