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课件_第1页
《口腔解剖》课件_第2页
《口腔解剖》课件_第3页
《口腔解剖》课件_第4页
《口腔解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解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彭贝贝20口腔颌面部范围口腔颌面部〔maxillofacialregion〕:上起额部发际,下至舌骨水平左右达颞骨乳突垂直线之间包括口腔及上下牙列不包括眼、耳、鼻、喉等器官口腔的应用解剖生理牙体及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生理颌面部的应用解剖生理本次分为三节第一节口腔应用解剖生理口腔〔oralcavity〕:消化道的开端包括:牙齿、颌骨及唇、颊、腭、舌、口底、涎腺等组织器官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局部,由牙齿、颌骨、唇、颊、舌、口底和涎腺等组织器官,具有参与消化过程,协助发音言语和呼吸等重要生理功能。闭口状态时,上下牙列牙龈及牙槽骨将口腔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两局部前外侧部称口腔前庭,后外侧部为固有口腔.

一、口腔前庭

为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粘膜之间的蹄铁形的潜在腔隙,在牙尖交错位时,口腔前庭主要在其后部经翼下颌皱襞与最后磨牙远中面之间的空隙与固有口腔相通,在牙关紧闭或颌间固定的患者,可经此空隙输入流体营养物质。

在口腔前庭各壁上,可见以下具有临床意义的外表解剖标志口腔前庭沟上、下唇系带颊系带腮腺导管口磨牙后区翼下颌皱襞颊垫尖〔1〕口腔前庭沟(2)上、下唇系带〔3〕颊系带

为口腔前庭沟相当于上、下尖牙或前磨牙区的扁形粘膜皱襞,数目不定,一般上颊系带较明显。〔4〕腮腺乳头

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的颊粘膜上,有一唾腺乳头,腮腺导管开口于此。作腮腺造影或腮腺导管内注射治疗时,须找到此导管口。

〔5〕磨牙后区由磨牙后三角及磨牙后垫组成。1.磨牙后三角:下颌第三磨牙前方,底朝前,为下颌第三磨牙远中面的颈缘,尖朝前方。2.磨牙后垫:为覆盖于磨牙后三角外表的软组织,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时,磨牙后垫常显红肿。〔6〕翼下颌皱襞为伸延于上颌结节后内方与磨牙后垫前方之间的粘膜皱襞,其深面为翼下颌韧带所衬托,该皱襞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及翼下颌间隙及咽旁间隙口内切口的有关标志。(7)颊脂垫

大张口时,平对上、下颌后牙面间颊粘膜上有一三角形隆起,称颊垫,其尖称颊垫尖,向后邻近翼下颌皱襞前缘,此尖约相当于下颌孔平面,为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颊垫深面为颊脂垫所衬托。颊脂垫因系脂肪组织构成,因而颊垫尖的位置有时不恒定,该尖可偏上或偏下,甚或远离翼下颌皱襞,此时麻醉点应作相应调整。

(一)唇有上唇和下唇,联合处构成口角唇部皮肤:丰富的汗腺、皮脂腺和毛囊,为疖痈好发部位唇部黏膜:多小粘液腺唇部肌肉:口轮匝肌唇动脉:可在内侧口角区压迫此血管可以止血唇红:上、下唇的游离缘系皮肤与粘膜的移行区,唇红与皮肤交界处名唇红缘。唇弓:上唇的全部唇红缘呈弓背状称之,唇弓在正中线微向前突,此处称人中点,又称人中切迹,两侧的唇弓最高点称为唇峰(唇弓峰),唇正中唇红呈珠状地向前下方突知名唇珠(上唇结节)。人中:上唇皮肤外表,正中有由鼻小柱向下至唇红缘的纵行浅沟称之,人中的上、中1/3交点为人中穴,人中两侧各有一条与其并行的皮肤嵴,自鼻孔底伸延至唇峰称为人中嵴。〔二〕颊

颊位于面部两侧,为口腔前庭部,主要由皮肤、浅层表情肌、颊脂垫、颊肌和黏膜构成,组织疏松有弹性。颊脂垫与颧后及颞下脂体连为一体,当感染时,感染灶可通过相连的蜂窝组织互相扩散。颊黏膜偏后区域有时可见黏膜下有颗粒状黄色斑点,称为皮脂腺迷路,有时也可见唇红部,一般成年男性常多见由皮肤、浅层表情肌、颊脂垫、颊肌和黏膜构成颊脂垫尖:下牙槽神经麻醉进针的标志之一二、固有口腔固有口腔是口腔的主要局部其范围上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包括以下器官和结构:牙及牙列、牙槽骨及牙龈、舌、腭、口底等组织器官〔一〕牙冠、牙弓或牙列

固有口腔内只能见到牙的牙冠部位。根据牙的部位可分为前牙或后牙根据牙的功能及形态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上下颌牙槽骨上分别排列上下颌牙齿,形成连续的弓形,构成上下牙弓或牙列〔二〕腭鄂由硬腭和软腭组成,形成口腔的顶部,分隔口腔和鼻腔,鼻咽局部隔开,参与发音、言语及吞咽等活动。又分前2/3的硬腭和后1/3的软腭。〔1〕硬腭1.外表解剖标志穹隆状,有牙弓

围绕。可见到或触到:(1)腭缝:为硬腭中线上纵行的粘膜隆起。(2)切牙乳头:又称腭乳头,为一粘膜隆起,位于腭中缝前端,左右上颌中切牙间之腭侧,深面为切牙孔,鼻腭神经、血管经此孔穿出,向两侧布于硬腭前1/3。切牙乳头是鼻腭神经局部麻醉的外表标志,麻醉时,从切牙乳头之侧缘刺入粘膜。(3)腭皱襞:硬腭前部,

自腭中缝前部向两侧略

呈辐射状的软组织嵴,

形状不规那么。(2)软腭1.外表解剖标志软腭为一能动的肌肉膜样隔,厚约lcm,附于硬腭后缘并向后延伸。腭凹:软腭前端中线两侧的粘膜,左右对称的凹陷。

腭帆:腭垂(悬雍垂)

腭舌弓:

腭咽弓:

扁桃体窝:容纳腭扁桃体

咽门(咽峡):腭帆、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三〕舌舌背粘膜粗糙与舌肌紧密相连,舌前2/3遍布乳头,有四种:

1.丝状乳头:司一般感觉。2.菌状乳头:较少,色红,分散于丝状乳头之间而稍大,有味蕾,司味觉。3.轮廓乳头:7~9个,体积最大,排列于界沟前方,乳头周围有深沟环绕,沟内有味蕾,司味觉。4.叶状乳头:5~8条并列的皱襞,位于舌侧缘后部,含味蕾,司味觉。舌后1/3粘膜无乳头,但有许多结节状淋巴组织,称舌扁桃体。舌系带〔四〕口底第2节牙体及牙周组织

应用解剖生理〔一〕乳牙20颗,上、下颌的左、右侧各5颗名称:中线起向两旁,分别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和第二乳磨牙萌出时间:6~8个月开始萌出,2岁左右乳牙全部萌出替牙期:自6~7岁至12~13岁,乳牙逐渐脱落而为恒牙所代替,在此期口腔内既有乳牙又有恒牙通常过早萌出的乳牙没有牙根和牙根发育不好,常较松动。为防止脱落误入食管或气管,应当拔除,〔二〕恒牙共28~32颗,上、下颌的左、右侧各7~8颗名称:自中线起向两旁,分别为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前磨牙又称双尖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前牙与后牙萌出时间:6岁左右开始萌出一般左右同名牙多同时期萌出,上下颌同名牙那么下颌牙较早萌出智齿阻生:第三恒磨牙按牙的形态和功能分类:〔1〕切牙:位于口腔前部,共8个,其主要功能为切割食物。〔2〕尖牙:位于口角处,共4个,牙冠粗壮,牙根长而粗,主要功能是为穿刺和撕裂食物〔3〕前磨牙:又称双尖牙,共8个。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协助尖牙撕裂及协助磨牙捣碎食物的作用。〔4〕磨牙:位于前磨牙之后,共12个,结构复杂,作用是磨碎食物。切牙和尖牙位于口腔前庭前部,口角之前,合称为前牙;前磨牙和磨牙位于口角之后,合称后牙。二、牙体和牙周组织牙冠: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成分。牙根:是牙体的支持局部,以增强牙在颌骨内的稳定性牙颈:牙冠与牙根交界处成一弧形曲线

牙体37牙的组织结构牙釉质(enamel)高度钙化半透明牙本质(dentin)淡黄色牙骨质(cementum)与骨相似牙髓(pulp)富含神经血牙周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的功能:〔一〕、咀嚼〔二〕、发音和语言〔三〕、保持面部正常形态

40三牙位记录部位记录法:临床上常用乳牙的临床牙位:VIVIIIIII│IIIIIIIVVVIVIIIIII│IIIIIIIVV

恒牙的临床牙位:87654321│1234567887654321│12345678

如右上颌第二前磨牙书写为-。通用编号系统恒牙1~32顺时针排列乳牙A~T123456789101112131415163231302928272625242322212019181743

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FDI)如72代表左下颌乳侧切牙。口腔黏膜组织结构与皮肤根本相似,分为上皮层和固有层,其中上皮相当于皮肤的表皮,固有层相当于皮肤的真皮。不同之处是口腔黏膜无皮肤附属器,上皮借基底膜与固有层相连,局部黏膜深部还有黏膜下层。口腔黏膜上皮由皮质和非皮质形成细胞组成,其中以角质形成细胞为主。

口腔上皮始终处于更新状态,细胞从基底层移至角化层的时间约为10~14天。正常情况下脱落的细胞与新生细胞数量保持平衡,否那么将产生上皮增生或萎缩性病变。

固有层由致密的结缔组织组成,根本细胞成分是成纤维细胞。固有层对上皮细胞的分化具有调控作用。四口底黏膜组织结构

45第3节颌面部应用解剖生理颌面部主要包括:颌骨颞下颌关节涎腺肌肉、神经、血管等软组织一、颌骨〔一〕上颌骨由一体四突构成一体即上颌骨体,四突是额突、颧突、牙槽突和腭突〔二〕下颌骨下颌骨〔mandible〕是颌面部唯一可以活动且最坚实的骨骼分为下颌体与下颌支两局部二、肌肉可分为浅〔表情肌〕和深〔咀嚼肌〕两局部主要功能为咀嚼、语言、表情和吞咽动作表情肌:主要有眼轮匝肌〔orbicularisoculi〕、口轮匝肌(orbicularisoris)、上唇方肌、额肌、笑肌、三角肌和颊肌等咀嚼肌:1.闭口肌群〔升颌肌〕:咬肌(masseter)、颞肌(temporalis)、翼内肌(medialpterygoid)2.开口肌群:有二腹肌、下颌舌骨肌和颏舌骨肌3.翼外肌三、血管动脉:主要来自颈外动脉的分支,有舌动脉、颌外动脉、颌内动脉和颞浅动脉等静脉:颌面部静脉系统较复杂且有变异。常分为深、浅两个静脉网浅静脉网由面前静脉和面后静脉组成;深静脉网主要为翼静脉丛。静脉颌面部静脉较复杂且多变异。分支细小且互相吻合成网状,多数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一般分为深、浅两个静脉网。浅静脉网由面静脉、下颌后静脉组成,两者在下颌角附近汇成面总静脉,横过境外动脉浅面然后汇入颈内静脉。深静脉网主要为翼静脉丛,位于颞下凹内,分布于翼外肌的浅面和翼内外肌与颞肌之间,相当于上颌结节后上方,通过颌内静脉注入下颌后静脉。静脉血最终通过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向心脏回流。面部静脉多与颅内海绵窦有直接或间接交通,静脉瓣发育不完善,易使血液反流,因此,颌面部感染可循静脉途径向颅内扩散,引起海绵窦栓塞性静脉炎等严重的颅内并发症。四、淋巴颌面部的淋巴组织分布极其丰富常见淋巴结有:腮腺淋巴结、颌上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和位于颈部的颈浅和颈深淋巴结淋巴结对于炎症、肿瘤的诊断、肿瘤的治疗、转移及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五、神经口腔颌面部感觉神经主要是:三叉神经〔trigeminalnerve〕运动神经主要是:面神经〔facialnerve〕三叉神经出颅后分为三支: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其中后两者与口腔颌面部关系密切三叉神经由半月神经节分出三大分支,即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它们以眼裂、口裂为界。口腔的感觉主要由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支配。1上颌神经:为感觉神经,由圆孔出颅达翼腭窝上部,经眶下裂入眶,更名为眶下管,出眶下孔达面部。上颌神经到口腔的分支有:蝶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上牙槽中神经和上牙槽前神经,分布于上颌牙槽骨、牙龈、牙周膜及上颌窦粘膜。2下颌神经:为混合神经,自卵圆孔出颅分为前、后两干,前干中唯一的感觉神经为颊神经,经下颌支前缘向前下走行,分布于下颌5-8的颊侧牙龈及颊部的粘膜和皮肤。后干主要为三条神经,即耳颞神经分布于颞下颌关节,腮腺、颞区及耳廓前皮肤;舌神经行走于下牙槽神经前内侧,含有面神经鼓索神经纤维,主要分布于同侧舌侧牙龈,舌前2/3及口底粘膜和舌下腺;下牙槽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在翼下颌间隙内下行,于舌神经后外侧约1cm处经下颌孔进入下颌管,分布于1-8牙周膜和牙槽骨。其分支出颏孔后称为颏神经,分布于1-4的唇颊侧牙龈及下唇粘膜。六、涎腺人体有三对大唾液腺和许多散在的小唾液腺。三对大唾液腺分别为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小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