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河段系统治理试点示范工程(四标段)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_第1页
乡镇河段系统治理试点示范工程(四标段)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_第2页
乡镇河段系统治理试点示范工程(四标段)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_第3页
乡镇河段系统治理试点示范工程(四标段)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_第4页
乡镇河段系统治理试点示范工程(四标段)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镇河段系统治理试点示范工程(四标段)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1、基本情况乡镇河段系统治理试点示范工程(四标段)位于,分为上段和下段,治理河段总长1.757km。本工程采用主要堤防型式为:上段堤型采用新建仰斜式挡墙+堤顶道路(人行步道)、新建堤顶步道(人行步道)、新建仰斜式挡墙+螺母块护坡+人行步道、新建仰斜式挡墙型式,下段采用新建人行步道、新建衡重式挡墙+人行步道、C20砼护脚、新建衡重式挡墙、新建重力式挡墙、新建镇脚+螺母块护坡型式。上段新建2座人行桥、2座防汛平台和新建道路58.8m。下段疏浚长度240m,新建1座人行桥、1座排洪渠、3座拦河堰、1处水生态修复工程、1座防汛平台和新建道路532.0m。本工程建设任务主要是以防洪护岸为主,兼有防止水土流失、改善交通、美化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等综合任务。本工程防洪标准10年一遇。工程堤防级别为5级,主要护岸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次要建筑物等级为5级。工程河段上段1#桥和下段1#桥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工程河段上段2#桥洪水标准为25年一遇。2、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设计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设计规范》(SL654-2014),本工程等别为V等,其合理使用年限为30年。建筑物所处环境为二类。配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5,最小水泥用量260kg/m3,最大水胶比为0.55,最大氯离子含量0.3%,最大碱含量3.0kg/m3;板、墙砼保护层厚度不得低于25mm,梁、柱墩砼保护层厚度不得低于35mm,钢筋砼结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为0.3mm。3、水文气象水磨溪流域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度较大,无霜期长,春季气温回升较早,但常受寒潮影响出现倒春寒,初夏雨量丰沛,盛夏炎热多伏旱,秋多绵雨,冬无严寒,云雾较多。根据流域邻近的开州区气象站1957年~2018年实测资料统计:雨季从4月延续至10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7.15%,12月至2月是流域枯季,其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39%。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60.7mm,最大年降水量1716.4mm(1983年),最小年降水量795.7mm(1988年),相差达920.7mm。暴雨多发生在5~9月,一次大暴雨过程多为1~3d,其中大部份雨量集中在24h内。多年平均气温18.5℃,极端最高气温43.4℃,极端最低气温-4.5℃;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1138.1mm;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5.8m/s。工程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洪水由暴雨形成,洪水发生时间与暴雨一致。每年4月下旬开始进入汛期,大暴雨、大洪水多集中在6、7、8这三月,10月以后,副高南移,雨强减弱,难以形成全年大洪水。流域地处深丘区,上游河谷深切,河道较短,河床比降相对较大,洪水汇流时间短,洪水过程陡涨陡落明显,且多呈尖瘦形单峰过程,洪水历时多在20h,具有山区河流洪水的特点。经点绘余家站实测各月最大流量散布图,可看出本地区洪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每年3月下旬开始,随着气温的回升和降雨量增多,流量逐渐加大,4月为汛前过渡期,5~9月为主汛期,降雨量最丰沛,暴雨频繁,洪水也大,年最大流量主要发生在该期。10月~11月上旬为汛后过渡期,随着降雨减少,洪水也小。11月中旬到翌年2月是稳定退水期。根据洪枯水变化规律和施工设计安排,将全年划分为主汛期5~9月,非汛期1月、2月、3月、4月、10月、11月、12月及时段10~次年3月、10~次年4月、11~次年3月、11~次年4月、12~次年1月、12~次年2月、12~次年3月等15个分期,以供施工设计选用。工程河段上段分期设计洪水成果表表1.1项目分期各频率设计值Xp(m3/s)P=10%P=20%P=33.3%1月1.020.690.472月1.380.760.413月5.903.421.944月50.9624.3111.0110月59.8427.5112.0511月18.638.743.9212月2.181.310.7610~次年3月67.1232.9415.3010~次年4月96.3650.3425.1711~次年3月21.7111.095.4211~次年4月59.3428.7513.3212~次年1月2.331.420.8512~次年2月2.651.651.0012~次年3月6.714.172.53工程河段下段分期设计洪水成果表表1.2项目分期各频率设计值Xp(m3/s)P=10%P=20%P=33.3%1月1.591.070.732月2.141.190.633月9.145.303.004月79.0137.6917.0610月92.7942.6618.6911月28.8913.546.0812月3.392.031.1910~次年3月104.0751.0823.7210~次年4月149.4178.0539.0311~次年3月33.6717.208.4011~次年4月92.0244.5820.6612~次年1月3.622.201.3212~次年2月4.112.561.5512~次年3月10.416.473.924、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工区分为上下两段,其河段均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边缘,为低山丘陵地貌,主要地貌有斜坡、陡崖、冲沟及阶地等。河道在工程区蜿蜒曲折,整体大致流向由南西~北东方向。工区段河谷一般宽15~40m,河床高程394.80~435.90m,河谷断面形态呈开阔“U”型。两岸地形主要以冲洪积的阶地平台为主,阶地平台与河床之间有建筑物及农田的地段多为已建挡墙+斜坡护坡,局部见天然陡坎;坡后为已成建筑或阶地,阶面宽一般50~120m,阶地后缘多为斜坡及缓坡。(2)地层岩性场地出露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及第四系地层,现将地层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人工堆积层(Q4s):主要为杂填土、浆砌条石、堤身填土和混凝土。杂填土主要为弃渣、回填砾石土等,具架空现象,杂乱堆积,层厚0.5~3.0m,主要分布于沿河两岸场镇基础、施工区、土质堡坎一带。浆砌条石主要由砂岩条石砌筑而成,主要分布在部分房屋堡坎一带。混凝土主要位于已建堤防镇脚、公路桥桥墩等位置。2)滑坡堆积层(Q4del):岩性为褐色、黄褐色碎石土,碎石成分主要为砂岩及泥岩,含量约占20~30%,在工程区范围紧挨开州区天和中学。3)崩坡积层(Q4col+dl):岩性为孤块碎石土,块石成分多为砂岩,局部为泥岩,粒径一般10~50cm,大者50cm以上,含量约占60~70%,在工程区右岸局部分布。4)冲洪积层(Q4al+pl):河床以砂卵砾石为主,湿,松散~稍密,主要由砂岩质卵石、砾石、漂石及中砂组成,卵石占约45~65%,砂充填其中,含粘粒,局部为砾石及漂石,通过钻孔揭示,厚度一般为5.5~7.8m,在工程区河床大面积分布。河床两岸上部阶地多为粉质粘土,颜色以褐色为主,可塑状态,部分区域含砂较重。5)残坡积层(Q4el+dl):岩性为粉质粘土夹碎石,厚度一般0.5~4.0m,粉质粘土呈褐色,多呈可塑状。碎石多以砂岩为主,见少量泥岩片,呈强风化状。主要分布于工程区两岸缓坡一带。6)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工程区岩性主要为含钙质结核的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与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成不等厚互层。泥岩多呈浅紫红色~灰紫色,成分主要以粘土矿物为主,次为泥质物,粉砂泥质及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局部含有灰绿色砂质条带及石膏脉。砂岩呈浅紫色~灰白色,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次为云母等,中细粒结构,薄~中厚层状,泥钙质胶结。主要在沿河两岸斜坡中上部及局部陡坡段岀露。(3)地质构造工程河段均位于正坝-温泉冲背斜南东翼,岩层产状:倾向163~175°,倾角61~78°。受构造作用影响,砂岩中主要发育以下两组裂隙:第一组走向290°,倾向200°,倾角80°,裂隙面较平直,局部贯通性较好,结合差,微张~张开1~2mm,少量岩屑充填。裂隙结合程度差,为硬性结构面。第二组走向50°,倾向320°,倾角75°,裂面较平直,呈微张,裂隙延伸长多1.0~2.1m,裂面平直。裂隙结合程度差,为硬性结构面。(4)水文地质工程区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按赋存条件可分为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透水性较好的冲洪积砂卵砾石中,入渗、渗透和赋存条件较好,地下水水量较丰富,主要接受地表水体和大气降水的补给,向工程区河段排泄,经调查地表未见泉点出露。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厚砂岩中。砂岩裂隙较发育,连通性较好,为主要含水层;泥岩为隔水层,裂隙发育程度差,连通性差,起阻水作用,粉砂岩介于二者之间,多发育浅表层网状风化裂隙水。工程区基岩裂隙水水量贫乏,未见有集中地下水出露点,地下水主要以散浸的形式排泄出地表。(5)地震本区属弱震地质环境,地震活动水平较低,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的划定,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二、工程建设内容1、工程总体布置开州区小江流域丰乐、白鹤等乡镇河段系统治理试点示范工程(四标段)位于开州区天和镇,分为上段和下段,治理河段总长1.757km。其中:上段上游起于1#公路桥处,下游止于天和中学,治理长度0.887km;下段上游起于支流汇合口,下游止于3#公路桥,治理长度0.87km。本工程由疏浚工程、堤防工程、跨河建筑物工程、穿堤排洪工程、拦蓄水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防汛平台工程和道路联通工程组成。1.1上段A、堤防工程维持现状段:本工程河段维持现状段共计353.10m,均位于本工程河段上,为已成挡墙段,防洪达标,维持现状。分述如下:左岸共计1段,长度为240.26m,包含:SZ0+657.35~SZ0+897.61。右岸共计2段,长度为112.84m,包含:SY0+691.02~SY0+785.86、SY0+827.47~SY0+845.47。新建堤防段:本工程河段新建堤防段共计1433.78m,均位于本工程河段上,为已成干砌块石挡墙老化段、稳定性差的天然土质岸坡段。分述如下:左岸共计3段,左岸长度为657.35m,包含:SZ0+000.00~SZ0+326.36、SZ0+326.36~SZ0+467.64、SZ0+467.64~SZ0+657.35。右岸共计5段,长度为776.43m,包含:SY0+000.00~SY0+130.57、SY0+130.57~SY0+225.81、SY0+225.81~SY0+691.02、SY0+785.86~SY0+827.47、SY0+845.47~SY0+889.27。其中SZ0+000.00~SZ0+326.36、SZ0+467.64~SZ0+657.35段堤型采用新建仰斜式挡墙+堤顶道路;SZ0+326.36~SZ0+467.64段堤型采用新建堤顶步道;SY0+000.00~SY0+130.57段堤型采用新建仰斜式挡墙+螺母块护坡+人行步道;SY0+130.57~SY0+225.81段堤型采用新建人行步道;SY0+225.81~SY0+691.02段堤型采用新建仰斜式挡墙+人行步道;SY0+785.86~SY0+827.47、SY0+845.47~SY0+889.27段堤型采用新建仰斜式挡墙。堤防顶高程为设计堤顶高程或现状地面高程处,实施后全部防洪达标。B、跨河建筑物工程本工程现状跨河建筑物共计2座公路桥,由于桥梁现状较好,结构安全,本次设计均予以保留,维持现状不变。为方便群众出行,新增2座人行桥,采用钢筋砼结构。C、防汛平台工程本工程新建2座防汛平台,采用砼路面,总面积为597m2。D、道路联通工程本工程新建联通道路长58.78m,宽2.0m,采用砼路面。1.2下段A、疏浚工程疏浚控制线桩号X0+200~X0+440段,共计240.00m。B、堤防工程维持现状段:本工程河段维持现状段共计1049.78m,均位于本工程河段上,为已成挡墙段和基岩出露段,防洪达标,维持现状。分述如下:左岸共计3段,长度为445.53m,包含:XZ0+000.00~XZ0+201.17、XZ0+586.77~XZ0+690.46、XZ0+750.39~XZ0+846.75。右岸共计2段,长度为648.56m,包含:XY0+000.00~XY0+435.01、XY0+665.11~XY0+878.66。新建堤防段:本工程河段新建堤防段共计675.63m,均位于本工程河段上,为已成干砌块石挡墙老化段、稳定性差的天然土质岸坡段和已成挡墙基础冲虚段。分述如下:左岸共计5段,左岸长度为445.53m,包含:XZ0+201.17~XZ0+412.15、XZ0+412.15~XZ0+446.20、XZ0+446.20~XZ0+561.42、XZ0+561.42~XZ0+586.77、XZ0+690.46~XZ0+750.39。右岸共计1段,长度为230.10m,包含:XY0+435.01~XY0+665.11。其中XZ0+201.17~XZ0+412.15段堤型采用新建人行步道;XZ0+412.15~XZ0+446.20段堤型采用新建衡重式挡墙+人行步道;XZ0+446.20~XZ0+561.42段堤型采用新建护脚;XZ0+561.42~XZ0+586.77段堤型采用新建衡重式挡墙;XZ0+690.46~XZ0+750.39段堤型采用新建重力式挡墙;XY0+435.01~XY0+665.11段堤型采用新建镇脚+螺母块护坡。堤防顶高程为设计堤顶高程或现状地面高程处,实施后全部防洪达标。C、跨河建筑物工程本工程现状跨河建筑物共计2座公路桥,由于桥梁现状较好,结构安全,本次设计均予以保留,维持现状不变。为方便群众出行,新增1座人行桥,采用钢筋砼结构。D、穿堤排洪工程本河段穿堤建筑物工程共计1处:1#排洪渠(XY0+649.13)。E、拦蓄水工程本河段新建3座拦河堰:1#拦河堰(X0+085)、2#拦河堰(X0+181)、3#拦河堰(X0+336)。F、水生态修复工程本河段新建水生态修复工程共计1处,工程措施为亲水步道和下河亲水梯步。G、防汛平台工程本工程新建1座防汛平台,采用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总面积为301m2。H、道路联通工程本工程新建两段联通道路。1#道路联通,长395.0m,宽6.0m,工程措施为拆除重建6m宽沥青路面和路面沥青铺设。2#道路联通,长137.0m,宽4.0m,采用砼路面。2、疏浚工程设计本河道两岸坡脚较为凌乱,地面高低起伏不平,局部堆积着推移质,且局部河道较窄形成卡口,影响河道行洪能力,故本次疏浚主要清除坡脚附近的堆积推移质,局部为顺直河道清除河道卡口,疏浚势必可减缓治理河段的防洪压力,顺直河道。疏浚控制线桩号X0+200~X0+440段,共计240.00m。据上段现状,本次设计拟对沿途阻洪滩地、重点淤积卡口段进行疏浚,同时结合堤防工程建设对其他部位适当的疏浚,主要防洪达标清挖疏浚河床,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增加河道行洪断面,从而降低洪水水面线。工程河道疏浚设计断面为梯形,疏浚开挖坡率为1:3.0。工程河道疏浚时不得破坏已成建筑物,疏浚边线距离已成建筑宽度不得小于3.0m。3、堤防工程设计3.1堤顶或护岸顶设计3.1.1上段堤顶或护岸顶设置两种道路,一种为堤顶道路,另一种为人行步道。堤顶道路宽4.0m,有两种型式,一种为单独设置,宽4.0m,采用0.20m的C25砼路面,下设0.20m厚碎石垫层,临水侧和背水侧均增设C20砼路缘石,尺寸为(b×h)0.25m×0.50m;另一种为与挡墙相结合设置,挡墙顶宽为0.80m~1.00m,不足部分采用0.20m的C25砼路面,宽为3.00m~3.20m,下设0.20m厚碎石垫层,背水侧增设C20砼路缘石,尺寸为(b×h)0.25m×0.50m。道路背水侧设置太阳能路灯,间距30m布置。人行步道宽2.0m,有两种型式,一种为单独设置,宽2.0m,采用0.20m的C20砼路面,下设0.15m厚碎石垫层,临水侧和背水侧均增设C20砼路缘石,尺寸为(b×h)0.20m×0.40m;另一种为与挡墙相结合设置,挡墙顶宽为0.80m~1.00m,不足部分采用0.20m的C20砼路面,宽为1.00m~1.20m,下设0.15m厚碎石垫层,背水侧增设C20砼路缘石,尺寸为(b×h)0.20m×0.40m。堤顶道路和挡墙临河侧增设青石栏杆,栏杆高度不得低于1.2m,型式可根据业主要求调整。3.1.2下段堤顶或护岸顶设置人行步道。人行步道宽2.0m,有两种型式,一种为单独设置,宽2.0m,采用0.20m的C20砼路面,下设0.15m厚碎石垫层,临水侧和背水侧均增设C20砼路缘石,尺寸为(b×h)0.20m×0.40m;另一种为与挡墙相结合设置,挡墙顶宽为0.80m,不足部分采用0.20m的C20砼路面,宽为1.20m,下设0.15m厚碎石垫层,背水侧增设C20砼路缘石,尺寸为(b×h)0.20m×0.40m。挡墙临河侧增设青石栏杆,栏杆高度不得低于1.2m,型式可根据业主要求调整。3.2堤体及护岸结构设计3.2.1上段1、新建仰斜式挡墙(+堤顶道路/人行步道)河道左岸SZ0+000.00~SZ0+326.36、SZ0+467.64~SZ0+657.35段和右岸SY0+225.81~SY0+691.02、SY0+785.86~SY0+827.47、SY0+845.47~SY0+889.27段,共计5段,总长为1066.69m,采用新建仰斜式挡墙(+堤顶道路/人行步道)。新建挡墙采用C20埋石砼仰斜式结构,墙高4.36m~6.00m,顶宽0.80m~1.00m,面水侧坡比1:0.30,背水侧坡率为1:-0.10,墙趾尺寸为(b×h)0.50m~1.00m×0.50m~1.00m。挡墙每隔10m设缝,缝内填充普通木模板。挡墙设置UPVC排水管,管径110mm,梅花型布置,排水管后增设半球型碎石反滤堆囊,堆囊厚0.3m。挡墙底部设置100mm厚的C20砼垫层。墙后采用开挖料回填至堤顶高程。挡墙前采用砂卵石压脚。工程河段挡墙顺直段埋深均不小于1.3m,斜冲段埋深不小于1.8m。2、新建仰斜式挡墙+螺母块护坡+人行步道右岸SY0+000.00~SY0+130.57段,共计1段,总长为130.57m,采用新建仰斜式挡墙+螺母块护坡+人行步道。新建挡墙采用C20埋石砼仰斜式结构,墙高3.43m~3.74m,顶宽0.80m,面水侧坡比1:0.30,背水侧坡率为1:-0.10,墙趾尺寸为(b×h)0.80m×1.00m。挡墙每隔10m设缝,缝内填充普通木模板。挡墙设置UPVC排水管,管径110mm,梅花型布置,排水管后增设半球型碎石反滤堆囊,堆囊厚0.3m。挡墙底部设置100mm厚的C20砼垫层。墙后采用开挖料回填至堤顶高程。挡墙前采用砂卵石压脚。工程河段挡墙顺直段埋深均不小于1.3m,斜冲段埋深不小于1.8m。镇脚与堤顶间为土石碾压斜坡回填体,坡率不陡于1:2.0,临水侧采用C20砼预制螺母块护坡,螺母块厚0.12m,孔内填充种植土并撒播草籽,螺母块下设0.15m厚碎石垫层。坡面每隔7.5m在纵方向增设C20钢筋砼框格固坡,单个C20钢筋框格混凝土条截面尺寸宽0.2m×高0.4m。3.2.2下段1、新建衡重式挡墙(+人行步道)河道左岸XZ0+412.15~XZ0+446.20、XZ0+561.42~XZ0+586.77段,共计2段,总长为59.40m,采用新建衡重式挡墙(+人行步道)。新建挡墙采用C20埋石砼衡重式结构,墙高5.51m~6.52m,衡重台上部高度2.20m~2.61m,下部高度3.31m~3.91m,顶宽0.80m,衡重台宽度1.0m,迎水面坡比1:0.1,衡重台上部坡比1:0.2,下部坡比1:0.3,墙趾尺寸为(b×h)0.60m×0.60m。挡墙每隔10m设缝,缝内填充聚普通木模板,墙身增设Φ110mmUPVC排水管,梅花形布置,间距2.0m,排水管后增设半球型碎石反滤堆囊,堆囊厚0.3m。挡墙底部设置100mm厚的C20砼垫层。墙后采用开挖料回填至堤顶高程。挡墙前采用砂卵石压脚。工程河段挡墙顺直段埋深均不小于1.3m,斜冲段埋深不小于1.8m。2、新建护脚河道左岸XZ0+446.20~XZ0+561.42段,共计1段,总长为115.22m,采用新建护脚。新建护脚采用C20砼结构,顶宽2.0m,顶高程高于河底高程0.60m(顶高程),底高程置于河底高程以下1.3m,临水侧坡度为1:0.3,背水侧坡度为1:0.3,底宽0.80m。护脚每隔10m设缝,缝内填充聚普通木模板。墙后采用C20砼回填。护脚前采用砂卵石压脚。工程河段护脚顺直段埋深均不小于1.3m,斜冲段埋深不小于1.8m。3、新建重力式挡墙河道左岸XZ0+690.46~XZ0+750.39段,共计1段,总长为59.93m,采用新建重力式挡墙。新建重力式挡墙采用C20埋石砼重力式结构,埋石率为20%。墙高4.0m,顶宽1.0m,面水侧直立,背水侧坡率为1:0.4。镇脚每隔10m设缝,缝内填充聚普通木模板。挡墙设置UPVC排水管,管径110mm,梅花型布置,排水管后增设半球型碎石反滤堆囊,堆囊厚0.3m。挡墙底部设置100mm厚的C20砼垫层。墙后采用开挖料回填至堤顶高程。挡墙前采用砂卵石压脚。工程河段挡墙顺直段埋深均不小于1.3m,斜冲段埋深不小于1.8m。4、新建镇脚+螺母块护坡河道右岸XY0+435.01~XY0+665.11段,共计1段,总长为230.10m,采用新建镇脚+螺母块护坡。镇脚采用C20埋石砼重力式结构,埋石率为20%。墙高2.5m,顶宽1.0m,面水侧直立,背水侧坡率为1:0.3。镇脚每隔15m设缝,缝内填充聚普通木模板。镇脚底部设置100mm厚的C20砼垫层。镇脚墙前采用砂卵石压脚。工程河段镇脚顺直段埋深均不小于1.3m,斜冲段埋深不小于1.8m。镇脚与堤顶间为土石碾压斜坡回填体,坡率不陡于1:2.0,临水侧采用C20砼预制螺母块护坡,螺母块厚0.12m,孔内填充种植土并撒播草籽,螺母块下设0.15m厚碎石垫层。坡面每隔7.5m在纵方向增设C20钢筋砼框格固坡,单个C20钢筋框格混凝土条截面尺寸宽0.2m×高0.4m。3.3下河梯步设计为了方便护岸检修、防洪抢险和当地居民生活,在堤防段沿线每隔一定距离设下河梯道。两岸各每隔100~150m设置,本工程共设置下河梯步3处,其中上段1处,下段2处。斜坡坡面梯道:梯道总宽3.0m,梯道采用C20砼现浇,尺寸为0.45m×0.15m(宽×高),下设0.15m厚碎石垫层,两侧增设C20砼路缘石,尺寸为0.25m×0.5m(宽×高)。4、跨河建筑物工程设计为方便群众出行,本工程新增3座人行桥,采用钢筋砼结构,其中上段新增2座,下段新增1座。人行桥设计说明及图纸详见《施工图(桥梁分册)》。5、穿堤排洪工程设计本河段穿堤建筑物工程共计1处:1#排洪渠(XY0+649.13),位于下段。1#排洪渠位于XY0+649.13处,设计流量为7.91m3/s。排洪渠建筑物总长11.66m。明渠尺寸为(宽×高)3.00m×1.50m,采用0.3m厚C20砼衬砌,下设0.10m厚C20砼垫层和0.20m厚碎石垫层。进口端底板高程398.50m,出口端底板高程396.97m。布置了多级跌砍,总长为3.0m,总高差为1.50m,每级跌坎宽1.00m,高0.50m,跌坎综合坡比为1:2.0。左右侧边墙采用C20砼挡墙,墙高1.8m,顶宽0.80m,临水侧直立,背水侧坡率为1:0.3,挡墙底部设置0.10m厚C20砼垫层。基础均置于砾石土层上,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110KPa。6、拦蓄水工程设计本河段新建3座拦河堰:1#拦河堰(X0+085)、2#拦河堰(X0+181)、3#拦河堰(X0+336)。1#拦河堰(X0+085),堰顶高程为401.00m。拦河堰采用C20埋石砼结构,顶宽为2.0m,最大堰高2.3m。堰顶设置两排毛石汀步,尺寸为0.8m×0.4m×0.2m(长×宽×高)。堰后按鱼鳞型阶梯跌水消能设计,每台跌差0.30m。拦河堰高出设计河底0.3m,剩余部分埋入河道底板以下。基础置于砂卵砾石层,基础承载力不小于150Kpa。2#拦河堰(X0+181),堰顶高程为400.30m。拦河堰采用C20埋石砼结构,顶宽为3.0m,最大堰高2.30m。堰后按波纹型阶梯跌水消能设计,每台跌差0.25m。拦河堰高出设计河底0.5m,剩余部分埋入河道底板以下。基础置于砂卵砾石层,基础承载力不小于150Kpa。3#拦河堰(X0+336),堰顶高程为399.30m。拦河堰采用C20埋石砼结构,顶宽为2.8m,最大堰高2.8m。堰后按直线型阶梯跌水消能设计,台跌差0.30m。拦河堰高出设计河底0.8m,剩余部分埋入河道底板以下。基础置于砂卵砾石层,基础承载力不小于150Kpa。7、水生态修复工程设计本河段新建水生态修复工程共计1处,工程措施为亲水步道和下河亲水梯步。新建水生态修复工程左岸增设亲水步道,长73.17m,宽1.5m,采用厚0.30mM10浆砌块石路面,下设C20砼基础,基础采用C20砼重力式结构,墙高1.5m,顶宽0.8m,面水侧直立,背水侧坡率为1:0.3。基础每隔10m设缝,缝内填充聚普通木模板。挡墙前采用砂卵石压脚。亲水步道临水侧设置下河梯步,采用M10浆砌块石结构,尺寸为0.40m×0.20m(宽×高)。亲水步道背水侧设置M10浆砌块石挡土墙和生态护坡,挡土墙墙高1.3m,顶宽0.6m,面水侧直立,背水侧坡率为1:0.3。基础每隔10m设缝,缝内填充聚普通木模板;挡土墙与已成挡墙之间为土石碾压斜坡回填体,综合坡度不陡于1:2.0,采用加筋麦克垫护坡,下设200mm厚种植土。新建水生态修复工程右岸增设M10浆砌块石下河梯步,长85.0m,尺寸为0.60m×0.20m(宽×高)。梯步前采用砂卵石压脚。8、防汛平台工程设计本工程新建3座防汛平台,其中上段2座,下段1座。上段1#防汛平台,桩号为SY0+785.86~SY0+827.47,平台顶高程412.47m,面积为220m2,采用0.20m的C25砼路面,下设0.20m厚碎石垫层,临水侧和背水侧均增设C20砼路缘石,尺寸为(b×h)0.25m×0.50m。上段2#防汛平台,桩号为SY0+845.47~SY0+869.18,平台顶高程411.67m,面积为377m2,采用0.20m的C25砼路面,下设0.20m厚碎石垫层,临水侧和背水侧均增设C20砼路缘石,尺寸为(b×h)0.25m×0.50m。下段1#防汛平台,桩号为XY0+379.99~XY0+435.01,平台顶高程406.00m,面积为301m2,采用0.05m的C25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下设0.10m厚C20砼垫层和0.10m厚级配碎石垫层,周围增设C20砼路缘石,尺寸为(b×h)0.20m×0.40m。平台内设置4个成品仿木条凳、2座景观亭、1个太阳能高杆灯,1个公示牌。为了平台与现状道路连接,设置两处梯步和连接道路。一处梯道总宽5.0m,梯道采用C20砼现浇,尺寸为0.45m×0.15m(宽×高),下设0.15m厚碎石垫层,两侧增设C20砼路缘石,尺寸为0.25m×0.5m(宽×高)。另一处梯道宽度由5.0m渐变至2.0m,梯道采用C20砼现浇,尺寸为0.45m×0.15m(宽×高),下设0.15m厚碎石垫层,两侧增设C20砼路缘石,尺寸为0.25m×0.5m(宽×高)。连接道路25.0m,宽2.0m,采用0.20m的C20砼路面,下设0.15m厚碎石垫层,临水侧和背水侧均增设C20砼路缘石,尺寸为(b×h)0.20m×0.40m。9、道路联通工程设计本工程新建3段联通道路,其中上段1段,下段2段。上段1#道路联通,桩号为T0+000.00~T0+058.78,宽2.0m,采用0.20m的C20砼路面,下设0.15m厚碎石垫层,临水侧和背水侧均增设C20砼路缘石,尺寸为(b×h)0.20m×0.40m。下段1#道路联通,桩号为D0+000.00~D0+395.00,宽6.0m,分为两种型式。一种型式为拆除重建6m宽沥青路面,路面采用0.05mAC-13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下设乳化沥青粘层、0.10mAC-20沥青混凝土层、乳化沥青透层、0.15m厚C20砼垫层和0.25m厚6%水泥稳定砂砾石底基层。两侧设C20砼预制路沿石尺寸为(b×h)0.30m×0.60m。另一种型式为已成道路沥青铺设,施工前已成挡墙路面凿毛再进行沥青铺设,路面采用0.05mAC-13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下设乳化沥青粘层、0.10mAC-20沥青混凝土层、乳化沥青透层。下段2#道路联通,桩号为L0+000.00~L0+137.00,宽4.0m,采用0.20m的C25砼路面,下设0.20m厚碎石垫层,临水侧和背水侧均增设C20砼路缘石,尺寸为(b×h)0.25m×0.50m。10、非工程措施根据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对于工程建设方案未实施以前,采取如下非工程措施。(1)建立洪水预报和警报系统以工程区域历年的雨情、水情、工情等各类实时信息作为基本参数,通过分析研究工程区域洪水特点及河床变形规律,采用水文学、水力学、河流动力学等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工程区域实用的洪水预报经验方案和数学预报模型,对工程河段各频率洪峰水位(流量)、洪水过程、洪量等洪水要素进行实时预报。当地防汛部门应根据预报的洪峰、洪量、洪水位、流速、洪水到达时间、洪水历时等洪水特征值,密切配合防洪工程,进行洪水调度。及时对洪泛区发出警报,组织抢救和居民撤离,以减少洪灾损失。(2)制定撤离计划在该堤段设立各类水标志,并在防洪非工程措施区域建立救护组织、抢救设备,规划好不同频率洪水发生前的撤退路线、方式、次序以及安置等项计划,并根据洪水预报和警报系统发布的警报,及时将处于洪水威胁地区的人员和主要财产安全撤出。1)进行河道管理对防洪非工程措施区域修建建筑物、地面开挖、土石搬迁、土地利用、植树砍树等进行管理。2)制定、执行有关防洪的法规、政策当地政府可根据当地实情,结合其他地区成功的防洪经验和教训,以法规、政策的形式,对洪水易淹区内的建筑物及其内部财务设备的放置等方面都给予规定。上段总体布置表序号河段起点桩号终点桩号距离/跨度现状工程措施一堤防工程水磨溪

(天和镇上段)左岸SZ0+000.00SZ0+326.36326.36已成干砌块石挡墙老化,易垮塌;沿岸为已成农田,部分防洪不达标。新建仰斜式挡墙+堤顶道路SZ0+326.36SZ0+467.64141.28已成砼/块石挡墙,现状完好;沿岸为已成农田,防洪达标。新建堤顶步道SZ0+467.64SZ0+657.35189.71已成干砌块石挡墙老化,易垮塌;沿岸为已成农田,部分防洪不达标。新建仰斜式挡墙+堤顶道路SZ0+657.35SZ0+897.61240.26已成砼/块石挡墙,现状完好;沿岸为已成房屋、公路、农田,防洪达标。维持现状右岸SY0+000.00SY0+130.57130.57已成干砌块石老化,易垮塌;沿岸为已成房屋、农田,部分防洪不达标。新建仰斜式挡墙+螺母块护坡+人行步道SY0+130.57SY0+225.8195.24已成砼/块石挡墙,现状完好;沿岸为已成农田,防洪达标。新建人行步道SY0+225.81SY0+691.02465.21土质岸坡抗冲刷稳定性差/已成干砌块石老化,易垮塌,沿岸为已成农田,部分防洪不达标新建仰斜式挡墙+人行步道SY0+691.02SY0+785.8694.84已成砼/块石挡墙,现状完好;沿岸为已成房屋,公路,防洪达标。维持现状SY0+785.86SY0+827.4741.61土质岸坡抗冲刷稳定性差;沿岸为已成房屋、公路,部分防洪不达标新建仰斜式挡墙SY0+827.47SY0+845.4718.00已成砼/块石挡墙,现状完好;沿岸为已成房屋,防洪达标。维持现状SY0+845.47SY0+889.2743.80土质岸坡抗冲刷稳定性差;沿岸为已成房屋、公路,部分防洪不达标新建仰斜式挡墙二跨河建筑物名称桩号跨度(m)现状工程措施新建1#人行桥位于起点上游1185m38已成漫水路新建桥梁1#公路桥S0+00034已成桥梁维持现状新建2#人行桥S0+32530.04河道新建桥梁2#公路桥S1+18525已成桥梁维持现状三防汛平台工程名称桩号距离/跨度现状工程措施1#防汛平台SY0+785.86SY0+827.4741.61土质岸坡抗冲刷稳定性,易垮塌,沿岸为已成房屋、农田。新建防汛平台2#防汛平台SY0+845.47SY0+869.1823.71土质岸坡抗冲刷稳定性,易垮塌,沿岸为已成房屋、农田。新建防汛平台四道路连通工程名称桩号距离/跨度现状工程措施1#道路连通T0+000.00T0+058.7858.8自然岸坡新建道路(2m宽C20砼步道)下段总体布置表序号河段起点桩号终点桩号距离/跨度现状工程措施一疏浚工程1左岸X0+200.00X0+440.00240河道推移质多、局部河道较窄形成卡口,影响行洪能力疏浚二堤防工程水磨溪

(天和镇下段)左岸XZ0+000.00XZ0+201.17201.17已成堤防及挡墙,现状完好;沿岸为已成房屋、公路、农田,防洪达标。维持现状XZ0+201.17XZ0+412.15210.98已成干砌块石堡坎,现状完好;沿岸为已成农田,防洪达标。新建人行步道XZ0+412.15XZ0+446.2034.05已成干砌块石挡墙老化,易垮塌;沿岸为已成农田、公路,部分防洪不达标。新建衡重式挡墙+人行步道XZ0+446.20XZ0+561.42115.22已成挡墙,基础冲虚;沿岸为已成房屋、公路、农田,防洪达标。新建护脚XZ0+561.42XZ0+586.7725.35已成干砌块石挡墙老化,易垮塌;沿岸为已成农田、公路,部分防洪不达标。新建衡重式挡墙XZ0+586.77XZ0+690.46103.69已成砼挡墙,现状完好;沿岸为已成房屋、农田、道路,防洪达标维持现状XZ0+690.46XZ0+750.3959.93土质岸坡抗冲刷稳定性差;沿岸为已成房屋,部分防洪不达标新建重力式挡墙XZ0+750.39XZ0+846.7596.36已成砼挡墙,现状完好;沿岸为已成房屋、农田、道路,防洪达标维持现状右岸XY0+000.00XY0+435.01435.01已成堤防+斜坡/干砌块石堡坎,现状完好;沿岸为已成房屋、农田、道路,防洪达标。维持现状XY0+435.01XY0+665.11230.10土质岸坡抗冲刷稳定性差;沿岸为已成房屋,部分防洪不达标新建镇脚+螺母块护坡XY0+665.11XY0+878.66213.55已成干砌块石堡坎/稳定基岩出露边坡,现状完好;沿岸为已成房屋、农田、公路,防洪达标。维持现状三跨河建筑物名称桩号跨度现状工程措施新建1#人行桥X0+17048河道新建桥梁2#公路桥X0+66134已成桥梁维持现状3#公路桥X0+87025已成桥梁维持现状四穿堤排洪工程名称桩号长度现状工程措施1#排洪渠XY0+649.136天然冲沟新建明渠+盖板五拦蓄水工程名称桩号跨度/宽度现状工程措施1#拦河堰X0+08539.68天然河道,两侧为已成堤防/挡墙新建拦河堰2#拦河堰X0+18127天然河道,两侧为已成堤防/挡墙新建拦河堰3#拦河堰X0+33621.5天然河道,两侧为已成堤防/挡墙新建拦河堰六水生态修复工程名称桩号距离/跨度现状工程措施亲水步道XZ0+135.58XZ0+198.1562.6已成浆砌块石挡墙,墙前自然岸坡,无亲水设施。新建亲水步道+植草护坡下河亲水梯步XY0+090.17XY0+175.4085.23已成砼镇脚新建C20砼下河梯步七防汛平台工程名称桩号距离/跨度现状工程措施1#防汛平台XY0+379.99XY0+435.0155.02自然岸坡新建防汛平台+步道连通八道路连通工程名称桩号距离/跨度现状工程措施1#道路连通D0+000.00D0+395.00395.0已成砼道路,部分破损严重拆除重建6m宽沥青路面/路面沥青铺设2#道路连通L0+000.00L0+137.00137.00已成砼道路,部分破损严重新建4m宽C20砼道路三、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条件混凝土骨料:可从开州城区购买(葫芦坝采砂场),运距约55km。块石料:可从温泉镇津关村购买,运距约52km。水泥:可从温泉镇购买,运距约52km。钢材、木材、商品混凝土等可在开州城区购买,运距约60km。油料可在附近加油站购买。由于工程的河段处天和镇附近,目前已经统一使用自来水,生活用水直接连接天和镇自来水管网,施工生产用水可采用自来水或自抽式供水。工程区施工用电采用柴油发电机发电。2、导流标准及方案(1)导流标准本工程导流标准为5年一遇,建筑物等级为5级。导流时段为5年一遇枯水时段12月~2月。(2)导流方案1)上段导流建筑物设计根据工程布置特点,堤防工程主要在枯水期进行施工。堤防均为纵向围堰挡水,束窄河床泄流。枯期施工导流采用纵向土石围堰,围堰距离堤脚线3~4.5m,堰顶宽为1.5m,迎水面铺粘土编织袋围堰防冲,土工膜防渗,内边坡1:1.0,外侧边坡1:1.5,最大堰高1.13m。2)下段导流建筑物设计根据工程布置特点,堤防工程主要在枯水期进行施工。堤防均为纵向围堰挡水,束窄河床泄流。枯期施工导流采用纵向土石围堰,围堰距离堤脚线3~4.5m,堰顶宽为1.5m,迎水面铺粘土编织袋围堰防冲,土工膜防渗,内边坡1:1.0,外侧边坡1:1.5,最大堰高1.27m。3)跨河建筑物工程和拦蓄水工程导流建筑物设计跨河建筑物工程和拦蓄水工程施工均为横向围堰挡水,涵管泄流。导流河段长度较短,仅1个施工段,长度70m,1次完成堤防施工。涵管采用de800HDPE双壁波纹管。上下游围堰采用土石围堰,堰顶宽为2.0m,迎水面铺粘土编织袋围堰防冲,土工膜防渗,内侧边坡1:1,外侧边坡1:1,最大堰高1.2m。4)穿堤建筑物工程和水生态修复工程导流建筑物设计排洪渠和水生态修复工程施工时与堤防一同施工,无需另设置围堰和导流涵管。四、设计依据(不限于)1、规范规程(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2020版(2)《防洪标准》GB50201-2014(3)《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4)《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5)《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6)《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20(7)《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SL744-2016(8)《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9)《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97-2007(10)《水利水电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设计规范》SL654-2014(11)《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12)《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2005(13)《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290-2014(14)《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2020(15)《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规范》SL/T792-2020(1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17(17)《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设计规范》SL725-2016(1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设计规范》SL623-2013(19)《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标准》GB51247-2018(20)《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21)《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20(22)《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混凝土工程》SL632-20122、有关文件及其他依据(1)《开州区小江流域丰乐、白鹤等乡镇河段系统治理试点示范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五、测量放样1、本工程根据挡墙临河侧边线进行放线。2、施工前应对控制坐标、尺寸进行全面复核,发现问题及时与有关方面沟通协调;施工测量主要精度指标见下表:施工测量主要精度指标序号项目精度指标说明内容平面位置中误差(mm)高程中误差(mm)1砼建筑物轮廓点放样±(20~30)±(20~30)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2土石料建筑物轮廓点放样±(30~50)±30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3土石方开挖轮廓点放样±(50~200)±(50~100)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3、在施工过程中,测定水工建筑物的位置和标高,并经检查校验后,方可开挖、立模、填筑等施工。4、水工建筑物的基线的永久标石、标架埋设必须牢固,施工中须严加保护并及时检查维修,定时复核校正。5、施工单位应根据图纸复测平面和高程控制桩,据以定出路面宽度和纵横高程等样桩。控制桩测量的精度,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6、本工程高程系统采用85国家高程基准,坐标为大地2000坐标系。六、开挖1、基础开挖(1)永久建筑和基础开挖均应在枯水期进行。基础开挖应避免危及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安全;基础开挖临时边坡,根据开挖实际地质状况按下列土层类别确定:临时边坡:土方开挖1:1,石方开挖1:0.5。(2)基础开挖应从上而下进行,开挖坡比根据设计图纸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并应切实注意施工安全。严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开挖结合排水考虑,排水沟逐层领先。基坑积水应及时抽排,有泉眼出露应作排引处理,不得随意填埋,以确保工程质量。(3)镇脚挡墙基础部分置于基岩,部分置于覆盖层上。基础开挖后,应及时反馈,如基础发现原设计未勘察到的基础缺陷,应立即反馈给项目监理和设计单位,以便作出设计变更。(4)建基面上不得有倒悬坡、陡坎尖角;结构面上的泥土、锈斑、钙膜、破碎和松动岩块以及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岩体等均必须采用人工清除或处理。(5)堤基不允许欠挖,开挖面应严格控制平整度。为确保堤体的稳定,堤基不允许开挖成向河床倾斜的顺坡。2、场地清理和弃土的堆置(1)应清理开挖工程区域内的树根、杂草、垃圾、废渣、表层有机土壤,并将开挖的土运到指定地区堆放。(2)堆存的有机土壤应利用于工程环境保护。(3)开挖渣料不得随意堆弃,不允许在开挖范围的上侧和沿河岸岸边弃土。(4)本设计清理表层平均为300mm厚,根据地形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清理边界应清至设计基面线外300mm。3、基础面的清理及处理(1)地基开挖达到建基面,必须对基础面进行认真地清理及处理。(2)清理建筑物软土地基时,应将地面上的草皮、竹、木、树根、乱石、淤泥、腐植土、泥炭及各种建筑物全部清除。对坡残积物滑坡体等应予以清除,不能作为堤身回填料。(3)基础面上的松动岩块和破碎岩石以及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岩体,必须清除或处理。(4)开挖之后基础暴露出来的裂隙、断层破碎带、溶洞、岩穴、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问题,应及时通知设计,并按设计要求认真处理。(5)基础工程属隐蔽工程。基础处理结束后,必须及时通知有关方面进行基础检查验收。未经验收签证,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作业。七、建筑材料设计1、水泥:采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为R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但受潮、结块的水泥,严禁使用。2、土石混合料碾压回填:采用开挖料回填,水溶盐含量小于8%,压实度不得低于0.91,碾压干密度不小于19.0KN/m3,填筑时应分层碾压,土石回填体要求C=7kpa,φ=20°。3、反滤料:采用级配碎石,最大粒径为2cm,要求水稳定性好,含泥量(d<0.075mm)小于5%。碎石垫层填筑后相对密度应大于75%,砂垫层填筑后相对密度应大于70%,强度均不得低于50Mpa。4、混凝土:混凝土采用二级配,粗骨料要求质地坚硬、粒形、级配良好,不得使用未经分级的混合石子。并严格控制各级骨料的超逊径含量,超径小于5%,逊径小于10%,密度不得低于24KN/m2。沥青混凝土、C25彩色透水砼、人行桥所需混凝土C30及以上采用商品混凝土。5、土工布:采用350g/m2聚酯针刺土工布,厚度大于3mm,抗拉强度≥10KN/m,刺破强度大于500N,延伸率≥40%,等效孔径0.1~0.2mm,渗透系数≥2×10-2cm/s。6、块石:块石要求为抗风化性能好,质地坚硬,湿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软化系数大于0.7,粒径不小于20cm。7、镶卵石:粒径100-200mm,厚度50mm。八、回填混合料填筑1、回填料填筑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施工机具进行现场碾压试验,并确定含水量控制范围,确定铺土厚度、碾压速度和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以满足设计指标要求。2、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经碾压试验确定的压实参数,压实合格后才准铺筑上层填料,堤体填筑力要求全断面平行上升,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碾迹重叠≥1m。上下层分段位置应错开,错缝距离不小于1m。3、施工中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填筑。挡墙后填料振动碾压不得对挡墙造成影响,振动碾压实不到的岸边和边角部位,应填筑1.5m宽的细料,使用打夯机夯实。4、对占压堤身断面临时坡道作缺口处理时,应将已板结老土刨松与新铺料统一进行分层碾压。5、地面高低不平时,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向高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填;当基底为耕地或松土,应压实后再填筑;在深耕地段,需挖除松土,再进行施工。6、分段填筑时应防漏压、欠压及过压,上下层分段接缝位置应错开至少500mm。7、碾压机械行走方向应平行与堤轴线,并应控制其行进速度;8、铺填过程应注意天气变化,雨前应用防水布覆盖作业面,当降雨强度大于5mm时停止碾压填筑土;雨后应对填筑土做晾晒复压处理,必要时对表面再次处理,等质检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9、堤防填筑质量控制与检查必须贯穿整个填筑过程,检查填筑料、检测含水量变化、铺土厚度、碾压遍数、层间结合、压实后的干密度以及边坡尺寸等,试验检测应符合《土工试验规程》的规定,检测结果应达到设计要求。10、土石混合料碾压回填:采用开挖料回填,水溶盐含量小于8%,压实度不得低于0.91,碾压干密度不小于19.0KN/m3,填筑时应分层碾压,土石回填体要求C=7kpa,φ=20°。九、钢筋混凝土与混凝土工程1、模板(1)模板的结构类型应根据混凝土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施工方法等选用。(2)模板及支架材料的种类、等级,应根据其结构特点,位置要求及周转次数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3)模板在使用后和浇筑混凝土之前,应清洗干净。为防锈或方便拆模而涂在模板上的涂料,应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且应在立模前涂刷好。(4)模板安装必须按混凝土结构物的施工详图测量放样,重要结构应多设控制点,以利检查校正。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经常保持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倾覆。(5)模板之间的接缝必须平整严密。建筑物分层或分段施工时,应逐层或逐段校正上下、左右层偏差,过流面不允许出现因模板偏差或接缝不严密产生的"错台"。(6)模板及支架上严禁堆放超过其设计荷载的材料及设备。(7)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要求。(8)拆模时间一般应遵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要求。拆模作业必须使用专门工具,按适当的施工程序十分小心地进行,以减少混凝土及模板的损伤。(9)模板的材质、制作、安装及拆除等,应严格按规定进行。2、钢筋工程(1)根据《关于在全市建设领域禁止HPB235、HRB335热轧钢筋应用的通知》(渝建发[2013]72号),本工程螺纹钢采用HRB400钢筋,圆钢采用HPB300钢筋。使用的钢筋应有出厂证明和试验报告单,经试验确定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钢号不明的钢筋,不准使用。(2)钢筋的材质、型号、直径、性能等均应符合施工详图及有关规程规范要求。每批钢材购进后或使用前,均需按有关规范规程抽样试验验收,不合格的产品,严禁使用。(3)钢筋的切割、弯曲应遵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4)钢筋的加工偏差不得超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规定。(5)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污、锈皮、鳞锈等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中心线同直线的偏差不应超过其全长的1%。(6)钢筋架设的位置、间距、保护层及各部分钢筋大小尺寸均应符合施工详图要求。其安装偏差不得超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规定。(7)已架设好的钢筋,不应沾有泥土、有害的铁锈、松散的铁屑、油漆、油脂或其它有害的物质。(8)为了保证钢筋保护层的设计厚度,应在钢筋和模板之间设置不低于结构物设计强度的混凝土垫块。(9)钢筋架设完毕后,经检查符合施工详图要求,方能浇筑混凝土。3、混凝土工程(1)水泥:水泥品质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及有关部颁标准的规定,选用的水泥标号应与混凝土标号相适应。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2)砂:应采用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级配良好、细度模数在2.4-2.8范围内的粗、中砂,不得含有草根等杂质。(3)水:砼搅拌和养护用水应清洁。(4)碎石:碎石应质地坚硬,软化系数大于0.8,最大不得超过40mm,饱和抗压强度不得低于30Mpa,碎石垫层铺筑应碾压密实、均匀。(5)根据混凝土标号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和坍落度,施工过程中不允许随意改变。(6)混凝土:本工程中混凝土分别有C20、C25、C30。C20彩色沥青混凝土、C25素色透水砼、人行桥所需混凝土C30及以上采用商品混凝土。(7)混凝土浇注:本工程砼浇注,必须遵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拌合机必须按其铭牌规定的转速运行,砼必须拌合均匀,颜色一致。拌合程序和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选用的砼运输的能力,应与拌合、浇注能力、仓面具体情况以及钢筋、模板的需要相适应,必须保证砼运输质量,充分发挥设备效率。要保证砼拌合料在运输过程中不致发生分离、漏浆、严重沁水及过多降低坍落度等现象。砼自由下落高度不得小于2m,否则应增设缓降设施。(8)伸缩缝的施工,必须遵照《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的有关规定执行。4、埋石砼工程(1)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埋石砼施工方法与操作程序应能保证混凝土与块石之间紧密结合和混凝土本身的密实性,不允许单纯为了提高埋石率而降低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埋石可采用块石,埋石率不大于20%,控制砼浇筑的密实度,要求达到24KN/m3。(2)块石尺寸一般以300-400mm为宜。最大尺寸不得大于混凝土浇筑块的最小尺寸的1/4,长条状或片状(长宽比大于2.5:1)不宜采用,块(卵石)石必须经过挑选,无裂纹及夹层,块石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极限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软化系数不小于0.70。(3)砌筑前,应将石料上的泥垢冲洗干净,砌筑时保持砌石表面湿润,埋石要求质地坚硬新鲜,无风化或裂缝。(4)砼浆应分次向缝内填塞密实,块石四周的混凝土应仔细振捣,施工时应视振捣设备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法。(5)块石应分布均匀,石块间距不小于100mm,石块不得接触预埋件,块石与基础底面、模板边缘距离不小于15cm。(6)埋石混凝土其他要求同普通混凝土。5、混凝土自然养护(1)对己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加以覆盖和浇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应在浇筑完毕后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混凝土的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盐水泥或矿碴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小于7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需要采取保温措施;当采其它品种水泥,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2)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十,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塑料布覆盖严密,并应保护塑料布内的凝结水。混凝土的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养护时,宜涂刷保护(如薄膜养生液等),防止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3)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6、混凝土质量检查(1)混凝土在拌制和浇筑过程中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检查拌制混凝土所有的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检查混凝土在浇筑地的坍落度,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在每一工作班内,当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有变动时,应及时检查;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随时检查。(2)检查混凝土质量应进行抗压强度试验;(3)评定混凝土强度应采用标准试件的混凝土强度;(4)用于检查结构件混凝土质量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试件的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每拌制100盘且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组;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组;(6)混凝土强度的评定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的规定进行十、构造缝及排水1、砼镇脚、砼挡墙和砼护脚,每隔10m或地质条件变化、墙高突变、与其他建筑物连接处均应设一结构缝,缝宽20mm,缝内填塞普通木模板。2、本工程挡墙需设置φ110UPVC排水孔,横纵间距2.0m,呈梅花型布置,最下一排应高于河床0.5m,最上一排距墙顶不小于0.5m,排水孔外倾5%。防洪墙墙背排水孔进口覆盖500×500土工布,规格为250g/m2,其后设直径不小于500mm的碎石堆囊,详见细部图,反滤包内碎石粒径20mm~30mm。3、反滤土工布要求详见设计参数。施工时,严禁在土工布上敲石破坏土工布,施工人员应穿软底鞋进行施工。回填料石块不得在土工布上滚动下滑,以免破损土工布。十一、基础处理工程堤防采用C20砼镇脚、C20砼挡墙。基础地质为砂卵砾石,根据地勘提供参数,砂卵砾石土地基承载力为180kpa。经过计算,砾石土的基础承载力均满足要求,基础不需要进行处理。若开挖后基础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时,施工方应立即向设计单位反馈,由设计单位提出解决方案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十二、栏杆本工程挡墙顶、堤顶道路和人行步道设置青石栏杆,人行桥栏杆为波形栏杆,防护高度不得低于1.2m。栏杆的具体尺寸、型式和材料也可由业主自行确定和选定,但须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十三、水生态修复工程设计说明水生态修复工程的绿化种植设计说明详见图纸。十四、加筋麦克垫1、加筋麦克垫是一种加筋的三维土工垫,它是将三维聚丙烯材料挤压于镀高尔凡(锌-5%铝-混合稀土合金镀层)六边形双绞合钢丝网面上形成的复合结构,六边形双绞合钢丝网面符合YB/T4190-2018的要求。加筋麦克垫技术要求详见《加筋麦克垫参数表》。2、力学要求:网面标称拉伸强度、聚合物剥离强度和50%标称拉伸强度网面有机涂层性能应满足《加筋麦克垫技术参数表》中的要求,供货厂家需提供由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的检测单位出具的网面拉伸强度、聚合物剥离强度和50%标称拉伸强度网面有机涂层检测报告。3、耐久性要求:①有机涂层原材料应进行抗UV性能测试,测试时经过氙弧灯(GBT16422.2)照射4000小时或Ⅰ型荧光紫外灯按暴露方式1(GBT16422.3)照射2500小时后,其延伸率和抗拉强度变化范围,不得大于初始值的25%,供货厂家需提供由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抗UV性能测试报告。②产品应用于寒冷地区时,供货厂家需提供由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有机涂层冲击脆化温度测试报告。4、加筋麦克垫的施工应在专业厂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十五、疏浚工程1、河道疏浚原则本次疏浚时,不得破坏已成建筑物,确保岸坡稳定安全。以已成建筑边线进行疏浚起坡点,疏浚开挖坡率为1:3.0。施工期河道疏浚以机械疏浚为主,局部机械不能到达的地方由人工进行疏浚。施工期河道疏浚以机械疏浚为主,局部机械不能到达的地方由人工进行疏浚。人工疏浚:先由人工将河道污染层挖运上岸,再用挖掘机、装载机和汽车配合清运疏掏土方。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机械疏浚,可在机械能达到的空旷堤段修临时机械通道,待疏浚完成后再恢复堤岸。在清运疏浚料时,应立即派人将撒落的土方清扫干净,给周围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2、河道疏浚施工(1)施工测量准备:开工前进行固定线路,包括导线、中线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测与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并进行记录与整理,送交监理工程师核查。(2)施工调查及试验:施工前对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障碍物、文物古迹及现有管线情况进行详细调查。(3)场地清理:在施工现场工作界限内,保护所有规定保留的建筑物。对施工范围内的建筑废弃物、腐植土进行清除运弃。(4)清挖施工:施工期河道疏浚以机械疏浚为主,局部机械不能到达的地方由人工进行疏浚。人工疏浚:先由人工将河道污染层挖运上岸,再用挖掘机、装载机和汽车配合清运疏掏土方。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机械疏浚,可在机械能达到的空旷堤段修临时机械通道,待疏浚完成后再恢复堤岸。十六、施工注意事项1、开挖临时坡比放坡后,为不影响原已成公路、挡墙或房屋建筑的安全,开挖坡顶边线距离原建筑物轮廓线不得小于3m,若临时开挖坡比无法满足以上要求,需跳仓开挖,仓段不大于3m且做好临时支护措施,开挖工程中同时做好施工监测。2、施工过程中注意与已成管线、天然气保持足够的施工安全距离。3、施工场地内包括堆料场、停车场、生活办公设施等,应加围栏以加强管理,一方面可不影响环境,一方面可明确自身责任,使施工有条有理,生产、生活得到集中管理,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处理好施工区的生活垃圾及废污水排放,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4、施工机械动力设备燃烧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虽然总量都不大,不致影响地区的空气质量,但也应加以防治。5、车辆扬起的粉尘,应配置适当洒水车,定时洒水。对进出现场的车辆进行底盘清冲,不使现场淤泥带到路面。淤泥挖掘和运输过程中防止泄露,造成污染。6、施工时生产、生活废水对水质也有一定影响,施工生产废水主要包括机械设备保养冲弃废水,主要污染物排入总量不大,对水质影响较小。对生活污水,首先应设立固定厕所,严禁随地便溺,控制好固体垃圾7、本工程拆除的煲坎等。将未严重风化的条、块石运至业主指定的堆料场放置,重复利用;将风化严重的条块石用至堤后填料。拆除过程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规范执行,注意施工安全。8、工程实施过程中如碰到与设计情况不符或者异常现象时,应及时通知业主、监理、设计各方,然后共同研究处理。十七、施工质量控制及质量检测与评定要求施工质量控制及质量检测与评定相关要求依据现行《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护岸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的要求进行单位、分部和单元工程划分;施工中应严格按其要求进行质量检测和等级评定。项目划分由项目法人或委托监理单位组织设计及施工等单位共同商定,同时确定主要单位工程、主要分部工程,并将划定结果报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认定。施工中应认真填写表格,记录现场情况,及时签证,重要部位拍摄相片存档。十八、危大工程根据住建部印发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2018年3月)、《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2018年5月)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以下简称“危大”)指施工过程中,容易导致人员群死群伤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分部分项工程,并对建设、设计、勘察、施工、监理单位提出了相关要求。各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以上文件规定执行,保障危大工程安全。根据本项目周边情况及设计方案,本工程对危大工程的识别及措施建议如下:危大工程的识别及措施建议表序号危大工程名称重点部位及环节保障工程周边环境安全和工程施工安全意见总结1基坑支护、降水工程和土方开挖达到一定规模开挖高度超过3m~5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1)施工单位应根据相关规范法规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通过安全审查后方可实施;2)基坑(槽)采用稳定临时坡率放坡开挖,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可调整临时坡率,必要时可施作临时支护,确保施工安全;3)基坑(槽)采用跳槽开挖,开挖槽段不宜大于15~20m;4)基坑开挖后,应及时组织验槽,验收通过后应及时浇筑基础及施作上部结构,及时回填压实基坑其余部位5)基坑(槽)应避开雨天施工,并做好截排水设施,基坑(槽)底部不得有水体长期浸泡;6)做好基坑(槽)应急预案,基槽内应设置逃生设施及线路,一旦发生险情,施工人员可以及时撤离;7)基坑(槽)周边不得堆土、不得有重型车辆通行。8)开挖料严禁对方与开挖边坡上方。对于达到一定规模危大工程,施工单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超过一定规模开挖高度超过5m(含5m)或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2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达到一定规模搭设高度5m~8m;搭设跨度10m~18m;施工总荷载10~15kN/m2;集中线荷载15~20kN/m;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1)施工单位应根据相关规范法规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通过安全审查后方可实施;2)做好相应临时支撑体系验算3)做好应急预案,设置逃生设施及线路,一旦发生险情,施工人员可以及时撤离;4)浇筑期出常规浇筑人行荷载外严禁增加其他物管设备荷载。5)建筑物需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模板及支撑体系。3临时用电工程达到一定规模/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规范施工十九、施工安全施工应严格遵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SL714-2015)的相关规定,各参建单位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规章制度,保障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依靠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本工程由于多项目交叉平行作业,机械化施工,施工工厂设施规模较大且存在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特种作业,施工期存在较多的危险有害因素。1、主要危险品和有害因素分析(1)坠石、塌方、滑坡由于部分开挖边坡较高,施工期中因操作不当、暴雨、洪水等因素都可能引起坠石、塌方、滑坡,将作业人员埋入,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受损。(2)火灾爆炸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油料。若对特种仓库(包括油库等)的布置分区和这些易燃易爆物的运输、存放和使用的管理不当,均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另外,储油库中油的泄漏也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3)车辆和机械伤害在施工过程中将有很多施工机械同时作业,且人员流动频繁,如果施工现场管理不善,就有可能导致车辆和机械伤害;很多施工机械及加工设备的传动与转动部件的部分甚至全部裸露在外,人体某一部分只要接触这些裸露的运动部件就会受到伤害;工程使用的提升机械由于安全保护装置不全常常易发生卷扬机过卷、断绳失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4)电气伤害因施工需要,在施工区内将架设大量的电力电缆,这些电缆多为临时设施,如果存在架设或保护缺陷,极易发生漏电或触电,就有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另外,施工中临时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及元件因受潮,绝缘受损易发生触电伤亡事故以及电气火灾与爆炸事故。(5)坠落伤害施工区内建筑物高度较高,并存在各种洞、孔,极易发生人员坠落伤亡事故与物件坠下伤人事故。建筑登高架设作业由于脚手架结构上缺陷和拆除失误,可能发生脚手杆、板高处坠落,也可能发生脚手架局部甚至整体坍塌。高处焊接作业较多,除可能发生直接从高处坠落危险外,还可能发生触电失稳,从空中坠落的二次事故。(6)焊接伤害焊接作业易发生电气火灾、爆炸与灼伤事故;焊接电弧光辐射会引起眼睛和皮肤疾病;焊接中产生的烟尘与有毒气体会导致急性中毒或造成尘肺职业病;焊接还可能发生机械伤害。(7)施工期洪水本工程施工期为采取围堰挡水,一旦暴雨、洪水来临,超过警戒线,很有可能淹没施工现场,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受损。(8)噪声、粉尘及放射性危害拌和系统及砂石料生产、破碎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及粉尘均危害人体健康。在施工开挖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放射性物质氡,使人受到危害,要注意检测。2、劳动安全主要防护措施2.1防坠石、塌方、滑坡伤害由于部分开挖边坡较高,防止坠石、塌方等伤害采取如下措施:严格按照施工图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SL714-2015)、《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47-1994)等有关规程规范的规定进行施工,必须防止由于施工方法不当而发生开挖坡失稳和崩塌。施工过程中定期对边坡的稳定进行监测,出现不稳定迹象时,应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边坡的稳定。2.2防机械伤害本工程建设、运行过程中,做好转动机械防护工作,对保证人员人身安全是十分必要的,防止机械伤害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并要严格对操作者进行岗位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