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类文本阅读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秋天的梨花赵淑萍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最受父母宠爱的孩子。那一年,一个秋日的黄昏,难得度假的父母在老家的田野里散步。突然,母亲看到梨树上有几朵梨花开着,洁白无瑕的小花在绿叶间,如此清新,如此明媚。怎么秋天也会有梨花开呢?打小在城里长大的母亲觉得很新奇。父亲说,十月小阳春,天气和暖,所以有梨花开。就是那个假期后,母亲拈酸嗜醋,怀上了她。此时母亲已年近五十,亲友们都建议她不要这个孩子了。可是,母亲想起了三十年前的春天。那时,日寇入侵,精通医术的父亲参加抗日救卫队去了。父亲在战场上救死扶伤,母亲则腆着个大肚子,在父亲的老家——一个小山村待产。母亲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孩,可是孩子出生不久就身体泛紫,嘴唇发乌,面色苍白。母亲首次生产,毫无经验。旁边人也不懂,不知道这是新生儿窒息,应该采取急救措施,还在一旁摇晃、安抚,就这样,孩子夭亡了。当时,母亲记得,春天下了一场雨,屋外的梨花,一朵朵都含着泪。母亲的泪,也像雨一样,不住地流。后来,战争结束了,父亲和母亲团聚了。再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父亲和他的同仁们一起创建了市中医院,在她之前,父母已有了五个孩子。想起盛开在秋日黄昏的梨花和那个多难的春天,母亲有种预感,是不是三十年前的那个孩子又回来了,于是,不顾劝阻,母亲执意要生下这个孩子。也许是出于对第一个孩子的负疚,父亲有生以来第一次接生,他亲自把这个小女儿迎接到了这个世界上。她来到这世上,享尽了父母和哥哥姐姐们的宠爱,哥哥姐姐们个个都跟着父亲学医,很小的时候就背汤头歌,抄方子,而她不喜欢,她喜欢背唐诗宋词。破天荒的,父亲允许这个最小的女儿不学医,由着她的兴趣。最后,她成了一名出色的图书编辑。“这样也好,我们负责给患者诊治,你就负责给一本本书把脉。”父亲说。三十多岁时,她一次外出采风回来,突发恶性疟疾,剧烈头痛、呕吐,有性命之虞。平时对她视若珍宝的父亲,这次狠心开了足够剂量的砒霜,这砒霜的量,令从医的哥哥姐姐们都咋舌。结果,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让父亲在中医界的声誉达到了顶峰。“毒药猛剂善起沉疴,虫类搜剔能疗痼疾。”父亲的用方让同行叹服。退休后父亲仍然被聘为中医院的顾问,每星期还去坐堂。为了中医院迁址重建,父亲多方呼吁,四处奔走,而新的中医院大楼落成的那天,父亲却病倒了。连日来,他高热不退,嘴里说着“黄芪”“白术”“当归”等。每次父亲发高热,都不说胡话,只喊药名。他们多希望,95岁的父亲,能够再次扛过去。可是这次,却扛不过去了。那天,父亲清醒后,把他们都叫到床前,吩咐后事。最后,把她单独留下。“孩子你知道吗,爸爸一生行医,救活人无数,但是,难免有疏漏误诊的时候。还记得那次我给你看病吗?在你之前,也有一个姑娘,我太谨慎,用的砒霜剂量不够,最后,没能挽回她的生命。到了你这里,我纠正了,所以把你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了。爸爸这些年,把自己误诊的病例都写下来,结集成册,希望你给我编辑出版。”父亲让母亲从抽屉里捧出一沓稿纸。她沉默了,她明白,以父亲的声望和地位,出版这本书,会给他带来什么,但是,出版这本书,对中医界来说,却是一种福泽。父亲看着她,那眼神,如此明亮,如此坚定,容不得她犹豫,她点点头。《误诊记》出版了,她和哥哥姐姐们校了又校。封面上,夕阳中一枝梨花,洁白无瑕。文本二:冯骥才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自由自在地走在路上,那就是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那就是小说。那么我想,他怎么会被推到水里的呢?掉到水里面后,他的反应如何呢?别人又对他做了些什么呢?然后这个故事就可以展开,你如果把这些写得细致传神,那你就成功了。接下去我要讲一讲人物。小说就是要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我觉得小说还有一点就是它偏爱小人物和边缘人物。还有一点呢,我要说这个文学当中的人物,你一定要把他刻画得非常生动。至于他到底是好人坏人,你不要去纠结这个。我觉得作家的使命就在于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这就可以了。至于读者怎么去看,那是读者的事情,作家给读者留下的空间越大,说明他的小说越是成功。如果说他写的这个人,符合以上特点并且能够引发一场争议的话,说明他这个小说人物塑造是最到位的。(摘编自尹燕忠《作家赵淑萍老师谈小小说的创作》)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角度,便于故事情节展开。“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被父母宠爱,看似自然,作者却不惜笔墨交代,为下文内容做足铺垫。B.父亲形象感人至深。日寇入侵,他参加抗日救卫队,救死扶伤;建国后,他和同仁一起建立中医院,鞠躬尽瘁。C.仅仅是微小的用药剂量的差异,却给两个病人带来截然不同的治疗效果,由此慨叹中医的博大与玄妙。D.这篇小说将平常人、寻常事当作描述的主体,从看似不经意之处,探求人生真谛,挖掘寻常之中隐含的价值。7.下列作品中的人物,不能集中体现赵淑萍关于塑造人物“最到位”理论的一项是(3分)A.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钉住祥林嫂的眼。“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地说。B.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C.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嗤嗤又听几声。D.雨村忙看时,此人是都中在古董行中贸易的号冷子兴者,旧日在都相识。雨村最赞这冷子兴是个有作为大本领的人,这子兴又借雨村斯文之名,故二人说话投机,最相契合。8.小说以“秋天的梨花”为题,且多次写到“梨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4分)9.在文本二的第一段中,赵淑萍老师借冯先生的话引出小说创作的两个要素,请指出要素内容,并结合文本一加以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C(3分)C项“作者由此慨叹中医的博大与玄妙”理解有错误。比较两个病例,体现了父亲身为医者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7.D(3分)D项不能集中体现赵淑萍关于塑造人物“最到位”理论。ABC三个选项通过对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生动细致的刻画,使人物极具个性,基本符合赵淑萍老师关于人物塑造要具有典型、生动性等的特点。8.(4分)①小说第二段借对秋日梨花的描写交代了故事的缘起,为后文小女儿的出生做了铺垫。②烘托人物情感,作者描写三十年前雨中含泪的梨花,将母亲的悲痛之情移情到梨花上,更好的渲染了人物的情感。③借梨花象征人物的高洁品格,结尾父亲的《误诊记》封面上洁白无暇的梨花恰如他不计个人得失的高洁品格。④以“秋天的梨花”为题,以封面上的梨花结尾,相互呼应,富有诗意且余韵悠长。(每点1分,共4分,意思答对即可。)9.(6分)①冯骥才先生指出了小说情节设置曲折(或突转)和细节描写(或描写细致或描写生动传神)的重要性。②情节示例:父亲临终前嘱托小女儿出版他的误诊病例,这一情节设置曲折令人意外,却也合乎情理,与父亲高大的医者形象吻合,凸显他崇高的医德。(另有情节曲折处亦可承认,或答出运用插叙丰富了文章内容也可。)③细节示例:父亲病倒后嘴里说着“黄芪”“白术”等,生动地刻画出一个一生为中医药事业发展鞠躬尽瘁的医学工作者形象。父亲要求出版误诊病例的时候看着她,眼神明亮坚定,生动地刻画出一个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一心造福于人的医者形象。(每点2分,共6分,意思答对即可。)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圈马谷了一容圈马谷的马圈门口站着一群人,正在围观和议论马圈里面的一匹枣骝马。圈马谷的位置有些偏,它是喀纳斯草原腹心一处供牧人栖息、圈马和驯马的场所。此刻的圈马谷,牧人们正聚在这里驯马、遛马,并相互交流马术和畜牧知识。哈儿十四五岁,是个勇敢的少年,他此行的目的就是在草原上找个活计干。但要找到适合他的、称心遂意的活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家看他是个瘦骨嶙峋的小娃娃,便不假思索地打发他赶紧离开。牧人们的婉言拒绝,让哈儿无法停下向前的步伐。他继续向前走去。向前面走着走着,就走到喀纳斯草原的深处来了。这里就像画一样好看,花草树木仿佛是从云彩中生长出来的,前面的确是一个令人期待和神往的地方啊!哈儿总是谦卑诚恳地向沿途遇上的每一户牧民申请:“给我找个活计吧。”但人家却苦口婆心地说:“我相信你说的,可不论是铡草的、放牧的,还有砌墙的、脱土坯的,都是满满的了嘛,你再到前面去看看吧!”这次是一位黑胡巴楂的老头儿,他依旧让哈儿到前面去。哈儿照旧笑一笑,尽管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唤,他仍然坚信只要心中那盏指路的灯火没有熄灭,人生的前路就一定可以被照亮。这当儿,马嘶声从马圈里不断传出来,在草原的上方回荡。哈儿赶紧凑过去,看清楚叫得最烈的是一匹枣骝色的年轻儿马,它领着马群在马圈里跑过来跑过去,不停地发出阵阵嘶鸣,时而尥着蹶子,时而后腿直立起来,前体腾空,两只蹄子在空中愤怒地来回划拉着弧线,显得十分不满。听旁边的人议论说,在这匹枣骝马面前,一个个驯马师都败下阵来,没有人能够降伏这匹烈性子的家伙。驯马师和枣骝马在巨大的马圈里绊着跤。马粪和尘土四散飞扬。驯马师手里扬着套马杆对这匹像老虎一样迅猛的枣骝马紧追不舍。但枣骝马不肯屈服就擒,几次差点儿就腾空飞起,越过一人多高的木头栅栏。驯马师看着儿马左冲右突,如猛兽一般来回窜动和大声咆哮,不禁有些怯场。另一个作风硬朗的驯马师拉开木头栅栏的圈门,一闪身也钻了进去,嘴里叫唤着:“我是阿勒泰的雄鹰!”他瞅准盯稳,猛然抡起套马杆,侧着身子甩了出去,套索在空中要了个花子,套在了枣骝马的脖子上。可是,由于驯马师进去时圈门没有闩牢,脖子上已经挂着套马索的枣骝马拖着驯马师冲出马圈,在草地上奋力奔跑和挣扎。驯马师仰着身子,拽着套马杆不肯松手,双脚蹬在地上,推土机似的推起草地上厚厚的泥土和草皮。先前那个有些退缩和松劲儿的驯马师被同伴的职业精神感染了,随之狼奔到枣骝马跟前,也甩出套马索套在了马项上。现在,两个驯马师一左一右拽着套马杆,被枣骝马拖着跑,他们跟枣骝马之间像拔河比赛似的,驯马师拼了老命用脚蹬住地面,箍住气,想把枣骝马拽回来抓住,给戴上笼头。当然,枣骝马哪里肯任他们摆布,双蹄猛损,想把他们甩脱拖倒。两个驯马师几乎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也无济于事,最终支撑不住,一前一后丢开了还挂在马项上的套马杆。哈儿血管里的血液也被这荡气回肠的场面点燃了,浑身血脉偾张,他顾不得许多,丢下身上的行囊,也飞奔过去拦截发疯似的枣骝马。说时迟那时快,哈儿瞅准时机,从草坎子上猛然一跃而起,扑上去一把抱住了冬骝马的脖子,并揪住了长长的马鬃。枣骝马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了一跳,狠劲儿一甩头,但是无论它怎么甩动头颅和脖子,乃至于上蹿下跳,哈儿都像电影中哪吒抱着龙身子似的紧紧抱住马脖子不肯松手。马儿见乱跳不能奏效,开始拖着哈儿疯狂地驰骋,它要拖死这个怪异的不要命的肉球球。枣骝马在草原上狂飙着。哈儿听见耳旁呼呼的风声、连续敲击和震荡着大地的马蹄声还有马儿呼哧呼哧的喘息声汇集在一起,跟一曲草原上的和弦似的。草棵和各种荆棘密集地抽打在哈儿的身上,他的两臂始终拼死抱紧马脖子。后来,哈儿吊得实在太累了,他索性将双腿够上去夹在马脖子上,他的衣服被那些杂草、荆棘和黑刺撕扯成了布索索,身上是一道道深浅不一的血绺子,一粒粒血滴洒落在茂密的草丛深处。枣骝马几乎使出了自己全部的招术,都没能将哈儿从身上丢掉,马儿感觉这个人就跟焊在它的脖子上似的,快要成为它身体的一部分了。枣骝马有些疲惫和沮丧,但依旧跑呀跑,它跑累了、跑乏了,筋疲力尽,全身被汗水洗过,鼻孔张得像簸箕似的,冒着热气,开始不停地打着呼噜,速度一点一点慢了下来,最后不得不停下来歇息。这时候,哈儿睁开眼睛,感觉自己就像是在地狱里走了一遭。他看到枣骝马不跑了,他也感到自己保持的这个姿势实在太难受了,于是就像上树那样,一翻身骑在了马身上,完成了来到草原上的一个牧人的过渡。然而,马儿故技重演,又要猛然低下头颅,妄想把他弄下来,但是每次当马儿低头想摔他时,哈儿就把身子往后仰,双手挽紧䯱毛撑住,双脚别在马前腿下面的两个腋窝里。马儿见无计可施,最后只好乖乖地认命,觉得这个人就是自己的一个伴儿。枣骝马就这样驮着哈儿,在草原上走走停停、走走停停。当哈儿驾驭着枣骝马回到马圈门前的草坡上时,人们欢呼雀跃。圈马谷的壮辣辣①牛虎走到骑在枣蹭马上的哈儿跟前,笑着说:“哎,巴郎子,你勺②的呢吗?”“我是想寻一份活计来的!”哈儿腼腆地鼓起勇气说。“活计有呢,看得出你很在行啊,给我放马行吗?”“行。”当哈儿忍着浑身剧烈的疼痛,一瘸一拐地跟着牛虎家的丫头去板棚吃饭时,趁这丫头不注意,他悄悄揩掉了因全身疼痛而禁不住流下的眼泪。他想,啊,活计、活计,活计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寻得的!此刻,他看见那两个驯马师正懊恼地躺在马圈旁边的草地上,脸上显出一丝惭愧。然而,整个圈马谷却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里。(选自《人民文学》2023年第5期,有删改)[注]①壮辣辣:辣辣,一种野菜,壮辣辣意即大人物。②勺:疯,傻,方言。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喀纳斯草原”“阿勒泰的雄鹰”“牧民”“巴郎子”等词语弥漫着草原气息,赋予小说鲜明浓郁的地方特色。B.“只要心中那盏指路的灯火没有熄灭,人生的前路就一定可以被照亮”,写出了哈儿坚定的信念,也预示着他的成功。C.“推土机似的推起草地上厚厚的泥土和草皮”,富有画面感的描写表现出了驯马师在枣骝马大力牵拉下的妥协。D.“快要成为它身体的一部分了”,“觉得这个人就是自己的一个伴儿”,人与马的关系投射出人与自然万物的相亲相依。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部分写圈马谷地理位置“偏”,突出了它处于喀纳斯草原深处的特点。B.小说欲扬先抑,少年哈儿起初找不到活计,降服儿马后得到赞许,对比更鲜明。C.小说在叙事中采用了少年与动物的双重视角,张扬了生命的血色与强悍的意志。D.小说用典雅精丽的语言来写粗犷激情的故事,呈现独特的豪放风格和美学印记。8.作者了一容曾提及,他在《圈马谷》中塑造的主人公“是积极的,鼓舞人心的,给人以进取心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9.“突发事件”往往是小说情节运行的动力,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突发事件”,并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6.C(“表现出了驯马师在枣蹓马大力牵拉下的拖鞋”理解错误,此句表现的是驯马师在驯马过程中的艰难。)7.D(“典雅精丽的语言”与“写粗犷激情的故事,带有独特的豪放风格”不吻合。本文语言风格主要体现在作者写枣骝马性情的暴烈和两个驯马师以及哈儿驯服枣骝马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是刚毅雄健、粗犷豪放的。)8.①主人公哈儿在草原上寻找活计,想要通过劳动安身立命,在找活计的过程中虽屡遭拒绝,但他信念坚定,表现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②驯马过程紧张而艰险,满身是伤也不放弃,最终驯服了烈马,得到马场头领的认可,坚强的意志使人受到鼓舞,增强进取之心。(满分4分,每点2分。其他概括与分析言之成理,亦可酌情赋分。)9.突发事件:一匹枣骝马拖着两个驯马师在草地上狂奔。(2分)作用:①增加情节的波澜:枣蹓马的狂奔摄人心魄,使情节跌宕起伏,更具趣味性。②凸显主人公形象:枣蹓马的桀骜不驯更能凸显哈儿的勇敢与机智。③深化小说的主题:歌颂了少年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气和坚持,这些品质终会促成个人的成长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满分6分。概括2分,超过一句话的答案,酌情赋1分或0分。作用4分,1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另,此题对接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学习任务二—1。)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一匹美丽的马王福军这天有个半大小子牵着一匹马,来到八路军连长面前,愣头愣脑地说:“我要参军,打日本鬼子!”连长打量几眼,见他十几岁的样子,又黑又瘦,个子又矮,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看上去跟年龄很不相称,便问:“你叫什么名字?”“陈二蛋。”连长转身,叫一个战士拿来了几个馍,然后把馍递给陈二蛋,说:“二蛋,当兵打仗可是很危险的哦,你还小,以后再说吧……”陈二蛋对馍看也不看,以为连长看不起他,十分生气,拧着眉叫道:“我不小了,都十三岁啦!我不怕死的,我爹、我娘和我姐全叫鬼子炸死了,只有我和马因为留在山里才没被炸死……我要报仇!”说到死去的亲人,陈二蛋浑身颤抖起来,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可倔强的他硬是不让泪掉下来。连长叹口气,说:“鬼子杀了咱们多少中国人啊,这血海深仇一定要报!可你现在还没有一支枪高,怎么行军打仗啊?遇到鬼子你用牙齿、拳头跟他们打吗?要不,过两年你再来找我好不好?等你长高些,长壮些,我一定收下你。”陈二蛋眼里的光芒黯淡了,神情难过极了,过了一会儿,他又抬起头,说:“连长,咱们说话算话,两年后你可不能忘了我。”接着,陈二蛋递过缰绳,又说:“这马你收下吧,它跑得可快了,骑着它好杀鬼子。它跟着我,迟早也会被鬼子杀了。”连长摇摇头,说:“我注意到了,你的马长得倒挺俊的,我猜它肯定是你全部的财产,你还要生活是不是?这是匹母马,正处于发情期呢,我养过马,懂这个的。天色不旱了,你趁早回去吧,最近鬼子在这一带活动频繁,我们时刻准备打仗,你一个人可得小心了。”连长不仅嫌自己人长得矮,还不肯要自己的马,陈二蛋这下彻底丧气了,骑着马没精打采地往家走,嘴里不住地念叨:“我个子到底啥时能长高啊?再过两年还能找到咱们的部队吗?”也不知过了多久,陈二蛋突然一个激灵,抬头一看,坏事了,就这么一嘀咕走神的当儿,走岔道了!他忍不住对马骂道:“爹在世时常说老马识途,你倒好,连个道都不识。难怪连长不要你!”这么一来,陈二蛋更加生气了,举起鞭子要抽马,突然,座下的母马打了一个很大的响鼻,几乎就在同时,远处响起一阵杂音,这杂音是铁晷磕在山石上的声音。陈二蛋一下子听出来了,这是马奔来的声音,马蹄包了铁,马奔跑在山路上才有这种特别的声音。他循着声音抬头看,只见夜幕下一个高大的黑影由远及近,迅捷而来。那是一匹大马。陈二蛋岁数不大,但养马可有经验了,立即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正如连长所说,自己的母马正处于发情期,它身上的气味在夜里散发出来,引来了一匹公马。连长不是不肯要自己的母马吗?如果现在把这匹公马送给连长,他肯定会收下的,说不定还会改变主意,收下自己。想到这里,陈二蛋立即掉转马头,母马起先不愿意,它要等那匹公马。陈二蛋火了,他人不大,驾驭马的本领倒不小,“啪”地一下朝着母马耳边就是一鞭子,母马见主人真生了气,立即掉头直向连长那边奔去,身后的大公马则紧紧追着。到了地方,连长一眼就看到了那匹大公马,大叫一声:“东洋马!”战土们围上来,个个啧啧称奇,东洋马一下子暴躁起来,扬蹄要踢人,又想跑,被连长狠狠几鞭子驯服了。连长一脸惊讶,忽然叫道:“不对……立即警戒!”连长前后打量着东洋马,沉吟道:“这马身上一点汗也没有,也不大喘,说明什么?说明它没跑多远。”突然,连长厉声叫起来:“这也说明鬼子离这儿不远,很可能正藏在哪个山沟里,东洋马逃跑时他们措手不及,此刻一定在找马——大家准备战斗!”话音刚落,有战士跑过来喊道:“连长,有几个黑影摸过来了,夜里分不清是敌是友。”连长命令道:“肯定是找马的鬼子,用刀解决他们,不许开枪!”夜色里,战士们埋伏着,等几个黑影摸近时定睛一看,果然是鬼子,战士们如虎般扑出,只要一交手就立即无声解决,然后连长带领全连战士小心翼翼地搜寻起来。连长料事如神,战士们果然在一个隐秘的山沟里发现了一队鬼子。一通手榴弹如雨点般砸过去,战士们发起了冲锋,鬼子猝不及防,只抵抗了一会儿就被歼灭了,所有人都高兴坏了,陈二蛋走到连长身边,怯生生地说:“连长,我虽然个子小,可也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如果让我当兵的话,我的马说不定以后还会引来东洋马……”连长被逗得仰天大笑,眼泪都快笑出来了:“何止是有一点用处啊,今晚你和你的马立了一个大功呢!好啦,从今天开始,你和你的马就正式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了,我们一起打鬼子,好不好?”陈二蛋听了,激动地直点头……(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二蛋是特殊时代的典型人物,其父母、姐姐被鬼子杀害,激发了他参军报仇的欲望。B.连长是一个机警的人,从东洋马不出汗、不大喘的特征就立刻判断出鬼子会躲在山沟里伏击。C.小说前后照应自然,连长说“这是匹母马,正处千发情期呢”,这为后文母马引来东洋马埋下伏笔。D.“用刀解决他们”“只要一交手就立即无声解决”反映了连长经验丰富以及战士们身经百战。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来写,叙事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灵活自由,全方面叙述了陈二蛋的参军过程。B.由陈二蛋的母马引来的东洋马,连长推测鬼子就在附近,并采取行动将鬼子歼灭,这一倩节将故事推向高潮。C.小说的结尾委婉含蓄,意味深长,虽然只有简短的一句话,但是透视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D.小说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有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等手法。8.在正式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的过程中,陈二蛋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4分)9.标题“一匹美丽的马”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6.B“鬼子会躲在山沟里伏击”错,小说并没有足够的信息表明连长提前知道鬼子是来伏击这支队伍的,况且也不能判断出鬼子藏身山沟。7.C小说的结尾通过对陈二蛋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他参军后的高兴心情,并不“委婉含蓄”。8.①请求参军被连长拒绝,陈二蛋难过至极。②送马也遭到连长拒绝,陈二蛋沮丧(彻底丧气),没精打采。③东洋马被母马招引时,陈二蛋心有期待、沉着冷静;④正式成为一名革命战士时,陈二蛋十分激动。(每点1分,表达合理即可酌情给分)9.①“一匹美丽的马”是行文线索,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送马——被拒——引来东洋马,马儿一步步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②“一匹美丽的马”映衬了陈二蛋的人物形象,突出陈二蛋聪明、机灵、执着的形象。③“一匹美丽的马”升华了小说的主题。马儿帮助年纪小、个子矮的陈二蛋正式成为一名革命战士,升华了面对鬼子入侵军民同仇敌忾的主题。(每点2分)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一袋香水梨李伶伶赵先生中午从单位回家取东西,从家里出来关上门后,才想起忘了拿钥匙。这时朋友来看他,送给他一袋香水梨。赵先生进不去屋,就把香水梨放在了楼梯拐角。赵先生住的是电梯楼,住户一般都乘电梯,很少走楼梯,所以楼梯拐角隐蔽又相对安全。晚上赵先生下班回来,去楼梯拐角取香水梨,发现香水梨不见了。赵先生不禁皱起了眉,他看看楼梯又看看对门,什么也没说。但他心里认定香水梨是对门拿去的。他住在八层楼的顶层801室,除了保洁员,别人不会来八楼,而保洁员通常在清晨打扫卫生,别的时候不会来,所以能拿走水果的只剩了对门。赵先生很生气,对门他虽然不熟,但出来进去的见面时总会问个好。没想到看上去扥文明的人,竟然作出这样不文明的事。赵先生越想越生气,晚上趁天黑,用玻璃片划破了对门的车。住在802的钱先生早上开车上班,看见自己的车被划破了,很意外也很生气。但是他没有发作,默默地开车去单位,下班后去维修店修了车。就这么道划痕,修好花了300多块。钱先生本来就心里郁闷,回家后媳妇又跟他吵,从修车店宰人,说到划车人缺德,最后拐到他身上,说还是他没本事,所以才住在这么不安全的破小区。他心里憋气又窝火,出去透气,看到楼下停的挨挨挤挤的车,就气不打一处来。见周围没有人,就装作往外走的样子,悄悄用钥匙划了一排车。住在三楼的孙女士看到自己刚买一个多月的新车被划破了漆,一下子就炸了,站在车边就骂了起来。骂了半天也没人理她,从楼里出来的人,该上班的上班该逛街的逛街。孙女士很生气,索性挡在楼门口,不让人出去,说不找到划破她车的人,谁也别想走。被堵在门口的人都很着急,一边劝她,一边给保安物业打电话。住在七楼的李先生是个急脾气,他赶时间上班,所以不等保安来,一把拽开孙女士,就要往外走。孙女士被拽得一下摔倒在地。孙女士的丈夫周先生急了,他顾不得扶孙女士起来,一下拉住李先生,跟他扭打起来。周先生长得虎背熊腰的,一拳就把李先生的鼻梁骨打折了,血流不止。李先生虽然没有周先生长得粗壮,可也不甘心就这么被他欺负,也还手打他。幸好这时保安和物业来了,把俩人拉开了。李先生去医院做了鼻梁修复手术,手术费医疗费等等花了3600多元。这个费用应该周先生出,可是周先生不出。李先生又找保安又找物业又找居委会的,大家都说这钱应该周先生出,周先生被磨不过,才极不情愿地付了医疗费。付完钱后,周先生心里很堵。要不是有人划了他媳妇的车,他媳妇也不会堵住楼门,他媳妇要是不堵楼门,李先生也不会拽她,他也不会打伤他。都怪那个划车的,要不是他,根本就不会有这些事!周先生越想越委屈,找块砖头,就把一辆车的玻璃砸了。住在二楼的吴先生看到自己的车被砸了,很惊讶,也很气愤。他立刻找到保安,问他是怎么回事。保安一脸无辜地说,这个不能怨我,昨晚虽然打雷又下雨,但我一点儿也没瞌睡,一直盯着大门口到天亮,没有一个外人进来。吴先生说,那我的车玻璃怎么被打碎了?保安说,这个我也不知道。这个回答并不能让吴先生满意,可是他也没办法,因为小区没装监控器,所以查不到作案人。吴先生不想在这种没有安全保障的小区住下去了,所以很快搬离了小区。他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搬走了,只有一袋烂掉的梨没有拿。那是他去八楼时顺手牵羊牵来的。吴先生不认识八楼的人,他只是喜欢乘电梯到八楼,然后再下到二楼。因为他交的电梯费跟八楼一样多,要是不这么乘电梯,就觉得亏了。那天电梯上到八楼,门开后,他闻到一股梨香,就走出电梯,顺着香味找到了那袋香水梨,鬼使神差地,他把梨拿走了。梨很硬,不太好吃。他知道这种梨要放软了才好吃。这一放就忘了,直到它烂掉也没有想起来。6.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先生对同住八楼的邻居不熟,但有充分理由断定是对门拿走了他的香水梨。B.吴先生最后也不知道,这锁链般的恶作剧的源头竟是他拿了人家一袋香水梨。C.恶有恶报,贪小便宜的吴先生因小失大,最终没逃过天理的责罚,罪有应得。D.居民的自身问题是系列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构建和睦的邻里关系全系于此。7.下列对原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塑造的诸多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这得益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的大量使用。B.小说结尾交代了吴先生在车被砸后最终搬家的结局,补叙了那袋香水梨的去向,消除了悬念,使情节的发展更合理。C.小说篇幅短小,但环环相扣,结构紧凑,故事的发展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这些都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匠心。D.作者采用别样的手法创作,把对生活的理解、对人性的认知置于其中,故事冲突在连锁反应下表征出一定哲理意味。8.小说刻画了小区居民一组人物群像,他们有哪些共同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9.有人评价李伶伶:“几乎所有的作品里,都潜伏着一个独特的‘因果’关系。她的叙事,不是围绕人物,不是围绕情节,而是围绕因果展开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B【解析】A项,赵先生的推断只是基于个人对日常生活的认知,属于主观臆测,并没有确凿的证据。C项对小说人物、思想倾向的认识有误。D项,构建和睦的邻里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也离不开物业、社区等的参与和努力。7.A【解析】A项有误,以动作、心理描写为主,语言、神态描写少,没有外貌描写。8.①狭隘,气量小。②自私冷漠。③浮躁,不理智。④报复心强。⑤法制观念淡薄。(每点1分,任意答出四点,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①原文采用因果循环的方式叙事。赵先生因丢梨怀疑邻居而划了对门的车,钱先生因找不到源头把怨愤发泄到其他住户身上,邻里间的争斗、破坏被不断放大,最终恶果回落到顺手牵“梨”的吴先生身上——车被砸,他因而搬家。②在因果关系维系下的故事中,作者用巧合的方式构建了因果延展的必然性,故事发展看似以各种巧合事件连接,实际上却是被一种必然性的逻辑所驱动。作者通过一个个短小故事的表述,织就了一张因果关系网,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性。(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丘山凸凹罗秋山睁开眼时,被强光刺了一下,视神经强烈地膨胀,很疼。他轻轻地揉了揉眼皮,小心地往脚下张目,就看到地毯上躺着两个人,一胖一瘦。正是两个从京城来的批评家。昨天晚上喝酒的地点,是在罗秋山开的“小丘阁”。小丘阁的名字,用意浅显,是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中“化”来的。本想用“丘山阁”,但他觉得,这大而无当,太有励志的味道,反而俗,不如“小丘阁”更谦和,更平民,更生活化。他的小店只开两个雅间,一个对外,一个对内。即便是生意送上门来,对内的那间也房门紧闭,既然混迹文坛,交了那么多作家朋友,免不了不请自来,或一请就来,来了而没有雅间,怎么推杯换盏、海阔天空、恣意论文?钱锺书就说过,“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必须虚位以待。“小丘阁”是什么地方?也是人间江湖,俗人来这里吃肉骂娘,雅士来这里煮酒问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各得其所。所以,这个预留的雅间才是真正的“丘山阁”。“到我的小丘阁来吧,有正宗的扒猪脸。怎么个正宗法?肥而不腻,满口留香。关键是我想您了,没有您的点拨,我的小说,一个字儿也写不出来了。所以,您必须来,您的到来,疑似救人一命啊!”于是,邀上了一位。……于是,又邀了一位。就这样,人一拨一拨地来,一拨一拨地走,小丘阁好像是个浓缩的文坛,其香香臭臭、恩恩怨怨、喜喜乐乐、重重轻轻、远远近近,都在这里尽情呈现。但昨晚的酒却喝得并不尽兴。为什么呢?原是有人搅了局。谁人搅局?沈柏尘。“哪个是沈柏尘?”罗秋山便开始勾勒这个沈柏尘——沈柏尘是罗秋山文学上的启蒙老师。因为他上高中的时候,就从地区刊物上读到沈柏尘的小说,不仅喜欢,还被深深吸引,就依样画葫芦,也写起了小说。沈柏尘那时正在地区刊物当主编。一天下午,罗秋山把写的小说送到他那里,他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一刻不停地跟他谈了四五个小时的文学,还留他吃了晚饭,并一同畅饮。很快,那篇小说处女作就发了,还发了头条。这之后,罗秋山写一个沈柏尘给发一个,弄得他一发不可收。有罗秋山小说的刊物一出版,沈柏尘就亲自给他送来,并请他喝酒庆贺。沈柏尘每次都不让罗秋山买单,理由是为了“纯粹”。他说,一让你买单,好像我发你小说是你请吃请喝贿赂的结果,那就没意思了。一次喝得面红耳赤的时候,他的脸却瞬间白了,严肃地对罗秋山说:“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以后写小说,要创自己的路数,不要再模仿我了。你看我,写了那么多小说,都发在边地小刊物上,毫无影响,就已经很郁闷了,再搭上一个你,就更郁闷,因为你还年轻啊!所以,从现在开始,你不仅要摆脱我对你的影响,而且不要再给我编的刊物送稿了,且记住,给了也不发。”从此也就再无来往。后来罗秋山的小说不断在名刊大刊上发表,影响也越来越大;而沈柏尘的作品依旧发在地方小刊,在文坛上好像他从来没发表过作品一样。昨晚的宴会,沈柏尘是不请自来。一胖一瘦的两个评论家,在文坛上太活跃了,是现象级的人物。所以,能够近距离地接触,沈柏尘特别兴奋,想吸引人注意,便总是急迫地抢话说。胖评论家说:“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是一部似乎只有开头的小说,很考验读者的耐心,这样的小说好,不迁就读者。”沈柏尘抢白道:“他故作高明,总是在制造‘引言’,用引言连缀起一个又一个故事,形式感大于内容,很难说好。”胖评论家问:“您是哪一位?”“我叫沈柏尘,写了三十多年小说。”他一边答话一边趋向前来,手里居然还拿着两本登有他小说的边地小刊物,“您看,这就是我写的小说,恳请您给指点指点。”胖子随便翻了翻,不耐烦地往旁边一推,说:“回头再说。”既驳斥人家,又让人家指点,怎么这么不懂人情世故?没办法,只能回头再说。瘦评论家说:“我们身边也有卡尔维诺式的先锋小说,上星期我就在报纸上推介了一篇叫《字戒》的小说,它的叙事既前行又倒逼,揭示出人的起点与终点其实是重合的,也就是说,‘引言’就是‘结语’。你看,他比卡尔维诺走得还远。”“您的评论我看了,可是——”沈柏尘又首先抢白道,“可是,你提到的那篇《字戒》是抄袭之作,抄袭的是我五年前的一篇小说,题目叫《远行》。而且写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所谓‘先锋性’的考虑,只是想写出命运对人的捉弄。”“呃,您是哪一位?”瘦评论家愣了一下,居然也发出如此之问。沈柏尘当然知道这里的讽刺意味,但是还是自自然然地答道:“我叫沈柏尘,写了三十多年的小说,也真是巧了,我正带着登了我《远行》的那本刊物,特奉上,请您指点。”他把那刊物恭恭敬敬地捧上,瘦评论家随便翻了翻,也是不耐烦地往旁边一推,说:“回头说。”沈柏尘把天儿聊死了,场面陷入沉闷。他想把局面扳回来,嘿嘿一笑,说:“我不过是一个地方小作者,见到诸位名家、大师分外高兴,兴奋之下,也想说几句有水平的话,没想到越说越没水平,让各位见笑了。为了表示歉意,我自罚两杯。”两大杯酒下肚,他的脸色就青了,见两位大评论家还没有动杯的意思,他嘻嘻地笑着撕了一大块扒猪脸,“这人脸没嚼头,可这猪脸却肥而不腻,大家尽兴地吃、尽兴地喝才是,别愧对了秋山的美意。”他把猪脸扔进嘴里,做出快乐咀嚼的样子,但是吞咽的时候,表现出很明显的困难,他瞪大了眼睛望着天花板,一跺脚,还是咽下去了。然后,压下去一大杯酒,嗝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厂房合同范本2023
- 集体租地合同范本
- 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法律支持
- 楼房里楼梯扶手的施工方案
- 广告画面检修复尺施工方案
- 扬州休闲屋顶花园施工方案
- 南华大学《学前儿童音乐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传媒职业学院《性别与社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科技大学《新时代公共政策审计虚拟仿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纪录片艺术与创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全国体育单招英语考卷和答案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可打印【7】
-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2024届中考数学模试卷含解析
-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官方答案)
- 2024年学位法学习解读课件
- 2024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基于PLC的停车场车位控制系统设计11000字(论文)】
- GB/T 43947-2024低速线控底盘通用技术要求
-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台作业专项施工方案24
- 卒中后足内翻康复治疗
- 诊所申请医保定点资料模板(一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