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课件广东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课件广东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课件广东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课件广东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课件广东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四

世界古代史总体发展特征

社会意识形态: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世界古代史特征: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与不平衡性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阶段特征

古埃及文明,金字塔(九上P2~5)知识点一尼罗河象形文字胡夫【易错易混】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而不是宫殿。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九上P6~8)知识点二两河奴隶制汉谟拉比奴隶主【拓展延伸】古代亚非文明形成与发展所具备的地理优势

古代亚非文明古国多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大江大河流域水源充足、气候适宜、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等。

古代印度文明,种姓制度,佛教的创立(九上P10~13)知识点三印度河阿拉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释迦牟尼【易错易混】

古印度国王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尼罗河古埃及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种姓1.图1所示出自①

流域,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②

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图2所示是印度的③

,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两河一种姓制度▷读图学史▷史料探究材料一

世界古代文明发展示意图

1.在“区域文明”“形成”中,非洲文明的代表是哪个国家“发展”中,亚洲区域文明中建立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是谁?古埃及。秦始皇。材料二

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种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材料二中除古中国文明外,还提到了古代哪些亚洲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1.(2022·深圳)古埃及穷人死后埋入地下简陋墓穴,官僚贵族则埋入高出于地面的平顶陵墓,法老死后葬入宛如宫殿的金字塔。这种差别反映了古埃及(

)A.地理环境各异

B.风俗习惯迥异C.社会等级森严

D.建筑形式多样C2.(2023·广州)下图为古埃及的壁画:

这些壁画反映了古埃及(

)A.种姓制度的建立

B.农业生产的状况C.统治区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实行B3.(2021·深圳)《汉谟拉比法典》通篇规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却以神的旨意为开篇,以神的诅咒为结语。这说明该法典(

)A.承认婆罗门的最高等级地位

B.关注实际而不注重理论C.维护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D.宣扬“君权神授”思想D4.(2023·湖北黄冈)下表是对《汉谟拉比法典》中法律条文的不完全统计。这表明古巴比伦(

)A.法律体系完善

B.商品经济活跃C.民主政治发达

D.社会等级森严B《汉谟拉比法典》中的法律条文涉及内容归类第44~47条、第78~88条、第268~272条、第276~277条租赁第273条、第274条、第275条雇佣第35~41条、第71条、第278条、第279条、第281条购买、交换第89~96条、第117~119条借贷5.(2023·四川泸州)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

)A.古典文化的再复兴

B.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C.文明进程的延续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D6.(2023·深圳二模)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迁徙中求生存和发展,并在迁徙过程中带来了不同文化的交融。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公元前1500年左右

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入侵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带来马和铁,从事农业生产。古代印度陆续建立国家,而其带来的种姓制度和佛教,则对周边地区特别是东南亚产生重大影响。公元前2世纪左右

中国的汉朝和西方的罗马都进入强盛时期,但在欧亚大陆偏北方,仍然生活着众多游牧部落。在中国北方,匈奴势力强大,不断扩张。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势力一度达到印度北部。在欧洲,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公元3—6世纪左右亚欧游牧部落开始往南大迁徙。在中国,匈奴人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此后其他的少数民族也逐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时部分北方人因战乱南迁,对南方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在欧洲,欧洲北部的日耳曼人不断迁徙到罗马帝国境内,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打击下灭亡。日耳曼人后来在欧洲建立了封建国家。公元7—8世纪左右阿拉伯人开始扩张,征服了西亚和北非广大地区,后来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公元16世纪开始

美洲印第安人在欧洲人到达之后的100年间,人口减少了90%~95%,最先被殖民的加勒比海一些岛屿上的印第安人甚至难觅踪影。为了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殖民者从非洲掠走黑人,贩卖到美洲做奴隶。此后的三四百年,非洲失去了大约1亿人口,深刻改变了非洲人口结构。而与此同时,美洲白人数量也大大增加。20世纪以来

随着国际分工和生产的国际化,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吸收了大量劳动力,推动了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往城市流动。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参与国际劳动分工,大量中国农村人口往贸易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流动。(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选择两个地区,简要说明人口迁徙对该地区文明发展的影响。根据材料,请你说明现代特别是二战之后的人口迁徙与古代的人口迁徙的不同之处。(8分)选择印度地区:雅利安人迁徙到南亚印度地区,“雅利安人”意即高贵的人。他们进入印度后,成为统治者,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以及维系种姓制度的婆罗门教,一直影响到今天的印度社会。后来印度文化发展出反对种姓制度的宗教佛教,提倡众生平等,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并传到中国等东亚、东南亚地区。(3分)选择中国地区: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羌等民族不断内迁,北方地区出现民族大交融。在经济、习俗、文化等方面互相影响,胡汉隔阂趋于消解,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后来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3分)不同之处:二战之后的人口迁徙主要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劳动分工背景下进行的。(2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请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观点:人口迁徙带来不同文化的交融。(1分)论证:以中国史为例,人口迁徙促进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古代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第一次人口迁徙的高潮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族、羌族、氐族等不断内迁,与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上互相影响,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展注入新活力,而北方人口不断南迁,则进一步促进江南的开发,扩大了中华文明的范围。现代史上,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往城市迁徙,为外贸经济提供充足劳动力,也带动了城市化,为中国经济起飞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持。(4分)结论: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迁徙中求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不同文化的交流。我们要坚持包容多元,正确应对人口自由流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分)一、选择题1.(历史解释)大英博物馆有一具木乃伊棺(见下图),从棺木上的铭文了解到,死者名叫霍尼吉提夫,是托勒密三世时期(公元前246—前222年)卡纳克阿蒙神庙的大祭司。此文物信息应属于(

)A.古代埃及文明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C.古代罗马文明D.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A课后巩固2.(历史解释)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东方许多古老民族最先告别了野蛮与蒙昧,大踏步地迈进了文明社会,创造了辉煌的古代东方文明。诗句“高塔巍巍数千寻,二百万方石砌成”描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

)A.都江堰

B.长城C.古埃及金字塔

D.《汉谟拉比法典》石柱C3.(2023·广西)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神之子。作为神灵的后代和神的化身,他享有比所有臣民都要高的权威。这说明法老(

)A.推行了种姓制度

B.受到希腊哲学影响C.建立了幕府统治

D.利用神权强化王权D4.(2023·广东阳江一模)胡夫金字塔使用了230多万块石灰石,每块平均重2300千克。据估计,大约84000劳力每年工作80天,耗时20年才能完成这项工程。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

)A.环境的优越

B.城市的兴盛C.王权的强大

D.战争的频繁C5.(2023·新疆)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由此可见,太阳历的制定(

)A.体现了法老的权威

B.印证了古埃及的神话C.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D.受到了自然环境影响D6.(时空观念)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

C7.(2023·广州二模)“这部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内容涉及社会结构、婚姻、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多个方面,宣扬君权神授,特别强调对商业财产的保护。同时存在‘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同态复仇原则,具有残酷性。”这部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C.《罗马民法大全》

D.《拿破仑法典》A8.(2023·深圳一模)刻在石柱上的《汉谟拉比法典》的文字应该是(

)C9.(历史解释)下表是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在位时统治者的行为和职责。据此可以推断古巴比伦(

)A.重视发展农业

B.法律体系严密C.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D.商品经济活跃A国王汉谟拉比国王任命的总督基层公社的首领下令并严厉监督总督兴修水利,在位的好几个年份都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而载入史册分管各城市和州的军事、行政、税收、司法和水利灌溉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管理市场、管理税收和司法等10.(2023·深圳模拟)有学者指出:美索不达米亚人的人生观带有恐惧和悲观的色彩,但埃及文明是自信而乐观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两河流域会爆发毁灭性的、不可预测的洪水,而尼罗河则是温和的、可预测的。据此可知(

)A.地理环境是影响人类文明的重要条件B.社会心理是决定人类文明的重要因素C.古埃及文明比两河流域文明更有活力D.古埃及文明比两河流域文明更加先进A11.(2023·广东珠海一模)《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印度留下的两部梵文史诗。其基本内容是神话性质的,但也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生活多方面的内容,还反映了雅利安人在向东、向南扩展中的一些斗争情况。我们可从中了解到(

)A.象形文字的创制和发展

B.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C.种姓制度下印度人的生活

D.哈拉帕文明衰亡的原因C12.(历史解释)某部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帕那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出自(

)A.法国社会等级制度

B.西周的分封制C.日本封建等级制度

D.印度种姓制度D13.(2023·广东东莞一模)有学者指出:公元前1500年,一群雅利安人成功入侵并统治印度后,为维护雅利安人的统治权以及确保各个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数,建立了种姓制度。最初的种姓制度并非要划分阶层及人的高低贵贱。该学者认为,种姓制度(

)A.界限森严不可逾越

B.造成社会混乱C.目的在于巩固统治

D.划分依据明确C14.(2023·广东江门一模)古印度诗集《梨俱吠陀》曾记载,印度神话中梵天造了原人“普鲁沙”,“普鲁沙”身体不同部分转化成不同的种姓。后经学者研究,这可能是婆罗门教祭司补写进去的。若这一推测成立,祭司的目的是(

)A.强调职业世袭

B.为种姓制度提供合理解释C.维护国王统治

D.树立了婆罗门教的权威性B15.(2023·江苏苏州)“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同时……毕竟是在不相同的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因而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据此可知(

)A.人类文明最初诞生于两河流域

B.文化交流促进区域文明的发展C.文明成长呈现地域性与世界性

D.文明起源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D二、非选择题16.(2023·河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阳燧是中国古代取火用具。利用太阳光取火是运用光的折射和聚焦原理完成的(如图),故人们称之为阳燧。《周礼》记载周代有专门职掌用阳燧取火的组织,叫作“司烜(烜:火)氏”。

阳燧取火示意图

——摘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夏商周史》材料二

古埃及人已经知道在石头缝里打入木楔,然后灌上水,就可以利用木头的张力让巨石裂开。他们把大门设计成由4块巨石构成的三角形(见下图),使得重达500万吨的建筑也不能把开口的门压塌。

大金字塔三角形入口

——摘编自吴军《全球科技通史》(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成就有哪些相似之处?(6分)都利用了物理学的相关原理;都借助了自然的力量;都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6分)(2)请再举出一例中国古代相似的成就,并说明它的价值。(6分)成就:筒车。(2分)价值:古代灌溉工具,促进了古代农业的发展。(4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17.(2023·广东佛山一模)文物见证历史,“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全球巡展用文物讲述一部浓缩的世界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巡展北京站部分展品(1)按照惯例,此巡展的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