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 作者:黄映瑜_第1页
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 作者:黄映瑜_第2页
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 作者:黄映瑜_第3页
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 作者:黄映瑜_第4页
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 作者:黄映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课程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论文作者(签名):2020年5月21日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摘要】产业结构的演化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路径,广东省“双转移”政策落实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逐步转入粤东西北地区,粤东西北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产业结构影响下也逐渐转向第二、三产业,与此同时粤东西北地区还向珠三角地区输入转移高素质的劳动力,全省劳动力区域结构逐渐显示出优化迹象。本文着眼于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其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做研究分析,从而更好地探讨我省产业资源与农村劳动力资源二者的有效配置。在整理大量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围绕我省三次产业结构、产业内的行业结构、地区间的产业分布,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产业内、地区间的转移现状展开描述,引入计量模型建立实证分析,解析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并对这些影响带来的滞后与结构性失业问题给出对策建议,整体形成较有体系的分析。首先,文章主体部分从三次产业之间、产业内部的行业之间、不同地区之间这三个部分对广东省产业结构及其演进开展现状分析,发现全省三次产业比重于2013年开始进入“三、二、一”理想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于经济增长;产业内部结构层次有待提升;区域产业结构水平差别大。而后,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就业的比重最高;制造业和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是转移就业的集中行业;转移就业的地区基本集中在农村以外的本地城镇和省内城市,出省或出国的就业比例较低;整体的转移劳动力性别构成呈现男性主导;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知识年龄结构有待优化。最后,基于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这一角度,计算结构偏离度、利用回归模型得出产业经济增长就业弹性、计算非农产业部门的就业弹性、比较不同地区历年产业产值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这些区域的就业人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以实证方法检验该课题的相关研究。如何更好地规划全省的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实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正面影响,是我省走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必须面对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末尾将产业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两者联动,并以前者为侧重点,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关键词】三次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AnalysisoftheImpactofGuangdong'sIndustrialStructureAdjustmentontheTransferofRuralSurplusLabor[Abstract]Theevolutionoftheindustrialstructureaffectsthetransferpathofruralsurpluslabor.Sincetheimplementationofthe“dualtransfer”policyinGuangdongProvince,thelabor-intensiveindustriesinthePearlRiverDeltahavegraduallybeentransferredtotheeasternandnorthernregionsofGuangdong.Undertheinfluenceofthestructure,itgraduallyturnedtothesecondaryandtertiaryindustries.Atthesametime,theeasternandwesternregionsofGuangdongalsoimportedandtransferredhigh-qualitylabortothePearlRiverDeltaregion.Theregionalstructureofthelaborforceintheprovincegraduallyshowedsignsofoptimization.ThisarticlefocusesontheadjustmentofindustrialstructureinGuangdongProvinceandmakesaresearchandanalysisofitsimpactonthetransferofruralsurpluslabor,soastobetterexploretheeffectiveallocationofbothindustrialresourcesandrurallaborresourcesinourprovince.Onthebasisofcollatingalargeamountofstatisticaldata,thispaperfocusesonthecurrentsituationofruralsurpluslabortransferinourprovincebetweenindustries,intra-industrytransfer,andinter-regionaltransfer.Theempiricalaspectmainlyintroducesameasurementmodeltofurtheranalyzetheimpactofourprovince'sindustrialstructureadjustmentonthetransferofruralsurpluslabor,andgives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forthelaggingandstructuralunemploymentproblemscausedbytheseimpacts,andformsasystematicanalysisasawhole.Firstofall,themainpartofthearticle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ofGuangdong'sindustrialstructureanditsevolutionfromthreepartsbetweenthreeindustries,betweenindustrieswithintheindustry,andbetweendifferentregions.Itwasfoundthattheproportionofthethreeindustriesintheprovincebegantoenterthe"three,two,one"idealstructurein2013;theadjustmentofindustrialstructurelagsbehindeconomicgrowth;theinternalstructuralleveloftheindustryneedstobeimproved.Then,throughdataanalysis,itwasfoundthattheproportionofrurallabortransferredtothesecondaryindustryisthehighest;Manufacturingandconstruction,transportation,warehousing,postandtelecommunications,wholesaleandretail,accommodationandcatering,residentialservicesandotherserviceindustriesareconcentratedindustriesforjobtransfer;theareaswherejobsaretransferredarebasicallyconcentratedinlocaltownsandcitiesoutsidethecountryside,andemploymentoutsidetheprovinceorabroadtheproportionislow;theoverallgendercompositionofthetransferredlaborforceismale-dominated,theeducationallevelisgenerallynothigh,andtheagestructureofknowledgeneedstobeoptimized.Finally,basedontheperspectiveofindustrialstructureadjustmentinGuangdongProvince,calculatestructuraldeviation,usetheregressionmodeltoobtaintheemploymentelasticityofindustrialeconomicgrowth,calculatetheemploymentelasticityofthenon-agriculturalindustrysector,comparetheindustrialoutputvalueofdifferentregionsovertheyearsandtheruralsurpluslaborthecorrelationcoefficientbetweenthenumberofemployedpeopleintheregionistestedbyanempiricalmethodontheimpactofruralsurpluslabortransfer.Howtobetterplantheadjustmentoftheprovince'sindustrialstructuretoachieveapositiveimpactonthetransferofruralsurpluslaborisaproblemthatourprovincemustfaceontheroadtosustainableeconomicdevelopment.Inresponsetotheseproblems,attheendofthearticle,theindustrialstructureandtheruralsurpluslaborforcearelinked,andtheformeristhefocus,andrelated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areputforward.[Keywords]ThreeIndustriesIndustrialrestructuringRuralsurpluslaborShiftemployment目录1 绪论 绪论问题的提出及意义中国经济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取得了连续30年高速腾飞的成就。而2008年的全球次贷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转型带来了或明或暗的历史转折。前面阶段30年的高速增长模式悄然走到尽头后,中国经济增长进入“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新常态,产业也随之做出由劳动和资源密集过渡到资本和技术密集的改变。随后,中国经济在2008年至2018年进入了10年的飞速发展期:国内生产总值从31.92万亿元增长到90.03万亿元,突破90万亿元大关,年均增长率达到8.1%。广东省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在改革先行者们筚路蓝缕的奠基下,1978年至2018年间,全省GDP从最初仅有的186亿元增长到97277.77亿元,这样瞩目的成绩不仅使广东经济跻身“GDP万亿俱乐部”,更是连续30年位居全国榜首。2020年1月发布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预计:201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5万亿元以上,成中国首个GDP过10万亿元省份[1]。广东省是全国第一经济大省,流动人口与转移劳动力的数量在国内也是最庞大。一方面,广东省经历着三次产业间的地位变化、产业内部各行业的替代更迭、地区之间产业分布调整。早在2007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指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工业向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发展、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2]。另一方面,随着农机制造水平和作业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机械化主导新阶段[3]。同时,随着广东农村人口的增加,农民逐渐从土地上解放,势必会给广东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向非农产业逐步转移的趋势。产业结构的演化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路径:不同的产业比重、不同的行业发展及不同的地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不同,也影响着劳动力的质量、数量和结构上的差异,由此影响其发展轨迹。2008年,省政府做出《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加快推进产业和劳动力的“双转移”。对于部分地区重产业转移而轻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省政府于2012年提出:推动全省区域劳动力转移形成“两聚一散”的路径格局,建设区域劳动力转移功能区[4]。可见,协调产业结构调整与大量亟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系,是广东省破解发展难题、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攻坚任务。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研究目的和内容产业结构演进、调整是经济发展使然,同时也给经济带来生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之中拥有最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数目的国家,而广东庞大的流动人口数量又占据全国之首。广东省以其经济大省与人口大省的双重身份,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后进入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与产业结构的调整阶段,产业需要由大变强,要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转变。本文尝试解答以广东省为例的产业间、产业内和地区间的结构调整及其演进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不同影响。本文借鉴国内外经典理论与最新研究成果,立足广东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实际基本情况,在广东省产业结构的演化现状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背景下,以具体年份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我省产业资源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更好配置。具体章节设计如下:第一章阐述文章选题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内容及方法。第二章回顾并梳理前人的研究理论和相关文献,明确产业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概念的界定。第三章依托历史数据,对广东省的产业结构演化现状及农村劳动力的规模、剩余转移的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第四章主要结合第三章得出的问题,利用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再归纳结论。第五章根据前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与政府政策,提出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目标的相关对策,以推动我省产业资源与农村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为理想效果的合理建议。最后一个章节意在汇总文章中的创新与不足,并提出日后的展望。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结合实证分析。在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考察实际经济运行状况并从中归纳可能的经济运行规律,再从一定的先验假设为出发,以严密的逻辑,推演需要被证明的经济规律,并推理演绎可能有的规律的研究方法就是理论研究。不分析运作效果的好坏,但追求经济现象本质的分析方法就是实证分析。本文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既运用实证方法客观地分析和反映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事实,也运用理论的方法做出有依据的价值判断。(2)定性研究结合定量研究。在对事物做量的规定之前,一般先做定性分析,因为定性分析能够尽量减少定量分析的复杂性。因此,剖析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本文先从性质上的差别入手,即通过阅读文献与明确概念来掌握产业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体特点,然后通过整合图表数据进行表述,还以实证研究做定量分析,最后再以定性分析得出更可靠的结论。(3)统计分析结合比较分析。无论是研究广东省产业结构的调整现状还是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状况,我们都需要以某一时期发展演化过程的大量数据作分析支撑,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得出某一阶段的发展趋势与特点。而在研究产业结构时,将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更为直观的结论。

文献综述与相关概念界定国外文献综述国外关于产业结构演进理论的概述产业结构是导致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关键因素,这一重大结论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于17世纪首次发现,他在《政治算术》(1672)中认为:农业、工业、商业三者间存在收益差异,其中收入最高的是商业,最低的是农业[5]。随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述道,产业部门、产业发展及资本投入应遵循农工批零商业的顺序。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离不开威廉配第与亚当斯密的贡献,然而产业结构的研究也要具备关于产业分类的清晰概念。因此不得不提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1931)中将产业划分成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和其他产业三大类。著名的霍夫曼定律指的是在制造业中,资本资料工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产业结构将由轻工业不断地向重化工业演进,即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更重要的是,新西兰经济学家费雪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1935)中首创了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先例:人类社会处于初级生产阶段的产业属于第一产业即广义的农业,处于工业生产阶段的产业对应为第二产业即广义的制造业或工业,资本、劳动力流入非物质部门的阶段对应第三产业即广义的服务业[6]。后来,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延续费雪的思路并使三次产业分类法得到更为广泛地普及与利用。除此之外,钱纳里通过对二战后的发展中国家建立GDP市场占有率模型,提出了标准产业结构。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就是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依据,将迈向成熟工业经济的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不仅有西方学者的成果,《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1935)中提到的“雁行形态理论”就是出自日本经济学家赤松。国外产业结构演进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概述对于剩余劳动力的认定,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指出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即农村中靠经营小地和打短工维持生活的人口是潜在的过剩人口。而且劳动力转移与人口迁移是有区别的,拉文斯坦提出的人口迁移的吸引力被赫伯尔在1938年时扩展为“拉力”和“推力”;后来较为全面的推力-拉力理论树立于20世纪50年代末,由唐纳德博格明确指出。E.S.李在《人口迁移理论》(1966)中描述人口迁移的正向选择一般是:落后乡村——发达乡村——镇——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而关于劳动力转移,列宁在《列宁全集》(1984)中提到:工业人口会随着愈来愈多农业人口的被分离而增加。实际上,威廉配第(1672)曾在17世纪就揭示了农业、工业、商业间附加值的差异会导致人口的流动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克拉克结合配第的收益差异定理和费雪的三次产业分类,明确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规律:从事农业的人数随时间推移和社会经济进步,相对于从事制造业的人数趋于下降,进而从事制造业的人数相对于服务业的人数趋于下降[7]。总结配第与克拉克的定理为重要结论就是:劳动力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提高而由第一产业顺次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相应地形成劳动力的分布在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先增加后减少,第三产业不断增加的趋势[8]。库茨涅兹在《各国经济增长》(1971)中有以下结论: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农业部门的比重会不断下降,工业部门与服务业部门的比重大体都是上升的,但工业部门上升的份额始终低于或等于服务业部门,而在全部劳动力中也有对应的变化,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下降,工业劳动力与服务业劳动力都是上升的,这被称为库茨涅兹法则[9]。同时,二元经济中劳动力的转移情况也受到了不少经济学家的关注及研究。例如,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从维持生计的部门向现代化部门流动的模型,即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人口流动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1954)中提出的[10]。二元经济发展的三阶段模型是拉尼斯(1961)与费景汉二人改进了刘易斯模型,根据农业部门的劳动力边际生产率而划分的。乔根森(1961)关于剩余农业劳动力的研究与刘易斯模型大相径庭,他的新古典模型认为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总为正数,农业出现剩余后,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上被释放出来而从事工业生产,并且农业剩余规模与劳动力转移规模呈同比增长[11]。著名的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1970)则假定农村没有剩余劳动力并且城市存在大量失业,城市的失业问题会因农村劳动力的流入而加剧,解决城市失业的根本之路是努力发展农村经济[12]。国内文献综述国内学者大多分别以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切入点,进行经济研究;本节就产业结构及其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作一个较为综合的评述。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献综述我国早期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离不开在西方发达国家理论基础上的借鉴;国内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干春晖、郑若谷和余典范以泰尔指数度量、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产值之比分别衡量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分析1978-2009年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总结出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具有不确定性,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强稳定性[13]。韩永辉、黄亮雄、邹建华也研究了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并针对1978-2012年30个省域的数据,利用非参数面板模型均值估计和逐点估计方法测算到广东省已进入到“结构性减速”阶段[14]。叶依广、曹乾则挖掘我国各主要产业部门的增长率,发现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率之年平均在90%以上,同时运用Kaldor模型分析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工业部门增长效应的差异[15]。除全国性范围的研究以外,还有专门针对广东省且集中在改革开放初期到二十一世纪初这一时间段的研究。例如,左正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地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降而后大幅度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变化先快后慢,变动滞后[16]。刘建平、王克林、黄怀槐则利用1978-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表明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减弱,第三产业的贡献逐渐增强,而第二产业一直是经济增长强有力的助推器[17]。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文献综述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下,主要介绍以下学者的研究成果。程名望、史清华、徐剑侠建立logit模型和描述性分析,验证了城镇的拉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因此我国的劳动力转移首先是一个产业概念: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然后才是地域概念,即农村转移到城镇[18]。李仙娥和王春艳归纳总结了我国学术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所提出的具体模式有:内外部转移模式、就地转移模式、城市化模式、中间技术发展模式、劳务输出模式、农田集中经营模式、深分工模式、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模式、复合转移模式、私营经济模式[19]。在专门分析广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研究中,饶炯和李嘉燕发现2003-2012年间广东省第一和第二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都在增强,第三产业的吸纳能力则逐渐疲软[20]。李小凤和赖文燕表明广东省农村劳动力人口的转移存在地域性差异:珠三角和粤东地区的农村劳动力人口转移较多,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庞大,粤北和粤西地区农村就业人员转移问题严峻,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庞大[21]。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互动的文献综述在现有的考虑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两者互动的实证研究中,国内学者主要停留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研究上。比如考察产业——就业之间的结构性偏离因素以及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弹性系数差异。谈元通过产业产值就业弹性的回归分析证实: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还带来结构性失业、我国东中西部三次产业不协调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向,他还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及供给两方面对我国产业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结构偏离作原因分析[22]。除全国性的研究外,孙明涛借鉴钱纳里模型和回归分析发现1990-2010年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就业受到较低的非农产业就业弹性影响,使该省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发生了偏离[23]。李庆利通过主成分回归模型发现1986-2010年辽宁省农业、建筑业、工业、服务业四大行业的GDP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的正相关程度排序如下:建筑业>农业>工业、服务业[24]。与他们不同,以下学者主要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进行研究。赵静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从产出角度建立基于规模报酬可变的BCC模型,统计1978-2012年山西产业就业结构偏离系数从而指出山西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严重不对称性[25]。吴峰华统计1978-2005年江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结构偏离度,分析1982-2005年江西非农产业的就业弹性,再从收入效应和劳动力素质角度分析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26]。张念辰采用劳动报酬分析,结合2000-2014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有关数列,发现广东省的就业结构正在逐步走出“一二三”,逐渐迈入“二三一”,并逐步向“三二一”前进[27]。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小结产业结构理论产生的思想源头在17世纪西方国家,国外关于该领域的研究观点较深入。虽然三次产业分类法为当今经济理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先进贡献,但其本身也有一些缺陷,比如划分得比较笼统与简单,以至于随着人类产业规模的变化,三次产业分类逐渐不能满足产业细分的需求。因此,本文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在三次产业分类的基础上,遵循国家分类法,统计三次产业中不同层次的行业数据。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产业结构理论在钱纳里划分产业发展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这一巨大贡献下得到进展。关于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的研究中:马克思提出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博格与E.S.李概括了人口迁移的规律;列宁、威廉配第、克拉克、库茨涅兹揭示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规律;刘易斯、费景汉、乔根森、托达罗则研究了二元经济下的劳动力发展。国内有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也有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深入研究;不过,对产业结构及其调整的考察大多站在全国视角来研究,单独考察广东省的文献相对较少。另外,国内学者又大多偏向以全局角度挖掘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综合因素,注重研究城乡移民问题。总体而言,国内从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具体到某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来入手的研究并不多见。过去关于两者互动关系的研究中,全国性的文献以及其他地区,如山东省、辽宁省、山西省、江西省等的研究先例也比较零散,更少见关于广东省的系统性研究,这也正是本文需要创新的地方。相关概念界定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也称为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内学者曹阳指出: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产业间资料占有关系和产业结构的层次演化,为制定产业结构的规划与优化政策提供理论依据[28]。杨凤认为产业结构可以从“质”和“量”两个动静对立的角度进行研究,考察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的不断变化趋势和一定时期内的数量比例关系,前者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中起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间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应,后者指产业间“投入”和“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29]。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劳动力所从事职业的性质划分的一对经济范畴是农业劳动力和非农业劳动力,以劳动力所从事职业的地域划分的一对经济概念是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30]。事实上,对于一个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测算是十分困难的,国内不同专家提出了不同方法,例如简单计算法、国际比较法、生产函数法、总量分解法、两部门(地区)法和其他方法等[31]。国内学者刘怀廉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界定的关系式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非农产业剩余劳动力。[32]该等式左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本身难以计量,但对于等式右边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是其主体构成部分,而且我国农村二、三产业的剩余劳动力相对很少,因此等式右边农村非农产业剩余劳动力这个部分可以忽略不计。综上,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等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因此本文对两者不作特定区分。本文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提出的估算方法:农业剩余劳动力数=农业从业人数—农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劳动者人数)[33]。将该式变化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数=农业从业人数—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社会劳动者人数。[3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际上就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领域的转移,是向种植业以外产业的流动和再就业。[35]流动和转移概念的界定劳动力流动是指,因不同地区间、产业间、部门间、职业间的劳动报酬差异而导致的劳动力转移或迁移行为,劳动者做出的迁移或转移决策行为就形成了流动现象。胡雪勤在《劳动经济学》(2015)中归纳劳动力流动的规律为:从农业向非农业流动、第一、第二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流动、体力劳动力向脑力劳动力流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从经济落后国家或地区向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流动[36]。劳动力转移的涵盖范围较广,可以指劳动者在地区间的转移、专业间的转移、不改变居住地的就地产业转移、职位间的转移,这些引起劳动力和劳动资料结合状态改变的现象就称为劳动力的转移。

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现状广东省产业结构的演化现状及问题广东省三次产业间的变化特点表STYLEREF1\s3SEQ表\*ARABIC\s112008-2018年广东省三次产业构成统计年份地区生产总值(GDP)单位:亿元比重(%)增长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81969.4618813.1116356.285.350.744.03.911.69.820091996.3819718.7218208.145.049.411.520102254.4923296.7320993.414.814.610.820112614.5926733.7024560.304.849.645.64.410.510.420122778.4827981.3227164.964.848.39.820132876.4229837.4630644.044.57.610.020143038.7132357.1933381.354.47.98.020153189.7633642.0037044.614.345.59.520163500.4935109.6642056.574.443.59.220173611.4438008.0648085.734.042.48.720183831.4440695.1552751.184.041.87.8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19年》依据表3-1,分别做出图3-1、图3-2,如下:图STYLEREF1\s3SEQ图\*ARABIC\s11广东省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构成变动图图STYLEREF1\s3SEQ图\*ARABIC\s12广东省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变动图观察表3-1、图3-1、图3-2可以直观地得出以下结论:(1)第一产业比重符合随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渐降低的规律。第一产业比重的变化趋于平稳之中伴有微弱下降:2008年以来,广东省第一产业增加值虽然在总体增长,但其所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却缓慢下降;除2016年有过微弱的上升,总趋势呈现出逐年小幅度下降0.1%至0.3%。第一产业增长率先降后升:在2013年以前基本呈现下降走势,2013年以后逐步回升,基本以2013年为对称点。总体而言,在改革开放高速增长30年过后的十余年里,第一产业占比始终低于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表明农业对广东省经济的贡献率降低,拉动作用也会随之变弱,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2)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主导地位改变。可以看到广东省第二产业增加值虽然逐年递增,但所占比重却有接近9个百分比的下降幅度,由2008年的50.7%降至2018年的41.8%;除2010年有过小趋势上升后,一直呈下降态势。另外,第二产业增长率在2010年有5.5%的大幅度上升,之后便在小波动中逐渐下降。总而言之,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广东省第二产业比重已由原来占有“半壁江山”下降至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下,增速也在放缓,证明广东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3)第三产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大致符合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规律。第三产业比重除2011年有0.5%的轻弱下跌,其余年份均为上升趋势,且基本与第二产业比重的下降呈对称变化,表明我省服务业实力不断增强,体量不断增大。第三产业增长率从2012年开始超过第二产业,而我省产业结构从2013年开始迈向“三、二、一”的理想结构,证明“十二五”期间,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广东省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特点(1)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分析如下:表STYLEREF1\s3SEQ表\*ARABIC\s122008-2018年广东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构成统计年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农业产值林业产值牧业产值渔业产值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百分比构成(%)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20083276.021398.82125.23983.84650.23117.8942.73.830.019.83.620093301.861442.40139.95939.67657.65122.1819.93.720103697.181668.66180.20978.33737.01132.9745.14.926.519.93.620114301.861910.21213.711193.73835.41148.8044.45.027.719.43.520124550.292060.91228.751189.80908.12162.7145.35.026.120.03.620134802.012229.64256.991168.73968.42178.2346.45.424.320.23.720145053.722357.16289.661145.871068.00193.0346.65.722.721.13.820155303.632490.20308.721195.971102.12206.6247.05.822.620.83.920165817.552763.79330.041318.891179.15225.6847.55.722.720.33.920175969.872889.97356.141202.301276.11245.3448.46.020186318.123089.57390.621184.721383.81269.3921.94.3注:2003年以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数据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19年》相关数据整理及计算得出图STYLEREF1\s3SEQ图\*ARABIC\s1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百分比堆积图可以观察出,纯农业依然是第一产业产值构成中的“巨头”,近年来比重不断上升,2018年的纯农业比重甚至接近49%。而林牧渔业的比例之和则呈现下降趋势,值得关注的是,牧业的百分比堆积面积在不断修窄,牧业比重由2008年的30%下降至2018年的18.8%,下降幅度偏大。而渔业的比重在近两年逐渐超过了牧业,整体比重维持在19%至22%之间,波动幅度较小;林业所占比重基本逐年稳定提升,由3.8%增加到6.2%。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的这些变化反映我省主要发展经济作物和畜牧水产业,同时兼顾林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发展生态农业。但由于广东省耕地资源数量紧张,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后备资源匮乏,引发的问题较多。2008年全省当年建设占用耕地合计3547公顷;到2014年时,这个数字达到7107.68公顷;2018年,建设占用耕地为6579.26公顷。在有限的耕地条件下,资源分配不均衡,例如水产品养殖面积下降,渔业发展受限,畜牧用地同样受到限制。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增长较慢,机耕面积近年有下降,稻谷产量近年亦有下降趋势。传统农业尚未完全发展为现代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依然较大,同时农业产业化缺乏竞争引入。(2)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见下表3-3表STYLEREF1\s3SEQ表\*ARABIC\s132008-2018年广东省轻重工业总产值构成统计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19年》算出,单位:%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轻工业38.339.138.338.037.538.035.231.7重工业61.760.961.762.062.562.061.861.862.464.868.3注:工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指数按可比价计算从表3-3可以看出,轻重工业占比在过去九年基本接近“四六分”,而近两年越来越接近“三七分”,说明工业内部由轻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工业的稳定增长。重工业产值逐年稳步上升,2018年的94108.05亿元是2008年时40388.76亿元的2.3倍;同期轻工业产值的增长仅达到了1.8倍。第二产业内部分行业情况如下:表STYLEREF1\s3SEQ表\*ARABIC\s142018年广东省第二产业内部行业总产值统计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19年》算出,单位:亿元年份采矿业建筑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0181016.0413714.37128729.688138.73图STYLEREF1\s3SEQ图\*ARABIC\s142018年广东省第二产业内部产值比重图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制造业在第二产业发展中一直保持“强者恒强”的势头,比例上占据绝对优势。但制造业内部水平参差不齐,可以形容为“大而不强”,中端制造业大批存在,高端制造业正努力发展。自2008年广东省政府实施“腾笼换鸟”以来,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逐渐撤离,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占比明显下降,取而代之的应是资本密集型企业。据2018年广东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显示:广东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8224.53亿元,比上年增长7.8%,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5个百分比,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56.4%,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了68.7个百分比,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3个百分比,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0183.66亿元,增长9.5%,增幅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3.2个百分比,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1.5%,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了46.9个百分比,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0个百分比。[37]可见我省制造业的中高端产业所占比例进一步加大,有望改善企业水平集中在产业链中低端的现状,从而逐步迈向产业链的高端。图STYLEREF1\s3SEQ图\*ARABIC\s15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及其占全国比例走势图同时,广东建筑业发展稳步向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制作出图3-5发现,广东省建筑业总产值保持高速增长,多年来占全国比例稳定于5%左右,接近全国二十分之一的份额。直至2017年,广东省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1372.52亿元,首破1万亿元记录;与此同时,占全国比例高达5.32%,继2008年的5.27%以来再度突破5%的水平。2018年建筑业总产值13714.37亿元,相比2013年的7863.9亿元,5年时间内几乎翻了一倍。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和政府优惠政策的实施,建筑业的市场份额扩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朝着“更大更强”发展。(3)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分析如下:由于查阅资料时发现2018年的统计年鉴中尚未公布相关数据,故这部分研究区间调整为2008-2017年。尽管广东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但服务业依然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成为广东第三产业的主体行业,见下表3-5。表STYLEREF1\s3SEQ表\*ARABIC\s152008-2017年第三产业内部分行业增加值构成统计年份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0050.120.1320090.220.090.050.070.0220100.220.090.050.080.0220110.240.090.050.080.0220120.240.090.050.080.0220130.240.080.040.140.1420140.230.080.040.080.0320150.210.080.040.070.0320160.200.080.040.150.1520170.190.070.030.070.03年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200820090.010.040.050.030.010.0720100.010.040.050.030.010.0720110.010.040.050.030.010.0620120.010.030.050.030.010.06201320140.010.030.060.040.010.0620150.010.030.060.040.010.06201620170.010.030.060.040.010.06数据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09-2018)相关数据计算得出批零业长期以来占整个服务业比重的四分之一左右,紧随其后的是地产和金融,房地产业历年比重保持在13%-16%,金融业则在12%-16%之间。2019年,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自2006年起广东金融业增加总量一直保持全国首位,2013-2018年广东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10.6%[38],可见金融业规模不断壮大并且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近年新兴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快速成长:从比例上看,2017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达到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达到3%;教育方面的比重则从5%提升到6%,卫生和社会工作也由2%提高到4%。由2018年广东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情况分析得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四个行业对规模以上服务业贡献率高达91.5%。[39]2018年,以高技术服务业、互联网经济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成为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新增长极,基本取代传统服务业。此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各自所占比例近年均有2到3个百分点的下降趋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跌到7%,住宿和餐饮业则下降到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均保持在1%,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趋于平缓,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有待巩固提升。广东省内各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演进分析如下:表STYLEREF1\s3SEQ表\*ARABIC\s162008-2018年珠三角地区三次产业构成统计年份地区生产总值(GDP)单位:亿元比重(%)增长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8721.6515182.5314362.942.412.014.32009717.8615784.1216154.632.248.349.54.09.310.32010797.9418761.5618817.562.148.949.02011904.5521551.1621945.842.048.549.43.910.59.82012958.5722795.1824840.212.046.99.72013984.0324904.2728309.351.846.011.320141030.0726839.1630770.891.845.88.220151073.8728135.9934171.991.744.49.820161153.9229692.8038223.541.743.09.420171181.5331542.8242985.801.641.78.420181252.2333395.6546400.621.541.257.34.07.26.6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19年》表STYLEREF1\s3SEQ表\*ARABIC\s172008-2018年珠三角地区三次产业构成占全省比重统计(单位:%)年份地区生产总值占比第一产业占比第二产业占比第三产业占比200881.536.680.787.8200981.836.080.088.7201082.535.480.589.6201182.434.680.689.4201283.934.581.591.4201385.534.283.592.4201485.333.982.992.2201585.833.783.692.2201685.633.084.690.9201784.432.783.089.4201883.332.782.188.0数据来源:根据表3-6和表3-1整理得出珠三角地区是我省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观察表3-6可知:2008-2018年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均随着区域内经济进步而逐渐降低,其中第一产业从2.4%下降到1.5%,第二产业由50.2%下降9个百分点至41.2%;第三产业比重则上升了接近10个百分点,由47.5%增至57.3%;可见珠三角的第二、三产业已占绝对优势。自2009年起,珠三角地区越过了“二、一、三”的低级阶段,第三产业持续取代第二产业的地位,产业结构渐趋“三、二、一”格局,比全省更快迈进理想结构。观察由表3-1与表3-6结合计算得出的表3-7,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例一直高居不下,保持在81%以上,2013-2016年甚至连续4年维持在85%左右。区域内第二产业占全省比例稳定在80%以上、85%以下;第三产业历年占全省比例最低为87.8%、最高为92.2%;证明珠三角地区的三次产业发展是整个广东经济中的主要贡献者。珠三角地区具有良好地理、交通、产业区位优势,并且有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驱动与内需拉动。在广东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下,珠三角地区与粤港澳地区的金融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第三产业合作的机会大大提升,经济融合和产业合作领域进一步升级。珠三角地区2013-2018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均超越全省水平,证明区域优势明显的珠三角地区是全省需求拉动的主要发力军。尽管珠三角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广东省产业结构合理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该地区内战略性产业结构仍需合理布局规划。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19年》图STYLEREF1\s3SEQ图\*ARABIC\s162018年珠三角地区各城市产业构成百分比堆积图过去珠三角内部的大多数城市产业定位模糊,部分城市产业结构趋同,同质化竞争现象明显存在;目前在产业转移规划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各城市利用工业制造业与对外贸易优势,向高端产业转移。将2018年珠三角地区的9个城市按照地区生产总值从高到低排序并梳理其产业构成发现,排名前二的中心城市深圳与广州形成的产业圈辐射影响扩大。广州作为对外服务贸易中心,发挥其现代服务业作用,第三产业比重达71.7%,远高于深圳。深圳继续发挥创新带头作用,借助新兴信息技术,构建知识密集型产业园区。同时,深圳与广州积极布局生物医药产业,打造生物制药产业集群。一方面,佛山、东莞、惠州等城市的第二产业占比高,依然承载着区域内两个一线城市的制造业转移。在生产出口导向型产品为主的东莞和佛山等制造业城市中,制造企业积极实现技术转变,向高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同时这些地区生产总值处于中上水平的城市还具有传统轻纺工业的优势。另一方面,对于地区生产总值相对较低但第一产业规模优势较明显的江门和肇庆,其发展方向主要为现代农业。纵观珠三角内部的产业构成,各城市已逐渐形成产业分工布局:深圳以电子信息工业与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广州以机械制造工业、石化、生物制药为主;佛山以机械设备、家用电器、家具制造、建材为主;东莞则以电子信息工业与轻工业闻名;惠州主要发展电子信息和石化;中山朝着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纺织工业方向发展;珠海发展电子信息、医药、新能源为主;江门以交通运输业、新能源和新材料、现代农业为主;肇庆以装备制造和农业为主。总体而言,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被高新技术产业取代,并且整个珠三角地区已拥有9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但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城市间经济存在不均衡发展,同等级别城市在产业竞争中也相互牵制,需要加强产业互补。(2)粤东西北地区的产业结构演进如下: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19年》图STYLEREF1\s3SEQ图\*ARABIC\s172008-2018年粤东西北地区三次产业发展趋势图表STYLEREF1\s3SEQ表\*ARABIC\s182008-2018年粤东西北地区GDP增长率构成统计(单位:%)年份东翼西翼山区地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地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地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813.04.216.011.013.912.85.615.313.8200912.15.412.812.712.211.0201015.05.218.415.916.913.75.716.213.6201112.24.714.610.711.14.512.411.511.8201210.24.912.67.810.04.6201310.53.013.38.012.03.313.99.09.5209.410.03.44.011.77.4203.86.710.620209.47.03.26.01.59.3205.03.64.1数据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09-2019)相关数据整理得出观察图3-7,粤东西北地区共12市的第三产业产值在2017年首次领先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比重在2017年与2018年都表现出高于第二产业比重,粤东西北地区比起珠三角地区和全省变动滞后;虽然更迟步入“三、二、一”产业结构,但总体反映出产业转移初见成效。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在振兴发展战略的规划与实施下加速发展,我省区域经济的相对差距也在逐渐缩小。2008-2018年,粤东西北地区12市的生产总值以高于全省1.3%,高于珠三角0.1%的水平实现了年均9.4%的增长;而且东翼、西翼、粤北山区的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0.1%、9.6%、9.0%,均实现较快增长;其中,东翼领先粤东西北地区整体增速0.7个百分点,领先西翼与山区各0.5与1.1个百分点。2018年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了两倍,达到19977.45亿元;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三产业由2773.2亿元增长到9288.6亿元,明显跃升了2.3倍。其中,西翼的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1.5%,比该区域整体高0.8%,粤北山区为10.0%,紧随的是东翼的9.9%;粤东西北内部各区的第三产业增长率均高于珠三角地区9.8%的水平,证明粤东西北第三产业的增速与珠三角的差距拉小,发展步伐加快。粤东西北地区吸纳来自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的同时,正悄然追赶着珠三角。以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为考察对象,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粤东西北地区的产业活力与产业转移的推进情况。在第二产业中,粤东西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自2011起逐年递增,整体增幅达到30.7%;山区的表现尤为突出,增幅达到51.3%;排在其后的是西翼达到38.6%;东翼增幅最低,只有17.3%。虽然珠三角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在2013年后依然逐年增加,但其增幅仅为15.6%,增长速度逐渐与粤东西北各区差距缩小。第三产业中,粤东西北整体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单位数在2015年至2018年短短四年时间里增幅达到37.7%,东翼、西翼、山区的增幅对应为75.7%、20.0%和35.6%,同期珠三角的增幅为30.1%。珠三角地区虽然在企业单位总数上占有绝对优势,短期内的地位难以撼动,但是东翼与山区第三产业的增长势头强劲,这显然是产业转移加快的表现。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1)全省产业结构总体水平较发达国家低,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于经济增长。2018年广东继续保持合理的经济运行,按照当年6.6的平均汇率折算当年97277.77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约合14739亿美元。世界银行网站公布的2018年世界各国GDP规模排名中,广东省GDP总量虽然相差约1455亿美元才能追赶上韩国的16194亿美元,但已超越澳大利亚14339亿美元的GDP水平。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网站显示,澳大利亚目前已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2015年其三次产业比重为2.3:22.7:75。广东省GDP水平虽于2018年超越澳大利亚,但全省三次产业比重4:41.8:54.2与澳大利亚相比有明显差别,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水平不够优化。广东省第一产业比重较发达国家高,第二产业占比亦过高,第三产业比重变动滞后。(2)产业结构调整阵痛持续,内部结构变中有忧。第一产业内部生产结构尚未调整到位,地区之间种植结构类似,缺乏层次性;大部分农产品生产依然停留在传统生产模式,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程度低,盈利模式单一;农业产业链整体发展较短,产业价值效益不高,竞争优势不突出。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存在较大分化,全省工业行业转型存在高点与低点,部分行业转型能力较强,在高精尖方面有突破,接近国内领先水平;但更大一部分仍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几乎大部分民营企业都处于半自动化状态,距离全自动化工业还有很大距离。第三产业内部高度化程度不高,虽然新兴产业取代了传统服务业成为增长极,但传统服务业的基数大,目前的消费结构尚未完全进入追求自我发展与高层次服务时期,第三产业内部要进一步完善功能,向高级化不断演进。(3)区域产业结构水平差别大,粤东西北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严重变动滞后。珠三角地区具有沿海地理位置优势,毗邻港澳,而且有便利的海陆交通运输;农业基础较好,发展多种农业经营模式;同时有国家政策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长期以来,珠三角地区凭借各种优势条件,经济上一直领先粤东西北地区,起着领跑广东的“龙头”作用,而粤东西北地区基础建设进程相对较慢,又局限于地形条件,工业化进展相对缓慢,缺乏充足的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整体发展呈现滞后。当珠三角地区于2009年开始实现“三、二、一”结构时,其三次产业比为2.2:48.3:49.5,2018年达到1.5:41.2:57.3;全省于2012年才基本迈入理想结构,产业结构构成比为4.8:48.3:46.9,2018年达到4:41.8:54.2。可以看到,全省第一产业比重始终高于珠三角地区,而第三产业又表现出低于珠三角,全省产业结构未达到珠三角地区的优化程度,这种情形恰恰是地区发展不均衡所致。粤东西北地区于2017年也开始达到理想结构,产业构成比为12.9:41.4:45.7,2018的三次产业比重为12.9:40.6:46.5。可以看到,粤东西北地区的“三、二、一”结构仍处于比较初始的阶段,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产业结构内部优化情况落后于全省与珠三角地区。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广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和结构据统计,2008年至2018年的农村劳动力人数有所增长,但当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人员数量正逐年下降,由1537.76万人减少至1297.08万人,其所占比重也从原来接近五成下降至不足四成,证明我省部分农村劳动力发生了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表STYLEREF1\s3SEQ表\*ARABIC\s192008-2018年广东省农村劳动力规模统计年份农村劳动力数(万人)农村劳动力从事农林牧渔业人数(万人)比重(%)20083326.631537.7646.220093366.131521.7645.220103425.281468.2542.920113499.881402.3340.120123507.491376.7739.320133560.971363.9538.320143602.351368.6938.020153496.951351.8338.720163466.411341.2038.720173480.721342.8038.620183480.451297.0837.3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09-2019)本文研究一定时期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关数据获取的难度非常大,并且没有专门的统计方法和统一的统计口径,为便于测算,以广义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计值,并根据第二章中提到的估算方法对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进行大致估算,结果如下:表STYLEREF1\s3SEQ表\*ARABIC\s1102008-2018年广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的估算统计年份农业从业人数(万人)农业增加值与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之比社会劳动者人数(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农业剩余劳动力数(万人)20081599.270.055553.671304.2320091584.960.055688.621298.5220101435.170.055870.481150.8220111427.340.055960.741132.6520121419.750.055965.951126.5020131406.210.056117.681111.9520141385.750.056183.231094.2420151376.370.046219.311100.6620161367.940.046279.221088.2120171361.610.046340.791099.1820181351.480.046508.651087.43数据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09-2019)相关数据整理及计算得出经推算,每年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基本呈下降趋势,进一步印证了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正逐渐转移至非农产业。尽管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已实现了转移,但企业招工困难、用工短缺的问题依然存在。剩余劳动力的供应是否满足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劳动力需求;换句话说,现有的农村人力资本就业情况与目前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否匹配。这些疑问都表明,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外出务工群体的关联影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广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1)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数量估计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际上是劳动力发生了由农业到非农产业的转移,因此,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估计可以遵循这一规律:当年劳动力的转移数量与当年农村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中新增的劳动力数相等,实际上这一方法是由《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提出的。结合表STYLEREF1\s39,对广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大致估算情况如下:表STYLEREF1\s3SEQ表\*ARABIC\s1112008-2018年广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规模统计(单位:万人)年份农村劳动力从事农林牧渔业人数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人数当年转移累计转移20071532.301703.07——20081537.761788.8785.8085.8020091521.761844.3655.49141.3020101468.251957.03112.66253.9620111402.332097.55140.52394.4820121376.772130.7233.17427.6520131363.952197.0266.30493.9520141368.692233.6636.64530.5920151351.832145.12-88.53442.0620161341.202125.21-19.92422.1420171342.802137.9212.71434.8520181297.082183.3745.45480.30数据来源: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09-2019)计算得出观察可知,每年都有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了转移,2010年与2011年的转移规模尤为显著,但是2015年与2016年却出现了农民工回流的现象,近两年的转移规模也略为缩减;说明广东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供给受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影响,侧面反映出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会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影响其发展路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有的是完全转移,也有的是不完全转移;有外地转移的,也有极少数就地转移的。由于农村就地产业转移的人数相对较少,并且难以统计,限制了数据的有效获取;因此本文以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即以异地转移数量作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近似估计。但由于2012年后,《广东农村统计年鉴》及《广东统计年鉴》中关于农村劳动力主要指标的统计口径有所删减,因此无法获取2012年后的官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即使在相关参考文献中找到农村劳动力的数据,其选用区间也都是在2012年以前,因此也难以从其他文献中获取二手数据。(2)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产业现状表STYLEREF1\s3SEQ表\*ARABIC\s1122008-2012年广东省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产业构成统计年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万人)比重(%)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万人)比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万人)比重(%)20086.170.4887.5457.5649.8442.120095.050.5565.5156.0439.2843.520104.060.4571.8356.4438.0043.2201139.813.5639.2556.2458.4040.3201224.012.1648.3356.7471.1041.2注:本表数据为抽样调查数数据来源:根据《广东农村统计年鉴2013年》计算得出2008-2012年间,农村转移劳动力于第二产业就业的比例均在56%以上,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维持在40%到44%之间。总结可得,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就业的外出务工人员总体比例达到96%以上,但第三产业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第二产业弱,尚未取替第二产业成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方向。之所以有此番现象,一方面是2008-2012年我省还处于“双转移”战略实施的早期阶段,第二产业内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因此第二产业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和吸收能力都较强。另一方面,我省新兴服务业是在近几年才取代了传统服务业成为新增长极,第三产业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尚未完全释放,仍有很大后劲。总体上,农村转移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变化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除此之外,还应该关注到,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中仍有小比例的人员转移到了异地的第一产业,也就是所谓的“离乡不离土”。另外,从外出劳动力的从业时间来看,基本90%左右的外出从业时间累计达到6个月以上,还有10%左右的外出务工人员累计从业时间在1至6月之间。也就是说,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绝大部分属于完全转移,而只有很少一部分处于兼业状态。(3)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行业现状表STYLEREF1\s3SEQ表\*ARABIC\s1132008-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