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力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意义_第1页
颅内压力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意义_第2页
颅内压力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意义_第3页
颅内压力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意义_第4页
颅内压力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意义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颅内压力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意义

摘要:目的:分析颅内压力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颅内压监测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选取常规方式对颅内压予以监测,研究组选取颅内压监测传感器对颅内压予以持续监测;比较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之后的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之后的GOS评分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压力监测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运用。关键词:颅内压力;监测;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是临床上经常发生的一种神经外科病理综合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极易出现这一症状,且持续颅内压升高会造成患者出现大脑缺氧、局部缺血状况,造成脑肿胀、呼吸衰竭,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状况,因此应当充分重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合理监测[1]。本文主要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颅内压力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意义,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颅内压监测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研究组3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19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3-69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2.28±9.53)岁。对照组3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18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3-70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42.34±9.67)岁。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选取常规方式对颅内压予以监测,即: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体征情况等一系列方式,予以手术治疗,一旦出现颅内压升高状况,于第一时间予以降压治疗。1.2.2研究组研究组选取颅内压监测传感器对颅内压予以持续监测,即:于额前角侧脑室、硬膜下腔安置颅内压监测传感器,予以持续监测,监测时间控制在7d;一旦出现颅内压升高状况,于第一时间予以降压治疗。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GOS评分标准[2]:①1-3分代表疾病情况无变化,甚至恶化;②4-5分代表疾病情况明显好转;③6-10分代表完全康复。并发症主要包括: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肾功能损害。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2组数据。2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S)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2组计数资料用构成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x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住院时间比较如表1所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之后的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住院时间比较(±S)组别例数住院时间(d)研究组314.82±2.67对照组319.57±5.31T值3.5741P值0.00102.2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如表2所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1例患者发生2种及2种以上并发症。表2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组别例数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肾功能损害总发生率研究组312(6.45)1(3.23)1(3.23)4(12.90)对照组314(12.90)3(9.68)5(16.13)12(38.71)T值5.3913P值0.02022.3GOS评分比较如表3所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之后的GOS评分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GOS评分比较(±S)组别例数GOS评分研究组317.15±1.43对照组315.52±0.87T值4.3550P值0.00013讨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情况十分严重,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尤其是创伤性颅脑损伤[3]。临床上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主要选取降压方式,而颅内压监测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治疗方式,这一方式可以更为准确、客观以及迅速地对颅内压情况予以判断,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疾病情况予以了解与掌握,尽早准确诊断,对其预后予以合理改善[4]。颅内压升高会造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变过程出现一定时间差,若是无法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导致患者手术之后出现继发性脑损伤,主要有脑水肿、脑血肿以及脑缺血等,导致颅内高压更为严重。临床上选取新型科学技术,将传感器直接植入颅内对颅内压予以监测,选取光线探头对颅内压予以监测,将其转换为光信号返回监护仪,然后经光电转化获取颅内压信号,能够对颅内压高低予以迅速监测[5]。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9%,对照组为38.71%,且研究组的住院时间、GOS评分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颅内压力监测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效果显著,可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GOS评分,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运用。参考文献:[1]谢淑芳,杨期明.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6(21):69-71.[2]余丰平.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有创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3(21):2841-2842.[3]徐定凯,洪兴国,高德玉,等.颅内压监测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5,11(06):430-434.[4]李秋松,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