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高中语文作文命题导向:哲理探索题中的创识、析理、证伪【摘要】全国高考作文“哲理探索题”转型基本就绪。该题型以“四高”——高抽象度、高开放度、高智慧度、高创识度——为导向。对策:创识,推陈出新;析理,还原具体;证伪,反驳验证。【关键词】2024年高考作文导向对策去年笔者指出高考作文将向哲理探索题转型;以追求“道之文”、培育思想者为导向,是应对AI大模型作文所必须。[1]果不其然,今年全国作文题已并轨就绪。未来应用写作交给AI便好,创新性写作比拼必在哲思,因而,转型乃大势所趋。一、导向:道之文,文皆从道中流出命题者意在转型,但对哲理探索题尚无清晰概念,导致质量参差不齐。朱光潜认为文字含糊是思想还没透彻,因此须阐明该题型旨趣,为命题立纲。高抽象度。“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2]“道之文”的“道”,即对事物本体、本原、义理、规律的认知。从具体事物抽取最高共相,常人难以企及,须心向往之。能悟到什么,有赖抽象思维力、想象力。高开放度。指非单一视角、无统一答案。可见仁见智,匠心独具,多维探索,标新立异。有赖猜想力、洞透力。高智慧度。“上阐古人精微,下启后人津逮,其中隐微可独喻,而难为他人言者,乃学问也。”[3]高智慧以学识为本,承先启后,呈现高思想含量。有赖悟道明理形成的证伪反驳力、辩证思维力,特别是哲学思想力。高创识度。指在高智慧基础上的创见。朱熹:“这文皆是从道中流出。”[4]追求哲理性创见,有赖才气、悟性,及集大成的超越性。此“四高”,高抽象度最具特征性,高开放度、高智慧度与其呼应,以高创识度总其成。其中学识为本的“高智慧度”哲思是核心目标指向。以“四高”论,七道题可分三档。本体论(高哲思题)新课标I卷:人的思想创造物会否成为思想终结者——如何认识你自己;天津卷:对“被定义”与“自定义”该作何选择——如何塑造你自己;新课标II卷:抵达未知之境是人类的宿命——人何以为人。此三题是对“人”的本原性叩问。文化论(中哲思题)北京卷(1),探索文化的历时性弘扬创新。不足:以观点为题是命题大忌,考生无法自主立意。题干材料太具体,束缚哲思视域。简化成“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考生便可尽显才智。发展论(低哲思题)上海卷、全国甲卷、北京卷(2)弊在具体,学识性不足。上海卷谈“认可度”,与去年谈探索陌生世界动机的高哲思比,有失水准。全国甲卷谈“坦诚交流”,与去年谈技术发展与掌控时间关系的高智性比,落差明显。北京卷(2)的“打开心扉”与全国甲卷雷同,未脱“低幼化”窠臼。新课标I卷最符合“四高”要求,其他题各有所欠。北京卷从理念到文字均有待提升。二、对策一:创识,惟陈见之务去哲理探索文以创识为首务。写作第一要义“惟陈言之务去”[5],议论文去“陈言”必先去“陈见”。若论点人云亦云炒冷饭,妙笔生花也是垃圾,难逃被AI摁地摩擦的难堪。哲理探索题的创识,就是在抽象思维的高度、广度、深度上有所突破。1.提升高度。如新课标II卷“······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论题,从“人”的类特性看:人是求知的动物。“人类天生具有求知欲。”[6]抵达未知之境,有赖人的求知本能,而其他动物则没有。但有求知欲未必能获得知识。人是思想者。“我想,所以我是。”(也译作“我思故我在”)[7]这表明靠感官、经验外,更需要抽象思维能力,才能实现求知欲。而抽象思维——成为思想者,需凭借语言。人是语言(言语)的动物。“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信而不道,何以为道?道之贵者时,其行势也。”(《春秋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这对人的特质界定,近乎圆满。抵达“未知之境”三大本原,“人是语言的动物”堪称逻辑基底。创识:不断抵达未知之境,是人类凭借言语思维求知的生命意志力的释放。这是从已知到未知的整合。2.拓展广度。北京卷(1)“······请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历久弥新”具封闭性,易落套。以中华文化“历久弥新”(有的文化则未必)为语境创识:群星璀璨,智慧起点高。起源于先秦的中华文化,经由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对“六经”的系统整理,形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化格局。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等包含的普适性价值,形成内涵充沛的超稳定哲学体系,为中华文化奠基。道家、墨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名家······百家争鸣,与其互补共生。一大批文化巨匠以无与伦比的才智,造就令人叹为观止的世界文化史辉煌景观。思想生命力、同化力强。作为中华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以道德伦理为内核的“仁学”思想,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卫灵公》)。此与农耕文明、平权理想相适配。儒学超强生命力、同化力及融合性,加持中华民族凝聚力。连清代康熙帝都编了集理学大成的《性理精义》,可见同化力之大。历代承传有序、发扬光大。前两条为“历久弥新”前提,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华文化极具生长性、涵纳性。历代传人从不同方面增益、升华之。孔子之后,孟子、荀子一脉相承又各有发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二程、张载、朱熹发展出理学(也称新儒学),陆九渊、王阳明发展出心学,冯友兰《贞元六书》并采中西哲学,自称新理学。汉代以降人才选拔制度,策论、制艺等考试,文化传承作用不可小觑。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从《论语》注疏、集注汗牛充栋亦可见一端。当今我国举世瞩目的扶贫成就,倡导“一带一路”“生态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也是中华文化继往开来之创举。要说清何以“历久弥新”,无开阔的学识视野很难做到。3.开掘深度。如天津卷“······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一般认为“自定义”比“被定义”重要,但此为陈见,雷同性高。引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亦卑之无甚高论。其实“被定义”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自定义”,有时“被定义”——外因是决定性的,是矛盾主要方面,即所谓“人是环境的产物”,“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读书、学习,就是“被定义”,人往往不知不觉被文化环境(外因)塑造。有时被外部塑造比自我塑造的力量还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说的都是人成长过程中,外因作用胜过内因,是充分必要条件。这大约有点新意了。还不够深,再开掘,发他人所未见:“自定义”相当程度上由天性决定——天性是内因还是外因?表面看是内因,但天性来自遗传基因,分明是外因。“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怎样自塑造,彰显何种风华,用什么方式前进,似由内因决定,可也大概率取决于外因——天命——身不由己、命运弄人:“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孟子·尽心上》)是也。自定义竟是被定义使然,或包含被定义成分,论点就亮眼了。创识无止境,求真无极限。追求“高抽象”立论,尚需“高智慧”析理。三、对策二:析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识须靠学理支撑,析理的重要性不亚于立论。哲理立论是高度抽象,析理是使之还原到理性具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借鉴以下还原法。1.矛盾还原法。矛盾还原是辩证分析基础。“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系辞上》)“阴阳”即矛盾,即“道”之所在。“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说的是矛盾普遍性与不可穷尽性。体道、析理皆须从寻找矛盾入手。文题有的已揭示矛盾,如天津卷“被定义”与“自定义”,全国甲卷“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坦诚交流”,均直接阐明矛盾;新课标I卷“······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则隐含着“少”与“多”的矛盾。这类题相对容易析理,可比较优劣,辨别是非,做出判断。多数论题须还原对立面。如新课标II卷“······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对立面是止步于已知之境、故步自封的人。北京卷(1)“······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对立面是无活力和价值,被时间淘汰的事物,即便“经典”也是菁芜并存、瑕瑜互见。找到对立面,“历久弥新”才有创识、析理的基础。矛盾是无限可分的,如天津卷“被定义”与“自定义”,各自包含两面性:有正确的被定义与自定义,也有错误的被定义与自定义。正确中也包含着错误的因子,错误中也可能有正确的因子。因而,在一定条件下,正确与错误会相互转化。抓住矛盾就不难做辩证析理——寻求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与次要方面,及转化的原因、条件等。2.原因、条件还原法。“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8]“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9]这表明内因与内部矛盾性的决定性作用,内因与外因的矛盾性是错综复杂,随机变化、转化着的。此可谓原因、条件分析机理。原因、条件还原,可展开多层次析理。原因分析,或一因一果,或一因多果,或一果多因,多因有主因、辅因······多果有主果、次果······条件分析也一样,也有主次之分。条件会助成原因(矛盾)的变化。如天津卷“被定义”与“自定义”,一般来说“自定义”是主因(内因),“被定义”是辅因(外因)。但二者未必是对立的,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自定义”(变化的根据)或包含着“被定义”(变化的条件):当我们做具体分析时就会发现,外因会促成内因产生变化,作为条件的外因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当你对“被定义”进行“明辨是非,去芜存真”后——假定你有高智性,排除“非”“芜”,吸纳“是”“真”,你的“自定义”难免受“被定义”影响,甚至改变,“被定义”中的“是”“真”因素将转化为“自定义”——如认知错误,朝反向转化,势必产生反效果。如此析理就较严谨了。矛盾性质的改变,外因、内因的转化,因果关系的推断,与“时、空”条件密切相关。3.时间、空间还原法。矛盾、原因、条件分析,均在特定时、空进行。时、空依存关系呈现事物演化秩序。时间有过去、当下、未来,空间是时间轴上的存在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具体”,就是指特定时、空事物存在的状态。因此,所谓还原,即还原到具体时、空问题状况。析理是特定时、空条件的认知。如北京卷(1)“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作时、空还原,便会发现经典在不同时期,其存在状态是不同的。不少经典消亡散佚了,如最有代表性的先秦时期与儒家同为显学的墨家,在汉代后,其哲学、逻辑学、几何学、物理学、光学等思想,并未像儒家思想一样,随时间推移愈显活力和价值。而儒学命运也非一帆风顺,如古代的“焚书坑儒”,现代的“打倒孔家店”“废止读经科”等,谈何常读常新、常用常新?即便在儒学昌盛期,如科举制倡导“代圣贤立言”,以“四书五经”为教科书,力推读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方苞《钦定四书文》等,但“读‘四书’,只为八股之题目,读‘五经’,只为八股之材料。而三代以下之书,皆可以不读”[10]。多数学子是常读常旧、常用常旧。可见,常读常新、常用常新是有条件的:第一,政治昌明、思想解放,有良好读经、用经环境;第二,居敬持志,对经典心存敬畏,专心致志;第三,讲究读法,诸如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审问近思、明辨笃行等,才有新发现;第四,与时俱进,高瞻远瞩,不断充值、激活新能量。可见,只有在特定时、空下进行矛盾、条件分析,才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辩证观之,许多事物是非、真假、对错,因时、空条件改变而改变,不能一概而论。只有充分揭示论点内涵丰富的复杂性,力求无懈可击,才能以理服人。四、对策三:证伪,议论文皆驳论文哲理探索重在析理,析理本质上是个证伪——驳论过程。经过严格证伪,论点、论述才更有说服力。“人类社会的事情非常复杂,而人的推理又非绝对可恃,所以无论何种名文,总不免有驳击的人。而且议论原是假定有敌论者存在,否则已用不到议论。从这一点说,议论文可以说是广义的驳论了。”[11]凡议论均需证伪,要养成驳论习惯。所驳对象有三种。1.敌论。针对他人议论的质疑、驳难。新课标II卷:“······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显然,说“我们”就武断了,加上“每个人”,更是绝对化,明显不符实情。“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也很夸张——连学者都未必能做到,不思进取、不学无术的躺平反例甚多。恐怕只能改为:“有志探索者在努力抵达未知之境。”论题、论点要科学、严谨,哲理探索文尤甚。绝对化的全称肯定或否定判断是危险的,多经不起辨伪。事物矛盾性普遍存在,要懂得限制。2.假想敌论。对己论易受读者质疑之处,做预防性释疑解惑。例如北京卷(2)“······打开,发现新的自己;打开,带来新的气象”,此论有违常识,连AI读者也会问:“打开”不也可能会受蒙蔽、伤害、误导?——如何“打开”才是关键。若有假想敌论意识,就能免此片面性。改作“以‘打开······’(如‘打开心扉’)为题目”即可。3.己论。对己论自我质疑、否定、修正,使持论得当,说理公允。如上海卷,你若赞成“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这明显不靠谱:不少高认可度事物未必好。因此,要侧重分析“认可度”的客观性、合理性、概率性,做防御性说理。反之,你若不赞成,就要说服赞成的人,指出“认可度”的主观性、偶然性、泡沫性。要有针对性地揭示所以然或所以不然,尽量让读者无从置喙。驳己论,也包含对驳敌论、假想敌论的自驳。如全国甲卷“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你若接受此观点,就要多考虑“坦诚交流”的可行性与反效果。驳敌论:“相遇”不是靠“坦诚交流”即可奏效,还需其他条件,如时机、互信、性格、学识、修养、缘分······及沟通方法方式等。己论点:相遇首要是缘分。自驳:知音难觅,有必要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中国陶瓷珠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医药类吸塑包装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一出十六自动胶瓶坯模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丝绢纺织及精加工产品项目提案报告
- 2024年三唑类杀菌剂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除夕春节贺词4篇
- 兼职会计劳务合同模板(3篇)
- 顶岗支教实习总结(6篇)
- DB12-T 1082-2021 公务用车保险与年审服务规范
- 2024年牛肉加工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名牌包包网红主播电商直播带货话术脚本
- (精心整理)初中物理串联分压和并联分流精练
- 教练技术二阶段讲义
- 道路开口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 蛋鸡养殖场管理制度管理办法
- 洗涤有限公司各生产班组工作流程及工作要求
- eps三维测图系统倾斜摄影快速入门手册
- 民法典关于监护的规定解读
- 可爱卡通立春节气知识科普PPT模板
- 血常规解读(课堂PPT)课件
- 化学检验工技能培训教材(PPT-108页)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