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 北 省 地 方 计 量 技 术 规 范JJF(冀)217-2024振铃波模拟器校准规范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RingWaveSimulators2024-06-24发布 2024-09-01实施河 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JJF(冀)217-2024JJF(冀)217-2024PAGE\*ROMANPAGE\*ROMANIIIJJF(冀)JJF(冀)217-2024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RingWaveSimulators归口单位: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起草单位: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本规范委托主要起草单位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王平(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韩旭晓(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马志寰(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参加起草人:曹寅华(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目 录引言1 范围 (1)引用文件 (1)术语和定义 (1)4 概述 (2)计量特性 (3)振铃波发生器 (3)63A的交/直流电源端口耦合/去耦网络 (3)振铃波发生器接非屏蔽不对称互连线CDN (5)振铃波发生器接非屏蔽对称互连线CDN (5)校准条件 (6)环境条件 (6)校准用的主要设备 (6)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校准项目 (7)校准方法 (8)8校准结果 (16)9复校时间间隔 (17)附录A校准记录推荐格式 (18)附录B校准证书内页推荐格式 (25)附录C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28)JJF(冀)217—2024JJF(冀)217—2024IVIV引 言JJF1071-2010《通用计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为基础性系列规范进行编写的。GB/T12部分:振铃波抗扰度试验》中的部分内容。本规范为首次发布。JJF(冀)217-2024JJF(冀)217-2024PAGEPAGE10振铃波模拟器校准规范范围GB/T12/振铃波模拟器可参照执行。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GB/T17626.12-202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第12部分:振铃波抗扰度试验GB/T4365-2003电磁兼容术语JJF1059-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术语和定义GB/T4365-20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适用于本规范。耦合网络couplingnetwork;CN将能量从一个电路传送到另一个电路的电路。耦合/coupling/decouplingnetwork;CDN耦合网络和去耦网络的组合。decouplingnetwork;DN用于防止施加到EUT上的试验电压影响其他非受试装置、设备或系统的电路。振铃波ringwave阻尼时间常数约为一个周期的衰减振荡。上升时间risetime Tr脉冲瞬时值首次从脉冲峰值的10%上升到90%所经历的时间。oscillationperiod;T第一个峰值后第一个和第三个过零点之间的时间。oscillationfrequency;f第一个峰值后第一个和第三个过零点之间的时间的倒数。residualringwavevoltage去耦网络电源输入端测得的施加振铃波线路与地之间的振铃波电压,单位为V。unwantedringwavevoltage耦合网络输出端测得的未施加振铃波电压线路与地之间的振铃波电压,单位为V。概述/0.5μs上升时间、100kHz振荡频率的典型振铃波干扰,广泛用于产品测试。耦合///412;R3(3012所示。U—高压源;R3—30Ω电阻器;R4—12Ω电阻器;C1—储能电容;C2—滤波电容;L1—振荡电路线圈;R1—充电电阻;R2—滤波电阻;S1—高压开关;S2—输出阻抗选择器。图1 铃发器原理图Tr:上升时间;T:振荡周期;Pk1:开路电压或短路电流第一峰值;Pk2、Pk3、Pk4、Pk5:开路电压波形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峰值。注:电流波形只规定了Pk1值。图2 振波路压短路流形计量特性振铃波发生器开路电压峰值(0.25~4)k;最大允许误差:±10极性:正、负。开路电压上升时间标称值:0.5μs;最大允许误差:±30%。电压振荡频率标称值:100kHz;最大允许误差:±10%。衰减电压衰减应满足以下要求:0.4≤|Pk2/Pk1|≤1.1,0.4≤|Pk3/Pk2|≤0.8,0.4≤|Pk4/Pk3|≤0.8,Pk5短路电流峰值短路电流峰值与开路电压峰值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最大允许误差:±10%;极性:正、负。1在发生器输出端的开路电压峰值设定值在12Ω发生器输出端的短路电流峰值标称值在30Ω发生器输出端的短路电流峰值标称值0.25kV20.8A8.3A0.5kV41.7A16.7A1.0kV83.3A33.3A2.0kV166.7A66.7A4.0kV333.3A133.3A0.2μs~1μs。63A的交/直流电源端口耦合/去耦网络开路电压峰值(0.25~4)k;最大允许误差:±10。极性:正、负。开路电压上升时间标称值:0.5μs;最大允许误差:±30%。电压振荡频率标称值:100kHz;最大允许误差:±10%。衰减电压衰减应满足以下要求:0.4≤|Pk2/Pk1|≤1.1,0.4≤|Pk3/Pk2|≤0.8,0.4≤|Pk4/Pk3|≤0.8,Pk5残余振铃波电压残余振铃波电压不大于开路电压峰值最大设定值的15%或额定电压峰值的2倍中较大者。非预期振铃波电压非预期振铃波电压不应超过开路电压峰值最大设定值的15%。相移相对于EUT交流电压相位角,在0°~360°范围之间允差±10°。短路电流峰值短路电流峰值与开路电压峰值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额定电流≤32A时最大允许误差:±10%;32A<额定电流≤63A时最大允许误差:-25%~+10%。表2振铃波发生器接交/直流电源端口耦合/去耦网络的短路电流峰值与开路电压峰值对应关系在发生器输出端的开路电压峰值设定值在耦合/去耦网络EUT输出端的短路电流峰值标称值0.25kV20.8A0.5kV41.7A1.0kV83.3A2.0kV166.7A4.0kV333.3A短路电流上升时间标称值:0.2μs~1μsCDN开路电压峰值最大允许误差:±10%。极性:正、负。标称值:0.5μs;最大允许误差:±30%。标称值:10μs;最大允许误差:±10%。应满足以下要求:0.4≤|Pk2/Pk1|≤1.1,0.4≤|Pk3/Pk2|≤0.8,0.4≤|Pk4/Pk3|≤0.8,Pk5短路电流峰值计量特性同表1中30Ω发生器输出端的短路电流峰值标称值。短路电流上升时间标称值:0.2μs~1μsCDN开路电压峰值最大允许误差为±10%。极性:正、负。开路电压上升时间开路电压上升时间标称值为0.5μs;最大允许误差为±30%。电压振荡周期电压振荡周期标称值为10μs;最大允许误差为±10%。应满足以下要求:0.4≤|Pk2/Pk1|≤1.1,0.4≤|Pk3/Pk2|≤0.8,0.4≤|Pk4/Pk3|≤0.8,Pk5短路电流峰值计量特性同表1中30Ω发生器输出端的短路电流峰值标称值。短路电流上升时间短路电流上升时间标称值0.2μs~1μs。校准条件环境条件(23±5)C。相对湿度:20%~80%电源要求:(220±11)V,(50±1)Hz。周围应无影响正常校准工作的电磁干扰和机械震动。校准用的主要设备数字存储示波器带宽不小于100MHz;幅度测量最大允许误差:±2%;时基最大允许误差:±1×10-4。高压差分探头衰减比不小于100:1,最大允许误差:±2%;带宽不小于20MHz;可承受脉冲电压峰值:不小于4kV。电流探头20MHz;脉冲电流峰值:不小于400A。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校准项目如表3所示3序号校准项目1振铃波发生器开路电压峰值开路电压上升时间电压振荡频率衰减短路电流峰值短路电流上升时间263A/开路电压峰值开路电压上升时间电压振荡频率衰减残余振铃波电压非预期振铃波电压相移短路电流峰值短路电流上升时间3振铃波发生器接非屏蔽不对称互连线CDN开路电压峰值开路电压上升时间电压振荡周期电压峰值间的比率短路电流峰值短路电流上升时间4振铃波发生器接非屏蔽对称互连线CDN开路电压峰值开路电压上升时间电压振荡周期电压峰值间的比率短路电流峰值短路电流上升时间校准方法外观检查A.1中。振铃波发生器的校准开路电压峰值31MΩ,调节数字示波器使脉冲波形的第一峰完12Ω30Ω时测量不同设定电压下的开A.2.1中。数字存储示波器数字存储示波器高压差分探头振铃波发生器图3发生器输出端口开路电压校准连接示意图开路电压上升时间31M10%~90%的间隔时间作为开路电压上升时间,分别在输出阻抗设置为12Ω30ΩA.2.2中。电压振荡频率设备连接如图3所示。设置振铃波发生器为高压端口输出模式,数字示波器输入1MΩ,调节数字示波器使脉冲波形的第一峰、第二峰、第三峰和第四峰完12Ω30Ω时测量不同设定电压下的开路电压振荡频率,建议按试验等级选择校准点,将结果记录在附录A.2.3中。衰减31MΩ5个峰完整显示于屏幕中央,分12Ω30ΩA.2.4中。短路电流峰值4所示。将振铃波发生器输出端短接,短路线穿过电流探头的感应0.1Ω。设置振铃波发生器为高压端口输出模式,根据所选择(50Ω/1M电流探头衰减器振铃波发生器数字存储示波器/电流转换系数以及示波器的测量范围来确定是否需要接入适当的衰减器以保护示波12Ω30ΩA.2.5中。电流探头衰减器振铃波发生器数字存储示波器图4 发器路流准连示图短路电流上升时间40.1Ω电流探头特性选择合适的示波器的输入阻抗(50Ω/1M,并根据电流探头的电压/电流转换系数以及示波器的测量范围来确定是否需要接入适当的衰减器以保护示波12Ω30Ω时测量不同设定电压下的短路电流上升时间,建议按试验等级选择校准点,将结果记录在附录A.2.6中。63A的交/直流电源端口耦合/校准开路电压峰值5/1MΩ,调节数字示波器使脉冲波形的第一峰完整显示于屏幕中央。在12Ω路,重复上述过程,测量电源线耦合输出每一种耦合线路的开路电压峰值,建议按试验等级选择校准点,将结果记录在附录A.3.1中。耦合去耦合去耦网络耦合输出(施加振铃波线路数字存储示波器高压差分探头振铃波发生器图5振铃波发生器接交/直流电源端口耦合/去耦网络开路电压校准接线示意图开路电压上升时间5/1MΩ,调节数字示波器使脉冲波形的第一峰完整显示于屏幕中央。以10%~90%12ΩA.3.2中。电压振荡频率5/1MΩ,调节数字示波器使脉冲波形的第一峰、第二峰、第三峰和第四12ΩA.3.3中。衰减5/1MΩ5个峰完整显示于屏幕中央,12ΩA.3.4中。残余振铃波电压6/1MΩ,调节数字示波器使脉冲波形的第一峰完整显12ΩA.3.5。数字存储示波器数字存储示波器高压差分探头耦合去 耦合线及去耦耦网络 络电源端的地振铃波发生器图6振铃波发生器接交/直流电源端口耦合/去耦网络残余振铃波电压校准接线示意图非预期振铃波电压7/模式,调节数字存储示波器使一个完整的波形显示于屏幕中央。在输出阻抗设置为12ΩA.3.6中。耦合去耦合去耦网络(数字存储示波器高压差分探头振铃波发生器7/相移市电耦合输出(施加振铃波线路耦合去耦网络市电耦合输出(施加振铃波线路耦合去耦网络高压差分探头数字存储示波器振铃波发生器图8振铃波发生器接耦合/去耦网络相位校准接线示意图L(L1L2L3)-N912Ω式(1)计算相位改变振铃波发生器相位设定值,重复上述过程,将校准结果记录在A.3.7中。式中:θ——();
θt0
360
(1)Δt——时间间隔实测值,ms;t0——输出电压信号周期,ms。图9振铃波发生器接耦合/去耦网络相移校准波形示意图短路电流峰值电流探头衰减器数字存储示波器振铃波发生器耦合去 耦合输出耦网络 (施加振铃波线路设备连接如图10/(0.1Ω)(50Ω/1M,并根据电流探头的电压/电流转换系数以及示波器的测量范电流探头衰减器数字存储示波器振铃波发生器耦合去 耦合输出耦网络 (施加振铃波线路图10 铃发器合/去网短电校连接意图短路电流上升时间10所示。耦合/去耦网络电源输入端口开路,将耦合输出施加振铃(0.1Ω)(50Ω/1M,并根据电流探头的电压/电流转换系数以及示波器的测量范10%~90%12ΩA.3.9中。CDN的校准开路电压峰值设备连接如图5所示。耦合/去耦网络辅助设备端口所有线路对地短接,高压差分探头与施加振铃波线路的耦合输出端相连。设置振铃波发生器为高压端口输出模式,输出阻抗为30Ω,数字示波器输入阻抗设置为1MΩ,调节数示波器使脉冲波形的第一峰完整显示于屏幕中央,测量±4kV峰值电压下的开路电压峰值。改变耦合输出线路,重复上述过程,测量每一种耦合线路的开路电压峰值,记录在附录A.4.1中。CDNCDN开路电压上升时间5/30Ω,数字示波器输入阻抗设置为1MΩ,调节数示波器使脉冲波形的第10%~90%7.2.4.1A.4.2中。电压振荡周期设备连接如图5所示。耦合/去耦网络辅助设备端口所有线路对地短接,高压差分探头与施加振铃波线路的耦合输出端相连。设置振铃波发生器为高压端口输出模式,输出阻抗为30Ω。数字示波器输入阻抗设置为1MΩ,调节数字示波器使脉冲波形的7.2.4.1A.4.3中。电压峰值间的比率设备连接如图5所示。耦合/去耦网络辅助设备端口所有线路对地短接,高压差分探头与施加振铃波线路的耦合输出端相连。设置振铃波发生器为高压端口输出模式,输出阻抗为30Ω,数字示波器输入阻抗设置为1MΩ,调节数字示波器使脉冲波形的前5个峰完整显示于屏幕中央,读取波形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电压峰值,计算7.2.4.1A.4.4中。短路电流峰值9/出端口施加振铃波线路短接,短路线(0.1Ω)穿过电流探头的感应端。设选择合适的示波器的输入阻抗(50Ω/1M,并根据电流探头的电压/电流转换系数7.2.4.1A.4.5中。短路电流上升时间9/出端口施加振铃波线路短接,短路线(0.1Ω)穿过电流探头的感应端。设选择合适的示波器的输入阻抗(50Ω/1M,并根据电流探头的电压/电流转换系数10%~90%的间隔时间作7.2.4.1A.4.6中。CDN的校准开路电压峰值5/波线路的耦合/EUT侧所有端口之间用线短接,高压差分探头接EUT1MΩ,调节数示波器使脉冲波形的第一峰完整显示于屏幕中央。在输出阻抗设置30Ω时测量±4kVA.5.1中CDNCDN开路电压上升时间5/波线路的耦合/EUTEUT1MΩ,10%~90%的间30Ω7.2.5.1中设置的电压A.5.2中电压振荡周期5/EUTEUT侧端口1MΩ,30Ω7.2.5.1中设置的电压下的电压振荡周期。将结果记录在附录A.5.3中。电压峰值间的比率5/波线路的耦合/EUTEUT1MΩ,530Ω7.2.5.1A.5.4中。短路电流峰值9/波线路的耦合/EUT侧所有端口之间短接之后再用短接线短接到地,短路线(0.1Ω)(50Ω/1M探头的电压/电流转换系数以及示波器的测量范围来确定是否需要接入适当的衰减器抗设置为30Ω时测量7.2.5.1中。短路电流上升时间9/波线路的耦合/EUT侧所有端口之间短接之后再用短接线短接到地,短路线(0.1Ω)(50Ω/1M探头的电压/电流转换系数以及示波器的测量范围来确定是否需要接入适当的衰减器10%~90%30Ω时测量7.2.5.1中设置的电压下的短路电流上升时间。将结果记录在附录A.5.6中。校准结果振铃波发生器校准后,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至少应包含以下信息:标题:“校准证书”;实验室名称和地址;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客户的名称和地址;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接收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校准环境的描述;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对校准规范偏离的说明;校准证书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说明;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复校时间间隔1附录A:校准记录推荐格式外观及工作正性查 振铃波发生器开路电压峰值仪器设定数字示波器电压测量值/V高压差分探头衰减比开路电压峰值实测值/V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电压设定值/V12Ω30Ω开路电压上升时间仪器设定上升时间标称值/μs(1±30%)开路电压上升时间实测值/μs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电压设定值/V12Ω0.530Ω0.5开路电压振荡频率仪器设定电压振荡频率标称值/kHz(1±10%)电压振荡频率实测值/kHz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电压设定值/V12Ω10030Ω100电压衰减仪器设定数字示波器第一峰值电压测量值/V数字示波器第二峰值电压测量值/V|Pk2/Pk1|[0.4,1.1]数字示波器第三峰值电压测量值/V|Pk3/Pk2|[0.4,0.8]数字示波器第四峰值电压测量值/V|Pk4/Pk3|[0.4,0.8]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电压设定值/V12Ω30Ω短路电流峰值仪器设定电流峰值标称值/A(1±10%)数字示波器电压测量值/V电流探头转换系数短路电流峰值实测值/A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电压设定值/V12Ω30Ω短路电流上升时间仪器设定上升时间标称值/μs短路电流上升时间实测值/μs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电压设定值/V12Ω0.2~1.030Ω0.2~1.063A的交直流电源端口耦合去耦网络开路电压峰值仪器设定数字示波器电压测量值/V高压差分探头衰减比开路电压峰值实测值/V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V12Ω开路电压上升时间仪器设定上升时间标称值/μs(1±30%)开路电压上升时间实测值/μs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V12Ω0.5开路电压振荡频率仪器设定电压振荡频率标称值/kHz(1±10%)电压振荡频率实测值/kHz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V12Ω100电压衰减仪器设定数字示波器第一峰值电压测量值/V数字示波器第二峰值电压测量值/V|Pk2/Pk1|[0.4,1.1]数字示波器第三峰值电压测量值/V|Pk3/Pk2|[0.4,0.8]数字示波器第四峰值电压测量值/V|Pk4/Pk3|[0.4,0.8]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V12Ω残余振铃波电压仪器设定数字示波器电压测量值/V高压差分探头衰减比残余振铃波电压峰值实测值/V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V12Ω非预期振铃波电压仪器设定数字示波器电压测量值/V高压差分探头衰减比非预期振铃波电压峰值实测值/V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耦合线路测量线路电压设定值/V12Ω相移仪器设定相位设定值/°(1±10%)时间间隔测量值/ms电压信号周期/ms相位实测值/°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V12Ω02090180270短路电流峰值仪器设定数字示波器电压测量值/V电流探头转换系数短路电流峰值实测值/A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V12Ω短路电流上升时间仪器设定上升时间标称值/μs短路电流上升时间实测值/μs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V12Ω0.2~1.0振铃波发生器非蔽不对称互连线CDNA.4.1 开路电压峰值仪器设定数字示波器电压测量值/V高压差分探头衰减比开路电压峰值实测值/V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V30Ω开路电压上升时间仪器设定上升时间标称值/μs(1±30%)开路电压上升时间实测值/μs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V30Ω0.5电压振荡周期仪器设定电压振荡周期标称值/μs(1±10%)电压振荡周期实测值/μs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V30Ω10电压峰值间的比率仪器设定数字示波器第一峰值电压测量值/V数字示波器第二峰值电压测量值/V|Pk2/Pk1|[0.4,1.1]数字示波器第三峰值电压测量值/V|Pk3/Pk2|[0.4,0.8]数字示波器第四峰值电压测量值/V|Pk4/Pk3|[0.4,0.8]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V30ΩJJF(冀)217-2024A.4.5 短路电流峰值JJF(冀)217-2024A.4.5 短路电流峰值PAGEPAGE23仪器设定数字示波器电压测量值/V电流探头转换系数短路电流峰值实测值/A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V30ΩA.4.6 短路电流上升时间仪器设定上升时间标称值/μs短路电流上升时间实测值/μs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V30Ω0.2~1.0开路电压峰值仪器设定数字示波器电压测量值/V高压差分探头衰减比开路电压峰值实测值/V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V30Ω所有线-PE开路电压上升时间仪器设定上升时间标称值/μs(1±30%)开路电压上升时间实测值/μs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V30Ω所有线-PE0.5电压振荡周期仪器设定电压振荡周期标称值/μs(1±10%)电压振荡周期实测值/μs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V30Ω10100电压峰间的比率仪器设定数字示波器第一峰值电压测量值/V数字示波器第二峰值电压测量值/V|Pk2/Pk1|[0.4,1.1]数字示波器第三峰值电压测量值/V|Pk3/Pk2|[0.4,0.8]数字示波器第四峰值电压测量值/V|Pk4/Pk3|[0.4,0.8]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V30Ω线-PEJJF(冀)217-2024JJF(冀)217-2024PAGEPAGE24短路电流峰值仪器设定数字示波器电压测量值/V电流探头转换系数短路电流峰值实测值/A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V30Ω所有线-PE短路电流上升时间仪器设定上升时间标称值/μs短路电流上升时间实测值/μs不确定度(k=2)输出阻抗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V30Ω所有线-PE0.2~1.0附录B:校准证书内页推荐格式振铃波发生器开路电压输出阻抗电压设定值U/V/VU(1±10%)0.5(1±30%)振荡频率/kHz100(1±10%)电压衰减|Pk2/Pk1|[0.4~1.1]|Pk3/Pk2|[0.4~0.8]|Pk4/Pk3|[0.4~0.8]12Ω30Ω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短路电流输出阻抗电压设定值/V电流峰值标称值I/A电流峰值实测值/AI(1±10%)上升时间/μs(0.2~1.0)12Ω30Ω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63A的交直流电源端口耦合去耦网络开路电压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U/V/VU(1±10%)上升时间/μs0.5(1±30%)振荡频率/kHz100(1±10%)电压衰减|Pk2/Pk1|[0.4~1.1]|Pk3/Pk2|[0.4~0.8]|Pk4/Pk3|[0.4~0.8]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描述: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V残余阻尼振荡电压/V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耦合线路测量线路电压设定值/V残余阻尼振荡电压/V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短路电流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V电流峰值标称值I/A电流峰值实测值/AI(1±10%)上升时间/μs(0.2~1.0)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描述:开路电压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U/V电压峰值/VU(1±10%)上升时间/μs0.5(1±30%)振荡周期/μs10(1±10%)电压峰值间的比率|Pk2/Pk1|[0.4~1.1]|Pk3/Pk2|[0.4~0.8]|Pk4/Pk3|[0.4~0.8]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短路电流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V电流峰值标称值I/A电流峰值实测值/AI(1±10%)上升时间/μs(0.2~1.0)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开路电压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U/V电压峰值/VU(1±10%)上升时间/μs0.5(1±30%)振荡周期/μs10(1±10%)电压峰值间的比率|Pk2/Pk1|[0.4~1.1]|Pk3/Pk2|[0.4~0.8]|Pk4/Pk3|[0.4~0.8]所有线-地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描述:短路电流耦合线路电压设定值/V电流峰值标称值I/A电流峰值实测值/AI(1±10%)上升时间/μs(0.2~1.0)所有线-地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C:
不确定度评定示例振铃波峰值电压的不确定度评定被校准脉冲峰值电压幅值的数学模型为:y=A×V (1)不确定度传播率N2 N2 u2(x)cu(x)2c电压读数的不确定取决于:
i1
xi
i i ii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y;4kV10次数据如下次数12345678910示值/kV4.024.024.014.023.984.013.994.004.034.01x1x
4.015kVn in(xx)2in(xx)2ii1 n1不确定度u1(y)0.0085kV,u1rel(y)0.2%3高压差分探头衰减比不准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rely;高压差分探头衰减比最大允许误差±2%,设为均匀分布,则3u2rel(y)
1.16%3数字存储示波器电压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3rely);示波器电压测量最大允许误差±1.5%,设为均匀分布,则3(y)1.5%
0.87%数字存储示波器读数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4rely;u4rel(y)(1/256)10/80.49%当校准结果的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小于被校准仪器的分辨力所引入的不铃波峰值电压的不确定度分量取u2rely、u3rely)、u4rely。各输入量间不相关时,被测量的测量结果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按以下公式计算:yNu(x)/yNu(x)/x2i ii1所以,电压幅度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2u22rel(y)u2(y)u2(3rel4rel
)
1.53%Urelkucrel(y)4%,(k=2)测量模型:TVTTV--脉冲上升时间测量值,μs;T--10%峰值和90%峰值两点之间所对应的时间间隔数字存储示波器示值,μs。不确定度传播率N2 N2
u2(x)cu(x)2c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i1
xi
i i ii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u1rel(T1);重复测量振铃波发生器开路电压4kV上升时间的10次数据如下次数12345678910示值/μs0.3780.3850.3830.3870.3790.3840.3830.3770.3820.385x1x
0.3823μsn i单次试验的标准差
s nxx2ii1 n1不确定度nxx2ii1 n1测量标准的频带不充分宽引入的不确定度u2rel;标准器由数字存储示波器(带宽500MHz)和高压差分探头(70MHz)组成,则(0.35)2(0.35)2(0.35)20.50.07
5.0ns,被测的振铃波发生器峰值0.5μsn/5ns10011n2误差为 111n2确定度u2rel(TV)近似为0%。数字存储示波器游标测量引起的不确定的分量)10%100%ε1ε2,读1090ε3ε410%90%ε5ε1=ε2=ε3=ε4=ε5=ε6=ε=1.5%,则3u u u u u u 3V 32rel V 33rel V 34rel V 35rel V 36rel Vu 2(T)u 2(T)V 32rel V V 34rel V 35rel V 36rel V2(T)2(T)2(T)2(T)2(T
2.1%3rel V当校准结果的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小于被校准仪器的分辨力所引入的不值电压上升时间校准不确定度分量取u2rel、。以上各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是不相关的,峰值电压上升时间校准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 T u22rel V 3rel V2Tcu T u22rel V 3rel V2T扩展不确定度Urelkucrel(TV)5%(k=2)测量模型:
2.1%JJF(冀)217-2024JJF(冀)217-2024PAGEPAGE31ICVI—短路电流峰值测量值,kA;C—电流探头转换系数,A/V;V—数字存储示波器脉冲电压峰值示值,V。不确定度传播率N2 N2 u2(x)cu(x)2c ci1
xi
i i ii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I)重复测量振铃波发生器开路电压4kV、阻抗12Ω时的短路电流10次数据如下次数12345678910示值/A350350350353349349352351352349x1x
350.5An inxx2inxx2ii1 n1不确定度u1(I)1.43A,u1rel(I)0.41%由电流探头转换系数引入的不确定度u2rel(I)电流探头转换系数最大允许误差±1%,设为均匀分布,则3u2rel(I)1%/3
0.58%数字存储示波器电压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浇混凝土模板合同范本
- 村委会门面房合同协议书
- 能不能撤销手写合同协议
- 附带家具的装修合同范本
- 汽车修理部转租合同协议
- 终止保险经纪合作协议书
- 电商平台宣传活动协议书
- 清华烟台大学合作协议书
- 税务代理合同协议书范本
- 法人变更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北京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
- 建设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
- 项目计划管理培训
- 202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计划
- 给非财务人员的财务培训
- 品质培训课件模板
- 2025至2030中国GPU芯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及竞争格局与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佛教寺院各项管理制度
- 供水公司维修管理制度
- 宁城职教中心实习实训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