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第2节地貌的观察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第2节地貌的观察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第2节地貌的观察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第2节地貌的观察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第2节地貌的观察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其次节[合格考达标练]一、单项选择题(2024·北京市东城区期末)《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草木摇飏,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据此完成1~2题。1.这段游记中关于地貌景观特点的描述角度有(A)①地貌形态②植被状况③地貌颜色④地貌成因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2.图中四幅景观照片中最能反映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地貌类型是(B)A.① B.②C.③ D.④[解析]第1题,这段游记含义是“此处的山小而峻峭,或孤峰屹立,或两三座山相连相接,犹如串起来的珠子和并立生长的竹笋,座座山上岩石尖峭嶙峋,草木摇曳飘舞,在山间曲折地朝上走或往下行,犹如置身在纷乱的云层和重叠的波浪中,令人茫然,辨不出方向”。可知描述的是地貌形态和植被状况,选A。第2题,游记中描述的景观是喀斯特地貌,故②符合,选B。①是西北的雅丹地貌,③是沙丘,④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广东省肇庆市漂亮的七星岩仙女湖畔,有一座长达1000多米的自然石山,酷似一尊卧佛。七星岩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形成“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的景致。每年国庆节前后,傍晚时候,太阳缓缓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读图,据此完成3~4题。3.视察“卧佛含丹”奇观,最佳位置是(C)A.攀登卧佛视察 B.乘坐游艇视察C.特定角度远眺 D.山脚向上仰视4.七星岩属于地貌层级中的(B)A.宏观地貌—山地 B.次级地貌—喀斯特地貌C.微观地貌—溶洞 D.次级地貌—河流地貌[解析]第3题,视察“卧佛含丹”奇观,宜选择较远距离,正对卧佛视察。第4题,据材料信息“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可知,七星岩属于喀斯特地貌,为地貌层级中的次级地貌,故B项正确。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改变状况。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据此完成5~6题。5.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B)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B.溪谷的坡度、积累物粒径大小C.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D.溪谷的台风降雨量、积累物粒径大小6.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B)A.甲、乙 B.甲、丙C.乙、丁 D.丙、戊[解析]第5题,依据题干信息可知,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改变状况。溪谷的蒸发量、台风的降雨量、溪流的流速是不能用肉眼观测出来的,A、C、D错。只能通过等高线图,分析溪谷坡度的大小,通过视察比较积累物粒径的大小,B正确。所以本题选B。第6题,学生观测的地点是位于溪谷处,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凸低为脊、凸高为谷”的判读规律可知,甲、丙两处是溪谷,B正确。乙、丁、戊处位于山脊没有河流,不能视察溪谷,A、C、D错。所以本题选B。八达岭长城是著名遐迩的万里长城中特别宏伟壮丽的一段,而穿行该区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筑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形的设计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才智。读图,完成7~8题。7.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的走向特点为 (B)A.沿等高线 B.沿山脊线C.沿山谷线 D.连接聚落8.图中“人”字形铁路途的设计目的是 (C)A.避开河流,节约建设桥梁的成本B.尽量平行等高线,缩短运输距离C.既便利停靠车站,又可降低坡度D.绕过山岭,削减开挖隧道的成本[解析]第7题,据图可知,依据“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定律可知,图中长城的走向基本沿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值区部位,即沿山脊线,故选B。第8题,据图可知,图中铁路沿线谷地中未显示有河流,故A错误。与等高线平行,可以实现的目的是降低坡度,但运输距离会变长,故B错误。该地多山地,图中“人”字型路途基本沿等高线来修筑,虽路途较长,但既便利停靠车站,又可降低坡度,故C正确。“人”字型铁路途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坡度大的问题,而不是绕过山岭,削减开挖隧道的成本,故D错误。二、综合题9.(2024·山东日照青山学校月考)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两条支流中,流速较快的是_a__;该地区的山脉走向大致为_西北—东南__;该地区居民点分布主要受_河流或地形__的影响。(2)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对该地区的高度数据进行采集,下面结论正确的是(C)①该地区的最高海拔为500米②A处悬崖的相对高度为520米③该地区陆地上的最大高差大于500米④图中山峰的海拔不超过600米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3)某游客在该地旅游时安排欣赏海上日出,指出A、B、C、D四地中最佳的地点并说明理由。(4)该地区安排在F处建一小型水库,请你说明选择在F处修建大坝的理由。[答案](3)A地距离海洋较近,海拔较高,视野宽敞(4)F地处峡谷地区,施工量小,建设成本低;F上游为凹地(或盆地),水库的储水量大。[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与b河相比a河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所以a河流速快。在地形图上找到山峰的位置,将这些山峰点相连的连线就是山脉的走向。从图中可以看出,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山谷,河流及沿海旁边,所以居民点分布受地形或河流影响。第(2)题,①图中海拔最高的等高线为500米,但不是最高的海拔,最高海拔介于500米至600米之间,①错误,④正确;②依据悬崖相对高度公式:(n-1)d≤H<(n+1)d计算得出A处悬崖相对高度为300≤H<500,故②错;③图中最高海拔在500~600米之间,最低在0~100米之间,两者高差为400~600米,故最大高差超过500米,故③正确。选C。第(3)题,欣赏海上日出,须要满意海拔高,近海的地方,比较四地,A处比较适合。第(4)题,水电站建设从水量、河流落差、工程量大小、技术条件和能源需求等方面分析。从建设水库有利方面,库容量(口袋型),河流落差(等高线F处比较密集),工程量大小等分析。[等级考过关练]一、单项选择题某地理学习小组利用周末对学校旁边某地进行地貌考察。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该地地貌简图。据此完成1~3题。1.视察图示地区地貌,最佳视察点为(B)A.甲 B.乙C.丙 D.丁2.图示区域内的宏观地貌为(A)A.高原 B.山地、高原C.丘陵、平原 D.盆地、山地3.图示区域内次级地貌是(D)A.山峰、海岸地貌 B.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C.河流地貌、喀斯特地貌 D.山峰、喀斯特地貌[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乙山峰海拔最高,且位于图示区域中部,为最佳视察点,B项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等高线稀疏,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m左右,山峰与四周地区相对高度小,故宏观地貌为高原。A项正确。第3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内山峰较多;溶洞和石林较多,溶洞和石林均属于喀斯特地貌。D项正确。下图示意地貌视察者的视野范围。据此完成4~6题。4.选择在丙地视察地貌的主要缘由是该地(B)A.海拔最高 B.视野广袤C.海拔最低 D.起伏较小5.与丙地相比,乙地(D)A.为阴坡 B.海拔低C.为阳坡 D.海拔高6.与甲地相比,丁地(D)A.海拔低,坡度大 B.海拔低,坡度小C.海拔高,坡度大 D.海拔高,坡度小[解析]第4题,视察地貌时,应选择视野比较广袤的地方,推断地貌形态之间的空间组合关系。第5题,读图可知,乙地比丙地海拔高;据图示信息无法推断阴坡和阳坡。第6题,由图可知,丁地比甲地海拔高,坡度小。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7~8题。7.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D)A.地形 B.水源C.植被 D.坡向8.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B)[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地分别布局在河流两侧的山坡上。甲地处于阳坡,采光较好,而乙地处于阴坡,采光较差,D项正确。二者地形相差不大,都位于山脊一侧,有肯定坡度,并且都靠近水源和植被,因此A、B、C项错误。第8题,靠近N一侧,也就是建筑物海拔相对高的一侧,改造后的等高线相对原来的等高线变得更加密集,而在建筑物海拔相对低处变得稀疏,高密低疏则先陡坡再缓陂。靠近M一侧,等高线又变得密集。因此改变后的地形剖面图应当是先陡坡再缓坡再陡坡,地势整体下降。改造后建筑物南侧坡面等高线向低值方向凸出,说明新坡面高于旧坡面。故选B项。二、综合题9.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试推断图中河流的流向并说明推断依据。(2)图中①地与②地的地形坡度有何差异?说出推断依据。(3)一地理学习小组晚上安排在③地露营。请你分析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答案](1)自西北向东南流。从等高线分布来看,该地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2)①地坡缓,②地坡陡。依据:①地等高线稀疏,②地等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