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12章-简单机械单元复习卷_第1页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12章-简单机械单元复习卷_第2页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12章-简单机械单元复习卷_第3页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12章-简单机械单元复习卷_第4页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12章-简单机械单元复习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12章简单机械单元复习卷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1.下列使用杠杆的事例中,省力的是()

2.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

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或滑轮组,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从不计滑轮重和摩擦,最省力

的是()

4.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匀速提升物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尸做的功是有用功

B.额外功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C.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

D.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的功是总功

5.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快

B.机械效率越高功率越大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

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快

6.小柯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400N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人将绳子拉过1m,物体也上升1小

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N

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7.如图所示,启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作是()

A.以4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B.以4为支点的省力杠杆

C.以B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试卷第2页,总19页

D.以B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8.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0

一「A「j

A.将支点两侧钩码都向右移动一格,杠杆仍平衡

B.在支点两边的钩码下各增加一个钩码,杠杆仍平衡

C.将支点左边加上二个钩码,右边加上一个钩码,杠杆仍平衡

D.将支点左边的钩码向左移动两格,将支点右侧的钩码向右移动一格,杠杆仍平衡

9.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D.dL

10.如图所示,轻质杠杆4B的转轴为。,杠杆两端点为4和B,且。4=2。8,给B端施

加竖直向下的力.使挂在杠杆4端重为4N的物体缓缓上升,不计摩擦.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B端所受拉力大小不断增大

B.B端所受拉力大小不变且为2N

C.转轴。对杠杆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下

D.转轴。对杠杆的弹力大小不变且为12N

11.以下是同学们对机械效率的一些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D.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12.下面措施中能使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高的是()

A.增加提升重物的高度

B.给滑轮的轮和轴之间加润滑油

C.提升质量更小的物体

D.将塑料滑轮换成体积相等的铁质滑轮

1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九

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

较长杠杆4点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

F为0.5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对杠杆做的额外功为0.1/

B.匀速竖直拉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小后变大

C.若将钩码从A点移到B点,用同样的方式将钩码提升0.1/n,则机械效率降低

D.若将钩码从4点移到B点,用同样的方式将钩码提升0.1m,则机械效率升高

14.如图所示,物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

擦),拉力Fi、七、&的大小关系是()

A.F?V&VF3B.F2<F]VF3C.F]VF2VF3D.F2<F3VA

15.“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翘起整个地球."下列生产和生活中的杠

杆与阿基米德设想的杠杆属于同类型的是()

试卷第4页,总19页

16.如图甲所示,同一物体先用滑轮组匀速提升,后沿斜面(如图乙所示)匀速提升,

两次提升高度均为九,两次拉力大小F]=F2,斜面长4B=2/I,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6做的功大于尸2做的功

B.两机械的有用功不一样

C.滑轮与斜面的机械效率一样

D.滑轮的额外功大于斜面的额外功

17.小册设计的提升重物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小册站在地面上通过滑轮组提升重物,

小册以拉力6匀速竖直提升物体4的过程中,物体A的速度为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布.小册以拉力尸2匀速竖直提升物体B的过程中,物体B的速度为艺,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为g.拉力Fi、尸2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速度之比=3:1,

体积之比以:%=2:3,密度之比pA:p8=7:8.由此可知()

A.做功功率之比R:「2=1:2

B.施加拉力之比&:『2=2:3

C.物体重力之比GRGB=12:7

D.机械效率之比①:加=7:8

18.同一滑轮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匀速提升重均为10N的4、B两物体,已知

滑轮重1N,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手的拉力尸乙=ION

B.4物体受到的合力与B物体受到的合力相等

C.若A、B两物体都被提升0.5m,则利用甲、乙两装置做的有用功相同

D.若A、B两物体都被提升0.5m,则手的拉力尸尹做的功比F乙做的功多

19.如图所示,在不计绳重及摩擦的情况下,用滑轮组把重80N的物体匀速提高2小,

所用的拉力是40N,则人所做的功为I,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如

果将100N的物体匀速提高到这个高度,则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试卷第6页,总19页

20.某人将一箱书搬上楼,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把所有的书一起搬上楼;二是先搬

一部分书上楼,再搬剩下的部分,则用何种方法搬书的机械效率高,为什么?

21.质量为100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某人用200N的水平推力推着它做匀速直线

运动,在20s内物体移动了60nl.求人推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

(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2)人推动物体做功的功率.

22.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的细木棒OC,OA=-OC,B为OC的中点.小明在C点施加始

4

终竖直向上的拉力F将挂在4点的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TH,木棒重10N,不计

摩擦和绳重.求:

(1)提升木棒的机械效率.

(2)拉力F的大小.

23.如图所示,定滑轮重2N,动滑轮重1N,物体4在拉力F的作用下,1s内将重为9N

的物体4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了0.2m,不计绳重和各处摩擦,求:

(1)此过程中的有用功.

(2)拉力的大小尸是多少?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4.(10分)如图所示是小聪同学设计的“测量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

(1)每个实验都有需要特别强调的注意事项,如在本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

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拉力方向要与斜面平行;二是要让物体沿斜面做运

动.

(2)小聪分别使用等重的木块和小车完成了机械效率的测量,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物体物重拉升高度拉力拉动距离机械效率

G/Nh/cmF/Ns/cmD/%

1木块6101.2010050

2小车6120.75120

第2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小聪的两次实验对比,可以研究斜面的机械

效率与的关系.

试卷第8页,总19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12章简单机械单元复习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

1.

【答案】

B

【考点】

杠杆的分类

【解析】

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可以从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进

行判断,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是省力杠杆.

【解答】

解:筷子、扫帚和钓鱼竿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抬起独轮车的车把时的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选项4CO错误,选项B正确.

故选B.

2.

【答案】

D

【考点】

动滑轮拉力的计算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设物体重力为G,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

A.图中为斜面,F1x4m=Gx2m,得到&=0.5G;

B.图中为滑轮组,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是3,因此F2=;G:

43

C.图中为动滑轮,动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则F3=2G;

D.由图可知,动力臂为Im+3ni=4m,阻力臂为1m,则尼x4m=GxIm,解得

F4=0.25G;

因此动力最小的是D.

故选。.

3.

【答案】

D

【考点】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动滑轮拉力的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A.图中滑轮是定滑轮,拉力尸=G;

B.图中滑轮是动滑轮,拉力F=1G;

C.图中滑轮组的动滑轮绕2段绳,拉力F=^G;

D.图中滑轮组的动滑轮绕3段绳,拉力F=[G.

本题选最省力的,故选D.

4.

【答案】

C

【考点】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儿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做的功包括有用功、额外功,为总功,故4错误;

BD.额外功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加上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故BD错误;

C.有用功是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故C正确;

故选C.

5.

【答案】

D

【考点】

功率的概念

机械效率

【解析】

根据功、功率、机械效率的关系分析.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的多少,机械效率是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解答】

解:力、说法错误,由于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与做功快慢没有关系;

B、说法错误,机械效率高,只能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与功率大小没有关

系;

C、说法错误,功率大,只能说明做功快,因时间未确定,做功多少无法确定;

。、说法正确,功率大,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就多.

故选。.

6.

【答案】

C

【考点】

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由图可知,该装置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故4错误;

试卷第10页,总19页

使用动滑轮时,物体上升1m,则绳子的自由端会通过2TH,故B错误;

不计摩擦和滑动自重,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物体的重力为400N,则拉力为

200N,故C正确;

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故。错误.

故选C.

7.

【答案】

B

【考点】

杠杆的应用

【解析】

①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是支点.结合图片判断其使用情况;

②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为费力杠杆;动力

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等臂杠杆.

【解答】

解:我们使用起瓶器开启瓶盖时,瓶盖中的B点被撬起,所以B点是阻力的作用点.并

且在开启的过程中,起瓶器绕4点转动,所以4是支点.在整个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

力臂,所以它是省力杠杆.故只有B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B.

8.

【答案】

D

【考点】

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对各选项逐一进行分析,选出符合

要求的选项。

【解答】

解:设杠杆上每格长度是3每个钩码的重力是G,原来杠杆:Gx2L=2GxL,处于

平衡状态,

A.将支点两侧钩码都向右移动一格,左侧=GxL=GL,右侧=2Gx2L=4GL,左

侧(右侧,右端下倾,故Z错误;

B.在支点两边的钩码下各增加一个钩码,左侧=2Gx2L=4GL,右侧=3GXL=

3GL,左侧〉右侧,左端下倾,故B错误;

C.将支点左边加上二个钩码,右边加上一个钩码,左侧=3Gx2L=6GL,右侧=

3GxL=3GL,左侧〉右侧,杠杆左侧下倾,故C错误;

D.将支点左边的钩码向左移动两格,将支点右侧的钩码向右移动一格,左侧=Gx

4L=4GL,右侧=2GX2L=4GL,左侧=右侧,杠杆保持平衡,故。正确.

故选:D.

9.

【答案】

C

【考点】

杠杆的分类

【解析】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

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

解:A.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镣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D.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C.

10.

【答案】

D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设OB=L,贝IJOA=2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当OA向上偏离。时,如图:

有Gx2Lcose=FxLeos。,解得尸=2G=8N,所以F不受,始终为8N,4B错误.

设。点弹力为F',则F'=G+F=12N,方向竖直向上,C错误,。正确.

故选D.

11.

【答案】

D

【考点】

机械效率

【解析】

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其大小与做功的多少、功率的大小等均没有关系。

【解答】

4机械效率越高,说明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大,不能说明机械做功一定越快,故4错

误;

B、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不一定越高,故B

错误;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但不一定做功越多,故C错误;

。、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

一定越高,故D正确。

12.

【答案】

B

试卷第12页,总19页

【考点】

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

【解析】

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而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称为总功.

对于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两种情况:一是减轻动滑轮质量、加润滑油减小

摩擦,这些方法可以减少额外功,提高机械效率;二是增加提升物体的重,在额外功

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有用功,从而提高机械效率.据此分析.

【解答】

解:

4、增加提升重物的高度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没有影响,故4不合题意;

B、给滑轮的轮和轴之间加润滑油,可以减少额外功,在有用功一定时,可提高机械效

率,故B符合题意;

C、提升质量更小的物体,这样有用功变小,在额外功一定时,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更

小,机械效率变小,故C不合题意;

。、将塑料滑轮换成体积相等的铁质滑轮,增大了动滑轮的重,增加了额外功,使机

械效率变小,故。不合题意.

故选B.

13.

【答案】

D

【考点】

杠杆的机械效率

杠杆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解析】

先找出钩码G和弹簧测力计拉力F的力臂,根据相似三角形得出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

测力计时两者的力臂之比是否发生变化,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等式,然后分析判

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根据W=Fs求出拉力做的总功,根据W=求出拉力做

的应用,总功减去额外功即为拉力对杠杆做的额外功;

将钩码的悬挂点从A点移至B点,钩码还升高相同的高度,杠杆上旋的角度减小,克服

杆与。点的摩擦力做功减小,有用功不变,额外功减小,总功减小,机械效率增大.

【解答】

解:如图:

B.由图可知,。。为钩码G的力臂,。。为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由△0C4〜AOOE

可得:空=",

OD0E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GXOC=FXOD,

则==芸=络由器和G不变可知,F不变,即匀速竖直拉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不

GODOE0E

变,故B错误;

A.拉力做的总功:=Fs=0.5/Vx0.3m=0.15/,

拉力做的有用功:Wff=Gh=l.OWx0.1m=0.17,

拉力对杠杆做的额外功:W^=W&-W^.=0.157-0.1/=0.05/,故4错误;

CD.若将钩码从A点移到B点,用同样的方式将钩码提升0.1m时,有用功不变,此时

杠杆上旋的角度减小,杠杆升高的距离变小,克服杆与。点的摩擦力做功变小,则额

W,.

外功变小,由〉=方不可知,机械效率升高,故C错误,0正确.

故选D.

14.

【答案】

B

【考点】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

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

(1)先判断处动力臂和阻力臂关系,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k=『2乙2得出力F1和重力

G的关系。

2

(2)使用滑轮组时,先判断出承担总重绳子的段数n,再根据尸2=I1G得出力F2和重

力G的关系。

(3)使用动滑轮,动力作用在轴上,则有F3=2G。

【解答】

8,

(2)第二个图是滑轮组,承担总重绳子的段数n=3,尸2=3G(1)(3)第三个图是动滑

轮,动力作用在轴上,F3=5G;故尸2<B<尸2,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o

15.

【答案】

D

【考点】

杠杆的分类

【解析】

杠杆分省力标杆,等臂杠杆,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动力臂大

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解答】

解:A.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

B.铁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D.核桃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阿基米德设想的杠杆是省力杠杆.

故选D.

试卷第14页,总19页

16.

【答案】

C

【考点】

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功的大小比较

【解析】

(1)根据图甲可知,n=2,根据s=n/i判断E通过的距离,然后根据卬=/5比较&做

功与F?做功的大小;

(2)根据W)=G/i可知两机械所做有用功的大小;

(3)根据〃=3x100%比较滑轮组与斜面机械效率的大小;

(4)根据勿痛=小总-")可知两机械额外功的大小。

【解答】

4、根据图甲可知,n=2,由5=71八可知,s1=2/i,

根据题意可知,S2=S4B=2/l,&=尸2,

由!4^=Fs可知,名=皿2,故4错误;

B、因为是同一物体,所以物重相同,由于物体上升的高度相同,由W^=G/i可知,两

机械的有用功一样,故B错误;

C、因为两机械的有用功和总功相同,所以由9x100%可得,滑轮组与斜面的机

械效率相同,故C正确;

D、已知两机械的有用功和总功相同,由小颁=卬总-W有可得,两机械的额外功相同,

故。错误。

二、多选题(本题共计2小题,每题4分,共计8分)

17.

【答案】

B,D

【考点】

功率的计算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

由轮组的结构可以看出,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

①根据题目提供的两物体的体积关系和密度关系,利用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计算出物

重公和GB之比;

②根据题中乙图W-t图象提供的信息,可利用公式P=多计算出拉力&和尸2的做功功

率P1和22之比;

③知道物体4B运动速度关系,可利用P=?=?=Fu计算出拉力&和尸2之比;

④最后再利用公式4=/=詈=J算出机械效率狈和犯之比.

W^4rSZr

【解答】

解:由滑轮组的结构可以看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2,

C.因为体积之比%:%=2:3,密度之比pxp8=7:8,

所以两次所拉物体物重之比为:声="包=空迪=宇=7:12,故C错误;

GBrnBgPBVB98x3xg

A,由题中W—t图象可知:当时间为2s时,=180/,W2=907,

Wi

所以两次拉力做功的功率之比为:?=/=察=*=;=2:1,故4错误;

P2——VV290/1

B.己知%:1?2=3:1,则%=3。2,

因为拉力端移动的速度是物体升高速度的2倍,

所以拉力端移动的速度即1=31V2,

因为看",

P21

所以,两次拉力之比为自=要=/X詈=/禽=1=23故B正确;

VF2

D.两次所拉物体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为:吆=番=圣x^=等会=(=7:8,

7/g―2/Gg2X2X128

2尸2

故。正确.

故选BD.

18.

【答案】

B,C

【考点】

动滑轮拉力的计算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二力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A.乙滑轮是动滑轮,绳重和摩擦不计,使用该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即拉力等于

物体和动滑轮总重力的一半,FN=T(G+G^)=TX(10N+1N)=5.5N,故4错误;

B.因为两物体都匀速提升,故所受的合力都为零,故B正确;

CD.甲乙装置所做的有用功相同,用乙装置提重物时,因为要提起动滑轮,则所做额

外功较多,手的拉力尸乙做的功比F用做的功多,故C正确,。错误.

故选BC.

三、填空题(本题共计2小题,每题4分,共计8分)

19.

【答案】

240,66.7%,变大

【考点】

功的计算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试卷第16页,总19页

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解析】

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物体被提升九,则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3九,

(1)在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皿总=心求拉力做功,利用/腐=

Gh求有用功,再根据效率公式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已知拉力和物体移动距离可计算拉力做功,拉力做功为总功,知道物重和升高高度

可求有用功,从而算出机械效率.

【解答】

解:由图知,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则s=3h=3x2m=6m,

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有用功:MJ套用=Gh=80Nx2m=160/,

总功:W,.:.=Fs=40Nx6m=240/,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T]=能x100%=瑞X100%«66.7%,

由4=萍=竽=G\=4「可知,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和物体重力有关,

W屈FS1(G+G^)x3hG+G项

动滑轮重力不变,物体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大,所以如果将100N的物体匀速提高同

样高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前一种情况相比将变大.

20.

【答案】

第一种方法搬书的机械效率高.

这箱书的重力一定,楼的高度前后不变,由十=6八可知,两次所做的有用功相等;

方法一所做的额外功为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而方法二所做的额外功是两次克服自

身重力所做的功,因此方法二的额外功大于第一次的额外功,故方法二的总功(IV步+

2WQ大于第一次(W井+小人)的总功.由7?=优可知,%>外,即第一种方法机械

效率比第二种方法高

【考点】

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解析】

已知这箱书的重力一定,楼的高度前后不变,根据公式勿=G八可求克服自身重力做的

功;比较两次所做额外功的多少,从而确定总功的大小;根据机械效率公式可知效率

的大小.

【解答】

答:第一种方法搬书的机械效率高.

这箱书的重力一定,楼的高度前后不变,由小=G/i可知,两次所做的有用功相等;

方法一所做的额外功为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而方法二所做的额外功是两次克服自

身重力所做的功,因此方法二的额外功大于第一次的额外功,故方法二的总功(皿4+

W亡出

2WQ大于第一次(“有+W人)的总功.由??=请可知,外>42,即第一种方法机械

效率比第二种方法高.

四、解答题(本题共计3小题,每题8分,共计24分)

21.

【答案】

(1)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00N;

(2)人推动物体做功的功率为600VV.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功率的计算

功的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1)由题意可知,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尸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200N;

(2)人推动物体所做的功为W=F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