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高考历史三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B.欧洲出现“价格革命”C.欧洲出现“商业革命”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2.1913年,袁世凯派人暗杀了国民党领袖宋教仁。此案件从本质上反映了A.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矛盾 B.民主共和与封建专制之争C.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D.革命党与袁世凯的权力之争3.17世纪,荷兰商人从南非进口小麦,从印度进口玛瑙贝,从巴西进口蔗糖。小麦养活了国内消费者,他们更多地从事商人、银行家和手工业者等职业,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材料这一现象A.表明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客观反映了殖民扩张的血腥罪恶C.标志着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确立D.促进了荷兰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4.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形成这一认识的关键因素是()A.国际局势剧烈的变化动荡 B.民主与科学成为主流思想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5.美国学者弗格森认为“希腊城邦是一个有着独特内在构造的单细胞有机体,除非进行再分割,否则无法发展,它们可以无限制地复制同类。但这些细胞,无论新旧,都无法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这是因为古希腊A.以小为美的城邦自治情结浓厚 B.裂变式殖民扩张加剧母邦矛盾C.自然地理环境决定其国家结构 D.泛希腊主义文化认同感很微弱6.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下列有关罗马法的叙述不确切的是A.罗马法成为近现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础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体系的起源C.罗马法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D.罗马法体现了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7.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文章说“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从这个论断看毛泽东当时意图是为了A.热情歌颂五四运动的意义B.揭示各阶层团结的重要性C.强调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D.抨击当权政府的退让妥协8.“对上帝的信仰是与对独裁的屈服紧密相连的,它们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只有当最后一个国王被人用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绞死时,人们才能获得自由。”这种诉求的历史背景是A.美国南北战争B.法国启蒙运动C.欧洲宗教改革D.英国光荣革命9.1964年10月17日,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指出,当前:“裙带关系,草率的结论,鲁莽冒失的、脱离实际的决定和行动,吹牛皮说大话,根本不顾科学和实际经验已经研究出来的结论,凡此种种都和列宁式的党格格不入。…”这一论断A.肃清了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历史影响 B.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東缚C.为勃列日涅夫的政策调整做了铺垫 D.改变了苏联农业的落后面貌10.近代英国颁布了一系列法案。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1694年《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1701年《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这说明英国A.国王真正成为“虚君” B.国王的立法权被剥夺C.责任内阁制正式确立 D.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11.黄仁宇说道:“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啄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国人A.对“国门洞开”感到非常不安B.“天朝上国”的思想依然浓厚C.接受了不平等条约的苛刻待遇D.出现了“师夷长技”的新思潮12.苏格拉底在民主的雅典度过了一生,在战争中为雅典而战,至死服从雅典法律……他坚持认为,民主的目的不是引导非哲学家尽可能行善,而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或高尚或卑贱地生活。由此可见,苏格拉底以死捍卫的是A.自由B.民主C.法治D.平等1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A.解释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实质14.苏格拉底说他一辈子除了考虑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并且实行正义和避免非正义以外,任何别的事情都没有做。柏拉图最重要的理论著作《理想国》主要讨论的就是正义。亚里士多德更关注什么样的正义是最现实和可能的。据此可知,这些主张A.试图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 B.源于对当时民主政治的反思C.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 D.致力于实现公民内部的平等15.联合国难民署资料显示,国际难民移民总数在1976年是280万,1980年达到820万,1985年猛增到1160万,到1993年已经有1890万。这说明()A.难民问题成为全球化深入面临的难题 B.经济全球化加速跨国间人员自由流动C.多极化趋势导致全球政局的动荡不安 D.发展中国家面临全球化趋势严峻挑战16.19世纪40年代开始流行科学种族主义学说。在《人种不平等论》中,戈宾诺将人类划分为四个主要人种:非洲人描绘为愚钝懒惰的人群;亚洲人聪慧但驯良;美洲土著迟钝而傲慢;只有欧洲人充满智慧、高贵,并在道德上高于其他种族。这种思想本质上反映了A.种族主义成为欧洲帝国主义的专属品B.欧洲各国社会与文化的差异C.生物进化论思想在人类社会中的异化D.欧洲势力在世界的主宰地位17.恩格斯曾指出:“野蛮时代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类的活动来增加天然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据此,推动“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发展的重要条件是A.文字的发明 B.冶金业的出现 C.农业的发展 D.工商业的兴起18.1956年2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等社论。这些社论旨在A.肯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B.强调平稳推进工商业改造C.重申“一五”计划的意义D.宣传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就19.在雅典历史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A.妇女政治地位逐步提升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C.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健全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20.下表反映的是两晋南朝入仕类别统计。据此推断合理的是类别吏部直接任命察举和学校考试州郡县吏积功升迁其他比重50.2%25.4%14.2%10.2%A.太学考试开始出现 B.察举选官注重才能C.选官权向中央集中 D.州郡县吏升迁缓慢21.《马可·波罗行纪》中曾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A.辽阳行省 B.岭北行省 C.甘肃行省 D.云南行省22.文明起源是多中心的。下列有关文明起源与辐射示意图,较符合事实的是A. B.C. D.23.西汉建国后,儒者叔孙通等人定朝仪、封禅等制度;儒者陆贾、贾谊等宣扬儒家德治相对于法家政治的优越性,儒家经典在“受命”“改制”等观念的影响下被儒生塑造为“为汉制法”。这表明汉代儒学A.分化为不同的派别 B.正统地位开始确立C.理论体系丰富完善 D.紧密结合现实政治24.美国于1930年通过法令,对890种商品进口税率平均提高40%。到1931年底,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60—100%。这一现象导致了A.经济危机的缓解 B.关贸总协定成立C.世界经济的恶化 D.罗斯福实施新政25.观察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B.英国成为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C.英国已取得统治世界的地位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26.英国史学家彼得在《德国天才》中写道:“德意志帝国尽管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强国,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工业、科学与思想领域的成功之中,但德国仍然被一小部分传统精英所控制,其中包括土地贵族与军事领袖,而他们的首领正是皇帝本人。”由此可见当时的德国A.军事封建色彩浓厚B.政治体制严重制约经济发展C.统一的国内市场已经形成D.存在着经济崛起与政治滞后的错位现象27.下列一组图片是以二战著名战役为题材的电影宣传海报。其中描写太平洋战争历史进程的是A. B. C. D.28.孙中山先生曾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从孙中山这则评论可知A.大平天国运动没有任何价值 B.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封建性C.孙中山的认识具有局限性 D.三民主义的提出有其合理性29.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图拜托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30.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1901年,清政府下诏进行军制改革,命各省在年内裁汰绿营、防勇十分之二三,在原有各营中精选士兵成立常备、续备、巡警等军。1902年,清政府以北洋、湖北训练新军颇具规模,自应逐渐推广,因令各省选派将弁赴北洋、湖北学习新军操练,学成后,发回原地管带新军。1903年,清政府设立练兵处,总理练兵事务;各省设督练处。1904年,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陆军常备学堂办法》以及选派陆军学生出洋游学章程,正式划定军制。1905年,统一全国新军编制为三十六镇,按省分配,限年完成。与新军编练相适应,1895年前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武汉等重镇设立武备学堂和随营学堂。……军制改革不仅使中国出现近代化军队的崭新建制和兵种的分类,而且由于军队成分的变化和知识化程度的提高,使中国向来鄙视军人的传统观念发生改变。但是,新军的产生和扩充并不意味着清王朝的重新巩固,而是其内在矛盾的继续扩大。——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军制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军制改革的特点。32.为何而战1861—1865年发生的美国南北战争究竟是为什么而战?20世纪美国公立学校毕业生普遍持有的观点是:美国内战是为了废除奴隶制。然而21世纪初,纽约一所州立大学的美国历史学教授托马斯·伍兹博士认为:“从来就没有过内战。”内战是“两个或多个派别为争国家政权而战”。“脱离联邦的南方各州并未设法夺取政权,它们想宣布自己独立”。这是“美国政府与构成美国南部邦联的南方11州”之间的战争。他建议将这场战争称为“北方侵略战争”。伍兹认为,南方是使北方单方面获益的关税政策的牺牲品,为了保持合众国成立时享有的独立性,南方各州一个接一个脱离联邦。伍兹引用联邦军总司令尤利西斯·S·格兰特的话说:“如果我认为这场战争是为了废除奴隶制,我会辞去职务为南方而战。”格兰特自己也使用奴隶。问题:(1)你认为美国南北战争为何而战?依据是什么?(2)为什么20世纪美国公立学校毕业生、托马斯·伍兹博士、尤利西斯·S·格兰特会有不同的回答?提出你的假设。3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25年的“五卅运动”直接促成了英、美、日等十二国与北洋政府的北京关税特别会议召开。1927年7月,刚刚成立的国民政府发起关税自主运动,广大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南京国民政府遂开始了关税改革。1928年7月宋子文与马克漠所定条约签字,美国第一个同意中国关税自主。在该条约《整理中关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中规定:“历来中、美两国所定有效之条约内所载关于在中国进出口货物之税率、存票、子口税并船钞等项之各条款,应即拆销作废,而应适用国家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随后各欧洲主要强国分别与国民政府进行缔约谈判,相继承认中国关税自主。1928年12月7日,中国颁布海关进口税则,税率分为7级,最低税率为7.5%,最高税率为27.5%。——摘编自易继苍《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的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根据“东西方贸易逆差”“欧洲货币短缺”“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可知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故A项正确;“价格革命”“商业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B、C错误;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工业革命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2、B【解析】

袁世凯属于北洋军阀,是封建主义的代表;宋教仁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在中国实现民主共和,所以宋教仁案从本质上体现了民主共和与封建专制的矛盾,故选B项;宋教仁不代表帝国主义,排除A项;C项流于表面,未能体现实质,排除;“权力之争”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3、D【解析】

据材料内容可知,17世纪的荷兰农产品有了稳定的进口渠道,使得从事商业的人越来越多,这有利于促进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选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工业革命后,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进口贸易的发展,和殖民扩张没有关系,故B选项错误;18世纪亚当·斯密《国富论》标志着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确立,故C选项错误。4、C【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此时的陈独秀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已经表现出怀疑态度。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此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不能挽救内忧外患的中国,并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作用,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是陈独秀形成这一认识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关键因素;B选项错误,资产阶级民主和科学思想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它与材料中陈独秀批判资产阶级政治共和制度不符;D选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是让中国的知识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缺陷,并未使其形成建立劳动阶级专政的国家思想,不是形成这一认识的关键因素。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5、A【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希腊各城邦独立自治的情结非常浓厚,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使得希腊最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故选A;裂变式殖民可以将母邦统治阶级所不喜欢的“难领导”的顽固分子分离出去,消除母邦内的扰乱因素,而不是加剧矛盾,排除B;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希腊城邦国家结构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排除C;希腊城邦间的文化认同感并不微弱,特别是在面对强敌波斯时,排除D。6、C【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近现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础,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是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罗马法体系的起源,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并未揭露和批判私有制的罪恶,故C错误,符合题意;罗马法的平等、公平至上的法律理念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价值,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罗马法相关知识,学生应该从罗马法的发展历程、内容特点、性质作用、历史影响出发,即可得出正确选项,再以逆向思维排除。7、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可知,此文发表于1939年5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而此处强调五四精神,更关注的是团结抗日精神,故B项正确;A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所以答案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8、B【解析】“当最后一个国王被人用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绞死时,人们才能获得自由”是说要想结束国王的独裁就一定要放弃对上帝的信仰,结合所学可知,法国的启蒙运动将这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故选B;美国南北战争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当时这种诉求早已经有了,故排除A;欧洲宗教改革和英国光荣革命时对上帝的信仰还处于比较盛行的时代,故排除CD。9、C【解析】

当前“鲁莽冒失的、脱离实际的决定和行动”显然是指责赫鲁晓夫的改革不切实际,是为勃列日涅夫改革做铺垫,C项正确;材料内容与新经济政策无关,A项错误;BD两项表述均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10、D【解析】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等规定限制了王权,强化了议会权力,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D正确;责任内阁制确立后国王真正成为“虚君”,排除A;国王没有立法权,排除B;责任内阁制形成时间是1721年,排除C。11、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说“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但是不代表国人普遍接受,故C项错误;根据“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可知他们对国门洞开已经接受,并未感到不安,故A项错误;根据“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啄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可知使中国人真正不安的是放下之前高高在上的架子,和外国人平等往来,这明显是受到“天朝上国”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要和外国人平的往来是一种侮辱,故B项正确;“师夷长计”指的是学习西方的技术,他提出的前提是承认西方在技术方面比中国人先进,不符合材料中“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啄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思想解放的潮流·西学东渐12、A【解析】

苏格拉底主张“根据自己的爱好或高尚或卑贱地生活”,强调个人的自由,苏格拉底以死捍卫的也是个人言论的自由,故A项正确;苏格拉底死于过度直接民主制的弊端,他批评而非捍卫直接民主制,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与法治和平等无关,故C、D两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苏格拉底,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或高尚或卑贱地生活”。本题为中档题,考查苏格拉底,重视道德,反对追求功利,“美德即知识”。13、B【解析】

由材料信息“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构导致英国使用武力”可知,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拒绝平等贸易的结果,这忽视了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真实目的,故B正确,D错误;这一观点没有看到鸦片战争的根源,故A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故C错误。14、B【解析】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思考、关注正义,主要是源于对当时民主政治的反思,故选B;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思想自由、公民内部的平等,排除CD。15、A【解析】

从材料中的数据来看,难民人数有大幅增加,联系所学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可以看出,难民问题成为全球化深入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故A正确;难民人数有大幅增加,并非人员自由流动,排除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中的难民主要是因战争等问题产生的,并非都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排除D。16、D【解析】

在《人中不平等论》中,欧洲人在道德上高于其他种族,这种结果不是自然的结果,而是人为的划分,说明欧洲势力在当时的世界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故选D。近代美国同样也有种族主义,由此可知种族主义并非欧洲帝国主义的专属品,排除A;《人种不平等论》强调的是亚洲人、非洲人、美洲人和欧洲人之间的区别,而不是欧洲内部之间的差异,故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生物进化论》在1859年才发表,而材料中这种对人的归类从19世纪40年代就已开始,故材料所述与生物进化论的异化无关,排除C。17、B【解析】

文明时代相对于野蛮时代,人类更多的是对天然产物的进一步加工,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而加工天然产物的重要条件是冶金业的出现,唯有如此,对天然产物的加工才有可能进行,B正确;文字的发明不能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排除A;农业的发展和对天然产物的加工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排除C;工商业兴起是天然产物加工之后的结果,而非条件,排除D。18、B【解析】

从材料中的“改造城市小商店”“改组公私合营企业”可以看出,社论讨论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从“慎重地”可以看出,社论认为工商业改造应当稳步推进。故答案为B项。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尚未结束,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一五”计划,排除C项;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经完成,排除D项。19、C【解析】

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不断削弱贵族的权利,扩大平民的权利,使雅典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故选C;在古代雅典,妇女没有公民权,不能享受民主权利,排除A;B不符合雅典史实,排除;雅典城邦民主只向少数公民开放,排除D。20、C【解析】

根据材料,两晋南朝入仕的官员中,一半以上是吏部直接认命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魏晋时期选官权正向中央集中,C选项符合题意;太学考试“开始”出现是在西汉时期,A选项错误;材料只显示出“察举”选官在其中占1/4,没有提供其注重才能的相关信息,B选项错误;州郡县吏积功升迁占的比例较小,不能说明其升迁缓慢,D选项不符合题意。21、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发展,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契丹人”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按照元朝行省制度的划分,东北地区应该是属于辽阳行省管辖,故应该选择A;B项是管辖包括今俄西伯利亚大部、蒙古国等地区,排除;C项是在西北,排除;D项是在南方,排除。故选A。22、B【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图示反映了古希腊文明的传播历程,古希腊文明起源于爱琴海地区,然后向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爱奥尼亚群岛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殖民地的地中海沿岸传播,故B项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3、D【解析】

西汉建国后,儒家经典被儒生塑造为“为汉制法”。这表明汉代儒学在积极适应社会现实,故D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儒学的不同的派别,故A错误;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故B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儒学理论体系,故C错误。24、C【解析】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为转嫁危机后果,各国纷纷通过提高关税的方式,保护本国产业,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导致世界经济的恶化,故答案为C项;这一现象加剧了危机,排除A项;关贸总协定成立于1947年,排除B项;罗斯福实施新政是从1933年开始,排除D项。25、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提到了英国,没有涉及其他国家;材料中只能看出英国资本的增长,看不出英国成为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从图中的年代只能得到的信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迅速增加,故选D项。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26、D【解析】

根据材料“德意志帝国是工业强国”“但德国仍然被一小部分传统精英所控制”等信息可知当时德国存在着经济崛起与政治滞后的错位现象,D选项符合题意。军事封建色彩浓厚是材料的一方面,A选项排除。根据材料德国是工业强国,B选项排除。统一的国内市场形成和材料主旨无关,C选项排除。27、B【解析】

A是《血战阿拉曼》电影海报,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上,轴心国德国司令埃尔温·隆美尔所指挥的非洲装甲军团与英国伯纳德·蒙哥马利将军统领之英联邦军队在埃及阿拉曼进行之战役,不符合题意,排除;B是《中途岛海战》海报,中途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也是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对日军作战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符合题意,故选B;C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海报,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为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不符合题意,排除C;D是《伦敦上空的鹰》,反映的是不列颠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至1941年纳粹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不符合题意,排除D。28、B【解析】

据材料“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可知,孙中山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在打击清王朝的意义,但其否定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建立民主政权,而趋于封建化,B正确;A过于绝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既看到了太平天国的进步意义,也看到了他的不足,是客观评价,C错误;D与材料无关。29、C【解析】考查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结合材料“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运用近代化史观,判断C项正确。材料指领事馆机构的设立,未涉及大使领事制度的建立,排除B项;A、D项材料无法体现。【考点定位】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30、C【解析】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忽必烈始置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A项为元朝中书省。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背景:《辛丑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的影响;旧式军制不适合发展需要;清末新政的推动等。(2)特点:迫于外力;效法西方军制;军制改革与军校教育配套进行;渐进性;成效有限等【解析】

(1)“背景”,根据材料信息“1901年,清政府下诏进行军制改革,命各省在年内裁汰绿营、防勇十分之二三,在原有各营中精选士兵成立常备、续备、巡警等军”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辛丑条约》后民族危机加深、旧式军制不适合发展需要、清末新政的推动;结合所学知识从西学东渐的影响角度补充。(2)“特点”,根据材料信息“1901年,清政府下诏进行军制改革……1902年,清政府以北洋、湖北训练新军颇具规模……1903年,清政府设立练兵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