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考适应性考试(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考适应性考试(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考适应性考试(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考适应性考试(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考适应性考试(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202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考适应性考试(一模)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羊背石是由冰川作用后在原地残留的类似羊群匍匐的石质小丘,可以指示冰川运动方向。鼓丘多接近冰川末端处,地表鼓起的流线形小丘。左下图为某地羊背石示意图,右下图为鼓丘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羊背石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A.羊背石是由冰川沉积作用而成B.根据坡度差异可判断冰川厚度C.羊背石长轴方向与冰川运动方向平行D.迎冰面与背冰面受到的外力作用类型相同2.野外考察时最容易看到羊背石的地方是()A.雪线以上 B.雪线以下 C.雪峰山 D.大兴安岭3.羊背石与鼓丘的区别()A.羊背石是冰川侵蚀地貌;鼓丘是冰川沉积地貌B.羊背石分选性差;鼓丘分选性好C.羊背石以冰碛物为主(内核为基岩);鼓丘以基岩为主D.羊背石迎冰面陡,背冰面缓;鼓丘迎冰面缓,背冰面陡〖答案〗1.C2.B3.A〖解析〗【1题详析】羊背石是强烈的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多分布在气温较低的高纬度、高海拔冰川广布地区,A错误。图中的坡度差异主要是由于迎冰和背冰导致的,不能判断冰川厚度,B错误。据图根据冰川运动方向可以看出,羊背石长轴方向与冰川运动方向平行,C正确。迎冰面坡度较缓,以冰川磨蚀作用为主,背冰面坡度较陡,以冻融、挖蚀(拔蚀)作用为主,D错误。故选C。【2题详析】由于羊背石是冰川运动形成地貌,故其应发育在有冰川分布的地区,雪线以上发育冰川,据“羊背石是由冰川作用后在原地残留的类似羊群匍匐的石质小丘”判断,石质小丘应该没有被冰川覆盖,应该是冰川融化后留下的地貌,因此现在雪线以下最容易看到羊背石,B正确,A错误。雪峰山、大兴安岭海拔低,没有冰川,CD错误。故选B。【3题详析】羊背石是强烈的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鼓丘是由一个基岩核心和冰砾泥组成的数百米长的流线型小丘,冰流前进过程中,翻越基岩后的底部冰碛物,由于冰川搬运能力减弱,冰碛物发生堆积,形成鼓丘,A正确。鼓丘岩石由于冰川作用产生崩裂,使得冰碛物大小不均,冰川融化后,冰碛物就地堆积,分选性差,B错误。羊背石是由冰川作用后在原地残留的类似羊群匍匐的石质小丘,以基岩为主;鼓丘以冰碛物为主(内核为基岩),C错误。羊背石迎冰面坡度较缓,背冰面坡度较陡,鼓丘迎冰面陡,背冰面缓,D错误。故选A。泰山为五岳之首,被誉为“五岳独尊”,主峰海拔1545米。泰山分布最广的是草本植物,草本层植物一般高度在50厘米以下。下图为泰山南北坡草本物种多样性指数图,指数越大,物种丰富程度越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比较泰山南北坡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分析原因()A.北坡的草本物种多样性更高,北坡是夏季风背风坡,土壤含水率低,水土流失少B.北坡的草本物种多样性更高,北坡为阴坡,水分蒸发比南坡少,土壤含水率高C.南坡的草本物种多样性更高,南坡是夏季风迎风坡,土壤含水率高D.南坡的草本物种多样性更高,南坡为阳坡,温度较高,热量条件好5.旅游等人类活动对泰山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原因()A.草本植物多样性上升,游客涌入导致种群运动和基因交流增加B.草本植物多样性上升,游客涌入引入外来物种,优化原有生态环境C.草本植物多样性下降,旅游活动导致踩踏和破坏,草本植物栖息地减少D.草本植物多样性下降,旅游活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草本植物过度繁殖后缺氧死亡〖答案〗4.B5.C〖解析〗【4题详析】由材料可知,指数越大,物种丰富程度越高,读图可知,北坡的草本物种多样性指数数值大于南坡,故北坡的草本物种多样性更高,CD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北坡为为阴坡,水分蒸发比南坡少,土壤含水率高,草本生长条件好,而南坡为阳坡,蒸发旺盛,土壤水分条件较差,B正确,A错误。故选B。【5题详析】泰山的旅游等人类活动会踩踏和破坏不同海拔上的草本植物,草本植物栖息地减少,使得泰山草本植物多样性下降,AB错误,旅游活动不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D错误,C正确;故选C。下图为福建中部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人站在哪个地点能看到甲聚落()A.A B.B C.C D.D7.关于该区域描述,正确的是()A.城镇由向西南向东北方向拓展 B.区域西南部地势最高C.喀斯特地貌发育 D.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8.此时为4月初的正午时刻,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A.甲地位于阳坡,坡度较缓 B.乙地为山顶,此时树的影子朝北C.丙地烈日当空,为夏季风迎风坡 D.丁地可以看到河中的游船〖答案〗6.D7.A8.B〖解析〗【6题详析】读图可知,A、B、C三点与甲聚落之间均有山脊的阻挡,故A、B、C看不到甲聚落,ABC错误;D海拔较甲聚落高,且无遮挡物体,故可以看到甲聚落,D正确。故选D。【7题详析】读图可知,地形平坦的区域由西南向东北延伸,故城镇由向西南向东北方向拓展,A正确;图中东南部地势最高,B错误;由材料可知,该地为福建中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地不是喀斯特地貌发育区,C错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D错误。故选A。【8题详析】此时为4月初的正午时刻,此时阳光在正南,读图可知,甲、丙两地位于北坡,为阴坡,也是夏季风的背风坡,AC错误;乙地位于闭合等高线中,为海拔最高的山顶,阳光在正南,树的影子朝北,B正确;丁地与河流之间有山丘的阻挡,故丁地看不到河中的游船,D错误。故选B。“虹吸效应”指区域中心城市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太量吸纳周边中小城市的人口、资金、产业等资源,产生聚集效应的现象。“外溢效应”指中心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其人才、技术、产业、资金等向周边中小城市迁移的现象。1964年,日本高铁新干线开通,首都东京注重金融、产业研发中心等建设,形成“东京一小时都市圈”,面对特大城市“虹吸效应”,名古屋市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发展汽车制造、电子、纺织、商贸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由小城市跻身为日本第四大城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关于“虹吸效应”叙述,正确的是()A.带动中小城市经济迅速发展 B.吸引人才到中小城市交流C.促进区域中心城市环境改善 D.推动区域中心城市规模扩大10.“外溢效应”对区域城市发展影响是()A.促进城市群的形成 B.制约中心城市发展C.加快中心城市郊区化 D.造成中心城市空洞化11.面对“虹吸效应”,我国中小城市学习日本经验,正确的措施是()A.大力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B.积极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C.产业错位发展,与中心城市形成优势互补D.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防止人才外流〖答案〗9.D10.A11.C〖解析〗【9题详析】“虹吸效应”指区域中心城市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大量吸纳周边中小城市的人口、资金、产业等资源,产生聚集效应的现象,可以推动区域中心城市规模扩大;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机会减小,与中心城市经济差距扩大;人才流向区域中心城市,D正确,AB错误;虹吸效应使大量人口被吸引到区域中心城市,会造成区域中心城市的环境遭到破坏,C错误。故选D。【10题详析】“外溢效应”指中心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其人才、技术、产业、资金等向周边中小城市迁移的现象,周边的中小城市在受到外溢效应后,有利于本地经济发展,与中心城市共同构成城市群,A正确;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迁移一部分人口、转移一部分产业,较为低级的产业转移出去后,有利于中心城市的产业优化升级,B错误;中心城市郊区化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期,不出现在“外溢效应”阶段,C错误;外溢效应使得中心城市产业优化升级,高素质人才被留下,但并不会造成中心城市空洞化,D错误。故选A。【11题详析】面对“虹吸效应”,我国中小城市学习日本经验,正确的措施是产业错位发展,与中心城市形成优势互补,促进自身经济发展,C正确;因结合中小城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业,不一定是劳动导向型或者旅游等第三产业,AB错误;人才流动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也不能防止人才外流,D错误。故选C。随着数据中心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数据中心服务器的散热能耗不断增大。2018年美国某高科技企业将一个约12米长、直径接近3米的潜水艇式数据中心沉入苏格兰奥克尼群岛(下图)附近36来深的水域中,利用海水进行自然冷却。该数据中心装载了800多台服务器,使用可再生能源运行,为苏格兰北部沿海地区提供高速的云计算能力和互联网服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数据中心进行自然冷却的主要优势在于该岛()A.纬度较高 B.寒流势力强 C.海水深度大 D.陆地河流注入13.数据中心运转过程中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A.放射性污染大 B.噪声污染大 C.排放固体废弃物多 D.排放废热水多〖答案〗12.A13.D〖解析〗【12题详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苏格兰奥克尼群岛位于纬度较高,寒冷的自然环境使得海水温度较低,可以进行自然冷却,使得大数据中心制冷费用低,A正确;该处受暖流影响较大,排除B;将潜水艇式数据中心沉入附近36来深的水域中,海水深度并不大,排除C;陆地河流对其自然冷却影响较小,排除D。故选A。【13题详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数据中心转运主要靠计算机支持,计算机服务器运行时,将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并会产生大量的废热,导致废热水多,而排放固体废弃物、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不是主要影响。D正确,ABC错误。故选D。耕地细碎化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耕地变得零碎分散、大小不一,面积比较小,呈现出分散和无序格局。江苏省地形以平原为主,低山丘陵集中在西南部。细碎化程度呈苏北<苏中<苏南的特征。随着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农村承包土地细碎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制约了农业发展。我国多地通过“一户一田、小田并大田”,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提高土地利用率,利于粮食增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导致江苏耕地细碎化地域分异明显的原因()A.苏北地区平原小,区域耕地规模较小,空间分布分散B.苏南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农业经营规模小C.苏北地区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少,农业经营规模小D.苏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中,苏北非农业用地比重高于苏中15.耕地细碎化带来的影响()A.有利于土地流转,提高土地生产效率B.有利于农业专门化生产,增加种植业纯收入C.提高机械化水平,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D.劳动力减少,生产成本提高,耕地闲置、荒废和弃耕16.“一户一田,小田并大田”的做法在粮食增产上的作用()A.增加耕地间的地界、小道,扩大耕地面积B.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生产成本C.统一种植及科学管理,提高农业科技水平D.提高种粮积极性,加剧农村劳动力紧缺〖答案〗14.B15.D16.C〖解析〗【14题详析】由材料可知,江苏省地形以平原为主,低山丘陵集中在西南部,细碎化程度呈苏北<苏中<苏南的特征,苏北地区平原大,人口占比大,区域耕地规模较大,空间分布集中,A错误;苏南地区人口占比远大于苏中、苏北地区,但面积占比不大,故苏南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农业经营规模小,B正确;根据人口占比和面积占比数据可知,苏北地区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加上苏北地区社会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城市化水平低),可知苏北地区农业经营规模大,C错误;苏北城市化水平较苏中低,故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苏中,D错误。故选B。【15题详析】由材料可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农村承包土地细碎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制约了农业发展,耕地细碎化不利于土地流转,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不利于农业专门化生产,增加种植业纯收入,不利于提高机械化水平,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ABC错误;随着经济发展,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数量增多,劳动力减少,生产成本提高,耕地破碎化,劳作人数减少导致耕地闲置、荒废和弃耕,D正确。故选D。【16题详析】由材料可知,我国多地通过“一户一田、小田并大田”,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提高土地利用率,利于粮食增产,在小田并大田过程中,耕地间的地界、小道可能减少,耕地面积可能扩大,但作用并不明显,A错误;土地流转后,耕地得到有效利用,可增加粮食种植面积,降低生产成本,B错误;统一种植及科学管理,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从而提高粮食产量,C正确;可提高种粮积极性,但不会加剧农村劳动力紧缺,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12月12日,成都市(约104°E)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太阳方位观测活动。下图为“该小组绘制的当日日落时太阳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1)计算该日教学楼沐浴阳光的时长,并列出计算过程。(2)推测该日后一个月内,α角的变化趋势,说明理由。〖答案〗17.10小时。成都的经度约为104°E,其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7点58分,与120°E的经度差约为16°,估算时差约为1小时,则成都日落地方时为16点58分,昼长约为(16:58-12)×2≈10小时。18.先变大后变小。理由:a角是日落时太阳方位与正西方位之间的夹角,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时时,日落时太阳方位位于正西,因此日落时刻越接近地方时18时a角越小;日落时刻与地方时18时相差越大,a角越大。该日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昼最短夜最长,日落时刻全年最早,日落时刻与地方时18时相差最大,a角最大,之后再向北移,所以a角应该先变大后变小。〖解析〗【小问1详析】教学楼沐浴阳光的时长即昼长。据材料可知,成都的经度约为104°E,其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7:58分,成都与120°E的经度差约为16°,根据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可以估算时差约为1小时,则成都日落地方时为16点58分,昼长约为(16:58-12)×2≈10小时。故该日教学楼沐浴阳光的时长约为10小时。【小问2详析】α角是日落时太阳方位与正西方位之间的夹角,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时时,日落时太阳方位位于正西,因此日落时刻越接近地方时18时,α角越小;日落时刻与地方时18时相差越大,α角越大。该日为12月12日,之后一个月为次年1月12日,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南半球,从12月12日到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昼最短夜最长,日落时刻全年最早,日落时刻与地方时18时相差最大,α角最大,故α角变大;之后从12月22日到次年1月12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日落时间提前,α角变小;所以α角应该先变大后变小。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在福州古城的中心,坐落着遐迩闻名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为贵族和士大夫的聚集地。“三坊七巷”建筑,基本上以多进院落沿纵深轴线布置(由若干个天井、敞厅、敞廊、前后连续贯通的通道组成,如下图),以南后街为中轴,政治中心和贵族居住区位于城市北部.平民居住区和商业区位于城市南部,两侧互相对称,成坊成巷,堪称古代“里坊制度的活化石”。下图为“三坊七巷局部图”。(1)从气候角度分析“三坊七巷”粉墙黛瓦的色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说明其反映的地域文化特色。(2)从气候角度分析“三坊七巷”建筑院落布局的合理性以及所体现的地域文化。(3)指出“三坊七巷”整体空间布局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答案〗(1)关系:在墙壁上刷白石灰,福州夏季光照强,可反射太阳光降温;多潮湿天气,可以起防潮的作用;屋顶的瓦片原本是灰色的,受长期雨水的浸泡,瓦片长出苔藓,显现为黑色。地域文化特色:粉墙黛瓦与当地绿水青山环境互相映衬,突出其淡雅、稳重的特色(2)合理性:福州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阴冷,建筑具有良好的遮阳、通风、隔热、保温的作用;多进院落沿纵深轴线布置就是由若干个天井、敞厅、敞廊、前后连续贯通的通道组成,在夏季上具有良好的通风、排湿、纳凉功能;冬季,将各进的门关闭,挡住外面冷空气进入,使居住环境冬暖夏凉。地域文化:这种院落布局,主次分明,设计严谨,体现了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活智慧,还体现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的社会伦理关系。(3)三坊七巷整体空间布局以中轴为对称,两侧互相对称,体现了古代封建社会维护中央集权的思想,功能分区上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解析〗【小问1详析】由材料可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福建,福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光照强,降水量多,在墙壁上刷白石灰,可反射太阳光降温;起防潮的作用;屋顶的瓦片原本是灰色的,因降水量大且时间长,受长期雨水的浸泡,瓦片长出苔藓,显现为黑色。地域文化特色:粉墙黛瓦与当地绿水青山环境互相映衬,突出其淡雅、稳重的特色,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小问2详析】由材料可知,“三坊七巷”建筑,基本上以多进院落沿纵深轴线布置(由若干个天井、敞厅、敞廊、前后连续贯通的通道组成),合理性在于福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建筑具有良好的遮阳、通风作用;冬季阴冷,建筑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的作用;多进院落沿纵深轴线布置就是由若干个天井、敞厅、敞廊、前后连续贯通的通道组成,夏季温度高,具有良好的通风、排湿、纳凉功能;冬季,将各进的门关闭,挡住外面冷空气进入,使居住环境冬暖夏凉。由材料可知,这种建筑以南后街为中轴,政治中心和贵族居住区位于城市北部,平民居住区和商业区位于城市南部,两侧互相对称,成坊成巷,堪称古代“里坊制度的活化石”,这种院落布局,主次分明,设计严谨,即体现了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活智慧,还体现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的社会伦理关系,是建筑设计与人文伦理观的有机结合。【小问3详析】由材料可知,这种建筑以南后街为中轴,政治中心和贵族居住区位于城市北部,平民居住区和商业区位于城市南部,两侧互相对称,成坊成巷,三坊七巷整体空间布局以中轴为对称,两侧互相对称,体现了古代封建社会维护中央集权的思想,功能分区上,政治中心和贵族居住区位于城市北部,平民居住区和商业区位于城市南部,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问题。材料一:东亚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该地区季风气候的主要成因。该地区夏季风建立的早晚,与东亚和西太平洋热力转换的早晚在时间上较为一致。东亚与西太平洋热力转换早,则夏季风建立时间早,撤退时间晚,夏季风持续时间长。青藏高原对东亚与西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有巨大影响。夏季青藏高原温度升高产生大范围的加热作用,深刻改变东亚地区的季风环流。材料二:东亚地区多年大气热源逐侯变化示意图材料三:青藏高原季风环流剖面示意图(1)指出东亚夏季风建立与撤退的时间(侯:五天为一候)并说明原因。(2)分别说明近年来,青藏高原夏季大幅度升温及升温幅度波动较大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3)若某年度青藏地区夏季气温大幅度升高,推测该年度中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变化趋势及原因。〖答案〗(1)东亚夏季风建立时间约为第17侯前后,撤退时间约为第54侯前后。原因:东亚季风建立的早晚与东亚和西太平洋热力转换的早晚在时间上较为一致。陆地作为大气热源在17侯由负值转为正值,西太平洋地区相反,形成陆地热海洋冷,夏季风建立。54侯前后海洋为正值,陆地转为负值,东亚和西太平洋热力转换完成,夏季风撤退。(2)夏季青藏高原大幅升温加大东亚与西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值,有利于夏季风的形成;夏季青藏高原上受近地面“热源”的影响,近地面受热增温快,形成热低压,热低压的吸引,使周围低海拔地区空气补充过来,夏季风势力总体增强;升温幅度波动大,使夏季风的不稳定性增强。(3)中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变多,可能出现北涝南旱现象。原因: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