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龙泉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通关提分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浙江省龙泉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通关提分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浙江省龙泉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通关提分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浙江省龙泉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通关提分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浙江省龙泉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高分通关提分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中国有一座城市,它曾经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这座城市是(

)A.上海B.广州C.南京D.北京

2、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事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②签订《北京条约》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④签订《天津条约》⑤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

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浦事件”A.①②③④⑤⑥B.⑥①③④⑤②C.⑥①④③②⑤D.①⑥④③②⑤

3、“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材料中的“太平军的社会革命”(

)A.顺应了当时中国小农经济国情B.是绝对平均主义的体现C.发生在太平天国后期D.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

4、甲午战后,列强的主要侵略方式由“贸易+特权”转变为“投资+特权”。这一转变是因为(

)A.“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B.列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列强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5、近代以来,面对列强侵略,中华儿女奋勇抵抗。下列属于农民阶级的抗争的有(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义和团运动

④洋务运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状元实业家张謇认为“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对其中“国体之改革”,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②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③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④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下列图片所示史料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趋势是(

A.从分裂走向统一B.从屈辱走向独立C.从专制走向民主D.从封闭走向开放

8、《讨袁檄文》中说:“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即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讨袁的导火线是(

)A.二次革命B.复辟帝制C.护国战争D.军阀割据

9、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第二次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直接相关的是(

)A.提倡民主、科学B.号召变法图强C.革命救国D.师夷长技以制夷

10、时政漫画以精妙的艺术形式来评论时事。下面中的漫画表明: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在于(

A.社会各界群众的合力斗争B.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C.中共的正确领导D.中国广大工人的觉醒

11、下图史实反映的主题是(

A.国民革命运动B.工农武装割据C.开辟敌后战场D.解放战争胜利

1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对近代中国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③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④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

13、2018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上分别确立毛泽东、邓小平核心领导地位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B.中共“一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一大”、遵义会议D.遵义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4、“从1935年冬到1936年冬,持续一年的国共两党秘密接触,终于落下帷幕。蒋介石决心‘围剿’到底。但历史的决心从来不属于个人。12月12日,□□爆发……"材料中“口口”指的是A.一二•九运动B.五四运动C.西安事变D.抗日战争

15、1938年1月11日,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在电文中称:“据可靠的目击者直接计算及可信度极高的一些人来函,充分地证明:日军的所作所为使不下30万的中国平民遭杀戮。”这场惨绝人寰的杀戮发生在(

)A.上海B.北平C.南京D.天津

16、北京的赵登禹路、佟麟阁路、张自忠路为纪念三位爱国将领而得名。他们壮烈殉国的时期是(

)A.护国战争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17、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发表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认定国共合作实际上已经破裂B.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C.要独立自主地担负起反抗日本侵略的责任D.坚持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8、“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被割台湾的回归是在(

)A.辛亥革命后B.甲午战争后C.抗战胜利后D.五四运动后

19、《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议纪要》主要内容:国共两党长期合作,坚持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富强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建国方案。该“纪要”签订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的人心所向是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C.打倒军阀,统一全国D.渴望和平,民主建国

20、毛泽东曾说,当农民在大牌子上写着“张二狗二垧地”时候,共产党扎根了。这反映了(

)A.打土豪分田地是抗日战争胜利保证B.土地革命使共产党赢得了人民支持C.土地改革铲除了封建剥削制度基础D.土地改革为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21、毛泽东曾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下列与张謇相关的史实是(

)A.领导“公车上书”B.创办轮船招商局C.走“实业救国”的道路D.主办《生活》周刊

22、考察近代历史的遗迹。百年近代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变化,开始了从传统的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随之而来的社会变化主要有(

①人种的改变

②语言的改变

③生产方式的改变

④社会制度的改变

⑤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明

⑥生活方式多元化A.①③④⑤⑥B.③④⑤⑥C.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二、综合题

23、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亲密无间,共同抗敌,也曾分道扬镳,挥戈相向,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兄弟连心建军校)材料一“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的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

(兄弟齐心共北伐)材料二如下图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全国工农支持北伐

(兄弟分心成仇敌)材料三:1927年3月,蒋介石来到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举行一系列会谈。蒋介石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经过一系列活动,蒋介石完成了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准备。材料四∶“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摘自周恩来讲话材料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

(1)材料一中创立的学校指什么学校?是一所什么性质的学校?创办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

(3)材料三中,蒋介石最终发动了哪一政变使国共合作分裂?

(4)材料四中的“起义”指爆发的什么起义?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

(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诗中红军“远征”直接原因是指什么?“远征”途中哪次会议重新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了辅助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采取商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方式,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等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起初只有3艘轮船,1876年增加9艘,1877年总数达到30艘,使中国轮船吨位增至400万吨左右,约占中外在华轮船总吨位的36.7%,成立后十年间,营业净收入由81000白银增长到910000两白银。材料二:洋务派全盘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所以军事建设最多。现就洋务派的军事建设,择其要者列表于下。年份举措咸丰十一年(1861)恭亲王奕䜣、文祥托总税务司赫德购买炮舰,聘请英国海军人员来华创水师同治四年(1865)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同治五年(1866)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同治九年(1870)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光绪元年(1875)李鸿章筹办铁甲兵船光绪二年(1876)李鸿章派下级军官赴德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光绪六年(1880)李鸿章设水师学堂于天津光绪十一年(1885)李鸿章设天津武备学堂光绪十四年(188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材料三:在洋务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洋务派先后创办了30多所洋务学堂。这些学堂大致分为“方言”教育、“武备”教育和科技教育三大类。“方言(外国语)学堂”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1863年创办的上海广方言馆等:“武备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科学技术学堂”如天津电报学堂、南京铁路学堂等。所有这些学堂虽门类各异,但均是为迅速培养洋务人才而设立,且以适应当时的外交和军事需要为己任。材料四: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中国政府认为这些学生,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就应该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它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要无动于衷。

(1)根据材料一,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派进行军事建设的方式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与传统教育相比,洋务运动开展新式教育的类型和目的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上,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具体是指什么战争?它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材料二

《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A割香港岛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B赔款2100万银元B赔賠款二亿两白银C开放东南沿海5个口岸C开放长江流域4个口岸D协定关税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2)19世纪末列强侵华有两大特点(即瓜分势力范围与资本输出)。指出材料二《马关条约》内容中哪两项规定体现了这两大特点?(只填写序号)从地理位置来看,《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开放口岸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材料三

八国联军最初要求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