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调研卷及答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调研卷及答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调研卷及答案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调研卷及答案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调研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调研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关于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可能会改变B.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拔河比赛中甲队获胜,但比赛中甲队对乙队的拉力等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D.跳水运动员蹬跳板时,他对跳板的力和跳板对他的力是一对平衡力2、如图所示,关闭动力拉下制动后,某满载旅客的高铁沿平直轨道缓缓驶入南阳东站。下列说法正确()A.列车受到的重力和铁轨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列车由运动变为静止,列车的惯性减小了C.列车减速前进时,坐在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是静止的D.列车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3、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0cm,体重60kg,他的体积约为()A.0.006m3 B.0.06m3 C.0.6m3 D.6m34、图中的电路图正确的是()A.B.C.D.5、某高校研制的水下机器人在海面下作业,若它一直下潜,在此过程中()A.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大B.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小C.所受浮力不变,压强变大D.所受浮力不变,压强不变6、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7、小亮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如右图).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B.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D.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8、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A.一定带正电荷B.一定带负电荷C.可能带负电荷D.可能带正电荷9、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A. B.C. D.10、如图所示,小红站在商场匀速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上,她受到的力有()A.重力和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D.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11、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受到的重力接近于()A.5NB.50NC.500ND.5000N1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都是由铁制成的实心物体,其高度从左到右逐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和P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P1=P2=P3B.P1<P2<P3C.P1>P2>P3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1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A>FB>FCB.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ρB>ρC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D.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P丙14、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4℃时,液体密度最小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15、如图所示,一圆形水管左粗右细,a、b为粗管和细管中同一水平面上的点,水管中有一气泡,随水向右快速运动,气泡经过a、b两点时体积大小的比较,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a点时大 B.b点时大 C.一样大 D.均有可能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在一列匀速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落在车厢内原来的起跳点。若列车刹车,用细线悬挂在车厢内的小球,摆动方向是________(选填“车行方向”或“车行相反方向”)2、如图所示,某人用12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3、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________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________成小水滴或直接________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4、“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__减弱噪声.5、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则这个瓶子的容积是____cm3,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1、如图所示,货物A随小车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作出货物A所受力的示意图.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绕法.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1、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处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1)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____________相同;(2)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运动得____________;(选填“越远”或“越近”)(3)推理: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__________运动;(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____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科学____________而总结归纳出来的;(5)通过实验探究后,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有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_______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选用了平面镜、白色硬纸板A、B和激光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1)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________(选填“粗糙”或“光滑”),其目的可使光在纸板上发生________,这样我们就能看清光的传播路径.(2)观察如图所示的器材,为了方便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还需对器材做出的改进是:________;(3)实验时,若测得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5°,则反射角度数为________;若入射光线偏离法线,则反射角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为寻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当纸板A上显示出光路时,该同学将另一半纸板B绕ON向后折时,在纸板B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实际上是______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的,这个现象表明:________.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底面积为100cm2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体积为500cm3,重为3N的木块A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后水面的高度为8cm,如图甲所示,若将一重为6N的物体B用细绳系于A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水未溢出),不计绳重及其体积,求:(1)图甲中木块A静止时进入水中的体积;(2)物体B的密度;(3)图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小明是学校举重队的队员,体重500N的小明最多可以举起65kg的杠铃.则:(g取10N/kg)(1)小明的质量是多少?(2)小明举起杠铃时,需要用多大的力?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C2、A3、B4、D5、C6、D7、C8、C9、A10、A11、C12、B13、C14、C15、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会车行方向2、等于弹簧3、汽化液化凝华4、音调空气声源处5、2500.8×103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