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学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4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学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4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学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4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学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4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学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两次鸦片斗争课程标准课标解读相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了解中国人民抗拒外国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相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1.结合教材、运用地图,了解鸦片斗争的始末。利用多种史料,探寻鸦片斗争爆发的背景及对中国的影响。2.运用教材概述鸦片斗争时期中国人民抗拒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利用多种史料,多角度理解地主阶级开眼看世界的意义和局限性。学问点01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一)世界——资本主义不断发展1.西方列强:工业革命后半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渐渐占据主导地位。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中国。2.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驾驭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在美洲、非洲夺取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亚洲。【微点拨】资本主义的扩张性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业革命后……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须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跑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新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19世纪中期,欧美各国纷纷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转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商品过剩和市场狭小的冲突。因此,单一民族经济的发展起先超出了国界的束缚,形成了最初意义上的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这个时期经济国际化和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和掠夺紧密结合在一起是最显明的特征。新兴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找寻工业产品倾销市场和掠夺原料,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国际化。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西欧对整个世界的优势地位,其中英国由于引导了工业革命而独占鳌头,成为“日不落帝国”。【即学即练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认为:“英在要求外交同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假如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这表明英国发动斗争的目的是A.打开中国的大门 B.追求同等的通商C.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D.实现鸦片销售的合法化【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英在要求外交同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及所学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斗争是蓄谋已久的。这是由于工业革命,英国须要更广袤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故发动斗争的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大门,A项正确;追求同等的通商,不符合史实,解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解除C项;依据材料“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可知,实现鸦片销售的合法化不是发动斗争的目的,解除D项。故选A项。(二)中国——仍旧停留在封建社会(1)政治:君主专制统治仍很顽固。(2)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3)科技:特别落后。(4)军事:八旗和绿营作战实力低下,运用的武器主要是冷兵器,远远落后于英国的热兵器。(5)社会冲突:社会阶级冲突激化,各地农夫起义此起彼伏。【拓展补充】明清旺盛下的危机中国西方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部分国家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工场手工业发展,英国起先工业革命,进入机器生产阶段文化文化专制禁锢思想;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但未发展为近代科学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近代科学产生外交海禁与闭关锁国殖民扩张,加速资本原始积累【即学即练2】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在十九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中国不承认别国的同等,西洋人到中国来的,我们总把他们当作琉球人、高丽人看待。他们不来,我们不牵强他们。他们如来,必尊中国为上国而以藩属自居。这个体统问题,仪式问题就成为邦交的大阻碍,‘天朝’是绝不愿通融的。”这反映了中国外交A.植根于自然经济的朝贡外交 B.始终能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C.天朝上国虚骄下的同等外交 D.渗透了法家思想和夷夏之辨【答案】A【解析】依据蒋廷黻的描述可知,19世纪以前的中国是以天朝上国自居,视外国为蛮夷,这是根植于自然经济的朝贡外交的体现,A项正确;近代中国,在朝贡贸易的意识下,并不能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解除B项;19世纪以前中国秉持的外交观念不属于同等外交,解除C项;朝贡外交观念受到西周时期的分封观念影响,并未体现出法家思想,解除D项。故选A项。学问点02两次鸦片斗争(一)鸦片斗争1.虎门销烟(1)缘由:外国鸦片商人逐年扩大对华鸦片走私,使中国每年流失大量白银,鸦片烟毒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加剧了政治腐败,减弱了军队战斗力,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前往广州禁烟。(2)经过:林则徐将英美鸦片商人呈缴的走私鸦片烟土两万多箱,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3)影响:向世界表明白清政府禁烟的决心。英国大鸦片贩子认为中国禁烟损害了其利益,英国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斗争。【微点拨】鸦片斗争爆发的根本缘由鸦片斗争爆发的根本缘由是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市场,虎门销烟是鸦片斗争爆发的根本缘由。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赐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处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爱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即学即练3】乾隆后期“国家全盛,府库充盈”,但“一个中等农户一年全部收人不过32两,而年支出大约为35两。同时期的一般英国农户--年消费后,可剩余11镑,约合33-44两白银”。这种差异揭示了A.清朝统治面临严峻危机 B.英国保有白银超过中国C.英国侵略中国的必定性 D.鸦片造成中国农夫贫困【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同时期清王朝农户的收入远远落后于英国农户,且入不敷出,这就导致社会不稳定,存在严峻的统治危机,故选A;材料中没有比较清朝和英国的白银保有量,不能说明苹果保有白银超过中国,解除B;这种差异说明的是清王朝的统治危机,而非英国侵略中国的必定性,解除C;据题意可知,鸦片斗争之前中国农夫就已经极度贫困,解除D。2.概况(1)时间:1840年-1842年8月29日。(2)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同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微点拨】时空观念下的鸦片斗争【即学即练4】1840年6月,鸦片斗争爆发,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状况举例如下表,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命调时间调出省兵数调往方向1841年1月6日贵州1000广东1842年3月24日甘肃1000浙江1842年6月1日山西1000江苏A.西南地区军备废弛 B.清朝无法动员全民抗击英军C.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D.清朝统治具有地域卑视倾向【答案】C【解析】从表格的执行状况可以看出,鸦片斗争爆发后的的半年甚至两年时间才从各地调兵,这一过程太漫长,反映出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西南地区军备废弛,解除A项;材料只涉及到对军队的调动,不能证明是否可以动员全民抗击英军,解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存在地域卑视倾向,解除D项。故选C项。3.后续(1)1843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虎门条约》。(2)1844年,美国、法国先后迫使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3)影响:通过这些条约,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内河航行自由权等。4.影响:《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同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鸦片斗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微点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不是一半是殖民地,一半不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一半是资本主义社会。“半殖民地”是指国家和民族独立主权的部分丢失,但仍旧保持着国家主权形式上的“外壳”,政治上受到帝国主义的限制和奴役;经济上受其掠夺和剥削。“半封建”是指封建社会起先或已经解体,但又未完全解体。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产生和发展,出现了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局面。出现了新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是代表社会进步的力气。【即学即练5】1908年,在香港生长并加入英国国籍的李宝鉴、李宝镛兄弟因与居住在香山县的堂兄争夺田产发生诉讼,被地方官讯办。驻广州英国领事多次要求广东官府将二人交出,两广总督则认为二人自称新会县人,无疑是中国人,拒绝交人。当时这种双重国籍现象在沿海、沿边地区明显增加。晚清的这种双重国籍现象A.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 B.促进了晚清社会治理现代化C.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标记 D.体现了国家意识的普遍提高【答案】A【解析】晚清,中国诞生并加入英国国籍的双重国籍现象在沿海、沿边地区明显增加。依据所学学问可知,这种双重国籍现象和列强迫使华工出国有关,即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故A正确;双重国籍不能促进晚清社会治理现代化,故B错误;总理衙门的设立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标记之一,故C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国家意识的普遍提高,故D错误。(二)其次次鸦片斗争1.缘由(1)历史遗留:英国等侵略者在鸦片斗争中未能达到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2)根本缘由: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3)干脆缘由:列强向清政府提出修订条约的要求被拒绝。【微点拨】其次次鸦片斗争的缘由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统计表英国商品受到自然经济的抵制,但英国人认为其缘由是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即学即练6】据探讨,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斗争的破坏 B.实行爱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依据材料“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说明中国对英国的棉纱的消费量很低,其根本缘由是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鸦片斗争对中国经济有两方面作用,同时中国小农经济能够实现自给自足,鸦片斗争不会使中国棉花的消费量瞬间削减,所以A不选。鸦片斗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起先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国的民族企业受到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所以B不选。该时期中国的经济水平整体上是高于印度的,C说法解除掉。2.过程(1)1856年10月,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其次次鸦片斗争。美俄两国以调停人面目出现。(2)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3)1859年,英法拒绝依据清政府指定路途进京换约,进攻大沽炮台,遭到清军反击,英法兵舰损失很大。(4)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后,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微点拨】时空观念下的其次次鸦片斗争【即学即练7】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诉给英法的照会称:“何以贵国兵丁扰及园庭,焚烧殿宇?贵国乃系知礼之邦,约束兵丁,素有纪律,岂有兵军肆意焚掠园庭,而两国带兵官及贵大臣推为不知之理?”这则史料可以从侧面证明A.火烧紫禁城 B.火烧圆明园 C.北平沦陷 D.签订和约【答案】B【解析】依据“何以贵国兵丁扰及园庭,焚烧殿宇?贵国乃系知礼之邦,约束兵丁,素有纪律,岂有兵军肆意焚掠园庭,而两国带兵官及贵大臣推为不知之理?”可得出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闻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B项正确;紫禁城并没有被烧毁,解除A项;北平沦陷是抗战时期,解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签订和约的场景,解除D项。故选B项。3.结果(1)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英、法获得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行权等大量权益,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2)俄国借机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并承认《瑷珲条约》,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依据。(4)影响: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外国侵略者把不同等条约体系强加在中国身上,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峻侵扰,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拓展补充】其次次鸦片斗争是鸦片斗争的接着和扩大1.接着根本缘由: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斗争性质: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斗争。斗争影响:其次次鸦片斗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扩大从斗争的进程看:侵略力气扩大,第一次是英国,其次次是英法联合出兵,美、俄参加;侵略时间增长,第一次历时两年多,其次次持续四年之久;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其次次从沿海始终侵入中国清政府的都城;签约国和条约增多,第一次只与英、法、美三国签约,其次次签约国和签约数增多。从斗争的影响看: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更多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市场被彻底打开,中国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即学即练8】1860年其次次鸦片斗争时,清朝派怡亲王载垣到河北通州与英法联军交涉,英国谈判代表巴夏礼声明到北京后向中国皇帝面递国书。剿夷派认为这是外夷的狂悖,居心叵测,决不能容忍。载垣乃令清军捕拿英法谈判代表。这反映了A.英法联军侵华蓄谋已久 B.剿夷派力图维护国家主权C.清廷缺乏近代国际意识 D.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力气强大【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部分官员不认可列强的国书,反而逮捕英法谈判逮捕,这种行为是不符合国际法的,说明的是清廷缺乏近代国际意识,C项正确;材料与英法联军蓄谋已久无关,解除A项;这一行为与维护国家主权无关,解除B项;材料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力气强大的说法无关,解除D项。故选C项。学问点03开眼看世界(一)背景《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充分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封闭、愚昧与腐朽。(二)表现1.林则徐在广州开办译馆,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学问,包括国际法学问,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2.魏源留意收集外国史地学问,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一书。这部书依据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以及军事、科技等,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学问的“百科全书”。魏源在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3.徐继畬撰成《瀛寰志略》,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三)影响睁眼看世界,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见。【微点拨】开眼看世界主动: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学习西方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消极:学习西方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局限性:主要通过翻译书籍,著书立说的方式传播,基本上没有付诸实践【即学即练9】鸦片斗争前后,部分清朝士大夫热衷于探讨世界及中国边疆的史地之学,并出现了如表所示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著作,据如表可知,当时鸦片斗争前后介绍西方的主要著作代表人物著作成书时间林则徐《四洲志》等1841年魏源《海国图志》1844年姚莹《康輶纪行》1846年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夏燮《中西纪事》1850年A.华夷观念受到了肯定冲击 B.“师夷长技以自强”成为潮流C.西学传播顺应了维新思想 D.西方思想得到了广泛地传播【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四洲志》、《海国图志》等作品大都介绍了西方国家甚至世界各地斗争、经济、地理、历史、军事或风土人情,其中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这是当时有志之士开眼看世界的表现,肯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华夷观念,A项正确;“师夷长技以自强”是洋务运动时期的口号,解除B项;当时维新思想尚未形成,解除C项;“西方思想得到了广泛地传播”与史实不符,解除D项。故选A项。考法01两次鸦片斗争对中国的影响两次鸦片斗争对中国的影响1.政治上:中国社会性质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由起先到加深,主权被严峻破坏。2.经济上:起先了近代化进程。自然经济渐渐解体,中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客观上有利于新经济因素的生长。3.思想上:起先学习西方。一些人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如林则徐等。4.政局上:统治者与侵略者勾结。统治者对西方的看法改变:排斥→反抗→妥协→勾结。5.对外关系上:国门被打开。此时对外开放是被动的,但在客观上有进步意义。6.革命阶段上: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起先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这正是民主革命的特征【典例1】1842—1852年期间,广州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均处领先地位,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上海进出口贸易额及其在全国的对外贸易比重则呈迅猛上升之势,并最最终1853年超越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最大口岸。出现这一改变的主要缘由在于A.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 B.列强侵略的影响C.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 D.民族工业的兴起【答案】B【解析】鸦片斗争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