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I Ⅲ 1 1 2 2 5 65抗扰度试验方法 75.1静电放电抗扰度 75.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75.3浪涌抗扰度 75.4RF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 75.5RF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7 7 8 86.1传导骚扰 86.2辐射骚扰 86.3谐波电流(AC电源输入端口) 86.4电压波动和闪烁(AC电源输入端口) 8 87.1骚扰 87.2抗扰度 8通用试验配置 9试验中的通用运行条件 9.1EUT布置 9.2多功能设备 179.3实验室环境 11.1试验配置 11.3特定的抗扰度性能判据 Ⅱ12.1试验配置 12.3特定的抗扰度性能判据 13.2运行条件 13.3特定的抗扰度性能判据 14.1试验配置 14.2运行条件 14.3特定的抗扰度性能判据 27 15.1试验配置 15.2运行条件 15.3特定的抗扰度性能判据 29 16.1试验配置 16.2运行条件 16.3特定的抗扰度性能判据 附录A(规范性附录)对建筑物内的信号线端口的浪涌试验方法 附录B(规范性附录)大型系统的辐射骚扰试验方法 附录C(规范性附录)辐射电磁场抗扰度的试验原则 附录D(规范性附录)分组数据业务端口的电磁兼容性能测试方法 Ⅲ——增加了RE1-6GHz试验频段及限V 不间断供电电源;V1GB/T6113.102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1-2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辅助设备传导骚扰GB13836电视和声音信号电缆分配系统第2部分:设备的电磁兼容GB17625.1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GB17625.2电磁兼容限值对每相额定电流≤16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GB/Z17625.3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GB/Z17625.6电磁兼容限值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谐波电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17626.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17626.1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B/T17626.2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SDH设备性能阻塞特征2ITU-T建议k.27电信中心的接地和ITU-T建议0.41用于电话型电路的噪声计ITU-T建议0.150基于PDH和SDH的2048kbit/s设备的同步数字接口物理和电特征带有SDH的设备和系统的光接口结合ISDN-BA和2048kbit/s传输的HDSL传输系统的说明和应用有专用的48V直流,或者220V/380V交流提供给电信设备,配电系统配备防雷保护单元和监控设3在稳定的连续负载下,应正确转发而没有转发的帧占发送帧的百分比。帧是数据链路层的数据端口portEUT与外部电磁环境的特定界面。示机箱端口机箱端口信号/控制端口电信端口AC电源端口接地端口4一个脉冲初次上升到幅值的50%至最后跌落到幅值的50%所经历的时间。5时延latency直流二次接口上的DC电源供电输出。直流二次电压可以是从带有或不带有缓冲型蓄电池的AC公共电网或本地产生的AC或DC供电。AC交流(alternatingcurrent)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transfermode)平均值(average带有冲突诊断的载波多路接入技术(carriersensemultiplea直流6(multi-servicetransN/ANTPs(packettransportnetwork)(qualityofservice)Tr/Th瞬态信号的上升时间(10%至90%)和保持时间(50%至50%)7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见GB/T17626.2。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见GB/T17626.4。浪涌信号口的试验,测试过程中被测端口可以断开链接。建议测试前后检验信号口的电气性能。89频率范围/MHz准峰值限值/(dBμV/m)注1:在衔接频率点应采用较低的限值。注2:当出现外界骚扰时,可能需要采取附加措频率范围/MHz准峰值限值/(dBμV/m)1GHz~6GHz辐射骚扰限值如表3、表4所示。当EUT仅仅在电信中心内部使用时,表3中的频率范围/GHz平均值限值/(dBμV/m)峰值限值/(dBμV/m)平均值限值/(dBμV/m)峰值限值/(dBμV/m)如果EUT如果EUT如果EUTGHz,则测量将进行到最高频率的5倍或6GHz,取两者中的7.1.2AC端口频率范围/MHz频率范围/MHz注2:在0.15MHz~0.50MHz频率范围内,限值随频率的对数成线性减小。每相输入电流≤16A的设备,限值见GB17625.1。每相输入电流>16A的设备,限值见每相输入电流≤16A的设备,限值见GB17625.2。每相输入电流>16A的设备,限值见对DC电源端口的传导骚扰限值如表5和表6。频率范围/MHz电压限值/dBμV电流限值/dBμA注1:在0.15MH~0.50MHz频率范围内,限值随频率的对数成线性减小。注2:电流和电压的骚扰限值是在使用了规定阻抗稳定网络条件下导出的,该阻抗稳定网口呈现1502的共模(不对称)阻抗(转换因子为20lg150=44dB)。频率范围/MHz电压限值/dBμV电流限值/dBμA注1:在0.15MHz~0.50MHz频率范围内,限值随频率的对数成线性减小。注2:电流和电压的骚扰限值是在使用了规定阻抗稳定网络条件下导出的,该阻抗稳定网口呈现150Q的共模(不对称)阻抗(转换因子为20lg150=44dB)。试验项目引用标准性能判据说明4(接触放电)4(空气放电)B3A80MHz,但不得低于33工频磁场3A 试验项目引用标准说明重复频率kHz15B 浪涌(线-地)1B V3A外部DC电源线上叠加有信号的,应当作外部信号线。对于准备安装在非电信中心的交换设备,对外部信号线的浪涌和对信号中心的要求相同。由于其它一些因素,这种简化是基于在使用交换设备时,多试验项目引用标准说明重复频率kHz5B浪涌(线-地)B相连时;生器输出阻抗加上附加电阻阻抗)应为420V3A内部DC电源线上叠加有信号的,应当作内部信号7.2.1.4AC电源端口(见表12)表12电信中心AC电源端口试验要求试验项目引用标准说明重复频率kHz15B浪涌(线一线)B (线一地)1BV源阻抗Ω3A7.2.1.5DC电源端口(见表13)试验项目引用标准说明重复频率kHz5B3m时应用V源阻抗Ω3A3m时应用浪涌(线一线)(线一地)1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降低到%Ur持续时间s电压暂降A1CA1C电压短时中断0A5C电压变化A表14非电信中心机箱端口试验要求试验项目引用标准说明6(接触放电)8(空气放电)B3A试验起始频率可低于80MHz,但不得低于27MHz。详见附录C333A表15非电信中心外部信号线端口试验要求试验项目引用标准说明频率kHz15B 浪涌1B V3A 外部DC电源线上叠加有信号的,应当作外部信号线。对于准备安装在非电信中心的交换设备,对外部信号线的浪涌和对信号线中心的要求相同。由于其它一些因素,这种简化是基于在使用交换设备时,多线试验项目引用标准性能判据说明重复频率kHz5B仅适用于与长度大于3m的线缆相连时浪涌(线一地)BRF场感应的连续传导V3A仅适用于与长度大于3m的线缆相连时7.2.2.4AC电源端口(见表17)表17非电信中心AC电源端口试验要求试验项目引用标准说明重复率kHz15B 浪涌(线一线)(线一地)12V3A电压暂降和持续时间(ms)0B 持续时间(ms)0B持续时间(ms)C持续时间(ms)0C7.2.2.5DC电源端口(见表18)表18非电信中心DC电源端口试验要求试验项目引用标准说明15B接的线缆有可能长度大于3m时应用V源阻抗Ω3A接的线缆有可能长度大于3m时应用浪涌(线一线)(线一地)12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变化降低到%Ur持续时间s一高阻抗和低阻抗状态下进行电压暂降A1CA1C电压短时中断0A5C电压变化A外部DC电源线上叠加有信号的,应当作外部信号线。对于准备安装在非电信中心的交换设备,对外部信号线的浪涌和对信号线8通用试验配置EUT的试验条件应尽可能与实际的安装条件接近,布线应与实际应用相一致。如果制造商规定9.1EUT布置示例1:用于带有CATV分配功能的RF端口的电信设备,RF端口的发射应满足GB13836的表19不同网络设备的端口配置电信网络设备多媒体网络设备电源信号(如:告警)电信表19中,将网络设备分为有线电视网络设备、电信网络设备和多媒体网络设备三大类。3种网络期望接入电缆分配系统的网络设备,即多媒体网络设备的EMC评估,除了满足本标准的相关条通用性能判据应用于那些在本标准中未定义特定性能判据的a)性能判据A:如果制造商没有规定最低的性能等级或允许的性能丢失,则可b)性能判据B:如果制造商没有规定最低的性能等级或允许的性能丢失,则可c)性能判据C:如图2所示,对电路交换类设备,需要同时监控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第一个是链接的建立和清少有一部分应覆盖从用户到网络的全部信号通路。EUT的信号环路可由测试设备建立或通过线缆自呼叫呼叫信号环回呼叫系统分组交换设备的试验配置如图3所示。试验信号由测试设备产生,经由EUT环回。其他端口需参考第9章中的通用运行条件。对少于32条用户线(模拟或数字)的交换设备,所有的用户线都应被驱动。对多于32条用户线(模参考第6章中试验方法的通用要求。参考第5章中试验方法的通用要求。抗扰度试验应使用EUT标称的传输速率。特定的试验频带内EUT的时钟频率;11.3.1.2性能判据B(瞬态现象)采用第10章的通用性能判据C。 11.3.2.2性能判据B(瞬态现象)采用第10章的通用性能判据C。11.3.3.2性能判据B(瞬态现象)采用第10章的通用性能判据C。11.3.5.2性能判据B(瞬态现象)11.3.6.2性能判据B(瞬态现象)EUT典型配置如图4所示。>>><<<<参考第9章中的通用运行条件。[ITU-T建议0.150]的伪随机二元序列。G.783和IUT-T建议G.798光接口等)。a)对于出现的每个使系统性能降低的干扰频段,要确定出(干扰频段的)3个频点(开始频率b)在步骤1确定的干扰频点上,重新施加干扰信号。如果系统能够重新训练并且性能满足判据c)步骤1中确定的频点和步骤2中取得的数据速率应在试验报告中记录。12.3.1.2性能判据B(瞬态现象)采用第10章的通用性能判据C。在连续试验过程中,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的双向信号通路上的信号端口的音频信号(1kHz解调);12.3.2.1性能判据A(连续现象)12.3.2.2性能判据B(瞬态现象)12.3.3.1性能判据A(连续现象)在试验过程中,额外的丢帧率不允许超过静态时的5%。(信号分析仪)光纤13.1.1DSL端口DSL端口DSL端口数字电话/ISDN网络终端对于ADSL和VDSL这样的通频带系统,受试设备两端都包含一个DSLModem和一个提供13.1.2PON端口PON设备的典型配置如图7所示,OLT、ONU、ONT及集成PON业务的室外设备均为PON设验信号由信号发生器产生并通过EUT环回。参考第9章中的通用运行条件。真实的线缆或者线路仿真器)使系统能够在最小接收噪声容限处运行。(例如6dB噪声容限对应系统标称的1E⁷的误码率)。ITU-T建议G.966.1ITU-T建议G.991.1ITU-T建议G.991.2ITU-T建议G,993.2采用12.3.1性能判据。c)步骤a)中确定的频段和步骤b)中取得的数据速率应在试验报告中记录。13.3.2.2性能判据B(瞬态现象)试验过程中,允许出现错误,但不能导致链接丢失或者功能延迟(例如重新训练)。试验结束后,采用第10章的通用性能判据C。采用11.3.3性能判据。存储1/0端口抗扰度试验时,应该在存储设备内,周期性地读取和写入数据。读取的数据应和写入数据进行14.3.2性能判据B(瞬态现象)采用第10章的通用性能判据C。EUT典型配置如图9和图10所示。供电DC电源端口(电池)信号/控制线端口图10供电设备通用端口采用第9章通用运行要求。抗扰度试验可在EUT输出功率为50%的情况下进行。试验报告中应说明每次试验的实际输出交流二次接口的长期电压波动应在标称电压的±10%之内。15.3.1.2性能判据B(瞬态现象)——对于<500ms,r.m.s不应超出标称值±15%的范围; 对于<2ms,实际值不应超出标称值士40%的范围。交流二次接口的频率变化不应超过士3Hz,而且应在5s内返回标称值;15.3.2.1性能判据A(连续现象)直流二次接口上的最大宽带噪声电平不应超过表20所规定的限值。表20宽带噪声电平电压测量的参考方法是使用符合ITU-T建议0.41的噪声计。15.3.2.2性能判据B(瞬态现象)用于测试其他功能的流量模拟器和交换类的设备均可作为监控设备的激励源。图11给出了两个LTG监控b)采用第9章通用运行要求。N2C=500nFNiC注1:匹配网络的阻抗是用来隔离主电源并对EUT侧的参考平面提供低阻抗。阻抗匹配网络见图A.2。注2:耦合/去耦合网络见图A.3。注3:绝缘体的厚度:对地面上立式EUT为0.1m;对桌面EUT为0.5mm。注4:线缆应放置于参考平面上0.1m处。注:匹配网络的阻抗应能保护供电电源免受试验过电压的影响,并能为试验建立标准的端接条件。它可以用在:—EUT与交流电源或直流馈电源之间耦合。——端接电源的低阻抗端口L2/N2,使电源符合标准。-—通过高阻抗端口L1/N1馈入EUT,以便使有效的浪涌试验施加到终端设备的馈入端口上。高阻抗端口L1/N1处1.2/50μs波形会发生改变。在图A.2中,减小到半峰值的时间约为40μs。对于10/700μs的正常脉冲波形,减小到半峰值的时间近似为100μ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