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和商贸文化沟通【课标要求】1.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2.相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必备学问·自主学习学问点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链接·选择性必修1·P62~65】1.秦朝(1)设立官职:设典客、______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2)边疆管理: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______、桂林郡、象郡等。2.汉朝(1)设立官职:设________管理民族事务。(2)边疆管理北方汉初,对北方的匈奴实行________;汉武帝时期,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西面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设西域都护府东北西汉设__________(3)边疆开发: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西域设置____,督率戍卒屯田。3.隋朝(1)民族关系: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加强对________各族的治理。(2)边疆管理:推行______,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3)对外关系:加强了与流求的接触,三次派人抵达流求。4.唐朝(1)民族关系西北各族称唐太宗为“______”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间数次会盟南诏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2)边疆管理:主要机构是大都护府、______、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当,由大都护府干脆管辖,上统于中心政府。5.两宋时期(1)民族政权并立:先后与辽、____、金并立。(2)民族沟通交融:各民族间交往沟通交融未中断过。6.元朝(1)民族关系:“行汉法”,同时对不同民族实行了明显的________政策。(2)边疆管理:元世祖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心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在东北、云南等地设______,征发赋役。7.明朝(1)中心机构:除礼部、鸿胪寺外,还有负责培育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的__________。(2)边疆管理①北方:修筑长城,沿长城布置一系列军镇,号“____”。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开展贸易。②东北、西北和西南:设都司、卫、所、土司等机构进行管理,卫所和土司官员由________世袭任职,统领部属。③西藏: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________的都司等机构,并通过贡赐、________进行经济沟通。8.清朝(1)管理机构:设立________管理边疆民族事务。(2)民族管理①联姻: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限制。②军事斗争: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__________回来祖国,巩固了西北边疆。③册封:册封五世达赖与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____________等。④“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____进行管理。学问点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链接·选择性必修1·P66~67】1.汉朝: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扩大。2.隋唐:中国技术传到______地区。通过海路,日本大量派遣唐使来到唐朝,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3.宋代: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____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4.元朝: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马可·波罗抵达中国,后来留下闻名的《马可·波罗行纪》。5.明清: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海禁、闭关锁国。学问点三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沟通【链接·选择性必修3·P49~53】1.古代的商路和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1)丝绸之路①概念: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沟通的重要象征。②张骞“凿空”:公元前138年,张骞出访西域,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基本状况,大大推动了________的畅通和贸易的旺盛。③衰落: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加上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2)草原丝绸之路①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之路。②在丝绸之路北面,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的商路。(3)西南丝绸之路①从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进入__________,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的商路。②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4)海上丝绸之路古代东西方的海上交通线:早在西汉,中国就已经开拓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宋元时期,广州、泉州、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易枢纽。2.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沟通(1)物质文化的传出①养蚕和________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经由中亚向西传播。②中国古代的________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③瓷器主要沿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等地,深受当地人宠爱。(2)物质文化的传入①西汉折服中亚的大宛国,获得良种“______”,同时引进了苜蓿、葡萄等作物。②从西域传入中原的物种有:胡桃、胡瓜、胡葱、胡椒、胡萝卜等。③中亚和西亚的服饰、饮食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棉花从陆、海两个渠道传入中国,在宋元时期发展为重要的经济作物。(3)精神文化沟通①佛教在汉朝传入中国,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丝绸之路沿线保存下来的闻名________,融汇东西艺术风格。②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接连传到中国。③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________广受欢迎。④中医药学问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1.学习情境——秦汉移民秦汉北部边疆人口稀有、经济落后。秦始皇首先对新开拓的河南地“徙谪戍以充之”,又迁内地三万户到北河、榆中等地实边垦殖,拜爵一级。到武帝时,大规模移民实边,不断加强边防防备,把北部边疆地区纳入统一国家一体化发展的轨道。思索:秦汉时期的移民有何特点?试分析其主动作用。试答:2.易错提示——正确相识汉初实行的和亲政策汉初实行的和亲政策是在汉朝刚建立,国力衰微,经济落后的状况下,不得已实行的政策。它使汉朝赢得了养精蓄锐的时间,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匈奴的南下并没有停止。3.社会情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关系东汉以来,西部、北部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到西晋时,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鲜卑等。思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间的交往呈现出什么现象?有何作用?试答:4.概念阐释——卫所制度卫所制度是明代重要的军政制度。明代全国普设卫所,卫所作为明朝基本的军事单位,管辖肯定数量的军户,担当军役。卫所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军事性质的地理单位,涉及明帝国的版图、管理体制、土地、户籍制度、人口迁移等一系列问题。5.社会情境——元朝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帝师是元朝政府赐给西藏上层僧人的最高封号。“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是元成宗赐给第五任帝师的印信。思索:这些称呼和印信证明白元政府和西藏地区怎样的关系?试答:6.体系构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7.学术情境——朝贡制度的特点朝贡制度从本质上来说,是把中国国内的君臣关系扩大到周边诸国,把国内的政治统治照搬到周边诸国。伴随着朝贡的交易方面的经济利润是次要的……与贡物相比,明朝皇帝的“回赐”数量是巨大的,往往是贡物的数倍,并且对朝贡国的附带品实施免税的恩惠。——日本学者檀上宽《明初的海禁和朝贡》思索:该学者认为朝贡制度有何特点?试答:8.体系构建——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9.生活情境——从“青花瓷”看中西文化沟通元代的对外文化沟通侧重于西方,主要是中国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这两大先进文化之间的沟通。这正是元代青花瓷大量出现的时代背景,因此人们看到了元代青花瓷器上的异域风格,器型浩大,装饰繁缛,它在整个亚洲获得了人们的宠爱,并通过陆地和海洋两种途径从景德镇向西方传播。思索:青花瓷出现的时代背景是什么?试答:10.学习情境——“香料之路”的兴衰汉志商道,亦称“香料之路”。自东方从海路来的商品先运抵也门,然后用骆驼沿汉志商道转运到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再进入欧洲。思索:后来,汉志商道衰落的缘由是什么?试答:11.构图解史——古代商路上的物质和技术沟通关键实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沟通互动——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史料实证——中国古代的民族交融与民族关系史料一北魏统治者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曾经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在淝水一战失败后快速崩溃,北魏应如何巩固统治,而不至于重蹈覆辙,从道武帝到太武帝,都在为此而努力,冲突的焦点集中在改革鲜卑旧俗和加速汉化上。在这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是文明太后冯氏和孝文帝拓跋宏。——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史料二史料三顺治对达赖喇嘛的册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达赖喇嘛首次得到了清代中心王朝的册封,从今历世达赖喇嘛的认定都必需经过清代中心王朝。这不仅是西藏宗教界对中心王朝的认可,也是西藏僧俗民众对中心王朝的归附。尽管达赖喇嘛的称号在此之前已经有了,但一个蒙古汗王所赠之号与一国之君所封之号不行同日而语。——《中国历史资料选编》【探究】(1)依据史料一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前秦统一短暂、而北魏统一较为许久的缘由。试答:(2)史料二中两幅图片反映出唐朝实行了何种民族政策?其作用是什么?试答:(3)依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清朝在西藏实行的册封制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试答:【通法悟道】历史说明——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交往、沟通、交融的方式(1)民族迁徙:魏晋以来,一些少数民族大批内迁,他们和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到江南等地区。(2)联合斗争: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抗拒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使民族联系更加紧密。(3)友好往来:历代尤其是在王朝大一统的条件下,在和平的环境中,友好相处,交融加速。(4)社会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大大加速了民族交融。(5)“和亲”“册封”: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入吐蕃同松赞干布结婚;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从今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等。(6)兼并斗争:春秋时期,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渐渐削减,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开放探究——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史料一唐朝设置安西四镇,驻兵防守;以后又分置北庭都护府,统辖西域各地。高宗至玄宗时期,从事国际商贸的粟特人,长期操纵着丝绸之路的转运贸易。他们不仅在经济沟通而且在文化沟通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祆教、摩尼教以及中亚音乐舞蹈与历史传入中原,中原丝绸、造纸术也传入西方。——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史料二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9世纪末,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儒家价值为基础而建构的国际关系体系。……朝贡国接受中原朝廷的诘问并作出陈奏说明,并派人质、侍从来中国,以此表示臣服;还要定期向中原朝廷进献贡品,中国要对其进行封赏以体现皇恩浩荡、天朝恩典。……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通过“万邦来朝”的形式来彰显自身“德化来远”,以此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正是这种持续的相互须要,才使得朝贡体系能够维系千年之久。——摘编自简佳星《浅谈朝贡体系》【史料导读】史料一反映唐朝时期中外交往繁盛,经济文化沟通频繁。史料二论述朝贡贸易体系,体现了朝贡贸易体系下中华帝国与朝贡国的君臣等级关系。【探究】(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唐朝陆上丝绸之路进入全盛时期的有利条件。试答:(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朝贡体系的特点。试答:唯物史观——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1)由开放走向闭关:明清以前总体上以开放为主,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2)路途由以陆路为主转向以海路为主: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途是陆上丝绸之路;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主要是以海路为主。(3)对外贸易与文化沟通同步进行:秦汉时期,丝织品传到西方,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等地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沟通;宋代对外交往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4)交往形式以和平为主:汉朝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沟通;唐朝以经济文化沟通为主;宋代海外贸易。探究点二碰撞交融——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沟通史料实证——古代欧亚大陆的商路史料一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有多个,比如徐闻(今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合浦(今广西合浦)、广州、泉州、宁波等,但史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则是徐闻。汉武帝曾派人招募海员从徐闻、合浦港出海,经过日南(今越南)沿海岸线西行,到达黄支国(今印度境内)、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随船带去的主要有丝绸和黄金等物。这些丝绸再通过印度转销到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各国。——摘编自《早期海上丝绸之路》史料二其入四夷之路,与关戍走集最要者七:一曰营州(今辽宁锦州市西)入安东道;二曰登州(今山东蓬莱)海行入高丽、渤海道;三曰夏州(今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西)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四曰中受降城(今内蒙古包头市旁边)入回鹘;五曰安西入西域道;六曰安南(今越南北部)通天竺道;七曰广州通海夷道。——《新唐书·地理志》【探究】(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西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影响。试答:(2)据史料二,阐述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的表现,并分析其缘由。试答:【通法悟道】历史说明——古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1)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汉朝时开拓了丝绸之路;唐朝时,海陆并重;宋元时,海路贸易地位日渐上升,并占据主导地位。(2)朝贡贸易在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目的不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意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3)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交融。(4)外贸伴随着文化沟通。西亚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相继西传。(5)外贸政策由开放到闭关。汉朝至明朝的对外友好政策,促进了我国与亚非欧各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我国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家国情怀——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1)古代丝绸之路开创性地打通东西方大通道,首次构建起世界交通线路大网络。(2)古代丝绸之路极大地促进了商品大流通,领先实现了东西方商贸互通和经济往来。(3)古代丝绸之路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广泛而又深刻地推动了沿线国家生产进步乃至社会变革。(4)古代丝绸之路助推了多样性文化沟通,是东西方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相互浸染、相互包涵的重要纽带。开放探究——商品世界流淌与文化沟通史料下表内容为1493年后迁移到美洲与欧亚大陆的新物种。人种欧洲白种人、非洲黑种人、亚洲黄种人动植物家畜马、牛、猪、羊、鸡等农作物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水果橄榄、葡萄等植物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可可等疾病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病原体——据《中外历史纲要(下)》整理【史料导读】史料以表格的形式展示了15世纪以后迁移到美洲与欧亚大陆的新物种,反映了世界物种流淌与文化沟通。【探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任选一类物种,对其迁移过程加以描述,并说明该类物种迁移的影响。试答:唯物史观——人类文化沟通的主要途径及其影响(1)主要途径①商业贸易是文化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沟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沟通文化。如中国古代饮茶文化和服饰文化的传播;近代西服、中山装的出现等;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产品体现不同文化。②人口迁徙、教化是文化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近代欧洲殖民者(传教士等)把欧洲工业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引进各大洲的文明;国家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干脆的文化沟通方式。③现代全球化背景下有着更多样的选择:通过开办海外学院,企业的全球布局,好莱坞等电影市场的全球渗透等,文化沟通向纵深发展。④文化的冲突与碰撞、斗争与折服的过程,同时也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2)影响①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增加中国的文化软实力。②文化沟通满意了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维护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③有利于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沟通和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化的旺盛。④文化的沟通,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命题研析·聚焦高考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示例][2024·全国Ⅰ卷,27]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闻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A.对外沟通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沟通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解题流程][答案][演练1]命题点:中国古代的商路驿站与商贸文化沟通[2024·新高考海南卷,2]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这反映了()A.亭传邮驿是古代正式的交通机构B.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C.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D.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演练2]命题点:魏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民族交融[2024·新高考海南卷,3]西晋初年,中原的许多百姓宠爱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C.人口流淌利于区域开发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演练3]命题点:汉代民族交往与沟通[2024·八省联考辽宁卷]据《史记》记载,汉武帝多次派使节携带大量钱财布帛出访西域诸国。在大宛国一带,“以蒲陶(葡萄)为酒……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陶(葡萄)、苜蓿极望”。这一记载反映了()A.葡萄、苜蓿种植已普及B.政治交往促进经济沟通C.西汉社会风俗发生变更D.“丝绸之路”完全形成[演练4]命题点:中国古代的商贸与文化沟通[2024·新高考北京卷,5]西方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中国古代也有“到处有路透长安”的谚语。这两句话蕴含的历史信息是()A.长安城的设计借鉴了罗马城市布局B.长安和罗马两地之间的交通网络密集C.古代商路便利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沟通D.长安和罗马都曾经是帝国交通网络的中心[演练5]命题点:古代中外货币及贸易往来[2024·湖南省适应性考试]如图反映唐代()A.货币体系多元B.中外经济贸易旺盛C.朝贡贸易发达D.重农抑商政策松弛创新应用——在训练中提升实力1.命题点:汉代的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2024·三明高三一次质量检测]下表为汉朝中心政府为治理边疆而设立的机构。这些机构的设置()机构管理范围职能郡县北疆、东北疆、西南地区、南疆管理民政、防务和屯田属国脱离本民族主体而迁徙到内地的边疆民族设属国都尉,其内部事务仍由该内迁民族的首长负责都护府、校尉等不具备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管理民政、军政和屯田A.体现出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B.保证了边疆地区的政局稳定C.旨在促进民族间的文化沟通D.消退地方势力对中心的威逼2.命题点:郑和下西洋[2024·广州高三测试]明朝时期,郑和开拓了中国同南洋、印度洋、东非的贸易市场。在交易中,择定日期,对运去的中国丝织品、百货等商品,逐一议定价格,把价格列入书面合同,双方保存,再不悔改。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A.宣扬了明朝政府的国威B.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C.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发展D.冲击了传统的对外贸易政策3.命题点:清朝的对外交往[2024·聊城二模]针对臣下与缅甸往来文书中有劝缅甸“归汉”的措辞,乾隆皇帝指出:传谕外夷立言亦自有体,及其中有数应“归汉”一语,实属舛谬。夫对远人颂述朝廷,或称“天朝”,或称“中国”,乃肯定之理。况我国家中外一统,即蛮荒亦无不知大清声教,何忽撰此“归汉”不经之语,妄行宣示,悖诞已极。这一言论体现了()A.大一统国家认同意识B.对外政策的开明开放C.剧烈的尊卑等级观念D.中缅关系的同等融洽4.命题点: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东西方文化沟通的特点[2024·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于20世纪80年头接连出土了大批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文物。据此推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来自中原的物品大量的开元通宝铜钱;宝花纹铜镜;刻有“谨封”二字的一枚印章(唐代官方传递公文的密封专用章);一件南北朝时期的青瓷莲花尊;道教符篆锦两件,其中一件上的文字是“上天太阳神光明,诸神佑护市易,大吉必来,急急如太上律令”。藏文化方面的物品藏文木牍、木简十余枚;写有古藏文的骆驼头盖骨、羊肩胛骨数块;藏文佛经及佛像壁画残片。来自西方的物品东罗马金币一枚;波斯锦、波斯镀金人头像等波斯物品;镀金银质佛舍利容器、玛瑙珠、铜香水瓶等粟特物品。A.道教受到当地各民族的热情追捧B.魏晋至隋唐东西方交往呈现多路径格局C.自古以来柴达木盆地是兵家必争之地D.唐朝实现了对青海地区全面有效的统治第11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和商贸文化沟通1.提示:特点:行政手段推动;移向边疆;移民数量浩大。主动作用:促进边疆地区开发;巩固边防,维护国家平安;加强国家统一。3.提示:现象:民族交融加强。作用:加速了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南方的开发和经济发展。5.提示:元朝中心对西藏实行行政管理。7.提示:政治上宣扬国威;经济上厚往薄来。9.提示:元朝疆域宽阔,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沟通扩大。10.提示: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导致陆上贸易削减;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东西方沟通的削减;近代新航路的开拓使东西方的贸易以海上为主。学问点一1.(1)典属国(2)南海郡2.(1)大鸿胪(2)和亲政策护乌桓校尉(3)田官3.(1)岭南地区(2)郡县制4.(1)天可汗(2)都督府5.(1)西夏6.(1)差别对待(2)行省7.(1)提督四夷馆(2)①九边②各族酋长③羁縻性质茶马贸易8.(1)理藩院(2)②土尔扈特部③驻藏办事大臣④流官学问点二2.阿拉伯3.泉州学问点三1.(1)②丝绸之路(3)①缅甸和印度2.(1)①缫丝技术②四大独创(2)①汗血马(3)①佛教石窟③汉唐王朝关键实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1.[提示](1)前秦统一短暂的缘由:前秦虽统一北方,但内部各族尚未交融,统治基础脆弱;前秦苻坚刚统一北方,就急于发动斗争;前秦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战胜。北魏统一较为许久的缘由:北魏吸取前秦覆亡教训,为巩固统治而主动努力;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鲜卑旧俗和加速汉化”,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2)开明的民族政策。作用:唐蕃和亲,使双方基本停止了纷争,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沟通,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3)影响:册封达赖喇嘛是中国中心政权对西藏地方实施有效管辖的方式之一,它意味着西藏是中国政治版图的一部分,西藏地方政府肯定听从中心政府的领导,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3.[提示](1)有利条件:政府设置机构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粟特人的重要媒介作用;丝织技术先进、西方对中国丝绸需求量大、唐前期中心集权制进一步发展,国家统一;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等。(2)特点:以儒家价值为基础的区域性国际体系;中原王朝与朝贡国具有君臣等级色调;结构稳定,持续时间长;形成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制度性联系;崇尚睦邻友好。探究点二1.[提示](1)特点:官府主管和组织人员前往;始发港位于东南沿海地区;航程已远达南亚,物品远销欧洲;伴随着经济、文化沟通。影响:提升了汉朝的海外影响力;加强了中国与南亚地区国家的经济文化沟通;扩大了汉代对外交往的渠道。(2)表现:海陆路交通畅通,开拓了通往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道路;陆路和海路远达亚欧一些国家。缘由:国家统一强盛;经济旺盛;国内各民族交往亲密;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交往频繁。4.[提示]示例1:人种的迁移。迁移过程:1492年哥伦布发觉了美洲新大陆,欧洲人起先了对美洲的殖民扩张,欧洲白种人迁入美洲;由于美洲原居民对欧洲白人带来的新型疾病缺乏抗体,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欧洲殖民者对美洲本土的开发须要大量劳动力,所以从15世纪起先,欧洲人通过三角贸易将大量非洲黑种人带到美洲;明中后期,中国东南沿海私商贸易兴起,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黄种人经过西班牙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迁入美洲。迁移影响:对美洲而言,丰富了美洲的人种结构,使美洲的族群混合程度大大提高;致使大量美洲土著死亡,同时又加速了美洲的社会发展进程;对欧洲而言,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化供应了物质基础;对非洲而言,损失了大量精壮劳动力,使非洲的发展长期滞后于其他大洲。示例2:欧亚大陆的动植物迁移到美洲。迁移过程:1492年哥伦布发觉了美洲新大陆,欧洲人起先了对美洲的殖民扩张;伴随着欧洲人的迁移,大量欧洲的动植物跨越大西洋移入美洲;此外,太平洋上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也将亚洲的大量动植物带到美洲。迁移影响:丰富了美洲的物种,变更了美洲人的饮食结构,进一步加速了美洲的开发。示例3:疾病传播到美洲。迁移过程:1492年哥伦布发觉了美洲新大陆,欧洲人起先了对美洲的殖民扩张;伴随着欧洲人的迁移,其身上携带的疾病也随之跨越大西洋移入美洲;此外,太平洋上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也将亚洲人身上的疾病移入美洲。迁移影响:造成美洲土著居民大量死亡,加速了美洲原有社会的解体;推动了三角贸易的发生。命题研析·聚焦高考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示例]答案:B[演练1]解析:依据材料“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可知,汉代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设置了一系列的驿站和类似的管理机构,以便确保国家政令在基层的畅通,故选D项;亭传邮驿是古代的文书传递系统,解除A项;丝绸之路是当时民间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解除B项;边疆稳定是中心政府加强对边疆治理的结果,基层治理主要针对的是地方乡里组织,解除C项。答案:D[演练2]解析:依据材料“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可知,中原汉族人民普遍借鉴了少数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体现了当时中原汉族人民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融,故选B项;中原百姓社会风尚的变更是民族交融的结果,而不是群言百家说教的产物,解除A项;中原地区原来就是政治、经济中心,不存在区域开发的问题,解除C项;“头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戒毒康复人员常规医疗服务工作总结
-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结课论文
- 物联网L1题库测试与答案2020第23部分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三年级八校联考(数学试题文)
- 2024年个性化住宅装修服务协议范本
- 2024年度旅游包车服务协议范本
- 2024年股东合伙协议样本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大附中永定分校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 2024年电子行业保密协议范本
- 2024年专业监控设备安装协议模板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单元复习课件
- 设计师会议管理制度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人教新课标
- 行贿受贿检讨书
- 人教版《劳动教育》六上 劳动项目二《晾晒被子》教学设计
- (正式版)QC∕T 1208-2024 燃料电池发动机用氢气循环泵
- 中外合作办学规划方案
- 医学美容技术专业《中医美容技术》课程标准
- CJJ207-2013 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加答案(易错题)
-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300题-整除-有标准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