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全册教案设计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设计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教材2—4页,克、千克的认识
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
1千克的质量观念。
2.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
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
值观1.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法与学法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
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
感知轻重1.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起去了解一
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2.引导学生置疑
3.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
二、探究新知
1.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镶子夹起1克的祛码)这个祛码是1克重。
把1克的硅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
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
(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4.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
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2)讲解: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2)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
1.体验、操作:1克有多重?
2.跟随着老师实际操作、体验。
3.观察标尺指针所处的位置。
4.体验:掂一掂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
5.思考,寻找日常生活中大约有1克重的物品。
6.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的重量。
7.体验两袋盐放在手中有多重?称一称两袋盐的重量。
8.思考,寻找日常生活中大约有1千克重的物品。
三、巩固练习
1.谈话交流:我们已经认识了克、千克这两个重量单位,你能用它们解决生活中的问
题吗?(激发兴趣)
2.课堂检测
3.组织实践活动:小组合作估一估、称一称你身边的物品。学生自由谈论、交流
做“自主练习”P6—1、2题。
3.对身边的物品(学习用品等)进行估测、称量,然后进行比较,测查自己估测得是
否准确。
四、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今天我们认识两个表示物品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回家后找-找,
掂一掂,看看我们的生活中常用物品有多重?都有哪些物品分别用它们作单位?下节课我们
一起交流。
五、布置作业同学们,你能到超市中找一找和千克、克有关的物品吗?
板书设计克、千克的认识
克g
千克kg
1千克=1000克
教学反思学生对克、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并不太了解,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有
了一定的初步认识,但这还远远不够,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进一步加强练习与巩固,才能让
学生真正了解这两个单位的使用。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教材5页认识吨
课时第2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吨。
2.知道吨与克、千克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
力。
过程与方法1.初步感受1吨有多重。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情感态度价
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袋装大米
教法与学法设计在千克、克的基础上,由学生对质量单位应填什么的置疑,引出吨
的学习。通过由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方法,结合同学的体重让学生感知吨有多重,从而认识
吨。
教与学的过程
一、沟通旧知
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
2.填空。
1千克=()克3千克=()克1000克=()千克5000克=()千克
思考交流口头解答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筐苹果约重20()小兰体重约25()一个鸡蛋约重50()一条鲸鱼
体重约34()
2.师:鲸鱼的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
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教学吨的认识
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
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
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可找几个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背一背,
实际感受一下)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也是1吨。(板书:1吨=1000
千克)
提问: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桶油重100千克,几桶油重1
吨?
教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1吨。
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
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出示:3吨=()千克8000千克=()吨
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强调: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
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
千克是8吨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
父母一起去商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生汇报时,
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
举例: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
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练习质疑①3吨=()千克5000千克=()吨②一只大象体重6吨,是()千克
四、巩固与反思1.日常生活中计量哪些东西的重量用吨作单位?写出几种来。
2.2吨=()千克5千克=()克7000千克=()吨9000克=()千克
3.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千克,是多少吨?
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五、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自由交流
六、作业设计课外小调查:调查常见物品的质量
板书设计认识吨(t)
1吨=1000千克
教学反思吨作为一个质量单位对学生而言非常的陌生,他们没有感性的认识,只
知道表示很重很重的物品时可以用吨来表示。教学时借助一袋大米来学生来搬一搬,亲身感
受25千克有多重,以此帮助学生感知一吨的重量。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教材6—9自主练习,克、千克相关知
识及拓展练习
课时第3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巩固质量单位“克”“千克”,并能进行两个单位间的转化。
2.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3.能运用所学的克、千克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过程与方法观察情境图——搜索信息——提出问题一探究交流——获得新知
——拓展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
教具准备秤、生活实物
教法与学法设计通过克和千克的大小比较、适当重量单位的填写,以及结合所学质
量单位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加深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增强与生活的联系性。
教与学的过程
一、导课复习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知道我们的体
重呢?
认识体秤,简单介绍。(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
你还知道哪些秤?(知识拓展,激发兴趣)小组合作称一称组中成员的体重。
二、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P8—10部分内容
练习比较克与千克之间的大小
2、补充:填合适的单位
1)小兰体重32()2)一个鸡蛋重50()考察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把握
3)2瓶矿泉水重约()4)7粒黄豆约重()
3、自主练习P8—11
引导学生看图,明确“2元/千克”所指示的意思。思考解答
仔细观察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每千克1元,每人限买1千克”一同位合作解答(2)问,
集体交流
小组内交流,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自主练习P8-8独立完成,注意质量单位的字母表示
三、拓展延伸薯片薯片
200g150g
2.5元2.5元你会买哪种,为什么?小组交流、汇报总结
四、作业布置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通过练习,学生对三个质量单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这还不能够达到
熟练运用的目的。必须加强学生的平日运用,只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才能够帮助学生进一
步理解它们。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设计(范本)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我学会了吗和综合练习
课时第4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进一步理解吨、千克、克的含义,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
换算。
2.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3.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观察情境图——搜索信息——提出问题一探究分析——拓展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解决情境问题。
教具准备情境图、实物
教法与学法设计通过一个崭新的情境图,让学生能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克、千克、
吨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助指导,也由此检
测出学生学生中的不足加以强化。
教与学的过程
一、引导复习
这两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哪儿个质量单位?
-看到吨,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千克呢?克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吨、千克和克。
(请学生来当一当小老师:讲一讲有关吨、千克、克的知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看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讲解。回顾交流汇报关于克、千克、吨的
有关知识。
解决问题
铅球篮球乒乓球杠铃
4650450
学生分小组讨论它们大约有多重,该用哪个重量单位。
二、情境导入
1.学习了这么多的和质量有关的知识,让我们到超市走一走,看看谁是超市大赢家。
2.出示情境图,指导看图
1)多少根香蕉大约1千克?为什么?
(引导学生以黄瓜为参照物“6根黄瓜大约重1千克”)
2)一棵白菜大约有多重?
(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只要合理就正确)
3)你喜欢的小食品有多重?和你的同位说一说。
4)一个西瓜大约重5千克,10个、20个、30个呢?多少个就是1吨了?
(考察学生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以及吨的组成)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自由提问,集体交流解决
估一估思考交流汇报
小组合作交流、提出问题,并合作解疑。
三、总结评价
1、谈谈你学习这一单元的收获
2、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
四、作业设计实践作业:回家完成这样的表格:1千克中大约有多少这样的
水果?
物品苹果橘子西红柿黄瓜
数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学生在活动中运用了学到的知识,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并
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效果较好。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二、课时教案设计2-1-1
课题信息窗1:出海归来备课教师
课时第1课时备课时间
教学实践活动内容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
法
教学三维目标1.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
数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
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
富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
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步骤
-、激趣导入
同学们,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你们喜欢大海吗?为什么?(引出大海的美丽
富饶。板书:富饶的大海)
二、合作探究1.出示主题图“捕鱼归来图”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有指导的观察,说清楚在哪看到了什么?)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师板书。
3.解决问题:
(1)一共有多少条船?生列算式:40x2=80(条)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80是怎样求出来的?
用学具摆一摆,理解算理再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2)小练习:自主练习2
10——x4——(40)——x8——(320)
20——x2——()——x6——()
30——x3——()——x7——()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算理)
(3)200千克鱼,能卖多少钱?生列式:200x4=800说算理
(4)小练习:300*37x100(指名说算理)
(5)买6千克螃蟹,200元钱够吗?
生列式:29x6=
(学生小组讨论估算方法,互相交流)
三、巩固练习1.算一算,你能发现什么?(自主练习1)
2><3=3x5=5x4=4><2=
20><3=30x5=50x4=4x20=
200x3=300x5=500^4=4x200二
2.估一估,连一连(自主练习3)
48x56x63396x2102x3199x47x81
大于500小于500
四、教学小结学生谈学习收获,教师明确教学重难点。
五、教学反思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比较好,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解决整十
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问题。但也有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的掌握还不熟练,需要进一步加
强。
课时教案设计2-1-2
课题信息窗1:出海归来备课教师
课时第2课时备课时间
教学实践活动内容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
法
教学三维目标1.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
数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
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
富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
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步骤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预设使用修订
-、复习导入出示口算卡片:
20x6=4x30=90x7=500^2=
60x6=9*20=100*4=300'8=
二、新授知识1.出示情境图:
回忆寻找未解决的信息和问题,师板书
2.解决问题:
(1)2筐虾一共多少千克?生列式:13x2=
①估算
②利用学具操作,探究算理,小组交流
③竖式计算:
结合算理理解/式
13
x2
6......3x2=6
20.....10x2=20
26......6+20=26
④简便写法:13
x2
26
(2)这批带鱼能卖多少钱?学生独立列式3x312=
①估算
②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
③全班交流,说出算理。
3.小结:在列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4在竖式上直接写出结果。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自主练习5学生先独立审题,师再引导审题
每小忖行21千米,2小时行多少千米?3小时、4小时呢?
(学生独立列式,通过估算、竖式计算,将答案算出,并将书中表格填写完整。)
3.哪辆坦克能过桥?(自主练习6)
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列式计算出每辆坦克的重量,再进行比较。
4.按规律填空(自主练习7)
306090()()()
111222()()()666
学生独立完成
5.自主练习8
引导学生读清题目,分析理解题意,尝试独立解决。
6.自主练习9填一填
()x5=4002x()=648
6x()=666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可以让有学生间互教互学.
四、教学小结学生谈学习收获,教师明确教学重难点。
五、教学反思乘法竖式的理解与掌握是本课的重点,关键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明白竖式每一步的含义。
课时教案设计2-2-1
课题信息窗2:饲养海产品
课时1备课时间
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三维目标
1.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
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
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
富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
写法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
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赶海队伍的归来,看到他们从海里捕到了许多海产品,他们
把这些海产品怎样了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合作探究1.出示情景图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你能根据他们的对话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
2.学生观察情景图,自主提问,师板书
3.有选择解决问题:
(1)一共夹了多少根海带苗?生列式:29x3=
①学生估算
②牵引不进位乘法竖式原理,独立尝试列出竖式
指名边说算理,师边板书:
29
x3
27
6……6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87
③注:进位的标记“2”要写的小一些,避免与其他的数字混淆。
三、巩固练习1.先估一估,再算一算。(自主练习1)
381652
x2x4x4
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2.填一填。自主练习2
学生独立观察统计表,理解题意,在练习本匕列出算式,通过估算和竖式计算将结果
算出,并填写到统计表中。集体订正。
3.先估算,再笔算(自主练习4)
27x35x1863x36x13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可以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四、教学小结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五、教学反思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掌握不错,能够
正确书写竖式,理解算理。
课时教案设计2-2-2
课题信息窗2:饲养海产品备课教师
课时2备课时间
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三维目标1.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
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
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
富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筒便
写法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
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3.火眼金睛辩对错(自主练习3)
学生独立判断,并将正确算式写在练习本上,然后全班交流。
二、自学新知
出示情景图,解决问题:
(1)3笼能装多少只扇贝?学生列式:125x3=
①估算
②迁移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竖式,自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竖式。
指名板演,学生评价。
提醒: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观察情景图,还有哪些信息提出的问题没有解决?
©4袋虾饲料,每袋41千克,一共多少千克?
②一笼养8只螃蟹,112笼共多少只螃蟹?……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1.先估一估,再算一算。(自主练习1)
315242
x3x4
2.火眼金睛辨对错(自主练习3)
216
x13
648
3.先估算,再笔算(自主练习4)
219x4512x42x283316x3
学生独立在练习木上完成,可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游戏:玩一玩,算一算(自主练习6)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出题,先估算,然后笔算。
5.有趣的动物世界。(自主练习5)
师带领学生读题,然后根据已有条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再解决。
6.在()里填上或“=”(自主练习7)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订正,说出判断的方法。
7.自主练习8:每行312棵,种了4行,一共种了多少棵?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8.回答问题(自主练习9)
观察统计表,计算回答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独立完成。
9.自主练习10
小组合作分析读懂题意,寻求正确的解决策略,然后全班交流。
四、教学小结
五、教学反思书上的练习比较少,在完成书上练习的基础上要加大练习的数量,
使学生熟练掌握。
课时教案设计2-3-1
课题信息窗3:海产品加工备课教师
课时1备课时间
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连续进位的乘法
教学三维目标
1.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连续进位的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
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连续进位的乘法,理解算理并
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去海产品加工厂看一看。(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二、合作探究
1.师: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有指导的观察,说清楚在哪看到了什么?)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师板书。
3.解决问题:
(1)7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生列算式:59x7=
你能不能先估计一下,59x7得多少?
说说你的估算过程,集体交流。
(2)你能不能试着用竖式计算一下?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59
x67
413
(3)看看与我们的估算结果进行一下对比。
(4)小练习:自主练习1的前两个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算理)
4、8箱带鱼一共多少千克?生列式:25*8
自己试着计算,并说说算理
补充练习:25x4
5、9个车间加工多少箱?生列式:118x9
先估算一下,再自己列竖式计算。(学生小组讨论估算方法,互相交流)
指名说算理,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补充练习:125x8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1的后两道题
自己计算,同位交流
2.自主练习2
完成后,小组内先交流,再全班交流
四、教学小结
五、教学反思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掌握比较好,基本上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知
识。
课时教案设计2-3-2
课题信息窗3:海产品加工备课教师
课时2备课时间
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两、三位数乘•位数•次进位、连续进位的乘法
教学三维目标1.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连续进位的乘法的竖式计算,
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次进位、连续进位的乘法,理解算理并
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1、口算:25x4=25x8=125x8=
2、竖式计算:23x8=4x38=83x7=56*4=
二、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3: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78x849x98x6589、5
454x44x198378x59x278
2.自主练习4:每种饮料各有多少瓶?
(1)自己先估计,再列式计算
(2)全班交流
3.自主练习5:
指名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说说在列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3、自主练习6:
指名说说图意,先估计一下,再列式计算
说说在列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4、自主练习7:计算
14x3=96x5=156x7=152x6=
125x7=234x3=2x142=75x8=
5、自主练习8
指名说说图意,先估计一下,再列式计算
6、自主练习9
出示图画,指名说说图意,先估计一下,再列式计算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7、自主练习10
指名说说题意,先估计一下,再列式计算
小组内交流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教学小结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练习效果不错,大部分学生正确率较高,能熟练运用乘法
口诀完成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练习
课时教案设计2-4-1
课题信息窗4:销售海产品备课教师
课时1备课时间
教学实践活动内容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教学三维目标1.学习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理解算
理并能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
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
富饶,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
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末尾或中间的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和一些游客一起去采购青岛的特产——海产品,让我们一起去
看一看都有些什么吧!
二、合作探究
1.出示情景图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有哪些海产品?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
2.学生观察情景图,自主提问,师板书
3.有选择解决问题:
(1)3盒鲸鱼丝多少克?生列式:350x3=
①学生估算
②独立尝试列出竖式
350
x13
1050
可以这样写:
350
x13
1050
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1:
160520
X4X7
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2.自主练习2:火眼金睛辨对错
小组内说说对不对、错在哪儿?计算这样的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3.自主练习3: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学生独立观察统计表,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通过估算和竖式计算将结果
算出,并填写到统计表中。集体订正。
4、自主练习7
出示图画,理解题意
自己列式,全班交流
5、自主练习9:动脑筋
30x912x325x413x7
300x9120x3250x4130x7
(1)算•算,你发现了什么?
(2)不用计算,你能知道下面算式的积吗?
3000x91200x32500x41300x7
学生先试着自己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可以指名交流,然后集体订正。
四、教学小结末尾有零的数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五、教学反思末尾有0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容易出错,所以在教学时要特
别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漏写乘数后面的0。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练习,使学生做到熟能生巧。
课时教案设计2-4-2
课题信息窗4:销售海产品备课教师
课时2备课时间
教学实践活动内容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教学三维目标
1.学习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
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
富饶,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
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末尾或中间的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1.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在计算末尾有零的数的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学习新知出示情景图,解决问题:
(1)买5盒海参,需要多少钱?学生列式:406x5=
①估算
②自己试着计算一下。
全班交流,学生评价。
提醒:中间有零的数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买5盒虾皮一共需要多少钱?
①估算
②自己试着计算一下。
全班交流,学生评价。
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1、2的其余题目
2.自主练习4
小组竞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3.自主练习5
学生独立观察统计表,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通过估算和竖式计算将结果
算出,并填写到统计表中。集体订正。
4.自主练习6:蔬菜批发市场
指名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可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提出问题,先估算,然后笔算。
5.自主练习8:请你帮忙算一算
出示图画,弄清题目要求
指名读题,然后根据已有条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再解决。
四、教学小结
五、教学反思中间有。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比较难,要注意提醒学生。乘任何数
都等于0。同时还涉及到价钱的计算,一节课要完成全部内容很紧张,因此必要的练习要跟
上。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二、课时教案设计3-1-1
课题走进新农村一位置与变换备课教师
课时1备课时间
教学实践活动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6—37页
教学三维目标1、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2、能用准确的方位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能用准确的方位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你们喜欢旅游吗?去哪儿玩过?(出示挂图)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农村看看,好吗?
二、讲授新课
(—)活动1:
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你想到村里哪个地方?
从村口到风景区怎么走?自己先想•想,再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交流走的几种方法)
你知道风景区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呢?
小结:风景区所在方向在牡丹亭的东与北之间,是东北方向。
(二)活动2:
刚才我们参观了风景区,现在如果我们想从文化中心到饮料加工厂怎么走?
你能说出文化中心在牡丹亭的哪个方向吗?(与你的同位互相交流一下)
板书: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大家仔细观察这四个方向。你能试着把我们认识的八个方向在纸上表示出来吗?
(学生独自完成)
我发现同学们都能当一个合格的小导游了,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一位小
导游,继续带领大家参观凤凰村,并说出你们的参观路线。
小组活动。
三、巩固与应用1、你能指出教室里的八个方向吗?
(引导学生学会看秤和物品包装袋上的质量标记。)
2、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校园内各个方向有些什么?
3、集体活动:找朋友
四、课外延伸向同学或家长介绍一下你的家的位置,或周围的一些地点。
五、板书设计走进新农村
―位置
北
西北东北
西东
西南东南
南
六、教学反思学生对八个方位比较熟悉,因此,在课堂上能够较好地完成学习内
容。但有部分学生分不清行走路线,在叙述时往往条理不清。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把话表述
清楚:从哪里出发,向什么方向走到哪里,再向哪个方向走……
课时教案设计3-1-2
课题走进新农村一位置与变换备课教师
课时2备课时间
教学实践活动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8-40页。
教学三维目标1、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2、能用准确的方位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能用准确的方位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四个新的方位,谁记得是什么?
2、以教室为例,说说每个方位有什么?
3、小练习,找朋友。
二、完成练习
1、找一找,填一填
出示山东省政区图:师介绍。
你知道哪些城市?指一指,找找家乡在哪儿?
小组内讨论练习中的问题
全班交流
2、请你当小导游
这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你愿意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先自己填写,再在小组内交流,每组选出一名小导游,向同学介绍公园的有关知识和
游览路线。
3、小组内介绍自己周围熟悉建筑物的方位,注意培养学生的方位意识。
4、乘车
认真观察行车线路图,辨认方向,然后独立完成。
汇报交流
任选两个站点,说一说行车路线和方向。
5,填表
先读一读介绍文字,想,想,然后独立填写。
根据自己的填写,向大家介绍这所学校,全班进行评议。
6、聪明小屋
出示题目,了解题意。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数。
三、教学反思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学生对方位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能够正确完
成课后的练习。
课时教案设计3-2-1
课题走进新农村一位置与变换备课教师
课时3备课时间
教学实践活动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1-43页
教学三维目标1、能用准确的方位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
2、了解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能用准确的方位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参观饮料加工厂,好吗?
二、新授
1、[出示录象]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一说,感知各种运动形式)
2、它们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给大家说一说吗?试着用手演示一下。
3、你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给它们分分类吗?(小组内交流)
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平移、旋转
4、小节:大门、传送带、升降机……的移动都是平移现象。
换气扇、汽车轮子、吊扇……的转动都是旋转现象。
5、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旋转现象?
(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拓展延伸所学的知识)
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1
先独立完成,再互相交流。分清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2、小游戏:(判断练习)
根据老师的表述,判断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看谁完成的又对又快。
教学反思单一的旋转与平移现象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如电动门、电梯、风
扇、车轮……但对于一些易让人产生歧义的就容易造成误解,如:开门、翻书、跳绳等,需
要教师帮助学生仔细分析,弄明白其中的区别,从而真正明白平移与旋转现象。
课时教案设计3-2-2
课题走进新农村一位置与变换备课教师
课时4备课时间
教学实践活动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3-44页。我学会了吗?
教学三维目标1、进一步认识八个方位,以及平移与旋转现象。
2、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八个方位,以及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看,今天我们要去哪儿?(出示图画)你认识这些健身器械吗?应该怎样使用呢?(请
学生简单介绍)
二、我学会了吗?
1、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图画,请一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这儿的环境与布局。注意使用上
我们学过的八个方位。
(注意观察图上的提示语)
2、转椅在花坛的哪个方向?
跷跷板呢?……
3、你能在图上找到平移和旋转现象吗?
(提醒学生注意:有些运动既有平移,又有旋转。)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2
将图形向右平移4格的图形涂上颜色。
2、自主练习3
按要求移一移,画一画,看看平移后的图形像什么?
(可以先用模型移动,然后画,以降低难度)
四、丰收园1、谈谈你学习这一单元的收获
2、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
教学反思学生完成不错,在此基础上,学生还找到了生活中其他的旋转与平移现
象,提出了不少问题。
第四单元风筝厂见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P47——P49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卜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鹰风筝?”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
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燕风筝?”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吓?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鹤风筝?”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这里教师教授估算的方法。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孔雀风筝?”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这里教师总结估算的方法。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全班交流]
活动三:练一练
1、-练第一题:在学生理解除法法算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并计算,并鼓励学生规律,
然后全班交流。
2、3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并总结规律与特点。
3、第3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并说说估算的方法。
活动四:数学游戏
教师可以出示一张数字卡片,全班同学抢答,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49_50
教学目标:
1、巩固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巩固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的意识。
3、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练习5—10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51——P53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学习用竖式进行计算。
2、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位数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64米红布一共能做多少只鹰风筝?”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
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1、口算
2、估算
3、竖式
教师小结竖式的计算方法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补充练习:96+384+466+3
活动三:练一练
1、练一练1题: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2、练一练2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3、练一练3题:让学生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独立解答。然后在小组、班级里进行讨
论交流。
4、练一练4题:学生立做,然后全班交流规律。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街接教材P52——P53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二、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一位数除二、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72个线轮能装多少盒?”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吓?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学生可能出现下列儿种方法
估算:72=60,60+6=10,72+6的商比10大一些。
口算:60+6=10,12+6=2,10+2=12
笔算:列竖式
教师讲授列竖式的方法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师:我们再来看'438根竹条能做多少只风筝?”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
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我们再来看:“86米布能做多少只孔雀风筝?”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
个问题?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生小组讨论并交流]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活动三:练一练
1、练习1题:学生根据要求独立做,然后全班交流。
2、练习2题:学生自己看表,弄懂题意后独立做,全班交流。
3、练习3、4题,学生独立做,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54
教学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济南2025年山东济南市历下区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初级综合类岗位3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机车车辆运用与维修》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信号与系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学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应用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琼台师范学院《普通化学(Ⅰ)(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民族大学《公差与测量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多媒体课件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明达职业技术学院《学术文化与科研能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达州市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笔试真题
- 2025至2030年中国肌酸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1.2 读懂彼此的心 第二课时 课件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
- 2025年度电视产品进出口贸易合同4篇
- 2025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心得体会(3篇)
- 外科护理5分钟小讲课
- 2025年中国融通农发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市宁河区事业单位招聘12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福建省莆田市数学三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山东菏泽投资发展集团限公司招聘61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幕墙工程项目管理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