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第一节走向生态文明A级必备学问基础练读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相识示意图,完成1~2题。1.图①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看法主要是()A.崇拜 B.依靠C.折服 D.友好2.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历史演化的是()A.①②③ B.②①③C.①③② D.②③①[2024·广东肇庆期末]从发觉并命名大熊猫,到2024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成立,近年来对于大熊猫的爱护与探讨,见证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创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下图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地处岷江上游,在爱护大熊猫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应聚焦在()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退耕还草,防风固沙C.垃圾分类,资源优化D.清淤治污,提升水质4.大熊猫国家公园所在地区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大熊猫爱护与致富双赢过程中,应当()A.大规模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增加游客数量B.实施生态移民,当地人口全部迁至发达地区C.合理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林产品的附加值D.全部依靠财政拨款,避开当地生产经营性活动[2024·山东日照期末]当地时间2024年9月28日至29日,第八届世界绿色经济峰会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实行,旨在探讨加速实现绿色经济转型的途径。发展绿色经济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据此完成5~6题。5.发展绿色食品,进行清洁生产,避开在产品生产和运用过程中产生污染,这是爱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实施清洁生产后,工厂()A.仅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削减对环境的污染6.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A.要求人们购买、运用带有绿色的物品B.尽量运用可再生物品C.尽量运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D.尽量削减一次性塑料袋的运用绿色化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内容涵盖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全面绿色转型。读2015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绿色化等级分布图,完成7~8题。7.2015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绿色化空间分异格局是()A.内陆各省级行政区绿色化水平较高B.边疆各省级行政区绿色化水平较高C.西南各省级行政区绿色化水平较高D.沿海各省级行政区绿色化水平较高8.实施区域化绿色发展战略的措施,合理的有()A.东北地区加大重工业基地的建设B.西南地区加强自然爱护区的建设C.东南地区留意城镇化速度的提升D.西北地区留意化石能源的开发9.[2024·四川宜宾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供应的各类资源必需相适应。爱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必定选择。材料二据统计,散布在北京城郊的各种新旧垃圾填埋场有4000余座,形成了“垃圾包围城市”的阵势。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是北京市第一座大型的垃圾填埋场。材料三经济与环境关系示意图。(1)读材料二,分析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的位置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2)读材料一和材料三,推断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是否合理,若经济按此模式发展下去,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三方面将如何变更?(3)分析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必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缘由。B级关键实力提升练[2024·河北石家庄期末]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完成10~11题。10.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有()①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②发展经济的同时留意了资源的合理开发③快速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宝的积累④实现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②④11.以下措施中,利于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表现有()①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②加大科技投入,留意生态经济发展③大力发展化学工业,实现产业升级④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A.①③ B.②④C.③④ D.①④[2024·浙江温州期末]生态效率是经济增长与环境影响的比值,其核心就是通过最少的资源损耗和最低的环境污染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结合下表,完成12~13题。长三角部分城市2008—2024年生态效率平均值统计表城市上海南京杭州连云港嘉兴黄山生态效率平均值1.000.890.960.690.531.0012.下列与生态效率呈正相关的是()A.经济发展水平B.其次产业所占比重C.对外开放程度D.科学技术水平13.为提高嘉兴生态效率,正确的措施有()①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②提高经济发展水平③提高对外开放程度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2024·安徽巢湖期末]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漂亮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读生态环境质量拐点图,完成14~15题。注:A点指以常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衡量的生态环境质量由持续恶化转向逐步改善的阈值点。B点指被社会公众普遍接受、能满意公众对良好生态环境需求的生态环境质量阈值点。C点指在考虑部分未观测指标、区域差异和复原周期等因素影响后,生态环境质量达到能够满意人类健康和生存发展需求的阈值点。14.据图文信息可推想()A.“拐点”出现前,GDP与生态环境恶化程度呈负相关B.“拐点”出现后,GDP与生态环境恶化程度呈正相关C.若土壤监测中添加汞含量指标,则“拐点”出现时间提前D.东部经济地带出现“拐点”的时间比西部经济地带早15.“公众感知的质量拐点”出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质量要求更高B.和“C拐点”同时出现C.生态环境质量最优D.可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16.[2024·湖北荆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九间棚村位于山东省沂蒙山腹地平邑县天宝山风景区内,属于全国闻名旅游度假区、国家森林乡村和农业示范区。该村四面悬崖,山高涧陡,共有耕地112亩(1亩=1/15公顷),零零星星分成3100多块,散布在23条山梁上。即使赶上好年景,村民也只能吃个七八成饱。20世纪70年头,是出了名的“干山顶”、贫困村。改革开放后,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该村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劈山开路,引进和培育以金银花、天宝梨为代表的高附加值农产品,采纳“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并坚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围绕乡村休闲度假、红色文化教化、沂蒙风情体验、生态康体养生等主题,完善配套了民宿客栈、农家乐、停车场、景区厕所等服务设施。下图为九间棚地区景观示意图和天宝梨图片。(1)指出20世纪70年头九间棚村贫困的缘由。(2)试说明九间棚村“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行的详细措施。(3)指出九间棚村胜利阅历对我国类似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第四章第一节走向生态文明1.C2.B解析第1题,这三幅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相识示意图中,第一幅图强调人类对自然界的开发,其次幅图强调人类只能受自然界的影响,第三幅图强调人类不仅受自然界的影响,也反作用自然界,依次反映了人类中心论、地理环境确定论、人地伙伴论三种思想,人类对地理环境的看法依次为折服、崇拜和友好。故选C。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依据人类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演化可知,符合人地关系历史演化的是②①③。故选B。3.A4.C解析第3题,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地处岷江上游,河流上游地势起伏大,降水丰富且集中,简单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因此在爱护大熊猫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应聚焦在植树造林,保持水土,A对;岷山片区降水较丰富,气候潮湿,植被以森林为主,应以退耕还林为主,当地风沙现象少,B错;岷江上游人口较少,人类活动较少,生态文明建设不应聚焦在垃圾分类、资源优化,C错;岷江上游水流急、落差大,泥沙淤积较少,且水质较好,生态文明建设不须要聚焦在清淤治污上,D错。故选A。第4题,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可持续发展应当追求经济、生态、社会三者共同效益。大规模发展旅游业,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A错;生态移民中,既要充分保证迁移人口的利益,又须要满意他们安土重迁的故土情感诉求,全部迁移明显不对,B错;发展生态农业,兼顾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C对;全部依靠财政拨款,不符合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D错。故选C。5.D6.A解析第5题,清洁生产基本内容包括生产过程运用的清洁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保证中间产品无毒、无害)、清洁的产品(节约能源,尽可能实现废物利用,产品运用过程中及运用后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故D正确。第6题,“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购买和消费活动,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要适度节制消费,避开或削减对环境的破坏,不是购买带有绿色的物品。故选A。7.D8.B解析第7题,据图例分析推断,内陆各省级行政区、边疆各省级行政区绿色化水平多为中等水平区、较高水平区,A、B错误。西南各省级行政区多为较高水平区、中等水平区,C错误。沿海各省级行政区绿色化水平较高,多为高水平区,D正确。故选D。第8题,东北各省级行政区实施区域化绿色发展战略应当主动发展第三产业,削减重工业比重,A错误。西南各省级行政区地质灾难多发,经济较落后,实施区域化绿色发展战略应加强自然爱护区的建设,B正确。东南各省级行政区实施区域化绿色发展战略应留意缓解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产业升级改造,C错误。西北各省级行政区实施区域化绿色发展战略应留意生态环境爱护,合理开发资源,保持社会稳定,兼顾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不能只留意化石能源的开发,D错误。9.答案(1)不合理。该垃圾填埋场位于北京冬季风的上风向。(2)合理。环境质量提高;社会经济产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良性发展。(3)人口压力巨大;资源短缺;环境危机深刻。10.D11.B解析第10题,从图中显示的信息来看,该地既留意发展经济(有养殖基地和种植基地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同时也留意生态环境的爱护(因地制宜开发,并有水土保持林),②④正确,故选D。①③都只强调了该地的经济发展,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第11题,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当是接着因地制宜发展高效农业,既要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留意生态环境效益,②④正确;①的做法易导致水土流失,③的做法易造成环境污染,都不利于可持续发展。12.D13.B解析第12题,依据材料可知,生态效率是通过最少的资源损耗和最低的环境污染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故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其生态效率不肯定就高,A错误;其次产业比重高,可能会导致资源损耗增加,环境污染加剧,生态效率下降,B错误;对外开放程度高可能会加剧环境污染,使得生态效率下降,C错误;科学技术水平更加达,能源和资源利用率越高,消耗越低,爱护环境的技术条件越好,故与生态效率呈正相关,D正确。故选D。第13题,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可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生态效率,①正确;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并不能说明资源损耗低、环境污染轻,故不能提高生态效率,②错误;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可能会加剧环境污染,并不能提高生态效率,③错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降低资源损耗,减轻环境污染,④正确。故选B。14.D15.A解析第14题,由图可知,基于常规监测指标的质量拐点出现前,GDP与生态环境恶化程度呈正相关,A错误。基于常规监测指标的质量拐点出现后,GDP与生态环境恶化程度呈负相关,B错误。土壤中出现重金属污染,是常规监测指标外的新因素,拐点出现时间滞后于基于常规监测指标的质量拐点出现时间,C错误。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程度高于西部,经济实力强,环境爱护意识强,出现“拐点”的时间比西部经济地带早,D正确。故选D。第15题,由注解可知,公众感知的质量拐点指被社会公众普遍接受、能满意公众对良好生态环境需求的生态环境质量阈值点,对环境质量的要求高于常规监测指标,环境质量要求更高,A正确。公众感知的质量拐点出现时的GDP低于考虑新因素的质量拐点出现时的GDP,时间早于“C拐点”,B错误。公众感知的质量拐点出现时只能反映环境恶化程度降低,不是环境质量最优,C错误。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是“B拐点”出现时间滞后于“A拐点”的缘由,不是因为“公众感知的质量拐点”出现而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D错误。故选A。16.答案(1)地形坎坷,人均耕地面积有限,土地承载力与人口发展、生产发展冲突突出;基础设施不发达,交通条件落后,对外联系不便;受交通条件制约逐步影响教化、文化等发展。(2)完善道路建设;引种高附加值农作物,提高生态承载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旅游及生态农业;完善农业经营模式,提高深加工实力,延长产业链;变更落后传统观念,建设田园综合体等。(3)应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挖掘地区特色农产品或文化产品,打造集产品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大力发挥政府的统筹引领作用;贯彻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深度融合当地文化,留意品牌建设、宣扬包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乡村体验式旅游等。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绝缘制品市场十三五规划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红木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精密减速器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碲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辽宁省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附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皮带输送机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解铜行业发展潜力规划研究报告
- 重庆邮电大学《电脑辅助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艺用人体解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山学院《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非车险-企财险
- 智慧车站方案提供智能化的车站管理和服务
- 酬金制物业管理简介
- 路面弯沉温度修正系数
- 2023年汽车修理工(高级)考试试题库附答案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健康宣教
- 高清精美中国地图(英文版)
- 预付卡盈利模式浅析
- 委托办理公证委托书(6篇)
- 康复医学绪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