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纪念中学新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中山纪念中学新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中山纪念中学新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中山纪念中学新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中山纪念中学新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山纪念中学新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宋一代,神童辈出。诸如丘浚十岁、孔文仲七岁、蒋堂六岁、黄庭坚七岁等,会赋诗、能作文的记载比比皆是。从宋太宗时起,朝廷专门设立童子科,有多位童子被赐予同进士或学究出身,其中最小的只有三岁。这一现象说明宋代A.皇权日趋随意独断B.乡学教育成效显著C.官僚体制充满活力D.科举考试流于形式2.1912年,越南光复会成立,规定其宗旨为:驱除法贼,恢复越南,建立越南共和民国。1927年,越南国民党成立,规定其最后目的是“赢得民族独立,成立共和政府,实现民族自由权,为越南资本主义发展打通道路”据此可知A.越南革命进程与中国革命完全一致B.中越两国结成反帝斗争的统一战线C.三民主义成为两国革命的指导思想D.辛亥革命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3.下图为一幅农民壁画,绘制于1958年。图中文字为:“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的幸福门。”壁画体现了:A.农民的美好梦想 B.农业的巨大成就C.“左”倾的虚幻激情 D.社会宣传需要4.战国时期一位思想家认为:“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矣。”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5.“……深刻的反省。口口口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制的一部分。口口口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口口口政府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上述文字最有可能出自A.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 B.《中美联合公报》C.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D.《中日联合声明》6.柏拉图从个人需要的多样性、能力的片面性和不同个人能力的差异性这三个方面来阐述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进而以分工为基础描述了国家的产生。这表明柏拉图A.主张社会精英治理国家的合理性B.否定了希腊政体的局限性C.奠定了近代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D.是希腊人文思想的初创者7.外国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虽然是一场民众起义,却不应被理解为民主的展现,尤其不是西方式民主;它代表的是一种深刻的民族主义和广泛的愤怒,衍生自西方对中国所做出的掠夺。”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五四运动A.是一场伟大反帝爱国运动 B.爆发具有一定的突发性C.是一场民主思想启蒙运动 D.是中国历史重要转折点8.梁启超倡议建立“新史学”,“新”就新在①以历史进化论为指导②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③以全体国民为读者对象④以“以古鉴今”为研究目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9.列宁说:“‘一战’后美国几乎把所有国家,甚至最富有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这表明()A.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B.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C.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D.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10.从殷商时期的“唯天监下典厥(道)义”,到西周时期的“遵王义”,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人一义”,即思想家们共用“义”的概念名称,均从“义”之“亲亲尊尊”内核人手进行理论改造,使“义”的性质及内涵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A.人本文化的会通精神流行 B.诸子思想具有同源异流特征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D.士人的民本意识正在形成11.有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这里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A.中下级武士破产 B.西南大名的强大C.民族危机的加剧 D.倒幕运动的胜利12.下面的统计数据反映了17—18世纪宗教书籍和启蒙书籍出版的变化情况。对此变化的最佳理解是A.理性精神取代愚昧 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C.启蒙作品影响较大 D.民主平等渐成主流13.请看如图报影,下列项中对该报章内容解读正确的是A.确立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接受《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施政纲领C.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D.筹建新中国是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重要任务14.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A.重视证据B.公平公正C.契约至上D.注重程序15.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成了一些书籍报刊学术研讨的主题,并进入大学的课堂。一些著名学者称其是“不可超越的哲学”、“要探索人类发展前景就势必要求教于马克思主义”。据此可知A.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领域的主题 B.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面临新的高潮C.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受到较多关注 D.苏联模式得到知识界的普遍认可16.康有为曾言道:“思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合群非开会不可。”梁启超也说:“自近世严禁结社,而士气大衰,国之日孱,病源在此,故务欲破此锢习。”据此可知,他们二人都主张A.召开国会商讨救国方案 B.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C.引进西学破除理学传统 D.兴建学会宣传救亡图存17.自11世纪开始到15世纪,以意大利为中心,西欧各国先后出现了研究、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历史上称为罗马法的“复兴”运动。罗马法的复兴实质上反映了欧洲A.文艺复兴带来思想解放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C.中世纪法律体系的落后 D.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18.下图为某学者关于中国国际现代化的“和平鸽”战略设想概念结构图。这一设想符合或顺应了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不结盟政策③经济全球化潮流④多极化趋势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9.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20.以下是《武乡六个村土改后人口和土地的变化表》富裕中农中农贫农1948年1950年1948年1950年1948年1950年人口比例(%)0.73.688.494.82.91.6土地比例(%)0.94.288.894.89.01.0人均土地(亩)5.374.94.324.14.372.6据表格可知,土地改革A.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提高了人均土地占有量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地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21.史学界普遍认可军机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但对军机处设立的年份有不同的观点。下表最能说明设立时间认可的历史依据不认可的主要理由1726年为了用兵西北,设立“军需房”,参赞军务。临时性军务机构,无专职官员、无官衙。1729年正式更名“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只有兼职官员,皇帝随时召唤,在皇宫内设值房。1732年全称“办理军机处”直至清亡;专设军机大臣、章京等职;“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军机处名称、职能等业已具备。A.历史解释往往有随意性 B.主观阐释难以还原历史真实C.史学研究决定历史发展 D.不同研究视角影响历史结论22.美国经济史专家哈罗德·H·福克纳曾不无自豪地说:“(20世纪初)美国农业一次收成,就可以把比利时王国的一切连同国王一起买到手,两次收成可以买进意大利……五次收成,就能把俄罗斯帝国从沙皇手中买进来。”这主要说明A.先进的政治制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B.产业革命推动美国农业产值的攀升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提升了美国的经济竞争力D.美国确立资本主义经济霸主地位23.西晋杜育的《茶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A.因为文学作品具有史料价值,所以可以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C.传说远古时期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D.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专著,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24.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用解剖、明暗、透视法等方法对人物和景致进行现实主义的“逼真”刻画,由此达·芬奇称画家是“一切看得见的自然景物的模仿者”。这表明,在文艺复兴运动中A.现实主义作品追求体现求真诉求B.透视画法引发了技法与视觉革命C.画家运用科学知识表现真实世界D.人物画和风景画取代宗教画地位25.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26.明太祖朱元璋流传在世的画像版本据说有16种之多,形象差别很大。下图自左至石依次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明朝官方画像、《乾隆年制历代帝王像真迹》收录的“明太祖真像”、河南一位据称是明朝后人家族珍藏的明代朱元璋画像真迹。以下解释最为恰当的是A.左图:着力刻画朱元璋"姿貌雄伟"失去真实性B.中图:表明清朝极力丑化朱元璋的形象更不可信C.左图和右图:形象较为接近能够反映其真实面貌D.真实的朱元璋形象还需要新的历史史料加以佐证27.汉代,蜀地百姓“帅导群妾,咸循蚕蔟。分茧理丝,女工是敕。”在齐地,平民“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这反映出当时A.家庭丝织业生产盛行 B.生产具有标准化的特征C.丝织业地域分工形成 D.丝织业商品化趋势明显28.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功绩,表述正确的是A.确定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纲领B.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C.确定建立独立、自由、富强新中国D.确立了与国民党开展合作的方针政策29.冷战结束后,欧盟东扩吸纳了东欧国家,但欧盟不但未能因此而强大反而导致了欧盟一体化进程停滞不前,致使欧元区面临解体的危险。这佐证了A.多极化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B.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力减弱C.第三世界国家迅速崛起 D.区域集团化在探索中曲折发展30.“1831年,他出生于北京圆明园!1850年3月,清宣宗逝世,他即位临朝,时年19岁!第二天,收到从广西来的奏折,当地造反!”“他”是A.道光帝B.宣统帝C.光绪帝D.咸丰帝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战争观是指人们对战争问题总的看法。20世纪初,西方社会主流的现实主义战争观:把战争看作一种政治工具,与道德无关,也无所谓正义与否。然而,1914年爆发的第一世界大战成为这种战争观的滑铁卢,作为工业化时代的产物,战争给各国经济带来的巨大破坏以及庞大的人力、物力损失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被战争残酷现实震惊了的精英开始反省自己对战争的认识。在此背景下,理想主义战争观产生,即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这种战争观在国际危机频发的20世纪30年代风行一时,人们极力希望能避免战争。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理想主义战争观彻底破产。二战期间,特别是在了解了法西斯的疯狂侵略以及种族灭绝的非人道做法后,有识之士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以往对战争的认识。反法西斯的现实需要催生了战后国际战争观的转向,衍生出正义战争观,将战争划分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摘编自梁占军《二战与20世纪国际战争观的演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以来推动三种战争观演变的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战争观演变过程中得出的认识。3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美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越来越大,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上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决狱是西汉董仲舒首先提出来的一种判决模式,他认为在法律无明确规定时,可用《春秋》等六经中的思想作为判决案件的依据。此外,审判除了应根据案件的事实外,还应重视追究犯罪人的动机来断案,即所谓“原心定罪”。与此有关的断狱案例被汇编成十卷的《春秋决事比》,该书中有案例如下:女子甲嫁渔民乙,乙出海遇风暴,船破身亡死不见尸。后,女子甲在其父母的建议下,改嫁他人。按秦朝以来的法律规定,夫死未葬不许改嫁。否则就是私嫁。律当弃市。董仲舒则根据《春秋》之义认为:夫死无男(无子女)有更嫁之道,且甲尊从母命所嫁,并无淫行之心,故而“无罪名,不当坐”。——摘编自杨健康、黃震《春秋决狱及其现代价值》等材料二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恩主诈骗被保护人的(财物)应宣誓充作‘牺牲’,奉献于神”。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处死以祭谷神。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进入帝国时期,出现了大量包括宗教犯罪在内的新罪名,罗马私法发达、公法相对不发达的状况深刻地影响了古罗马刑法中公犯与私犯的规定,以至造成两者的失衡。——摘编自郭静《罗马刑法的发展进程及其评价与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判决女子甲无罪的依据,并分析其“春秋决狱”反映的汉代法律的发展趋势。(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罗马法蕴涵的法制理念。(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春秋决狱”与罗马法所形成的法治文化产生的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材料“有宋一代,神童辈出”“从宋太宗时起,朝廷专门设立童子科”说明了宋朝比较重视科举制度,乡学教育发展较好,故B项正确,D项错误;A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点睛:材料“有宋一代,神童辈出”“从宋太宗时起,朝廷专门设立童子科”是解题的关键信息。2、D【解析】

材料中越南光复会的名称及宗旨都源于中国的革命团体名称“光复会”及“兴中会的宗旨”,这说明越南近代的民主革命受到了中国辛亥革命的影响,D符合题意;A、B、C说法错误,排除。3、C【解析】

根据“1958年”和图片及文字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的“左”倾错误造成的“浮夸风”,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4、C【解析】

材料“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体现的是礼法并治的思想,属于荀子的主张,C正确;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A排除;孟子主张民贵君轻,B排除;韩非子主张严刑酷法和变革,D排除。故选C。5、D【解析】

日本曾发动过侵略中国的战争,因此,中日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有日本对发动侵华战争的深刻反醒,故选D;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不符合“政府”“建立外交关系”,排除A;BC不符合“深刻的反省”,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深刻的反省”“政府”“建立外交关系”,联系中日建交的史实分析解答。6、A【解析】

依据材料“从个人需要的多样性、能力的片面性和不同个人能力的差异性这三个方面来阐述社会分工的必要性”来看,柏拉图提倡根据智慧拼的来进行社会分工,由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来统治国家。故答案为A项。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柏拉图反对希腊的直接民主,认为人们没有办法正确认识真理,但其目的不是为了否定希腊政体的局限性,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排除;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文主义萌发的渊源众多,源头复杂,排除。【点睛】柏拉图的俄国家学说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7、A【解析】

材料的观点是五四运动不能从民主的角度分析,应从中国遭受的侵略与民族自觉的角度评价,从“它代表的是一种深刻的民族主义和广泛的愤怒”可以看出,它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故答案为A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五四运动的爆发具有突发性,排除B项;材料不是强调五四运动的民主启蒙作用,排除C项;材料不是强调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排除D项。8、A【解析】

梁启超倡议建立“新史学”主要是从历史进化论为指导,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从而培养国民素质的研究方向,①②③正确;新史学和传统史学都具有“以古鉴今”为研究目的,排除④,选择A正确。9、A【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文字“‘一战’后美国几乎把所有国家,甚至最富有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是指美国成为世界上的最大债权国,A项符合题意,B项出现在二战之后,CD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详解】10、B【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共用“义”的概念名称,均从“义”之“亲亲尊尊”内核人手进行理论改造,使“义”的性质及内涵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说明诸子思想具有同源异流特征,故选B;A无法体现“使‘义’的性质及内涵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排除;西汉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民本意在,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共用‘义’的概概念名称……使‘义’性质及内涵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11、C【解析】1853年“黑船事件”促使日本开国,民族危机加剧,属于日本明治维新的外部因素,C正确;其他不是外部因素,排除。12、A【解析】

从图示信息来看,宗教书籍的出版越来越少,而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出版较多,说明在启蒙运动开展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日益解放,理性精神逐步取代愚昧,故答案为A项;B、C项不符合题干中“最佳理解”的要求,均排除;D项说法绝对,排除。13、D【解析】

“中国人民政协开幕”“共同纲领”“制定国旗国徽”表明该报说的是筹建新中国是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重要任务,故D正确;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是1954年一届人大,排除;B不符合题意,排除;C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点睛】本题考查第一届政协会议,解题的关键是“中国人民政协开幕”“共同纲领”“制定国旗国徽”。14、C【解析】

试题分析:“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时,实际和衣服主人就已经形成一个契约,即衣服主人支付一定数量的劳动报酬,而洗衣人将衣服干净完好地交给衣服主人。该案例中的洗衣人之所以要受到惩罚,显然是因为他的失职导致无法履行契约。故C正确。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5、C【解析】

根据材料“马克思主义成了一些书籍报刊学术研讨的主题,并进入大学的课堂”“不可超越的哲学”等信息可知,马克思主义成了一些书籍报刊研讨的主题,并且还进入大学课堂,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受到较多关注,C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对思想领域中的主要思想进行对比,无法得出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领域主题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关注,没有体现国际社会主义运动,B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受到较多的关注,没有涉及苏联模式,D项错误。16、D【解析】

康有为从正面论证创办学会对启发民众、更新风气的重要性,梁启超痛陈近代严禁结社导致了国家的士气大衰、国家孱弱的教训,可以说明两人都主张通过兴建学会宣传救亡图存,D项正确;“召开国会”与“开风气”、振“士气”不符,A项错误;材料中未提及“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的目标,也与“引进西学破除理学传统”的说法不符,BC两项错误。17、D【解析】

罗马法是第一部商品生产者社会的世界性法律,其核心内容在于维护私有财产。11--15世纪欧洲的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这一法律满足当时西欧各国一般财产和契约关系的发展变化的需要,D正确;文艺复兴兴起时间是14至15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时间是在17世纪,排除A、B;中世纪法律体系的落后并不是其本质,排除C。18、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和平鸽的基本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和平鸽的基本思路:遵循宪章,促进和平;立足亚洲,面向全球;东西比翼,南北协作;互利共生,协同发展。由此可见,和平鸽的思路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结盟政策、经济全球化潮流、多极化趋势。故选D。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当今国际局势与中国外交19、A【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新疆地区出土了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制品,由此可判断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故选A项;材料中不能反映出,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带有西域特征的说法也无从得出,故排除B项;没有交往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东周时期楚国和西域地区的交流,但并不能说明生活方式趋同,故排除D项20、C【解析】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1947年土地改革后,从1948年到1950年可以看出成为富裕中农和中农的人口比例逐步上升,而贫农的人口比例呈下降趋势,说明土地改革后人民的收入提高,表明土改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故选C;农业合作化运动从1953年开始,不符合题意,A错误;表中数据不能体现人均土地占有量提高,B错误;农村经济结构是农村中各主要经济成分或要素的构成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材料中无从体现,D错误。21、D【解析】

据材料“表格信息军机处设立的年份有不同的观点。”可知,军机处的设置经历了“临时性军务机构,无专职官员、无官衙”到有“兼职官员”及“名称、只能等业已具备”的过程,因此影响了对军机处年代的确定,这说明研究的视角不同,得出的历史结论也不一样,D正确;A违背史实;主观阐释受主体认知的局限性及社会环境的制约,难以还原历史真实,但B与材料无关;生产方式决定了历史发展,C说法错误。22、B【解析】

哈罗德·H·福克纳的论述体现了20世纪初美国农业的超高产值,据所学可知,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迅速,生产力极大提高,促使农业迅速发展,故选B项;美国代议制确立于18世纪,而材料中的现象发生在20世纪初,因此并不能直接体现政治制度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排除A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之后才出现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美国确立资本主义经济霸主地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排除D项。23、B【解析】

《茶赋》属于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不能作为信史提供绝对可靠的历史信息,但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B项正确;文学作品不能作为信史(即记载准确的历史),但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史料价值。A项错误;传说不可以作为信史,需要有其他有力材料的佐证,因此无法仅根据神农氏的传说确定茶的起源。C项错误;《茶赋》是以茶为主题的作品,出现在西晋,比唐代《茶经》更早。《茶经》不能确定在唐朝以前是否已经出现茶,只能确定茶至少在唐朝时已出现。D项错误。24、C【解析】

从材料中的“用解剖、明暗、透视法等方法”和“一切看得见的自然景物的模仿者”等信息来看,表明在文艺复兴运动中画家运用科学知识表现真实世界,故答案为C项;材料不是反映现实主义作品的追求,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科学对绘画技法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美术作品主题的变化,排除D项。25、C【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清代中期的商人资本规模动辄百万两甚至千万两,这主要和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商业规模扩大有关,C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社会商人地位一直很低,A选项排除。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并没有明显松弛的现象,B选项排除。明中叶后,白银开始在流通中占主导地位,但是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商业规模的扩大,D选项排除。26、D【解析】

据题意可知,不同版本的朱元璋画像存在较大差异,而且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哪一版本是最准确的,所以真实的朱元璋形象还需要新的历史史料加以佐证,故选D;ABC中的说法都有一定的主观臆断性,有待商榷,故排除。故选D。27、A【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百姓”“平民”“分茧理丝”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家庭手工业领域丝织业生产盛行,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反映出标准化特征,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丝织业的地域分工,排除C项;材料没有说明这种生产是面向市场,看不出商品化趋势明显,排除D项。28、A【解析】

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的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实现共产主义,选项符合题意,故A正确;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是在1924年的国民党一大上,B错误;“确定建立独立、自由、富强新中国”是中共七大的内容,C错误;“确立了与国民党开展合作的方针政策”是在1923年的中共三大上,D错误。29、D【解析】

材料“欧盟东扩吸纳了东欧国家,但欧盟不但未能因此而强大反而导致了欧盟一体化进程停滞不前,致使欧元区面临解体的危险。”表明欧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可以得出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过程中也是充满了曲折的,故D正确;当今世界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多极化格局尚未正式形成,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突显大国的影响,故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第三世界国家问题,故C不正确。30、D【解析】

咸丰帝生于1831年,死于1861年,故D符合题意;道光帝死于1850年,A不符合题意;宣统帝生于1906年,故B不符合题意;光绪帝生于1871年,故C不符合题意。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因素:政治的需要;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性和残酷性;有识之士的反思;经济大萧条引发的国际环境的动荡等。(2)启示:人类对于战争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战争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战争观的演变与战争形态变化密切相关;人类的认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珍视和平,理性认识战争。【解析】

(1)根据材料“20世纪初……把战争看作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