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几何动点问题归纳_第1页
初中数学几何动点问题归纳_第2页
初中数学几何动点问题归纳_第3页
初中数学几何动点问题归纳_第4页
初中数学几何动点问题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全初中数学几何动点问题专题分类归纳汇总

近几年有关“线段最值”的中考试题层出不穷,形式多样,往往综合了几何变

换、函数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具有很强的探索性,通过研究发现,

这些问题尽管形式多样、背景复杂、变化不断,但都可以通过几何变换转化为常

见的基本问题.

最值题目类型多:作图、计算;有求差最大,求和最小;求周长最小、求时间最

短;求最值、已知最值求待定系数等;对称载体多:几乎涉及到初中全部的轴

对称图形(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菱形、正方形、抛物线、圆、坐

标轴).

我们知道“对称、平移、旋转”是三种保形变换。通过这三种几何变换可以实现

图形在保持形状、大小不变的前提下而使其位置发生变化,具有更紧凑的位置关

系或组合成新的有利论证的基本图形.通过几何变换移动线段的位置是解决最值

问题的有效手段,题目是千变万化的,但是运用几何变换把最值问题转化为基本

问题却是不变的。

数学问题是千变万化的,几何变换的应用也不是单一的,有些问题需栗多种变换

的组合才能解决,看看以下策略对解决问题能否奏效。

(1)去伪存真。刨去不变的线段,看清楚究竟是几段和的最小值问题,必须仔

细研究题目的背景,搞清楚哪些是动点、哪些是定点、哪些是定长。

(2)科学选择。捕捉题目的信号,探索变换的基础,选择变换的手段.平移把

不“连”的线段“接”起来,旋转把“碰头”的线段“展”开来重“接”,对称把在同侧的

线段翻折过去重组,因此“不连——平移、碰头——旋转、同侧——对称”是一般

的思路;对称变换的基础是轴对称图形,平移变换的基础是平行线,旋转变换的

基础是等线段,所以选择哪种几何变换还要看题目中具备何种变换的基础信息。

(3)怎么变换?对称变换一般以动点所在直线为对称轴,构建定点(直线)的

对称点(直线),如有多个动点就必须作多次变换;平移一般是移动没有公共端

点的两条线段中的某一条,与另一条对“接”;旋转变换一般以定点为旋转中心旋

转60。或90°o

(4)怎么求值?几何变换成了“两折线”或“三折线”后,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或“垂线段最短”把“折线”转“直”,找出最短位置,求出最小值。

目录

一、一条线段最值..............................1

1单动点型.................................1

1.1动点运动轨迹——直线型........................1

1.2动点运动轨迹——圆或圆弧型.....................10

1.2.1定点定长..............................10

1.2.2定弦定角..............................15

1.3动点轨迹为其他曲线,构造三角形..................24

2双动点型................................27

2.1利用等量代换实现转化........................27

2.2利用和差关系实现转化........................28

2.3利用勾股定理实现转化........................28

2.4利用三角形边角关系实现转化.....................29

二、两条线段最值.............................30

1PA+PB型................................30

1.1两定一动(将军饮马)........................30

1.2两定两动...............................39

过河拆桥................................39

四边形周长最小;...........................42

1.3一定两动...............................44

两动点不随动.............................44

1.4三动点................................47

2PA+KPB型.........................................................48

2.1“胡不归模型”...........................48

2.2阿氏圆...............................65

三、“费马点''模型............................72

线段极值解题方略.............................76

—•、一条线段最值

1单动点型

所谓的单动点型指:所求线段两端点中只有一个动点的最值问题.通常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考

步骤为三步:

(一)分析“源动点”的不变量。

(二)分析“从动点”与“源动点”问关系。

(三)分析“从动点”的不变量。

1.1动点运动轨迹——直线型

动点轨迹为一条直线,利用“垂线段最短”

例1、如图1,在AABC中,NC4B=30°,BC=l,D为AB上一动点(不与点A重合),AAED

为等边三角形,过D点作DE的垂线,F为垂线上任一点,G为EF的中点,则线段CG长的最

小值是o

方法指导:1.当动点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射线、线段)时,可运用“垂线段最短”性质

求线段最值.2.有时动点轨迹不容易确定,如例1,建议看到“中点”联想“三角形的中

位线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性质.3.试着观察“动点运动到一些特殊位置时,该

动点与其他定点连结的线段是否与已知边有一‘定角’产生”,若成立,则动点轨迹为直线。

如何在动态问题中找寻“不变量”特征是突破这类问题的关键。

①当一个点的坐标以某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若可化为一次函数,则点的

轨迹是直线;

一_39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0,2),点M的坐标为(m-1,——m——)(其

44

中m为实数),当PM的长最小时,m的值为.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l,4),B(3,2),C(m,—4m+20),若OC恰好平分四

边形势典的面积,求点C的坐标.

②当某一动点到某条直线的距离不变时,该动点的轨迹为直线;

d定长

-1

1.如图,矩形ABCD中,AB=6,AD=8,点E在边AD上,且AE:ED=1:3.动点P从点A

出发,沿AB运动到点B停止.过点E作EFXPE交射线BC于点F,设M是线段EF的

中点,则在点P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点M运动路线的长为.

【变式11如图,矩形ABCD中,AB=6,AD=8,点E在BC边上,且BE:EC=1:3.动

点P从点B出发,沿BA运动到点A停止.过点E作EFLPE交边AD或CD于点F,

设M是线段EF的中点,则在点P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点M运动路线的长为.

【变式2】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P在AD上,AB=2,AP=1,E是AB上的一个动

点,连接PE,过点P作PE的垂线,交BC于点F,连接EF,设EF的中点为G,当点E

从点B运动到点A时,点G移动的路径的长是.

【变式3]在矩形ABCD中,AB=4,AD=6,P是AD边的中点,点E在AB边上,EP的

延长线交射线CD于F点,过点P作PQXEF,与射线BC相交于点Q.

(1)如图1,当点Q在点C时,试求AE的长;

(2)如图2,点G为FQ的中点,连结PG.

①当AE=1时,求PG的长;

②当点E从点A运动到点B时,试直接写出线段PG扫过的面积.

2.如图,C、D是线段AB上两点,且AC=BD=,AB=1,点P是线段CD上一个动点,

6

在AB同侧分别作等边4PAE和等边△PBF,M为线段EF的中点.在点P从点C移动到

点D时,点M运动的路径长度为.

【变式1]已知AB=10,点C、D在线段AB上且AC=DB=2;P是线段CD上的动点,

分别以AP、PB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正方形APEF和正方形PBGH,点01和02是这两

个正方形的中心,连接0102,设0102的中点为Q;当点P从点C运动到点D时,则点

Q移动路径的长是.

【变式2】等边三角形ABC中,BC=6,D、E是边BC上两点,且BD=CE=1,点P是线

段DE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分别作AC、AB的平行线交AB、AC于点M、N,连接MN、

AP交于点G,则点P由点D移动到点E的过程中,线段BG扫过的区域面积为.

【变式3]如图,四边形ABHK是边长为6的正方形,点C、D在边AB上,且AC=DB

=1,点P是线段CD上的动点,分别以AP、PB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正方形AMNP和

正方形BRQP,E、F分别为MN、QR的中点,连接EF,设EF的中点为G,则当点P从点

C运动到点D时,点G移动的路径长为.

3.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D/7BC,ABXBC,AD=1,BC=3,P为AB边上的一动

点,连接PD并延长到点E,使得PD:PE=1:3,以PE,PC为边作平行四边形PEFC,连

接PF,贝ijPF的最小值为.

【延伸】在四边形ABCD中,AB〃CD,BC±CD,AB=3,CD=4,在BC上取点P(P与B、

C不重合),连接PA延长至E,使PE:PA=x:1,连接PD并延长到F,使PF:PD=y:

1(x,y>l),以PE、PF为边作平行四边形,另一个顶点为G,求PG长度的最小值(用x,

y表示).

DC

【同型练】如图,已知DOABC的顶点A、C分别在直线x=l和x=4上,0

是坐标原点,则对角线0B长的最小值为.

同生琥图

③当某一动点与定线段一个端点连接后成的角度不变,则该动点轨迹是直线。

定直线

1.如图,Z\ABC和4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ZBAC=ZDAE=90°,AB=AC=2,0为AC

中点,若点D在直线BC上运动,连接0E,则在点D运动过程中,线段0E的最小值是

为.

【变式】1.如图,边长为2a的等边4ABC中,M是高CH所在直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MB,

将线段BM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连接HN.则在点M运动过程中,线段HN长

度的最小值是.

A

奏式图

2.在4ABC中,ZACB=90°,AC=BC=4,M为AB的中点.D是射线BC上一个动点,

连接AD,将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E,连接ED,N为ED的中点,

连接AN,MN.

(1)如图1,当BD=2时,AN=,NM与AB的位置关系是;

(2)当4<BD<8时,

①依题意补全图2;

②判断(1)中NM与AB的位置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并证明你的结论;

(3)连接ME,在点D运动的过程中,求ME的长的最小值?

3.在4ABC中,/BAC=90°,AB=AC=2cm,线段BC上一动点P从C点开始运动,至【JB

点停止,以AP为边在AC的右侧做等边AAPa,则Q点运动的路径长为.

【秒杀训练】

1.如图,点A的坐标为(-1,0),点B在直线y=x上运动,当线段AB最短时,点B的

坐标为【】

2.如图,©0的半径为2,点0到直线1的距离为3,点P是直线1上的一

个动点,PQ切。0于点Q,则PQ的最小值为【】

A.V5B.V5/

Qi

C.3D.2

3.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AB=CD=2,NC=60°,M是BC的

中点。

(1)求证:AMDC是等边三角形;

(2)将AMDC绕点M旋转,当MD(即MD')与AB交于一点E,MC(即MC')同时

与AD交于一点F时,点E,F和点A构成AAEF.试探究4AEF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小值.如

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如果存在,请计算出4AEF周长的最小值。

1.2动点运动轨迹——圆或圆弧型

动点轨迹为定圆,利用三点共线

方法指导:L当动点的轨迹是定圆时,可利用“一定点与圆上的动点距离最大值为定点到

圆心的距离与半径和,最小值为定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差”性质求解.2.试着观察“动

点与其他定点连结的线段长是否为‘定值’或动点与两定点构成的角是否为直角”,这是常

见判断动点轨迹是圆的条件。

1.2.1定点定长

I动点到定点的距离不变,则点的轨迹是圆或圆弧;

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边长为2,点E是AB的中点,点F是BC边

上任意一点,将ABEF沿EF所在直线折叠得到△PEF,连接AP,则CP的最

小值________,AP的最小值是

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将长为2的线段QF的两端放在正方形相邻的两边上

同时滑动.如果点Q从点A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A-B-C-D-A滑动到点A为止,

同时点F从点B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A-B-C-D-A-B滑动到点B为止,那么在

这个过程中,线段QF的中点M所经过的路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变式1]在矩形ABCD中,已知AB=2cm,BC=3cm,现有一根长为2cm的木棒EF紧贴

着矩形的边(即两个端点始终落在矩形的边上),按逆时针方向滑动一周,则木棒EF的中

点P在运动过程中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cm2.

【变式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AD=3,点E、F分别为AD、DC边上的点,且

EF=2,点G为EF的中点,点P为BC上一动点,贝UPA+PG的最小值为.

【变式3】如图,一根木棒AB长为2a,斜靠在与地面0M垂直的墙壁ON上,与地面的

倾斜角/AB0=60°,若木棒沿直线NO下滑,且B端沿直线0M向右滑行,则木棒中点P

也随之运动,已知A端下滑到K'时,AA,=(6-行)a,则木棒中点P随之运动到P'

所经过的路线长.

¥M

2.如图,在4ABC中,AC=2,AB=3.当NB最大时,BC的长为

3.如图,在4ABC中,NACB=90°,AB=5,BC=3,P是AB边上的动点(不与点B重

合),将4BCP沿CP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CP,连接BzA,则B,A长度的最小值

4.如图,在DABCD中,ZBCD=30°,BC=4,CD=33,M是AD边的中点,N是AB边

上的一动点,将AAMN沿MN所在直线翻折得到AA'MN,连接A'C,则A'C长度的最小

值是.

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C=AD,若/BAC=25°,ZCAD=75°,

贝|J/BDC=0,ZDBC=0.

6.如图,在等腰RtAABC中,AC=BC=22,点P在以斜边AB为直径的半圆上,M为PC

的中点.当点P沿半圆从点A运动至点B时,点M运动的路径长是.

7.如图,矩形ABCD中,AB=2AB=4,长度为2的动线段AE绕点A旋转,连接EC,取

EC的中点F,连接DF,则DF的取值范围为o

例2.(15威海)如图,已知AB=AC=AD,ZCBD=2ZBDC,NBAC=44°,则NCAD的度

数为.

变式:如图,四边形ABCD中,DC/7AB,BC=1,AB=AC=AD=2,则BD的长为

例多图

例3.如图,在等腰4ABC中,AC=BC,ZC=70。,点P在4ABC的外

部,且与C点均在AB的同侧,如果PC=BC,那么NAPB=.

例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AD=6,E为AB边的中点,F是线段

BC边上的动点.将AEFB沿EF所在的直线折叠得到AEB'F,连接B'D,则

B'D的最小值为

II.定边对定角模型

1.2.2定弦定角

II当某条边与该边所对的角是定值时,该角的顶点的轨迹是圆弧.

见直角一孩斜边(定长)一卷直径一定外心一现“圆”形;

见定角一孩对边(定长)一期周角一带心角一现“圆”形;

【一般解题步骤】

①让主动点动一下,观察从动点的运动轨迹,发现从动点的运动轨迹是一段弧。

②寻找不变的张角(这个时候一般是找出张角的补角,这个补角一般为45。、60°或者一

个确定的三角函数的对角等)

③找张角所对的定弦,根据三点确定隐形圆。

④确定圆心位置,计算隐形圆半径。

⑤求出隐形圆圆心至所求线段定点的距离。

⑥计算最值:在此基础上,根据点到圆的距离求最值(最大值或最小值)。

1.如图,以G(0,1)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D两

点,点E为。G上一动点,CF±AE于F,当点E从点B出发顺时针运动到点D时,点F

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2.如图,矩形0ABC的边OA、OC分别在x轴、y轴上,点B的坐标为(7,3),点E在

边AB上,且AE=1,若点P为y轴上一动点,连接EP,过点0作直线EP的垂线段,

垂足为点H,在点P从F(0,二251)运动到原点0的过程中,点H的运动路径长为.

3.在正方形ABCD中,AD=2,点E从D出发向终点C运动,点F从C出发向终点B运

动,且始终保持DE=CF,连接AE和DF交于点P,则P点运动的路径长是.

4.等腰RtAABC中,NC=90°,AC=BC=4,D为线段AC上一动点,连

接BD,过点C作CHXBD于H,连接AH,则AH的最小值为.

舞9题国

5.如图,RtAABC中,AB±BC,AB=6,BC=4,P是4ABC内部的一个动点,且满足NPAB

=ZPBC,则线段CP长的最小值为.

6.如图,在边长为23的等边△ABC中,动点D从C向终点B运动,同时点E以相同

的速度从A出发向终点C运动,连接BE、AD相交于点P,则点P的路径长为.

7.如图,的半径为1,弦AB=1,点P为优弧AB上一动点,AC±AP交直线PB于

点C,则4ABC的最大面积是.

篱7速国

8.如图,已抛物线y=ax°+bx+c(aWO)与x轴交于A(1,0)、B(4,0)两点,与y轴

交于C(0,2),连结AC、BC.

(1)求抛物线解析式;

(2)BC的垂直平分线交抛物线于D、E两点,求直线DE的解析式;

(3)若点P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CPB=/CAB,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

P点坐标.

9.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2,动点E从点A出发向点D运动,同时动点F从

点D出发向点C运动,点E、F运动的速度相同,当它们到达各自终点时停止运动,运动

过程中线段AF、BE相交于点P,则线段DP的最小值为o

变式:直线y=x+4分别与x轴、y轴相交与点M、N,边长为2的正方形OABC一个顶

点0在坐标系的原点,直线AN与MC相交与点P,若正方形绕着点0旋转一周,则点P

到点(0,2)长度的最小值是.

10.如图,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两顶点A、B分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y轴

的正半轴上滑动,点C点D在第一象限,点E为正方形ABCD的对称中心,连结OE,则

OE的长的最大值是.

D

8

变式: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kx(kWO)经过点C(a,3a)(a>0).线段BC

的两个端点分别在x轴与直线y=kx上(B、C均与原点0不重合)滑动,且BC=2,分

别作BP±x轴,CP,直线y=kx,交点为P,经探究在整个滑动过程中,P、0两点间的距

离为定值.

11.如图,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丁=。(》一2)2+上交x轴于点A,B两点,交y轴正半轴于

点C,顶点为P,过顶点P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连结CP,CM,ZCPM=45°,

tanZCMP=O.8.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2)若点D为射线PC上动点,BD交4PMD的外接圆于点Q,求PQ的最小值.

【强化训练】

【例1】如图,AABC中,AC=3,BC=4A/2,NACB=45°,D为AABC内一动点,。0为

△ACD的外接圆,直线BD交00于P点,交BC于E点,弧AE=CP,则AD的最小值

为_______

P

•O

【例2】如图,AC=3,BC=5,且NBAC=90°,D为AC上一动点,以AD

为直径作圆,连接BD交圆于E点,连CE,则CE的最小值为

【练】如图,在AABC中,AC=3,BC=40NACB=45°,AM〃BC,点P在射线AM上

运动,连BP交4APC的外接圆于D,则AD的最小值为

[例3]如图,。0的半径为2,弦AB的长为,点P为优弧AB上一动点,AC±AP交直

线PB于点C,则4ABC的面积的最大值是.

【练】如图,的半径为1,弦AB=1,点P为优弧AB上一动点,AC±

AP交直线PB于点C,则4ABC的最大面积是()

[例4]如图,边长为3的等边AABC,D、E分别为边BC、AC上的点,且BD=CE,AD、

BE交于P点,则CP的最小值为

例题4例题6图8

[例5]如图,A(l,0)、B(3,0),以AB为直径作。M,射线OF交。M于E、F两点,C

为弧AB的中点,D为EF的中点.当射线绕0点旋转时,CD的最小值为

【练】如图8,AB是。0的直径,AB=2,NABC=60°,P是上一动点,D是AP的中点,

连接CD,则CD的最小值为

针对练习:

1.如图,在动点C与定长线段AB组成的4ABC中,AB=6,AD±BC于点D,BE±AC于

点E,连接DE.当点C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有匹=立,则点C到AB的距离的最大

AB2

值是一

2.如图,已知以BC为直径的。0,A为弧BC中点,P为弧AC上任意一点,ADXAP交BP

于D,连CD.若BC=8,则CD的最小值为.

1.3动点轨迹为其他曲线,构造三角形

方法指导:1.当动点轨迹不是“定线”或“定圆”时,不妨将此线段

转化为一个三角形中,其中在该三角形中其他两条边位置不定但长度确定,

则所求线段的最大值为其他两线段长之和,最小值为其他两线段长之

差.2.在转化较难进行时需要借助于三角形的中位线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

的中线。

例1、如图,NM0N=90°,矩形ABCD的顶点A、B分别在边0M,ON上,当B在边ON上

运动时,A随之在边0M上运动,矩形ABCD的形状保持不变,其中

AB=2,BC=1,求运动过程中,点D到点0的最大距离.

1、如图,在RtZ\ABC中,ZACB=90°,BC=6,tanZBAC=-,点D在边AC的三等分点处,

2

将线段AD绕点A旋转,连接BD,F为BD中点,求线段CF长度的最大值.

2.如图,在4ABC中,ZC=90°,AC=2,BC=1,点A、C分别在x轴、y轴上,当点A

在x轴运动时,点C随之在y轴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点B到原点0的最大距离为

提示:取AC中点D,由BOWOD+BD=l+0,知B0的最大值为

1+

3.如图,ZM0N=90°,线段AB两端点分别在边OM,ON上,当A在边0M上运动时,B随

之在边ON上运动,AB=2保持不变,以AB为边向外作等边aABC,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

AOBC的面积的最大值是.

4.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含30。的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落在第二象限.其斜边两

端点A、B分别落在x轴、y轴上,且AB=12cm.

(1)若0B=6cm.

①求点C的坐标;

②若点A向右滑动的距离与点B向上滑动的距离相等,求滑动的距离;

(2)点C与点0的距离的最大值=cm.

2双动点型

解决双动点问题的常用方法是转化为单动点问题,接着再用单动点的方法解决线段最值问

题。有这样一类双动点,它是由某一动点所产生的,同样就可用“源动点”和“从动点”的

分析方法来处理,现总结思考前三个步骤:(一)分析“源动点”的不变量.(二)分析“双动

点”与“源动点”间关系.(三)转化为单动点问题。显然确定“双动点”与“源动点”间关

系是实现转化的关键。

2.1利用等量代换实现转化

例1.AABC是以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AC=4,BC=3,P是AB上一动点,且PELAC于E,

PF±BF于F,求EF的最小值.

B

分析:点P带动点E、F,显然点P是双动点E、F的''源动点"。第一步,“源动点”P在

定边AB上运动.第二步,由条件可知四边形PECF为矩形,所以双动点EF与“源动点”

P存在等量关系EF=CP.第三步,C是定点,P是动点且在一边上运动,可转化为“动点轨

迹为一条直线的单动点型”。

提示:双动点线段能否等于图中“源动点”与某一定点连结的线段?

2.2利用和差关系实现转化

例2、如图,在AABC中,AB=10,AC=8,BC=6,经过点C且与边AB相切的动圆与CA,CB

分别相交于点P,Q,则线段PQ长度的最小值是.

分析:本题的双动点P、D可看成由“源动点”E产生.第一步,“源动点”E在定边上运

动,且保持OELAB,第二步,双动点PD是圆上的动弦且所对圆周角为直角,因此PD为圆

0直径.源动点与双动点满足PD=CO+OE.第三步,PD长转化为三边关系,当C、0、

E三点共线时CE最短,可转化为“动点轨迹为一条直线的单动点型”.当CE上AB时PD

长度最小。

提示:双动点线段能否表示成与“源动点”相关线段的和(差)?

2.3利用勾股定理实现转化

例3、如图,在RtZiAOB中,0A=0B=3V2,圆。的半径为1,点P是AB边上的动点,过

点P作圆0的一条切线PQ(点Q为切点),则切线PQ的最小值为.

分析:PQ为圆0切线,PCUOQ,双动点PQ与“源动点”P满足勾股定理PQ?=0y-0Q"

而0Q为定值1,因此要PQ最小只需0P取最小.问题可转化为“动点轨迹为一条直线的单

动点型”

提示:双动点的线段出现“垂直”信息时能否与“源动点”构成“直角三

角形”,从而利用勾股定理实现单一动点的转化。

2.4利用三角形边角关系实现转化

例4、如图,Z\ABC中,ZBAC=60°,ZABC=45°,AB=2,D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以

AD为直径画0分别交于AB、AC于E、F,连接EF,则线段EF长度的最小值为.

分析:本题的难点就在于确定双动点EF与“源动点”D的关系,即EF与AD之间的数量

关系.连半径构造等腰△OEF,达到定角圆周角么EAF转化为圆心角NEOF,直径AD转化

为半径OE、OF,使EF与AD共存于一个三角形中,解三角形得EF=,.因A是定点,

2

D在线段BC上动,问题最终转化为“动点轨迹为一条直线的单动点型”。

二、两条线段最值

1PA+PB型

1.1两定一动(将军饮马)

出现一个动点的解题方法

这类试题的解决方法主要是通过轴对称,将动点所在直线同侧的两个定点中的其中一

个,映射到直线的另一侧。当动点在这个定点的对称点及另一定点的线段上时,由“两点

之间线段最短”可知线段和的最小值,最小值为定点线段的长。

引:如图在直线1上找一点P使AP+BP最短。

Z

I:

R

图(1)图⑵

解:(1)如果两点在直线异侧,如图(1),连接AB交直线1于点P,则点P为所示作的

点;

(2)如果两点在直线同侧,如图(2),可通过轴对称把问题转化为两点在直线异侧的情

况。

证明:如下图所示,从B出发向河岸引垂线,垂足为D,在BD的延长线上,取B关于河

岸的对称点B',连结AB',与河岸线相交于P,则P点就是所求作的点,只要从A出发,

沿直线到P,再由P沿直线走到B,所走的路程就是最短的。

如果在河边的另外任一点C,则CB=CB',但是,

AC+CB=AC+CB'>AB'=AP+PB'=AP+PB。可见,在P点外任何一点C,它与A、B

两点的距离和都比AP+PB都长。

本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小结】

通过“对称”及构建“两点间的线段”基本图形,将动态变化中的线段通过转换,达到变

化过程中的极限状态,得到最小值即“两点间的距离”。路径最短问题,基本上运用轴对称,

将分散的线段集中到两点之间,从而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实现最短路径的求解,所以

最短路径问题需要考虑轴对称。

两个关键点:

(1)找准对称轴。动点所在的直线即为对称轴。

(2)同侧化异侧。同侧的两个点,通过作对称点,转化为对称轴异侧

的两个点,连线即与对称轴相交,交点即是所求。

将军饮马口诀:“和最小,对称找”

例1如图,抛物线丁=工炉+公一2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

2

且A(—1,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的坐标;

(2)点M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当aDCM的周长最小时,求点M的坐标.

例题2定义一种变换:平移抛物线耳得到抛物线鸟,使心经过耳的顶点A.设的工对

称轴分别交耳、工于点D、B,点C是点A关于直线BD的对称点。

如图1,若公:〉=」/一2%+工,经过变换后,AC=2百,点P是直线AC上的动点,

1-333

求点P到点D的距离和到直线AD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

分析:如何找对称点进行变换是本题的难点,注意到点P是直线AC上的动点,所以直线AC

就是对称轴,从而运用对称变换把线段PD转化为线段PB进行求解.

解题策略:在不改变线段长度的前提下,运用对称变换把对称轴同侧的两条线段放在了对称

轴的两侧,把复杂的最值问题转化为基本问题.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垂线段最短”

把“两折线”转“直”,找出最小位置,并求出最小值。变换的奥秘是:动点在哪条直线上,

就以这条直线为对称轴,构建某一定点的对称点.对称变换是转化的手段,也是解决问题的

关键.

【牛刀小试】

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为AB的中点,P是AC上一动点.则

PB+PE的最小值是.

2.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2,AABE是等边三角形,点E在正方

形ABCD内,在对角线AC上有一点P,使PD+PE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

为.

3.如图,MN是半径为1的。0的直径,点A在。0上,NAMN=30°,B为AN弧的中

点,P是直径MN上一动点,则PA+PB的最小值为.

4.如图,AB是。0的直径,AB=8,点M在00上,ZMAB=20°,N是弧MB的中点,P

是直径AB上的一动点.若MN=1,则APHN周长的最小值为.

5.己知A(—2,3),B(3,1),P点在x轴上,若PA+PB长度最小,则最小值为

6.如图,在RtAABC中,ZC=90°,ZB=60°,点D是BC边上的点,CD=1,将AABC

沿直线AD翻折,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E处,若点P是直线AD上的动点,则4PEB

的周长的最小值是o

翦6题

7.如图,有一圆形透明玻璃容器,高15cm,底面周长为24cm,

在容器内壁柜上边缘4cm的A处,停着一只小飞虫,一只蜘蛛

从容器底部外向上爬了3cm的B处时(B处与A处恰好相对),

发现了小飞虫,问蜘蛛怎样爬去吃小飞虫最近?它至少要爬多少

路?(厚度忽略不计).

:-B

8.如图,在RtAABC中,NABC=90°,AB=BC=4,点M在BC上,且BM=1,N是AC

上一动点,则BN+MN的最小值为o

9.如图,在边长为2的等边4ABC中,D为BC的中点,E是AC边上一点,则BE+DE的

最小值为•

10.如图,点A,B的坐标分别为(8,0)和(0,2),点C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且A,B,C

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当4ABC的周长最小时,点C的坐标是

1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8,P是CD上的一点,且PD的长为2,M是其对角线

AC上的一个动点,则DM+MP的最小值是.

12.菱形ABCO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顶点(26,0),NA0C=60°,点P是

对角线OB上一个动点,E(0,-l),问:EP+AP最短是,此时点P的坐标为.

霞12短

13.如图,已知点A(l,1)、B(3,2),且P为x轴上一动点,则4ABP的周长的最小值

14.如图,四边形ABCD中,NBAD=120°,NB=ND=90°,在BC、CD上分别找一点M、

N,使AAMN周长最小时,则/AMN+/ANM的度数为【】

A.130°B.120°C.110°D.100°

15.某乡镇为了解决抗旱问题,要在某河道建一座水泵站,分别向河的同一侧张村A和李村

B送水。经实地勘查后,工程人员设计图纸时,以河道上的大桥0为坐标原点,以河道所

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两村的坐标分别为A(2,3),B(12,7)o

(1)若从节约经费考虑,水泵站建在距离大桥0多远的地方可使所用输水管道最短?

(2)水泵站建在距离大桥0多远的地方,可使它到张村、李村的距离相等?

1.2两定两动

过河拆桥

【解决方法】平移变换

平移变换的特征是: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它可以改变线段的位置却不改变其方向和长

度。平移变换是把复杂的最值问题转化为基本问题的重要手段。

【问题再现】(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五章造桥选址问题)如图3,A和B两地在一条河

的两岸,现要在河上造一座桥MN,造桥在何处才能使从A到B的路径AMNB最短?(假

定河的两岸是平行的直线,桥MN要与河岸垂直)

图3

在解决这道题题目前,我们先看以下模型:图3

【模型抽象】

动手操作一:如果把直线n和点A向上运动,而直线12和点B不动,你会

画吗?(平移要注意什么?)

问题:A、B为两村庄之间隔着河流,河流两岸为直线11、12,若在两岸建桥CD,桥与河

流两岸垂直,桥建在何处,可使AC+CD+DB最短。

策略:平移回去,把问题转化为在直线上找一点D,使A'D+DB最短

动手操作二:如果P不动,Q平移a个单位,你会画吗?(平移要注意什么?)

尸@•PQ

问题:如图,若A、B为定点,而线段PQ长为定值,当P在何处,AP+PQ+QB

最短。

•B

A

【小结】

两动点,其中一个随另一个动(一个主动,一个从动),并且两动点间的距离保持不变。用平

移方法,可把两动点变成一个动点,转化为“两个定点和一个动点”类型来解。(处理方法:

当两点间有一段固定的距离时,利用平移可将这距离“压缩为零”,再连接构建“两点间

的线段”这一图形。)

例1(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五章造桥选址问题)如图3,A和B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

现要在河上造一座桥MN,造桥在何处才能使从A到B的路径AMNB最短?(假定河的两

岸是平行的直线,桥MN要与河岸垂直)

图3图4(1)图4《2》

分析:假设河的两岸为直线.这个问题要求“路径AMNB最短”

实际上就是“AM+BN”最短(因为“桥要与河垂直”,桥长是定值,也就是河

两岸的距离).怎样保证“AM+BN”最短呢?如图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