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大学公共经济学课件公共经济学课件第3章 公共物品或服务_第1页
大学大学公共经济学课件公共经济学课件第3章 公共物品或服务_第2页
大学大学公共经济学课件公共经济学课件第3章 公共物品或服务_第3页
大学大学公共经济学课件公共经济学课件第3章 公共物品或服务_第4页
大学大学公共经济学课件公共经济学课件第3章 公共物品或服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概要:人类社会的需要包括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与此相适应的物品与服务也有公共物品与服务和私人物品与服务之分,由于不同物品与服务的生产与提供方式差异,经济社会又划分为两大部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因此,公共物品或服务成为公共经济学的一个核心内容,这不仅因为公共物品或服务是社会公共需要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且,公共部门经济活动涉及的许多问题,都与公共物品或服务直接有关。

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第二节公共需求与私人需求第三节纯公共物品与纯私人物品:需求分析第四节纯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第五节林达尔均衡和免费搭车者第六节混合物品或服务第一节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公共物品或服务是公共经济学的一个核心内容。究其原因:首先,公共物品或服务是社会公共需要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载体;

其次,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体现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生产或提供上;第三,公共部门经济活动所涉及的问题,大都与公共物品或服务直接有关。

一、纯公共物品与纯私人物品的概念

人类社会所需的物品或服务,按照需求主体和供给渠道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纯公共物品、纯私人物品和混合物品。

1.纯公共物品:是指由公共部门(国家机构和政府部门)供给用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或服务。

2.纯私人物品:是指由市场供给用以满足个人需要的物品或服务。

3.混合物品:是指兼有纯公共物品和纯私人物品的某些特征的物品或服务。即介于纯公共物品与纯私人物品之间的物品或服务。二、纯公共物品与纯私人物品的区分标准纯公共物品▪

非可分割性•

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纯私人物品可分割性竞争性排他性标准1.效用2.消费3.受益是指那种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提供的且在消费上不具竞争性、受益上不具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是指那种只向为其付款的企业或居民提供的,且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并很容易将未为其付款的企业或居民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的物品或服务。

三、纯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特征

1.效用的非可分割性(non-divisibility)即,纯公共物品或服务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企业或居民享用。或者,不能按照谁付款、谁受益的原则,限定为之付款的企业或居民享用。非可分割性的含义

纯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生产与提供,无论你是否愿意,要么向所有人提供,要么不向任何人提供。如果提供,它所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开地散布在整个社会里。

特点:由于纯公共物品或服务不存在交换行为,所以,个人不拥有所有权,也不必购买消费权。如:公路、义务教育纯公共物品具有非可分割性的原因

因为,对一种纯公共物品或服务来说,这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i来说,其所消费的公共物品的数量,就是该纯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总量Xn+j。也就意味着纯公共物品或服务在一组消费者中是不可分割的。2.消费的非竞争性(non-rivalness)

即某一企业或居民对纯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享用,并不排斥、妨碍其他企业或居民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企业或居民享用该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这就是说,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纯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或者说,当一种纯公共物品或服务在增加一个消费者时,其边际成本为零。

原因:在于纯公共物品或服务效用的非可分割性。非竞争性二重含义

(1)边际消费成本为零。当增加一个消费者对供给者来说没有增加一点生产成本。因为供给没有增加,所以消费者增加,生产成本不变(2)边际拥挤成本为零。即每个消费者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消费的数量和质量,消费者之间不存在利益上的冲突。3.受益的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

即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企业或居民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说,不能阻止拒绝付款的企业或居民享受纯公共物品或服务。非排他性的三重含义

(1)非独占性:任何人都不可能不让别人消费他。如:广播、灯塔(2)非拒绝性:任何人都不得不消费他。如:国防(3)任何人都可以消费相同的数量。如果在某人消费以后,别人的消费数量减少了,那也就等于部分排他了。如:公安、司法。具体表现:(1)纯公共物品在技术上不易排斥众多的受益者。(2)没有必要排斥他人消费公共物品。(3)排他成本却过于昂贵,经济上不可行。四、纯私人物品或服务的特征1.效用的可分割性(divisibility)

它可以被分割为许多能够买卖的单位,而且,其效用只对为其付款的人提供,或说是谁付款、谁受益。也就是说,纯私人物品和服务可以分割开来,分别提供给不同的消费者。如,电视机厂家批量生产,消费者选择性消费。纯私人物品或服务具有可分割性的原因

对于纯私人物品或服务来说,即对于纯私人物品或服务的总量等于每一个消费者所拥有或消费的该物品数的总和,这意味着纯私人物品具有可加性和可分割性。2.消费的竞争性(rivalness)

即,某一企业或居民对某种一定数量的纯私人物品或服务的享用,实际上就排除了其他企业或居民同时享用。就是说,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纯私人物品或服务,生产成本都要增加。3、受益的排他性(excludability)

是指个人被排斥在消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为纯私人物品或服务付费购买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物品或服务所带来的利益。因为,只有在受益上具有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人们才愿意为之付款,生产者也才会通过市场来提供。

纯私人物品或服务的特点(1)个人拥有所有权;(2)必须购买消费权(3)竞价高者享有优先消费权。五、判定公共物品的步骤第二节公共需求和私人需求

人类社会的需求总体上可以分为私人需求和公共需求。一、私人需求(一)概念:是指由单个人内在产生的、不依赖于他人而独立存在并得以满足的个人需要。(二)私人需求分类1.捷克斯洛伐克经济学家奥塔•锡克分为四种:物质需要、运动和活动的需要、与别人关系的需要、文化需要。

2.恩格斯分为:生存资料需要、发展资料需要、享受资料需要。

3.斯大林归纳为两大类:物质需要、文化需要。

4.美国心理学家A•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按照发生的顺序,由低级到高级呈梯状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成就需要(自我实现)。需求层次论

需求层次理论表明:

a.一般呈阶梯性向上的倾向。

b.只有在低层次需要获得相对满足后,才能发展到较高层次的需要。

c.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需要仍然继续存在。成就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三)私人需求的特点1.受益的内在性

①一个人需求的满足不会使他人从中受益;

②当用于满足需求的物品有限时,一个人需求的满足则同时排斥其他人需求的满足。2.需求的分散性

即需求的主体不具整体性,即使多个主体都具有某种需求,但其中一个主体需求的满足并不意味着其他主体也能得到满足。私人需求主要是依据个人偏好,通过市场购买来实现。二、公共需求

(一)公共需求的定义公共需求是指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时所产生的需求。包括三层含义:

1.公共需求并非是一种抽象的需求,也是一种个人需要;

2.公共需求并非是单个人的需求或少数人需求,而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多数人的需求;

3.公共需求不仅是多数人的需求,同时也是一种整体需求。要么区域内所有人的这种需求都能得以满足,要么都得不到满足。如:环境保护、污染治理、食品安全等。二、公共需求的特点

1.受益外在性。即在一个人或少数人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其他人也可从中受益。共同受益、共同享受——无差别。如国防、治安

2.需求整体性。即这种需求不可能分散或单独得到满足。如:警察≠保安≠保镖

3.社会成员享用公共物品需要付出代价。如交费或纳税,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

4.一般是通过公共机制来满足,消费者无须为满足需求而直接付费。这四个特点说明了公共需求的其他两个特点:既然一个人的受益将使其他人也从中受益,既然一个人的需求不能独立地得到满足,那么单个人就不会为满足这种需求而直接购买。第三节纯公共物品与纯私人物品:

需求分析一、纯私人物品的需求:水平相加

由纯私人物品或服务的三大特性可知,某种纯私人物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应该等于某一时期内市场上所有单个消费者在各种价格水平上对该种私人物品或服务的需求量之和。

只要知道每个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纯私人物品或服务的数量,又知道市场上的消费者(购买者)数量,就可得出对该种纯私人物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同样,只要知道每个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曲线,通过把某种纯私人物品或服务市场上的所有消费者(购买者)的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即可得出对该种私人物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曲线。

图3-3纯私人物品或服务的需求

假定馒头市场上,有A、B、C3个消费者,其个人需求曲线分别以DA、DB和DC代表。当馒头价格为3元/个时,每周A、B、C分别购买1个、2个和3个馒头,因为在这个购买量水平上,价格恰好等于其所获得的边际效益(MBA=MBB=MBC=3元)。

这时,消费者总的市场需求量是1+2+3=6个,恰好市场需求曲线D=∑QD

,同市场供给曲线S=MC=AC的相交点E所决定的购买量水平。

二、纯公共物品的需求:垂直相加

由纯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三大特性可知,所有的消费者必须同时消费同样数量的该种物品或服务。由于受益的非排他性的存在,纯公共物品或服务是不能定价的。即,消费者无法将其购买量调整到该种纯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价格恰好等于其边际效益的水平。正因为如此,纵轴所代表的变量就不是市场价格,而是消费者对某种既定数量的纯公共物品或服务所愿支付的最大数量。它常以消费者在既定数量的公共物品或服务上所能获得的边际效益来代表。

图3-4纯公共物品或服务的需求

假定三个消费者A、B和C生活在一起并组成一个小社区,3人对保安的需求曲线分别以向下倾斜的DA、DB和DC来表示。个人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代表着消费者为获取每一单位的相应数量的公共物品所愿支付的最大数量。这个最大数量指的是每一位保安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益。从每一条需求曲线可以看出,保安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益随着保安数量的增加而下降。可见,对纯公共物品的总需求曲线可以通过将每一消费者在每一可能数量水平上的边际效益加总来得出。所以,只要将个人需求曲线以垂直的方向相加,即可得到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这就是说,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需求曲线,是通过把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所有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曲线垂直相加得到的。

三、为什么纯私人物品或服务的需求是水平相加,而纯公共物品或服务的需求却是垂直

相加的呢?

因为,对于纯私人物品或服务,每个消费者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他所能调整的只是其消费的数量。而对于纯公共物品或服务,每个消费者所面对的是同样数量的公共物品或服务,但他们所愿支付的价格(边际效益)是不一样的。第四节纯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

一、MSB=MSC:公共物品同样适用

实现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条件是: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即MSB=MSC。这一条件,不仅适用于纯私人物品或服务,而且也适用于纯公共物品或服务。纯公共物品或服务的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

配置效率MSB=MBi+

=MSC配置效率MSB=∑MB=MSC∑MB代表消费者所获得的边际效益的总和如果用MBi

表示购买者消费这个公共物品获得的边际效益,用

表示除这个购买者之外其他所有社会成员(n-1)因此而获得的边际效益的总和,则上式可改写为解析

假定某人欲购买一个纯公共物品仅供自己使用。按照公共物品的定义,这个公共物品的购买,不仅会使购买者本人受益,其他所有社会成员也会因此而受益。所以,这个公共物品的社会边际效益,就是购买者本人和其他所有社会成员同时享受这种公共物品所带来的效益。因此,一定数量的纯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就是所有消费者因此而获得的个人边际效益的总和。若以∑MB代表消费者所获得的边际效益的总和,则纯公共物品或服务的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MSB=∑MB=MSC

二、应用举例

仍以ABC三个消费者所组成的小社区雇用保安为例。假设:保安雇用费用(工资)450元/人·月,为平均成本且固定不变,则边际成本也就等于平均成本。再假定保安提供的安全保障不会产生负的外部效应,这时雇用保安的社会边际成本也将保持在450元的水平上不变。同时,给定了消费者A、B和C在雇用的保安数量分别为1位、2位、3位和4位时所获得的边际效益(仍分别以MBA、MBB和MCC来代表),见表3-1

表3-1

由三个消费者所组成的小社区从安全保障中获得的边际效益单位:元边际效益保安的数量1位2位3位4位MBa300250200150MBb250200150100MBc20015010050∑MB750600450300图3-5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最佳产量

社会边际效益曲线社会边际成本曲线图解①保安雇用量为0时,消费者所获得的边际效益∑MB=0,是无效率的。②雇用1位保安时,消费者所获得的边际效益总和∑MB=700超过了为此而付出的社会边际成本MSC=450,也是没有效率的。③同理,雇用2位保安时,消费者所获得的边际效益总和∑MB=600超过了为此而付出的社会边际成本MSC=450,也是没有效率的。④雇用4位保安时,消费者所获得的边际效益总和∑MB=300低于为此而付出的社会边际成本MSC=450,也是没有效率的。⑤当雇用3位保安时,个人所获得的边际效益总和恰好等于社会所付出的边际成本450元。说明,交点E点所决定的雇用量3位,是最具有效率的。三、纯公共物品的再定义

综上所述,纯公共物品或服务也可定义为:其生产会给所有社会成员带来正的外部效应(外部效益)的物品或服务。再定义第五节林达尔均衡和免费搭车者一、一种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自愿捐献与成本分担所有成员分担成本

雇用一名保安

雇用三名保安雇用两名保安在成员人数较少的社会中,通过自愿捐献和成本分担的合作方式,有可能使得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达到最佳水平。仍以三个消费者雇用保安为例

假设三个消费者决定在解决他们的共同需要——安全保障方面实行合作,并分担雇用保安所需的费用。这时,他们可以将其资金集中在一起,用来雇用保安。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可筹措到足够的资金,他们就能通过享受保安所提供的安全保障使自己的境况变好,而且这种效益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或不愿单独凭借自己的资金实力来实现的。在此情况下,他们将乐于以这种合作方式雇用保安,并将雇用数量增加到其所集中的资金不再是以承担最后一位保安的雇用费用时为止。表3-2

由三个消费者所组成的小社区自愿捐献与成本分担雇用保安单位:元捐献资金(边际效益)保安的数量1位2位3位4位A300250200150B250200150100C20015010050∑750600450300解析①当雇用一位保安时:自愿捐献的资金总额750元大于雇用第一位保安的边际成本450元,即预算资金剩余300元——资源未充分利用——不具有效率——至少应雇用2个保安。说明这个社区所雇用的第一位保安的社会边际效益750元超过了其社会边际成本450元。②当雇用两位保安时:边际效益总和为600元,社区成员将为每一位保安的雇用捐献600元。这样也超过了第二位保安的边际成本450元,因此,用于安全保障的预算也有剩余。这时,A将捐献500元(250×2),B将捐献400元(200×2),C将捐献300元(150×2),共计1200元,扣除雇用两位保安总成本450×2=900元,剩余300元——不具有效率。③当雇用三位保安时:A将捐献600元(200×3),B将捐献450元(150×3),C将捐献300元(100×3),共计1350元,扣除雇用三位保安总成本450×3=1350元,收支恰好平衡——具有效率。

此时,边际效益的总和(450元)恰好等于雇用第3位保安的边际成本450元。说明,这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MB曲线与其边际成本曲线相交。这时,对这三个消费者来说,MSB=∑MB=MC=MSC,E点所决定的三位雇用量就是最佳雇用量水平。④当雇用量大于3位时:以自愿捐献方式筹措的资金将不足以抵付其成本。所以,通过自愿捐献方式将不能筹措到保安雇用量大于3位时所需的资金。

结论

在成员人数较少的社会中,通过自愿捐献和成本分担的合作方式,有可能使得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达到最佳水平。

林达尔均衡定义假设前提二、林达尔均衡(LindahlEquilibrium)

是以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ErikLindahl)的名字命名的一种具有效率的均衡现象。是指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三、实现林达尔均衡实现的条件:

两个假设前提1.只有在人数非常少的群体中,才是有可能存在的。2.一个社会的成员越多,人们免费搭车的欲望就越强烈。假设前提假设前提1、每一社会成员都愿意准确地披露自己可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效益——不存在隐瞒或低估自己边际效益从而逃避其应分担的成本费用的动机。

2、每一社会成员都清楚地了解其他社会成员的嗜好以及收入状况,甚至清楚地掌握任何一种公共物品或服务可给彼此带来的真实的边际效益——不存在隐瞒个人的边际效益的可能。三、免费搭车问题

(free-riderproblem)

免费搭车又称“搭便车”,是指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又享受公共物品所带来的利益。从经济学角度看,免费搭车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有理性的选择。这就是说,只要有公共物品或服务存在,免费搭车问题就不可避免。

1.免费搭车产生的原因

在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中,没有人能够做到对其他所有成员的情况无所不知。既然人们不能准确地掌握社会成员的嗜好和经济状况,便有可能隐瞒自己从公共物品或服务上所获得的真实的边际效益。同时,如果人们知道他们所需分担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成本份额,取决于其因此而获得的边际效益的大小,就会产生从低呈报甚至不报其真实的边际效益的动机。后果:一方面,人们可通过从低呈报甚至不报边际效益而减少其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出资份额,就可以保存其收入;另一方面,由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不具有排他性,人们也不会因其出资份额的减少而丧失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任何效益。在此条件下,人们完全有可能在不付任何代价的情况下,享受通过其他人的捐献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益。这时,免费搭车问题便会出现。2.“搭便车”后果

一旦发生免费搭车问题,就会产生免费搭车者,不言而喻,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就会不足——低于其应当达到的最佳产量水平。

如果其他社会成员都采取免费搭车策略,其结果是没有公共物品或服务可供人们享用了——即:休谟的“公共地悲剧”。由此可见,一个社会的成员越多,人们免费搭车的欲望就越强烈,从而因免费搭车问题而导致公共物品或服务供给量下降的可能性就越大。

3.免费搭车问题的化解:公共财政

由于免费搭车问题的存在,自愿捐献和成本分摊的合作性融资方式,不能保证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有效供给。既然公共物品或服务不可或缺,免费搭车者的问题又难以避免,那就只能依靠政府部门使用非市场的方式——公共财政来解决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问题。一方面,以征税方式取得收入;另一方面,将财政收入用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生产与提供。第六节混合物品或服务混合物品(准公共物品)半公共物品半私人物品拥挤性的公共物品Txt价格排他的公共物品一、混合物品的概念

混合物品又称准公共物品(mixedgoods),也有人将其称作半公共物品或半私人物品。是指既具有私人物品或服务的特性,又具有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特性。即介于纯公共物品与纯私人物品之间的物品或服务。混合物品或服务在现实中最为常见。

二、混合物品的种类1、拥挤性的公共物品(congestiblepublicgoods)(1)含义:是指那些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产生拥挤,从而减少每个消费者从中获得效益的公共物品或服务。如城市交通、治安、公路、公用草地等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在拥挤的公路上,当行驶的车辆达到一定数量之后,追加的车辆便会阻碍交通,甚至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2)特点:效用虽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享(非排他性),但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即这种物品或服务在消费者的人数达到拥挤点之后,消费者人数的增加使其边际成本不再为零,将变为正数。2.价格排他的公共物品

(price-excludablepublicgoods)(1)含义:是指那些效益可以定价,从而在技术上可实现排他的公共物品或服务。如,公办学校和医院、公园及其娱乐设施、高速公路等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公共物品。(2)特点:一方面,它的效用在名义上向全社会提供,即谁都可以享用;另一方面,它在受益上却可以排他,即谁花钱、谁受益(上学、就医、逛公园)。3、具有外部效益的物品或服务(1)含义:是指兼有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的物品或服务。(2)特点:就内部效益而言,它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具有私人物品的性质,但就外部效益而言,它又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如:高等教育既具有“公共性”,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是一种公共物品。又具有“私人性”,有利于受教育者提高社会地位和增加收入,是一种私人物品。表3-3纯公共物品

混合物品国防、外交、公共安全、罪犯改造、法律法规、基础科学研究、社会文明及意识形态传播、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传染病防治、消防服务、自然现象预报、自然灾害的防治、货币发行、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信息、商品质量信息、消费者权益保护、无线广播电视服务等。教育、交通、通讯、能源、城市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有线电视广播、文体节目表演、产品质量认证、企业信誉评级、地质勘探等。三、混合物品的供给

理论上,纯私人物品或服务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纯公共物品或服务由政府部门以非市场方式提供。实际上,大多数物品或服务的提供是市场的供给和政府的供给交织在一起——即混合提供。如,混合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就是如此。

对于混合物品,既可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也可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还可以采取政府部门给予补助的办法由私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