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九中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合肥九中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合肥九中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合肥九中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合肥九中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新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新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口号能反映一个时代的主题。下列出现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口号有①“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②“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④“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2.1947年5月,杜鲁门主义正式实施,美国先后向希腊、土耳其提供了7亿多美元的军事援助。1948年4月,马歇尔计划开始执行,美国共向西欧国家提供了总额为132亿美元的援助。这两次行动反映出美国A.力图遏制共产主义影响 B.推动了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C.企图打破雅尔塔体系 D.主要以战争和经济手段扩张3.某历史学家认为:“严格说来,□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 D.清末“新政”4.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人大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变化,不能说明的是()

1953年

1979年

1995年

2009年

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

8:1

8:1

4:1

1:1

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

13.26%

18.96%

29.04%

46.6%

A.农村与城镇代表比例趋向平衡B.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速度加快C.城市和农村人口数量趋于接近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逐步的普及5.李时珍足迹遍布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访问了农夫、车夫、猎户、矿工等人,由此获得了大量的药物学珍贵资料和许多民间有效的单验方,为《本草纲目》的写作准备了翔实的资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古代医药学注重分析与实证精神 B.古代科技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C.经济中心转移支撑医药学者研究 D.古代科技的传播运用了市场机制6.有学者认为,达·芬奇通常被归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人物,但他的想法却不完全与一般认为的文艺复兴特色吻合。这位学者接着引用达·芬奇的话:“那些研究古籍而不研究大自然的人,只是大自然的继子,而不是亲生子,所有好的作者都应以大自然为母亲。”这位学者意在说明达·芬奇A.善用比拟和譬喻,论述的方法独树一帜B.主张研究古籍才为首要,探索自然为次C.强调从大自然学习,不以师法古人为先D.认为人是万物之灵,表现出独特宇宙观7.宋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观察如图,下列项中的经济文化现象与图中地点对应正确的①地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②地名窑以其产品的质量闻名天下③地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④地为朱熹、陆九渊讲学之地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8.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之初,只有那些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的选举。导致英国选举资格变化的原因有①社会经济的进步②议会改革的推动③思想解放潮流的影响④工人运动的发展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9.春秋时期,“工商食官”逐渐被冲破。一批新兴私营工商业主逐渐拥有庞大资产,“贵"的阶级外,又增加“富"的阶级,“贵”“富"由合走向分离。这一变化促成社会结构由贵贱等级转向为A.城乡之间的国野之分 B.地主和农民的阶级鸿沟C.士农工商的职业区分 D.君主与平民的统治结构10.如图是著名的1942年海报“我们能做到”,以“铆工露丝”为原型,描绘了当时理想化的美国女工形象。对图片信息的解读较为合理的是A.经济危机使美国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获得工作机会B.图片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女权运动在美国兴起C.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了美国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D.美国的工业化发展对女性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1.著名学者任鸿隽在1915年创刊的《科学》发刊词中指出:“世界强国,其民权国力之发展,必与其学术思想之进步为平行线,而学术荒芜之国无幸焉。”据此可知,任鸿隽认为A.新文化运动方向已转移 B.科学对民主有奠基作用C.科学革命成为当务之急 D.民主须与科学相互结合12.夏商周时代青铜器制作精美,代表着中国5000年的声誉和艺术价值。如图两件著名青铜器物A.是拥有者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B.分别是商、周两朝青铜器代表C.是当时手工业者的审美反映 D.青铜器己是当时日常生活用具13.今天下非不稍变旧法也,洋差商局学堂之设,开矿公司之事,电线机器轮船铁舰之用,不睹其变,反以蔽奸。夫泰西行之而富强、中国行之而奸蠹,何哉?上体太尊而下情不达故也。”激发该看法走向初步实践的原因之一是A.鸦片战争的失败 B.英法联军侵占北京C.甲午战争的失败 D.《辛丑条约》的签订14.周代实行世官制,但是子孙在继承父祖职位时要经过王的册命,受命者也非常看重册命仪式,往往铸造青铜器(如鼎、簋、盘等)予以纪念。其主要原因是A.宗法观念的深刻影响 B.周天子权威的削弱C.以德治国思想的传播 D.青铜铸造业的发展15.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到:“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实质是A.反对教权主义B.反对封建统治C.反对神学世界观D.反对世俗权威16.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进,人们对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工业与力学、数学、材料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建筑技术的进步,1889年为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建造的埃菲尔铁塔便是典型。这主要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A.科学与技术结合的特点 B.促使城市家庭生活的改进C.促进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D.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17.公元前5世纪后期,如果有人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了与既有法律相抵触的议案,或者议案提出的方式违反法定程序,在此后的1年内,任何公民都有权起诉议案提出者,如果起诉者胜诉,则给予奖赏,违法议案提出者将被处理罚款。这一制度的设立A.凸显了法律建设的专业化水准B.保证了城邦政治决策的公正性C.有利于强化公民的政治责任心D.防止了行政官员对权力的滥用18.汉武帝下诏:“郡国长吏,在其治区,乃竟无孝子廉吏,可应国家选举,可证其职责之未尽,遂下令议不举者罪。”此后,郡国每年荐举孝廉一名。这表明汉武帝A.通过颁布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B.积极宣扬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C.重视教化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D.创新设计了分科考试的选官制19.如图是1954年的宣传画。该作品A.反映了国民经济正在迅速恢复 B.描绘了人民投身建设的热情C.说明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 D.表明女性在建设中贡献突出20.康熙帝曾先后命焦秉贞、冷枚等人绘《耕织图》,还亲自作诗题咏,“复命镂板流传,用以示子孙臣庶,俾知粒食维艰,授衣匪易”。这一做法A.确保了农民生活的富足B.促进了中央集权的发展C.缓解了人地之间的矛盾D.推动了重农理念的传播21.唐朝时期,定期对官员实行考核,评定出等级,并当众宣读。然后给所考之官发考牒,作为其官职迁降的依据之一。此制度具有覆盖广泛、标准明确、制度严密等特点。这种制度A.进一步削弱了相权 B.能够强化政府的效能C.旨在防范地方叛乱 D.弥补了科举制的弊端22.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A.分封制、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行省制C.郡县制、行省制D.分封制、行省制23.“它是个质变点,是中国革命由失败走向胜利的质变点,是中国革命由别人主导到由自己主导的质变点。”材料中的“它”可能出现于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24.表格内容为大国领导人对某一历史事件发生后的第一反应,该事件是丘吉尔好了!我们总算赢了。斯大林真是好极了,日本人干得真不赖。罗斯福将尽全力把强加给国家头上的耻辱还给对方。上帝保佑美利坚!A.九一八事变 B.原子弹轰炸广岛C.珍珠港事件 D.《三国同盟条约》签订25.苏联解体后,美国改变了之前相对克制的中东战略,除继续扶持以色列以制衡阿拉伯国家外,也积极采取措施插手中东事务,宣传和输出美国模式。对此可以用来说明A.美国放弃对中东的霸权主义政策B.多极化形成使美国调整对外政策C.美国插手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D.两极格局瓦解加剧中东紧张局势26.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A.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B.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C.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27.马克思说.启蒙运动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28.下图选自资中筠《开放中的变迁》,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A.1898年是清代民间社团创立最多的年份B.甲午战败后几年内民间社团数量增长较快C.晚晴的民间社团以推翻君主专制为主要目的D.辛亥革命时期民间社团合并为政党故数量减少29.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30.粱启超在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中构想出一个“文学之盛,国力之富,冠绝全球”“黄白两种人权利平等、互相亲睦”的国家形象。据此可知,粱启超的小说A.回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B.成为宣传维新思想的主渠道C.带有明显的空想主义色彩 D.体现了国人对专制的反抗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唐装的概念与唐期有关,但并非只是指唐朝时期的服装,而是对各种富于中国特色的中式服装的泛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朝的服饰种类有袍、襕、襦、衫、贯头衣、裙、披帛等。早期袍服的袖子多用大袖,后未,少数民族地区紧身、窄袖的样式,也被汉族人民所接受。一般平民用素色的麻布缝制狭小袖口的袍子,与用考究的绸、丝段缝制的文官绣飞禽、武官绣走兽的肥大袖子的官袍形成强烈的反差。历宋、元至明,外国将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物事称之为“唐”,中式服装叫做”唐装”。——据权江华《话说唐装——谈唐装的现代传承》等整理材料二现在的“唐装”基本上是以清末的对马褂为基础,经改良而成的中式轻上装。为什么不把“唐装”称为“满装”呢?一是因为马褂也不纯粹是满族人的服装,它是长期以未满、汉服饰不断融合的产物;二是从清末到民国时期被公认的“国服”是中山装。1912年,民国政府规定了中山装的形制,并予礼义廉耻、三民主义和共和理念、五权宪法、和平统一、严谨治国等治国寓意。1929年,国民政府规定“制服用中山装”。——据夏目晶子《“唐装”的流行及其背景》等整理材料三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各国领导们身穿洋溢着浓厚中华神韵的的中式服装亮相。这套衣服经过了传统和现代二者之间,在款式、面料以及工艺上的保留与创新,并融入了新世纪时尚文化后的“唐装”,并迅速成为新时代“国服”的代表。——丁锡强主编、李克让主审《新唐装》(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服饰的特点,并分析“唐装”与唐朝的关系。(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山装成为“国服”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新唐装”迅速流行的意义。32.材料刘徽(约225—约295)魏晋时期著名平民数学家,代表作《九章算术注》、《海岛算经》。刘徽创造了“割圆术”这一重要方法,在推理圆面积的过程中,创立了著名的“化曲为直”的极限学说;在体积计算上提出了“出入相补”的数学理论。刘徽还对整勾股数进行了描述,在论证勾股定理的同时,对勾股数进行了公式证明。另外,刘徽还求证了开方的计算方法,并最早提出了“方程”的正确定义,阐述了方程组的解题方法。与此同时,刘徽还阐述了分数的定义,并引入正负分数的概念,给出了无理数的相关定义。刘徽还将圆的周长与面积进行了代数运算,最终得到3.14的圆周率,这也是后人所说的“徽率”。因其在算术,几何,代数等方面都有杰出贡献,被世人誉为“中国数学史上的牛顿”。——李秋莎《刘徽《九章算术注》中的数学思想及其历史贡献》(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徽的数学成就。(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徽能够取得伟大数学成就的原因。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消费水平农村8.9%城镇4.5%——摘编自《中国经济年鉴》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年达到4002万吨,1986年达到5205万吨,至2002年达到18224.89万吨,钢产量已经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长39.30%,2002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2001年增长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邓小平《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1982年)(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二中历史现象产生的政策性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家经济政策实行带来的启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新四军是抗战时期中共南方游击队的称呼,因此①正确,②中明确提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③提出抗日口号,因此选项B正确;④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藐视,因此选项A、C、D排除。2、A【解析】

“1947年5月,杜鲁门主义正式实施,美国先后向希腊、土耳其提供了7亿多美元的军事援助。1948年4月,马歇尔计划开始执行,美国共向西欧国家提供了总额为132亿美元的援助”表明这两次行动反映出美国力图遏制共产主义影响,A正确;B与杜鲁门主义不符,排除;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战争不是美国扩张的主要手段,排除D。3、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说明是完全反对西方文明的义和团运动,故C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4、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选项。图中数据反映的是农村人大代表与城镇人大代表比例的变化,与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无关,故D项不能说明,符合要求。从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以及它们的人大代表数额的比例情况来看,农村与城镇代表比例趋向平衡,所以A符合题意,但不符合要求;城镇化人口的增多反映了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所以B符合题意,但不符合要求;到2009年城镇人口比例占据了一半左右,说明我国城市与农村人口数量趋于接近,所以B符合题意,但不符合要求。故选D。考点: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和祖国统一·新时期的政治建设·新时期的政治建设的成就5、B【解析】

李时珍访问了农夫、车夫、猎户、矿工等人,获得了大量的药物学珍贵资料和许多民间有效的单验方,有效的单验方,为《本草纲目》的写作准备了翔实的资料,说明《本草纲目》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故选B;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经济中心转移”的问题,排除C;材料信息与“市场机制”无关,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访问了农夫、车夫、猎户、矿工等人,由此获得了大量的药物学珍贵资料和许多民间有效的单验方”,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6、C【解析】

根据“那些研究古籍而不研究大自然的人,……所有好的作者都应以大自然为母亲”可知,达·芬奇强调从大自然学习,不以师法古人为先,C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与材料信息相反,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人是万物之灵”,排除D。7、D【解析】

①是陕西,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排除①;②是浙江,在宋代江西景德镇名窑以其产品的质量闻名天下,排除②;③是广东,宋代中国的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技术推广到闽粤江南地区,③正确;④是江西,此地的白鹿洞书院是朱熹和陆九渊讲学之地,③④正确,故选D;①②对应不正确,排除ABC。8、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17世纪后期严格限制公民权,到1969年真正实现普选,推动其民主化进程发展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经济进步、议会改革推动、思想解放潮流影响和工人运动发展等,①②③④说法正确,D选项符合题意;议会改革和工人运动等体现了政府改革和阶级斗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社会经济的发展则是英国民主进步的根本原因,忽略①②④的分析,都不符合题意,ABC三项错误。9、C【解析】

据材料“增加‘富’的阶级,‘贵’‘富’由合走向分离”可知,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工商食官”逐渐衰落,促进士农工商的职业区分,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工商食官”的衰落,与城乡之分无关,A项错误;地主和农民阶级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建立而出现,B项错误;君主与平民的统治结构早已存在,D项错误。10、C【解析】

材料时间“1942年”,暗示美国此时处于二战之中,成年男性劳动力因为战争严重不足,大量有关战争的工业领域只能由女性来补上空缺,因此美国女性走出家庭,承担原本男性的工作角色,故选C;1942年,经济危机已经过去,排除A;19世纪40年代末美国女权运动就出现了,排除B;D项解释没有结合图片时间,不符合题意。故选C。11、D【解析】

材料“世界强国,其民权国力之发展,必与其学术思想之进步为平行线,而学术荒芜之国无幸焉”表明任鸿隽主张民主制度发展必须与科学思想进步相结合,故D正确;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为民主与科学,材料政治强调的是民主与科学的关系,没有偏离方向,故A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科学与民主的关系,没有突出科学是民主的基础作用,故B不正确;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要解放人们的思想,宣传民主与科学,故C不正确。12、A【解析】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均为礼器,代表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故A选项正确;二者均是商代青铜器代表,故B选项错误;二者体现的是贵族统治者的权力和地位,而不是手工业者的审美,故C选项错误;二者均是礼器,与祭祀有关,而不是日常生活用具,故D选项错误。13、C【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史料与对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材料中的“非不稍变旧法也”、“上体太尊而下情不达”等处可以发现提出看法的人针对的是洋务派观点,造成该思想走向实践的主要从《马关条约》之后,故C项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14、A【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宗法制度下,周王是天下大宗,具有天下共主的名号,故受命者都很重视天子的册封,A项符合题意;题干未体现周天子威的削弱,排除B项;材料强调权力来源,未体现以德治国理念,排除C项;铸造青铜器用于纪念册命仪式,受命者重视册命的原因在于宗法观念的影响而非青铜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15、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将斗争的矛头指向了罗马教皇,而已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因而这一运动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实质是一场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因此B符合题意,故选B。【名师点睛】宗教改革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代表人物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以及发展出来的新教教派。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实质16、A【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工业与力学、数学、材料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建筑技术的进步,反映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特点,A项正确;题干未体现城市家庭生活的进步,排除B项;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A。17、C【解析】

材料反映的措施将促使雅典公民慎重提出议案,审慎行使自己的权利,从而有利于强化公民的政治责任心。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法律建设的进步,排除A项;B项中的“保证了”说法绝对,且这一制度的设立与“政治决策的公正性”无关,排除;这一措施不是针对行政官员,排除D项。18、C【解析】

依据材料中“举荐孝廉”等信息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察举制以德行和才能为标准为国家选用官员,德被置于首位,表明汉武帝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推恩令及削弱地方诸侯的内容;B选项错误,汉武帝推行儒法结合的治国理念,抛弃了汉初实行的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D选项错误,分科考试是科举制的特征,汉武帝时期并未实行。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9、B【解析】

宣传画中的人物象征着群众代表,群众表态“我们为参加国家工业化建设而自豪”,这说明我国人民建设工业化国家的热情高涨,B正确;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在1952年底就已经完成,A排除;C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中的人物是群众的代表,并非单指女性,D排除。故选B。20、D【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康熙皇帝命人绘制《耕织图》,充分体现了康熙帝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农事辛劳的深切认知,这一做法推动了重农理念的传播,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中“确保”一词表述绝对,与统治者具有重农思想没有必然关系;B选项错误,重视农业与中央集权没有直接关系;C选项错误,统治者具有重农思想与缓解人地矛盾没有直接关系。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1、B【解析】

根据材料“定期对官员实行考核,评定出等级,并当众宣读”“覆盖广泛、标准明确、制度严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对官员的定期考核,有利于规范官员的执政行为,能够强化政府的效能,B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对官员的考核,没有涉及削弱相权,A项错误;材料涉及定期考核的官员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官员,与防范地方叛乱没有直接关系,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主要弊端是考试科目主要限定在儒家经典,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材料所述对官员的考核制度不能弥补科举制的弊端,D项错误。2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的读图能力。注意图一中“北海郡”“胶东国”等名称,可知当时地方上郡县、封国并存,联系西汉初年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图二中“辽阳行省”等名称,联系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名师点睛】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

分封制

郡县制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系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建立基础

血缘关系

地域关系

传承制度

诸侯王位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官员职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对土地的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作用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23、B【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34——1936年的长征是是中国革命由失败走向胜利的质变点,是中国革命由别人主导到由自己主导的质变点,故这个“质变点”出现于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是中国革命由失败走向胜利的质变点,是中国革命由别人主导到由自己主导的质变点”,联系所学长征的意义分析解答。24、C【解析】

1941年日本制造珍珠港事件宣告太平洋战争爆发,刺激了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法西斯力量大大增强,故上述三国领导人有如上评述,故C符合题意;194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美英忙于应对经济危机,苏联忙于国内经济建设,并不真正关心日本侵华行为,故A不符合题意;1945年美国用原子弹轰炸广岛,此时日本穷途末路,斯大林该评论的是美国行为,故B不符合题意;1940年9月,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签订《三国同盟条约》,确立了三国轴心同盟,此时苏德互不侵犯,美国尚处于中立状态,反法西斯国际形势堪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5、D【解析】

苏联解体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干预力度明显上升,宣传和输出美国模式,这无疑加剧了中东紧张局势,D正确;A明显与题干主旨相反,排除;尚未形成多极化,排除B;苏联解体使得美国更加积极的干预中东,因此是苏联解体促使中东政治格局发生改变,C排除。26、C【解析】

材料“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反映了英国在君主制的“旧瓶”里装进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新酒”,促进英国社会稳定发展,故C正确;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并没有君主制的“旧瓶”的历史,故A错误;法国共和制度已经取代了君主制,并不存在“旧瓶里装新酒”的问题,故B错误;近代德国宪法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不符合“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故D错误。故选C。27、A【解析】

由材料“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可见“理性”意味着不迷信外在的权威,注重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自由、平等、人权、民主和法治都属于理性,故A符合题意;BD项强调君主和权威,是资产阶级革命之前的信仰,故BD不符合题意;C项是东方的传统观念,主张集体意志,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B。28、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中曲线的走势中能够看出1895年-1910年间晚清社会民间社团力量的发展经济的两次大的曲折波动时期,甲午战后的几年间民间社团数量增长较快但至1900年又由于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迅速跌入谷底;1905年后民间社会力量再次兴起,同样至1910年间民间社团力量再次弱化,所以B项说法符合图中图中曲线含义,ACD三项三项并不能从曲线中直接显示出来。考点: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29、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春秋战国时代,法家主张厉行法治,加强君主集权,因此最受统治者推崇。由此可知B项正确。儒家主张“仁”和“仁政”,道家讲求自然无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均不符合题干“专替君主打算”的要求,由此可排除A、C、D三项。考点:战国百家思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战国百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战国各家思想由于代表的利益不一样,观点也不是一样,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试的重点。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战国百家思想出现的背景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30、A【解析】

从材料可知,梁启超的小说中描绘的场景,彰显了当时国人救亡图存,希冀中华民族强大的愿望,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小说成为宣传维新思想的主要渠道,故B不正确;梁启超的小说表达了对独立富强的追求,并非无法实现的空想主义,故C不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梁启超希冀民族独立、富强,没有体现对专制的反抗,故D不正确。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特点:种类多样;吸收少数民族特色;具有等级色彩;影响深远。关系:唐装的概念与唐朝有关,但并非只指唐朝时期的服装;唐朝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影响波及海外,外国人将中式服装叫做“唐装”或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侨所穿着的中式服装被称为“唐装”。(2)原因:孙中山自行设计;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山装具有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政府的提倡。(3)意义:有利于提高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拓展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有利于增强对外开放的活力。【解析】

(1)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种类有袍、襕、襦、衫、贯头衣、裙、披帛……少数民族地区紧身、窄袖的样式,也被汉族人民所接受……一般平民用素色的麻布……绸、丝段缝制的文官绣飞禽、武官绣走兽的肥大袖子的官袍形成强烈的反差。”从种类、吸收元素、等级特色归纳唐朝服饰的特点。二小问“唐装”与唐朝的关系可结合唐朝的国际影响进行分析得出结论。(2)根据材料二中“长期以未满、汉服饰不断融合的产物……1912年,民国政府规定了中山装的形制并予礼义廉耻、三民主义和共和理念、五权宪法、和平统一、严谨治国等治国寓意。1929年,国民政府规定‘制服用中山装’”从时代背景、个人努力及政府态度进行分析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