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与司法公正良性互动的路径分析9100字(论文)】_第1页
【网络舆情与司法公正良性互动的路径分析9100字(论文)】_第2页
【网络舆情与司法公正良性互动的路径分析9100字(论文)】_第3页
【网络舆情与司法公正良性互动的路径分析9100字(论文)】_第4页
【网络舆情与司法公正良性互动的路径分析91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舆情与司法公正良性互动的路径分析目录TOC\o"1-3"\h\u11413摘要 419860引言 5211041.网络舆情与司法公正的概述 576821.1网络舆情介入监督司法的基础 5142821.1.1人民主权理论 551601.1.2.知情权 5256921.1.3.文化传统的影响 5236861.2网络舆情介入监督司法的影响 6122021.2.1网络舆情介入监督司法的正面影响 6249691.2.2网络舆情介入监督司法的负面影响 6285392.网络舆情与司法公正的矛盾所在 8109172.1思想意识层面未引起足够重视 869372.2监管和处置机制不够完善 9125682.3大数据治理歧视性的弊端 944723.网络舆情与司法公正良性互动的路径分析 10163663.1立法层面 10250183.2司法层面 10248313.2.1外部购买与内部专业化建设并重 10124543.2.2转变工作思路,善用大数据思维 1199793.2.3加大部门信息互通力度 11274073.3社会层面 12257973.3.1.坚持伦理治理 12133773.3.2.推动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现代化 1293813.3.3.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1314562参考文献 15

摘要随着中国法治化进程不断深入推进以及互联网领域大数据的高速发展,网络舆情渗透与影响司法领域的程度与日俱增。不可否认的是,网络舆情合理规范的介入对于强化司法的公开公正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有利于促进司法审判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但是基于网络舆情自身的局限性、缺乏有效的规制以及两者之间固有的矛盾,在相互交集和融合的过程中难免发生冲突甚至对立。再加上网络舆情呈现出舆情的客观性、主体参与的广泛性和危机爆发的频繁性等新特点,对破坏司法公正埋下了潜在的隐患。文章在简述网络舆情介入监督司法公正的基础上,以大数据为背景分析了两者的矛盾所在,并探究两者实现良性互动的路径。关键词:大数据网络舆情司法公正良性互动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网民数量得到快速提高,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已超过3亿。而博客的兴起,更是为各种声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网络平台,对一个个焦点、热点问题发表看法、表达观点,而这些表达所针对的问题又很多时候凝聚在司法领域,并最终在不同程度对司法结果发生了影响。一方面网络舆论对揭露司法腐败、宣传法治、促进司法改革方面做出的贡献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另一方面,舆论审判对司法活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于是如何使网络舆论更好地为司法服务,使网络舆论与司法活动良好互动,构建二者的平衡机制,成为网络媒体、司法部门以及理论界共同关注的新问题。1.网络舆情与司法公正的概述1.1网络舆情介入监督司法的基础1.1.1人民主权理论人民主权,又称主权在民。该理论认为国家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愿订立契约的结果,所以国家最高权利属于人民。作为网络舆情介入监督司法的政治基础,可以追溯到我国宪法第二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此乃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该条表明了人民是国家最高权力的享有者,监督国家公权力运行的权利顺理成章地归属于人民,以防止其异化[1]。这就是人民主权理论为网络舆情介入监督司法提供的理论基础。1.1.2.知情权虽然宪法没有明文规定知情权,但是理论和实践又多加认可,是行使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基础。可以说,知情权的实现程度对于公民管理国家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同时,作为公众介入监督司法的前提条件,确保知情权得到实现既要求公权力机关及时、全面披露相关信息并对其发布信息的真实性负有保证责任,也要为公众参与司法提供畅通渠道,引导社会大众依法合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确保诉讼主体的诉讼参与权得到切实落实。1.1.3.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社会所倡导的“调处息争,无讼是求”、“以和为贵”等理念曾在一段时期占据统治地位,这就使得法律在当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推崇,依靠私力救济仍是纠纷解决的主流方式。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的国家治理者对于民意之表达也颇为重视,郑国子产的不毁乡校作为这一治国理念的典型就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公众舆论对于司法的影响力。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随着传播媒介的更新和发展,网络舆情将会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多元的姿态呈现,这样一来,几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成为舆论形成链条上的一个作用点来施加对司法的作用力[2]。1.2网络舆情介入监督司法的影响1.2.1网络舆情介入监督司法的正面影响网络舆情作为公众意见表达和政治参与的方式之一,既是集体意识的直观反映,也是国家和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具有的多元性、丰富性和自由性等特点使得社会中的各个阶层都有平等(当然这种平等只是形式上的)的机会参与对社会热点案件的讨论与传播,推动小范围事件迅速发酵,从而形成特定的舆论场。不得不承认,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作用过程对于司法公正确实产生了一系列积极的影响,一方面通过对司法施加无形的监督力和影响力,强化了司法工作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效地遏制了权力寻租、徇私舞弊等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场域形成的舆论强大力量对公权力机关在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司法工作人员在追求社会效果、政治效果和法律效果统一的动机驱使下,具有进步意义的舆论场会倒逼不合时宜的司法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因而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司法改革和国家法制化建设的进程。比如孙志刚案件在舆论作用下就极大地冲击了收容遣送制度的变革。1.2.2网络舆情介入监督司法的负面影响1.2.2.1网络舆情道德化与司法中立性的冲突德国社会学家曼海姆曾言:“民主的目的不是利用大众的情绪,而是阻止民众情绪游移不定的反应挫败国家的理性和深思熟虑的意见。”[3]网络舆情追求的朴素正义与司法注重的理性正义存在某种程度的冲突。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鱼龙混杂、孰真孰假难以分辨,再加上碎片化信息过度泛滥,很多民众并未或者说来不及对相关案件进行比较全面的认知和理性的分析就在朴素正义观的指引下跟风站队。在内心道德感和正义感的驱动下,大众往往会对司法机关的处理结果形成天然的道德预期,又由于认知水平和生活背景的差异,某些关注度和影响力较高的案件常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旦审判的结果偏离甚至与预期相背离,网络舆情会迅速作出反应,甚至改变整个案件的走向。[4]而司法的中立性要求基于事实和法律不偏不倚地审判,掺入道德等过多的法外因素极易导致司法公正性的显著降低,当法官被民意裹挟而无法抽身,迫于压力而不得不做出妥协和让步,这显然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和维护司法公平正义的初衷相悖[4]。就拿著名的“李昌奎案”来说,一审判处的是死刑,二审又改判成死缓,但迫于受害人亲属的奔走呼号和来自舆论压力的步步紧逼,再审又改判死刑,而云南省高院也因顺应民意背负了破坏法治的骂名。1.2.2.2网络舆情非理性与司法公正性的冲突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认为:无论在人的现实生活还是思维活动中,无意识都是绝对的主宰[5]。网络舆情亦是如此,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感性表达和情绪宣泄的动因,很容易受到怂恿和误导。社科院的一项报告显示,当前中国微博用户七成多学历是高中及以下,这就决定了绝大多数网民基本不具备从专业和理性的角度去调查核实并细致分析问题的能力,往往会受到个人情感倾向、意见领袖诱导甚至无良媒体跟风报道的影响,更有甚者还会借助自己占有的舆论和权力优势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肆意批判以达到宣泄情绪和谋取私利的目的。当公众带着情绪化的思维去“审判”本应由理性支配审判的案件时,彼时对社会效果的追求甚至掩盖了对法律效果的尊重,这就不可避免地对司法审判产生负面效应,弱化其固有的公正性,甚至使法官做出违背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的枉法裁判[4]。1.2.2.3实体正义与正当程序理念的冲突实体正义和正当程序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和基础,前者又是后者的保障。但两者又有着不同倾向的价值追求,前者主张个人利益必要时可让位于集体利益,恪守罪刑法定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惩治不法之举,以达到公正之司法的目的;而后者注重维护每个公民的合法权利,强调诉讼程序的正当性,公正地对待诉讼各方。然而对大多数民众来说,案件最终的判决结果往往比程序是否符合规定更有现实意义,也即是否符合公众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是否符合他们所在阶层最根本的利益。在这种“重实体、轻程序”理念的引导下,人们在朴素正义感支配下对实体正义的过度追求进一步被强化,程序正义的价值却鲜有问津,甚至部分人将结果的不公归咎于程序问题,这显然无益于树立司法权威和实现司法公正。2.网络舆情与司法公正的矛盾所在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在丰富信息来源多样化和拓宽信息收集渠道的同时,还有形成“数字利维坦”风险和危机的可能性。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凡事都有两面性:大数据在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审判质效的过程中,并不总是“百利而无一害”,其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和弊端很可能无益于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落实。坦白说,大数据自身并无高低优劣可言,但在实际运用却可能会带来“双刃剑”的效果[6]。基于网络舆情在此背景下所呈现出不同以往的许多新形态,为弱化其对司法公正性和中立性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分析网络舆情与司法公正矛盾的基础上,为探究实现二者良性互动的路径提供参考,最大程度地减少“暴民政治”或“民众主导司法”局面的发生机率。2.1思想意识层面未引起足够重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许多司法机关对大数据在司法领域之于网络舆情的价值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在处理问题时,政治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在进行分析或研判的过程中对传统经验或技术手段过于依赖,既缺乏对舆情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欠缺足够的重视,时常处于懈怠消极的等待状态,别有用心之人趁虚而入,再加上部分网民“随波逐流”,舆情危机一发不可收拾,也就是说,放弃主动权将意味着错过最佳四小时处置时机,这也是司法机关面对来势汹汹的舆论场受困于被动局面的主要原因[7]。在面对紧急情况的临场应变和处置能力也不足。以上表现集中体现在对民众的诉求要么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企图蒙混过关、敷衍了事,要么欠缺考量而片面迎合,如此极端的应对举措可能两头不讨好,民意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对待,同时也会给法院的公正性和公信力带来某种负面的冲击。比如“李昌奎”一案中,云南省高院最初的回应态度是无视民意,随后见势顺应民意的做法无疑反应了司法机关应对网络舆情缺乏经验和认知不足的短板。2.2监管和处置机制不够完善当前监管和处置机制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在于先期对司法公正的干预缺乏规范的引导和有效的规制。特别是针对突发网络舆情事件监管不力,意见领袖或者无良媒体机构蓄意利用“仇官仇富”以及对公权力极易腐化的大众心理,左右甚至主导公众的情绪[8]。比如我国尚未普及网络实名制,多通过举报、屏蔽或删除等事后措施来控制舆情以达到“息事宁人”的目的;许多网络大V罔顾法律和事实,不断刷新道德下限以换取流量的行为屡禁不止……另一方面,处罚力度与行为危害性不匹配造成违法成本低,再加上利益使然,有关监管和追责部门习惯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于大数据的时效性和传播性都很强,时机错过就意味着网络舆情的可控性和客观性在弱化,公众对于司法案件公平和正义的认知偏差也会被相应强化。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目前探索网络舆情与司法公正良性互动的进程还处在一种低级阶段,相关的监管和处置机制还不够成熟,加之司法部门中鲜有专门从事舆情监测的机构和人员,大多采用外部购买的方式实行“粗放”管理,队伍中真正能担重任的专业型人才十分匮乏,这其中既有资金的问题,也与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密不可分。随着社会发展对信息处理和管控水平的要求与日俱增,司法机关却仍安于现状,怠于做出改变,殊不知,一旦突发重大舆情事件将会对司法公正性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害[9]。2.3大数据治理歧视性的弊端研究数据其实就是研究人类自身,人类文化固有的偏见和不平等性会被大数据算法重新归纳并放大。在引导网络舆情的大数据分析和预测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视觉盲点,主导意见的背后是掌控发言权的主导群体,弱势群体的声音会被强权主导的声势所掩盖,顾此失彼将导致数据捕获的倾向性和不均衡性。最新数据表明,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高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增至73.0%。这虽为司法领域的网络舆情的分析和预测提供了广泛的民意基础,但同时也意味着非互联网用户的意见和需求将被排除在大数据收集的范围之外,从某种程度上弱化甚至抹杀了这些群体发声的机会和途径。即便在收集范围之内,也不仅仅是现有数据的简单堆砌,而是经过意见领袖和优势媒体筛选加工后的产物,利益和诉求的倾向性满足进一步加剧了歧视性的弊端,难以表达更真实、准确和全面的民意,继而导致抱怨司法不公和背离民主的呼声日益高涨[10]。3.网络舆情与司法公正良性互动的路径分析当下的中国面临着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口中的“风险社会”,多元化和多样性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凸显,失控的网络舆情愈演愈烈,风险和机遇并存[11]。在,网络舆情渗透并日益影响司法公正的趋势不可避免。在这一趋势背后,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对这种矛盾的分析,改变落后的治理模式,以适应我国转型时期司法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下将以大数据为视角,从立法、司法和社会三个维度对网络舆情与司法公正良性互动路径进行探讨。3.1立法层面在多元化的社会规范体系和多样化的社会调节方式中,目前在司法领域规制网络舆情的立法十分匮乏,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相关法规规章的分散性以及效力问题也导致实践中可操作性弱,往往使得司法机关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甚至民众在寻求纠纷解决机制时更倾向靠舆论博眼球、蹭热度,而不是求助于司法。为了摆脱这样的困境,立法作为龙头环节应当有所回应。而相比于政府,司法机关更应恪守职业理性,坚持法律先行的理念。正如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曾指出,在原有规范基础上进行修改已经适应不了大数据发展的迫切需要,也不足以抑制大数据发展及利用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与挑战,因此需要从立法层面建立全新的制度规范[12]。为了弥补法律漏洞,立法应以权利为本位,明确责任主体,明晰权利义务关系,强化处罚力度,并结合大数据做出技术性规定和指导,后续还需跟进相关司法解释以缓解法律的滞后性;同时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理顺国家和地方的相互衔接,协调各法规规章的联系,增强可操作性和实效性。3.2司法层面3.2.1外部购买与内部专业化建设并重针对当前存在的人才匮乏和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为了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司法机关应当将外部购买的优势与内部专业化的特色结合起来,强化外部技术性和内部职业性的功能,灵活合理地确定内部专业人员和外部技术人员的分配占比,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提高数据分析和舆论研判的准确性和效率。在引进技术人员方面,为了配套具有优秀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的人员,就要善于打破司法部门和业务公司的职业隔阂,建立公平合理的遴选机制和考核标准,择优录取,并按照规定定期进行考核和培训,及时更新和优化团队结构,以保证团队的质量水平,保障优质人才储备供应审判一线。与此同时,通过提供更好的政治和经济福利不失为一种避免人才流失现象加剧的解决之道,唯有如此,才能应对日益提高的现实需求和广大民众对于司法公正的期许[13]。3.2.2转变工作思路,善用大数据思维通过对近年司法领域的社会热点事件分析可知:案件有时会因事态发展出现惊天反转,但是基于人性本能和群体极化效应的相互作用,整个过程并非无迹可寻,完全可以通过大数据的量化分析预判民众情绪和利益诉求的变化与走向[13]。在,处理模式不仅局限于单纯的文字信息,还应该重视对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分析,提高分析的客观性和可信度;不但要看到网民当下心态和情绪的起伏,更倾向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要从传统的单一、片面的方式转向更为动态化、立体化的方式[14]。因此学会积极主动适应大数据的工作模式、有意识地将大数据运用到司法实践的全过程才是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正确的应对之道。比如,利用大数据收集、整合和分析热点司法案件中提取的有效信息,再通过建模挖掘浅层表像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而对关键时间节点采取合理的介入和干预措施,以实现在司法公正层面对网络舆情的积极引导。3.2.3加大部门信息互通力度在大数据应用已蔚然成风的大背景下,“数据孤岛”是制约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原因,极易导致法官对事实和价值判断上的偏颇与失误。司法制度是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最后屏障,要坚持以提升司法公信力为根本尺度,使矛盾纠纷得到公正解决,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因此,公开共享司法数据信息对于网络舆情介入背景下司法公正的实现则显得尤为关键。为了打破“数据割据”的尴尬局面,司法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数据开放共享的体制机制,待时机成熟时,可建立面向全社会信息开放共享的体系;同时要加强司法工作人员数据资源共享的观念,从思想层面防止其受到“地方主义”和“自我保护主义”思想的束缚,秉持平等开放的心态,勇于突破数据壁垒,善于通过沟通和共享的途径消弭信息不对等的差距,杜绝“数据割据”现象的发生,大力推进司法信息公开和数据资源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共享[6]。3.3社会层面3.3.1.坚持伦理治理在进行大数据管理时,务必重视伦理治理的价值,以非歧视的心态看待所有人,主要是通过制定相应的道德规范来对伦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规制,防止因网络舆情异化而给司法公正带来消极冲击,比如,法官在伦理道德建设上改革力度不够,成效不大,不仅有损司法公信力,也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进程,不利于中国法治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有必要对大数据算法施加一定的限制措施,控制数据的非理性运算范围,引导其发挥积极的正向作用,保证运行与设计均未逾越道德许可的范围,继而使得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最大化的满足[15];着力提高算法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同时考虑到各方的利益需求,从而实现了道德层面的正向价值。伦理治理旨在尊重每个独立个体的价值形态和表达合法诉求的地位,主动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防止在大数据治理过程中存在政策层面的过分偏袒和社会资源的不合理倾斜[10]。3.3.2.推动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现代化传统的舆论预警机制不具备交互性和实时性等优势,捕捉的信息相对分散和片面,由于缺乏对“隐性”网络舆情大数据更深层次的挖掘,所获得的信息大多基于统计学角度,对网络舆情的本质与变化规律把握不到位,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常表现出手足无措、隔靴搔痒的慌乱状态。因此,这种效率低下的监测和预警机制使得在处理网络舆情与司法公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时,司法机关仍然处于极为消极被动的地位[11]。而通过借助大数据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对海量信息进行有效筛选和高效处理,可以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例如,通过实时监控和预警与热点司法案件中网络舆情相关的关键指标,如关键词搜索或流量变化,锁定干预和规制的最佳节点进行重点监测,继而对网民的关注度实施算法,特别是构建针对意见领袖日常监测的动态预警名单,把握浅层表象背后的深层原因,精准施策、对症下药,以期实现司法领域的网络舆情环境的相对稳定[15]。3.3.3.完善信息公开制度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依法实行信息公开制度是实现“看得见的正义”的应有之义。但是,如果司法公开没有得到充分落实,特别是违法犯罪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和公正处理,就会导致人们对司法心生怀疑和偏见,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从而导致人们在想到司法时会先入为主地“推定不公”,由于知情权受限,双方矛盾并没有得到缓解,此时为了达致预期的效果,民众要么选择动辄对公权力施压来左右案件的审判进程和结果,要么索性寄托“民意”来满足对实体正义的倾向性追求,依靠朴素的道德感和正义感所实现的结果从某种程度上反应了网络舆情与司法公正互动的一种失衡状态。[3]。因此,为了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就有必要利用大数据建立起真实有效的信息发布制度,将司法领域网络舆情的规制方式由控制转向引导,将理念从事后追惩转向事前预防,及时准确地“官宣”,在保证信息披露内容全面、渠道多样化的前提下,对其内容进行细致的剖析,以打消群众的疑惑和误解,从萌芽阶段就着手遏制网络舆情的风险扩散[16]。比如,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吴某凡事件可让广大吃瓜群众过了把瘾,接连几天的热搜居高不下,随着一锤接一锤的步步紧逼,一时间互联网变成了众说纷纭的茶话会,面对来势汹汹的舆论场,好在朝阳警方迅速处置,积极应对,及时通过官微发布信息,才让网络舆情被限制在可控范围内。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时代,基于促进网络舆情与司法公正的良性互动是网络舆情治理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自媒体平台层出不穷,使得网络舆情更加迅速且广泛地蔓延,这意味着司法机关所面临的严峻和复杂考验也随之增多;另一方面,顺应互联网时代所营造的数字环境似乎是大势所趋,大数据的应用也为网络舆情与司法公正的良性互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效利用大数据对缓解现实困境或许有所助益。总之,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蓬勃发展和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已经无法阻止网络舆情渗入司法的方方面面,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