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ATB 004-2024 废弃混凝土再生砂粉应用技术规程_第1页
T-CAATB 004-2024 废弃混凝土再生砂粉应用技术规程_第2页
T-CAATB 004-2024 废弃混凝土再生砂粉应用技术规程_第3页
T-CAATB 004-2024 废弃混凝土再生砂粉应用技术规程_第4页
T-CAATB 004-2024 废弃混凝土再生砂粉应用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Ⅲ Ⅳ 2 3 5 5 5 7 7 7 9 15 16 18 20 ContentsPreface ⅢIntroduction Ⅳ1General 1 23BasicRequirement 34ProductionofRecycledSandandMicroPowder 54.1GeneralRequirement 54.2ProductionProcess 55ApplicationofRecycledSandandMicroPowder 75.1GeneralRequirement 75.2RawMaterial 75.3RecycledSandandPowderConcrete 95.4RecycledSandandPowderMortar AppendixA:TestingMethodforResidualPasteContentofRecycledSand AppendixB:TestMethodforWaterDemandRatioofRecycledSand AppendixC:TestMethodforWaterDemandRatioofRecycledMicroPowder AppendixD:TestMethodfor28dcompressivestrengthratioofRecycledMicroPowder 20AppendixE:TestMethodfor24hWaterAbsorptionofRecycledSand 22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23ListofQuotedStandards 24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25Ⅲ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Ⅳ一部分是粒径小于0.075mm再生微粉,这部分微粉具有一定的火山灰活性。实紧缺的现实问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11.0.3废弃混凝土再生砂粉在砂浆和混凝土中的应用除应符合本22.0.1废弃混凝土waste2.0.2再生砂粉recycledsandandmicr以废弃混凝土为原料,经机械破碎、整形、筛分等工艺制成的,粒径小于以废弃混凝土为原料,经机械破碎、整形、筛分等工艺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且级配、粒形及微粉含量满2.0.4再生微粉recycledmicro以废弃混凝土为原料,经破磨生产或再生砂制备过程中产生的,粒径小于2.0.5残余浆体含量residualpaste2.0.6再生砂粉混凝土recycledsandandmicropowder2.0.7再生砂粉砂浆recycledsandandmicropowder2.0.8有效水胶比effectivewater-cementitious33.0.1用于制备再生砂粉废弃混凝土的选取应以洁净程度高、匀质性好、运输3.0.2废弃混凝土根据来源、使用环境、暴露条件和腐蚀程度等,可分为可回3.0.3有下列情况的废弃混凝土1废弃混凝土来自于沿海港口工程、核电站、医院放射间等3.0.4废弃混凝土进场、再生砂粉出厂时应根据物料输送方式的不同,采用相3.0.5废弃混凝土收集和再生砂粉生产、运输、应用等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3.0.6废弃混凝土再生砂粉的生产应遵循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理念,生产3.0.8再生砂粉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设计应考虑其结构所处环境类别、作用等454.1.2再生砂粉生产厂建设规模应根据处置区域范围废弃混凝土存量、增量以4.1.3再生砂粉生产应遵循资源节约、集约原则,结合拟建场地地形条件,工4.1.4再生砂粉生产场建设完成后,应进行生产性试验,根据生产产能、产品4.1.5再生砂粉生产应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先进成熟的生产工艺和智能控制4.1.6再生砂粉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控制扬尘,降低噪声,防止处置专项规划,设计使用年限不少于10年的4.2.3进入生产加工区的废弃混凝土,应经过分类、人工分拣和大块粗破等加4.2.4再生砂的生产、储存及回收物的处置应符合《建筑废弃物再生工厂设计64.2.5再生微粉粉磨系统应符合4.2.6再生微粉可罐装或袋装分类贮存,贮存条件应干燥,贮存区应采取防潮75.1.1再生砂粉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5.1.3再生砂粉不得用于预应力混凝土及公路路面、地坪等耐磨性要求高的混5.1.5废弃混凝土再生砂粉可以配制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和地面砂浆,再生砂序号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Ⅲ类1残余浆体含量(按质量计)/% 2需水量比/%≤130≤150≤1703碱活性(快速砂浆棒膨胀率(εt)a)/%TB/T3275当εt<0.20%时,混凝土的总碱含量应符合TB/T3275的规定;当0.20%≤εt<0.30%时,混凝土的总碱含量除应TB/T3275的规定外,还应采取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并经试验证明抑制有效。序号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Ⅲ类1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GB/T13452需水量比/%≤1058序号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Ⅲ类328d抗压强度比/%4MB值/(g/kg)<2.0GB/T351645安定性(沸煮法)合格GB/T13466含水量/%GB/T15967氯离子含量(质量分数)/%≤0.06%GB/T1768三氧化硫含量(质量分数)/%≤3.0%GB/T1769碱含量a/GB/T176a碱含量按NaO+0.658K2O计算值表示,用于计算混凝土中总碱含量。5.2.3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2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4复合掺合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5.2.6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规定。膨胀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的规定。外加剂与再生微粉、水泥和其他矿物掺合料的适应性应91再生砂粉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黏聚性、保水性和流2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应满足工程设4再生砂粉混凝土拌合物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2再生砂粉混凝土有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要求时,其性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3再生砂粉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的规定,再生砂粉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1.再生砂取代混凝土天然砂或机制砂配制混凝土时,RC25及以上强度等天然砂或机制砂的比例,RC30及以上强度等级2再生微粉用作混凝土掺合料时,宜根据配制混凝土水泥类型、净水胶比项目有效水胶比≤0.40有效水胶比>0.40硅酸盐水泥≤30%≤25%普通硅酸盐水泥≤20%≤15%注:C25以下强度等级混凝土可适当放宽再生微粉掺量。3再生砂粉混凝土宜采用绝对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计算。在不使用引气型外4再生砂粉混凝土用水量按照净用水量和附加用5胶凝材料用量、砂率、净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5.3.4再生砂粉混凝土各原1原材料计量应采用电子计量设备。混凝土生产每一工作班2再生砂粉混凝土各组分材料应按质量计量,计量允许偏差应不超过表原材料品种水泥掺合料再生砂再生微粉其他骨料水外加剂每盘计量允许误差量允许误差aa每车(罐)计量允许偏差是指每一车(罐)混凝土中每种原材料的总用量相当于按施工配合比计算的总用量的偏差允许值。1再生砂粉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且应符合现行国家2宜先加入骨料、矿物掺合料和13再生砂粉混凝土搅拌时间为全部材料装入搅拌机开始至搅拌结束所用的1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减少再生砂粉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和2当采用搅拌罐车运输再生砂粉混凝土拌合物时,卸料前宜采用快挡旋转3采用泵送施工时,再生砂粉混凝土拌合物入泵时的坍落度值不宜小于1炎热气候条件下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超过30℃。当室外日平均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2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出振捣器,不得将振捣器放在混凝土内平拖,不得3附着式振捣器的设置间距和振动能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与模板紧密4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5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5.3.10再生砂粉混凝土拌合物性能1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对混5.3.11再生砂粉混凝土硬化体性能1再生砂粉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2再生砂粉混凝土耐久性的检验评定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耐久性检1采用再生砂粉的预拌砂浆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砂浆》GB/T砂浆类型强度等级稠度/mm保水率/%14d拉伸粘结强度 /MPa抗冻性强度损失率/%质量损失率/%再生砂粉砌筑砂浆M10、M1550~90/再生砂粉抹灰砂浆M15再生砂粉地面砂浆M1530~50/注:有抗冻性要求时,应进行抗冻性试验。冻融循环次数按夏热冬暖地区15次、夏热冬冷地区25次、寒冷地区35次、严寒地区50次确定。3再生砂粉砂浆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5.4.2再生砂粉砂浆配合比设计应满足砂浆和易性、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可1按现行行业标准《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抹灰砂浆技2根据已有技术资料和砂浆性能要求确定再生砂粉取代率;当无技术资料3以基准砂浆配合比中的砂用量为基4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添加剂和掺合料的品5通过适配和调整,选择符合性能要求且经济性好的配合比作为最终配合拌砂浆》GB/T25181的相关规定。再生砂粉预拌砂浆的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5.4.5现场配制再生砂粉砂浆时,宜采用强制式搅拌,并应拌合均匀。搅拌时5.4.6现场配制的再生砂粉2以通用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现场配制的水泥混合砂3砌筑水泥砂浆和掺用缓凝成分的砂浆,其使用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砂浆堆放地点的气温宜为5℃~35℃。6现场配制的再生砂粉砂浆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拌砂浆应用技术5.4.7现场配制的再生砂粉抹灰砂浆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的规定执行;再生砂粉砌筑砂浆、再生砂粉地面砂浆A.0.1再生砂残余浆体含量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再生砂的残余浆A.0.2试验所用设备及材料应符合下A.0.3再生砂残余浆体含量试验应按下列步4使用抽滤装置进行过滤,用甲醇洗涤直至漏斗滴下5取出滤纸及固体不溶物一并置于干燥箱中,于30℃下烘干至恒量,待冷m1——粉末试样质量(g);m2——过滤后滤纸及不溶物质量(gm3——滤纸质量,单位为克(g)。B.0.1再生砂需水量比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再生砂2试验用水泥应采用符合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或合同约方孔筛筛孔尺寸/mm4.752.360.60.30.150.075筛底分计筛余/%025±321±34±35±1B.0.3再生砂需水量比试验应按下胶砂种类水泥/g基准砂/g再生砂/g加水量/g流动度/mm对比胶砂450—225L0试验胶砂450—mL0±2XS=×100式中:XS——再生砂需水量比(%);2试验用水泥应采用符合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或合同约方孔筛筛孔尺寸/mm4.752.360.60.30.150.075筛底分计筛余/%025±321±34±35±1C.0.3再生微粉需水量比和28d胶砂种类水泥/g再生微粉/g基准砂/g加水量/g流动度/mm对比胶砂450—225L0试验胶砂315mL0±2式中:XP——再生微粉需水量比,%;D.0.2试验所用设备及材料应符合2试验用水泥应采用符合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或合同约方孔筛筛孔尺寸/mm4.752.360.60.30.150.075筛底分计筛余/%025±321±34±35±1D.0.3再生微粉28d抗压强度比试胶砂种类水泥/g再生微粉/g基准砂/g加水量/g对比胶砂450—225试验胶砂3152253试体养护至28d,按GB/T17671规式中:H28——再生微粉28d抗压强度比(%););R和R0以一组三个棱柱体试件上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计,精确至0.01MPa。当六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出六个平均值的±10%时,剔除的±10%时,则此组结果作废。当六个测定值中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超出平均E.0.3再生砂24h经时吸水量L——经时24h李氏瓶液面读数(mL)。本标准用词说明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引用标准名录4《建筑废弃物再生工厂设计标准》G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