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茂名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茂名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茂名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茂名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茂名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茂名市重点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对表中城市化率数据变化解读有误的是年份1950-19571958-19601966-19761978-1984城市化率(%)11.8-15.3916.25-19.5717.98-17.1317.92-23.01A.1950-1957年城市化率有所提高是因为“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B.1958-1960年城市化率变化是因为“大跃进”运动C.1966-1976年城市化率变化是因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D.1978-1984年城市化率变化是因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2.占卜与风水在中国起源很早,但在民间广为流行则始于宋朝,主要原因是A.商业发达,社会流动加剧B.社会动乱,瘟疫战争不断C.理学兴起,儒家思想流行D.帝王提倡,佛道宗教盛行3.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4.下面是1950—1962年苏联与西方主要国家经济增长指标比较表。这说明当时A.苏联经济效益与西方主要国家差距较大B.苏联的工业化水平低于西方主要国家C.冷战的消耗使苏联经济增长的势头减缓D.苏联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重严重失调5.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油的特许权。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分别发生在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B.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C.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D.苏俄实行战争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6.大连是一座历史悠久,充满活力的城市。下列项中对其表述正确的是①秦朝归辽东郡管辖②甲午战争期间遭受日军侵略③日军设立满洲731部队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④设立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创作下面漫画所依据的历史史实是A.一球两制 B.美苏争霸 C.美苏结盟 D.柏林危机8.1937年9月6日,根据国共两党关于国共合作的协议,中国共产党将陕甘苏区改名为陕甘宁边区,并成立了边区政府,它是一个边区的自治性地方政府,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的一个直辖行政区域;1941年,抗日根据地政权机构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对材料完整准确的理解是:A.是为了推动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B.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士参与抗战C.是为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是为了发动根据地工农群众抗日9.下表是1958至1968年,苏联与美国出现以探月活动为标志的“太空竞赛”信息统计表。比较分析可知美苏苏联美国探测器发射数量3129成功率29%45%运载器造成的失败63%77%从计划开始到首次登月的时间1年4年首次登月前尝试的次数10次无(首次尝试即获成功)A.国家实力势均力敌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避免直接军事对抗D.两极格局日益巩固10.有学者指出:如果WTO是全球贸易的1.0版本,那么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则无疑是全球贸易的2.0版本。经过近70年的关税减免,基本上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都很低了,只有2%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水平也已降到9%左右,可供减免的空间其实不大。此言论旨在说明()A.经济全球化应向纵深发展 B.欧洲关税同盟基本上已经实现C.南北贫富差距在逐步缩小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11.《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诸子“百家争鸣” B.始皇帝焚书坑儒C.汉武帝独尊儒术 D.司马迁撰《史记》12.德意志在平均劳动时间方面,由1872年每周72小时下降到1914年每周57小时,劳动生产率持续上升。产业工人实际工资在1871年至1913年之间翻了一番。人口平均寿命由1871年的37岁上升到1910年的47岁。这可以说明A.君主立宪政体利于德国社会的进步B.德国军国主义提高了国民生活水平C.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化国家D.工业化奠定了德国民主改革的基础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乾隆年间,清廷将关内、奉天、热河等处的内务府所属官庄上的壮丁16000余人“拨出为民”,准其自谋生计,这是一次较大的释放官庄农奴的行动。以后又一再颁布“出旗为民”的诏令,不但准许壮丁开户为民,而且准许开户的壮丁,将“契买民地并开垦地亩”,“带往为业”。皖南地主有奴役“伴当世仆”的制度,雍正五年1727年),清下令将部分伴当世仆”“开豁为良”;规定“其不在主家所生者,仍照旗人开户之例豁免为良”,“至年代久远,文契无存,不受主家豢养者,概不得以世仆名之,永行严禁”。至于其他过去被打入贱民阶层的人,雍正时期也陆续诏令削除其贱籍。雍正元年(1723年),下令“除山西陕西教坊乐籍,改业为良民”又令“除浙江绍兴府惰民丐籍”。后又下令将苏州府常熟、昭文两县旧有丐户“照乐籍惰民之例,除其丐籍,列为编民”。粤东地区有一种名为“户”的“贱民”,他们以船为家,以捕鱼为业。清下令“凡无力之登户,听其在船自便,不必强令登岸,如有力能建造房屋及搭棚栖身者,准其在于近水村庄居住,与良民一同编列甲户,以便检查,势家土棍不得借端欺凌驱逐”。——据吕克勤、徐耀耀、徐高祉、袁坤主编《中国古代史》整理(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朝初年社会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初年社会改革的背景及意义。14.(20分)材料1945~1955年,英国加大对防务战略系统的调整力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英国采取的协调战略对后世有很大影响。英苏分属欧洲两端,战后初期,两国分别将东欧和西欧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英美战略目标存在明显差异,英、美、苏在战后安排和计划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英国不得不改变其战略防务系统。1947年,英国成立国防部,确立了新的国防机制,制定《总体战略计划》,确立了英国政府在总体战略防务方面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在此基础上,1951年5月,受到朝鲜战争的影响,重新修订《全球战略报告》,调整并确立了“大西洋战联盟”战略,完善了英国战略防务系统。1954年,在《英国防务政策报告》中,提出通过氢弹和“核威慑”战略的构建来避免战争,增强英国防务战略的防御性。——摘编自陈向阳《1947年英国<总体战略计划>述评》(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5~1955年英国防务战略调整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5~1955年英国防务战略调整的措施。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53年——1957年我国进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所以城市化率提高,A项正确;1958年我国大搞大跃进运动,追求发展的高速度,导致城市化率提高,B项正确;1966~1976年我国发生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提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化率变化变低,C项正确;D项错误,因为我国在1984年才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A【解析】占卜与风水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可是在宋代才广为流传。分析原因,可以得出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人口的流动,因此占卜和风水使得人民在内心寻求安慰和解脱,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社会动荡往往无法顾及文化方面的发展;C选项错误,理学思想不推崇占卜和风水;D选项错误,宋代佛道宗教并不是很盛行,且帝王也未有提倡。3、C【解析】

根据“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结合所学可知,克里斯提尼改革,打破血缘部落,建立十个行政选区,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故C正确;AB项中确立财产等级制和废除债务奴隶制都是俊伦改革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联系所学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分析解答。4、A【解析】

根据图表内容可以看出苏联固定资本年平均投入远远高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却没有优势,说明投入多,产出少,即产出与投入的比与西方国家相比比值最小,表明苏联经济效益与西方主要国家差距较大,答案为A;材料不能显示苏联的工业化水平低于西方主要国家,B错误;CD在材料中均不能体现,排除。5、A【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允许外国资本开办苏联政府暂时无力经营的工厂,一段时间后将由苏联政府收回;中国改革开放后大量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A说法正确。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详解】6、B【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时在东北设立辽东郡,大连包括在内;甲午战争期间日军进行了旅顺口大屠杀,位于大连;1984年,中国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大连市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故①②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日军设立满洲731部队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位于今哈尔滨平房区,并非大连,故③错误,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7、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苏两国指点全球,将世界一分为二的漫画,其历史依据是美苏争霸,B选项符合题意;一球两制没有准确揭露美苏两国外交活动的本质,且没有这个说法,A选项错误;二战时期美苏结盟是为了战胜法西斯侵略,与图中美苏操控全球不符,C选项错误;柏林危机是冷战在欧洲的表现,不是美苏对全球领导权的争夺,D选项错误。8、B【解析】

根据“国共两党关于国共合作的协议”“陕甘宁边区……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的一个直辖行政区域”“三三制”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国内的主要任务是抗战,中共的这些调整都是为抗战服务的,都是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士参与抗战,故B项理解正确;从材料时间来看,第二次国共合作已经实现,故A项错误;革命统一战线是国民革命时期的内容,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C项;发动根据地工农群众抗日只是材料的部分解读,理解并不完整准确,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抓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并判断出此时国内的主要任务是抗战。9、C【解析】表格只涉及太空竞赛,并不涉及其他实力对比,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主要是高新科技领域的问题,未体现出政府对经济加强干预,故B项错误;当时日本经济的发展、欧洲一体化的推进、中国的发展,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故D项不符合史实;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始终没有发生直接的“热战”,苏联与美国出现以探月活动为标志的“太空竞赛”是双方避免直接军事对抗的表现,故C项正确。10、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降低关税有利于国际经济贸易往来,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该经济学家认为当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关税都大大降低了,“可供减免的空间其实不大”,即该经济学家旨在说明经济全球化应向纵深发展,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税已经很低,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应向纵深发展,没有涉及欧洲关税同盟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当今的南北贫富差距呈现加大的趋势,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应向纵深发展,没有体现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的问题,并且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故D选项错误。11、C【解析】

《诗》、《书》由孔子的私学教材最后位列汉代官方史书的第一大类,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地位的提升,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故选C项;诸子“百家争鸣”主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始皇帝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大受打击,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B项;司马迁撰《史记》明显与孔子和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无关,故排除D项。12、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帝国1871年宪法颁布后,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德国逐渐成为工业化国家,故选A项,排除D项。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明显的军国主义特征,但军国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经济军事化,并不能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排除B项;材料并未把德国工业与美国工业作对比,排除C项。故选A。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特点:政策涉及范围广,覆盖人群多;主要针对没有人身自由的人(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奴婢的人身自由);具有一定的平等观念;政策实施具有灵活性。(2)背景:清廷面临巩固政权的任务;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清廷须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明清之际的社会动荡使经济凋敝;缓解满汉矛盾的需要。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统治;自由农民增加,有利于发展生产,增加政府收入;打击了大地主的势力;利于推动满汉融合。【解析】

(1)特点:据材料“这是一次较大的释放官庄农奴的行动”,可知政策涉及范围广泛,仔细阅读第二段材料可知当时改革的对象主要是没有人身自由的人,这也说明了改革具有一定的平等观念,而且第二段材料信息还显示当时清政府在不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改革措施,说明政策的灵活性。(2)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经济、社会等角度展开分析。从政治上讲,雍正、乾隆年间为清初,清廷面临巩固政权的任务;从经济上讲,主要是因为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明清之际的社会动荡使经济凋敝,清廷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就必须要改变现状,故进行了相应的社会改革;从社会的角度看,清初满汉矛盾较为突出,有必要通过社会改革来缓解民族矛盾。意义:意义可从背景的内容推到而出,也分为政治、经济、社会等角度。从政治上看,对农奴的释放有力地打击了大地主的势力,巩固了统治;从经济角度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