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创新演练大冲关 湘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创新演练大冲关 湘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创新演练大冲关 湘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创新演练大冲关 湘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创新演练大冲关 湘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荒漠就是沙漠B.荒漠化都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C.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D.荒漠化不仅仅表现为沙漠化解析: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贫乏的地区,常分布在大陆内部或低纬度的大陆西岸,按地表组成物质可分为沙漠、岩漠、砾漠、泥漠、盐漠等。荒漠化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因素,也有人类活动因素。荒漠化的实质是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后,导致土地严重退化的一种动态演变过程。土地荒漠化不只形成于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荒漠化并不等同于沙漠化,荒漠化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沙漠化只是其中的一种主要类型。答案:D2.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的自然原因是()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解析: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植被破坏后,受流水侵蚀作用,岩石裸露,出现“红色荒漠”。答案:C读七省区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总面积的比例图,回答3~4题。3.该植被是()A.沼泽 B.温带落叶阔叶林C.荒漠 D.草原4.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酸雨 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 D.沙尘暴解析:图中显示该植被主要分布省区在西北(内蒙古、新疆)和青藏(西藏、青海),由此可知该植被为草原,它被破坏后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答案:3.D4.C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据此回答5~7题。径流带降水量(mm)蒸发量(mm)径流深度(mm)甲<200<200<10乙200~400200~40010~50过渡带400~800300~40050~300丙800~1600400~700[300~900丁>1600>700>9005.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所对应的径流带及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甲水土流失 B.乙荒漠化C.丙水土流失 D.丁土壤的次生盐碱化6.表中乙径流带所在地区,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是()A.河流的综合治理 B.水土流失的防治C.土地荒漠化的防治 D.中低产田的治理7.对乙、丙所对应的径流带内生态问题的共同治理措施是()A.防止植被破坏,提高植被覆盖率B.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农业C.建立农田防护林网D.营造梯田,平整土地解析:依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甲是缺水带,主要指西北的干旱地区;乙为少水带,主要是指我国的半干旱地区;丙和丁主要为多水带和丰水带,主要是指我国的湿润地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气候湿润,水土流失严重,而我国的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都与植被破坏有关。答案:5.C6.C7.A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如右图)。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几乎拦截了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据此回答8~10题。8.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气候变暖 B.土地荒漠化C.旱涝灾害 D.水土流失9.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度用水 B.沙漠广布C.过度放牧 D.气候干旱10.综合治理和保护民勤环境的合理措施有()①放弃全部耕地②合理调水③加强能源建设④恢复自然植被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解析:读题干材料可知,民勤县因石羊河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加上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对水资源的利用加大,产生了土地荒漠化现象。治理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河流上中下游要合理分配水资源,并恢复地表植被,逐步改善生态环境。答案:8.B9.A10.D读“1986~1999年我国西部部分省(区)土壤盐渍化面积变化统计表”,回答11~12题。统计资料(单位:104km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盐渍化土地1986年0.13781.0331.13320.5158]0.5255.91431999年0.13191.0232.25820.45112.15.1457次生盐渍化耕地1986年0.05490.11650.01990.30050.04670.46491999年0.04440.11430.01990.30680.05470.338311.据表信息可知,西部各省(区)盐渍化土地的变化情况是()A.西部各省(区)盐渍化土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扩大B.西部各省(区)次生盐渍化耕地面积均有所下降C.内蒙古盐渍化土地面积和次生盐渍化耕地面积增幅最大D.新疆土壤盐渍化最严重,次生盐渍化耕地面积下降比例最小解析:读表可知,西部各省(区)盐渍化土地面积只有青海、内蒙古有不同程度扩大,其他各省区均减少;西部各省(区)次生盐渍化耕地面积除宁夏、内蒙古扩大,青海面积不变外,其他各省(区)面积均有所下降;内蒙古盐渍化土地面积和次生盐渍化耕地面积增幅最大;新疆土地面积大,干旱地区面积也大,所以在西部各省(区)中土壤盐渍化并不是最严重的,而且其次生盐渍化耕地面积下降比例最大。答案:C12.据材料信息推测,我国最容易产生土壤盐渍化的地区是()A.高原地区 B.平原地区C.内陆盆地 D.丘陵地区解析: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土壤盐渍化面积最大,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壤盐渍化地区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所以我国最容易产生土壤盐渍化的地区是内陆盆地。答案:C二、综合题(共40分)13.某考察队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发现了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材料1:“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环境示意图”。材料2:考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经测定年龄在4000年以上。同时发现沙山内部含水量较高。(1)该地沙山是固定的还是流动的?说明判断依据。(4分)(2)在最近《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等单位组织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巴丹吉林沙漠被评为“中国最令人销魂的五大沙漠”之首。但近年来,有人发现巴丹吉林沙漠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你认为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人为原因有哪些?(6分)(3)在巴丹吉林沙漠的治理过程中,应坚持怎样的方针?采取哪些措施?(4分)(4)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结合亚太地区情况认为:“荒漠化应包括湿润半湿润地区由于人为活动引起地向着类似荒漠化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请分析其说法的科学性。(6分)解析:第(1)题,据材料2的描述: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且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判断是固定沙丘。第(2)题,导致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从人口压力和植被破坏两个角度归纳。第(3)题,坚持的方针可根据教材内容回答;采取措施主要根据成因,按照“对症下药”的原则归纳。第(4)题,可以根据荒漠化的含义分析该说法的科学性。答案:(1)是固定的。判断依据: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且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2)人口迅速增长,环境压力加大;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盲目开垦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草原植被破坏和沙漠扩大。(3)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退耕还林还草等。(4)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这里的土地退化包括风蚀、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也涉及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该说法符合荒漠化的含义,因此是科学的。14.热点在线材料1:年11月底,新疆完成了向塔里木河的第12次向下游的生态输水,至此累计向这条河下游输水34.83亿立方米,伴随着持续来水,曾多次干涸的尾闾台特玛湖水面因此扩展到340平方千米。材料2:“塔里木河流域水系示意图”。知识连线1.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2.我国西北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及成因。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措施。命题快线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问题。(20分)(1)图中阿克苏河是塔里木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________山脉,其河水补给主要来自________,影响其径流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6分)()A.降水量 B.气温C.地下水位变化 D.湖泊水位(2)塔里木河中下游的大片胡杨林近些年来大片死亡的根本原因是(2分)()A.人口的增加 B.农业灌溉用水增加C.过度取水 D.地下水位下降(3)近年来,我国在塔里木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中,已连续多次从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中下游实施调水,其主要目的是(2分)()A.维护绿洲生态 B.扩大灌溉面积C.满足中下游工农业用水 D.进行沙漠复垦(4)促进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10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