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识字7

教学内容:

《识字7》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拍手歌的形式,带出10个本课学习的生字,

这首拍手歌告诉学生“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要牢记”,内容通俗易

懂,读音押韵,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根据本课拍手歌的特点和学生

的认识基础,我们让学生在明快的节奏中拍手诵读,激发学习兴趣,对学

生比较生疏的一些重要词句进行指导;同时认真分析本课生字的特点,分

类组合,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

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方法科学识记生字;在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的基础上,渗透一些汉字的演变以及造字规律的知识,学用结合教给识字

方法,提高识字效率,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中受到保护动

物、关爱自然的情感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3.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熟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拍手歌的含义,有保护动物的愿望。

教具学具: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生字卡片;找一找锦鸡、黄鹏、百灵、孔雀、雄鹰、老虎、

熊猫、大雁的图片和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导入:同学们,你们有去过动物园吗?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动物园

参观,大家想去吗?那我们坐火车去吧!大家准备好了吗?

2.出示视频《动物乐园》,找学生说说刚才都看见哪些动物。(要求完

整说)

(设计意图:课堂之初,学生注意力还不集中,通过直观的动物视频,

引起学生注意力,有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使他们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二、看图读文找词语

1.过渡:这些动物可爱吗?今天,森林里也来了一大群动物,想知道他

们是谁吗?想知道就打开书本,借助书中的拼音把课文读一遍。边读边画

出动物的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找学生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些动物。

3.指名学生读出课文中出现动物的词语。

4.课件出示:孔雀、雄鹰、大雁、老虎、黄鹏、百灵、熊猫等动物名称。

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的情境,继续引导学生有兴趣地朗读,使学生

乐读、爱读,并且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寻找答案的能力。同时,直观的动物

图片继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动物名称的印象,寓乐于学。)

三、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出示本课要认的10个生字,加拼音),师带

读。

学生自由拼读生字三遍,哪些字你觉得不容易读好就多读几遍。

3.读生字时哪些是要注意的,指出来并当小老师领读一遍。

4.你有哪些好方法记住?现在,请小朋友们拿着生字卡片,和你的同

桌轮流交流一下你的记字方法,哪一大组小朋友既积极交流了生字,纪律

又好的,老师要奖一颗★(教师在小组间走动,观察各小组的学习情况,

随时检查小组认字情况。)

5.指名汇报记字方法,当小老师领读(领读该字及其组词)

6、游戏:猜谜语(课件出示)

小牛戴帽子——牢。一只美丽的鸟——鹏。

女孩喜欢做游戏一一嬉。火把山烧倒了——灵。

手拿户口本——护。两人桥上走——丛。

7.去拼音乱序(一字一拼音):开小火车读、女生读、男生读;老师

读生字,小朋友跟读并举起生字卡片中相应的字。(速度慢一点)

8.今天的生字宝宝特别的淘气,它都跑到我们课本的儿歌里了,哪个

小朋友还能把它认出来呢?自由朗读一遍,要求把字读准确。(出示课件课

文)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增强识字的趣味性,这样,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不仅轻松地完成了学

习任务,同时活跃了思维,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并且巩固课堂知识。)

四、读儿歌,交流体会

1.指名读,小组分小节接力赛读(速度和感情都要注意),评价。

2.同桌交流,说说读了拍手歌,你知道了什么?(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懂得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小结:是啊,大家说得太好了,大小动物都有家,人和动物是朋友,

我们人人都应该关心动物,保护动物。在这儿,我们国家的国宝熊猫京京

为小朋友们献上一些珍稀动物的图片。

【出示课件稀有动物图片,音乐,师旁白:多么可爱的动物啊,像老

虎、大熊猫、藏羚羊这样的动物,在我们国家本来就非常稀少,可是我们

还是会看到有人伤害或捕杀他们(社会上捕杀动物的图片),当你看到这样

的情景,你想说什么?】

(1)同桌互说。

(2)指名说。

师:小朋友们,如果你是保护动物协会的一名志愿者,你想对伤害动

物的人说些什么呢?

指名说。

小结:孩子们,圆圆的地球就是一个家,这个家因人和动物的和谐相

处而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做一名保护动物的小宣传员,好不好?那我们

把这首儿歌唱给所有的人,让所有的人都来保护动物好吗?

回读:拍手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阶段,单靠教材编排

的说话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对学生进行有目

的的语言训练,是发展学生语言的有效途径。本环节在与学生取得情感共

鸣的基础上,设计了让学生对伤害动物的人说一说,不仅激发了学生热爱、

保护动物的意愿,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指读“生字歌”,分男女生读,齐读。

2.学习了拍手歌,让我们了解了什么?

(在学习新课前,复现生字词,巩固知识。)

二、学写生字

1.先观察,领会书写要领。

(1)第一个“物”

以熊猫晶晶学写字,发现怎样正确规范地写好“物,

(2)第二个“物”

出示晶晶重写的字“物”

生再点评。

师范写,生书空。

(3)出示“鸡”

生点评。

师小结后范写。

(4)出示“猫”

学生给自己提写字要求。

生交流。

老师范写。

(5)依次出示“丛、牢、拍、护、保”,学生提写字要求,师范写,

生书空。

2.学生练写。

(1)学生读帖。(先看范字,不动笔。)

(2)动笔,描红,注意写字姿势。

(3)临写。

3.书写点评。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不光要把字写正确而且要写漂亮,为了达到这

一目标,这个环节创设了“熊猫学写字”的情境,让学生先对照范字点评,

领会书写要领,然后给自己提写字要求,最后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整个

写字教学过程是轻松愉快,层层递进。)

三、完成“我会填”。(课件出示课后P125“我会填”)

1、让学生说说每组字有什么不同。

2、自主组词、填空。

(通过分辨形近字、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目的是区别字义。)

四、学编“拍手歌”

课件出示保护动物的另一首拍手歌,学生自由读一遍,师与生齐读一

遍。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识字七》

2.自编一首拍手歌,明天上课展示。

(设计意图: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根据低年级的主要学习任务是

朗读和识字,学生在反复阅读中同时加深巩固识字。结合课后拓展,引导

学生发挥想象力,主动学习。)

六、板书设计:

识字7

爱护环境

保护动物

七、知识点:

1.认识10个生字:护牢孔雀锦鹰丛鹏灵嬉

2.能听写词语:牢记、拍手、动物、公鸡、花猫、丛林、保护

3.形近字区分组词(从、丛)(户、护)(己、记)

4.熟读背诵儿歌。

5.自编儿歌,和同学交流。

教后反思:

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6“红领巾”真好

教学内容:

本课是一首清新优美的儿童诗,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语言生动活

泼,课文插图形象传神,意境高远。全诗分三节,结构基本相同,每节都

采用了自问自答的形式展开叙述。整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为人们展

示了一幅清新、活泼、动人的画面,唱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合谐相处的美与

爱的赞歌。

红领巾、小鸟对于学生来说都非常熟悉。课文图文并茂,学生们乐于

接受。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朗读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

应在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挥诗歌利于朗读的优势,引导学

生整体感知,多形式读文,体会小鸟的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受“小

卫士”的快乐自豪,从中受到美与家的启发熏陶,激发积极投身爱鸟护鸟

公益活动的热情。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发展朗读能力,促进

语言积累。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背诵课文,懂得保护鸟类,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具学具

1、生字词卡片,课件或放大的文意图。

2、搜集各种鸟的图片,鸟鸣声的录音。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导入:

1.读题质疑: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读题思考:“红领巾”为什么带上

引号?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是谁夸红领巾真好?为什么夸红领巾

真好?)今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问题学习这篇课文。

(疑问是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有效地抓住了学生的思维

特征,同时也渗透了文章的线索和教学活动展开的思路。)

2.放音观察:播放鸟鸣叫的录音,启发学生谈谈对鸟类的了解。出示

课件(文意图)或鸟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想像这里发生了一件

什么事?

(利用多种媒体,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挖掘学生认知经验。营造优美学

习环境,训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文热情。)

对话平台

二、自悟

1.启发思考:是谁夸红领巾真好?为什么夸红领巾真好?找出文中的

相关段落读一读。边读边画,引导学生找找红领巾为小鸟做了哪些好事?

圈出有关的词语。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

2.交流自读情况。"红领巾"为小鸟做了哪些好事吗?(放鸟巢、写木

牌)读读课文中的有关语句,相机随文认读生字新词:鸟巢、崭新、木牌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教师相机指导:如红领巾爱鸟、护

鸟态度很坚决,这"不许打鸟"要重读,一字一字读清楚,读肯定些。(范读、

跟读、个别读、齐读)

4.试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小鸟为什么要夸"红领巾"真

好?

(这一设计打破传统阅读学文的正常顺序,与由题生疑的导入相衔接。

充分挖掘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能读书,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坚持以读为本的思想,多形式的读书加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感情的理解

和感悟。用"因为……所以……”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

思维的逻辑性,进而明晰文章思路,明确认识,激发学生对红领巾的敬佩

之情。)

三、回读

1.教师启发思考:少先队员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引导学生通过读书

找到答案。

2.学生分组合作,读课文第一、二小节,学习伙伴交流讨论。

3.每小组选代表汇报学习成果,互相评议。(小鸟活泼、可爱;小鸟

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

(根据自悟环节,追根溯源,增强读书活动的目的性、实效性。引导学

生回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启发学生交流讨论,体会课

文内容。)

四、朗读

教师根据各组汇报情况,组织学生观察插图,相机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应采用范读、领读、个别读、评读、赛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热

情。

如:第一节表现小鸟的活泼、快乐。读相关的语句,相机随文认读生

字新词;利用录音或课件演示小鸟的鸣叫声,抓住“叽叽喳喳,蹦蹦跳跳”

体会;把小鸟的欢快、可爱读出来,读出对小鸟的喜爱。

第二节描写小鸟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引导学生读读相关的语句。

随文认读生字新词,抓住“机灵、扑棱棱”体会小鸟忙碌捉害虫的情景。

(读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根本,多形式的朗读活动,激发学生的童

心童趣,有效地实现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五、统读

合作朗读。分别邀请三个组来当最快乐的小鸟、当最机灵的小鸟、爱

鸟的红领巾。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读文热情。)

六、扩展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鸟的知识,哪些益鸟能给森林、人类带来帮助,向

大家做介绍。

(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积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学

生爱鸟护鸟意识。)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习: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等方法,检查

生字词的读音。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蓬、棱”都是后鼻音,“喳、巢、

崭”是翘舌音,“棱”在“扑棱棱”一词中变读为一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

的认字经验,说说自己是怎样认识、记住这些汉字的。

(低年级以识字为重难点。教学中应抓实抓好识字记字的环节,多形

式识字记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强调重点字音,组织交流识字记

字方法,为学生打好阅读写作基础。)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组织学生评议。

二、背诵

1.用引背法指导背诵。(师:清晨,林中谁最快乐一一(学生齐背第

一节)。师:清晨,林中谁最活跃一一(学生齐背第二节)。师:清晨,林

中谁来得最早一一(学生齐背第三节)。

2.学生轻声自由背诵。同座同学互相背诵。

3.指名个别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组织学生评议。有条件的可以组织

学生边背诵边表演或配乐读。

(多形式背诵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评价他人的能力,促进学生

的语言积累。表演读或配乐读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记字、写字

1.观察: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分析“羽、理、捉、领、蹦”的字

形。

重点强调,跃:右边是“天”(“笑”的下边),不是“天”;“领”字

的左右两部分是“头不齐脚步不齐”,“令”的捺变点。

2.指导书写,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教师巡

视指导。展示优秀作品,组织学生评议。

(突出写字重点,加强评议指导,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练习

1.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小鸟”的可爱。注意用词情况和语言

组织。

2.学习课文后,想一想除了爱护小鸟,我们应还应该保护哪些小动

物呢?

(这一练习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关爱小动

物的认识和理解。)

五、实践

1.在课外阅读有关鸟类知识的书籍,在活动课上向同学介绍。

2.在老师的指导下,做鸟巢和广告牌,到公园或郊区放置鸟巢,插

上“不许打鸟”的木牌。

(努力挖掘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学习做人,

形成健康和谐的个性品质。)

板书设计:

小鸟快乐、活跃、捉害虫(受保护)

26“红领巾”真好

红领巾放鸟巢、写木牌(保护鸟)

本课知识点:

1.认识8个生字:叽喳蓬跃棱巢崭牌

2.能听写词语:羽毛头领捉住理会跳跃蹦蹦跳跳百灵清晨

3.词语搭配:机灵的()翠绿的()

蓬松的()快乐的()

4.认识双引号和单引号。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后反思:

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7.清澈的湖水

教学内容:

《清澈的湖水》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组课

文紧紧围绕“环保”这一专题,选材新颖别致,贴近儿童生活。《清澈的

湖水》和这一组的专题很符合,它写的是小女孩小洁宁可长时间地把面包

纸攥在手里,也不愿弄脏那“清澈的湖水”。这点滴小事,反射出的是小

洁美好的心灵。本文通过学生身边的事件,让学生明白:其实保护环境很

简单,就在我们举手投足之间。既然我们的举手之劳能保护环境,使其不

受破坏,我们就应该好好保护我们周边的环境。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

心灵的美好。

3.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朗读中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体会自然美和行为美的和

谐。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湖光山色图片课件,学生欣赏。

2.让学生谈观后感,并用积累的词语描述看到的美丽风景。(预设:

山清水秀、清澈见底、波光粼粼……)

3.孩子们,美丽的风景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我们应该怎

样来保护这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清澈的湖

水》。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创设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并让

学生尽可能更好、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一环节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为

学生的写作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自主识字

1.师生提读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圈出生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

它们。

(2)遇到带有生字的句子或长句子多读几遍,做到读通顺、不添字、

不漏字。

(3)读书姿势要端正。

2.学生自主读书。(师在巡视过程中及时提醒学生读书方法、习惯,表

扬做得好的学生以带动其他。)

(设计意图:此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自主识字的能力和合作

学习的能力)

三、合作交流

1.检查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1)课件出示带音生字词语。

自由读一一指名领读一一开火车读一一男女比赛读

(2)课件出示去音生字词语。

同桌间互读一一指名领读一一开火车读

2.交流识字方法。

(1)同桌间交流,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些不容易识记的字。

(2)全班交流。

生活识字:镜蕉演卷

以旧带新:则一一侧奶一一扔

比一比:幼一一幻电一一龟

3.指导书写“眼睛”。

(1)学生观察,说说写这两个字时注意的问题。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先让学生区分“目”与“木”,再让学生知道

带“目”字旁的字一般要写得左窄右宽。(课件出示书写过程)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写字姿势。

4.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5.指名接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引导学生从感情、流畅等方面进

行优点和建议的评析。)

6.交流初读收获: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的识字效果,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突出写字重

点,加强评议指导,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四、品读领悟

抓住景物特点,体会景色美。

1.小洁荡舟湖上,欣赏了哪些美丽的风景?

(课件出示湖水图,学生回答)

2.这么美的景物,书上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呢?

细读课文2——4自然段,画出喜欢的描写景物优美的句子认真读一

读。

3.汇报交流

预设1:山石处

出示句子: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

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

(1)指名读,你为什么喜欢这句?

(预设:山石很奇特。山石很有趣。山石好像真的一样。)

(2)理解“展翅欲飞”,做动作理解。

(3)指导朗读:谁能看着图来介绍这些山石?(指名读)

师:山石像展翅欲飞的雄鹰,像正要跳起的青蛙,像正在赛跑的石龟

石兔,多么有趣,多么奇特呀!(齐读)

师:展翅欲飞的雄鹰是那么的威武,正要跳起的青蛙和赛跑的龟兔是

那么的活泼、可爱。(再齐读)

(4)小船儿向前行驶,小洁还会看到怎样的山石?(拓展说话:山石

还会像什么?)

小结:山石仿佛变成了可爱的动物,真是千奇百怪、栩栩如生啊。

预设2:湖水处

出示句子: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1)指名读。

你感觉这湖水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湖水很清澈?

(2)这面镜子除了能映出蓝天、白云、变幻的山峦,还能映出什么?

(3)师:这清澈的湖水真是一面神奇的镜子啊,蓝天、白云、花草、

树木、山石还有活泼可爱的小鱼,构成了一副多么动人的画面,来,让我

们一边想像画面,一边再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

预设3:小鱼处

出示句子: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

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

(1)指名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

(2)这么可爱的小鱼,你想对它说什么?

(3)指导朗读:看谁把小鱼读得最活泼、最可爱?

哪条小鱼先来?(指名读)所有的小鱼一起读……

4.小结:荡舟湖上,奇特山石、清澈湖水、可爱小鱼,这样的风景怎

能不令人陶醉,让我们带着对这湖光山色的无限赞叹之情再来读读课文2

——4自然段。(配乐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抓住“景美”这一特点,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有选择地、多形式地进行阅读,让学生通过与文本、作者的对话

交流,不仅仅能欣赏到美的景色,积累到美的语言,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

的魅力,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为下文小洁的心情变化作下铺垫。)

五、巩固延伸

1.读读说说

湖水像一面镜子。

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

()像()o

2.背诵描写景色的精彩语句。

(设计意图:完成课后的比喻句练习,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背诵描写景色的精彩语句,积累优美语言,丰富语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L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检查识记情况。

2.指名背诵描写景色的精彩语句。

(设计意图:复习在学习中起到了巩固、强化的作用,是将知识掌握的

一个重要环节。只有把学过的知识经常地复习,才能牢记在心中。)

过渡:假如你就在这个地方,你会做些什么呢?

预设:我会大声地歌唱,我要赞美一下这儿的风景。

我会静静地坐在船上,欣赏美丽的风景。

师:文中的小洁做了些什么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这里简单引入、提问的目的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

欲望。)

二、品读领悟

抓住人物心理变化,体会心灵美。

1.细读课文3——5自然段,画出描写小洁的句子。

2.汇报交流。

3.课件出示。

句A:小洁看得入了神。她吃完面包,刚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却被湖

里美丽的景象吸引住了。

句B: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句C:小洁紧紧地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

句D:小洁回过头,不满地看了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

句E: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面包纸。她跨步上岸,四处

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

(1)仔细读句子,体会小洁的心理变化。

(2)抓神态,体会心理。

“入神”“吸引”说明了什么?

预设:小洁被美丽的风景陶醉了……

你们什么时候会出现类似的情形?

预设: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会入神。

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会入神。

让我们带上自己的感受来读读句A,感受一下小洁对风景的喜爱。(齐

读)

师:是啊,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所

以小洁觉得(生接读句B);是啊,湖水像一面镜子,小洁看到了蓝天、白

云上的自己,看到了水中的自己,所以她觉得(生接读句B)。

师:突然,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鱼。小鱼吓跑了,湖水变得满是皱

纹,美丽的景象不见了。此时此刻,你会怎样?

预设:我会很不满意(很生气,很伤心,很可惜,很失望……)

师:文中的小洁有怎样的表现呢?指名读句D。

对小男孩的举动,我们也会很不满……一起读。对小男孩的举动,我

们也会很气愤……一起读。对小男孩的举动,我们也会很难过……一起读。

师:生活中,什么时候会出现“期盼的目光?”(学生谈体会)

师:是啊,湖水这样美丽,小洁却看不到了,她是多么的不满,多么

的遗憾啊,所以她(接读句D)

(3)抓动作,体会心理。

文中两次写小洁“紧紧地攥着面包纸”,从这儿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我体会到了小洁对风景的热爱。

我体会到了小洁怕湖水被破坏的担心。

师:是的,这么美丽的风景,小洁怎能破坏它呢,于是小洁(生接读句

C),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生接读句E);是的,在湖水中,时而有

小鱼跃出水面表演,时而有蓝天、白云在眼前浮现,小洁怎能忍心扔面包

纸呢,于是小洁(生接读句C),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生接读句E)。

(设计意图: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句段,紧扣重难点,引导学生联系

实际,不断地进行拓展想象,并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反对以讲代

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读出不同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

三、指导书写剩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并口头扩词。

2.学生观察字形及结构,找出注意点。

3.教师边讲解边示范。重点讲解“觉”,下面是“见”不是“贝”。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点评。

(调动学生自主能动性,发现写字重点,加强示范、指导、评议,培养

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巩固延伸

1.假如你是小洁,会对乱扔香蕉皮的小孩说些什么?

2小结:风景优美的地方人人向往,保护环境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努

力,希望同学们积极投身到环保中去,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一定要保护

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文章主题

的深层理解。小结引导学生的正确行为,培养环保意识,促进学生健康发

展。)

五、课堂练习

1.比比组词。

奶()眼()睛()夫()桌()

扔()跟()晴()失()掉()

2.填一填。

长长的()()白色的()()变幻的()

企盼的()()清澈的()()

紧紧地()()飞快地()()

(设计意图:通过形近字的比较组词,加强字义的区别。通过词语搭配

练习,加强学生语言积累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练写生字词语。

(设计意图: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让学生自主积累优美语言,丰富语

汇。加强书写练习,巩固重点字词。)

板书设计

27.清澈的湖水

景美:山石湖水小鱼

人美:神态动作

知识点:

1.认识12个生字:侧卷欣赏龟镜映幻演蕉扔跨

2.能听写词语:失去觉得(多音字)扔掉眼睛纸张(易错字)

小船四处张望展翅欲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4.学写比喻句。”()像()”

教后反思:

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8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内容:

《浅水洼里的小鱼》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

文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浅水洼里的小鱼》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看到成百上千条鱼被困在浅水

洼里,尽管没有人在乎,但是小男孩却在乎每一条小鱼的感受,他一条一

条地捡起来,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的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认

识到当小动物受伤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用爱心来帮助它们,通过思想

品质的教育,从而美化孩子们稚嫩的心灵。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

的敬佩之情。

3.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爱鱼之

情。

教学难点:

通过品重点句、重点词来挖掘文本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让孩子自然流

露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从而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

的意识。

教具学具:课件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演示,情景导入

1.课件演示:

画面上出现这样的情景:蓝色的天空,飞翔的海鸥,绿绿的椰子树,

黄色的沙滩,平静的大海,一片纯蓝。

师问:海面上漂亮吗?(生答)让我们一起潜入大海深处去看看吧!

出示这样的画面:一群小鱼儿在美丽的海底快乐的生活,他们一边唱

歌,一边观赏海底五颜六色的美景,周围有红色的珊瑚,橙色的海藻,海

底景色美不胜收。

忽然,海底波涛汹涌,小鱼们还来不及躲进家门,已被无情的海浪冲

向岸边的沙滩。

没过几分钟,海面上又是风平浪静,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过,海浪慢慢

退却,留下的只是浅水洼中的成千上万条小鱼。(课件在此处定格。)

2.小朋友,看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生答)

3.那好,今天我们就要去海边走走,一起去看看这些浅水洼中的小鱼。

出示课题:浅水洼里的小鱼

学生读课题,指导读出可怜的语气来。

(设计意图:画面中有蓝色的天空,飞翔的海鸥,绿绿的椰子树,黄

色的沙滩,在这样美好的景物里,原先的小鱼们是那么地无忧无虑,开心

愉悦。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浪过后,无数小鱼被搁置在浅水洼中,喘气,蹦

跳、挣扎,这些小鱼快要死了。前后对比,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初步体会

到小鱼面临的困境,强烈的反差激起了孩子们的同情,他们激动起来:快

去救小鱼呀!)

二、触摸课文,随文识字

过渡:让我们一起轻轻地靠近这些小鱼。

1.请大家打开课本,放声朗读课文,读准每个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读完后标上小节号,并在难读的字、词、句下面作上记号。(生自由读课文,

读完后圈点,作记号)

2.检查反馈:

(1)课文共有()小节。

(2)你认为哪些地方比较难读。(学生说到教师准备的句子更好,若

没说到,也可以在大屏幕中出示,让学生试着读读。)

A: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

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

B: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

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①学生自由朗读这两句话。

②请你挑选自己喜欢的一句读给同桌听听,相互正音。

③个别学生站起来读读自己喜欢的那句。(在句子中指导生字)

(“甚”前鼻音;“至"翘舌音。蒸:后鼻音,顺势理解“蒸干”一词。)

3.分小节读课文,随机正音并指导:死(si)继(ji)乎(hu)叨(d

ao)的读音

4.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请你快速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在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选择AB两句话是因为:“A”句中生字特别多,既有会

认字,又有会写字,可以在读通这个句子的过程中随文识字,写字。“B”

句稍长,对于中差生朗读可能会有难度。)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课文要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结构特点是什么?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久”“乎”“至”“被”。(“久”字的

撇捺要伸展开,“乎”字的“横”、“至”字的下横要写长一些,“腰”

字中月字旁的“撇”、“被”中“皮”的“撇”要写成竖撇。)

3.学生练习写字。

4.师生评议,优秀作业在全班展示,并让展示的学生谈谈自己的写字

经验和感受。

四、创设悬念,适时小结

此时的你,就站在这些小鱼身边,面对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想,怎

么做呢?让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利用不同形式复习课文生字词。

2.激情描述,导入新知

师:小鱼在大海里快乐、幸福地生活着。可是,有一天,大海涨潮了,

小鱼伴随着潮水一起涌上了岸滩。不久,潮水退去了,有许多小鱼却留在

了沙滩上的浅水洼里,再也回不了大海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浅水洼

里的小鱼》。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小鱼留在了浅水洼里,你知道什么是浅水洼吗?可

以借助大屏幕中的图片来说说看。再联系一下生活实际,想一想浅水洼里

的水怎样?(浅水洼里的水又浅又少。)

(设计意图:激情描述,渲染气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

助图片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认识“浅水洼”,理解到位,体现了低年级

学生了解词语意思的特点。)

水洼里的水越来越少,越来越少,小鱼儿,你们怎么了,你们在想什

么,想说什么啊?

生交流。

二、创设情境,精读感悟

1.现在,我们学习课文,看看小男孩是怎么做的。先看第一自然段,

读了这段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说感受:小鱼很不快活,很惨,非常可怜,很难过……特别引

导学生注意“可怜”这个词。)

2.小朋友才读了一遍课文,就有这么多感受,你们很会读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初步感受,学生用不同的词

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说明学生读懂了课文,并体会出语言中所含着的情

感,体现了自读自悟的教学效果。)

3.你们是从文中的哪些句子里读出这些感受的?(学生找文中的句子)

很好!老师也找到了这几个句子,谁来读第一句话?(它们被困到水洼里,

回不了大海了。)

4.假如你就是浅水洼里的小鱼,此时,你有什么感受?现在的心情怎

样?(伤心、难过、孤独、寂寞、着急...)

5.那你就带着这样的语气给大家朗读。

(设计意图:在初步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进一步体

会,并有意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悟、朗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

言的感受能力。)

6.小朋友,读读第二句话,看看你又能读懂什么?(我觉得被困在水

洼里的小鱼有很多。)

7.被困在水洼里的小鱼很多。你是从哪个词语读出来的?(“几百条”、

“几千条”)

8.你看,这位小朋友多会读书啊!他能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读懂句

子,这可是个好方法。在后面的学习中,看谁会主动运用这种方法来读书。

好,谁能读出来?(生读)

(设计意图:在理解的基础上点拨,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9.同学们,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字吧。(点句子中的“蒸”出示“蒸”

字)谁认识?能给这个“蒸”字来找个朋友吗?(蒸干、蒸死、蒸发、蒸

汽……)

10.是呀,大家再来看一看这个字的下面有——(课件:四点底变红)

你们可知道,这四点底是从火变来的。(课件把四点底变成火)

11.太阳确实是很热很热的。太阳光火辣辣地照在水洼里,温度越来

越高,越来越高,(课件出示整个字慢慢地变红了。)小朋友们,你觉得这

时的小鱼会感受到什么呢?(热)

12.真的是这样的吗?让我们走近水洼来看看。(课件出示浅水洼,水

在变少)水越来越少,越来越少。(音乐想起)小鱼儿,你们怎么了,在想

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想象小鱼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教

师有意识地进行语言训练,这有利于发展语言,培养语文能力。)

13.大家想象一下,它们可能会怎么挣扎呢?(学生想象出各种挣扎

的情景)

14.你看,小鱼多可怜呀!假如小鱼会说话的话,它可能会说什么呢?

(设计意图:进一步启发想象小鱼的困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与作

者产生共鸣。)

15.小朋友体会得很好。现在,我们把这几个句子合起来读一读,再

体会一下小鱼的可怜,处境的危险。(学生体会读;个别配乐朗读)

16.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浅水洼里的小鱼,请问:你最大的心愿是

什么?

(设计意图:走进角色,设身处地地体会小鱼的心情,达到了与文本

对话的效果。)

17.这条小鱼想活,那条小鱼想活,所有的小鱼都想活。一个小男孩

明白了小鱼的心愿,大家来读一读这段话。(学生读句子)

18.谁能用一句话告诉大家小男孩在干什么?(捡鱼、扔鱼)

19.扔到哪里去了?把句子连起来说。(小男孩捡鱼、扔鱼,把鱼扔回

了大海里。)

20.一个多么有爱心的小男孩啊!你想当一当这个小男孩吗?请小朋

友们起立,大家都来当这个小男孩。请问小朋友,你们现在是谁?

三、创设情景,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教师先描述小男孩捡鱼的过程,学生根据描述做表演动作,然后,教

师即兴采访。

设计问题如下:

1.小男孩,你怎么走得这么慢呀?

2.你走这么慢干吗?走快点儿不行吗?

3.小男孩,不停地捡鱼、扔鱼,多累呀!你怎么不休息呀?

4.小男孩,成百上千条小鱼,你能捡得过来吗?

5.你明明知道捡不过来,怎么还不停地捡呢?

6.你真是个富有爱心的小男孩,你跟文中的小男孩一样可爱。

7.小男孩,不就是几条小鱼吗?死了就死了呗!有什么大不了?

(设计意图:创设了一个与文本对话的情境,先是让学生做捡鱼、扔

鱼的动作,然后教师随机“采访”。学生既深入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又体

会到了小男孩的思想感情。)

1.小鱼虽小,但它也是一条鲜活的小生命啊!我听出来了,你们非常

在乎小鱼。你说,还有谁在乎小鱼?

2.你在乎,我在乎,他在乎,大家都在乎都在乎小鱼的什么呀?

3.正因为小男孩在乎小鱼,所以,小男孩不停地捡鱼、扔鱼,来救小

鱼。一起读这段话。(生自读)

4.读了这段话,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在乎?“叨念”是什么意思?”教师

组织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师:在这段话中,老师也有个不明白的问题,“……”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来理解

省略号,“叨念”等,效果很好。这是在让学生自主发现,自我探究。学生

所得到的不仅是“答案”,更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

四、出示句子填空,训练学生的理解、表达

1.小男孩非常在乎小鱼。现在,我们就来开动脑筋,看看下面的填空

该怎样说?

(出示句子: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所有的小鱼________________O)

2.再看这个句子,有难度了,想一想该怎样说?

(出示句子:这条,这条也_________!还有这一条,这一

条,这一条……所有的小鱼________。)(想回大海、想活着、是小生命……)

(设计意图:又一次进行语言训练。这种有意识的语言训练,既可以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与语言。)

3.正是小男孩不停地捡鱼,扔鱼,才使成百上千的小鱼回到了大海妈

妈的怀抱。瞧!小鱼们在大海中游得多么快活,生活得多么幸福!(播放视

频资料)小朋友,无论鸟虫鱼兽,还是花草树木,地球妈妈都赋予它们宝

贵的生命。让我们珍爱每一个小生命,伸出温暖的双手去保护它们。

4.同学们,如果我们遇到了需要帮助的小鱼儿,你准备怎么办呢?请

把自己能想到的救助方法写在自己准备好的小鱼卡上吧,并把小鱼卡贴到

黑板上来。

(我在黑板上用蓝色粉笔勾勒出大海的模样,让他们把自己救助的小

鱼放归大海。)

(设计意图:这个设计是在学习文本的基础上的适当拓展,可以启发

学生的想象力,当学生看到自己救助的小鱼儿放回到大海时,他们有一种

成功的喜悦,看着大海里挤满的鱼儿,我笑了,同学们也笑了。因为被救

的都是小生命,任何生命都是值得珍惜的,学生在这种切身的行动中得到

了启发,身受感动,他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言行,更有实际意义。)

五、板书设计

28浅水洼里的小鱼

小鱼被困:浅水洼里回不去

小男孩:走弯捡扔(这条在乎,,,,)

保护动物珍爱生命

知识点:

1.认识7个生字:甚至整死继乎叨

2.能听写词语:不久在乎至于死亡细腰捡起来颗粒被子

3.想想说说(交流)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后反思:

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9.父亲和鸟

教学内容:

《父亲和鸟》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

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不同寻常的了解,体会到父亲对鸟超乎常人的热

爱。阅读本文,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古老而真切的童话世界,让你领略到人

与自然的和谐、融洽。反复阅读,用心体味,一定会让人有一种深深的心

灵感悟。

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许多生字,并能读懂浅易的文章。有一定的正

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根据这样的基础,结合课文内容的

特点,教者应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形式深入地阅读课文,

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及我护鸟心愿,激发爱鸟护鸟的

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蒙、喃”等7个字。会写“并、夜”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能用“快活”等词说句子。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同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和我的

护鸟心愿。

教具学具:

生字词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谈话激趣。

1、揭题: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根据课题猜想:这篇课文究竟写

了些什么内容?围绕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文章虽然以“父亲和鸟”来命题,但是却没有直接写出父亲

与鸟之间发生的事情。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据题猜想,启发学生想像,

激发学生读文兴趣,引入新课教学,进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寻

找自己所提问题的答案。】

2、谈话:播放鸟叫的录音,引导学生谈话。你喜欢小鸟吗?你了解

小鸟吗?把你课外收集的有关小鸟的图片和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今天我们

来学习一篇爱鸟的故事——《父亲和鸟》(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鸟的兴趣,挖掘学生

对鸟的认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交流与展示资料为爱鸟

护鸟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激趣导读。

1、对话平台:鸟儿是大自然中的精灵,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一对父

子在一片森林里进行着一段关于鸟儿的对话,你们想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吗?“父亲和鸟”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快读读课吧!(要求:先自

己读通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再把课后“我会认”里出现的字多

读几遍。然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指读课文和生字。)

2、分别用不同的标记画出“我”和“父亲”的语言。组内重点练习人物

的对话,体会课文内容。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指读课文,组织评议。(评议的重点放在正确、流利上。)

4、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从阅读中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

地方?

【设计意图:激发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自读意识和能力,指导识字,

帮助学生打好识字阅读基础。引导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人

物对话进行理解,线索清晰,有利于对课文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和

感悟。】

三、合作识字。

1、出示字词卡片,让学生逐个认读,学生互相纠正。

2、开火车读字词:教师相机指导,并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

提示“喃”、“浓”的声母都是鼻音“n”;观察“味”与“妹”、“惜”与“借”的字

形,教给学生一些记字的方法,如“味”为什么是口字旁,“猎”为什么是反

犬旁。“嬉”是“喜”字加上一个女字旁,味去掉“口”就是“未”。“蒙”字有几

个读音等。

3、教师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认一认,读一读,进一步巩固识字。

【教学意图:抓住儿童识字规律,多形式呈现字词,反复识记。结合

本课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分析,交流识字方法,积累

识字经验,体会识字规律,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四、指导写字。

1.指导学生整体观察,发现规律。如:可以将“并、喜、重、群”等字

放大,让学生观察这些字当中横的写法。

2.放手让学生描红、临写,亲身感悟字的写法。

3.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从中领悟写

字的规律。

【设计意图:学写生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五、练习

形式:

L用生字扩词。

2.用一个生字组词后,进行词语接龙。

3.用生字组词,再用生词写一句话。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扩词、写话的能力,同时积累更多

的词语。】

六、小结

第二课时

一、激趣引入。

1、揭题:板“鸟”:一说起“鸟”,你们想到哪些成语和诗句?(学生先

说,再看课件展示的成语和诗句。)

2、听读:看来大家对鸟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可你知道鸟什么时候最

快活,什么时候容易面临危险吗?我们来听读《父亲和鸟》。在听读时,轻

轻地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

3、听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听读,用想象描摹图画,让言语拂过心灵。】

二、质疑问难。

提出问题:你们能根据课文内容提出几个有意思的问题吗?

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一下提不出来,师可作适当引导,如:

(1)父亲望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

(2)哪些地方可看出父亲很爱鸟?

(3)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设计意图:把问题作为学生阅读课文的一把金钥匙,以问题指导朗读,

实现学生自主意义上的阅读。】

师过渡:那就让我们带着同学们的疑问一起品读课文吧!

三、品读文本。

(一)、理解3-8自然段。

师:这是一片雾蒙蒙而又美丽的,有着清新空气的树林,我和父亲顺

着小路经过这个树林,他朝着树林……

L(出示卡片:望了又望闻了又闻)你来读读这两个词语。谁发现这

两个词语有什么特点?该怎样读?

2.我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回到句子中去读读。(出示:父亲突然站定,朝

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3.师:那父亲望见了什么呢?又闻到了什么呢?自由朗读课文的第3-8

自然段。

(1)学生汇报。

A.(当学生说到望见树叶在动时引导)那他就知道了什么了?-理解“喃

喃”,指导朗读父亲的话。

B.“我”就站在父亲的身边,却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听见一只鸟叫。

可见,父亲平时对鸟的观察和了解,父亲很喜欢鸟。(板“知鸟”)

C.(当学生说到父亲闻到鸟味的时候)鸟味是怎样的?你知道吗?我

闻到的只是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为什么父亲却能闻出来

呢?对比中,可看出父亲对鸟很熟悉。父亲的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

这也说明了什么?原因也是在爱鸟上。(板“爱鸟”)

(2)父亲为什么对鸟这样熟悉呢?(长年累月的感觉,他也许每一天

都要那样地望一望,闻一闻。)

(3)我感觉到有点不对了,父亲对鸟很熟悉,应该望一下就知道,闻

一下就能闻出鸟味才对,为什么要“望了又望”、“闻了又闻”呢?

(4)学生说理由(喜欢、爱……),带着熟悉的、爱的感觉再次读第

三段。

(5)这种感觉真的不一样,让我们回到3-8自然段,把这种感觉连起

来感受一下。(学生自由读。)

(二)理解9、10自然段。

父亲说鸟要唱歌了,瞧,我们刚坐下鸟儿就唱了起来。(课件出示课

文插图,并播放小鸟的叫声。)

1.小鸟的叫声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指导理解:父亲对鸟太熟悉了,说鸟要唱歌,鸟真的就唱了,太神奇

了,但神奇背后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