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的研究目录TOC\o"1-2"\h\u26539第1章绪论 页第1章绪论1.1选题的背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保险意识越来越强,加之各种保险公司不同产品种类的丰富和销售渠道的逐步拓宽,保险行业在我国的市场越来越大。结合我国的保险行业数据,从2009年到2012年,保险消费的交易量增长率由15%增长到25%,大大地超过美国和欧洲的同期增长率。在保险行业日益发展的情况下,维护投保人的利益显得尤为关键,是本课越研究的重要背景。2009年10月1日实施的新《保险法》增加了不可抗辩条款,但目前来看,我国保险法不可抗辩条款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些不足直接违背了保险法中的诚信原则。由于不能够合理协调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投保人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推动我用保给行业的发展。故本课题将围绕着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的不足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提出合理的完善措施。1.2研究意义据历史的相关记载,保险法的不可抗辩条款最初于英国诞生,而后又被美国首次引用道人身保险合同中,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演进,终于在近年被写入我国保险法。在我国的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的立法,对我国的保险的法治建设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对于不可抗辩条款,如果能立足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实情,对其做出进一步的完善,此将不仅极大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完善,更能进一步推动保险经济行业的稳定向前发展。不可抗辩条款在保险法修订中的设置,这是中国保险法的重大进步。但不可抗辩条款并非诞生在中国,而是外国法律的“舶来品”。在不可抗辩条款的立法过程中,由于对此问题内容的研究不够到位,致使在该条款通过后,并没有展现完美的“身姿”,仍然存在着不足的地方。例如,实践中即存在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范围不明、保险人“未尽如实告知义务”同时构成合同法上的“欺诈”时保险法和合同法将如何适用、在两年的除斥期间内发生保险事故,但投保人恶意利用不可抗辩条款的规定,拖延至抗辩期后方要求理赔等等的问题,我国新修订的保险法对这些问题并没有做出明确的相关规定。对于保险法的不可抗辩条款如何立足于我国特色的国情而适用,在法学的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见解。在学术界,学者们通常会通过比较国外的相关规定,结合自身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在司法解释方面,最高法亦有尝试通过司法解释的途径对不可抗辩条款加以规定。在《保险法司法解释三》的征求意见稿中曾提出两个相反的意见,其中一个即为运用合同法撤销权从根本上撤销保险合同,但该方式首先违反了特殊法优先的原则,其次违背了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等的利益的立法初衷。另外,若将合同法撤销权和保险法解除权的选择的权利交至保险人手中,则保险人必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选择更为有利的合同法撤销权,从而使保险法之不可抗辩原则使用率趋向于零,使之闲置。最后出台的《保险法司法解释三》中删除了该条款。对于不可抗辩条款的不足,我们要理性的去看待,没有哪一部法律或哪一款法条在诞生之处就十全十美。我们应当就不可抗辩条款的不足之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深入剖析,为我国不可抗辩条款的不断完善提供相关的理论研究。1.3研究方法与内容1.3.1研究方法在写作的过程中,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有:一、比较研究法。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不可抗辩条款的相关规定,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我国的实情对不可抗辩条款系统而全面地进行探究。二、文献研究法。通过收集、归纳总结不可抗辩条款的相关资料,对不同文献的内容进行研究,从整体上对此问题进行深刻的把握。三、历史分析法:结合保险法制度的历史发展趋势,对我国不可抗辩条款的形成和发展进行说明。四、目的分析法:结合我国保险法立法者的意图,分析不可抗辩条款设置的初衷,为解决我国保险法不可抗辩条款的完善提出建设性的建议。1.3.2研究内容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如下:第1章:绪论。通过《保险法》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引出本文论述的研究内容。第2章:《保险法》不可抗辩条款的基本理论。结合不可抗辩条款的基础概念,解析不可抗辩条款的原理,分析其设置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第3章:不可抗辩条款的不存。本文列举出几种不可抗辩条款在事务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加以详细的分析,为下文的完善建议奠定基础。第4章:完善我国不可抗辩条款不足的建议。结合上文列举的不可抗辩条款在实务中产生的问题,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相应的完善建议。第5章: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第2章《保险法》不可抗辩条款的基本理论2.1不可抗辩条款的概念不可抗辩条款,是指在订立保险合同中,在保险人合法的询问范围内,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没有想保险人履行保险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不可抗辩条款是2009年10月1日实施的新保险法对第十六条作出的重大修改。《保险法》第16条第3款规定:“自\o"合同成立"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两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即“不可抗辩条款”。不可抗辩条款的设立就是为了维护保险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合法利益,规制当事人对保险条款的滥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险行业的稳定运行。新保险法第16条确定了三项有利于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利益的重要内容:第一、明确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新《保险法》第16条第1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在履行保险法所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时,投保人仅就保险人在合法的询问范围内作出回答即可,无须主动告知其他方面的问题。第二、明确保险人行使解除权的范围。新《保险法》第16条第2款规定: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一方面,鉴于保险合同的专业性,投保人受客观条件限制而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情形可能难以避免,因此,对投保人的一般性过失进行追究未免太过苛刻,另一方面,这种近于苛求的规定,也成为了一直以来理赔难的一个原因所在陈欣、王国军:保险法原理[D].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对比旧的保险法,新保险法更能有力地保护了保险合同当事人的合法利益。第三、增加不可抗辩条款。新《保险法》第16条第3款规定: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30日不行使而消灭。自保险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两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根据此条款的规定,因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人行使合同解除权受到两个期间限制,一是“自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30日不行使而消灭”,二是“自保险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两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这一规定符合一般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质保期”的立法惯例,同时,也能最大程度上避免保险人拖拉行使解除权而侵害被保险人的利益。保险法这样的规定,意味着即便是存在投保人故意没有想保险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情况下,只要是投保人连续缴纳两年保费,保险合同成立满两年,保险人就不得解除合同,陈欣、王国军:保险法原理[D].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2.2不可抗辩条款的必要性保险交易是一种高度不对称的信息交易。一方面,投保人手中握有保险标的信息,且通常保险人因为隐私等限制不能直接了解投保人的关键信息;另一方面,保险人则掌握拟定保险合同的权利,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地位过于微弱因此不能撼动保险人的条款拟定权。而在这种互相抗衡的“拉力赛”里,合同是否有效则通常由投保人、被保险人是否如实向保险人告知而决定,尤其是否尽到如实告知能够影响保险人决定的信息,例如“家族的病史”、“既往的病史”等信息韩世远:合同法总论第三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8月,第449-450页.韩世远:合同法总论第三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8月,第449-450页.樊启荣:保险法[D].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第69页.2.3不可抗辩条款的理论基础2.31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所有法律的帝王原则。在民事法律关系中,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必须意图诚实、善意、行使权利不侵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履行义务信守承诺和法律规定,最终达成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由于我国保险市场在信息掌控上所特有的不对称现象,我国《保险法》第5条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使其成为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保险单条款的指导规范,保险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违反《保险法》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则合同的效力状态为当然无效。在保险合同,虽然当事人在法律地位上平等,但是作为保险合同成立所需要的保险信息不对称。保险人作为专业的保险商,精通保险知识,且单方制定条款,而作为与保险商进行利益博弈的投保人,保险知识储备薄弱,难以理解保险专业术语。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诚实信用原则主要体现在,不仅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就保险内容进行询问的同时履行说明义务,投保人还要在保险人合法的询问范围内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因为在保险领域中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一方面,保险合同具有附和性,具体条款的拟定由保险人负责,保险人当然占有合同意图的信息优势,而投保人则处于弱势地位,投保人能否获得保险合同的保障,则需要保险人对事先拟定的格式条款履行明确说明的义务。贾林青.保险法贾林青.保险法[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第70-71页.梁鹏.保险人抗辩限制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08,318页.综上所述,不可抗辩条款符合了诚实信用原则的精神,是诚实信用原则的集中体现。2.31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民法基本原则之一,是指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签订的保险合同受公平原则的调整,新保险法也同样体现了公平原则,其中,不可抗辩条款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公平原则在不可抗辩条款主要体现在,第一,保险合同的双方但是人,即保险人与投保人,在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这种平等,主要是形式上的平等。第二,在签订保险合同时,公平原则要求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即保险人与投保人应履行及时披露信息的义务。因为,对于保险人来说,投保人的如实告知,对于其决定是否承保以及提高保险费率至关重要,毕竟保险是一种概率合同,以风险为保险标的。如果投保人对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有所欺骗或隐瞒,则将使保险人承担风险,损害保险人的利益,所以投保人投保时必须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而根据公平原则的要求,保险人必须就其所提供的产品履行对投保人的信息披露义务,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保险条款,特别要着重强调免责条款,不得对投保人进行故意隐瞒、误导和欺骗。林群弼林群弼.保险法论[D].台北:三民书局,2007年,第65页.第3章不可抗辩条款的不足3.1适用范围不明确20009年新生效的保险法,在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范围问题上,并没有做出明确而具体的相关规定。针对该条款仅仅适用于人身保险合同,还是也适用于财产保险合同,我国保险法并没有给出明确定规定,在法学界中,学者们的观点莫衷一是,出现了争论。第一种观点:沈晖、郭建标、曹兴权等学者认为,无论是人身保险合同,还是财产保险合同,不可抗辩条款都同等适用。学者曹兴权认为,为督促保险公司在与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时,及时地审查投保人所提交的相关证明文件,保护投保人的合法利益,不可抗辩条款对于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合同都适用;学者沈晖认为,不可抗辩条款不仅发挥着保护被保险人的作用,还发挥着保护被保险人或者保险受益人合理期待的作用,而这个功能同样在财产保险合同中得到适用。第二种观点:徐卫东、李庭鹏、王冠华、黄健雄、梁鹏等学者认为,不可抗辩条款仅在人身保险合同中适用,在保险财产中不存在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问题。我国大陆学者梁鹏认为,我规定的财产保险的保险合同期限一般为1年,而不可抗辩条款规定的保险期限为二年,故该期限并不符合不可抗辩条款的规定,此外,设立不可抗辩条款的目的是保护被保险人长期缴费后的心理依赖,而这不符合财产保险期限短的性质特点。第三种观点:任自力、温世扬、吴昊、黄健雄等学者认为,不可抗辩条款仅在长期健康保险合同和人寿保险合同中适用。学者吴昊认为,考察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范围,应该综合考察保险合同的期限、保险合同解除后双方重新缔约的选择权等方面因素,而不能片面、静止的去思考,人寿保险和长期健康保险作为一种长期性保险,其都要求保险合同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所以不可抗辩条款应适用于人寿保险与长期健康保险。第四种观点:张晓永、江朝国、樊启荣等学者认为,不可抗辩条款仅适用于人寿保险领域。学者樊启荣认为,考察我国保险立法者将“不可抗辩条款”之规定,置于第二章第一节“一般规定”之中的目的,可能是出于其与如实告知义务规定之关联性的考虑。但是,该条款仅仅在人寿保险合同中存在适用的空间,是人寿保险独特的条款,所以,在理解与适用上,不可抗辩条款应当仅在人寿保险之中适用。3.2缺乏适用的例外规定新《保险法》第16条第3款规定:“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根据文义理解,该条款表达的含义是:再投保人与保险人所订立的保险合同成立经过两年时间,无论是否在不可抗辩条款规定的两年内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都不能解除合同。但是,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对保险人的询问故意如实告知,则保险事故发生在保险合同成立之日起两年内,保险人可以解除保险合同。这样的规定显然不符合公平原则,对于存在骗保意图的投保人,如果利用“不可抗辩条款”的规定,在投保时故意不如实告知,两年内出险不通知保险人,等到两年期满申请理赔,使保险人丧失可抗辩的机会与权利。显然这样的规定违背最大诚实信用原则,极大的损害了保险人的合法利益,严重影响保险行业的稳定运行。设置不可抗辩条款的目的,就是为了合理地限制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的行为,维护社会市场的安定,从该法颁发并实施以来,加强了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信任的壁垒,减少了不多不必要的纠纷的出现。罗秀兰.论保险法上的不可抗辩条款及其修订罗秀兰.论保险法上的不可抗辩条款及其修订[J].法学杂志,2009(12):130-132.3.3新《保险法》不可抗辩条款并没有明确规定合同成立后两年内发生、两年后理赔的保险事故如何处理我国的不可抗辩条款中没有明确保险事故在合同成立后两年内发生,而在两年后理赔时如何处理的问题,仅规定“自合同成立起超过两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按照对新《保险法》不可抗辩条款的文义理解,如果保险事故虽在保险合同成立后的两年内发生但在两年后理赔,而保险公司发现投保人存在不如实告知的行为,那么保险公司照样不能解除保险合同,照样不可以拒赔。保险法的不可抗辩条款对此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极大可能会引起在实务中的严重分歧,没有明确的规定也会增加在法律实务工作法律人的工作压力,不利于营造稳定有序的法治环境,进而使保险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安全的保障。3.4不可抗辩条款解除权与合同撤销权的适用关系不明确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当投保人违反如实告知义务构成欺诈时,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和撤销权可能发生竞合。而在新生效的《保险法》并没有对此作出明确的规定,为此还引发的学界的讨论分析。就此问题,在法学界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选择适用说,该观点认为,当投保人违反如实告知义务构成欺诈时,保险人可以选择解除权或撤销权。理由就是解除权与撤销权在要件、效果、立法目的等方面并没有根本差异,而且解除权排除撤销权的适用没有法律依据,两者并不是“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选择任意一种权利适用非但不会导致设立不可抗辩条款的目的落空,反而更加可以起到弥补不可抗辩条款所规定的期间缺乏弹性的不足。温晓芸.“不可抗辩条款”的作用及其例外温晓芸.“不可抗辩条款”的作用及其例外[J].经济研究导刊,2009(10):251-252.第4章完善我国不可抗辩条款不足的建议4.1明确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范围新《保险法》增加的不可抗辩条款并没有明确说明其适用的是人身保险合同还是财产保险合同。根据新的保险法来看,不可抗辩条款设置在第二章的一般规定中,依据法典适用的一般原则和立法技术,此不可抗辩条款规定的范围就包含了人身保险合同和财产保险合同,所以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险种范围应当包括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但是,在实务的应用中,依然存在着不可抗辩条款仅适用于人身保险合同的僵硬思维,很多的法律实务工作者并没有将不可抗辩条款适用于财产保险合同范围内。为解决此类问题,我们的立法者或者司法者应该通过立法或者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不可抗辩条款既适用于人身保险,也同样地适用于财产保险。4.2于不可抗辩条款中增加除外责任在民商事合同中,当事人通常会约定免责条款,使合同中负有履行一方的当事人在自身没有过错或者特定的情况下无须承担责任。保险合同中的保险人则通常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在保险合同中通过列举的方式约定除外责任,对保险责任作出一定的限制,列举保险责任的排除范围。黄积虹.论保险合同不可抗辩条款黄积虹.论保险合同不可抗辩条款[J].云南大学学报,2010(6):42-48.4.3明确不可抗辩条款解除权与合同撤销权的适用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㈢征求意见稿》中第十条规定:“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人解除保险合同的权利超过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的行使期限,保险人以投保人存在欺诈为由要求撤销保险合同,符合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该条在2015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保险法司法解释三中被删除。笔者认为,司法解释应明确规定不可抗辩条款解除权与合同法撤销权的适用关系,但征求意见稿第十条对不可抗辩条款解除权与合同法撤销权的适用关系的规定不够完整。章政.我国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之研究章政.我国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之研究[J].当代经济,2011(16):11-12.4.4明确合同成立两年内发生、两年后理赔的保险事故的处理2009年生效的新《保险法》仅规定:“自合同成立起超过两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对于保险事故发生在合同成立后两年内,而在两年后理赔时如何处理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于此问题,由于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没有明确的规定,则可能会出现事务中的不必要纠纷,极大地占用司法资源,同时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可能会利用这个漏洞损害保险人的合法权益,这对保险人是不公平的。为此,相关部门应当通过立法或者司法解释对此问题加以明确的规定,如明确发生在合同成立后两年内,而在两年后理赔时保险人和投保人的具体义务和权利,明确解决此纠纷的程序,充分保障保险合同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年福建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 疫情之下企业直播告诉发展遇新机遇
- 航空模型基础理论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个人用工保证协议参考格式
- 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研究
- 写给爱心捐款的感谢信
- 2024年吊车租赁协议样本2
- 2024年石灰石批发销售协议范例
- 2024年权益过户协议模板
- 2024年度商用空调安装协议范本
- GB/T 44352-2024燃油蒸发排放系统用活性炭通用要求
- 2024山东济南轨道交通集团限公司招聘49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市政道路交通疏导方案施工方案
- “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申报书
- 2024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达标检测卷第三四单元新人教版
- 2024年下半年辽宁事业单位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中医人工智能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3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金属冶炼(铅、锌冶炼)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中国铁路集团全国招聘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全册各类齐全)二年级数学上册100道口算题大全54份(1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