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案与练习全集_第1页
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案与练习全集_第2页
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案与练习全集_第3页
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案与练习全集_第4页
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案与练习全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种子萌发的过程

第1周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种子的结构。

2说出种子的各结构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

3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4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点。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

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重点:种子的各结构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难点:描述种

子萌发的过程

教学过程

预习检测:各种植物的种子,尽管形状、大小、颜色不一样,

但是却有大致相同的结构,都有—和—,胚是新植物的幼

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它由、、、构成。

知识点拨:

菜豆种子/构'种皮:保护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胚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根:发育成根

子叶:提供营养2片

果皮和种皮

胚芽

玉米粒的结,<

胚胚轴

单子叶植物的种子胚根

\.

子叶1片

胚乳:贮存养料

测一测

1、播种时要选取粒大饱满的种子,由于种子的或是

储存营养的结构,只有发育完全、的种子能发育成

健壮的幼苗。

2.已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不能萌发,其主要原因是()

A.种皮破损,无保护作用B.胚被虫蛀破损,无

生活力

C.外界条件不适宜D.种子因感染病毒而

失去生活力

4.粮仓中存放了十年的小麦种子虽给予适宜条件,一般也

不能萌发,其原因是()

A.种子仍处于休眠期B.种子已过寿命

期而死亡

C.种子的种皮太厚D.种子因受抑制而

不能萌发

5.保存种子的适宜条件是()

A.低温干燥B.高温干燥

C.高温潮湿D.低温潮湿

6.在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A.胚根B.胚芽C.胚轴D.子叶

7.在菜豆种子的结构中,能发育成幼苗的茎和叶的是

()

A.胚根B.胚芽C.胚轴D.子叶

8.在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中供给胚根、胚轴和胚

芽营养物质的结构分别是()

A.子叶和胚乳B.胚乳和子叶

C.子叶和子叶D.胚乳和胚乳

9.种子的休眠有利于()

A.营养物质的积累B.吸收各种营养

C.渡过恶劣的环境D.营养物质的制造

能力提高

10、解剖种子的结构,发现子叶是连接在结构上的。

11、一位农民撒种后,只盖了很薄的一层土,他播种的可能

是什么种子()

A大豆B玉米C小麦D白菜

12、食用的豆腐主要是那种植物的种子的哪部分加工成的

()

A小麦的子叶B小麦的胚乳C大豆的子叶D大豆的胚

13、我们食用的面粉主要是小麦种子的那部分加工成的()

A胚B子叶C种皮D胚乳

14、播种前有些种子为什么用药剂浸种?答:防止或

打破促早萌发

15、小麦种子萌发时,具有甜味的物质是胚乳中的

转变成的o

课题: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种子萌发的条件

第2周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简述种子萌发的外界和内部条件

2会测种子发芽率。

3会应用变量单一,设计对比实验。

重点:种子萌发的内、外界条件。

难点:探究各种外界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途径的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检测:

1.种子的胚具有的结构

是、、、。

2.在菜豆种子的结构中,能发育成幼苗的茎和叶的是

()

A.胚根B.胚芽C.胚轴D.子叶

3.种子萌发应具备的内在条件是()

A.适宜的温度B.一定的水分C.充足的空气D.完整

的活的胚

预习检测:

1、种子萌发应具备的外界条件

是、、。

知识点拨:

一、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完整的活胚,通过休眠期

二、种子萌发的外界条

三、实际用:1、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方式:松土、浇水、

覆膜等

2、测定种子萌发率:发芽率=萌发种子数/

全部被测种子数x100%

发芽率在以上才可播种

测一测

(1)要确定某一因素是不是种子萌发所必须的外界条件,可

以通过实验来证明。

(2)种子萌发必须有适当的外界条件,即、

和o三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此外,有

些种子的萌发还受着光的影响。

(3)大多数农作物在春天播种,是为了满足这

一萌发条件,在播种之前要松土,是为了使种子得

到,如果长期不下雨,还要o

2.子叶或胚乳里贮存的营养物质,能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必

需条件是()

A.种子含水分多B.空气干燥C.温度适宜

D.阳光充足

3.种子萌发时需要空气,其根本原因是()

A.种子在不停地吸收水分B.种子在不停地提供养料

B.C.种子在不停地进行呼吸D.种子在不停地运送养料

4.在适宜的条件下,下列种子能够萌发的是()

A.去掉胚乳的玉米种子B.虫蛀空了的水稻

B.C.切去胚的小麦种子D.籽粒饱满的菜豆种子

5.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随机选出了1000粒小麦种子,

在适宜的条件下,有40粒种子未发芽,则这批种子的发芽率

为()

A.9.6%B.96%C.4%D.90.6%

6.下列四项是已经测得的某种子的发芽率,最适宜播种的

是()

A.60%B.70%C.75%D.94%

7.我国北方在早春播种后,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俗称地

膜覆盖)的方法来促进提早出苗的原因是()

A.种子萌发需要避光B.防止虫害破坏C.保温、保湿、

有利萌发D.防止风沙

8.大米和豆瓣在肥沃的土壤中不能长出幼苗的原因是

()

A.没有种皮B.土壤肥料不足C.没有胚根D.没有完

整的胚

能力提高

9.玉米种子在萌发出幼苗后变得空瘪的原因是胚乳里的营

养物质()

A.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掉B.胚根吸收掉C.胚吸收发育成幼苗

D.土壤动物吃掉

10.分别咀嚼几粒萌发的小麦种子和干燥的小麦种子,你会发

现萌发的小麦种子有甜味,这是因为()

A.种子中的淀粉是有甜味的糖分

B.种子中的淀粉分解成有甜味的糖分

C.幼苗光合作用产生了糖分

D.萌发过程中制造出了糖分

第二章第一节根的生长

第2周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总结根生长的主要部位。2.描述根尖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3.说明在农业中保护根的措施。

教学重、难点:探究根生长的伸长实验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在上一节课中讲述了种子的萌发的

过程,你还记得根是从何发育而来的吗?你观察过哪些植物的

根?根的形态是怎样的?根是怎样生长的?根有怎样的作用?

(二)自学指导:根据下列文字及13页图填写课本11页表格

根尖的结构和特点总结为:根尖结构分四部,根冠在前来保护;

胞小核大生长点,分裂细胞多无数;停止分裂伸长区,细胞伸长

增长没;表皮突起根毛区,主要吸收无机物。

(三)课堂练习

1根尖各部分细胞伸长最快的是()

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

2下列有关根毛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毛布满整个根部B根毛是非常小的根

C根毛的存在有利于增大根的吸收面积D根毛是成熟区表皮

细胞上长出的不定根

3给农作物进行深层施肥,可以促使根系向土壤深处生长,这是

依据根的什么特性()

A向水生长B向肥生长C向地生长D固定植物

4根的生长主要在进行

5在显微镜下观察根的结构,自下而上是、、

和O

6根毛在根尖上的位置()

AI4根的生长位置不变B随根的生长而畏缩

C随根的生长而向前移动D随根的生长而落在后面

7植物的根之所以能不断的伸长,是因为()

A根冠不断的增加新细胞,分生区也不断的增加新细胞

B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成熟区形成了大量根毛

C根冠不断的增加新细胞,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

D分生区细胞不断的分裂增加新细胞,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

8当蚕豆种子萌发出2厘米幼根时,用绘图墨水从离根的尖

端处开始画八条等距离线,继续将其置于适宜条件下生长,

第二天看到幼根又长出几厘米,横线距离现为()

A横线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B成熟区部分间距明显

增大

C分生区部分间距明显增大D伸长区部分间距明显

增大

9根尖的表面被称为根冠的结构保护着,随着根在土壤里不

断伸长根冠的外层细胞不断磨损,但根冠从不会磨损而消失,

原因是()

A分生区细胞能分裂和分化B伸长区细胞伸长生长C根冠细

胞特别耐磨D根能够长出根毛

(四)堂堂清

1下列不是根生长特性的是()

A向地性B向水性C向光性D向肥性

2分生区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它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向

下和向上分化成()

A根冠和分生区B根冠和伸长区C根冠和成熟区D伸长

区和成熟区

3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

A细胞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大B细胞伸长,液

泡增大

C细胞大,排列疏松,细胞质浓厚D细胞排列紧密

整齐,细胞较小

4下列叙述中,不是根尖成熟区特点是()

A细胞停止生长并开始分化B表皮细胞向外突

出形成根毛

C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D细胞中液泡小,细

胞核大

5判断题:伸长区的细胞演变成成熟区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

衰老()

6移栽植物时,最好带土移栽,这是为了。移栽

大型树木一般要剪掉大部分枝叶,并且常选择阴天或傍晚时

移栽;移栽菜苗和花草之后常要进行遮阴处理,这样做的目

的均是为

课题:第二章第二节根对水分的吸收

第3周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说出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和部位。

2掌握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

二重点、难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的结构特征。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检测

(1)根尖的结构,自上而下依次

是、、、O

(2)在根的结构中,对根尖有保护作用的是,有很强

分裂能力且能不断增加新细胞的是使根伸长最快

的部位是。

(3)根具有、、的特性

2自学指导

(1)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其中吸水能力最强的是o_

(2)同样的萝卜条,放在浓盐水中的变了,清水中的

变,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主要取决于的浓度

和的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的浓度周围水溶

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反之,细胞就失水。

(3)不同的植物一生中消耗的水量是,同一种植物在不

同的生长期消耗的水量.

3知识点拨

r在根尖中,根毛区的根毛细胞扩

〔大了根的吸收面积

(1)根毛区吸水能力最强根毛的细胞壁薄,细胞质少,液

泡大

根毛区的上部形成了中空的运输

水分的导管

(2)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烧苗)

4自我检测

(1)观察根毛时的材料应是()

A长的粗大幼根B长的细小幼根

C有白色“绒毛”的幼根D无白色“绒毛”的幼

(2)细胞吸收水分时,吸收进来的水分进入细胞的()

A细胞壁中B细胞壁中C细胞壁中D液泡中

(3)土壤溶液中的水分进入根毛细胞,要依次经过()

A细胞膜细胞壁液泡细胞质B细胞壁细胞膜液

泡细胞膜

C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液泡D细胞壁细胞膜细

胞质液泡

(4)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当植物细胞处于周围溶液浓

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的环境中时,液泡将会出现的变化是

()

A缩小B变大C消失D正常

(5)造成植物烧苗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B化肥过多,

土壤温度升高

C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植物细胞液浓度D土壤溶液浓

度等于植物细胞液浓度

(6)给植物浇水的最好方式是()

A挖水泵灌溉B架水管喷灌

C将带孔的水管埋于地下滴灌D将水引到农田中漫

(7)把新鲜的菜用盐淹几个小时后,菜将发生什么变化()

A细胞吸水,菜硬挺B细胞失水,菜硬挺

C细胞吸水,菜软缩D细胞失水,菜软缩

(8)观察豌豆幼苗的根,发现根尖部分有很多白色的“毛”,

这就是根毛,根毛的存在对植物的意义是()

A增加根的牢固性B保护根尖C增加吸收面积

D加快营养的运输

(9)下列水对植物生长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随自然条件,水的多少对生命力旺盛的野生植物影响不

B不同的植物所需的水量不同

C同一植物的不同时期,需水量各有差异

D植物灌溉的水量和频率应随当地气候……,土质的不

同而定

(10)植物根从土壤里吸水的顺序是()

A表皮内的各层细胞,根毛细胞,导管,茎,土壤溶液

B土溶液,表皮内的各层细胞,茎,根毛细胞,导管

C土壤溶液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D表皮内的各层细胞,导管,土壤溶液,根毛细胞,茎

(11)植物吸收水分主要是在根尖进行,其中吸水能力最强的是

()

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根毛区

(12)在根的哪一部分可以见到导管细胞()

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根毛区

(13)构成植物导管的细胞是()

A连通的死细胞B不连通的死细胞C连通的活细

胞D不连通的活细胞

(14)根毛细胞适合吸水的结构特点()连通

A根毛数量多B细胞液浓度大C细胞壁薄、细胞质少、

液泡大D细胞壁厚

5填空

(1)植物生活所需的水分,主要是通过的从

吸收来的。

(2)土壤中的水分要渗入到根毛细胞的液泡内,必须依次通过

根毛的、、_»根毛细胞

液中的水分先进入再由输送到茎和其他器

(3)给植物浇水不要只湿润土康表层,因为根吸水的主要部位

是根尖的区,分布在土壤的深层。

课题:第二章第三节无机盐与植物生活

第3周第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氮、磷、钾等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2分析不同肥料的特点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

1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2植物生长,生活所需主要

元素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测

1土壤中的水分要渗入到根毛细胞的液泡中,必须依次通过根毛

的,,,根毛细胞液中的水分先进入

再由输送到茎和其他器官里。

2给植物浇水不要只湿润土壤表层,要,因为根吸水的

主要部位是根尖的区,分布在土壤的深层。

(二)自学指导

1不同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量,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

期对无机盐的需要量。

2肥料一般分和两种,农家肥来源广,成本低,

肥效长,能改良,但肥效较慢,适合做基肥,化肥的肥

效,见效,但是养分单一,长期施用会污染环境

土壤易板结,因此宜作追肥少量施用。

3无土栽培是人们根据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无机盐的

和,按照一定的配成,在无土的基质中

培养植物的方法。

(三)知识点拨

/含氮的无机盐

(叶茂)

无机盐在解物需要量多的无机盐及其作用含磷的无机盐

(苗壮)1

生活中的作用含钾的无机盐

(腰板硬)

需要量少的无机盐:需要量十分微小,但作用十分

重要

植物所必须的元素共有16种,其中13种主要来自土壤。

(四)课堂检测

1、油菜出现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需要施加()

A含硼的无机盐B含铁的无机盐

C含硫的无机盐D磷的无机盐

2、种植百合,有人取其地下茎入药,需多施()

A含氮的无机物B含磷的无机物

C含钾的无机物D含锌的无机物

3、栽培白菜、菠菜等植物(可食用部分主要是叶),应多施一些

()

A含钾的无机盐B含锌的无机盐C含氮的无机盐

D含磷的无机盐

4对于番茄、花生等我们以利用果实为主的植物,施肥时应多施

()

A含钾的无机盐B含氮的无机盐

C含磷的无机盐D含铁的无机盐

5、植物需要的无机盐是()

A由叶吸收B主要由根吸收C根、茎、叶都可以D

主要由茎吸收

6、植物的一生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

A钾、铜、氮B磷、锌、硼C磷、钾、氮D

氮、硼、铜

7、在水稻生长的后期,为防止灌溉后倒伏,应多施()

A含氮的无机盐B含钾的无机盐C含磷的无机盐D含锌

的无机盐

8、小麦一生中,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盐需要量最大的时期()

A种子萌发时期B幼苗时期C生长旺盛时期

D果实和种子成熟的时期

(五)堂堂清

9、用以下三种水培养同样大小的番茄幼苗,一个月后他们的高

度的顺序可能是()

⑴蒸用水(2)河水(3)稻田中的浑水

A(l)(2)(3)中都一样B(1)中最高(2)

中次之(3)中最矮

C(3)中最高(2)中次之(1)中最矮D(1)(2)中一样

(3)中最矮

10、农民说:“锄地出肥”,这一句俗语的主要道理是()

A土壤疏松,保水力强B土壤疏松,

储肥多

C土壤疏松,根的呼吸旺盛,有利于无机盐的吸收D土壤疏松,

地温高

11、种植白菜想获高产,应适量多施氮肥的原因是()

A使枝叶茂盛B促进开花'结果产生种子

C使植物茎秆健壮D以上都对

12、苹果树的小叶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害虫的噬咬B水质受到重金属的污

C土壤中缺乏含锌的无机盐D土壤中缺乏含铜的无

机盐

13、某植物茎秆软弱,叶片的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则此植物缺少的

是()

A含氮的无机盐B含钾的无机盐

C含磷的无机盐D含锌的无机盐

14、需要磷肥较多的植物是()

A甘薯和甘蔗B番茄和白菜

C豆角和黄瓜D芹菜和萝卜

15、植物的根吸收的无机物主要来源于()

A雨水中B灌溉的水中

C土壤溶液中D土壤颗粒中

16下列关于农家肥的说法,错误的是()

A来源广B含多种无机盐,肥效快

C不污染环境,能改良土壤D成本低肥效长

课题:第三单元第三章芽的发育与整枝打杈

第4周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对芽进行分类

2、懂得芽与枝条的关系,及叶芽的结构。

3、应用顶芽与侧芽的关系进行花的剪枝。

重点:叶芽的结构

难点:叶芽与枝条的关系

教学过程:

复习检测:

1.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求量较大的三种元素是:()、

()、()

2、菜豆种子的结构:和两部分组成,

是主要结构。

3、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是、、

且在o

4、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量的、充足的和适

宜的»

5、根生长具有向生长、向生长和向生长

的特性。

自学指导:

新课导入:种子萌发后,幼苗生长,主要表现在根的向下生长

与茎的向上生长•芽的发育与整枝打杈主要描述了枝条的生长过

程.

一、观察:

芽的类型(24页小词典)按照芽的着生部位不同分为

和__________瓯和;按照将来发育情况不同分

为、、和三种。

讨论:(1)叶芽将来发育成形状。(2)

花芽将来发育成形状。

⑶叶芽的结构

讨论:叶芽与枝条的关系:(课本24页)连线

二、探究(课本24页)顶芽与侧芽生长关系如何?

结论:侧芽与侧芽生长相互影响不大,但顶芽旺盛生长会抑

制生长。反之:顶芽停止生长,侧

芽______________一

三、实际用:顶端优势

1、顶端优势的利用:(1)农业上整枝、打杈如苹果树剪枝、

棉花摘心、果树除芽。

(2)林业上行道树去顶芽或主茎,用

材林木去侧芽。

测一测

1、既能发育成枝条,又能发育成花的芽叫做()。

A.顶芽B.花芽C.侧芽D.混合芽

2、芽中将来发育成茎的部位是()。

A.芽原基B.芽轴C.生长点D.叶原基

3、种植棉花时,常摘掉棉花枝条的顶芽,原因是()o

A.防止生长过快B.促进枝条分枝生长

C.防止棉花长得过高D.促进叶的生长

4、顶芽生长与侧芽生长的关系是()。

A.侧芽根顶芽一样,生长都很快。

B.顶芽和侧芽生长速度一样。

C.生长旺盛的顶芽会抑制侧芽的生长。

D.两者没有什么关系。

5、顶端优势有利于植物()

A.向高生长B.长得粗壮

C.叶长得茂盛D.开花结果

6、芽按照着生部位分可以分为顶芽和()

A.侧芽B.花芽C.叶芽D.混合芽

7、在叶芽的结构中,将来可以发育成侧芽的结构是()

A.生长点B.芽原基C.芽轴D.幼叶

课题:第四章第一节光和作用的产物

第4周第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2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

二教学重、难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为什么绿色植物在有光和无光的情况下长势不

同?植物在阳光下能产生什么物质呢?

(一)预习指导:学生学习课本28页的探究竟(1)然后回答

下边问题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A降低温度

B停止光合作用

C降低呼吸作用

D消耗运走、耗尽叶肉细胞内的有机物

2、去掉叶片中叶绿素的正确方法()

A将叶片浸到清水中直接加热

B将叶片浸到酒精中直接加热

C将叶片浸到酒精中隔水加热

D将叶片浸到糖水中隔水加热

3、给酒精浸泡叶片的烧杯隔水加热,原因不正确的是()

A缓慢开温B便于仔细观察现象C均匀受热D

避免酒精燃烧或烧杯炸裂

4、脱掉叶绿素的叶片,呈现出的颜色是()

A透明无色B白色C淡绿色D黄白

5、验证是否产生淀粉,所用的试剂是()

A盐水B糖水C碘酒D酒精

7、实验中,要用黑纸对叶片进行遮光,经处理过的叶片遇碘液

变蓝定额部位是()

A被遮光的部分B见光的

部分

C只有叶片的边缘变蓝D整个叶片

都变蓝

8、有一位同学,在夏天天气晴好的一天中,分别于清晨、傍晚、

深夜三个时间从同一种绿色植物上各摘取一片绿叶。在将这三

片绿叶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等叶片发黄后,将叶片取出,用

清水冲洗,然后加碘液染色,染色最深的是()

A清晨的叶B傍晚的叶C深夜的叶

D都一样

(二)指导学生学习课本29页

1、经验证,导管处的气体的性质是,因此证

明o

2、把新鲜水草放在养鱼缸里的主要目的是提供()

A食物B氧气C能量D二氧化碳

四、总结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和

光合作用的作用:见课本29页

光合作用对人类的影响

五、课后检测

1、绿色植物在------------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

和,并可进一步合成其他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不仅供植

物体本身需要,也是动物和人类食物的来源。

2、农业生产中常用,等措施增大光合

作用的总面积,从而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

3、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量保持相对稳定,正是()

A光合作用的结果

B呼吸作用的结果

C大气中氧含量多的结果

D氧大量消耗的结果

4、下列哪种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

A芦荟B蘑菇C白菊D火鹤

5、下列哪一项不是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的增产措施(》

A地膜覆盖

B建塑料大棚

C高、矮植物立体种植

D同种植物尽量密植

6、如果把绿叶比喻为“绿色工厂”,则这座工厂的产品为

()

A二氧化碳和水B光和叶绿素

C淀粉和氧气D二氧化碳和糖类

7、芝麻的种子富含脂肪,小麦的种子富含淀粉,这些有机物都

来源于()

A水中的无机盐B土壤所含的肥料

C空气中的氮元素D光合作用的产物

8做“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

(1)把叶片放到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

(2)把天竺葵放在光照下;

(3)用黑纸片把天竺葵一个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一部分

(4)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5)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

(6)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第四章第二节光合作用的原料

第6周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光合作用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绿色植物是以什么为原料,制造出有机物的呢?

(一)自学指导:学生学习课本31页的探究竟之实验并完成下面

的练习

1、选取的实验材料是带有5—8片叶的天竺葵枝条,带5—8片

叶的目的是()

A美观B便于观察实验结果

C进行光合作用D蕴涵有机物

2、对培养皿中盛有的25%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的叙述,错误的

是()

A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B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弱碱性

C氢氧化钠溶液能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

D形成对照

3、用凡士林将广口瓶的瓶口密封,目的是()

A防止装置中的水分蒸发B密闭瓶内气体

C使瓶内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不泄漏出来

D使瓶内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不泄漏出来

4、此实验的对照条件(唯一变量)是()

A有无氢氧化钠B有无二氧化碳

C植物所需的水分D有无光照

5、实验将两个装置先进行暗处理,再一起光照2—3小时,对此

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先耗尽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B在给予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C检验唯一的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检验光合作用中有光和无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二)指导学生学习课本32页的资料分析并做下面的练习

1、图中的箭头表示o

2、第一组中放出的氧带有同位素标记(笑脸),与中

的同位素标记(笑脸)一致;第二组放出的氧无同位素标记(哭

脸),与中的无标记(哭脸)一致,所以绿色植物光合

作用放出的氧,总是与保持一致,说

明。

(三)实际用

1、水肥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使光

合作用显著,作物产量

明显。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干旱会引起农

作物o

3、农业生产中增加二氧化碳的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A施加有机肥B过多施用碳酸氢镀肥料

C合理密植,有效通风D向大棚或温室中喷施瓶装二氧

化碳气体

4、为了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最重要的措施是()

A保护并种植绿色植物

B使用地热、水利、核资源等天然能源

C限制工业的发展

D减少煤、石油等的燃烧释放二氧化碳

四、课后检测

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A光和水B水和二氧化碳C氧和水D叶

绿体和光

2、一位同学按如下步骤做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结

果发现叶子全部变蓝色,你认为他的哪个步骤不对()

(1)把实验植物先置于黑暗的地方一天

(2)用不透明的纸将叶片上表面的一部分遮盖起来

(3)将植物移到阳光下晒两三个小时

(4)剪下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除去叶绿素

(5)叶片用清水冲洗后滴上碘液

A(1)B(2)C(3)D(4)

3、有一年夏天,某地发生了严重的旱灾,结果造成庄稼颗粒无

收,从光合作用的角度看,表明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或必要条件

是()

A光B二氧化碳C水D

适宜温度

4、作物增产的物质基础是()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C土壤中的无机物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物

5、谷类植物在一定光照下,要增加产量,可以相对增加某物质

在空气中的含量。这种物质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

D一氧化碳

6、合理密植的原因主要是()

A让植物透风B让植物吸收足够的

C让植物接受充分的阳光照射D让植物能自由生长

第四章第三节光合作用的场所

第6周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概述叶片的结构,解释其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功能

2、分析得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并写出反应式

二、教学重、难点:

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意义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为什么过量采摘荷叶会影响藕的产量?叶在植

物生长中有什么作用呢?

(一)自学指导:学习课本34-35页探究竟之实验然后做练习

1、叶的横切面上,上、下表皮在叶的最外层。表皮细胞排

列,无色透明,外面有一层透明的层。表皮上

有由一对保卫细胞构成的O

2、叶肉中央分布着成束的,里面有

和O

3、气孔的功能是()

A有机养料进出的门户

B无机养料进出的门户

C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D水分进入叶片的门户

4、如果把一片加碘液变蓝的叶片横切作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

镜下观察,发现变蓝的部位是()

A所有细胞B叶的细胞中所有含叶绿体的部分

C表皮细胞D叶的细胞中所有不含叶绿体的部分

5、植物茎中导管的作用是()

A由下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B由下向上运输有机物

C由上向下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D由上向下运输有机物

6、下列细胞中,含叶绿体的是()

A根毛细胞B筛管C叶肉细胞D表皮

细胞

7、叶片上面的颜色比下面深,是因为()

A海面组织接近上表皮,含叶绿体少B海面组织接近下

表皮,含叶绿体多

C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含叶绿体多D栅栏组织接近下

表皮,含叶绿体少

8、关于保卫细胞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与表皮细胞相同,是无色透明的

B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气孔

C通过失水、吸水控制气孔的开闭

D菠菜的下表皮气孔数量远多于上表皮

二学习课本35页资料分析然后做练习

1、下列各种组织的细胞中,具有一定生理功能,但是死细胞的

是()

A筛管B导管C叶肉细胞

D表皮细胞

2、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

B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

C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把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

三、课后检测

1、在观察叶片时,区别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依据是()

A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都排列整齐,但栅栏组织细胞含叶绿体多

B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都排列整齐,但海绵组织细胞含叶绿体多

C栅栏组织排列整齐,海绵组织排列疏松,栅栏组织细胞含叶绿

体多

D栅栏组织排列疏松,海绵组织排列整齐,海绵组织细胞含叶

绿体多

2、我们常常把绿叶比喻为“绿色工厂”,那么他的生产“机器”

是()

A叶肉细胞B表皮细胞C叶脉D叶绿

3、在制作叶横切的临时装片是,正确的方法是()

A缓慢的切下B缓慢的来回切拉

C迅速的一次切割D迅速的来回切拉

4、在下列那种情况下,气孔关闭()

A夜间,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B白天,光和作用旺盛时

C晚上,保卫细胞失水时D白天,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

5、一般的,叶片上表皮的保卫细胞比下表皮的()

A少B多C一样D不确定

6、阵雨过后,莲的宽大叶面上常有水珠滚动,水分并没有渗入

叶片的内部,原因是()

A叶肉细胞不需要水B叶片气孔关闭

C叶片表面具有不透水的角质层D莲叶表皮上没有气

第五章: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利用

第7周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阐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

3、说明呼吸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呼吸作用的概念、意义

难点:观察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

教学方法:实验法,自学

三、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

(一)、新课导入:我们在购买水果时,如果在家放时间久了就

会降低甜味,甚至会腐烂,萝卜放久了也会空心,你知道是什么

原因吗?

1、阅读课本39页分析原因。

2、探究竟40页(一)实验结论:

3、探究竟40页(二)实验结论:

(二)、大家谈(课本41页):

(三)、知识点拨

1.有氧呼吸作用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体所有都进行着呼吸作用。

3、呼吸作用的强弱主要受、、、

等条件的影响。

(四)、实际用

1.农业管理上的中耕松土,及时排涝的意义?

2.如何长久的贮存种子和蔬菜?

3.家中(尤其是卧室)摆放很多很多花卉是否科学?

测一测

1.任何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细胞

的______中进行的。()

A.细胞核B.叶绿体C.细胞膜D.线

粒体

2.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A.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D.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3.下列表示呼吸作用的公式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

B.二氧化碳+有机物-水+氧+能量

C.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D.有机物+氧T二氧化碳+水

4.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和运输,有机物的运输和合成,细

胞的分裂和生长,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等,都离不开的生

理活动是()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吸收作用D.蒸腾

作用

尝试提高

6.甘薯、白菜堆放久了会发热的原因是由于()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

作用

7.有关叶的呼吸作用的概述中,正确的结论是()

A.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

B.光下光合强度大于呼吸强度C光合作用的进行先

于呼吸作用

D.呼吸作用在叶表皮细胞内进行

9.在过度密植作物茎叶相互遮荫的情况下,会造成作物减

产,主要原因是()

①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②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③有机物的积累大于有机物的消耗

④有机物的消耗大于有机物的积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课题:第六章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植树造林

第7周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描述植物的蒸腾作用。

2、阐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意义。

3、说明气孔的组成及植物的蒸腾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意义

难点:观察实验得出结论过程;

教学方法:实验法,自学

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新课导入:7-8月份正值炎热,这时你走在树荫

下就觉得凉爽了。什么原因呢,你想知道吗?那我们就一起

学习本课内容。

一、阅读课本44页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体内的水大部分从散失的。

2、气孔由组成。当叶内水分多时,保卫细胞吸

水膨胀,气孔便张开,叶内的水分便释放出来。当保卫细胞

失水缩小时,一

二、阅读知识链回答下列问题

1、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其他器

官__________________一

2、根吸收的水分通过运到叶,只有供光合作

用和其他生命活动利用,左右的水分变成水蒸气,

从气孔散发到大气中。

3、植物蒸腾作用对植物的意义有:(1)

(2)

三、阅读实际用回答下列问题

1、在花卉农业生产中应用蒸腾作用的有:

2、我们要大力提倡养花种草和植树造林的意义有:

测一测

1.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A.根、茎、叶B.叶和幼嫩的茎

C.所有器官D.花、果实、种子

3.控制气孔开闭,调节植物体内水分蒸腾的是()

A.表皮细胞B.叶肉细胞

C.保卫细胞D.叶脉细胞

4.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由于---的结果。

()

A.吸收作用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D.蒸腾作用

5.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你能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对这句话进行解释吗?

6.土壤中的水分参与植物蒸腾作用时的途径是()

A.土壤f根毛f导管T叶肉f气孔T大气

B.土壤T导管T叶脉T气孔i大气

c.土壤一根毛-导管-气孔一叶脉一大气

D.土康—根毛-*叶脉表皮一大气

7.种花或种菜时,最好是在阴天或傍晚,并且要去掉几片

叶,这样做的目的是()

A.操作方便B.减少蒸腾作用

C.加强水分吸收D.减少光合作用

8.落叶乔木在冬季吸收水分大大减少,主要是植物几乎停

止()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D.渗透作用

9.森林地区常常形成独特的“小气候”,降雨量较多,其

主要原因是()

A.根能保持水土B.光合作用旺盛C.蒸腾作用旺盛

D.呼吸作用旺盛

10.关于蒸腾作用的意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B.提高空气湿度,调节气候

C.植物体吸收的水被蒸腾作用散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D.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课题:第七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8周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难点: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自学分析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复习检测:

1、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其他器

官__________________一

2、根吸收的水分通过运到叶,只有供光合作

用和其他生命活动利用,的水分变成水蒸气,从气孔

散发到大气中。

3、气孔由____________组成。

自学指导:新课导入:生物圈二号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一)探究竟:1总结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本49

页)

(二)探究竟:2总结绿色植物对生物圈中其它生物的影

响(课本49页)

(三)、阅读知识链总结绿色植物的作用有

五、测一测

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B.生物圈内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

C.生物圈是有机成分构成的特殊圈层

D.生物圈是地球一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自然界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

A.各种生物B.少数动物

C.绿色植物D.非绿色植物

3.生物圈中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是()

A.绿色植物B.蕨类植物

C.被子植物D.藻类植物

4.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作用的是()

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

C.输导作用D.呼吸作用

5.煤、石油中储存的能量来自()

A.地下岩石B.古代植物

C.古代动物D.地球本身

6.植物体内发生的生理现象,如①水分的输导;②无机盐

的运输;③光合作用;④呼吸作用等,其中受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

A.①②B.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大面积植树造林的意义是()

A.增加大气湿度和降雨量

B.增加本地区空气湿度

C.保持水土,防止流失

D.以上都正确

8.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

①动物的食物及生存环境②制造有机物维持正常生命

活动

③维持碳一氧平衡④人的衣食住行⑤促进水循环

A.③④B.①②C.④⑤D.以上都是

9.碳氧平衡破坏的原因是()

A、自然界中的动物多于植物,消耗的氧气多

B、自然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C、人类的工业生产以及森林的破坏

D、动植物的不断进化和灭绝

第四单元第一章动物的食性与合理饲喂

第10周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概述动物食性的概念。

2.举例说明动物食性与其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相适应的特

点。

3.概述反刍的概念。

4.举例说明食性与动物饲养、驯化和保护的意义。

教学重点:动物食性与消化道的关系

难点:分析动物食性与消化道的关系的过程。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讨论

教学过程:

一身边事:动物为什么吃的食物不同呢

二探究竟(一)填表(课本57页)

三探究竟(二)课本58页比较动物的食性与牙齿、消化道

的不同。

动物食物消化道结构适应性

兔子

四、阅读知识链回答问题

1.各种动物的食性与口器(牙齿)的关系。

动物的食性分

为、、、o

哺乳动物的牙齿划分为、、。

2.各种动物的食性与消化道的关系

一般而言,比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的

要长。

3、什么是反刍

实际用

1.动物的食性有哪些重要的作用?

2.家兔和家禽各采用什么样子的饲料合适?

测一测

1.青蛙的口腔开阔,舌根生长在口腔底部的前端,舌尖却伸

向口腔里面,舌长且宽,前端分叉,表面布满黏液,根据青

蛙口腔的结构特点其获取的主要食物是()

A.小鱼B.青菜C.农业害虫D.小虾

2.羊主要以杂草为食,羊的消化管与食草生活相适应的特

点是()

A.消化管长,盲肠不发达

B.消化管长,盲肠发达

c消化管短,盲肠不发达

D.消化管短,盲肠发达

3.蝗虫暴食庄稼为人类带来很大的灾害,这是因为蝗虫的

咀嚼式口器适于()

A.磨碎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