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3-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海南卷)(解析版)_第1页
卷03-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海南卷)(解析版)_第2页
卷03-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海南卷)(解析版)_第3页
卷03-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海南卷)(解析版)_第4页
卷03-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海南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卷03-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压轴卷(海南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糖类和脂质是我们食物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对维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都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并利用B.肝糖原的合成、分解与血糖浓度的平衡密切相关C.磷脂、纤维素和几丁质都是构成细胞壁的重要成分D.在人体内,糖类和脂肪是可以大量相互转化的〖答案〗B〖祥解〗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等不能水解的糖称为单糖,由2个单糖脱水缩合形成的糖称为二糖,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详析】A、蔗糖和麦芽糖是二糖,需经过消化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A错误;B、当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葡萄糖合成糖原储存起来,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B正确;C、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几丁质是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C错误;D、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D错误。2、下图表示部分生物膜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①~⑥表示细胞结构,②中的蛋白质进入③后形成M6P标志,具有M6P标志的蛋白质被⑥包裹在一起,并逐渐转化为④。某些蛋白质通过⑥向不同方向运输,保证正确时间内将正确蛋白质运送到相应目的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骨架的成分是纤维素和蛋白质,⑥可沿着细胞骨架定向移动B.生物膜把②③④⑤等隔开,使多种化学反应可以同时进行、互不干扰C.带M6P标志的蛋白质可在④内分解衰老细胞器和进入细胞的病原体D.若⑥表面缺少受体,可能会使蛋白质运输出现障碍或不能准确释放到目的地〖答案〗A〖祥解〗(1)核糖体有的附于粗面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它由膜围成的管状、泡状或扁平囊状结构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的内腔相通的膜性管道系统,有些内质网上有核糖体附着,叫粗面内质网;有些内质网上不含有核糖体,叫光面内质网;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溶酶体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2)分析题图:①表示核糖体,②表示内质网,③表示高尔基体,④表示溶酶体,⑤表示线粒体。【详析】A、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而不是由纤维素和蛋白质组成的,A错误;B、②表示内质网,③表示高尔基体,④表示溶酶体,⑤表示线粒体,生物膜将其隔开,使多种化学反应可以同时进行、互不干扰,B正确;C、④表示溶酶体,其内含有大量的水解酶,根据图示,带M6P标志的蛋白质最终可能会形成多种水解酶,所以带M6P标志的蛋白质可在④内分解衰老细胞器和进入细胞的病原体,C正确;D、受体是信息分子被靶细胞(结构)识别的必需结构,所以若⑥表面缺少受体,可能会因识别不畅,导致蛋白质运输出现障碍或不能准确释放到目的地,D正确。故选A。3、研究发现,植物细胞膜上存在①②两种蛋白,①将H+运出细胞,②将H+和蔗糖分子同时运入细胞,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内pH比细胞外高B.①既具有催化功能又具有运输功能C.蔗糖运入和H+运出细胞都是主动运输D.蔗糖的最大运输速率只取决于②的数量〖答案〗D〖祥解〗分析题图:利用载体蛋白①把H+运出细胞,导致细胞外H+浓度较高,该过程还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载体蛋白②能够依靠细胞膜两侧的H+浓度差把H+和蔗糖分子运入细胞,属于协助扩散。【详析】A、根据①蛋白需要消耗ATP分析,H+出细胞是耗能的主动运输,细胞内的浓度低于细胞外,细胞内pH比细胞外高,A正确;B、①蛋白可以催化ATP的水解,获得能量用于转运H+,B正确;C、蔗糖运入细胞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运输,利用了H+浓度差产生的势能,H+进入细胞利用了ATP中的能量,都属于主动运输,C正确;D、蔗糖的运输与转运蛋白的数量有关,也与H+的浓度差有关,D错误。故选D。4、同一肿瘤组织中常有A型和B型两种癌细胞,两者的主要产能方式不同。研究发现,A型和B型两种癌细胞通过高表达MCT1、MCT4载体而紧密联系,形成协同代谢,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为糖酵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过程②相比,过程③还需O₂直接参与反应C.A型癌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常高于B型D.MCT1、MCT4共转运乳酸和H'能调节细胞内pH和代谢平衡〖答案〗B〖祥解〗(1)无氧呼吸的二阶段: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重新生成乳酸,一般植物细胞内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2)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详析】A、如图糖酵解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正确;B、过程③为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需要氧气的参与,B错误;C、A型癌细胞只通过糖酵解释放少量能量,B型癌细胞能进行TCA循环产生更多能量,则为了正常的生命活动,A型癌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高于B型,C正确;D、MCT1、MCT4共转运将乳酸和H+运出细胞,防止细胞内pH过低,所以通过转运乳酸和H+能调节胞内pH和代谢平衡,D正确。故选B。5、端粒是染色体末端一段高度简单重复的核苷酸序列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在分裂的细胞中,端粒核苷酸序列的合成只能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催化完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每条染色体均含两个端粒,随细胞分裂端粒不断延长B.端粒和端粒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C.端粒酶能为端粒核苷酸序列的合成提供所需的活化能D.研发提高端粒酶活性的药物有望延缓机体细胞的衰老〖答案〗D〖祥解〗分析题意,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实质上是一段重复序列,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DNA每复制一次,端粒就缩短一点,所以端粒的长度反映细胞复制潜能,被称作细胞寿命的“有丝分裂钟”。【详析】A、分析题意,端粒是染色体末端一段高度简单重复的核苷酸序列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每条染色体均含两个端粒,随细胞分裂端粒不断缩短,A错误;B、分析题意,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错误;C、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C错误;D、根据端粒学说可知,细胞的衰老与端粒缩短有关,而端粒核苷酸序列的合成只能由端粒酶催化完成,故研发提高端粒酶活性的药物有望延缓机体细胞的衰老,D正确。故选D。6、促生长的基因A和无此功能的隐性基因a是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DNA甲基化修饰通常会抑制基因表达。下图表示基因型均为Aa的两只小鼠产生配子过程中,甲基化修饰对基因传递的影响,这两只小鼠均携带甲基化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DNA甲基化不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但表型能遗传B.雄鼠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了去甲基化C.这两只小鼠的基因型相同,基因甲基化导致二者的表型不同D.这两只小鼠随机交配,子代小鼠中不携带甲基化基因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答案〗D〖祥解〗据图可知,雄鼠产生的雄配子中A基因去甲基化,a基因没有甲基化,雌鼠产生的雌配子中无论含有A还是a基因的都会发生甲基化。【详析】A、DNA甲基化不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但能遗传给子代,其表型也能遗传,A正确;B、据图可知,雄鼠的A基因甲基化,但产生的配子中A基因正常,推测其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去甲基化,B正确;C、两种小鼠的基因型相同,雄鼠由于A基因甲基化而表现为隐性性状,雌鼠表现出显性性状,因此二者的表型不同,C正确;D、若这两只小鼠随机交配,由于雌配子都带有甲基化,故子代小鼠都携带甲基化基因,D错误。故选D。7、原先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一群非洲野狗,迁移到欧洲,多年以后,已不能与原非洲野狗杂交繁殖后代了。现生活在非洲草原的非洲野狗主要捕食高角羚。非洲野狗利用保护色隐藏自己,捕获猎物;高角羚有着发达的视觉,发现天敌后可快速逃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非洲野狗的种群数量下降,则其基因库可能变小B.迁到欧洲的非洲野狗种群没有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C.迁到欧洲的非洲野狗经过长期地理隔离,最终形成新物种D.保护色和发达视觉间的相互适应是生物协同进化的结果〖答案〗B〖祥解〗协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详析】A、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若非洲野狗的种群数量下降,则其基因库可能变小,A正确;BC、分布在欧洲的非洲野狗已不能与原非洲野狗杂交繁殖后代,说明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最终达到生殖隔离,标志着新物种形成,B错误、C正确;D、非洲野狗利用保护色隐藏自己,捕获猎物。高角羚有着发达的视觉,发现天敌后可快速逃跑,说明非洲野狗与高角羚之间相互适应,相互选择,协同进化,D正确。故选B。8、S-2L噬菌体侵入细菌后,会利用自身基因合成dATPase和PurZ两种酶。dATPase直接降解宿主细胞中含A碱基的脱氧核苷酸,阻止其参与DNA的合成。PurZ和细菌的酶促进dZTP(二氨基嘌呤脱氧核苷酸)形成。随后,S-2L噬菌体自身的DNA聚合酶以dZTP为底物,在新合成的噬菌体DNA中添加dZTP形成Z-DNA,碱基Z与T间含三个氢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Z-DNA中5种碱基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其基本骨架B.Z-DNA中磷酸和脱氧核糖数量相等,含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S-2L噬菌体自身的DNA聚合酶能在其DNA中添加dZTPD.与正常DNA比,Z-DNA中嘌呤碱基的比例较大,结构较稳定〖答案〗C〖祥解〗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析】A、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A错误;B、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所以Z-DNA中磷酸和脱氧核糖数量相等,且Z-DNA由两条DNA单链构成,每条单链各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所以Z-DNA中共含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错误;C、据题中信息分析知,S-2L噬菌体自身的DNA聚合酶以dZTP为底物,在新合成的噬菌体DNA中添加dZTP形成Z-DNA,C正确;D、由于Z-DNA中的Z和T之间有三个氢键,因此,与人体细胞中的DNA相比,Z-DNA分子结构更稳定,但据题中信息分析知,S-2L噬菌体自身的DNA聚合酶以dZTP为底物,在新合成的噬菌体DNA中添加dZTP形成Z-DNA,2-氨基腺嘌呤(Z)会取代部分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形成具有三个氢键的新碱基对,但Z-DNA中碱基的种类没有变,嘌呤碱基的比例也没有增加,D错误。故选C。9、生态学家调查了陇东黄土高原典型草原上芒草(一种优良牧草)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种群内各龄级个体数的占比情况,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龄级龄级占比放牧第6年放牧第11年未放牧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未放牧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幼年期30.231.317.128.528.432.633.217.2老年期10.126.432.640.140.241.125.131.3老年前期20.519.221.112.16.322.218.211.5老年期39.223.129.219.325.14.125.540.1A.通过样方法调查种群内各龄级个体数的占比可构建种群的年龄结构B.放牧对该区域内芒草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C.放牧有利于芒草种群数量的增加和种群环境容纳量的增长D.随时间的延长,重度放牧下芒草种群年龄结构可能逐渐趋向衰退型〖答案〗C〖祥解〗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芒草种群内各年龄级个体数的占比会发生变化。【详析】A、通过样方法调查种群内各龄级个体数的占比确实可以构建种群的年龄结构,因为年龄结构是种群按不同年龄段个体数量分布的特征,A正确;B、放牧强度影响的是芒草种群在一定空间内的生存与繁殖,属于环境因素中的密度制约因素,因为它与种群密度有直接关系,B正确;C、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芒草种群内各年龄级个体数的占比会发生变化,但并不能说明放牧有利于芒草种群数量的增加和种群环境容纳量的增长,C错误;D、表格数据显示,在重度放牧条件下,随着时间推移(从第6年到第11年),幼年期个体占比显著降低,而老年期个体占比显著升高,这种趋势表明种群的更新能力减弱,老龄个体增多,种群年龄结构逐渐趋向衰退,D正确。故选C。10、海南拥有1900多千米的海岸线,海洋生态资源丰富。近年来,海南沿海积极发展海洋牧场进行海洋渔业生产。三亚市某科研团队建立贝—鱼—藻复合生态系统,在贝类养殖区开展网箱养鱼,间养大型海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该生态系统中,珠母贝可摄食有机碎屑和浮游动植物,属于消费者B.在该生态系统中,鱼类的粪便和残饵均可为大型海藻的生长提供能量C.该养殖模式中需考虑浮游植物和珠母贝等生物之间的协调主要遵循了自生原理D.与该生态养殖相比,传统网箱养鱼可能受自然灾害及病害的影响较大〖答案〗D〖祥解〗(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反之,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2)生态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自生、循环、协调和整体。(3)图示为人工“贝—鱼—藻复合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让能量更多流向了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详析】A、由图中信息分析,珠母贝可取食有机碎屑,为分解者,也可能摄食浮游动植物,为消费者,故其可能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和分解者,A错误;B、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鱼类的粪便和残饵被分解者分解产生无机盐,无机盐为大型海藻提供营养物质,但是不能为大型海藻提供能量,B错误;C、该养殖模式中需考虑浮游植物和珠母贝等生物之间的协调主要遵循了协调原理,C错误;D、一般而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则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因传统网箱养鱼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低,因此传统网箱养鱼可能受自然灾害及病害的影响较大,D正确。故选D。11、2024“U40+冠军杯”全国足球邀请赛于2024年1月在海口举行,该赛事集结了海南省40岁以上的足球精英,以及来自五湖四海的前职业球员,为全岛人民带来了多场精彩纷呈的对决。足球运动具有对抗性强、战术多变、参与人数多等特点,足球运动员在球场上奔跑、接球等,需要体内多个器官、系统的配合。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运动员迎着传来的球飞起一脚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B.脑干中有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中枢,比赛时心跳加快可能与该中枢兴奋有关C.运动员在奔跑过程中有意识地控制速度,与大脑皮层对低级中枢的调控有关D.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在听到裁判的哨声后停止奔跑,需要大脑皮层的W区参与〖答案〗D〖祥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详析】A、运动员迎着传来的球飞起一脚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反射过程,该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A正确;B、脑干中有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中枢,该中枢兴奋时心跳加快,B正确;C、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可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整,运动员在奔跑过程中有意识地控制速度,与大脑皮层对低级中枢的调控有关,C正确;D、W区与书写有关,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在听到裁判的哨声后停止奔跑,该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H区参与,D错误。故选D。12、全球过敏性疾病患者占全球总人数的22%~25%,而且这一比例还在升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过敏性疾病列为重点防治的疾病。如图表示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敏原诱发机体产生的抗体与正常免疫产生的抗体在体内分布的场所相同B.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不同个体的过敏原可能不同C.临床上可以利用抗组织胺类药物缓解过敏反应症状D.某些过敏者出现皮肤红肿现象与其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有关〖答案〗A〖祥解〗(1)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2)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详析】A、过敏原诱发机体产生的抗体与正常免疫产生的抗体在体内分布的场所不同,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存在组织细胞膜上,而正常免疫产生的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浆中,A错误;B、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是因为不同个体的过敏原可能不同,B正确;C、临床上可以利用抗组织胺类药物缓解过敏反应症状,因为过敏反应产生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组织胺,C正确;D、某些过敏者出现皮肤红肿现象可能与其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有关,D正确。故选A。13、某科研小组为探究乙烯和茉莉酸在盐胁迫下对棉花种子根生长的调节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相关实验,Ⅰ组用蒸馏水处理,Ⅱ组用等量NaCl溶液处理,Ⅲ组用等量NaCl溶液+AVG(可抑制乙烯合成)处理,Ⅳ组用等量NaCl溶液+IBU(可抑制茉莉酸合成)处理,Ⅴ组用等量NaCl溶液+IBU+AVG处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IBU和AVG的有无,因变量是棉花种子根的长度B.Ⅱ组、Ⅳ组结果说明NaCl溶液处理使棉花种子产生茉莉酸以抑制根的生长C.Ⅰ组~Ⅳ组对照说明AVG和IBU均能完全缓解盐胁迫对棉花种子根生长的抑制D.该实验结果说明在盐胁迫条件下,茉莉酸和乙烯对棉花种子根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答案〗D〖祥解〗根据题干和表格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高浓度NaCl溶液处理与否、抑制剂的种类,因变量是棉花种子根的长度。据图实验处理及数据分析可知:与空白对照组I组相比,II组一定量的NaCl溶液处理会明显抑制棉花种子根生长。而III组用等量NaCl溶液+AVG(可抑制乙烯合成)处理,和Ⅳ组用等量NaCl溶液+IBU(可抑制茉莉酸合成)处理时,种子根长度都比单独施加NaCl时要长,且Ⅳ组棉花种子根长比Ⅲ组要长,证明乙烯合成抑制剂、茉莉酸合成抑制剂都能缓解盐胁迫对种子胚根伸长的抑制作用,而且二者相比,茉莉酸合成抑制剂最能缓解盐胁迫对种子胚根伸长的影响。同时也说明NaCl是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和促进茉莉酸的合成,进而抑制植物根的生长的。【详析】A、据图实验处理及数据分析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高浓度NaCl溶液处理与否、抑制剂的种类,因变量是棉花种子根的长度,A错误;B、Ⅱ组用等量NaCl溶液处理组,Ⅳ组用等量NaCl溶液+IBU(可抑制茉莉酸合成)处理,两组处理的根长度不同,Ⅱ组和Ⅳ组必须与Ⅰ组用蒸馏水处理为空白对照组,对比,才说明NaCl溶液处理促进拟南芥产生茉莉酸抑制根的生长,B错误;C、Ⅲ组比Ⅰ组种子根长短,Ⅳ组与Ⅰ组种子根长相同,说明AVG能缓解盐胁迫对棉花种子根生长的抑制,而IBU可完全缓解盐胁迫对棉花种子根生长的抑制,C错误;D、据图实验处理及数据分析可知,AVG和IBU均可减轻NaCl溶液的抑制作用,说明茉莉酸和乙烯对棉花种子根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D正确。故选D。14、《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有很高科学价值的“农业百科全书”,其在记叙酿酒方法时指出蒸软的米要“舒(摊开)使极冷,然后纳之(下酿瓮中去)”,酿酒完成的标志是“味足沸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舒使极冷,然后纳之”可避免高温杀死发酵所需的菌种B.将米蒸软既有助于杀灭杂菌,又能加速淀粉糖化C.酿酒时,向酿瓮中持续通入足量空气有利于缩短发酵时间D.“沸定”说明大部分菌种不再进行细胞呼吸释放CO2,发酵完成〖答案〗C〖祥解〗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详析】A、“舒使极冷”是将米饭推开,可防止熟米温度过高,从而导致发酵微生物死亡,A正确;B、将米蒸软可以杀灭杂菌,同时又能加速淀粉糖化,为发酵作准备,B正确;C、酒精发酵需要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故需要密封瓮体,因此,不需要向酿瓮中持续通入足量空气,C错误;D、“沸定”说明大部分菌种不再进行细胞呼吸释放CO2,发酵完成,此时酒精含量较高,糖分基本消耗完,D正确。故选C。15、如图为培育作物脱毒苗的两条途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图中两条途径培育脱毒苗的过程均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经②处理可使组织中的病毒减少或减弱病毒侵染细胞的能力,脱毒效果更好C.③过程中一般不需要光照,④过程中每日需要给予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D.通过图中两条途径培育的脱毒苗都是纯合子,种植脱毒苗可增加作物产量〖答案〗D〖祥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通过从植物体分离出所需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含有营养物质及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详析】A、根据图示分析,脱毒苗的培育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B、一定程度的高温处理可使组织中的病毒减少或减弱病毒侵染细胞的能力,脱毒效果更好,B正确;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诱导愈伤组织期间一般不需要光照,在后续的培养过程中,每日需要给予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C正确;D、通过图中两条途径培育脱毒苗的繁殖方式均为无性繁殖,脱毒苗的基因型与提供外植体的植物体相同,不一定是纯合子,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5题,共55分)16、下图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图,图中A~E为不同的激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寒冷条件下,激素C和激素D分泌量。正常人不能长时间停留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条件下,原因是。(2)研究发现,迷走神经和激素B均参与尿量的调节,如刺激迷走神经会导致尿量增多,机体内水平衡调节的方式有。研究发现,细胞膜上含有多种水通道蛋白,据此推测激素B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的机制可能是激素B通过信息传递,最终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表面。(3)研究发现,人体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最终抑制激素E的分泌,该现象的生理意义是。(4)正常人体内的激素C的总含量约为70~153nmol/L,而体内激素A的含量却远低于该数值,说明激素的分级调节可以起到效应。(5)Graves病一般指弥散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该病患者的细胞代谢强度比正常人(填“高”或“低”)。已知,TSHR(激素A的受体)是Graves病的主要自身抗原,患者体内产生了TSHR的抗体;据此分析,Graves病患者常常眼眶肿大致使眼球突出,原因可能是。〖答案〗(1)都会增加长期停留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条件下,将导致稳态失衡(2)神经-体液调节水通道蛋白打开,使水分子快速进入细胞(3)满足剧烈运动对能量的需求,防止血糖浓度过低(4)放大激素的调节(5)高眼眶内的软组织和眼外肌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发炎和纤维化,而变得肿胀而僵硬导致眼球往外压〖祥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C、D、E、F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详析】(1)寒冷条件下,激素C甲状腺激素和激素D肾上腺素分泌量都会增加,机体代谢活动增强以应对寒冷环境;正常人不能长时间停留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条件下,原因是机体稳态的维持是相对的,长期停留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条件下,将导致稳态失衡。(2)据题干信息“迷走神经和激素B均参与尿量的调节”可知,机体内水平衡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研究发现,细胞膜上含有多种水通道蛋白,据此推测激素B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的机制可能是激素B通过信息传递,最终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表面水通道蛋白打开,使水分子快速进入细胞,以实现对水的重吸收。(3)激素E为胰岛素,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激素,剧烈运动对糖(能量)的需求较高,为防止血糖浓度过低,机体会抑制胰岛素分泌,该现象的生理意义是满足剧烈运动对能量的需求,防止血糖浓度过低。(4)正常人体内的激素C的总含量约为70~153nmol/L,而体内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却远低于该数值,说明激素的分级调节可以起到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5)据题干信息可知,该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甲状腺激素具有增强代谢的作用,故该病患者的细胞代谢强度比正常人高;据题干信息可知,Graves病是自身免疫病,眼眶内的软组织和眼外肌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开始发炎和纤维化,并因此变得肿胀而僵硬,进而导致眼球往外压使患者出现突眼症状。17、我国北方蔗糖主要从甜菜的块根中提炼。研究发现,磷对甜菜光合作用产物的合成与转移分配具有一定的影响,其部分机理如下图,其中A、B表示相关物质,TPT为磷酸转运体(转运出1分子磷酸丙糖的同时会转运进1分子Pi),活性会受光抑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1,5-二磷酸核酮糖与CO₂生成3-磷酸甘油酸的过程称为。物质A、B分别为,其反应产物可转移至(结构)重新合成物质A、B.(2)白天光合作用强,[3-磷酸甘油酸]/[Pi]的比值,叶绿体中会积聚大量淀粉颗粒。夜间,叶绿体中的淀粉颗粒发生水解,能为细胞生命活动的进行提供。(3)为研究田间施用磷(P)和烯效唑(Un)对甜菜光合特性和产糖量的影响,科研人员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处理甜菜植株,处理16天后测定净光合速率及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收获时测定块根产量及产糖量,结果如下表。处理净光合速率/μmol·m⁻²·s⁻¹叶面积指数块根产量/t·hm²产糖量/t·hm²清水(CK)25.253.1497.415.442mg·L⁻¹KH₂PO₄(P)27.073.35107.2117.6630mg·L⁻¹烯效唑(Un)27.064.2199.215.932mg·L⁻¹KH₂PO₄(P)+30mg·L⁻¹烯效唑(Un)33.223.83108.118.88①净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上表示。②与P组相比,Un组植株叶片积累的有机物总量,判断的依据是。与CK、Un组相比,P组块根产量和产糖量均较高,原因是施磷处理能。③科研人员建议甜菜生产中应采用磷和烯效唑联合喷施,其依据是。〖答案〗(1)二氧化碳固定ATP、NADPH类囊体膜(2)大葡萄糖(3)二氧化碳吸收量(氧气的释放量、有机物积累量)多两组净光合速率相同,积累的总的有机物相等,但P组快根产量及产糖量大于Un组抑制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减少磷酸丙酮转变为淀粉,从而促进磷酸丙糖转变为蔗糖采用磷和烯效唑联合喷施植物净光合速率更大,且快根产量和产糖量更多〖祥解〗光合作用:①光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发生水的光解、ATP和NADPH的生成;②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的基质,发生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消耗ATP和NADPH。【详析】(1)图中1,5-二磷酸核酮糖与CO₂生成3-磷酸甘油酸的过程称为二氧化碳固定。3—磷酸甘油酸还原为3—磷酸甘油醛需要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因此A+B指的是ATP和NADPH。反应产物是ADP和NADP+,可以重新回到类囊体膜作为光反应产物再生为ATP和NADPH。(2)白天光合作用强,3-磷酸甘油酸含量增加,TPT活性会受光抑制,导致Pi含量低,[3-磷酸甘油酸]/[Pi]的比值大。夜间,叶绿体中的淀粉颗粒发生水解,淀粉水解产物为葡萄糖,为细胞生命活动的进行提供主要的能源物质。(3)①净光合速率的检测指标可以是二氧化碳吸收、氧气释放,以及有机物积累,因此净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上二氧化碳吸收量(氧气的释放量、有机物积累量)表示。②由于两组净光合速率相同,积累的总的有机物相等,但P组快根产量及产糖量大于Un组,因此与P组相比,Un组植株叶片积累的有机物总量多。与CK、Un组相比,P组块根产量和产糖量均较高,原因是施磷处理能抑制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减少磷酸丙酮转变为淀粉,从而促进磷酸丙酮转变为蔗糖。③建议甜菜生产中应采用磷和烯效唑联合喷施,其依据是采用磷和烯效唑联合喷施植物净光合速率更大,且快根产量和产糖量更多。18、某科研小组以海南不同自然生态系统为调查研究对象,根据大量现场调查以及相关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阐述了海南不同自然生态系统的现状,为海南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及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表1为海南岛自然生态系统的初级净生产力,表2为海南岛自然生态系统净化环境能力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表1海南岛自然生态系统的初级净生产力植被类型阔叶林针叶林灌丛草地红树林河流着生藻初级净生产力/(t·hm-2·a-1)16.0011.107.009.0029.504.50表2海南岛自然生态系统净化环境能力情况植被类型吸收SO2/(kg·hm-2·a-1)吸附重金属/(g·m-2)净化污水能力/(t·hm-2·a-1)阔叶林88.65//针叶林215.60//草地279.03//湿地/7.1834.80×104(1)据表可知,海南岛自然生态系统中初级净生产力最高、对SO2吸收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分别是;导致河流着生藻生态系统的初级净生产力较低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可利用生态系统处理污水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对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的能力较强。(2)阔叶林中的某些植物在叶片受到压力时会发出特定频率的声音,该植物的天敌(昆虫)在听到这些声音后会调整自己的取食行为,这说明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的作用。(3)要研究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中黑脸琵鹭的生态位,需研究的内容有(至少答出两点)。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其意义是。(4)海南坡鹿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鹿科动物,仅分布在海南岛,其种群数量一度降低到26只,濒临绝灭。海南坡鹿成为濒危物种,原因可能是海南坡鹿的(答出两点),导致其种群数量减少。〖答案〗(1)红树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矿质元素湿地富集(2)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3)食物条件、栖息空间、天敌情况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4)食物资源匮乏、乱捕滥猎、天敌入侵等〖祥解〗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各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详析】(1)由表1可知,海南岛自然生态系统中初级净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由表2可知,对SO2吸收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草地生态系统。河流中矿质元素相对陆地较少,导致河流着生藻生态系统的初级净生产力较低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矿质元素。表中湿地生态系统吸收重金属能力较强,可利用其处理污水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这种吸附重金属的能力为富集能力。(2)题干所述为生物间的种间关系,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功能。(3)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所以要研究黑脸琵鹭(动物)的生态位需要研究其食物条件、栖息空间、天敌情况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可以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4)食物资源匮乏、乱捕滥猎、天敌入侵等可能导致特定动物的种群密度减少。19、鹌鹑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其羽色有黑色、不完全黑色、栗色和白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E、e)控制,其中b基因使细胞不能合成色素,E基因是合成黑色素的必需基因。为研究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不考虑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及羽色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利用纯系鹌鹑进行了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羽色的B、b和E、e分别位于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定律。(2)实验一F1的基因型为,F2个体自由交配,子代中不完全黑羽雌鹌鹑占比为。(3)实验二F2中,白羽个体的基因型有种,栗羽个体自由交配,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不考虑性别)(4)生产实践中选择黑羽雌鹌鹑与进行交配,根据羽色即可区分子代性别,其雄鹌鹑可能的表型有。(5)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在鹌鹑的Z染色体上存在一突变基因D。基因D在雌鹌鹑细胞内是非甲基化的,会抑制基因B的表达,基因D在雄鹌鹑细胞内是甲基化的,对基因B无影响。现有一白色雌鹌鹑突变品系与纯合栗羽雄鹌鹑杂交,F1均为不完全黑羽,F1自由交配,F2的表型及比例为(不考虑性别及交叉互换)〖答案〗(1)Z、常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2)EeZBW、EeZBZB1/4(3)3栗羽:白羽=7:1(4)白羽雄鹌鹑黑羽、不完全黑羽(5)黑羽:不完全黑羽:栗羽:白羽=3:6:3:4〖祥解〗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分析题干可知,基因型和表型的对应关系为:EEZB-黑羽,EeZBW、EeZBZB不完全黑羽,eeZB-栗羽,--ZbW、--ZbZb白羽。【详析】(1)由图可知,实验二F2出现4/16白羽,且白羽仅为雌性,与性别相联系,因为b基因使细胞不能合成色素,因此白羽雌性个体不含B基因,则白羽基因型可能为bbE-,和bbee,又因为白羽仅为雌性,与性别相联系,说明控制羽色的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E、e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2)由(1)可知,控制羽色的B、b和E、e分别位于Z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上,实验一F2的表现及比例为:栗羽:不完全黑羽:黑羽=4:8:4,不存在白羽个体,说明F1中不存在b基因,因此实验一F1不完全黑羽的基因型为EeZBW、EeZBZB;F2中,E基因的频率为1/2,e基因的频率为1/2,F2个体自由交配,子代中不完全黑羽雌鹌鹑EeZBW=1/2×1/2=1/4。(3)实验二F2中,白羽个体的基因型有EEZbW、EeZbW和eeZbW共3种,栗羽个体的基因型为eeZBZB、eeZBZb、eeZBW三种,栗羽雄性个体中ZB基因的频率为3/4,Zb基因的频率为1/4,栗羽个体自由交配,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栗羽:白羽=(3/4×1+1/4×1/2):1/4×1/2=7:1。(4)黑羽雌鹌鹑的基因型为EEZBW,想要根据羽色即可区分子代性别,应选择白羽雄鹌鹑--ZbZb与其进行交配,后代雌性全为白羽,雄性非白羽,雄鹌鹑可能的表型有黑羽、不完全黑羽。(5)由题可知,白色雌鹌鹑突变品系与纯合栗羽雄鹌鹑基因型为eeZBDW×EEZBZB,F1中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EeZBW和EeZBDZB,均为不完全黑羽,F1自由交配,F2中有1/4EE、1/2Ee、1/4ee,1/4ZBDZB、1/4ZBZB、1/4ZBDW、1/4ZBW,则F2的表型及比例为:黑羽(EEZBDZB、EEZBZB、EEZBW):不完全黑羽(EeZBDZB、EeZBZB、EeZBW):栗羽(eeZBDZB、eeZBZB、eeZBW):白羽(--ZBDW)=1/4×3/4:1/2×3/4:1/4×3/4:1×1/4=3:6:3:4。20、稻田生物固氮作用是稻田氮素循环的关键环节,某些蓝细菌是自生固氮菌(独立生活时能够利用空气中游离的氮分子作为氮源,并将氮分子转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