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北重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内蒙古北重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内蒙古北重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内蒙古北重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内蒙古北重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重三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历史试题考试时间:2018年5月满分12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第一部分本卷共5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A.铁犁牛耕的使用 B.曲辕犁的推广C.经济重心的南移 D.高转筒车的出现2.有学者认为,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明清时期已处在“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论点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B.世界贸易中白银一半以上流入中国C.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D.苏州等地丝织行业出现“计日受值”3.“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下列观点与此观点相近的是A.“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B.“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

C.“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D.“夫工固圣王之所欲,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4.“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买卖昼夜不绝,夜市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这种情形最早在哪个朝代普遍出现?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5.中国古代最稀少、最精英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宫廷收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A.民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藩属国贡品 D.官营手工业6.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B.推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C.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 D.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7.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8.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颁布一系列“禁海令”。原本已浮游于农耕文明之上的海洋气息被彻底剥离了,普通百姓被隔绝在了世界贸易体系之外。对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农耕文明时代海外贸易处于附属地位明初“海禁”导致海外贸易完全中断C.民间贸易禁绝,官方对外贸易十分发达D.“禁海令”的根本目的在于与民争利“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的殖民侵略

④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0.钱穆认为:“正因为土地私有,耕者有其田,才有了自由买卖,才开始兼并,才使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一观点A.揭示了土地兼并产生的根源 B.反对实行“耕者有其田”

C.提出了土地兼并的解决办法 D.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11.“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是A.白银大量使用B.贸易繁盛C.工商业繁荣D.交子的使用12.下列有关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B.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了繁荣时期

C.西汉时期,中国的棉纺织品远销亚欧地区

D.16世纪前,中国炼钢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13.在宋代,“发展众多,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交换市场,是沟通城乡的桥梁”。

以上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草市B.夜市C.晓市D.街市14.历史学家王家范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对“它”的理解正确的是A.经营目的是追求最大利润 B.经营规模受到资金的限制

C.主要为人民生产生活服务 D.代表当时手工业最高水平“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根源在于A.封建专制下的政治腐败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封建土地私有制 D.贵族地主的压迫16.《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17.下表摘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粮食亩产水平(市斤)全国耕地总面积(亿市亩)北方耕地面积(亿市亩)南方耕地面积(亿市亩)秦汉117(全国)魏晋南北朝122(北方)215(南方)隋唐124(北方)328(南方)A.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北方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18.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民族工业尚未起步 B.孟买的棉纱质优价廉

C.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D.家庭纺织业逐步解体19.鸦片战争后,地处长江口岸的南通上海地区,面对洋纱涌入,手工棉纺织业由依赖土纺棉纱转而采用大量廉价的机制棉纱。这一现象A.推动洋务运动兴起 B.抵制外来经济侵略

C.促使传统经济解体 D.加速资本原始积累20.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A.洋务运动打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B.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C.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方式机器生产引入中国

D.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外交机构21.一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了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A.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 B.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性质 D.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A.福州船政局,继昌隆缫丝厂 B.天津机器制造局,发昌机器厂

C.继昌隆缫丝厂,发昌机器厂 D.湖北织布局,贻来牟机器磨坊23.1902年荣德生说:“民以食为天。机制面粉质细色白,必定会代替土粉。……外国人以‘洋人食用’为借口……朝廷对面粉是不抽税的,开粉厂有利可图。”他还忘不了在香港码头上看到轮船上装的多是面粉,那面粉是从英国、美国运来的。下列哪一项不能反映荣氏兄弟准备投资办厂的原因A.受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外商企业获利的刺激24.外国资本主义一直是压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座大山,民族资本主义常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剧而遭受重挫。下列可以突出证明这一观点的两个时期是A.一战时期、一战后初期

B.一战后初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一战后初期、抗日战争时期

D.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25.如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两次发展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国际环境有利 B.民族独立实现 C.社会性质改变 D.政府大力支持2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三大热潮”,它们的共同点包括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②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③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格限制

④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但又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性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近代企业资本情况变化表”。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年代

企业类别

资本总额

备注

18621894年

军用企业

5000万余两白银

出现企业19家

民用企业

2964万银元

出现企业27家

18991911年

私人资本

9350万银元新增厂矿企业410家A.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C.洋务运动企业的刺激和诱导 D.“节制资本”解决民生问题28.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民族独立,结果都失败了。这一现象说明了A.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

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

C.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29.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棉纺织业发展情况最准确的是

厂家数开工纱锭数布机数外商企业16家338960锭1986台华商企业25家484192锭2016台A.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促进大幅发展

B.一战期间,外商在华棉纺织企业严重萎缩

C.这一时期,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商企业

D.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30.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高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这“三次高潮”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不包括A.冲击了封建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准备了阶级基础

C.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思想的传播

D.彻底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31.《荣家企业史料》中记载:近年欧洲农产渐复其战前原状,我国洋庄销路早已绝迹,而美国、阿根廷、加拿大等处均庆丰收……广东、汕头、福州、厦门等处华粉销路悉数被侵占。材料反映了A.甲午战争后,欧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

B.一战结束后,民族面粉业陷入了萧条

C.抗战胜利后,美国商品涌入了中国市场

D.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32.一战期间,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关于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表述不正确的是A.速度规模空前,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

B.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

C.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美日放松侵略是其发展的主要原因“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刘鸿生的话说明了A.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

B.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

C.毛纺织厂、火柴厂等轻工业不适合在重庆发展

D.刘鸿生不适合当大老板34.下图是近代中国轻工业生产月平均指数增长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晚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措施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35.刘少奇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36.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9月《人民日报》根据《决议》精神发表了“先把人民公社的架子搭起来”的社论;到11月,就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人民公社。这一运动A.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导致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C.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有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37.“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它反映的20世纪五十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A.建设经验缺乏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国际形势紧张 D.“左”倾错误泛滥38.如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39.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20世纪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40.1953年6月财经委员会主任陈云,对私营企业的利润分配提出了一个新的原则:即在企业的正当盈利中,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费、资方的股息红利等四个方面分配,简称“四马分肥”。这一办法A.标志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B.推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C.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形成41.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三个伟大的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1919—1979年的60年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年三个时间节点上,谱写了历史乐章的主题是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

C.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觉醒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42.1978年7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毛泽东在1962年发表的一份讲话:“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拿我来说,经济建设工作中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当时刊登这份讲话的真实用意是A.打破个人崇拜,促进思想解放

B.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

C.意在重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D.重新调整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43.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与前者的不同在于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扩大了农民土地经营的自主权

C.建立了新的生产关系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44.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中国A.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 B.初步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格局

C.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D.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45.20世纪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经过几番姓“社”姓“资”的争论,在对恪守传统苏联模式的“左”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市场经济在中国终于真正成了主角。这次会议应该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46.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

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47.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A.都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不同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独立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48.某城市既是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港口,又是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窗口,还是现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这座城市是A.长沙 B.广州 C.南京 D.武汉—1986年,全国引进各类先进技术和设备达1.4万多项,用汇额达100亿美元……沿海14个开放城市把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引进技术、利用外资结合起来,到1986年底累计引进技术4200项,用汇31亿美元,项目和金额都占全国的1/3。这一现象A.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 B.冲击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C.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D.有利于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箭头”比喻上海浦东地区,把上海浦东比喻为“箭头”的主要原因是A.上海浦东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位置

B.开放浦东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战略的体现

C.上海开放时间早,经济基础好、整体实力强

D.上海是近代以来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5分)本试卷包括2道题,第51题22分,52题23分。51.(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材料二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高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民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材料三(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靠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8分)(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8分)(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6分)(23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建立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进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发展新式工业的过程中,一些官员以官方代表的身份担任了监督、经理等职位,并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从60年代起,先后有王韬、郑观应等人不断鼓吹新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的重视甚至有点夸张。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1903年得到官方确认。于是从传统社会中逐渐分化出一个工商业精英集团。——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材料二

中国历年新设商办面粉业数据统计表(1914~1923年)年份家数资本(千元)创办人或企业代表1914~19186310658荣宗敬、荣德生等1919~192365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