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遵义航天某中学2022-2023学年物理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贵州省遵义市遵义航天某中学2022-2023学年物理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贵州省遵义市遵义航天某中学2022-2023学年物理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贵州省遵义市遵义航天某中学2022-2023学年物理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贵州省遵义市遵义航天某中学2022-2023学年物理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o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T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

1、如图所示,压路机在水平路面上缓慢行驶,路面对压路机的支持力为《,压路机对路面的压力为入,关于6,F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耳大于5B.G小于玛

C.片与工是一对平衡力D.£与F2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某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作用,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坐标纸中每格边长表示1N的大小的力),

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正确的是。

A.甲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4N

B.乙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2N

C.丙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6N

D.丁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6N

3、如图所示,P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圆柱体,左侧是光滑圆弧面,一根轻绳跨过固定在圆柱体P上的小滑轮,一

4

端系有质量为0.4kg、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小球与圆心连线跟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

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取g=10m/s2,则球对弧面的压力和轻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A.2N26NB.2GN2N

C.GN2ND.2^NIN

4、如图所示,一小孩用水平力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未推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附1=1庐

A.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小孩对木箱的推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箱所受的重力

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如图所示,带有一白点的黑色圆盘,绕过其中心且垂直于盘面的轴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转速为20r/s。在暗室

中用每秒闪光21次的频闪光源照射圆盘,观察到白点每秒沿

A.逆时针旋转21圈B.顺时针旋转21圈

C.逆时针旋转1圈D.顺时针旋转1圈

6、如图所示,质点A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回到出发点.在此过程中,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2nR,2nR

B.0,2nR

C.2TZR,0

D.0,0

7、如图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a、b、c,离桌面高度分别为力1:h2:*3=3:2:1,若先后顺次释放。、

从c,三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

a中

A.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是73:72:1

B.三者运动时间之比为3:2:1

C.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D”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大于c与h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8、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物体放在车厢底板上,用竖直细线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不计滑轮摩擦,车

厢以水平加速度a向右匀加速运动,物体m2仍压在车厢底板上,贝!1()

A.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0的正切值tan0=a/g

B.物体mi所受细线拉力T=町J,+g2

C.物体mi所受细线拉力T=migcos0

D.物体m2所受底板摩擦力f=m2a

9、物体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5s内通过的位移是4.5m,贝!|()

A.第5s内平均速度是0.9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1m/s2

C.前3s内的位移是1.5m

D.3s末的速度是3m/s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三角形木块A静止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B从A的斜面上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

下滑,三角形木块A仍然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

B.水平面对A的静摩擦力可能为零

C.水平面对A的静摩擦力方向可能水平向左

D.若B沿A的斜面下滑时突然受到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的作用,水平面对A的摩擦力变大

11、一位同学乘坐直升电梯从一楼上到六楼的过程中,其v-f图像如图所示。已知该同学的质量,”=60kg,g=9.8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9s时间内该同学处于平衡状态B.前2s内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

C.前2s内该同学对电梯底部的压力大小为540ND.10s内电梯的位移大小为17m

12、我市开始大力推行文明交通“车让人”行动,如图所示,以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有一位老人

正在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车头距离停车线8m,该车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U2s时,汽车离停车线距离为2m

B.如果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2s时,汽车离停车线距离为1.6m

C.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下

D.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2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下

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13、(6分)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

某一确定的O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次实验中Q点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与木板保持平行

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

拉到O点

14、(10分)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用钩码所

受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后端拖动的纸带测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纸带

(1)实验时先不挂钩码,反复调整垫块的位置,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2)图乙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4、8、C、

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迹没有标出。由图乙可知:

①4、〃两点间的距离是cm;

②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则此次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a=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cm

02345678910

IIIIIIIIIIII川IIIIIIII血血川liMiiiiliiiiliiiihiiiliiiihi而IIIIIIIII皿lii而IIIIIIII

IIIII

IIIII

・••••

ABCDE

(3)实验时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分别测量小车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作出图丙所示的a

一尸关系图线,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曲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

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

15、(12分)表演“顶竿”杂技时,站在地上的演员(称为“底人”)扛一竹竿,演员和竹竿的总质量为80kg,一质

量为10kg的小猴(可当质点处理)在竿底端从静止开始以2m/s2加速上爬,同时演员以lm/s的速度水平向右匀速移

动,以猴的出发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g取10m/s2。

(l)2s时猴子的位置(用坐标表示);

(2)2s时猴子的瞬时速度为多大?

(3)在此过程中,演员对地面的压力。(根号可保留)

16、(12分)一质点从A点由静止开始向8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该质点在最初2s通过的位移为2m,最后3s通

过的位移为10.5m,求:

(1)该质点的加速度a的大小;

(2)A和5之间的距离So

17、(12分)一辆摩托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30m/s.现让该摩托车从静止出发,要在4分钟内追上它前方相距1千米、

正以25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则该摩托车行驶时,至少应具有多大的加速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

1、D

【解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但是两个力的作用点在不同的物体上;

平衡力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详解】压路机在水平路面上缓慢行驶,路面对压路机的支持力和压路机对路面的压力是压路机与路面间的相互作用

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故选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平衡力作

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C

【解析】考查力的合成。

【详解】A.甲图:

F=&F「Fj+F;=5N

A错误;

B.乙图:

如图,为与尸3的合力为尸”=3N,方向与尸2同向,所以合力为:

F=FI3+F2=5N

B错误;

C.丙图:由力的三角形定则可知,尸2与尸3的合力刚好为品,所以合力大小为:

尸=24=6N

C正确;

D.丁图:由力的三角形定则可知,首尾相连的力合力为0,D错误。

故选C。

3、B

【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知,支持力与绳子的拉力垂直,且由几何关系可得

FN=mgcos30°=28N

T=mgsin3()=2N

故选B。

4、B

【解析】A、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D错误;

B、木箱受重力、支持力、推力和静摩擦力,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推力和静摩擦力也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

确;

C、压力与重力等大、同向,但性质不同,不是同一个力,故C错误

点睛:本题关键要能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注意最明显的区别在是否作用于同一物体上

5、C

【解析】带有一白点的黑色圆盘,可绕过其中心,垂直于盘面的轴匀速转动,每秒沿顺时针方向旋转30圈,即

4=20Hz

在暗室中用每秒闪光21次的频闪光源照射圆盘,即

/=21Hz

九<于’<2于。

所以观察到白点逆时针旋转,则

r-7o=r=iHz

所以观察到白点每秒逆时针旋转1圈。

故选C。

6、C

【解析】质点A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回到出发点.在此过程中,路程等于圆周的周长,s=2nR.初位置和末

位置重合,所以位移为0.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区分位移和路程,理解路程和位移的定义.路程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的大小等于

物体首末位置的距离

7、AC

【解析】三个小球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则由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得出通式,则可求得各项比值;

【详解】A、设%=〃,则由/=2g〃,得:V^yj2gh,得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M:匕:匕=6:0:1,故A正

确;

B、由/=户得三者运动时间之比:4"2:/3=6:&:1,故B错误;

C、b与a开始下落时间差为:纣=(&扬律

c与b开始下落时间差为:乂=(邑1)柠,故故C正确,D错误

【点睛】自由落体运动由于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公式应用中有一定的便利,故一般会在过程上有些复

杂,解题时要注意过程的分析

8、ABD

【解析】以物体1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

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细线的拉力为:7=吗={(叫g¥+(/。丫=网后+/./nigtanO=mia,得:tan®=a/g.故

COS0

AB正确,C错误

以物体2为研究对象,物体2所受的合力,就是底板对物体2的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底板对物体2的摩擦力

f=m?a,故D正确

9、BD

——x45

【解析】由平均速度的公式第5s内平均速度是:v,=-=—m/s^4.5m/s,故A错误;根据推论可知4.5s时刻

t1

:2

的速度等于第5s内的平均速度,V4.5=V5=4.5m/s,由速度公式u=R得加速度为:a=lm/s,故B正确;前3s内,

由位移公式得:为-——x1x32/«=4.5/«,故C错误;由速度公式v=af得3s末的速度是:V3=lx3m/s=3m/s,

22

故D正确.所以BD正确,AC错误

10、BC

【解析】先对物体B受力分析,根据正交分解法求出各个力的关系,再对A受力分析,求出要求的各个力

【详解】对物体B受力分析,受重力G、支持力N、滑动摩擦力f,如图

再对A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Mg、地面的支持力FN、B对A的压力N\B对A的摩擦力%地面对A可能有静摩

擦力fa,先假设有且向右,如图

当物体B匀速下滑时,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mgsin0-f=O①

N-mgcos0=O②

当物体B加速下滑时,有

mgsinO>f③

N-mgcos0=O④

当物体B减速下滑时,有

mgsin0<f⑤

N-mgcos0=0⑥

由于物体A保持静止,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FN-Mg-f'sin0-N'cos0=0⑦

f'cose-N'sinO-f解=0⑧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N=N'⑨

f=r⑩

当物体加速下降时,由③④⑦⑧⑨⑩,得到FN<(M+m)g,故A错误;当物体匀速下降时,由①②⑦⑧⑨⑩,得到

Fs=0,故B正确;当物体减速下降时,由⑤⑥⑦⑧@⑩,得到F静V0,即静摩擦力与假定的方向相反,向左,故C

正确;若B沿A的斜面下滑时突然受到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的作用,物体B的加速度立即发生了变化,但由于惯性,

速度来不及变化,故摩擦力方向不变,故B对A的力不变,水平面对A的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故选BC

【点睛】本题关键分别对物体B和A受力分析,然后分B加速、减速和匀速三种情况受力分析,列式讨论

11、ABD

【解析】A.由图像可知,2-9s时间内该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尸,可得合力尸

为零,所以该在此时间段处于平衡状态,A正确;

B.该同学乘坐直升电梯从一楼上到六楼,规定向上为正方向,前2s物体的加速度为正,即加速度向上,此为超重状

态,B正确;

C.前2s加速度向上,大小为a=^=2m/s2=lm/s2,令网为电梯对人支持力,对人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

Ar2

F^mg=ma

代入数值计算的

尸N=648N

由牛顿第三定理,可知前2s内该同学对电梯底部的压力大小为648N,C错误;

D.速度一时间图像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10s内电梯的位移

(9-2+10)

x=--------------x2m=17m

2

D正确。

故选ABD«

12、BD

【解析】AB.汽车速度减为零所需的时间

v-v

t.=-------o-=—s=1.6,s

ci—5

则2s内的位移等于1.6s内的位移

v8

x=—0xt=—xl.6m=6.4m

22

此时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

△x=8-6.4m=1.6m

故A错误,B正确;

C.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s,则在反应时间内的位移

x'=M=8xO.4m=3.2m

到停止时的位移

X=x+x'=6.4m+3.2m=9.6m

大于8m,汽车车头不能在停车线处停下,故C错误

D.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2s,则在反应时间内的位移

x"=vof"=8xO.2m=l.6m

到停止时的位移

X〃=x+x"=6.4m+l.6m=8m

汽车车头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下,故D正确

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13、B

【解析】解:A、细线的作用是能显示出力的方向,所以不必须等长.故A错误;

B、要保证两个弹簧称的拉力与一个弹簧称的拉力效果相同,橡皮条要沿相同方向伸长量相同,则O点的位置应固定,

故B正确;

C、本实验只要使两次效果相同就行,两个弹簧称拉力的方向没有限制,并非一定要夹角为90。不变,故C错误;

D、本实验中,弹簧秤的拉力应不超过量程,两个弹簧称拉力的大小没有要求,只要使两次效果相同就行,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实验采用是等效替代的思维方法.实验中要保证一个合力与两个分力效果相同,结点O的位置必须相同,

同时要明确实验原理和步骤,以及知道实验的注意事项

14、①.平衡摩擦力②.1.20③.0.75④.平衡摩擦力过度⑤.钩码质量很大,不满足钩码质量远小于

小车质量

【解析】(1)口]实验时先不挂钩码,反复调整垫木的左右位置,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平衡摩擦

力。

(2)①⑵根据刻度尺读数规则可知,4、8两点间的距离为1.20cm;

②[3]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迹没有标出,则时间周期T=0.1s,根据

AX=£/T2

解得

a==0.74zs2

4T2m

(3)[4]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力F零时,存在加速度,说明平衡摩擦力过度;

⑸曲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随着力尸的增大,即钩码质量的增大,不再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