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讲义-总体集中趋势的估计_第1页
高中数学课堂讲义-总体集中趋势的估计_第2页
高中数学课堂讲义-总体集中趋势的估计_第3页
高中数学课堂讲义-总体集中趋势的估计_第4页
高中数学课堂讲义-总体集中趋势的估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数学课堂讲义一总体集中趋势的估计

目录

1.教学大纲....................................................................1

2.知识点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1

3.课堂测试....................................................................2

4.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计算.................................................3

5.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应用.................................................4

6.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总体的集中趋势......................................6

7.课堂作业....................................................................8

1.教学大纲

新课程标准解读核心素养

1.结合实例,能用样本估计总体的集中趋势参数(平均数据分析、数学

数、中位数、众数)运算

数学运算、数学

2.理解集中趋势参数的统计含义

建模

现从甲、乙、丙三个厂家生产的同一种家电产品中,各抽取8件产品,对

其使用寿命进行跟踪调查,其结果如下(单位:年):甲:3,4,5,6,8,8,8,

10;乙:4,6,6,6,8,9,12,13;丙:3,3,4,7,9,10,11,12.

[问题]三家广告中都称其产品的使用寿命为8年,利用初中所学的知识,

你能说明为什么吗?

2.知识点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1.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定义

(1)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2)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处在中间位置

第1页共16页

的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3)平均数:一组数据的也除以数据个数所得到的数.

2.总体集中趋势的估计

(1)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描述了数据的集中趋势,它们的大小关系和数据分布

的形态有关;

(2)对一个单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来说,如果直方图的形状是对称的(图①),

那么平均数和中位数应该大体上差不多;如果直方图在右边“拖尾”(图②),那

么平均数大于中位数;如果直方图在左边“拖尾”(图③),那么平均数小于中位

数.也就是说,和中位数相比,平均数总是在“长尾巴”那边;

(3)对数值型数据(如用水量、身高、收入、产量等)集中趋势的描述,可以用

平均数、中位数;对分类型数据(如校服规格、性别、产品质量等级等)集中趋势

的描述,可以用众数.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比较

名称优点缺点

①它只能表达样本数据中很少的一

众①体现了样本数据的最大集中点;

部分信息;

数②容易计算

②无法客观地反映总体的特征

中①不受少数几个极端数据(即排序靠

位前或靠后的数据)的影响;

对极端值不敏感

数②容易计算,便于利用中间数据的信

代表性较好,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任何一个数据的改变都会引起平均数

量.一般情况下,可以反映出更多的的改变.数据越“离群”,对平均数的

关于样本数据全体的信息影响越大

一组数据的众数可以有几个?中位数是否也具有相同的结论?

提示: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中位数只有唯一一个.

3.课堂测试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第2页共16页

(1)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间的数.()

(2)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3)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任何一个样本数据的改变都会引起

平均数的变化.()

答案:(1)X(2)V(3)7

2.已知一组数据4,6,5,8,7,6,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4+6+5+8+7+6

解析:7=6.

答案:6

4.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计算

[例1](链接教科书第203页例4)(多选)某篮球队甲、乙两名运动员练习罚

球,每人练习10组,每组罚球40个,命中个数如下所示:

甲:20,22,27,8,12,13,37,25,24,26;

乙:14,9,13,18,19,20,23,21,21,11.

则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的极差是29B.乙的众数是21

C.甲的平均数为21.4D.甲的中位数是24

[解析]把两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

甲:8,12,13,20,22,24,25,26,27,37;

乙:9,11,13,14,18,19,20,21,21,23.

故甲的最大值为37,最小值为8,则极差为29,所以A正确;乙中出现最

多的数据是21,所以B正确;甲的平均数为x产*X(8+12+13+20+22+24

+25+26+27+37)=21.4,所以C正确;甲的中位数为^*(22+24)=23,故D

不正确.

[答案]ABC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平均数一般是根据公式来计算的;计算众数、中位数时,可先将这组数据

第3页共16页

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再根据各自的定义计算.

[跟踪训练]

1.某学习小组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得100分的有1人,95分的有1人,90

分的有2人,85分的有4人,80分和75分的各有1人,则该小组成绩的平均

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A.85,85,85B.87,85,86

C.87,85,85D.87,85,90

解析:选C从小到大列出所有数学成绩:75,80,85,85,85,85,90,

90,95,100,观察知众数和中位数均为85,计算得平均数为87.

2.已知一组数据尤”X2,X3,X4,X5的平均数是2,那么另一组数据级1-3,

2犯一3,2%3-3,2x4—3,2x5~3的平均数为()

A.1B.2

C.3D.4

解析:选A因为一组数据Xi,X2,X3,X4,九5的平均数是2,所以另一组

数据2xi—3,2x2—3,2小一3,2x4—3,2*一3的平均数为2X2—3=1.故选A.

5.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应用

[例2](链接教科书第205页例5)据了解,某公司的33名职工月工资(单位:

元)如下:

职茶副董革总经管职

务事长事长事经理理理员员

人2

112153

数0

工111098654

资000000000000500500000

⑴求该公司职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10000元提升到20000元,董事长的工资从11

000元提升到30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多少(精确到元)?

(3)你认为哪个统计量更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结合此问题谈一

第4页共16页

谈你的看法.

[解]⑴平均数是:~=4000+表(7000+6000+5000X2+4000+2

500X5+1500X3+0X20)七4000+1333=5333(元).

中位数是4000元,众数是4000元.

—1

(2)平均数是x'=4000+^(26000+16000+5000X2+4000+2500X5

+1500X3+0X20)^4000+2212=6212(元).

中位数是4000元,众数是4000元.

(3)在这个问题中,中位数和众数均能反映该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因为公

司中少数人的工资额与大多数人的工资额差别较大,这样导致平均数与中位数

偏差较大,所以平均数不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意义

(1)样本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常用来表示样本数据的“中心值”,其中

众数和中位数容易计算,不受少数几个极端值的影响,但只能表达样本数据中

的少量信息,平均数代表了数据更多的信息,但受样本中每个数据的影响,越

极端的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也越大;

(2)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重复出现时,其众数往往更能反映问题,当一

组数据中个别数据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集中趋势.

[跟踪训练]

如表是五年级两个班各11名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单位:次):

班93698345330

班57989095909

(1)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

(2)你认为哪个数表示两个班的成绩更合适?

解:(1)一班平均数:(19+33+26+29+28+33+34+35+33+33+30)X1

=333+11=30.27(次),

第5页共16页

一班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9,26,28,29,30,33,33,33,33,34,

35,

所以一班中位数为33次,

33出现的次数最多,众数是33次;

二班平均数:(25+27+29+28+29+30+29+35+29+30+29HU=

320・11^29.09(次),

二班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25,27,28,29,29,29,29,29,30,30,

所以二班的中位数是29次,

29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二班的众数是29次.

(2)运用平均数表示两个班的成绩更合适.

6.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总体的集中趋势

[例3]某校从参加高二年级学业水平测试的学生中抽出80名学生,其数

学成绩(均为整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1

(1)求这次测试数学成绩的众数;

(2)求这次测试数学成绩的中位数.

70+80

[解](1)由题干图知众数为则这名学生的数学成绩的众数

2=75,80

为75分.

(2)由题干图知,设中位数为x,由于前三个矩形面积之和为0.4,第四个矩

形面积为0.3,0.3+0.4>0.5,因此中位数位于第四个矩形内,得0.1=0.03X(x

-70),所以x^73.3,即这8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的中位数为73.3分.

[母题探究]

1.(变设问)若本例的条件不变,求数学成绩的平均数.

4()55()6

解:由题干图知这次数学成绩的平均数为:tOX0-005X10+t0X

第6页共16页

,60+70,70+80,80+90,

0.015X10+―2—X0.02X10+―—X°-03X10+-2-X0.025X10+

90+100、

—2—X0.005义10=72(分).

2.(变设问)若本例条件不变,求80分以下的学生人数.

解:分数在[40,80)内的频率为:(0.005+0.015+0.020+0.030)X10=0.7,

所以80分以下的学生人数为80X0.7=56.

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1)众数:取最高小长方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作为众数;

(2)中位数: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把频率分布直方图划分为左右两个面积

相等的部分的分界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称为中位数;

(3)平均数:平均数是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重心”,等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

每个小矩形的面积乘以小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

[跟踪训练]

某校为了解全校高中学生五一小长假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况,抽查了100名

学生,统计他们假期参加实践活动的时间(单位:小时),绘成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如图所示.

(1)求这100名学生中参加实践活动时间在6〜10小时内的人数;

(2)估计这100名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时间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解:(1)100X[1-(0.04+0.12+0.05)X2]=58(^),

即这100名学生中参加实践活动时间在6―10小时内的人数为58.

(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最高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为7,故这100

名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时间的众数的估计值为7小时.

设中位数为t,由(0.04+0.12)X2=0.32,(0.04+0.12+0.15)X2=0.62,

0.32<0.5<0.62,得中位数t满足6a<8.

第7页共16页

由0.32+(r-6)X0.15=0.5,

得f=7.2,

即这100名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时间的中位数的估计值为7.2小时.

由(0.04+0.12+0.15+a+0.05)X2=l,

解得a=0.14,

这100名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时间的平均数的估计值为0.04X2X3+

0.12X2X5+0.15X2X7+0.14X2X9+0.05X2X11=7.16(小时).

7.课堂作业

1.已知数据-3,-2,0,6,6,13,20,35,则它的中位数和众数各是()

A.6和6B.3和6

C.6和3D.9.5和6

解析:选A•.•从小到大排列的这8个数,排在中间的两个数都是6,...中

位数是6...飞出现的次数最多,J众数是6,故选A.

2

2.一组数据1,10,5,2,x,2,且2<x<5,若该数据的众数是中位数的]

倍,则该数据的平均数为.

2

解析:根据题意知,该组数据的众数是2,则中位数是23=3,把这组数

2+x

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2,2,x,5,10,则亍=3,解得x=4,所以这组数据

的平均数为(14-2+2+44-5+10)=4.

答案:4

3.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7名运动员的成绩如表

所示:

成绩(单位:11111111

m).50.60.65.70.75.80.85.90

人数23234111

分别求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

解:在17个数据中,1.75出现了4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即这组数据的众

第8页共16页

数是1.75.表里的17个数据可看成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其中第9个数据

1.70是最中间的一个数据,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70.

12875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x=pyX(1.50X2+1.60X3d-----F1.90X1)=7广心

1.69(m).

故17名运动员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依次为1.75m,1.70m,1.69m.

[A级基础巩固]

1.某校高一年级8个班参加合唱比赛的得分如下:91,89,90,92,94,

87,93,9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A.91.5和91.5B.91.5和92

C.91和91.5D.92和92

解析:选A•.•这组数据由小到大排列为87,89,90,91,92,93,94,

96,

口,.91+92

.•.中位数L是一2一=915

…L—87+89+90+91+92+93+94+96

平均数

x=----------------------O«----------------------=91.5.

2.某班级统计一次数学测试后的成绩,并制成如下频率分布表,根据该表

估计该班级的数学测试平均分为()

[60,70)[70,80)[80,90)[90,100]

5152010

0.10.30.40.2

A.80B.81

C.82D.83

解析:选C平均分;=65X0.1+75X0.3+85X0.4+95X0.2=82,故选

3.下面是某实验中学某班第一小组5位同学的立定跳远、跳绳、800m跑

第9页共16页

的成绩折线图(如图所示),则这5位同学立定跳远的中位数,跳绳的平均数,800

m跑的众数分别是()

A.1.98,131,3.88

C.1.98,130,3.88D.1.98,130,3.65

解析:选C由图中数据,可得立定跳远的中位数为1.98,跳绳的平均数

为,X[(13O-l)+(13O+5)+(13O-7)+(13O+2)+(13O+l)]=gx130X5=130,

800m跑的众数为3.88.故选C.

4.已知样本数据XI,X2,…,X10,其中Xi,X2,X3的平均数为a,X4,X5,

尤6,…,XK)的平均数为。,则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为()

a+匕3a+lb

A-2B-io-

7a+3〃a+b

c--io-D-~io~

解析:选BX\,X2,X3的平均数为a,则X|,X2,X3的和为3〃,X4,、5,46,…,

尢io的平均数为则工4,工5,M),…,xio的和为7/?,・,•样本数据的和为3a+7/7,

QIrI

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为“IO’,故选B.

5.某同学使用计算器求30个数据的平均数时,错将其中一个数据105输

入为165,那么由此求出的平均数与实际平均数的差是.

解析:数据的和相差了165—105=60,平均相差果=2,故求出的平均数与

实际平均数相差2.

第10页共16页

答案:2

6.某医院急救中心随机抽取20位病人等待急诊的时间记录如下表:

等待时

间[0,5)[5,10)[10,15)[15,20)[20,25]

(分钟)

频数48521

用上述分组资料计算出病人平均等待时间的估计值》=.

—1

解析:x=而义(2.5X4+7.5X8+12.5X5+17.5X2+22.5X1)=9.5.

答案:9.5

7.若有一个企业,70%的员工年收入1万元,25%的员工年收入3万元,

5%的员工年收入11万元,则该企业员工的年收入的平均数是万元,中

位数是万元,众数是万元.

解析:年收入的平均数是1X7O%+3X25%+11X5%=2(万元).因为70%

的员工年收入1万元,其他的只占30%,所以年收入的中位数、众数都为1万

元.

答案:211

8.某中学举行电脑知识竞赛,现将高一参赛学生的成绩进行整理后分成五

组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第一、二、三、四、

五小组的频率分别是0.30,0.40,0.15,0.10,0.05.

求:(1)高一参赛学生的成绩的众数、中位数;

(2)高一参赛学生的平均成绩.

解:(1)由题图可知众数为65,

因为第一个小矩形的面积为0.3,第二个小矩形的面积为0.4,0.3+0.4>0.5,

所以设中位数为60+x,则0.3+xX0.04=0.5,得x=5,

第11页共16页

所以中位数为60+5=65.

⑵依题意,平均成绩为55X0.03X10+65X0.04X10+75X0.015X10+

85X0.01X10+95X0.005X10=67,故平均成绩约为67.

9.甲、乙、丙三个家电厂家在广告中都声称,他们的某品牌节能灯在正确

使用的情况下,使用寿命都不低于8年.后来质量检测部门对他们的产品进行

抽查,抽查的各8个产品使用寿命的统计结果如下(单位:年):

甲厂:6,6,6,8,8,9,9,12;

乙厂:6,7,7,7,9,10,10,12;

丙厂:6,8,8,8,9,9,10,10.

(1)把以上三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填入下表:

(3)如果你是顾客,应该选哪个厂家的节能灯?为什么?

解:(1)甲厂:8,6,8;乙厂:8.5,7,8;丙厂:8.5,8,8.5.

(2)甲厂利用了平均数或中位数;乙厂利用了平均数或中位数;丙厂利用了

平均数或众数或中位数.

(3)选丙厂的节能灯.因为无论从哪种统计量来看,与其他两个厂家相比,

丙厂水平都比较高或持平.

[B级综合运用]

10.“小康县”的经济评价标准为:①年人均收入不低于7000元;②年人

均食品支出(单位:元)不高于年人均收入的35%.某县有40万人,年人均收入如

表所示,年人均食品支出如图所示,则该县()

第12页共16页

2468101216

人均收

000000000000000000000

入/元

3556753

数/万人

A.是小康县

B.达到标准①,未达到标准②,不是小康县

C.达到标准②,未达到标准①,不是小康县

D.两个标准都未达到,不是小康县

解析:选B由图表可知年人均收入为(2000X3+4000X5+6000X5+8

000X6+10000X7+12000X5+16000X3)+40=7050(元),达到了标准①;年

人均食品支出为(1400X3+2000X5+2400X13+3000X10+3600X9)+40=

2695(元),则年人均食品支出占收入的黑|xi00%"38.2%>35%,未达到标准

②,所以该县不是小康县.

11.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现从某中学随机抽取200名学生,收集

了他们一年内的课外阅读量(单位:本)等数据,以下是根据数据绘制的统计图表

的一部分.

中读量

[10,[20,[30,[40,+

[0,10)

20)30)40)8)

男73125304

别女82926328

25364411

段中

第13页共16页

'I'

学生类别阅读量

下面有四个推断:

①这200名学生阅读量的平均数可能是25本;

②这200名学生阅读量的75%分位数在区间[30,40)内;

③这200名学生中的初中生阅读量的中位数一定在区间[20,30)内;

④这200名学生中的初中生阅读量的25%分位数可能在区间[20,30)内.

所有合理推断的序号是.

解析:在①中,这200名学生阅读量的平均数x>±X(5X15+15X60+

25X51+35X62+45X12)=24.8,这200名学生的平均阅读量可能是25本,故

①正确;

在②中,200X75%=150,阅读量在[0,30)的人数有7+8+31+29+25+

26=126人,

在[30,40)的人数有62人,所以这200名学生阅读量的75%分位数在区间

[30,40)内,故②正确;

在③中,设在区间10,10)内的初中生人数为x,则光可0,15],xGN",

当x=0时,初中生总人数为25+36+44+11=116人,当=58,

此时区间[0,20)内有25人,区间[20,30)内有36人,所以中位数在[20,

30)内,

131

当x=15时,初中生总人数为15+25+36+44+11=131人,-=65.5,

区间[0,20)内有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