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业水平知识点大全_第1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知识点大全_第2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知识点大全_第3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知识点大全_第4页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知识点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化学学业水平学问点整理

必修一第一章从试验学化学

一、化学试验平安

1、取用药品的留意事项

不能用手干脆接触药品,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

节约药品,严格按要求量取。若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1mL~2mL,固体只

要盖满试管底部。

剩余的药品一般不放回,也不乱丢弃,更不能带出试验室,要放在指定容器内

(并非全部药品都不能放回原容器,如钠、金等)。

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里,液体盛放在细口瓶里,见光分解的放在棕色试剂瓶里。

托盘天平精确到0」g,量筒精确到0.1mL。

2、运用酒精灯的留意事项

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用漏斗加)。

熄灭酒精灯用灯帽。

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出着火,用抹布盖灭。

3、加热的留意事项

可干脆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甜烟、燃烧匙。

需垫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

加热前应将仪器外壁的水擦干,烧的很热的仪器不能用水马上冲洗。

4、其它留意事项

点燃可燃气体前要验纯。

制备有毒气体要在通风厨中进行,还要进行尾气处理。

若用加热法制气体,排水法收集时,为防止倒吸,结束时要先移走导管,再熄

灭酒精灯。在尾气处理中,汲取一些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气体(如氨气),也要

防倒吸(常见防倒吸装置有:倒立漏斗式,平安瓶式等)。

5、试验事故处理方法

酒精等易燃物小面积着火应快速用湿抹布盖灭,钠、磷着火用细沙盖灭,更大

火情拨打119。

眼睛的化学灼伤,应用大量水冲洗,边冲边挤眼。若为碱灼伤再用20%硼酸

溶液淋洗,若为酸灼伤再用3%碳酸氢钠溶液淋洗。

误食重金属盐,应马上服用蛋清或牛奶(如氯化钢中毒)。

汞洒落后,应洒上硫粉,并打开风扇通风。

浓酸、浓碱沾到皮肤上,应先用抹布擦,再用大量水冲洗。

熟识一些常用危急化学品的标记(书P4)。

二、混合物的分别和提纯

分别:混合物中各组分分别。提纯:除去杂质,留下须要的组分。

1、过滤和蒸发

粗盐提纯:溶解

过滤:(一贴、二低、三靠)主要用于不溶固体与液体的分别

蒸发:用于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别

2、蒸镭和萃取

蒸镭:利用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分别组分或除去易挥发、难

挥发的杂质。

蒸储水的制备试验(P8)

萃取: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容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将溶质从溶解度较小

的溶剂中转移到溶解度较大的溶剂中的方法。

碘水的萃取试验(P9)步骤:检漏,装液,振荡,静置,分液

三、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n):表示物质含指定粒子多少的物理量。

注:专出名词,表示微现粒子。

单位:摩尔(mol),简称为摩。规定0.012kg12c中所含碳原子数为lmol

1

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XlO^mol-

计算公式:n=N/NA

2、摩尔质量(M):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单位:g/mol或g.mol1

计算公式:M=m/n

四、气体摩尔体积

1、物质体积大小取决于:物质的量、微粒的大小、微粒的距离。

气体体积大小的确定因素:物质的量、微粒的距离。

固体、液体体积大小的确定因素:物质的量、微粒的大小。

2、气体摩尔体积(Vm):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单位:L/mol或L.mol-1

11

标况下Vm=22.4L.mor,常温常压下Vm=24.8L.mol

计算公式:Vm=V/n

3、等温等压下,物质的量相等的气体它们的体积相等。

4、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m(总)/n(总)

五、物质的量浓度(cB)

1、物质的量浓度(CB):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单位:mol/L或mol.L1

计算公式:cB=nB/V或cB=1000pw/MB

六、确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仪器:容量瓶-长颈梨形平底玻璃瓶

规格:100mL、250mL、500mL、1000mL等。

运用:不行用于固体溶解、浓溶液稀释或反应容器,运用前需先检漏。

2、配制步骤:

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转移,洗涤(2—3次),定容,摇

匀,装瓶、贴标签

3、误差分析

其次章化学物质与其变更

一、分散系与其分类

(1)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利。物质中所得到的体

系,叫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容纳分散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

(2)胶体

①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在1—lOOnm之间

②胶体的分类:

按分散质分类:分子胶体(如蛋白质胶体、淀粉胶体)

胶体粒子(如氢氧化铁胶体)

③胶体的性质:

光学性质——丁达尔效应:光束通过胶体,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叫做丁

达尔效应。

二、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到熔融状态下可(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而)导电的

化畲物。

常见电解质有:酸、碱、盐、水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自物。

常见非电解质有:蔗糖、乙醇、CO、CO?等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常见强电解质有:强酸、强碱、大部分盐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常见弱电解质有:弱酸、弱碱、水

三、离子反应与其发生的条件

1、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拆(强酸、强碱、可溶性的盐须要拆,其余都不拆)

删删除两边不反应的离子

查(三大守恒:质量、电荷、得失电子守恒)

留意:把必需记忆的概念,规律和理论编写成顺口溜等便于记忆。

(1)对化合价的记忆:

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领钙镁锌,三价元素金属铝,硅是四价要记清,

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六硫三五磷,单质零价别遗忘。

(2)对酸碱盐溶解性表的记忆:钾钠镀硝盐皆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

酸盐不溶饮和铅,碳酸盐与磷酸盐,含有钾钠钱就溶。多数酸溶碱少溶,碱有

钾钠钱钢溶。

2、离子共存问题推断:

2+2

①是否产生沉淀(如:Ba^OSO4',Fe2+和OH);

②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4+和。H,H+和CH3coeT)

③是否生成气体(如:H+和CO3,H+和SCV)

④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NO?和Fe2+/r,Fe3+和I)

3、常见离子检验方法:

离子常用检验方法

Cl-加]入HNO3酸化的AgNC)3,有白色沉淀

2

CO3加入HC1产生无色无味的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

SO4先加入HC1溶液,再加入BaC12,有白色沉淀

Na+焰色反应为黄色

K?透过蓝色钻玻璃焰色为紫色

Ag+加入HC1溶液有白色沉淀

Fe3+滴加KSCN溶液呈血红色或加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

Fe2+滴加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再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

Al3+滴加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渐渐溶解

+

NH4滴加NaOH溶液产生使潮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四、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升降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一一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

口诀:降——得(被)还原一氧化剂

升——失——(被)氧化——还原贮一'、

/氧化还原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产乂-、/

J化合二

3、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状况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表示电子得失的结果

(涉与到元素化合价的变更)

失2Xc,化合价上升,被氧化

+4—I1△+2I0

举nC)2+4HC1:MnCl?+Cl21+2H2O

得2X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注:(1)双箭号(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

(2)箭号起、止所指为同一种元素(化合价要发生变更);

(3)标出得与失电子与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

数)。

(2)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状况

2e-

i

+«_-I*A0

MnO:4-4HCI-MnCI24-CI:f+2HQ

注:(1)单箭号(在反应物之间);

(2)箭号起点为被氧化(失电子)元素,终点为被还原(得电子)元

素;

(3)只标转移电子总数,不标得与失(得失电子数相等)。

五、氧化还原方反应程式的配平

配平步骤:先标价,列变价,求倍数(最小公倍数),配系数,查相等(三

大守恒)

注:三大守恒:质量守恒,化合价升降守恒(即电子得失守恒),电荷

守恒

0-3-10

如:3Cl2+8NH3=6NH4C1+N2

;1X2X313X1X2

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推断

1、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据金属活动性依次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

----------------------------------------------------------►

Au

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减弱,对应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增加

3、据置换反应:氧化性强的物质置换氧化性弱的,还原性强的置换还原性

弱的。

4、据化合价:

最高价——只具氧化性

同种元素]最低价一一只具还原性

中间价——兼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留意:(1)含有同一种元素的高价化合物与低价化合物,当有中间价态时,才

有可能反应;若无中间价态,确定不反应,且反应时,元素化合价不

发生交叉。

(2)一种还原剂同时和几种氧化剂相遇,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优先发生

反应;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优先

发生反应。

(3)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后

就越难失电子;难失电子的物质不确定易得电子,难得电子的物质不确

定易失电子。

第三章金属与其化合物

一、钠和钠的化合物

1、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

密度小(小于水,大于煤油)、熔点低(低于水的沸点)

2、钠的核外电子排布:,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很简洁失去,显

强还原性。

所以,自然界无游离态钠,钠元素以化合态,主要以NaCl形式存在。

电解

2NaCI(熔融)-2Na+CI2t

工业制钠:

3、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与说明:

①浮:(说明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②熔:(说明钠的熔点低;放

热反应)

③游:(说明有气体产生)④嘶:(说明有气体产生)

⑤红:溶液中滴入酚酰显红色(说明生成的溶液呈碱性)。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f

+

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t

4、钠与氧气反应:常温4Na+O2=2Na2O,点燃或加热2Na+O2^Na2O2

(淡黄色固体)。

++

5、与酸的反应2Na+2HC1=2NaCl+H2f;2Na+2H=2Na+H2t

6、与盐溶液反应:钠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钠是干脆与水反应。反应后

的碱再与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如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式:2Na+

CuSO4+2H2。=CU(OH)2;+Na2sO4+H2to

7、钠的保存:煤油中或石蜡油中。

8、氧化钠与过氧化钠:

名称氧化钠过氧化钠

化学式与化合

+1-2+1—1

Na2ONa2O2

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粉末)

Na2O+H2O=2Na2O2+2H2O=4

与H2O反应

2NaOHNaOH+O2f

+

Na2O+CC)2=2Na2O22CO2=

与CC>2反应

Na2cO32Na2cO3+O2

性质Na2CO3NaHCO3性质比较

Na2O+2HCl=2Na2O2+4HCl=4NaCl+

与酸反应

2NaCl+H2OO2f+2H2O

钠燃烧:2Na+O^点^燃NaO

钠与。2常温下反应:222

生成条件空气中加热氧化钠:

4Na+O2=2Na2OA

2Na2O+O2=2Na2O2

用途供氧剂、强氧化剂、漂白剂

9、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俗称纯碱或苏打小苏打

溶解性:Na2c。3>

水溶性易溶于水溶于水

NaHCO3

同浓度Na2c。3的

溶液酸

显碱性显碱性碱性大于

碱性

NaHCO3的碱性

NaHCO3的热稳

热稳定2NaHCO3^=Na2CO

稳定定性比Na2c。3

性3+CO21+比0

差,用于除杂质。

反应猛烈反应更猛烈等物质的量时

与酸

2+-+

CO3+2H=HCO3+H=H2O+Na2c。3耗酸量大

反应

H2O+82tCO2tNaHCO3

易与Ba(OH)2>

与碱Ca(OH)2反应生成能与可溶碱反应生成碳

反应酸正盐和水

BaCO3>CaCO3

沉淀和NaOH

除中的

Na2cO3+H2O+CO2==2NaHCO3CO2HC1

相互

杂质是用饱和的

2NaHCO3^=Na2CO3+CO2f+H2O

转化

NaHCO3+NaOH=Na2CO34-H2ONaHCC>3溶液

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用途剂、造纸、纺织、石油、之一;治疗胃酸过多

冶金等工业等。

10、焰色反应:Na——黄色紫色(隔着蓝色钻玻璃)

操作:用干净的伯丝或铁丝在外焰灼烧,至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时为止,

用伯丝蘸取待测溶液,在外焰上灼烧,视察火焰颜色。用完后,用盐酸洗净,

在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时即可。

二、铝和铝的化合物

1、金属铝:铝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主要是以化合态存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

A12O3

申解

工业制铝:2Al2。3(熔融)=4AI+302t

留意:不选用AlCk,因为其为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

(2)铝与氧气的反应:4A1+3O2==2Al2O3

说明现象:为什么铝的性质活泼,但是铝在空气中却能稳定存在?

因为铝和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薄膜很致密,可阻挡内部金属接着

与氧气接触反应。

另:镁和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薄膜也很致密,可阻挡内部金属接着与氧气

接触反应。

所以,镁铝虽活泼,但不需隔绝空气保存。而钠、铁和氧气反应生成的氧

化铝薄膜很疏松,不能爱护内部金属。

(3)铝与非氧化性强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1+6H+=2A13++

3H2t

常温下,铝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

(4)铝与强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1+2NaOH+2H2O=2NaAlO2

+3H2

离子方程式为:2Al+20H-+2H2O=2A1O2

-+3H2

2、氧化铝——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盐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12O3+6HC1==2A1C13+3H2O

+3+

离子方程式为:A12O3+6H=2A1+3H2O

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

离子方程式为:A12O3+2OH-=2A1O2-+H2O

3、Al(OH)3——两性氢氧化物

(1)与盐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1(OH)3+3HC1=AICI3+3H2O

+3+

离子方程式为:A1(OH)3+3H=Al+3H2O

(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1(OH)3+NaOH=

NaAlO2+2H2O

离子方程式为:A1(OH)3+OH-=A1O2-+2H2O

(3)受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2A1(OH)3AA12O3+3H2O

(4)制备:可溶性铝盐与弱碱反应制取,试验室常用铝盐与足量氨水制A1

(OH)3

其化学方程式为A12(SO4)3+6NH3•H2O=2A1(OH)3I+3(NH4)2SO4

3+

离子方程式为Al+3NH3•H2O=A1(OH)31+3NH4+

4、明矶: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1(SO4)2-12H2O]

思索:明矶常用作净水剂,是因为明矶溶于水,在自然水中铝离子水解生成

氢氧化铝胶体,

3+

A1+3H2O=A1(OH)3(胶体)+3H+,而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

以和水中的泥沙形成絮状不溶物沉降下来,使水澄清。

三、铁和铁的化合物

1、金属铁

(1)铁的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的银白色金属,质软,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具有延展性,能被磁铁吸引。

(2)化学性质

①与非金属反应2Fe+3Cl2==2FeCl3,Fe+S叁FeS与纯氧反应

3Fe+2O2Fe3O4

商忐

②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e3O4+4H2(g)

③与非氧化性酸反应Fe+H2s。4==FeSO4+H2fFe+2HC1==

FeCl2+H2f

④与盐反应Fe+CuSO4==FeSO4+Cu2FeCl3+Fe=<3FeCl2

2、铁的重要化合物转化关系

(1)Fe的氧化物:Fe2O3俗名铁红

+3+

与HC1反应:Fe2O3+6H=2Fe+3H2O

(2)Fe的两种氢氧化物

Fe(OH)2Fe(OH)3

颜白一灰绿一红褐色

化①4Fe(OH)2+O2+2H2O=4Fe(OH)3

学+3+

②Fe(OH)2+2H+=Fe2++2H2。Fe(OH)3+3H=Fe+3H2O

(3)Fe?+和Fe3+鉴别

Fe2+Fe3+

水溶液颜色浅绿色黄色

Fe2++2OH-==Fe3++3OH

Fe(OH)21==Fe(OH)3;

加入NaOH

4Fe(OH)2+O2+红褐色

2H2。==4Fe(OH)3

白->灰绿-红

褐色

3+

Fe+3SCN-=Fe(SCN)3

加入KSCN无现象

血红色

2+3+一一

通入ci22Fe+Cl2=2Fe+2Cl-

4、Fe2+和Fe3+相互转化:

FeCl2溶液跟Cl2反应:2FeCl2+Cl2=^FeCl3

2+3+

2Fe+Cl2=2Fe+2Cl-

3+

FeC%溶液中力口入铁粉:2FeCl3+Fe^FeCl22Fe+Fe

=3Fe2+

四、合金

1、定义: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

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特点:

合金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大,熔点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低。

合金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能优于各成分金属。

3、常见合金

铜合金:青铜(铜锡、我国最早的合金)、黄铜(铜锌)、白铜(铜像)

铁合金:生铁(铁、碳,含碳2%〜4.3%)

钢:碳素钢(低碳钢C<0.3%、中碳钢C0.3%〜0.6%、高碳钢

80.6%)

合金钢(具有各种不同的优良性能,用于制不锈钢与各种特种钢)

铝合金:密度小,强度大,用于飞机汽车火箭船舶制造。

钛合金:密度小,强度大,耐高温,耐腐蚀等优点,主要用于飞机、火箭、导

弹、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尖端领域。

第四章非金属与其化合物

一、硅与其化合物

1、硅与二氧化硅

物质硅二氧化硅

存在自然界中均是化合态,可制成晶体

硅石、石英、玛瑙、硅藻土

形式硅和无定形硅

每个硅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的空间每个硅连接四个氧,每个氧连

结构

网状结构。(类示于金刚石)接两个硅,形成空间网状结构

物理高熔、沸点、硬度大、有金属光泽高熔沸点、硬度大、难溶于

性质的灰黑色固体,良好的半导体水

a常温下除氢氟酸和强碱外,

其他都不反应

a常温下除氟气、氢氟酸和强碱外

SiO2+4HF=SiF41+2H2O

与其他物质都不反应

(刻蚀玻璃)

Si+2F2=SiF4

SiO2+2NaOH=Na2SiO3+

Si+4HF=SiF4f+2H2t

化学H2O

Si+2NaOH+2H2O=Na2SiO3+2H2

性质(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只

t

能用橡胶塞)

b确定条件下与氧气、氯气等反应

b高温下二氧化硅在与金属

Si+O2ASiO2

氧化物反应

Si+2cbgSiCl4

SiO2+CaO

CaSiO3

制耐火材料,如甜烟;制作饰

用途制半导体材料

品;如水晶项链、石英表等;

光导纤维等

2、硅酸、硅酸盐和硅酸盐材料

(1)硅酸一不溶于水Na2SiO3+2HCl=2NaCl+H2SiO3;

(2)硅酸盐:由硅、氧、金属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

a表示方法:盐:Na2SiO3氧化物:Na2O•SiO2

b硅酸钠:可溶于水,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于制硅胶、防火剂

、防腐剂

(3)硅酸盐材料

硅酸盐材

玻璃水泥陶瓷

黏土,石灰石,石膏

原料纯碱,石灰石,石英(调整水泥凝聚时黏土

间)

设备玻璃窑水泥回转窑\

高温

SiO2+CaCO3

CaSiO3+CO2f困难的物理、化学变

反应

高温

SiOz+Na2co3更

Na2SiO3+CO2f

3CaO-SiO2,

硅酸

成分

Na2SiO3、CaSiO3、SiO22CaO-SiO2,

3CaO-A12O3

二、氯与其化合物

1、氯气

(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有毒,易液化

(2)化学性质

a与金属反应:2Na+Cl2O2NaCl2Fe+3Cl2H2FeCl3

Cu+Cl2磐CuCl2

b与非金属反应:H2+C12燮2HC1

c与化合物反应:Cl2+H2O=HC1+HC1O

Cl2+2NaOH=NaCl+NaClO+H2O

2C12+2Ca(OH)2=CaCl2+Ca(ClO)2+2H2O

(3)氯气的用途:自来水消毒,漂白,制盐酸等。

(4)氯气的制备:试验室制法:MnC>2+4HCl(浓)金MnCl2+Cl2f+2H2O

2、氯离子检验: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3、氯气水溶液一氯水(1)氯水含有的微粒:H+、Cl\C1O\OH'①。、

HC1O、Cl2

(2)氯水的性质:浅黄绿色,具有强氧化性,可用

于漂白

4、卤素单质的相互转化:

Cl2+2NaBr=2NaCl+Br2C12+2KI=I2+2KC1Br2+2KI=I2+

2KBr

三、硫、二氧化硫与浓硫酸

1、硫

(1)硫的存在:游离态,化合态(黄铜矿、硫铁矿、石膏、芒硝等)

(2)硫的物理性质:黄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

易溶于二硫化碳

(3)硫的化学性质:S+O2粤SO2

2、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

溶于水。

(2)化学性质:SO2+H2OH2SO32s。2+。22so3

SO2+CaO=CaSO3SO2+2NaOH=

Na2SO3+H2O

3、三氧化硫SO3+H2O=H2SO4SO3+2NaOH=

Na2SO4+H2O

4、浓硫酸

(1)物理性质:无色透亮油状液体,98%,密度为1.84g/cm3

(2)化学性质:a吸水性:b脱水性:

c强氧化,性:Cu+2H2SO4(浓)=CuSO4+SO2f+

2H2O

C+2H2SO4(浓)=CO2f+2SO2f+

2H2。

四、氮与其化合物

放电

1、氮气——稳定N2+C^=2NO

2、NO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有剧毒气体,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2NO+O2=2NO2

3、NO2

(1)物理性质: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3NO2+H2O=2HNO3+NO

4、NH3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易液化,

易溶于水(喷泉试验)

(2)化学性质:NH3+H2ONH3•H2ONH3+HC1=NH4C1

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学问点一: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质量数的定义

元素:含有相同质子数同一类原子总称。

核素:含有确定数目质子与中子的原子

同位素:含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的互称

质量数: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学问点二: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①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名个电子(氨原子是2个);

②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③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个电子;

④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

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

高。

另外,电子总是尽可能地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溢后再填充下一层。

学问点三: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问点四:能结合有关数据和试验事实相识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更的规

元素周期律是元素核外电子排布随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的必定结果

(1)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更

除1、2号元素外,最外层电子层上的电子重复出现1递增8的变更

(2)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更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如:NaMgAlSiPSCl;

CNOF

(3)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更

同周期最高正化合价从左到右渐渐增加,最低负价的确定值渐渐减小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确定值之和=旦。

(4)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更

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渐渐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渐渐增加

NaMgAlSiPSCl金属性:Na>

Mg>Al

金属性渐渐减弱非金属性渐渐增加非金属性:C1>S

>P>Si,

(5)①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

反之也如此。金属性:Na>Mg>Al,氢氧化物碱性强弱为NaOH二Mg(OH)2二

A1(OH)3O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越强,

反之也如此。

非金属性:Si<P<S<Cl,H3PO,是弱酸,H2sO’是强酸,HC1C>4是最

强酸;

酸性:H3PO4<H2SO4<HCIO4;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氧化物越稳定;氢化物的稳定性为

SiH4<PH3<H2S<HCl

学问点五: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确定。

学问点六:知道周期与族的概念,能描述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周期表中每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共有1个横行,即1个

周期

周期表中的纵行称为族,一共有18个纵行,但只有16个族

短周期1、2、3

Y

M期长周期4、5、6

(1)结,不完全周期7

主族IA〜VHA

Y

味副族IB〜VUB

第VH1族8、9、10

0族惰性气体

(2)周期序数二电子层数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学问点六:相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关系(1-18号)

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看有几个电子层,就在第几周期;

最外层电子数是几,就在第几主族

学问点七: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金属在左下角,非金属在右上角

学问点八:感受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在化学学习、科学探讨和生产实践的重要

作用与价值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详细表现形式,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

科学家在周期律和周期表的指导下,对元素的性质进行了系统探讨,并为新

元素的发觉以与预料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供应了线索。

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

通常制造的农药,所含有的氟、氯、硫、磷等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靠近,在确定

的区域内。人们还在过渡元素中找寻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学问点九:相识化学键的涵义

化学键:物质中干脆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猛烈的相互作用

学问点十: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1)离子键:使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有引力和斥力)

(2)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猛烈的相互作用

非极性键:相同的非金属元素之间极性键不同的非金属元素之间

学问点十一:了解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共价化合物: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相成的化合物

学问点十二: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有钱根离子的化合物确定是离子化合物,是活泼的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形

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学问点十三:能写出结构简洁的常见原子、离子、分子、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能够用电子式表示结构简洁的常见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H::

H2Cl2N2HC1^H2OCO2NH3CH4NaCl

叫:既T+

MgCl2NaOHNa

其次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更关系

1.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汲取能量,形成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更的主要缘由。一个化学反应是释

放能量还是汲取能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这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更的根本缘由。

2.当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放出能量

当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汲取能量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3.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衡定律和能量守衡定律,从能量形式上看,化学

反应中的能量变更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更,全部的燃烧反应都要放出热

量。

4.依据化学反应中是放出热量还是汲取热量把化学反应分为出热反应和业

热反应。

假如化学反应放出热量是热反应;假如化学反应汲取热量是血热反

应,

试验2-1结论:铝和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类似的金属和酸的置换反应都是.

也热反应。

试验2-2结论:Ba(OH)2•8H2O和NH4cl反应是一个典型的蓝热反应。

试验2-3结论:盐酸和NaOH反应是包_热反应;中和反应都是亚热反应。

5.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树木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光能。

其次节化学能与电能

一、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

1.一次能源:干脆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

如流水、风力、原煤、石油、自然气、自然铀矿。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如电力、蒸汽。

电能是一种二次能源。

2.我国发电以火力发电为主。

3.火力发电中能量转化过程: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使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加

热水。

4.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所以一个化学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必需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反应。

5.铜锌原电池:

现象:锌片不断溶解,铜片有气泡产生。

其工作原理是,负极:Zn—2e—=Z.+,发生拿也反应。

正极:2H++2e-=H?,发生还原反应。

电子流向:沿导线由Zn流向Cu。

原电池的两电极需活泼性不同的金属,通常状况下较活泼的金属作为负极

二、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1.干电池(一次电池)

电池在运用过程中,锌会渐渐溶解,写出离子方程式Zn—2e-=

Zn2+o

2.充电电池(二次电池)

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锂离子电池是新一代可充电的绿色电池。

3.燃料电池:利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将燃料和氧化剂反应所放出的热能干脆转

化为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速率是表示化学反应过程进行的一怏慢—的物理量,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削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单位:mol/(L•S)或mol/(L•min)。

依据定义可知道计算公式片Ac饭)/At=2\c闺/At,只有一

正值。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化学反应的速率总是一起先最快,越往后越慢。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的是平均速率。

2.课本中介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一变质一、温度、浓度、压强、催

化剂等。温度:温度上升,反应速率一快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

率一快一,催化剂:运用(正)催化剂,可以使反应速率一快

3.课本第47页图2—20说明白什么道理?

答:说明白任何反应不行能—完全进行究竟.只能到达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动态

平衡,,这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一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重度.

不再变更,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但是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

通过变更.外界条件.而变更。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洁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1、甲烷的化学式C旦其分子式是CH4,电子式:结构式:结

构简式CHa

2、空间结构:正四面体,4个C-H键的长度和强度相同,夹角相同。

1、来源:自然气、沼气、油田气、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2、物性:且色、无味的气体,密度0.717g/cm3(标准状况),比空气的

密度,,可用—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极难溶于水一一可用排水法收集。

3、稳定性:通常状况,甲烷比较稳定,不能被H+/KMQ4、Br2等氧化剂氧

化,与强酸和强碱也不反应

4、甲烷的可燃性"性化反应

CH4+2O2CO2+2H2O

留意:点燃甲烷时要验纯,条件不同,水的状态不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3、甲烷的取代反应方程式:

CH4+一CH3cl+HC1CHgCl+C12-CH2c4+

HC1

CHgCl^+Clg-►CHCI3+HC1CHC13+Cl2-►CC14+

HC1

①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

反应

②逐步取代:ImolCh只能取代ImolH原子

③取代反应的产物是混合物,5种产物都有(HC1,还有各种取代产物)。

④:②产物的状态:HC1、CH3cl为二体,CH2c卜、CHCI3和Cd为液体,

甲烷的四种氯代产物都不溶于水。

不论CH’和Cl?的比例是多少,几种产物都有,A(HC1)最大,且n(HCl)=

”(参与反应Cl2)

4、主要用途:化工原料、化工产品、自然气、沼气应用

学问点四、烷烧的结构和性质

结构特点:

(1)链状,可带支链,留意分子中碳原子并不是直线状排列,而是锯齿状;

(2)相邻碳原子间均以共价单键相连,碳原子其余价键均被氢原子饱和

1、烷烧:饱和链―

2、通式:qjj2n+2

(1)通式特点:H原子数确定为偶数,其相对分子量也确定为偶数且除以14

余2,

烷烧分子中的氢原子数已经达到上限。(甲烷是含氢量最高的烷燃)

(2)碳原子数每相差1,则相对分子量相差-14

3、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熔沸点随着相对分子量增大而上升。分子中碳原子数

在4以下的全部烷烧在标准状况下都为气态。

4、化学性质:(与甲烷相像)

(1)稳定性:常温下与澳水、H+/KM11O4不反应

(2)都有可燃性

五、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1、定义: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

要求:能辨别出C原子数为四和五的烷烧的同分异构体

2、丁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正丁烷CH3cH2cH2CH3异丁烷

CH3CH(CH3)CH3

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CH3cH2cH2cH2cH3、异戊烷

CH3cH(CHJCH2cH3、

新戊烷C(CH3)4

3、“四同”的探讨对象:(要弄清晰四同的区分)

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同系物--------化合物

同位素--------原子同素异形体——单质

其次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一、乙烯

学问要点一:知道乙烯的分子结构

1.乙烯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C2旦4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CH?==CH2

空间结构:六个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

2.工业制法:从石油中获得,乙烯的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

展水平。

3.乙烯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为无色、略有甜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不溶于水

2.乙烯的化学性质

由于乙烯分子中C==C的存在,使乙烯表现出较活泼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燃烧c2H4+3O2f2CO2+2H2O

试验现象:有黑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