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新疆伊宁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第一中学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展望2019年,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其定义为欧洲人捍卫多边秩序的一-年,她提到:“两次世界大战所留下‘血的教训’表明,国际合作的确定性正面临压....在符合我们自身利益的情况下,承担更多的责任。”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欧盟各国的合作要建基于过去历史教训B.新形势下德国在欧盟合作中起主导作用C.多边秩序背景下欧盟各国难以独善其身D.为避免欧洲冲突欧盟各国应该紧密合作2.罗斯福新政首先从整顿银行着手,考虑的不仅是因为危机由此发端,更重视银行作为经济“神经中枢”的作用。可见,“首先从整顿银行着手”的用意在于A.紧缩银根,平抑市场B.调整机构,打击投机C.稳定金融,增强信心D.创新制度,活跃经济3.美国作家斯托夫人于1852年发表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塑造了慈爱善良的黑人保姆、黑小孩、顺从、坚忍并忠心于白人主人的汤姆叔叔。当年在美国本土便销售出了三十万册,林肯接见斯托夫人人时,说道:“你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据此可知这一小说()A.成为美国内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B.是美国历史上最优秀的文学作品C.得到美国总统林肯的高度赞扬 D.唤起美国社会对黑人奴隶的关注4.坦克是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之一。其首次战场使用于A.① B.② C.③ D.④5.清朝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制瓷技艺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B.许多瓷器为国际市场需要而生产C.清朝政府采取鼓励瓷器出口政策D.官营手工业规模大且占主导地位6.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B.国内政治局面的稳定C.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D.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7.明清徽州家谱、方志和文人笔记等文献为徽商立传,有很多不是记载他们的商业经营如何成功,而是记载他们经商过程中的各种义行,以及经商致富后如何报效家族、乡里和国家。这主要反映出A.传统道德影响深远 B.徽州商人趋名逐利C.商人群体实力雄厚 D.家谱方志隐恶扬善8.有学者认为:荀子深刻地认识到,“礼”与“法”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两大根本手段,于是立足于儒家的“礼治”,吸收、发挥法家的“法治”思想,使“礼”与“法”在政治和法律层面相互渗透,和谐统一。该学者认为荀子A.是法家学派的实际开创者 B.背离了孔孟思想的精髓C.吸收了诸子百家的有益学说 D.对儒学的发展迎合时代需要9.1980年6月18日,四川广汉向阳农民路过公社大门时,发现“向阳人民公社”的牌子摘掉了,已经换成了“向阳乡人民政府”的新牌子。但换牌很低调,广汉县委规定“不准登报、不准广播、不准宣传”。它反映出当时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试点 B.中央做出撤销人民公社决定C.人们对改革开放仍心存顾虑 D.“拨乱反正”工作基本完成10.“北京天安门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象征。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它是一个特殊的见证者。”它没有见证的是A.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B.在1912年见证了中华民国的成立C.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D.在1949年的秋天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11.宋元至明清,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变化如下表。这突出反映了时期宋元明清形象特点神通广大,追求个人享乐,爱憎不鲜明从任性妄为到诚心向佛A.佛教融入中国,影响艺术形象塑造B.商品经济发展,社会重视物质享受C.市民阶层扩大,个性解放要求增强D.儒家思想发展,封建伦理纲常加强12.“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材料描述的历史上哪一职官的职责A.汉代刺史 B.唐朝节度使 C.北宋通判 D.北宋转运使13.1864年6月,中国海关税务司赫德(英国人)在通告中,告诫外籍雇员应时刻铭记“税务司署乃中国海关而非外国之海关所有.领取中国政府之俸禄因而身为该政府属员之人”。这反映了A.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 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C.契约精神影响雇员职业操守 D.中国外贸完全被英国所控制14.1901年,《清议报》的一篇论说表示中国一时间突然涌现的“新党”实在太多、太濫,以新党自居的一千人等用“剽窃报章”之剩语,抄袭坊间时务策论之陈言,口中不时冒出“压力、进步、平等”之类新名词以显示自己“新党”的身份。这反映出当时A.人们知识结构正发生变化 B.西学书籍引进亟须规范C.新文化运动影响日益广泛 D.社会逐利风气日益盛行15.在古希腊世界城邦争霸一直是主旋律,但其中还蕴藏着某种走向更大规模的希腊国家的要求,如以提洛同盟为基础的“雅典帝国”的建立就可以看作是一次使希腊走向统一的尝试,但历史上却最终没有出现“希腊帝国”,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A.海洋文明和商业的发展B.泛希腊主义思想的制约C.社会和阶级矛盾的激化D.城邦本位主义观念的影响16.周王朝史官是由周王任命的世袭官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春秋前期,史官流向诸侯国;中晚期以后,他们又逐渐流入卿大夫家,并导致了家史的兴起。这一变化反映了A.旧有社会秩序的破坏B.周天子重视地方档案工作C.家国一体观念的形成D.贵族垄断学术的局面被打破17.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18.当前正在兴起的一种“反全球化”浪潮,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从纯粹的民间非主流呼声变成“大嘴”特朗普等政客堂而皇之的说法。这些现象表明A.全球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B.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C.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D.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19.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油的特许权。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分别发生在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B.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C.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D.苏俄实行战争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20.松赞干布派使者求亲,当时唐朝的皇帝是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武则天21.《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五年内在湘、鄂、赣区域由政府投资2.7亿余元,建设包括钢铁、煤矿、电冶等12项、30余个大型厂矿……五年后(民国三十年)钢、铁、铜等类产品应满足全国一半以上的需求,特别加大对该地区煤矿的勘探工作……对我国特产而世界急需的钨、锑、锡等,由中央统制对外贸易。”从材料可见A.政府正在为抗日展开经济备战 B.政府工作重心已转向经济建设C.一五计划以侧重发展重工业为主 D.中共已完全丢失了南方根据地22.16、17世纪儒家文化西传的主要载体是A.“四书五经”西译本 B.孔子传记 C.《利玛窦中国札记》 D.《风俗论》23.1927年秋季,苏联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对危机产生的原因,斯大林认为:一是工业发展速度太慢,以致农村商品供应不足;二是个体小农生产率低,不能提供充足的商品粮;三是富农拒绝把粮食按规定价格卖给国家。但政治局委员布哈林认为危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粮价太低,农业赋税太重,致使谷物生产减少。这表明A.新经济政策在农村成效不大B.工业优先战略损害农业发展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分歧严重D.农业相对落后影响经济发展24.有学者说,作为清政府对外交往体制的“广州体制”,其内容至少包括这几个方面:一口通商;“公行”垄断贸易;拒绝与外人平等交往;限制外人自由。这一体制被打破始于()A.乾隆年间 B.道光年间C.咸丰年间 D.同治年间25.“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为了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和平的国际环境,创造和睦的周边关系,保障中国的经济建设顺利进行,新中国在外交工作中接连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主动的重大行动。”这些“积极主动的重大行动”包括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参加万隆会议③签署《中美联合公报》④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6.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作左官之律”。应劭对此解释道,“人道上右,今舍天子而仕诸侯,故谓之左官也”,不经中央派任而私仕于诸侯即构成“左官罪”。这一措施旨在A.限制和打击诸侯势力B.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C.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D.掌握地方官员任免权27.下表反映了当时苏联1980-1991年苏联经济年均增长率(%)表注:除格鲁吉亚和波罗的海诸国的估算值A.经济运行有所好转 B.改革未能取得成效C.频繁调整经济政策 D.生产结构严重失衡28.唐朝时,唐高宗、武则天修《氏族志》:“使军功入五品者,皆入士流”。这改变A.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B.强化了门阀士族政治C.引发了选官制度变革 D.确立了官僚政治体系29.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在当时最有可能A.受到资本家真诚欢迎 B.得到工人的普遍认可C.获得国会的大多支持 D.遭到少数农民的反对30.《罗斯福的过失:罗斯福和他的新政如何延长了大萧条》一文指责新政是“反市场、反私人投资”的政策。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法律文献是A.《全国劳工关系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C.《社会保障法》 D.《公平劳动标准法》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唐朝之前,官方对关羽的评价同三国时期基本一致:主要强调骁勇、忠义:勇在前,忠次之,义在后。对其性格缺陷,一般用“刚而自矜”评价。唐政府对关羽的评价还不高,不过唐朝以后很少再有关于其缺陷的评价。宋朝抑武扬文,关羽排名颇低。元朝加封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开始由皇帝祭祀,民间则认为关羽可以灭妖除怪。清代关羽排名仅次于孔子,称为“关帝”,允许关帝庙使用黄色的房瓦,加封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等称号。对关羽的评价演变为忠在前,义在中,勇在后。百姓将其与观音菩萨并列,认为可以斩妖除魔、劝善惩恶、指点迷津、护国战神、救人济世、为民伸冤、治病,科举考生也要祭拜关羽。江湖绿林帮会认为关羽披肝沥胆、超越血缘,加以崇拜。——荆学义《经典的传播:关羽形象传播研究》(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对关羽的评价的特征。(2)根据材料,你认为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候应注意什么原则?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20年颁布了第一种契丹文字(“大字”,借用了与契丹语言有很大不同但又对其影响很大的汉字),这种文字到阿保机统治末年已广泛使用。925年,当回鹘使臣访问宫廷时,皇帝的弟弟迭剌(阿保机称他为家族中最聪慧的人)受命接待他们,在学会他们的文字(拼音文字)后,发明了第二种文字“小字”。这样,到阿保机统治末期,双重政治体制的运行成为可能。在这种体制下,北方各部所在地区用契丹文处理政务,记录文件,而南方(汉人)地区既用汉文又用契丹文。这有助于契丹人保持自身的民族尊严与文化特性,但也在契丹贵族精英中间播下了长期冲突的种子,他们中的一些人固守部落传统社会的准则与习俗,而另一些人则或多或少地接受了与之差异很大的中国观念与做法。由阿保机所创建的国家“双重”性质也许是有成效的,在契丹人越来越融入汉人世界的同时,他们却又保留了其固有特色。——费正清:《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1)根据材料,概括阿保机改革的基本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保机改革的影响。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时期,随着经济中心的进一步南移,江南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其中的重要表现是江南市镇的普遍兴起。在经济中心的转移过程中,中国的经济社会也开始了依次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国近世社会始于16世纪。”——摘编自安涛《从中心到边缘:明清以来朱泾镇经济社会转型》材料二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大多分布在城市,尤其是沿海、沿江一带的城市。广大的内地与之相比则远远落后。从1895年至1913年的统计资料看,这18年所建立的549家厂矿企业中,沿海城市占61.35%,内地仅占38.65%,至于西南、西北边疆地区则几乎没有新式企业。——摘编自陈曼娜、陈伯超《论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材料三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了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将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成为城镇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正规经济迅速发展的“加速器”。——摘编自胡鞍钢、马伟《现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世社会始于16世纪”的依据。(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社会经济转型的特点及其主要成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现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变的表现及影响社会经济转型的因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依据材料“在符合我们自身利益的情况下,承担更多的责任”并结合所学可知,默克尔表示德国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意味着德国在“国际合作”的欧盟中起主导作用。B正确;总结历史教训不符合材料主旨,A排除;材料只表述了国际合作的压力,不代表难以独善其身,C排除;材料主要反映了德国想要在欧盟中地位,并非仅仅是表达合作,D排除。故选B。2、C【解析】
结合材料“考虑的不仅是因为危机由此发端,更重视银行作为经济‘神经中枢’的作用”可知整顿出发点在于稳定金融,增强信心,选项C正确;根据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实行通货膨胀,选项A排除;材料未体现出机构调整,选项B排除;根据材料可知罗斯福首先整顿银行,而未体现出创新制度,选项D错误。3、D【解析】
材料中《汤姆叔叔的小屋》对黑人形象的塑造,有利于通过文学传播的方式唤起美国社会对黑人奴隶的关注,因此林肯说“你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D正确;美国内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南北双方经济形态的冲突,A排除;《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但是最优秀的说法错误,B排除;林肯总统的赞扬属于表象,C排除。故选D。4、B【解析】
坦克最早运用于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索姆河战役,英国使用坦克攻击德国阵地,②是索姆河战争,故选B;①③④不符合索姆河战役,排除AC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坦克”“首次战场使用”,联系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史实分析解答。5、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瓷器与丝绸一起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因而许多瓷器为国际市场需要而生产,故B答案符合题意;A答案错误,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是在宋朝时期,故排除;C答案错误,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D答案错误,明朝时期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排除。故该题正确答案为B。6、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个时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在第二个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积极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政府扶持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故C选项正确;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是在一战期间,而不是这两个时期,故A选项错误;民国初年到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把持国内政治,局面不稳定,故B选项错误;在第一个时期“民国初年到1920年”,北洋政府当政,不是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故D选项错误。7、A【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徽州商业发展迅速,但恪守和弘扬儒家的伦理道德仍是事功评价的主要标准,反映出传统道德的影响深远,因此A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明清时期徽州仍注重和弘扬儒道,并非趋名逐利,B选项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商人群体的实力状况,C选项错误;是否符合儒道不能等同于善恶,D选项错误。故选A。8、D【解析】
据题意可知,荀子主张礼法并用,这种思想迎合了当时的时代需要,故选D;荀子是儒家代表,排除A;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并未背离孔孟思想,排除B;荀子主要是吸收法家思想,不是吸收诸子百家,排除C。故选D。9、C【解析】
“向阳人民公社”换成“向阳乡人民政府”说明改革的发生,但是换牌的过程低调体现出当时人们对改革开放仍心存怀疑,有所顾虑,C正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试点是安徽凤阳的小岗村,A错误;中央做出撤销人民公社决定是1983年,B错误;“拨乱反正”工作基本完成是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召开,D错误。10、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成立是在南京,选项B符合题意,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主要攻打的是北京、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1949年新中国在北平成立,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排除。11、D【解析】
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物质享受逐步受到个人重视;话本、杂剧的兴起给民众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更多选择;佛教的本土化趋势也影响到孙悟空艺术形象的塑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个性解放;封建伦理纲常中对个人欲望的束缚和对“良知”的追求影响艺术形象的塑造;小说、戏曲的多种表现手法使孙悟空的艺术形象进一步完善。故答案为D项。AB项,两项所述都是宋元时期孙悟空“神通广大,追求个人享受,爱憎不鲜明”艺术形象形成的原因,排除;C项,该项所述是明清时期孙悟空“从任性妄为到诚心向佛”艺术形象形成的原因,排除。12、C【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必须“与守臣通签书施行”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官职是北宋的通判,其主要是掌握司法与监督地方官员的权力,故C项正确;刺史是汉代监察地方的,不符合材料信息,A项排除;唐朝节度使主要是掌管地方军政的长官,不符合材料信息,B项排除;北宋转运使主要是掌管地方财政的,不符合材料信息,D项排除。故选C。13、C【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赫德要求外籍雇员认识到自己领取中国政府的俸禄,就要为中国政府服务,二不能认为是自己国家的海关,告诫雇员要有为“雇主”服务的契约精神,故选C;A表述正确,但是不能体现材料的主旨,排除;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说明绝对化,且不符合史实,排除。14、A【解析】
当时中国出现大量标榜“进步、平等”的“新党”,说明当时大量人群接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人们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引进西方书籍的内容,排除B;1901年新文化运动尚未开始,排除C;材料内容和“逐利风气无关”,排除D。故选A。15、D【解析】试题分析:海洋文明和商业的发展,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经济条件,与希腊走向统一尝试失败无关,故A项错误;使希腊走向统一的尝试正是泛希腊主义思想的体现,故B项错误;社会和阶级矛盾的激化不是阻碍希腊统一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城邦本位主义观念强调城邦的独立自主,这一观念影响希腊走向统一,是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古代希腊·城邦16、A【解析】
据材料史官流向诸侯国再到卿大夫家可知史官的社会地位在不断的下降,这正印证了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权威被削弱、旧有社会秩序被破坏的局面,故A正确。B项只是表面的表现,故错。家国一体指的是一个人既是家族的族长,又是国家的掌权者,同时家族势力在国家的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材料无关,故C错。D项材料无法体现,故错。17、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入都”可知“洋兵”侵入北京,再根据“光绪二十七年”可判断是八国联军侵华。故选D。18、A【解析】材料中的“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均是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开展的斗争,说明全球化浪潮中各国之间的竞争激烈,故答案为A项。“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是指对发展中国家有利也有弊,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说法错误,排除D项。19、A【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允许外国资本开办苏联政府暂时无力经营的工厂,一段时间后将由苏联政府收回;中国改革开放后大量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A说法正确。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详解】20、A【解析】
唐太宗答应松赞干布和亲要求,将文成公主许配于松赞干布,选项A正确;选项B、C、D与松赞干布生活时间不符,排除。21、A【解析】
由材料信息“五年后(民国三十年)”可知《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中制定计划时间应当为民国二十五年,即1936年。结合材料内容可知此时政府正在为抗日展开经济备战,A正确;抗战时期政府的工作重心是抵抗日本的侵略,不可能转而进行经济建设,B错误;一五计划的时间是1953年到195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C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共根据地,D排除。故选A。22、A【解析】
16、17世纪中国处于明清时期,中学西渐仍然是儒家思想,“四书五经”西译本成为重要的载体,A正确;《孔子传记》和《风俗论》不属于主要载体,B和D错误;C是西学东渐产物。23、C【解析】由题干描述可知对粮食危机的原因斯大林和政治局委员布哈林之间的认识是不一致的,说明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严重的分歧,故C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927年,这一时期并未确立优先发展工业战略,故B项错误;材料中斯大林认为农业发展落后不利于经济发展,而布哈林并不认同,且农业相对落后影响经济发展题干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24、B【解析】
“广州体制”是指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广州一地对外通商的对外交往体制。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广州体制”被打破。鸦片战争发生在道光年间,故选B项。乾隆年间广州体制尚未打破,A错误;咸丰年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不是最早,C错误;同治年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不符合题意,D错误。25、A【解析】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其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1953年,①符合题意;参加万隆会议是在1955年,②符合题意,因此A正确;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是在1972年,③不符合题意,BC排除;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在1991年,④不符合题意,D排除。故选A。26、A【解析】
当时地方诸侯势力对中央构成威胁,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和打击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包括以“左官律”限制诸侯网罗人才,故答案为A项。材料侧重的是官员仕于诸侯必须经过中央派任,不是强调中央与诸侯国争夺选拔官员的权力,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地方行政效率的问题,排除C项;汉武帝这一举措的目的是限制和打击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点睛】汉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官吏违反规定私自到诸侯国任职,构成左官罪,依《左官律》追究刑事责任。左官罪是危害专制集权统治的罪名,其目的是限制和打击诸侯势力。27、B【解析】
表格信息表明苏联1989年之前经济在增长,但幅度不大,1990年之后经济却呈现负增长。说明苏联的经济改革未取得成效。B正确;经济好转只适合1989年之前,A排除;材料信息不能看出苏联频繁调整经济政策,C排除;材料未体现苏联生产结构的比重,不能得出结构失衡的结论,D排除。故选B。28、A【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使军功入五品者,皆入士流”可以看出,这些措施有利于扩大土族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起到了削弱旧门阀士族地位的作用,故选A;唐朝时期“使军功入五品者,皆入士流”的规定削弱了旧门阀士族的地位,B错误;题干信息和选官制度无关,C错误;官僚政治体系确立于秦朝,D错误。29、B【解析】
根据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内容可知,新政以暂时牺牲资本家的一些利益保障工人利益,包括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对当时生活贫困的工人来讲,必然受到欢迎,但引起了资本家的不满,故选B,排除A;国会的代表主要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排除C;新政在农业上的措施主要以保护农民的利益为主,稳定农产品价格,因此农民应该支持,排除D。30、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对罗斯福新政工业措施的评价。由题干材料中的“反市场、反私人投资”可以看出,这应该是罗斯福新政中关于工业方面的措施。所以能够体现材料中观点的法律文献应该是《全国工业复兴法》,故B项正确。ACD项主要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劳资矛盾的。考点:当代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内容【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题目设置比较平和,容易理解,因为这是历史的主干知识,考生比较熟悉,只要对罗斯福新政掌握准确,就能选出正确答案。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可能有考生在其他项上受到迷惑。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是高考经常碰触的知识点,复习是要给予重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特征:随着时问发展,评价越来越高;往历史人物身上附加的功能越来越多;道德因素越来越重;有意识同避缺陷(或者为尊者讳:只评价优点,忽略缺点);有神话倾向;多个群体对关羽都有评价;不同群体评价标注(角度)不同;受到当时环境、政策影响。(任答三点,得9分。)(2)原则:从多角度评价历史人物:尽量依据距离历史人物时问最近的资料;避免神化历史人物;辩证看待、利用后人的评价;结合时代背景(把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评价)。(任答两点,得6分。)6分。)【解析】试题分析:(1)从唐前、唐、宋、元、清官方历代对关羽的评价可以发现:“唐朝之前,……主要强调骁勇、忠义”“元朝加封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开始由皇帝祭祀,民间则认为关羽可以灭妖除怪”“清代关羽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什么的泪水中考语文作文
- 电气机械维修手册与指南考核试卷
- 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考核试卷
- 6-5 PLA和PAL电子课件教学版
- 玻璃纤维的制备工艺考核试卷
- 旅行初二语文作文
- 新材料在D打印领域的应用考核试卷
- 球类生产过程中的实时监控技术考核试卷
- 景区旅游市场开发与拓展策略考核试卷
- 生态保护工程生态保护与生态工程长期效益评估考核试卷
- 景区食堂经营外包合同
- 2024年骨科病区VTE测试试题
- 第14课推进绿色发展的课件
- 汽车租赁合同协议电子版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蚕丝绸文化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 T-CCAA 39-2022碳管理体系 要求
- 幼儿园大班健康《我会保护眼睛》说课课件
- 武汉大唐不夜城规划方案
- 110(66)kV~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 MOOC 房地产管理-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