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3 月是故乡明》教案_第1页
(2023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3 月是故乡明》教案_第2页
(2023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3 月是故乡明》教案_第3页
(2023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3 月是故乡明》教案_第4页
(2023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3 月是故乡明》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月是故乡明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燕工

2.默读课文,能说出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并能体会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并能体会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揭题导入

1.诗词导入:自古以来,人们总喜欢用月亮来表达思念之情。你都知道哪些和“月”相关

的思乡名句?(学生自由交流)

2.过渡:关于月亮的诗词真多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以“月亮”为线索的散文。(教师

板书课题,释题)

3.简介季羡林的生平。

二、自主学习,梳理课文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教师提示学生读准字音。

2.学生自主交流识记本课生字的方法,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结合词语,记忆生字。

3.学生自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4.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

5.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梳理课文内容。

6.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预设: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小时候在场院上数星星、古柳下点篝火、坑边望月等美好的往事,

以及离开故乡后在各地望月的经历。

三、自主学习,体会情感

1.学生自主学习“童年趣事”部分,体会情感。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第2-4自然段,想一想:如果你是作者,在回忆这些童年生活

的时候,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

(2)小组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

预设:①会感到童年生活充满快乐,令人留恋。②会想念带给自己快乐童年的故乡。

(3)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2-4自然段,读出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与快乐。

(4)小结:作者借一些典型的往事,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学生自主学习“成年经历”部分,体会情感。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注意转折词“但是”“然而”前后内容的

不同。

(2)小组分工,读一读对比部分,思考:作者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

对比?

(3)组织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作者先写了自己在异乡看月亮的感受,再写自己对故乡月亮的感情。这样对比,衬

托出了故乡月亮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点拨:作者写自己在异乡看月,花了很多的笔墨,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月是故乡明”的思

乡之情。

(4)指导朗读,在对比朗读中体会情感。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考:作者为什么称故乡的月亮为“小月亮”?读到这样

的称呼,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感受到作者心中充满了喜爱之情,故乡的月亮在他笔下显得特别可爱。

4.小结:相比于在世界各地看到的月亮,在故乡苇坑旁看到的月亮自然是“小月亮”。然

而,作者深深地爱着故乡的“小月亮”。“小月亮”这个称呼,凝聚的是作者对故乡和童年的深

情。

四'布置作业

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搜集一些有关思乡的诗文,和大家交流。

[教学板书]

3*月是故乡明

---------开篇点题

.----------I.

I।

月童年趣事成年经历田幺

(故乡月亮)(异彳月亮)心夕

I|

---------照应前文

[教学反思]

本文以经典诗句为题,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教学时,我从学生熟悉的诗句

入手,通过交流,感知“月”这一意象,为体会课文中作者的思乡之情奠定基础。

“童年往事”部分写的是对童年的回忆,作者选择了典型的、印象深刻的事例,将叙述

与抒情相结合,写出了自己当时作为一个孩子的真实感受。因此,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主人

公去体会情感,一方面学生能更好地入情入境,另一方面能契合文本的表达特点。

作者写成年后的望月经历是为了衬托对故乡深深的眷恋。这部分的学习,主要让学生通过

分析表达方式,思考如此表达的好处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3*月是故乡明

【教学目标】

1.认识“徘、徊、渺”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燕工

2.默读课文,能说出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感受,并在对比中感

受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3.拓展阅读写思乡的古诗,了解寄托乡思的文学意象。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说出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能说出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感受,并在对比中感受作者浓浓的

思乡之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句导入,揭示课题

1.回顾有关思乡的诗句。

导入:月亮在我们中国人的文化里,是一种诗意的象征,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吟咏

的对象。人们总是以月为象征,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你知道哪些有关思乡的诗句呢?

(出示课件3)

2.学生交流相关诗句。

预设: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揭示课题。(板书:3*月是故乡明)(出示课件2)

4.简介作者。(出示课件4)

季羡林(1911—2009),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

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等。

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

二、初读感知,把握内容

1.初读课文(出示课件5)

(1)教师提出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由读课文。

2.聚焦词语,学习字词

(出示课件6)出示词语:徘徊烟波浩渺篝火萌动澄澈风光旖旎瑞士

(1)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2)交流需要注意的读音

预设:

A.“澄澈”的“澄”是个多音字,在这个词语中念ch6ng,意思是水清澈透明。它还有一

个读音是deng,可组词为“澄沙”。

B.“风光旖旎”的“旖旎”二字都念第三声,读音是yini.

C.“无边无垠”的“垠”念yin.

D.“碧波万顷”的“顷”念第三声,常用来形容面积广阔,也可以作面积单位。

(出示课件7)出示词语:莱芒湖无边无垠碧波万顷巍峨雄奇燕园胜地点缀

(1)全班齐读词语,教师纠正字音。

(2)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多音字“燕二(出示课件8)

点拨:“燕”是一个多音字,在“燕园胜地”这个词语中念第一声。读第一声时,往往指

地名或姓氏,比如''燕国”“姓燕”,其他情况多读第四声。

3.根据学习提示默读课文,围绕“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作批注,试着用简洁的语

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出示课件9)

预设:课文写了作者小时候在场院的地上数星星、上古柳摇知了、在坑边望月亮的趣以及

离开故乡后在各地望月的经历。

小结:作者以“月”为线索,回忆了幼时在故乡的童年生活以及离开故乡后在各地望月的

经历和感受。

4.划分段落。(出示课件10)

三、自主学习,体会情感

1.学习“童年趣事”部分。

(1)出示自读提示:默读第2-4自然段,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回忆了哪些童年往事。

(出示课件11)(板书:其他各地的月亮、朗润园的月亮)

提示:按时间顺序依次概括,不要遗漏。

(2)学生默读批注。

(3)全班交流,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出示课件12、13)

①扣住课文对趣事的描述感受快乐。如:“到了夏天,黄昏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

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

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躺在场院的地上数星星,上古柳树摇知了,这是多么有趣的体

验,多么惬意啊!

②从文中的“乐此不疲”这个直接表达感受的词语中体会到作者快乐的心情。

③扣住“相映成趣”展开想象,读懂正是这小月亮使作者心中萌发了诗兴,使得故乡的苇

坑、天空、月色构成的浪漫图画永远定格在了作者的心中。

(4)小结:伴着故乡的小月亮,季美林先生度过了他快乐的童年,那时他是小孩子。月

亮也是小月亮,是他最亲密的朋友,最深刻的记忆。(板书:故乡的小月亮)

2.学习“成年经历”部分。

(1)出示自读提示:默读第5、6自然段,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回忆了哪些成年经历。

(出示课件14)

提示:抓住观月地点的变化,梳理出作者观月的大致经历。

(2)学生默读批注。

(3)全班交流,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出示课件15、16)

(4)小结:在华夏儿女心中,月就是团圆的象征。从离开故乡的那刻起,故乡的月亮就成

了作者永远的牵挂,团圆也成为作者永恒的期待,直至耄耋之年,作者依然在追忆童年,心向

故里。

(5)梳理课文内容。(出示课件17)

5.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课文题目“月是故乡明”的含义是什么?(出示课件

18)

预设:作者表面上是在写月亮,其实是在借月亮表达对童年、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小结:是啊,无论身在何处,作者都心系故乡的月亮,无法忘怀。

四、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默读第2-4自然段,围绕“作者回忆这些往事时,内心可能产生了哪些感受”自主阅读

体会,小组内交流。(出示课件19)

点拨: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作者或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在场院地上数星星、上古

柳摇知了、在坑边望月亮等有趣的事情给作者留下的无穷快乐。

(出示课件20)(1)扣住课文对趣事的描述感受快乐。如:“到了夏天,黄昏后,我躺在

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

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躺在场院的地上数星星,上古柳树摇知了,

这是多么有趣的体验,多么惬意啊!

(2)从文中的“乐此不疲”这个直接表达感受的词语中体会到作者快乐的心情。

(出示课件21)(3)扣住“相映成趣”展开想象,读懂正是这小月亮使作者心中萌发了

诗兴,使得故乡的苇坑、天空、月色构成的浪漫图画永远定格在了作者的心中。

(出示课件22-24)图文展示,感受画面:小时候在场院上数星星、古柳下点篝火、坑边

望月。

2.全班交流,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想一想,如果你是作者,在回忆快乐、美好的童年生活时,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出

示课件25)

4.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去欣赏坑边望月和古柳下点篝火的场景吧!(出示课件26、

27)

5.作者明明是想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写异地月景呢?(出示课件28)

因为作者想通过写自己见过的异地月景之多、异地月景之美,对比反衬出家乡的月景在自

己心中的地位之重,突出自己浓烈的思乡之情,以及对童年的留恋。

6.作者明明是在回忆故乡的月亮,为什么写这些童年趣事呢?(出示课件29)

借典型的往事,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7.默读第5、6自然段,思考:每次经历给作者带来了哪些感受?作者为什么写这些经历?

(出示课件30)

8.生反馈,师总结。(出示课件31)

9.词语积累(描写景色的词语)(出示课件32)

10.引导学生关注第五自然段中的转折词“但是”,发现对比的手法,并从中感受作者对家

乡月亮的情有独钟,感受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出示课件33-35)(板书:对比)

11.引导学生关注第六自然段中最后一句话,发现对比的手法,并从中感受作者对故乡的

思念。(出示课件36、37)

12.作者为什么称故乡的月亮为“小月亮”?读到这样的称呼,你有什么感受?(出示课

件38)(板书:喜爱、思念)

13.“月是故乡明”,在作者眼中,异乡的月亮再大再圆再美,也比不上家乡的明月,在

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出示课件39)

提示:回忆能让你想到家乡的事物,然后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如家乡的槐花、家乡的小河

等等。

14.主题概括(出示课件41)

作者以“月”为线索,回忆了在故乡的童年生活,抒发了离乡后的思念之情。

五、课堂演练,布置作业

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42、43)

2.课后作业(出示课件44)

教师布置作业: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古诗?课外搜集相关古诗,和同学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月是故乡明

其他各地的月亮乡士<,

朗润园的月亮对比的小思H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