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分享-文化建筑设计标准与设计图纸(档案馆)附世界(全国)各地著名档案馆设计图_第1页
建筑设计分享-文化建筑设计标准与设计图纸(档案馆)附世界(全国)各地著名档案馆设计图_第2页
建筑设计分享-文化建筑设计标准与设计图纸(档案馆)附世界(全国)各地著名档案馆设计图_第3页
建筑设计分享-文化建筑设计标准与设计图纸(档案馆)附世界(全国)各地著名档案馆设计图_第4页
建筑设计分享-文化建筑设计标准与设计图纸(档案馆)附世界(全国)各地著名档案馆设计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建筑设计分享一文化建筑设计(档案馆)附世界(全国)

各地著名档案馆设计图

图书馆

概述

图书馆是用于收集、整理、保管、研究和利用书刊资料、多媒体

资料等,以借阅方式为主并可提供信息咨询、培训、学术交流等

服务的文化建筑。

图书馆的类别按其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公共图书馆、科学研究

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中小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类型,

详见表1O

图书馆的规模没有一个统一的划分标准。公共图书馆的规模根据

其所服务的人口数、藏书量等指标划分为大型馆、中型馆和小型

馆,详见表2。

图书馆的功能一般由藏书空间、阅览空间、目录检索及出纳空间、

公共活动及辅助服务空间、行政办公、业务用房及技术设备用房

等部分组成。一般大型、中型图书馆的功能组成关系见口、目。

现代图书馆的特点:

I.设计理念由过去的“以藏为主”转变为“以用为主”,最大

限度地服务于读者;

2.“藏阅合一”的阅览空间模式被广泛采用;

3.图书馆的内部空间更加注重灵活性和多功能适应性;

4.图书馆的使用功能向多种服务功能延伸;

5.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载体趋于多元化。

F馆员使用空间

技术服务空间

(采购、编目、期刊)

读者服务空向=

(参考.特藏、

馆藏流通)

-行政管理空间

(馆长、秘书、总

务、会计、会议室)

信息技术空间

(计算机主机、档案

电力室、备用电力

室、信息管理办公)—读者流线

一工作人员流线

▲工作人口

D读者信息技术空间△读者入口

一般检索卜

_一般试听

1多媒体空间「

T专用试听空间卜

T信息工具培训空间/

E读者附属空间

专用培训空间

(会议、教室等)

多功能展览

演示空间

△△

[II一般大型图书馆的功能组成关系

分类

图书馆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1

类别特征

1.国家图书馆

2.省(市)自治区图书馆

3.县(市)图书馆由政府主办并向大众开放的综合图

公共图书馆

4.区图书馆书馆

5.基层图书馆

6.少年儿童图书馆

为科学研究需要而设立在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图书馆

院、所的专业图书馆

L学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而设立在大专院

高等学校图书馆2.学院图书馆校、专科学校、成人高等学校等的

3.科、系图书馆图书馆

为教学服务而设立在中小学校的图

中小学校图书馆

书馆

专门收藏和提供某一学科或某一类

专业图书馆

文献资料的图书馆

规模

公共图书馆控制指标表2

服务人口藏书量

规模建筑面积(m2)阅览座席(座)

(万人)(万册、件)

400~100038000-60000320-6002400-3000

大型

150~40020000~38000135~3201200~2400

100-15013500-2000040-135900~1200

中型50~1007500~1350045-90450~900

20-504500~750024-45240-450

10-202300-450012-24130~240

小型

3-10800~23004.5-1260~130

注:本表源自《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

D馆员使用空间

行政业务

办公用房

—读者流线

资源

—工作人员流线E

▲工作人口

书库

△读者人口

A筱菽Fl1大"在薯面底式商

询开架

务阅览

C读者附属空间

特殊

陈列门厅阅览

演讲管理

少年儿童

阅览

△△△

\2\一般中型图书馆的功能组成关系

一般要求

各类图书馆应按其性质、任务、服务对象等设置相应的阅览区。

1.阅览区域应光线充足,照度均匀,东西向开窗时,应采取有效

的遮阳措施。珍善本、舆图、缩微、音像资料和多媒体阅览室等

外窗均应设有遮光设施。

2.阅览区的建筑跨度及层高,应满足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

并应考虑开架管理的使用和管理要求,见表1。

3.使用频繁、开放时间长的阅览室宜临近门厅布置。

4.阅览区在入口附近设相应的管理设施,并宜设复印机、计算机

终端等设备位置,工作间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0近,并宜和管理(出

纳)台相连接。

5.阅览区老年人及残疾读者的专用阅览座席应邻近管理(出纳)

台布置。

6.阅览空间不宜过大,通常在500座以下较为合适。

阅览区建筑跨度及层高表1

跨度<9mN9m

无空调N3.6m

层高N4.5m

有空调N4.2m

舆图阅览室

1.备有阅览用舆图台和描图台。

2.留出整片墙面和悬挂大幅舆图的固定设施。

3.有机密要求的舆图资料,应设机密图纸间览室。

多媒体阅览室

1.多媒体阅览室宜靠近计算机中心,并与多媒体资源库相连通。

2.在出入口处设置管理服务台,读者凭卡阅览、计费。

3.多媒体阅览室主要供读者在微机上阅读电子或光盘文献,查阅

网上信息资料,室内除放置微机、打印机等设施外,还应布置光

盘、硬盘等多媒体工具存放柜等设施。

4.多媒体阅览室的位置条件及面积指标应优于一般阅览室,每

个阅览室面积不应大于150nl2,同时应设相应的管理用房。

5.电子间览室和计算机检索大厅应采用架空地面,对各种线路走

向通过室内色彩变化和标识设计予以指示。

6.电子阅览室安装终端电脑,布置形式可参考视听阅览室。

[H计算机台布置尺寸

视听阅览室

1.视听阅览室包括录音片、光盘、录音带、幻灯片、影片、电视

及录像磁带、磁盘等。

2.视听资料分类见表2。

3.视觉和听觉两类用房宜自成单元,集体和个人的音响资料视听

室宜自成区域,所在位置要求自身安静,与其他阅览室之间互不

干扰。

4.大型视听室可与报告厅合并,按报告厅视听要求独立设置,自

设出入口便于单独开放,入口设管理服务台和办公室。

5.一般视听资料阅览空间包括播音室和放映室两大部分,并按实

际需要配备器材室、资料室和维修间。

6.集体使用视听室包括视听资料间览室、演播室、声像控制室、

器材存放室、维修室。需设有防止声像互相于扰的隔绝措施。集

体使用视听室尺寸及声学要求见表3o

7.个人视听室要注意音响效果,必须备耳机及隔间设备。

8.音像视听室应由视听室、控制室和工作间组成,视听室座位数

应按使用要求确定。

9.视听桌分单座型、双座型,均应设隔板,桌上除电源开关外,

还应设局部照明。

10.室内视听资料包括幻灯片、影片、录像磁带等视觉资料,录音

带、唱片等听觉资料,还包括计算机磁盘,通过各种设备,为读

者查询资料提供方便。

11.大型图书馆视听室备有:放映机、摄像机、幻灯机、电视机、

放大投影机、收音机、录音机、高速录音复制设备、录放像机、

摄像机等设备。

12.存放资料的库房应设空调设施,以保证资料的安全存放。

13.窗户设有遮光窗帘,最好使用电动开关。

视听资料分类表2

视觉资料听觉资料视听觉资料

无声影片、幻灯片、电视、有声电影、

录音盘、录音磁带、唱片

录像带录音录像、磁盘

集体使用视听室表3

单元尺寸银幕尺寸

人数允许噪

长宽号]高宽

(人)声级(dB)

(m)(m)(m)(m)(m)

3.5

60〜13010-138~101.82.4W400.8

~4.5

维修

演摘

控制室

试听资料阅览室库房

团视听阅览室平面布置

缩微阅览室

1.缩微资料阅览室是提供阅读缩微胶卷(片)、缩微照相卡片、

印刷卡片、光盘等各种缩微读物,借助一定的设备供读者阅读的

阅览室。

2.缩微阅读机集中管理时,应设专门的缩微阅览室,缩微阅览室

宜和缩微胶卷(片)的特藏书库相连通,与闭架书库联系方便。

3.缩微阅览机分散布置时,应设置专用阅览桌椅。

4.设置位置以北向为宜,避免西晒和直射阳光,窗上应设遮光装

置,并注意通风。

5.当设在地下室及建筑的最高层时,要有一定的防水、保温、隔

热等措施,并远离锅炉房及烟囱。

6.缩微阅览室室内温度不高于20°'相对湿度以40%-60%为宜。

7.缩微资料的储藏、出纳、阅览和办公四部分宜放在一起,自成

一个独立单元

8.室内设工作人员管理台的位置,应有利于出纳缩微资料,掌握

读者阅览情况,指导读者正确使用缩微阅读机。

9.室内应设间接照明且亮度要低。

10.内墙面应为暗色无反光材料,以保证阅读机屏幕上的所需亮

度,以及读者视线不受于扰。

11.硝酸基胶片储藏室应核甲类生产要求采取防火、防爆措施,

存放柜不应靠近蒸汽管、散热器及其他热源,且每间储藏室的面

积不宜大于20〜30m勺

12.缩微阅读器按每台4.5m2考虑。

1目录柜

2工具书书架

3电脑检索台

4管理、出纳台

5阅览桌

6办公区

7储藏区

□微缩阅览室布置示例

珍善本阅览室

1.善本阅览室与善本书库应毗邻布置,两者之间宜设分区门或缓

冲门。

2.大型图书馆宜设善本库、善本阅览室、善本陈列室。

3.相关房间宜设计在一起,提供恒温、恒湿的藏书条件。

报刊阅览室

1.供读者阅览报刊的房间,包括普及报刊阅览室、科技期刊阅览

室、过期期刊阅览室、外文报刊阅览室。

2.宜靠近门厅设置。

3.与报刊库紧密相连,与主书库相通,宜设出纳台。

少年儿童阅览室

1.少年儿童阅览室应与成人间览区分隔。

2.位置最好在底层,并应有单独出入口。

3.应设儿童活动场地。

4.规模较大的图书馆,可校不同年龄段,分设几个阅览空间;小

型图书馆可以分组布置家具,适当分隔。

5.要设单独的管理人员工作室和专供儿童使用的厕所或盟洗室。

6.室内色调要明快,桌椅书架等设备应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

和生理特征要求,应注意安全,坚固耐用。

视障阅览室

1.主要为视力障碍(弱视、全盲)的读者提供“阅览”服务。

2.设有录音机、放大复印机、广视弱视机等硬件设备,以及大字

本读物、点字图书以及卡带和唱片等有声图书数据。

3.盲人读书室应设于图书馆底层交通便捷的位置,并和盲文书库

相连通,盲文书桌应便于使用听音设备。

研究室

1.规模较大的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及科学研究型图书馆宜设

有研究室。

2.平面布置上与其他阅览空间分开,置于安静区域。

3.室内可设衣柜、沙发,备强电电源、弱电端口、门锁开关控制。

4.研究室分类见表1。

研究室分类表1

使用面积

人数(人)房间面积(m2)设备

(n?/座)

演示设备、可书

集体使用10N4N10

写白板或黑板

个人使用单独242~10强弱电端口

在闭架书库内靠窗.

书库阅览室单独1.2~2.5研究阅览桌与书架之强弱电端口

间宜留有走道

1200x600

②个人使用研究室布置

闭架管理阅览室

1.将阅览的藏书集中于闭架的辅助书库。

2.辅助书库一般与阅览室毗连。

3.转助书库尽可能与基本书库相连通,或设在基本书库底下一

层,通过垂直传送设备取送书刊。

半开架管理阅览室

1.把阅览空间的藏书集中在阅览空间入口或入口附近,设半开架

辅助书库,以柜台同阅览空间相隔开。

2.库内书架间距需加宽100-200mm(与闭架辅助书库相比较)。

3.书库布置在单独房间,室内较为安静。

4.书库布置在入口一侧,毗邻出纳台。

cn

cnUencnJ-c

cnetcpcncP

-Db

匚cC

cmJcnn

cJ匚!rccC

2

c.chcncn£

nRe

cncrcpct

cncbcncI

rbJ

cyc.cncn

ncnccn0

ncnccn

cc32

ncn

ncncc口

-hc.匚nuBc

cFnn

ccr匚c

Ttu

cHc-L匚ndc

cPcnln匚c

1阅览2藏书3管理台

田书库布置在单独房间的半开架管理阅览室

1阅览2藏书3管理台

②书库布置在入口一侧的半开架管理阅览室

开架管理阅览室

1.开架管理阅览室是阅、藏、管、借一体化管理的阅览室,要布

置开架阅览、服务台等。

2.室内无监测装置时,工作台的设置应使管理人员的视线能够照

顾到室内的各个角落。

3.布置书架要考虑读者在其间自由通行。

4.布局分为周边布置(书架沿墙周围布置)、成组布置(书架与

窗间垂直布置)、分区布置(藏书集中布置在阅览室一端、一侧

或中问)、夹层布置(夹层上下均可布置书架和阅览桌)四种开

架阅览方式,见表lo

开架管理阅览室布局表1

周边布置成组布置分区布置夹层布置

书刊集中,便于

从事研究工作查找。藏书与阅

的参考阅览空览相对分开,读

书刊集中,存

管理台靠近人间或专业阅览者干扰较小,两

放量大,空间

口,工作人员视空间。分门别面开窗的阅览空

优点利用经济,使

线不受遮挡,节类地陈列在各间,可把藏书布

用方便,室内

约藏书空间个凹室里,就置在中央部位或

空间丰富

近阅读,保持主通道旁,使两

空间的安静侧阅览桌都比较

安静

阅览室往来穿行

互相干扰,不便适用人数不多

找书,书架靠的情况,小凹

工作人员视线不能读者和管理人

缺点在窗间墙上,背室阻挡工作人

全面照顾阅览区员上下不方便

光,可布置书架员的视线,管

的面积不多且分理不便

1阅览桌2书架3管理台

⑶周边布置的开架阅览室

1阅览桌2书架3管理台

B)成组布置的开架阅览室

匚DTnfTCn□ncncn

匚rqJCnnpp

crAI」m

yCDo匚o

s-uranJAD-

lTJCpnp匚

-u二Ul

d_HM一

,DD

1阅览桌2书架3管理台

⑸分区布置的开架阅览室

1阅览桌2书架3管理台

固夹层布置的开架阅览室

公共图书馆基本功能

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包括教育、信息、文化、休闲4个方面。

就教育功能而言,公共图书馆扮演着学习中心、教育支抖中心和

研究中心的角色;就信息功能而言,公共图书馆是社区信息中心

全球信息资源中心和公民信息素养培训中心;就文化功能而言,

公共图书馆扮演着地方文献资源保存中心和文化交流与活动中心

的角色;就休闲功能而言,公共图书馆应是社区活动中心和社区

居民的休闲中心。

.学习中心•地方文献资

•教育支持中心源保存中心

♦研究中心•文化交流与

教育活动中心

功能

信息休闲

功能功能

•社区信息中心•社区活动中心

•全球信息资源中心•社区居民的

・公民信息素养休闲中心

培训中心

H]基本功能

图书馆藏阅空间变化示意

1.传统式(闭架,以化纸示质阅意览为主)

□□□□

□□□□

口口

□□

□□口口

□□□□

a平面示意图

b剖面示意图

②传统式藏阅空间

2.复合式(开架,阅读类型增加)

[3]复合式藏阅空间

rxi普通闻数字书架

舞]阅览区凰阅览区』J出M纳LUj书库

空间布局演进

1.早期开架式布局

公元前后,由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皇室出资修建的皇家贵

族图书馆,逐渐向识字的市民开放,以藏为主,藏阅一体,功能

单一。以阅览厅为中心。从文艺复兴开始,图书馆建筑有所发展,

但规模仍较小,平面以中间走道、两边排列书架为特征,墙面开

窗置于书架之间,成为古老的“开架阅览方式”。

回古罗马依佛塞斯图书馆

区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图书馆

2.传统闭架式布局

19世纪后,图书馆逐渐从以藏为主、藏阅合一,向藏阅并重、藏

阅分离转变,形成了闭架管理布局形式。图书馆建筑通常按功能

划分为藏书、阅览、书籍加工三部分空间,以中央大厅为中心.

固英国不列颠博物院图书馆

⑦瑞典斯德哥尔摩图书馆

3.开放式布局

在平面布局上首先突破房间的固定分隔,并以大柱网、大空间适

应使用上调整互换的灵活性;开始采用了“藏阅合一”的管理方

式,大量实行开架借阅,促使传统式截然分隔的“三大空间“解

体,基本书库大大压缩或完全取消。经过逐步完善,形成了“模

块式的布局模式。

因美国西雅图中央图书馆

4.数字化发展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随着网络的普及,现代科技实现了图书馆外

延的扩大,提高了图书馆的使用效率,使图书馆成为一个资源共

享、信息交换的中心。

空间布局(规模.平面)

中国国家图书馆(二期),3家级除合艰公共图书AL大空间阅览与分区开放阅览室tfi合.“回”字形平面、2008年建成.80500ml

ID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综合型,-回"字形平面)

综合大学研究重图书馆,分区开放阅览空间与研究宜结合.“田”字形平而。分期增扩建,1975年计期,199B年增建完成,5280006。

②北京大学图书馆(大学研究型,"田"字形平面)

省级缥合型公共图书馆。大共享服务空间与分区开放回更室结合.“门”字形平面。2008年建成.78700m%

团南京图书馆(地方综合型,"门"字形平面)

困中科院图书情报中心(专业研究型,字形平面)

大学图书馆中继专业分AU大共享服务室间与分区开放阑城.研究室结合.“L”字形平面.2009年建成,20000m\

国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大学分馆型,"1/字形平面)

曰业务部门里书埠■■交通匚二|公共眼务豳公共活动E2普通阅览口数字阅览

选址要求

1.馆址的选择应符合当地的总体规划及文化建筑的网点布局。

2.馆址应选择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工程地质及水文

地质条件较有利的地段。

3.基地与易燃易爆、噪声和散发有害气体,强电磁波干扰等污染源

的激励,应符合有关安全,消防,卫生,环境保护等标准的规定.

4.图书馆宜独立建造.当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必须满足图书馆的使

用功能和环境要求,保持独立性,最好单独设置出入口,并与演艺

类建筑保持一定的隔离间距.

总平面布置

I.总平面布置应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各区联系方便、

互不干扰,因地制宜,并留有发展用地。

2.交通组织应实现人、书、车分流,道路布置应便于读者、工作

人员进出及安全疏散,便于图书运送和装卸。

3.设有少年儿童阅览区的图书馆,该区应有单独的对外出入口和

室外活动场地。

4.除当地规划部门有专门的规定外,新建公共图书馆的建筑密度

不宜大于40%o

5.除当地有统筹建设的停车场或停车库外,基地内应设置供读者

和工作人员使用的机动车停车场地和非机动车停放设施。

6.图书馆场地的绿地率宜为30%,或根据当地规划部门要求确

定。

7.场地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无障碍设计

规范》GB50763的规定。

垂直合建

1图书馆建筑

2非图书馆建筑

团小型图书馆与其他建筑合建方式

扩建方式与合建方式

a水平合建

b垂直合建

1图书馆建筑

2非图书馆建筑

H]小型图书馆与其他建筑合建方式

1主馆(1929)

2扩建书库(1954)

3扩建生活办公区(1960)

4扩建阅览室(1972)

\2\分期扩建

1主馆(1919)

2扩建书库(1931)

3扩建阅览室(1956)

4扩建新馆(1985)

团不同时期扩建一

1原有图书馆

2音乐厅展览馆

3扩建新馆

S不同时期扩建二

1图书馆

2档案馆

3博物馆

⑸图书馆与文化建筑组合布置

1一期工程

2二期工程:扩建书库

一次设计,分期实施

1原有图书馆

2教学楼

3林荫道(地下部分为扩建图书馆)

□地下扩建

⑻单元式扩建生长体系

1图书馆2音乐厅

3档案馆4博物馆

囱图书馆与文化综合体结合布置

门厅

I.门厅是图书馆的交通枢纽,具有办证、验证、咨询、收发、寄

存、门禁监控以及宣传教育等多种功能。

2.位于总平面中明显而突出的地位,通常应面向主要道路。

3.与借阅和阅览部分有直接联系,一般宜将浏览性读者用房和公

共活动用房(如演讲厅、陈列室等)靠近门厅布置。

4.当门厅具有较大面积或中庭式空间时,其间可布置展览或咨询

台。

——直接关系---间接关系

0]门厅与各部门的关系图

讲演厅(学术报告厅)

1.超过300座时宜布置在辅楼或裙房内自成一区,并与图书阅览

室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互相于扰。.

2.独立设置的报告厅,应有单独的对外出入口及便捷安全的疏

散通道,宜设专用厕所、休息室。

3.报告厅的厅堂使用面积,每座不应小于0.8-1m2.

4.放映室使用面积包括其机修间及专用厕所在内应不小于55

m2,其进深根据采用的机型确定。

陈列厅(室)或展厅

I.功能与空间可以灵活组织,可以封闭成厅。

2.可结合出纳厅、目录厅、休息廊、阅览室、室外壁报栏陈列或

布置。

3.位置应设在读者经常逗留之地,不于扰附近阅览室,其展示墙

面宜有一定的延续性,采光均匀,防止阳光直射和眩光。

4.展具与墙壁之间的走道净宽不宜小于1.5m。

5.展厅中平行于墙面、竖向陈列的书刊,下沿不宜低于0.5m,上

沿不宜高于2.5m。

卫生间

1.卫生间应分公共用和专用两种,并按规定考虑设残障人士专用

卫生间。

2.设置位置应易找,要有良好的通风、排气处理。

3.卫生用具按使用人数设置,男女各半计算。

卫生用具数量表表1

设施男女

不超过40座的设1个;41~70座设3

坐位、250座以下设1个,每增加1~500座增

个;71T00座设4个;每增卜40座增

蹲位设1个

设1个

100座以下设好,每增加1~80座增

站位—

设1个

公共服务区

1.公共服务区常与门厅、过厅、中厅结合,包括读者休息厅、咖

啡厅、读者接待处、咨询问讯处、电话室、寄存处及其办理各种

手续的服务台。

2.寄存处

应靠近读者出入口或分设于各楼层、各大阅览室外,人流活动通

过的僻静处。其使用面积每一阅览室座位不应小于0.02m2,多雨

地区可校0.03m勺存物柜数量可核阅览座位的10%-15%确定,存

物柜可叠合组装,单格尺寸不宜小于240(宽)x320(高)x440

(深),每个存物柜所占使用面积按0.15-0.2旷计算。

3.读者休息室

其使用面积可按每阅览座位不小于0.1旷设置,最小房间不宜小

于15而避开主要人流路线,形成比较舒适的开敞或半开敞空间,

供读者驻留休息。

②公共服务区平面示意图

书店、茶座

为方便读者使用,大中型图书馆宜设置书店、茶座和咖啡室等。

位置可邻近门厅、过厅等交通枢纽或独立设置,环境舒适。

其他

在读者活动范围内,如走廊等处,尽可能考虑设置新书展示栏、

鼓励学习知识的名言、文化艺术作品等,以创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信息查询空间概述

I.信息查询空间是供读者查阅目录的地方。

2.检索方式包括在线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书本目录和卡片目录等。

3.应靠近读者出入口。当与出纳(借阅)共处同一空间时,应有

明确的区分。

4.目录检索设施可分散设置,便于就近查阅。

目录柜

I.目录柜不宜嵌入墙内或沿墙排列。

2.行列式目录柜排列有单面柜和双面柜。

3.每行长度不宜大于20个卡片屉的排列长度(即3.2m)。每只目

录柜应有3.2疔的面积。

目录柜排列最小宽度表表1

净距(m)通道净宽(m)

目录柜与端头

布置形式使用形式目录台之目录柜

查看台之道中间通道

间距之间距

间距

目录台上放置立式1.20—0.600.601.40

目录盒坐式1.50——0.601.40

目录柜之间设立式—1.20一0.601.40

查目台坐式—1.50—0.601.40

目录柜使用

立式——1.800.601.40

抽拉板

每一目录柜每万张卡片

布置

占面积占面积

方式

(柜)(m?/万张)

a3.750.73

b2.430.51

LLjiiiiiHiiiinnm_士耳

ab.

H]目录柜、查目台排列间隔尺寸示意图

卡片屉尺寸表表2

卡片尺寸(mm)卡片屉尺寸(mm)

普通书籍文献索引普通书籍文献索引

H(高度)75105100150

少(宽度)125150130170

目录柜的选型及有关尺寸表3

所在位置目录厅开架

使用对象成人少儿阅览室

竖向组合套数

组2-5x5型2~5x5型2~4x4型

合目录柜屉型

体目录柜组合

1.01.00.8

积高度(m)

高台桌(座)高(m)0.50.30.7

度组合目录柜

1.51.31.5

总高度(m)

计算机终端检索

电子计算机检索对于空间的要求较为灵活,既可集中布置,也可

分散布置。具体布置可根据图书馆管理需要确定。

电子计算机目录检索台设计参数:

1.每台微机所占使用面积校2m2计算;

2.坐式电子计算机检索台高度宜为①72-0.80m;

3.立式电子计算机检索台高度宜为1.10-1.20mo

信息服务中心

1.信息服务中心主要工作为收集、加工、整理、保持各种载体的

情报信息,开展信息服务工作。

2.应靠近门厅设置,可在读者入馆位置,易看到,易通达。

3.可以设计成一个分隔开的房间或厅,也可设计成一个开放式服

务台。

4.应配备打印、复印设备及电信设备。

5.留有读者的休息区,可设置供读者使用的电脑终端。

信息服务中心管理台尺寸表4

外形尺寸(mm)

服务对象

长宽高

成人1000700800

少儿1000600780

出纳台

1.出纳台要毗邻基本书库布置,台前要有较宽的外活动空间。

2.出纳台与书库之间的联系通道尽量同标高,如有高差,设不大

于1:8的坡道。

3.书库通往出纳台的门应向出纳台方向开启,门净宽不应小于

1.4m,不得设置门槛,门外1.4m范围内平坦无障碍物。

4.出纳台上方有电子显示屏告知借书信息、,附近设座椅可供读者

等候取书。

n

屋2

0DDDDDD2u

ErTiTn

a集中式b同层分散式c分层分散式

1出纳台2书库3等候区

团出纳台的设置方式

出纳台大小表6

深度宽度高度(H)使用面积指标

(T)(8)内侧外侧(S)

“0.6mNl.3~l.5m适合需求L1~L2mN6m2/工作位

出纳台前后空间表7

无水平传送设备有水平传送设备

工作区内24m满足设备要求

外活动区N3m1.2倍工作位且Ml8m2

概述

1.借阅处是图书借出、归还并为读者服务的中枢,是书籍、读者

和工作人员流动线的交汇中心。

2.总面积约占全馆总建筑面积的3%〜5%。

3.图书借还手续分集中式、分散式,具体包括:心在总出纳台集

中借还;@分借总还;@分台出纳;@还书箱。

4.借书管理方式分为开架、半开架、闭架三种。

5.由目录、信息服务中心、出纳、咨询台和书刊陈列四部分组成。

6.根据馆藏量情况,留有自动分拣系统空间。

集中设置

位置明显,靠近门厅,读者到达路线短捷,一般应布置在

图书馆中心部位。与书库应有直接联系,包括垂直联系与水平联

系。与阅览室关系密切。通达阅览室、编目部门、典藏部门的工

室应与借书部门有方便的直接联系。

借书部门平面位置安排表1

位置优点缺点适用

设在门厅中,适当扩大兼作目录

门厅入口处不利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