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第三中学高三压轴卷新高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根据历史记载,发现西汉的“孝廉”之中,能确定出身的一共有184人,其中出生于官宦、贵族家庭的有128人,出生于豪强大地主家庭的有11人。这说明当时()A.官位基本上被上层社会控制 B.察举制不能有效地选拔人才C.贵族政治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日趋尖锐2.19世纪60年代以后,很多在华外资企业以“附股”的形式大量吸收华商资本。到90年代,“华商附股”累计总数已达4000万两以上,约占这些企业股本的一半。“华商附股”的大量出现A.表明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有利于新兴生产方式的引进C.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D.促进了民族工业的长远发展3.“产婆术”是苏格拉底创立的一种寻求普遍知识的方法,他通过交谈,在问答中不断揭示对方自相矛盾之处,引发人的主动思考,使人逐步寻求正确答案。这体现了他A.用理性去认识和解释世界 B.从人自身上寻找意义和价值C.破除了人们对神学的迷信 D.追求知识与巧言善辩的能力4.观察下图,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代表的是四个国家的世界制造业产值,这四个国家分别是A.中国、美国、英国、德国 B.英国、德国、中国、美国C.英国、中国、德国、美国 D.中国、英国、美国、德国5.古代文书不加标点,会给未加训练者造成阅读困难,因此1919年胡适等人联名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标点符号的使用,表明A.近代出版业开始蓬勃发展B.“尊孔复古”逆流受到批判C.白话文完全取代了文言文D.“文学革命”的影响力扩大6.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削弱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大体相当的一组是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 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 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7.20世纪90年代,“伙伴关系”成为中国外交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我国政府在对外关系中,积极努力构筑“伙伴关系”框架。中国做出这一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是A.不结盟政策已不合时宜 B.多极化趋势的深度发展C.反殖反霸成为时代潮流 D.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8.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力主张资本市场自由化。1996年,仅印尼、马来西业、非律宾、韩国、泰国的国际私人资本净流人就高达930化美元,而1997年已净流出120亿美元。一年间资本变化流量超过这些国家GDP总和的10%。这说明资木市场的自由化A.增加了全球经济动荡的潜在风险B.削弱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霸权C.维护了国际货币体系的长期稳定D.推动了新兴国家经济的迅速增长9.“在一个人人追求私利的君主国中,任何政治团体其实都有演变为暴政的可能。所以个人自由的维护,有赖于我们透过对政治机构的技巧性设计,特别是透过立法、行政与司法权威的相互区隔,以均衡社会内部的利益纠葛。”最早把此说变为政治实践的是A.伯利克里 B.克伦威尔 C.华盛顿 D.拿破仑10.新中国成立后,针对与周边国家之间遗留的边界问题,确立了以“安定四邻,争取国际形势的和缓”为目的,以“平等、互利、友好的基础上加以解决”为原则,依据历史和照顾现状,“在解决之前,维持现状”的基本政策。与缅甸、尼泊尔、阿富汗、蒙古、朝鲜等国解决了遗留的边界问题。新中国外交上的这些做法A.推动了亚非各国的反帝反殖斗争B.成为新中国顺利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C.体现出“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方针D.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和浓厚的意识形态特点11.之所以说“文艺复兴使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是因为这场运动()A.冲击了神学思想的束缚B.倡导“先定论”,挑战教皇的权威C.追求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平等D.用理性之光驱散了现实的黑暗12.《说文》:“史,记事也。从又持中,正也。”这符合史学家刘知几所主张的:A.史才 B.史学 C.史识 D.史德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富国与富民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关注的焦点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孔子)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商鞅)材料二国用不足,由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王安石)善理财之人,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天地所生货财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仓库盈实,百姓富给,斯为善治财矣。(司马光)(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富国与富民”的不同看法,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富国与富民的角度评述王安石的理财新法。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城文明中。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楺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一般认为棉花是从南北两路向中原传布的。南路最早出现棉花的地区是海南和澜沧江流域,之后传到闽、粤、川等地区;北路始于西北地区。宋元之际,棉花从南北两路传布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城。唐宋以后,人们越来越看出棉花作为絮衬和纷织原料的优越性。《农书》说棉花是“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又兼代毡毯之用,以补衣褐之费”。元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到了明代,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榨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摘编自于峻极《棉花加工工业发展历史》等材料二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棉花和棉布不仅自给,还输出到欧洲、美洲、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美国商人到中国来贩运货物,以土布为主,不仅销到美国,还转销到中、南美洲乃至西欧。19世纪初30年间,从广州运出的土布平均每年在100万匹以上,最多的一年(1819年)曾经达到330多万匹。英国也曾经大量销用中国土布。而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洋布每年约1500万匹,值银3000万两,岁进口之纱,至位银1350万两”。1871—1873年洋纱进口3.7万公担,到1909—1911年增长到132万公担。从1894年至1913年的20年中,土布生产中使用洋纱的比重已经高达73%(包括国内生产的机纱)。“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据方显廷《中国之棉纺织业》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棉花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棉纺织业的变化。(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古代到近代棉花利用的共同价值。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西汉的“孝廉”之中,能确定出身的一共有184人,其中出生于官宦、贵族家庭的有128人,出生于豪强大地主家庭的有11人,说明官位基本上被上层社会控制,故选A;B表述太绝对,错误;西汉实行察举制,依据品德选拔官吏,并非贵族政治,排除C;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能确定出身的一共有184人,其中出生于官宦、贵族家庭的有128人,出生于豪强大地主家庭的有11人”,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2、B【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华商附股”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外资企业借助华商资本扩大对华经济侵略,另一方面是华商借助人股外资企业投资新式企业,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引进,故B项正确;列强短暂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排除A项;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是在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排除C项;“华商附股”的形式,加剧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半殖民地化特征,不利于民族工业的长远发展,排除D项。故选B。3、A【解析】
根据材料,苏格拉底用“产婆术”的办法,逐步引导人主动思考,解决自身思考的问题之处,从而逐步到寻求正确答案,这是一种运用人的思考和判断解决问题的理性精神,A项符合题意;材料是主张引导人思考,不是从人自身上寻找意义和价值,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其对神学的破除,C项错误;追求知识与巧言善辩的能力不符合材料引导人思考的信息,D项错误。故选A。4、D【解析】试题分析:曲线1在19世纪中叶以前一直处于世界最高水平,但此后一蹶不振,走下坡路,这符合中国近代的发展趋势。曲线2在1860年前后产值最高,但在20世纪前夕被他国超越,符合英国的发展趋势,只要判断出这两个曲线,答案就一目了然,选D.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点评:数学模型是高考题的一大亮点,计量史学也是发展较快的历史分支。本题以曲线为切入点,考查工业革命前后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趋势,考查重点突出,方式灵活。5、D【解析】
材料无法体现近代出版业的发展情况,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尊孔复古”逆流受到批判,排除B;C中“完全取代”太绝对,排除;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提倡白话文,而胡适是提倡新文学的代表。材料中胡适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写作是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影响,故选D。6、B【解析】试题分析:解题时紧扣“地位和职权大体相当”等关键信息。东周诸侯国拥有军政经大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元行省制是地方的行政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故A项错误;唐政事堂是唐朝的最高权力机构,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宋中书门下亦指“政事堂”,宋建炎三年(1129),并中书省与门下省为一省,称中书门下省,即宰相机构和官署,故B项正确;西汉州刺史是监察地方官和王侯的官员,而明朝的监察御史被称为“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官位虽不高,但权势颇重,两者在权力与地位上差异很大,故C项错误;宋提点刑狱司监督管理所辖州府的司法审判事务,审核州府卷案,可以随时前往各州县检查刑狱,举劾在刑狱方面失职的州府官员,而通政司是明清时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臣民申诉文书的中央机构。其长官为通政使。其职能就是开天下言路,两者在权力与地位上差异很大,故D项错误。与元行省。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刺史、监察御史、政事堂7、B【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世界格局呈多极化趋势并深入发展,“要对话而非对抗,要合作而非冲突”,所以我国政府积极发展平等、合作、互利和依存的伙伴关系,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是新时期我国采取的外交政策,并非不合时宜,排除;此时的时代潮流是和平与发展,C选项错误;D选项是在改革开放处在关键时期的重要谈话,与该政策调整没有直接关系,排除。故选B。8、A【解析】
东南亚等国私人资本的剧烈变动明显增加了国家的金融风险,说明资本市场的自由化会增加全球经济动荡的风险,故选A;资本市场的自由化有利于加强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霸权,不利于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的长期稳定,不能推动新兴国家经济的迅速增长,排除BCD。故选A。9、C【解析】
根据材料“透过立法、行政与司法权威的相互区隔,以均衡社会内部的利益纠葛”结合所学可知,华盛顿领导美国取得独立战争胜利并最终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故C项正确;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并未建立三权分立体制,排除A项;英国克伦威尔建立了独裁统治,排除B项;法国拿破仑建立了专制帝国,排除D项。故选C。10、B【解析】
材料信息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本着“安定四邻,争取国际形势的和缓”的目的,依据历史和照顾现状,较快地与周边国家解决了遗留的边界问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为国内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经济建设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故B项正确;材料不是以反帝反殖为目的,排除A项;“一边倒”针对的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强烈的革命性和浓厚的意识形态,故D项错误。11、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文艺复兴肯定人的自然本性和价值,主张追求现实的幸福,冲击了神学思想的束缚;宗教改革挑战教皇的权威;启蒙运动追求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平等,倡导理性;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神权下的自我·人性的启蒙12、C【解析】
史的本意就是记事,客观公正记载历史史实,客观撰写历史,符合刘知几主张的史识,故选C;史才,不仅指天才和才气,主要是指文才、文采;史学,是编写史书的专业知识;与“正也”相悖,排除AB;D不是刘知几的主张,排除。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看法:孔子认为富民是富国的基础,商鞅主张富国须弱民。相同之处:为君主治国提供建议。(2)评述:王安石的理财新法包括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市易法等。(答出其中两项即可)理财新法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的目的。但部分措施背离了民不加赋的本意,增加了民众的负担,是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解析】
(1)看法:根据材料“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可知,孔子认为富民是富国的基础。根据材料“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可知,商鞅主张富国须弱民。相同之处:从孔子和商鞅言论的出发点来看,两者都是为君主治国提供建议。(2)评述:根据所学知识,首先列举王安石理财新法,如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市易法等。根据材料“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的理财新法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的目的。根据材料“天地所生货财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仓库盈实”并结合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可知,变法部分措施背离了民不加赋的本意,增加了民众的负担,是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14、(1)由国外传入;种植范围从边疆推广到内地;政府积极推动;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挤塑板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非金属材料结构件项目发展计划
- 第6课《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第1单元主题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河北专版)
- 2024年广西送变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批社会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基础地质勘查服务项目建议书
-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 第1课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同步教学(统编版2024)
- 2024年兖矿新疆能化有限公司权属企业社会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外科学绪论 课件
- 患者搬运操作并发症的预防
- 云南省红河州市级名校2024年中考联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JBT 3135-2024 镀银圆铜线(正式版)
- 否定副词“不”和“没有”比较研究
- 售楼部销售礼仪培训内容
- 幼儿园木工坊安全教育
- 内科主任年终述职报告
- 船舶起重安全管理规定规定培训
- 2024年不停电电源UPS相关项目营销计划书
- 智慧农业中的农业机械与设备管理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