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项脊轩志(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巩固(20分,每小题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尘泥渗漉(shèn)呱呱而泣(gū)B.余稍为修葺(qì)以手阖门(hé)C.偃仰啸歌(yǎn)垣墙周庭(yuán)D.旧时栏楯(dùn)扃牖而居(jiōngyǒu)解析D项,“楯”应读“shǔn”。答案D2.选出对下面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往往而是(到处)亦遂增胜(美)B.而母立于兹(你的)顷之(音节助词)C.大类女郎也(像)乳二世(用乳汁喂养)D.大母过余(过问)逾庖而宴(厨房)解析D项,“过”:看望,拜访。答案D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C.东犬西吠,客逾疱而宴,鸡栖于厅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解析A、C、D三项中加点的词语都是名词作状语,B项中加点的词语是名词用作动词。答案B4.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eq\b\lc\{\rc\(\a\vs4\al\co1(①往往而是,②而母立于兹))eq\b\lc\{\rc\(\a\vs4\al\co1(③余稍为修葺,④余既为此志))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解析①“而”表修饰,②“而”是“你”。③“为”是介词,给;④“为”是动词,写。答案C5.下面一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按正确的语序进行排列。(只填序号)①而在传递这种感情时,往往又不是直截了当,总是极尽委婉曲折之能事;②归有光可谓深谙此道,③刘勰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④或哀婉凄切或闲适欢愉。⑤或托物以言志,或借景以遣怀,或即事以抒情,⑥他在《项脊轩志》中正是将那种“可喜”“可悲”之情不留痕迹地融入了写景叙事当中。⑦所以古人在吟诗作文时总是想方设法营造出一种浓烈的情感氛围,⑧使人如品佳茗,久久难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排序应当抓住中心句,明确话题,注意关键词。如本题中③为首句引起中心话题“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然后根据因果关系判断其后为⑦,③⑦为总领,然后④①⑤⑧分述论证,最后②⑥举例论证。当然①中的“而”“这种感情”,②中“此道”,⑥中“他”“那种”等明显的标志性词语也暗含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答案③⑦④①⑤⑧②⑥二、阅读精练(40分(一)课内精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迨诸父异爨迨:等到。B.凡再变矣再:两次。C.大类女郎也类:好像。D.客逾庖而宴宴:宴请。解析D项“客逾庖而宴”是客人要越过原来的厨房,后面没有宾语,因此“宴”不能作“宴请”讲,而只能是“赴宴”或“吃饭”。答案D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4分)A.eq\b\lc\{\rc\(\a\vs4\al\co1(庭中通南北为一,先妣尝一至))B.eq\b\lc\{\rc\(\a\vs4\al\co1(鸡栖于厅,而母立于兹))C.eq\b\lc\{\rc\(\a\vs4\al\co1(顷之,持一象笏至,久之,能以足音辨人))D.eq\b\lc\{\rc\(\a\vs4\al\co1(而母立于兹,久不见若影))解析A项,整体/一次。B项,在。C项,补足音节的助词。D项,你的。答案A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分)A.娘以指叩门扉曰B.往往而是C.室仅方丈D.先妣抚之甚厚解析A项,敲。B项,古义为“到处”,今为时间副词。C项,古义是“一丈见方”,今义是:寺院的住持”。D项,古义为“对待”,今义为“安慰,保护”。答案A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这段文字借项脊轩来写事,这些琐事、琐谈,虽是一鳞半爪,但它们是从生活之树上采撷的最有光彩的枝叶,是生命长河中最动人的浪花,因此使人在情感上易于产生共鸣。B.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三件事:一是大家庭的分离和破落,二是母亲对子女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三是写祖母对作者的牵挂、赞许和期盼。C.这段文字,将大家庭分离、破落之感慨,对祖母、母亲的深深怀念与眷恋,及怀才不遇、功名未成之喟叹与对亡妻的真挚感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动人的魅力。D.和《五人墓碑记》选择重大题材、阐明生死重大意义不同,这段文字写的都是极其平常的生活细节,题材尽管小,却很能打动人心。“事细而情深”构成了这段文字的一大特色。解析C项,“怀才不遇、功名未成”没有表现。答案C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考查对文言文的实词与虚词的识记和理解,在具体语境中翻译实词与虚词要联系语境,大胆猜测,科学做答。答案(1)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后来又用墙隔离,总共变动了两次。(2)我家的人读书,长期没得到功名,这孩子取得功名,恐怕是可以期待的吧!(二)课外拓展(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欧阳修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庳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予忍不铭?(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二十以归吾归:出嫁。B.其平居语言容止容止:形貌。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著:彰显。D.庶几以慰其魂庶几:大概。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容止”应为“形貌举止”。答案B1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3分)①出其哭内之诗而悲②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③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④闻其贤者也则悦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⑥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做这类试题最好用排除法,分析提供的信息,排除不合题干要求的,即可选出答案。本题难度不大。②是说其妻治家有方;④是说其妻对他交友所持的态度;⑥是说其妻平生看重文章。答案B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梅圣俞在妻子去世后,请求好友欧阳修为她写墓志铭,后来在给欧阳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B.谢氏出身于名门望族,但安贫乐道,治家有方,并且十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C.西兵进攻江淮地区,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谢氏仰天长叹,忧心忡忡,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D.谢氏秉性明慧,懂得事理,时不时和梅圣俞探讨来访者才能高下,以及世事得失,都能讲得头头是道。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能力,能力层级为C。解题思路是找准各项内容在文中的对应点,比较分析其异同,选出正确答案。C项,“关注百姓疾苦”,于文无据。答案C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①注意特殊句式的翻译,如(1)句的介词结构后置及主谓倒装。②注意虚词“以”“抑”的翻译。③注意译文的语气,如第(3)句的反问语气要译出来。答案(1)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从这点)就可以知道了。(2)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3)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能感到快乐吗?【参考译文】庆历四年秋天,我的朋友宛陵人梅圣俞从吴兴来到京城,拿出他悼念亡妻的诗作,悲痛地对我说:“妻子谢氏死了!”要我写墓志铭来安葬她。我没有空暇写。在一年之中,他来了七八封信,没有哪一封不提到谢氏墓志铭的事,并且说:“我妻子是已故太子宾客谢涛的女儿,是谢希深的妹妹。谢希深父子是当时知名人士,而且世代显贵荣耀。谢氏生长在兴旺的家族中,二十岁时嫁给我,过了十七年便去世了。她去世的那晚,只是用出嫁时的衣裳装殓,我穷到什么程度,也就由此可知了。但是,谢氏平时总是愉快地对待这种处境。她治家有一定的方法:饮食虽不丰盛,但一定做得精细而有味;衣服不管新旧,一定洗涤缝补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我所住的官舍,虽然简陋狭小,她总是认真地洒扫庭院。她平日说话、表情和举动都温和从容。我在世上穷困得久了,外出时有幸与贤明的士大夫一起交游而感到快乐,回家来又见到我妻子和颜悦色而使我忘掉了忧愁。我能够不被贫富、贵贱搞得忧心忡忡,也靠我妻子的协助。我跟一些士大夫谈话,谢氏常常从屏风后面暗暗听着;见有空闲时,她对某人的才能、品德好坏,以及时事的得失都能同我讨论,且说得有条有理。我在吴兴做官,有时从外面喝醉了酒回家,她一定问我:‘今天跟谁饮酒这么快乐啊?’当听说是和贤能的人饮酒,便高兴;听说是跟不贤的人饮酒,便叹息地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集训服务合同协议书
- 停车场转租合同协议书
- 酒店居住安全协议书
- 解除拆迁补偿协议书
- 非婚抚养孩子协议书
- 邯郸学院就业协议书
- 转让食堂摊位协议书
- 闲置校舍转让协议书
- 茶桌转让合同协议书
- 订单木耳采购协议书
- 2025年大数据分析师职业技能测试卷:数据仓库设计与数据建模实战试题汇编
- 2025届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南京市七下期中英语试卷 (试卷版)
- 国有企业双重目标导向与双轨治理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 浙江省宁波市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考与选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宁波二模)
- 国开电大软件工程形考作业3参考答案 (二)
- 造价咨询进度管理制度
- 棋牌转让免责协议书
- 历城二中生物试卷及答案
- 初中防电信诈骗课件
-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课件【知识精研】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