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振宇读书总结第1篇罗振宇读书总结第1篇1880年,李叔同生于天津,他的家族是最有名的富商之一,被称为“桐达李家”。由于李叔同生母王氏是从丫环收房的妾,所以李叔同算是庶出,在家里没什么地位,这或多或少导致他性格上的敏感。比如,在李叔同15岁时,就能写出“人生犹似西江月,富贵终如草上霜”如此沧桑悲情的诗句。
但是,因为家庭优渥,李叔同算是养尊处优型的公子爷,接受的是精英教育。他哥哥亲自给他开蒙,又给他请了天津最有名的书法家。
19岁那年,李叔同带着母亲、妻子俞氏离开了天津大家庭,搬到了上海的法租界居住,进入蔡元培主持的南洋公学读书。一到上海,李叔同“如鱼得水“,不仅在文艺圈里大出风头,号称“二十文章惊海内”,著名的《送别》便是此时写就的,此外,他还成了闻名沪上的风流公子,“饱受”上海花魁名妓青睐。
1905年,李叔同母亲逝世后,他执意决定去日本留学。他考取了东京上野美术学院,学油画、水彩,课余又在音乐学院学钢琴、学西洋戏剧。
林语堂曾评价:“李叔同是我们这个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个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独立的一个人。”
1911年,李叔同回国,且带回来一个日本妻子。但由于“家运”不行了,李叔同便去了南方任教,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音乐、绘画,认识了一辈子的好友、文学家夏丏尊,也教出来了丰子恺、刘质平这样的学生。
也就是在杭州,成就一代大师——弘一法师。
事实上,一开始李叔同是利用假期到虎跑寺去暂住,偶尔练字。在虎跑寺的日子让他对僧人的清幽生活很羡慕。干是,此后就越来越勤,逐渐开始穿起出家人的衣服,打算住满一年后正式剃度。
后来,夏丏尊“戏谑”对李叔同说,“既然你住在庙面,又穿着和尚衣裳,何不就此出家?”
结果,李叔同当真了。后来提前结束了这一年的课程和考试,在虎跑寺出了家,又在灵隐寺受了比丘戒,成为正式僧人。
在杭州出家之后的二十四年,弘一法师长期在江西、浙江福建等地云游,修行,说法,编著。他对戒律执行得极严,随身的东西很简陋,棉被和雨伞都是出家前的东西——用到“尽形寿”。
即使病倒,他还是严守“过午不食”的戒律,寺里的方丈为了让他一天吃上两顿饭,把全寺的午饭提前到了上午十点。有人探望他,他说:“不要问我病好了没有,要问我今天念佛了没有?”
终于,在63岁这年,弘一法师在泉州旧病复发,但拒绝医治,开始绝食,逝前,他写下了“悲欣交集”四个字——这四字也成为他的绝笔,在这四字的旁边,弘一法师还写了三个略小的字,“见观经”。之后,弘一法师便圆寂。
从风流才子李叔同到佛门高僧弘一法师,从风花雪月到清修苦行,弘一法师的一生可谓是不断地“见自己”的一生……前半生,将各项艺术推至巅峰;后半生,排除掉了个体欲念,将内心融入十方世界,深研佛法,关怀世间众人。
他的人生无非都是在践行“认真”二字。
另,禅宗有一则偈子是这么说的,有源禅师来拜访大珠慧海禅师,请教修道用功的方法。
他问慧海禅师:“和尚,您也用功修道吗?”
慧海禅师回答:“用功!”
有源又问:“怎样用功呢?”
慧海禅师回答:“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有源有些不解地问道:“如果这样就是用功,那岂不是所有人都和禅师一样用功了?”
慧海禅师说:“当然不一样!”
有源又问:“怎么不一样?不都是吃饭、睡觉吗?”
慧海禅师说:“一般人吃饭时不好好吃饭,有种种思量;睡觉时不好好睡觉,有千般妄想。我和他们当然不一样。”
以上,说的也无非是那个理儿:认真地行动——做一点小努力,对自己很满意。
刘润讲过一个故事,当年他们11个人,雇了50多个向导,去爬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其中就有北京登山队的教练,到了山顶,所有人都站在山顶合影,导游就不站在山顶,站在山顶下面一米的地方,问他为什么在这儿拍?
导游说,我们干专业登山的都要把最后一米留给山,他说山不是供你征服的,山是来帮你征服自己的。书也是一样。
我们总会说,如今人类已经进入到了VUCA时代,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好像没有一件事是我们能够完全掌控的,但是要想解答前文所说的问题,想要“征服自己”,这多少(并非全部)需要借助书籍的力量。
或者换句话,如罗振宇所说,“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对自己的一点点小苛求,向着自己满意的方向走那么一点点,可以拯救太多的挫败感和焦虑感。
一个人愿意减肥,忍住一天晚上不吃饭,第二天早上起来,尤其看那个秤掉上一斤半斤的,那种对自己的满意,握着自己的手想说你是一个好同志,这种感受太美好了。
读书也是一样,读书成本比不吃饭低,所以做一点小努力,对自己很满意,这是我们总结出来的这个时代的人在阅读这件事情最大的好处。”
罗振宇读书总结第2篇大哲学家阿图尔·叔本华曾经对人生有过一段悲观地描述,“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则痛苦,满足则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另一位哲学家,也是诺奖获得者的阿尔贝·加缪则同样表示,“世界荒谬,人生痛苦。”
活在当代的我们,或许早已对此麻木,因为“社畜”“996福报论”“打工人”这些标签似乎都与大多数人紧密相连,大多数人对此深有感触。
不过,叔本华也好,加缪也好,他们并没有因此直接否定人生。比如,加缪就还说过,“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人存在,首先遇到自己。人之初,是空白的。后来露面,要造就自己。人不是上帝造就的。人是自我感觉到,然后存在。总之,存在先于本质。”
因此,人生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往往不是“命定”,而是选择。
就拿加缪最为经典的著作的主人公西绪福斯来说,在古希腊神话中,西绪福斯得罪了诸神,诸神罚他将巨石推到山顶。然而,每当他用尽全力,将巨石推近山顶时,巨石就会从他的手中滑落,滚到山底。西绪福斯只好走下去,重新将巨石向山顶奋力推去,日复一日,陷入了永无止息的苦役之中。
诸神的想法是多么“明智”,因为没有比无用又无望的劳动更为可怕的惩罚了。如果类比现在,很多人恐怕都深有感触——正如马克思·韦伯提出的科层制一般,人被工具理性所俘获。
形式主义:确定每个机构的管辖范围,规定机构内的权力分布,把每个职位与责任联系起来、排除个人的专断和偏好,使一切事物成为可计算的,可预测的和可控制的;
技术效率放于首位,对人性的漠视,对自由的抹煞;
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重视教育程度和专业资格,职业专家和技术官僚。
说回与我们“极其相似的”西绪福斯,尽管“他是荒诞英雄。既出于他的激情,也出于他的困苦。他对诸神的蔑视,对死亡的憎恨,对生命的热爱,使他吃尽苦头,苦得无法形容,因此竭尽全身解数却落个一事无成。”
但是,西绪福斯的喜悦在于他是自由的,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他的人生是属于他自己的。
如加缪的评论,“这块巨石上的每一个颗粒,这黑黝黝的高山上的每一颗矿砂,唯有对西绪福斯来说才形成一个世界。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应该认为,西绪福斯是幸福的。”
这就是阅读带来的惊喜——人应当是自由的。
我们再来看另外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实在太妙了,所以我们选择直接摘抄。
金庸的《_》所讲的,不只是一个热闹的故事,其实还是一场有关人生选择的大型思想实验。在中国古代,一个心里有梦的人,能有多少种选择?
自古忠义难两全,让萧峰来选,他选择苍生大义,只不过代价是他自己的生命。江山和美人,让慕容复来选,他幻想自己有机会得江山,于是硬生生把绝代佳人逼进了别人的怀抱。清规戒律与红尘繁华,让虚竹来选,他头也不回,只想要清规戒律。但没想到最后出了岔子,一个梦姑把他拽到了温柔乡里。爱恨情仇让天山童姥、李秋水这些人来选,她们都选择了恨。结果呢?人生尽头只看到一场闹剧。
他们都没想到,故事中结局最好的人,恰恰是只喜欢男欢女爱的段誉。原来,温柔乡中,心无大志,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罗振宇读书总结第3篇1903年,在题为《世界是为人类而造的吗?》一文中,大作家马克·吐温写道:“如果埃菲尔铁塔代表宇宙的历史,那么它顶端的球形构造上,那层薄薄的油漆就代表着我们人类的历史,没有人会认为那层薄薄的油漆是建造埃菲尔铁塔的目的。但我想有人就是这么认为的。”
显然,马克·吐温这话是为了反驳“人类中心说”。
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看待人类在世界上的位置呢?或者换个角度,我们是通过怎样的“世界观”来把握世界的呢?
对此,我们先回到公元前4世纪,回到当时人类文明的圣地之一——古希腊,从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来看看(毕竟亚里士多德影响了整个中世纪的世界观):
(1)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
(2)地球是静止的;
(3)月球、其他行星和太阳都围绕地球运行,大约每24小时运行一圈;
(4)在月下区,有四种基本元素,即土、水、气和火;
(5)在月上区,物体由第五种基本元素“以太”构成;
(14)一个静止的物体会保持静止,除非有一个运动来源(要么是自身的运动,比如一个物体向自己在宇宙中的自然位置的运动;要么是外界的运动,比如我把钢笔从书桌这边推到另一边)。
如果我们是以当下的角度来看,我们便会发现亚里士多德持有的观点与现在我们认识到的“现实或是科学理论”截然不同,有些观点甚至十分可笑,可能一个中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反驳。
但是,我们要说的重点不在于亚里士多德有多“愚蠢或无知”,我们想说的是亚里士多德通过推理将一系列“环环相扣的观点”整合,将“世界”体系化的呈现在了当时的人们的面前,这是一项非常值得钦佩的工作。
同样,在爱因斯坦没有提出相对论之前,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将天上运动与地上运动统一了,它把天体运动纳入到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得出的力学原理之中,将世界运行的机制完美地概括了起来,成就了人类认识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
有位作家评论道:在苹果坠落的那一刹那,牛顿的顿悟一定不只包含了对于地心引力的推断,而且包含了对于苹果与地球、地球与行星、行星与未知宇宙奇妙关系的想象。那不仅仅是一次理性推演,还是一次感性审美……再后来,就是爱因斯坦得出E=MC²这一创举。
可以看到,不管是亚氏、牛顿还是爱因斯坦,包括后来很多大家,都将一个复杂的世界的运行体系通过“抽象”为一个美妙绝伦的公式(概念),得以让很多人对世界实现了较为精准的把握。
因此,我们不能轻视任何一个概念,因为它有可能就是让我们了解周遭世界最重要的一个入口。
比如,罗振宇就提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当年,我在北京师范大学为本科生上过三年传播学的课。对这门学科,我应该不算陌生了。但多年之后遇到一本书,陈力丹老师的《传播学关键词》,我仍然大开眼界。这本书没有什么惊人之论,只是用25个概念把传播学重新梳理了一遍。读完之后的感受,就好比有高手帮我打通了任督二脉,传播学的所有知识在这25个概念下秩序井然,被安置得明明白白。”
传播、反馈、符号、编码/解码、符号互动论、信息/讯息、话语、文本、叙事/叙事学、媒介、拟态环境、媒介即讯息、媒介环境[生态]学把关人、受众、公共领域、文化工业、议程设置、知识沟、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文化传播、舆论、宣传。
——陈力丹、易正林:《传播学关键词》
因此,每当遇到一个概念,我们一定不要轻易否认或迷恋,而要不断地揣摩理解,推测它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
当然,脑子中只有一堆概念,作用也不会很大,因为概念只是帮助我们“化繁为简”的一项工具。如果你想获得认知世界的普世智慧,首要法则就是我们仍需要将概念进行抽丝剥茧,在一个理论框架中将这些“极简”的东西彼此联系起来,最终形成一种叫做“思维模型”的东西,才能更好地让我们把握本来样貌。
即我们仍需要学会“俯瞰”——丢掉一些信息,就像坐飞机升至高空,再回望地面,我们能看清山川河流的大走势、大格局、大模型——尤其是今天信息与知识都在呈指数级增长的时代。
比如,查理·芒格认为,“每个学科都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去切入了解这个世界,都是一个摸象的瞎子。要对世界有真实的了解,就必须掌握多个学科的核心思维方式。”
以鲁道夫·克劳修斯提出的“熵”为例。这个概念本身是用来形容分子的运动状态,即分子永远会走向熵增。所谓“熵增”,就是说一个封闭的系统中,所有事物都在向着无规律、无序和混乱发展,最终“热寂”。而为了维持系统长时间的运转,就要打开封闭系统,让外界输入能量,让系统减熵,趋于有序。
但是,“熵”早已不再是一个概念,它逐渐已经成为了一个我们面对复杂世界中的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案。
比如,埃尔文·薛定谔就在其演讲“生命是什么”中说道,“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说到底,生命有机体在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就是在对抗熵增。反过来,有些人经常说“我的生活一片乱麻”——熵增至极。
究其本质,无非是不愿意保持开放,并输入“能量”,比如说不读书,以“知道了自己该知道的而满足”,对于“自己不知道的”毫无敬畏与好奇,甚至认为任何“混乱与无序”都可以通过敲键盘解决。
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履行担保管理办法
- 基础设施建设临时用地合同范本
- 跨境融资合同(样式一)
- 6 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 第2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 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二年级上册
- 4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 雇工植树合同范本
- 6《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Module 3 Unit 9 Great cities of the world(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六年级上册
- 气血津液(中医理论)
- 2024-2030年中国螺旋藻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MOOC 中外铁路文化之旅-华东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CJJ 82-201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国际标准《风险管理指南》(ISO31000)的中文版
- 2023年4月自考00808商法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中医外科疮疡病
- (高清版)DZT 0004-2015 重力调查技术规范(150 000)
- 子痫前期危险因素筛查策略
- 燃气过户协议书
- 射频同轴电缆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